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排序图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宫、商、角、徵、羽代表的音调分别为do、re、mi、sol、la。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也就是宫、商、角、徵、羽。

五音是音韵学的术语,是古人依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和表记方式。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其顺序是:宫—喉音、商—齿音、角—牙音、徵—舌音、羽—唇音。

在古代音律中,宫属喉音,五行为土,为五音之首,其音极长极下极浊;宫调式音乐,可达到调神、稳定心理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脾胃、平和气血。乐曲典雅、柔和、流畅,如大地蕴涵万物、辽阔宽厚。

商属齿音,五行为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商调式音乐,能达到调神、宁心静脑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肺气的宣发、肃降。锣、钟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坚实的曲风,传递出初秋清凉的感受。

角属牙音,五行为木,其声长短高下清浊之间;角调式音乐,达到调神、提振情绪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合胃的作用。

徵属舌音,五行为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徵调式音乐,可达到振作精神的良好效用;并能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羽属唇音,五行为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羽调式音乐特性,达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

}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关于和声基本知识的一些资料,适合音乐入门及和声提高

关于和声基本知识的一些资料,适合音乐入门及和声提高

1.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较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大小调都各有三个较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

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较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

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较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较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

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

2.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

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

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ii级:小三和弦。iii级:小三和弦。vi级:小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然而vi级三和弦,同时和I级三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倾向,因此有时在属到主的进行中,用来代替主和弦的位置,被称为“阻碍终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终止,感觉上象被vi级和弦从中间阻住了一样。)

iii级三和弦是一个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级和V级的双重功能(因为它和I级、V级之间,各有两个共同音),作为I级的运用:I-iii-IV。

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说iii级是具有I级的功能呢?因为它可以被I级7和弦代替(关于7和弦,后面有详尽的论述),而和用iii级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们也可以把iii级作为V级到IV级间的桥梁,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不允许V级直接到IV级的连接的。

vii级三和弦和V级有两个共同音,它属于属和声组。vii级三和弦由于是建立在导音上的,因此也叫“导三和弦”。

现在我们把四个副三和弦加到我们的I-IV-V进行中:I-vi-IV-ii-V-I。这是较常用的和弦应用顺序,也是较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人们不大颠倒其中vi和ii的顺序,尽管它们都属于下属和声组。)但这一和弦功能序进,可以简化和代替,如可以变成:I-vi-IV-V,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或vi-V,I-vi-ii-V等,后面可以跟I级或者接其他的可行连接。(其他可行连接将在后面介绍。)

这其中的V级也可以被vii级或iii级代替。

V级之后可以接I级,也可以接具有双重功能的vi级,变成:I-vi-IV-V-vi。vi级后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vi级后的和弦公式连接片段。比如这两个功能连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请注意这一和声公式:I-vi-IV,这是西方流行音乐中较常用的和声公式之一。

3.小调中的副三和弦及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

自然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级的功能和大调类似。VII级由于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导向I级的性质,因此更倾向于作为它关系大调的属和弦。(关于关系大小调,将在这一节的后面介绍。)III级和弦,由于有很强烈的关系大调I级的属性,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和声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增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I级由于有导音需要解决,更倾向于连接i级。

这种III级较少见于流行音乐中。

vii级和大调中的vii级一样。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导音上,因此被称为:“导和弦”(或称导三和弦)。

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经常混用。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小调和弦为:

i级:小三和弦、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iv级:小三和弦、V级:大三和弦、

v级:小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比大调多了几种大小和弦的选择。)

较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音乐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和声进行,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

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比如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

还有一种大小调关系称为“同名大小调”或“同主音大小调”,是指大小调共享一个主音,而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比如C大调和c小调。

而关系大小调不共享主音,主音间相差小三度。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同主音大小调要比关系大小调更近,转调更自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正好相反,关系大小更近。

4.旋律小调及和声、和旋律大调;和弦的转位

我们看到,和声小调的VI级和VII级音之间是一个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这两个音级时,这个曾二度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如果用还原的VII级音,及自然小调音阶,就没有了这个增二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一个大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级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生矛盾。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高,增二度变成了大二度。这种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音阶只有上行时VI级和VII级是升高的,下行时就同时还原了,和自然小调的下行相同。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行、下行规则,用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高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和A大调音阶非常相似,的不同是III级音,前者是C后者是C#。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概念,区分大小调的标准是I级和III级间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调)还是小三度(小调),其它音级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音阶是大调还是小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完了大小调体系中的三种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大调,其实也分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只不过后两种大调没有那两种小调常用。

