再出口中怎样加强白酒出口流程行业之间的监督与管理

字体大小:
市局四项措施推进白酒流通监管
发布时间:
保护视力色:
今年以来,市食药监局立足宿迁白酒市场监管事实际,通过“一加强、二规范、三落实、四提升”等措施,切实加强酒类流通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全市酒类市场有序发展。
“一加强”即: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加强酒类经营者新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事前指导,在经营场所选址、店面内部布局、经营方向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引导经营者开设专营店、品牌授权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符合条件的及时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坚决查处取缔无证经营。大力培植“宿迁义乌商贸城”、“楚街”、”洋河新区徐淮路“等酒类经营集中区。截止2016年3月底,全市酒类专营店铺已达410余家。
“二规范”即:规范酒类经营者严格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市局指导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加大日常监管执法检查频次和力度,督促酒类经营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管理制度,酒类经营者采购酒类商品时,自觉索取和查验供货方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限生产商)等复印件,如实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通过责令改正和立案查处的方法,促使相关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既规范了酒类日常流通秩序,又使假冒或劣质白酒无藏身之地。鼓励酒类经营者使用“宿迁市食品流通监管网”,采用信息化手段实行酒类购销的有效追溯。今年一季度,市区查处违反进货查验规定案件1起,责令改正22起。
“三落实”即:落实日常监管职责。将酒类纳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范围,强化县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责任,监管人员信息和联系方式以及监管机关投诉举报电话在经营场所公开上墙。重点落实“定期巡查”、“首查负责”制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维护正常酒类市场经营秩序,以“查不清问题不放过”为原则,变结果监管为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规范处理。
“四提升”即: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大对宿迁地产“洋河”加大保护力度,加强白酒市场质量监督抽检,依法公开结果,净化洋河镇小酒厂酒类质量,避免对洋河系列酒的影响和冲击。加强与洋河集团的对接,有针对性的打击不法经营者售假行为。一季度,已在流通环节查处质量不合格等案件3起,对监管中发现的2起酒类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使执法协作制度化。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调查处置群众举报、消费投诉。今年初,宿城区袁先生在投诉一起空瓶白酒问题时情绪激动,市局及时跟进办理,得到消费者认可。(食品流通处)
扫描二维码收藏本页面链接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中国白酒出口遇尴尬 探路国际化须合力抱团
来源:中国食品报&&&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海关总署信息中心日前首次对外披露了从2009年到去年1-8月我国白酒出口的量价趋势图。整个白酒外贸年平均增速15%左右,但因基数太小,年出口量不足2万千升。
  来自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的数据显示,月,我国饮料酒出口增速同比增长10%,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25万千升和10亿美元左右。然而,我国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仅为1.2万千升和3.5亿美元,分别占白酒产量和销售额的1.2‰和1.5‰。
  白酒年出口量不足2万千升
  “从出口的规模来看,实事求是讲,中国整个白酒产业并没有真正走出去。”衡水老白干酒总经理王占刚感叹。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路政闽表示,去年,我国白酒出口后,大多数还是国外生活和工作的华人在消费,没有真正进入西方主流消费市场,这离白酒真正的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额小,分别占白酒产量和销售额的1.2‰和1.5‰。”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路政闽近日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召开的匠心独运高峰论坛上说,这和白酒产业在整个饮料酒行业的销售及利润贡献极不匹配。去年1-9月,我国饮料酒出口增速同比增长10%,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25万千升和10亿美元左右。
  白酒出口规模太小,是造成酒类进出口长期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正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鼓励出口,海关总署不仅在政策上让白酒有了编码,白酒还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海关总署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与产品创新部总监黄胜辉说,在2009年以前,白酒在食品饮料酒大类里没有单独编码,现在细分为饮料、酒及醋,出口退税率为15%。为了保护国内酒业,烈酒进口普通税率则高达180%。
  海关大开绿灯,为何中国白酒出口规模和国内的销售规模相比,少得可怜?