和声大调中的VI级音是降低的,用这个音构成的下属(IV级)和弦是小三和弦。

这个和弦对I级的倾向比大三和弦的IV级更强。

无论是作为大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进行到I级和弦,称之为“变格进行”;如果是在终止中,及被称为“变格终止”。这种进行通常用在一个乐曲或一个段落的结尾,作为补充,或称主和弦的延续,以增强终止的感觉。例如这样的和声进行:I-vi-IV-ii-V-I-iv-I。

而I-V-I称为“正格进行”或“正格终止”。I-IV(iv)-V-I在终止中被称为完全终止。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和弦的较低音都是根音,被称为“原位和弦”。如果和弦根音向上翻一个或几个八度,不再是和弦较低音时,我们称之为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总共有两个转位,被称为六和弦和四六和弦:

多数原位和弦都可以用它们的转位和弦代替。但习惯上,乐曲的开始和结尾较多是用原位的I级(弱起小节有很多是用原位或转位的V级)。

古典和声中,转位和弦经常被用作原位之间的过渡。

四六和弦经常用作原位和弦和六和弦的过渡。

在古典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中(乐段的停顿称为“终止”,往往以主和弦结束;乐句的停顿称为“半终止”,往往以属和弦结束),我们经常能看到属和弦(V级)前有一个强拍上的主四六和弦,这个和弦称为“终止四六和弦”。

原位和转位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和弦的低音位置(及原位还是哪个转位)其实就是和弦用什么音作为低音,因此,其主要作用还是得到一个好的低音线条,在通俗音乐中就是好的Bass声部的主干。多数情况下,低音线条才是决定和弦用原位还是哪个转位的关键。

古典音乐中较重要的规则恐怕就是:不能八度平行和五度平行。

八度平行被认为是使和声进行突然减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在古典音乐中被认为是和谐度仅次于八度的音程,它太和谐了,以至于平行的五度使人感觉也象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平行这一规则被德彪西打破之后,无论在现代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再也不是问题了。

德彪西式的美妙九和弦平行

5.和弦的开放排列,重复音及四部和声

当和弦音不是按照音高顺序排列,而是相隔一个音排列时,就会得到类似下面这个和弦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叫:“开放排列”。

而我们以前一直用的排列方式叫“密集排列”。

在古典音乐中,和弦除低音以外的各音间的距离较好不要超过八度,而低音和它相邻的上声部则不受这个限制。这个原则源于声音在物理上的自然泛音列。我们看到,泛音列是从疏到密排列的,及越向上音程越小。

泛音列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向下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低,向上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高。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受教会音乐影响非常深远,和声学是从宗教四声部圣咏的写作原则发展而来,因此传统和声教学都是以四声部圣咏为基础。四个声部的名称自上而下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tenor)、和男低音(bass)。和声学习题和范例通常把四个声部写在钢琴谱上。

三和弦共有三个音,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四部和声当中呢?这就需要重复至少一个音:三和弦的原位通常重复根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上三声部是音高相邻排列的为密集排列法,如、三、五个和弦;反之是开放排列法,如第二、四、六个和弦。)

三和弦的转位,六和弦通常重复根音或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四种排列方式:(、三个和弦是混合排列法,因为上三声部间既有相隔排列又有相邻排列;第二、四是开放排列法。)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通常重复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三、五个和弦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个和弦是开放排列法。)

运用这些排列方式,在没有八度、五度平行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写作传统和声了,下面是按照四部和声形式写的和声公式:I-vi-IV-ii-V-I

下面是一个学院里典型的和声习题片段:(从降b小调转到b小调)[摘自鄙人的和声练习]

由于我们的教程主要是面向流行音乐家的,所以我不在传统的四部和声上过多停留,只是要说明一些对于现代流行音乐仍然重要的一些原则:

(1)重复音:当声部的数目多于和弦音的数目,需要重复时,三和弦应根据根音优先、五音其次、三音较次的原则,除了一些例外(例外将在后面一一介绍)。

(2)保持各声部线条通畅,尽量使每个声部都有一定的旋律性(那些和声性乐器,及一个乐器演奏多个声部的,如钢琴、吉他除外)。

(3)注意各声部的分工:高声往往是旋律声部,重要性自不必说。(当然,也常常有次要声部在主旋律之上的情况。)内声部较为平稳,略有旋律性。(还要注意演奏内声部的乐器本身的特性。)低声部除了旋律性外,要注意给音乐以稳定的低音的感觉,如果低音流动的象主旋律,就很可怕了。(低音线条不一定比主旋律流动的慢,但不是同一种流动方式。)低音也不能象内声部一样平稳而缺乏跳跃。一般情况下,低音在乐曲的开始是较平稳的,到了高潮和结尾处,常有四、五度的跳进,来增强和声的推动力。具体的处理方法不能在几句话中完全说清,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详细介绍。总之,好的声部写作中的高声部、内声部和低声部应该是不能随便互换的。

(4)八度平行在两个独立声部间是不允许的,除非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声部,而是同一声部的八度重复。五度平行在通俗音乐中不受限制,但应注意,五度平行是和西方古典音乐格格不入的,它是另一种,你的作品是否需要的正是这种,而不是声部写作中的失误。

(5)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声部交错:声部交错是指原先在下面的声部跑到其上声部的上面了,这样的声部进行,使声部本来的线条不清楚。

在为旋律配和声时,较较棘手的恐怕就是如何选择和弦了。而要决定用什么和弦,就要先知道旋律中哪些可能是和弦音,哪些可能是和弦外音。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复杂,也是和声配的质量好坏的关键问题之一。

1)经过音经过音就是两个和弦音之间作为过渡的自然音或半音,使旋律更为流畅。

2)辅助音辅助音是同一和弦音的两次出现之间的自然音或半音装饰,使旋律更富于变化。

上述两种和弦外音的单个运用,可以说,几乎每个搞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如何运用。但是它们除了单个运用,还可以多声部同时运用。三个以上声部就可以组成经过和弦。(经过和弦多由平行的六和弦或四六和弦组成)

下面的例子是美国的(或者说恶俗的)圣诞歌曲<白色的圣诞节>片段,标+号的为经过和弦或辅助和弦,请大家自己判断是经过还是辅助。

上面标箭头的和弦为倚音和弦,下面将重点讲述倚音。

低音声部也是可以运用经过音和辅助音的。(显然辅助音用得很少,因为低音中的经过音给人一种推动力,而辅助音好象原地未动。)

上面两例只标出了低声部中的经过音,请朋友们自己找出高音旋律中的经过音和辅助音。很多和弦超出了

目前讲的范围,以后的内容会覆盖它们的。

小调原位主和弦(I级)之后的低音向下半音进行,在西方流行音乐中非常流行。

和弦外音中较容易被忽视的恐怕就是延留音和倚音了,而这两种和弦外音可以说是西方传统和声体系的精华之一,是枯燥的大小调和声体系使和声复杂化的较重要手段,也是浪漫派音乐美丽动人的不枯竭源泉之一。

3)延留音延留音是前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变和弦时不立刻离开,而是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在解决到新和弦的和弦音。

这音在前一和弦中,称为“预备”;在新和弦中停留,与新和弦相冲突时称“延留音”,解决到的新和弦音称“解决”。

学院派和声写作中,运用延留音的规则是:延留音要解决的那个音,不得在上三声部中与延留音同时出现(低音声部除外),因为这样就减弱了解决音的新鲜感,从而降低了延留音的。

4)倚音倚音与延留音的不同之处是倚音没有预备。

大量运用延留音和倚音,能使简单的和声进行变得非常丰富。[鄙人即兴演奏的片段]

延留音和倚音也可以在多个声部中出现,三声部的平行(如上面<白色的圣诞节>中箭头指的那个)就形成延留音或倚音和弦。

延留音或倚音的解决不一定在本和弦中,也可以在下一个和弦中解决。连续的运用延留音和倚音,可以形成瓦格纳式的“连续不谐和”且有推动力的,典型的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下面的例子选自鄙人的《三首小前奏曲》之三)