  黄胜辉进一步解释,随着健康消费升级,白酒产能持续增长和市场饱和问题突出,白酒走出去势在必行。
  据布鲁赛尔国际烈酒大赛组委会主席卜度安·哈弗介绍,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小型企业在蒸馏和进口白酒走低酒精度和口味清淡路线。路政闽认为,连国外企业都在生产白酒瞄准国际市场,作为中国企业,必须居安思危。
  走出去 行业要形成合力
  在海关总署的统计分析中,前10名企业的出口量占到整个白酒出口量的60%左右,用不少酒企负责人的话来说:“大部分是知名度不高的企业。”2015年白酒出口企业排行榜显示,年出口量最多的是中山珠江桥贸易有限公司,而非名酒生产企业贵州茅台或五粮液。
  该排行榜显示,前十名白酒出口企业中,广东米酒生产企业占据三席。八大名酒仅有五粮液旗下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和贵州茅台旗下的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入围白酒出口量前十。
  “八大名酒也好,米酒企业也好,距离真正的白酒国际化尚有距离。”路政闽说。黄胜辉认为白酒出口在文化、标准、渠道和创新上应该大做文章。山西汾酒总经理常建伟说,汾酒标准已经向社会公布,要和国际标准接轨。华泽集团董事长、金东资本创始人吴向东认为,中国白酒走出去应和美食餐饮文化结合起来。
  公主岭新怀德酒业副总经理武文斌说:“企业拿了大奖也想出口白酒,但单枪匹马,还没有走出第一步。”出口量居榜首的珠江桥股份也表示,暂未发现广东米酒抱团出海的现象。
  “有著名白酒品牌出口量甚至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出口量。各家成立进出口公司做,没有抱成团。”常建伟说。河北衡水老白干酒总经理王占刚和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政军均表示,白酒行业国际化要像高铁一样,在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下,形成合力去开拓国际市场,首先从渠道上布局,才能从文化口感上培养。(文静)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德阳检验检疫局多种举措培育“川酒”出口
15:32:50&&&来源:四川经济日报&&&作者:童登俊&&&评论:
近日,四川广汉金雁酒业有限公司首次出口的重量为10.8吨、货值为2.4万美元的白酒经德阳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顺利放行,即将装船发往萨摩亚,这标志着&川酒&出口再添生力军,并成功打开太平洋南部市场。这是德阳检验检疫局多种举措培育&川酒&出口增长动能取得的成效。
白酒是四川特色出口产品之一。今年以来,德阳检验检疫局共计检验出口白酒68.9吨,货值172万美元,出口重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8.6%和83.8%。为进一步支持德阳本土传统产业扩大出口,德阳检验检疫局在得知该企业有强烈的出口意愿后,积极开展提质增效调研,多举措帮助企业培育出口新的增长动能。
加强技术指导,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在企业有出口意向之初,就坚持&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全程服务&的原则,通过政策帮扶和技术指导,助力企业完善以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为核心的HACCP管理体系,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优化报检程序,简化施检流程。深入开展无纸化报检等便利通关工程,在备案过程中为企业提供&5+2&、&白+黑&全天24小时业务咨询和预约报检服务,耐心讲解报检注意事项和施检工作流程,主动帮助企业通过自理报检备案、简化报检资料等便利化优惠措施,解决企业外贸人员缺乏等实际困难。
严格把控风险,保障出口食品安全。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监督企业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及时调整生产和包装方案,重点针对产品原料、水源、酿造与加工过程、包装等环节加强监管,严格把关,保障出口食品安全,有效规避出口风险。
推进监管创新,服务企业便利通关。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要求,大力推行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督抽检模式,合理安排监督抽检环节和时间,结合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情况和产品检验情况等进行综合判定后对申报出口的白酒出证放行,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编辑:张瑜宸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白酒出口俄罗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