5)持续低音持续低音是一种,把低音和上面声部的和声进行分开,而低音一直保持同一个音的和弦外音。

由于低音是持续音,上面声部的和声就没有了低音,这样也就没法判断低音位置,是原位还是转位了,因此带有持续音的和声,在和弦标记上,只标出和弦功能,而不标原位还是转位,持续音由下面的一横线表示,横线一直拉到持续音结束的地方。我们看到,持续音的引出,是由一个和弦的低音引出的,后面的和声变了,可是低音却还保持原来的音,这就是持续音的用法。我们还发现,上例中的第二个和弦也可以解释为IV级六四和弦,这说明,在和声当中,同一和弦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经常有不同解释,这是很正常的。

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只有低音可以“持续”,其它和弦音也都可以持续,只是没有低音那么常见而已。正如其它和弦外音一样,持续音也可以在两个声部以上使用,多个持续音就形成了持续和弦。

6)先现音先现音是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前一和弦中提前出现。先现音通常比较短,不合前一和弦发生冲突。

在古典音乐中,先现音是比较少见的,但现在的欧美流行音乐中,先现音往往成为一种主要风格,大量先现音和先现和弦的运用,使节奏不那么呆板,而有生气。

7)跳进的辅助音当辅助音不是两端都有和弦音支持,而是只有一端有和弦音时,称为跳进的辅助音。

和弦外音的分类:和弦外音根据它是与和弦同时出现,还是在和弦之间出现,被分为:强和弦外音和弱和弦外音:强和弦外音:延留音和倚音、持续音。这三种和弦外音和和弦发生短暂的撞击。弱和弦外音: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和跳进的辅助音。这几和弦外音是在和弦之间,不同和弦发生撞击。

7.传统和声中的四种七和弦

我们注意到,原位的三和弦都是三度叠置的。事实上,西方的和声就是以三度叠置的和弦和它们的转位为基础的。在三和弦之上再叠置一个三度,就成为“七和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和弦(triad)的命名是由于它有三个音,而七和弦(seventh)以及后面的所有其它和弦都是以它们的较大音程命名的。

传统和声中的七和弦有四种:

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

小小七和弦(可以简称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

减小七和弦(也称半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七度

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减七度(可以简称减七和弦)

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因此有原位和三种转位:原位:七和弦、转位: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二和弦

转位和弦的命名,根据的是七和弦转位后有一个二度,这个二度的两个音和低音的音程关系。

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构成四部和声时不用重复任何音,总共有六种排列法:(、三、五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是开放排列法。)

如果声部数目超过四个,较先考虑重复的应该是根音,其次是五音,三音和七音较好不要重复,特别是大小七和弦。

较常用的七和弦恐怕是属七和弦了,它是属和弦(V级)加上一个小七度,是一个大小七和弦。

由于这个七度,它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就更强了。学院派和声学属七和弦(V7)解决到主和弦(I)的标准方式是:属的根音向上或向下跳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三音向上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五音向下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七音向下级进到主的三音。解决到的主和弦有三个根音,而没有五音。

属七和弦的其它三种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除了属的根音“保持”(原地不动称为“保持”)外,其它都一样。

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属七和弦的五音是个无关紧要的音,有时可以省略,重复根音,以构成四声部:

省略五音的属七和弦解决方式如下,得到一个完整的主和弦。

属七和弦到VI级的阻碍进行:(关于“阻碍进行”,请见本章第2节。)

其它音的进行都和到主和弦相同,只是属和弦根音向上级进到VI级和弦的根音,这时VI级和弦重复三音(这是标准的西方传

除了属和弦以外,次常用的恐怕是II级七和弦了,它在大调中是一个小小七和弦(或称小七和弦)在小调和和声大调中是一个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它和II级三和弦一样,属于下属功能组,较常接的是属七和弦,标准的连接方式如下:

还有一个较常用的七和弦是导七和弦,导七和弦是建立在导音(I级音下方小二度)上的七和弦,自然大调中是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中是减减七和弦(简称减七和弦)。由于减七和弦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更强,因此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大调作品中更常用。导七和弦和导三和弦(VII级和弦)一样,属于属和声组,它的各转位解决到主和弦的标准进行是:

为了避免平行五度,导七和弦及其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主和弦重复三音。

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我们看到,减七和弦的原位和四个转位,听起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在声学上都是小三度叠置,而仅仅在理论上不同。而同一个和弦,用不同的记谱方式,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四个和弦,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调,可以解决到不同的主和弦。同一和弦可以解决到降E大调、C大调、A大调和升F大调:

也可以解决到降e小调、c小调、a小调和升f小调:

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等和弦转调”。

8.大小调中的其它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十三和弦

除了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和减七和弦外,流行音乐中常用的还有大大七和弦(简称大七和弦)和小大七和弦。

《乐理基础知识》第五章 节奏、节拍

《乐理基础知识》第五章 节奏、节拍

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 音乐理论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 第二版曲式分析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音律:第二课 五度相生律

    根据复合音的纯五度关系,由某一音开始上行或下行推一纯五度,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又叫做音的五度循环。

    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中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不同。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

    五度相生律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十二平均律由于转调方便和在键盘乐器的演奏与制造上具有许多优点,几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这样便产生了七个基本音级。根据纯律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又不同于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它的EF、BC之间的半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半音要大。全音的情况有两种:CD、FG、AB为大全音,和五度相生律中的全音相等,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大。ED、GA为小全音,比其他两种律制的全音都小。

前面简略地谈到了各种律制产生的方法和结果,但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定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现以e1为例,用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的定律方法来进行一次计算。我们已知纯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第三分音和第五分音作为生律要素的,也就是说纯律大三度的振动数比应是5/4。已知振动数比,再由振动数比求得音的振动数是很容易的。五度相生律是以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为基础,按照纯五度(3/2)的关系连续相生而得。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已知它是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而成,因此,除一度和八度外,其他各律的音高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皆不相同。

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

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的7/12次方)与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同时,“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如前文所述,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

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

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乐曲的不同内容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如为古琴用的古琴谱,为锣鼓用的锣鼓谱,以及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五线谱、简谱和在我国民间应用的工尺谱等便是。

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其发展中不断地趋向完善,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够无缺地记录音乐。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细微差异,许多装饰音的奏法等,都还需要演奏者凭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和处理。正确的记谱对创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音乐的人应该很好地掌握记谱法,特别是对学作曲的人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是为我国所特有的记谱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直到今天许多老艺人还是习惯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间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工尺谱系何时开始创用,已很难考查。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对工尺谱各音的写法与今天通用的写法也颇不一致。目前我国各地所流行的工尺谱,在写法上和读法上也仍然大不相同。

详尽地、系统地研究工尺谱,是个专门的学问,也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这里所介绍的仅是这方面的一般常识。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是由右而左作直行书写的,但近二三十年来,也有以简谱的形式横行书写的。在工尺谱中,音的高低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汉字及其变体来标记的。根据目前一般的唱法,它的音高关系与简谱的1234567相同。即工凡、乙(亻上)之间为半音,其他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工尺谱中音的长短是用板眼符号(记在每拍的个音的右侧。、或×代表板,·或о代表眼。)、每拍中所包含的字数、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来表示的。如果一个音的时值超过一拍以上时,那末就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一直线。直线所占的时间根据音的长短标记的总原则。近四十年来,在工尺谱的直行书写中,除了以上所讲的音值标记外,往往还在字的左侧或右侧加用纵线来表示。纵线的记写和意义与简谱音符下的横线相同。一拍内包括六七个以上的字或节奏较复杂时,大都用加赠板(拍的细分)的方法来记写。在工尺谱中,乐句与乐句之间常留有一定空隙,以表示乐句的划分。乐段的标记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段与段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一种是分段记写。在工尺谱中,音的休止叫做歇板和歇眼。歇板和歇眼的记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写一“勺”字,而在这个“勺”字的右侧注明板或眼的符号;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留出一定的空隙,在这个空隙的右侧,即记板眼符号的地方,记以歇板或歇眼符号。歇板符号用“△”来标记。

上面所讲的歇板和歇眼的写法,都是表示一拍开始时的休止,但在旋律进行中,往往不是在一拍的开始处休止,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清楚的写法是在休止的地方写上一个“勺”字。如果要在一拍半的音后面休止半拍时,一般都用歇眼符号“△”写在板的符号“×”的下面来表示。工尺谱中调的标记,数十年前和现行的已大不相同。为了正确了解各种调名所代表的调的高度,现将数十年前流行的调名、现在流行的调名和国际通用调名的音高关系列表如下:

现在流行的调名数十年前流行的调名国际通用的调名小工调小工调(乙字调)D调乙字调凡字调A调凡字调上字调bE调上字调六字调bB调六字调尺字调F调尺字调四字调(五字调)C调正宫调(五字调)正宫调G调现行工尺谱的调的名称及调的关系,是以小工调为基础,以工音为关键来确定的。例如某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六字,便称为六字调,某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尺字,便称为尺字调。也就是说:以小工调的六字为工,便叫做六字调,以小工调的尺字为工,就叫做尺字调,余类推。在民间还有以笛上的按孔或开孔的数目作为调名的。如三眼调、两眼调等。

工尺谱中的强弱记号、反复记号、表情记号、速度记号等,都是用文字来标记的。有的记在工尺音字的左侧,有的记在板眼符号的右侧,也有的记在工尺音字的行间。较后谈谈工尺谱译简谱的问题。将工尺谱译成简谱,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由于时代、地区的不同,工尺谱有着各种各样的写法和读法,因此,译谱时便不能简单化。例如,五台山僧寺中所流传的宋朝乐谱中,《八板儿》(即《老六板》或《老八板》)的开头一句,记作“一一工四合”,其实就是通行工尺谱中的“工工四尺上”,译成简谱便是“33621”。也就是说,译前者要以“合”为“1”,而后者则以“上”为“1”。这是由于新、古音阶的不同而产生的。有时为了乐器演奏上的方便,许多工尺谱是采用移调记写的。譬如把正工调的谱翻成小工调记写,即把原来的“上尺工”写成“凡六五”。在这种情况下,译成简谱时便不能译作“456”,而应译成“123”。总之,在进行译谱时,一定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确定其调性,辨别其音的高低关系,这样译写的乐谱才能求得准确。

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和舍维();英国的格兰威尔()和葛尔文(),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4、7i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标记:1234567i唱法:dorimifasollasido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要准确地表示音的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附点全音符:1-----附点二分音符:1--附点四分音符:1.附点八分音符:1.附点十六分音符:1.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0000附点全休止符:000000二分休止符:00附点二分休止符:000四分休止符:0附点四分休止符:0.八分休止符:0附点八分休止符:0.十六分休止符:0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较低音下记出。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较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还在为记不住前三品的音阶苦恼吗?还在苦逼的看着单音版吉他谱的手指位置而弹奏吗?如果突然问你3弦空弦音是?又或者1(Do)怎么按?362573是什么东西?当然只是对于刚刚拿起吉他的新手朋友。

如果上面有一个问题或者多个问题你中枪的话,先别着急躺下,还是先看看教程,没准就有横竖不中枪的收获。

首先你得知道相邻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换算公式 (全音=半音+半音)- -,大家都知道的话就直接无视,详细见下图。

向前,向后依次类推,或是直接记下“全全半全全全半”也没人怪你。

看图开始分析从六弦空弦到一弦空弦,依次简谱符号为362573(请原谅我没有高音低音的区别),你可以当顺口溜记下,然后,继续分析,发现一弦和六弦是同名音(就是说抛弃高音与低音的差别只看数字。。。)都是3,这就是个规律了,当然不仅仅如此了,仔细看这两根弦上的音名也是一样的(3 4 5),哈哈如此这般,搞定两根弦较细与较粗的。

接着我们继续瞅,发现2弦一品和5弦三品呈中心对称,同名音1,搞定。

我们来分析下4弦,5弦,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发现二品,三品上分别都有半音关系的音阶(我去,原来都集中在这玩呢)71 34 ,得咱还是要马马虎虎记下,这也算是点规律。下面继续扒规律。后面有强记练习,不乱说,谈几遍就记住了。

我们看看苦逼的3弦,为什么这样说他,看看它的音阶就知道了,哈哈,别的弦在品上怎么说也有两个音阶(前三品,不计算空弦音),他只有一个,得算是记住了,苦逼的三弦,还且很2的三弦(在2品上面有音阶)。

较后就剩下2弦没有分析了,仔细看它和1弦与上有音阶的品位相同,不仅仅这样仔细想想,刚才有说1的位置,然后继续数高音12345 ,全在这上面,我是记下了,你呢?

统观全图,然后发现前三品的音阶是连贯的7 12345这个也可以说是一个规律,看了这么多滚吕,脑海里面大致有些位置了,但是还是模模糊糊的记不清,没事下面重磅出击,练习来了。

练习1:欢乐颂  练习目的:速记前3弦音阶

第四单元 第七课 调式中的音程

音乐中,所有使用的音程无论是旋律音程还是和声音程、无论是自然音程还是变化音程、无论是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都是要依附于一个调式的,不可能单独存在。并且在调式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表现作用。

在调式的不同音阶上形成的音程,其调式功能有着各不相同的功能属性和作用;相同的音程在不同的调式中,其作用与功能也有不同的表现。

在调式体系中,由不同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并且在调式中具有某种调式的意义,叫做调式中的音程。

7.1.1 自然大调式中的音程

在自然大调式中,,由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具体如下:(以C自然大调为例)

第Ⅰ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Ⅱ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Ⅲ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Ⅳ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Ⅴ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Ⅵ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Ⅶ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7.1.2 和声大调式中的音程

在和声大调式中,由于音阶中出现了降低Ⅵ音,因此同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就不全是自然音程,在相应的音级上有可能出现变化音程。具体如下:(以C和声大调为例)

第Ⅰ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Ⅱ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Ⅲ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减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Ⅳ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Ⅴ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Ⅵ级音(降低的)上可构成纯一度、增二度、大三度、增四度、增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Ⅶ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减七度、纯八度。

方框内的音程是与自然大调式不同的音程,其中减四度、增二度、减七度、增五度为变化音程,也是和声大调中的特性音程。

7.1.3 旋律大调式中的音程

在旋律大调式中,由于音阶中出现了降低Ⅵ音和降低Ⅶ音,因此同调式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就不全是自然音程,在相应的音级上有可能出现变化音程。具体如下(以C旋律大调为例):

第Ⅰ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Ⅱ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Ⅲ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减四度、减五度、小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Ⅳ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Ⅴ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第Ⅵ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增四度、增五度、大六度、大七度、纯八度。

第Ⅶ级音上可构成纯一度、大二度、大三度、增四度、纯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纯八度。

方框内的音程是与自然大调式不同的音程,其中减四度、增五度为变化音程,也是旋律大调中的特性音程。

本文系中音阶梯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对于“小提琴有几根弦?”的这个问题,小编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给大家介绍过了:小提琴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是G弦、D弦、A弦、E弦,这四根弦的音高的排列顺序也是一样的。今天小编要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提琴的这四根弦的特点,大家可要仔细的听好了哟!

G弦为厚重的低音,也是这条弦的特点,利用音色的力量来表现小提琴内敛的曲风是这根弦最拿手的。在低音域十分幽暗沉重的音色,往往让人透不过气来,在高音域有较开朗的表现。在小提琴高音域使用较大的弓压或较快的运弓等演奏方式时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G弦在高音域时常接不上D弦,甚至很难发出声音,在低音域常常表现较为空洞,只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像是一间全黑的屋子,犹如是这屋子里点燃豆子般大的油灯,那可就全然不同了,虽然仍是黑漆漆但会有些朦胧给人些想象的空间。

D弦是一根表情较为丰富的弦,但音色的浓度色彩很难控制,在小提琴的制作上稍有误差,音色上就很容易蒙上一层雾水。D弦和G弦比较起来可以给人安静祥和的气氛,有些许宗教的味道,倘若是说得露骨一些,好像琴的魂魄就寄托在这根弦上。这条弦很容易流于沈闷,虽然是比G弦高五度的D弦但经常带着低音弦的包袱,倘若是它拥有A弦的味道就会比较典雅精致。

A弦拥有柔软的亲和力和明亮欢快的音色,有较强烈低音,在高音部份变得较弱较柔,倘若是小提琴乐曲里要求较柔软又有表情的音色,演奏A弦要比演奏E弦来的效果好。A弦是最容易产生鼻音的弦,在琴的构造或调整上的偏差是产生鼻音的原因。

E弦 处于低音域(低把位)表现力较为丰富,特别是与不同的乐器一起演奏时可体现出来,但是在高音域有十分明亮即细致精巧的音色,倘若是柔软的控制震动,音色的明朗性就会较为明显。以上的特点容易产生音质单薄、刺耳,在高把位演奏不容易发声的情况,尤其在泛音的表现上更为明显。

以上就是小编分别对小提琴的几根弦做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大家在练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充分的去发现这四根弦的不同特点,相信对我们演奏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1791.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音高排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