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特征是现实的一种反映还是虚构的一种反映?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引导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豁(hu)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2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六、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3

  1、辨别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理解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1、“舍”“扶”“寻”“为”等词的不同含义;“鲜美”“妻子”“绝境”“无论”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2、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难点: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和他的“桃花源”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俨然 垂髫 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邑人 刘子骥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妻子 交通 无论 绝境 鲜美

  ①画出不懂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解决;

  ②画出表示渔人行踪的词语。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再读课文,找出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生活情况、社会风尚的语句,思考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小组一名成员扮作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其余学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进入“时空连线”节目。

  (1)现场采访村民1.请问:

  您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了?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现场采访村中年纪最大的长者(村民)2.请问:您老高寿?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3)现场采访一位“大姐”(村民)3.请问:

  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现场采访最不爱说话的人(村民)4.请问:

  您愿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

  (5)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1)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

  (2)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到的方法,考证问题,得出结论。

  (3)请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见解。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4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 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 (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5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语文公开课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相关文章:

}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多米尼亚在《此刻》杂志发表文章说:“只要人类存在,人们总会谈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瑞典皇家学院一九八二年在宣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时指出:“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的这个天地里,可能是死神的最重要的幕后导演。但是,这位作家通过作品所流露的伤感情绪,在令人毛骨悚然并且感到生动与真实的同时,却表现出一种生命力”。智利诗人聂鲁达曾称赞马尔克斯是:“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百年孤独》是部奇书。作品的孤独精神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它意味着停滞与倒退、放弃与消亡。本文从孤独的主题表现形式入手,对《百年孤独》中“孤独”的呈现方式进行细致的剖析与解读,通过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百年孤独》中的运用,解析《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代表力作的独特魅力,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及其对历史与现实的借鉴意义。

《百年孤独》在艺术结构上的一大特色是循环往复性,具体表现在时间上的轮回、人名的重复、封闭的空间以及行为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重复延续等方面,体现了一种整体孤独感。小说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发展演变,写出了孤独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同时展现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在孤独中求生存,又在孤独中死去的怪圈。

“重复性孤独”的体现:

在这部史诗般的故事中,布恩迪亚家族共有7代人,男的都叫奥雷连诺或阿卡迪奥,女的都叫阿玛兰达或雷梅苔丝。所有叫奥雷良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家族中共有22个奥雷良诺,5个霍塞·阿卡迪奥,3 个雷梅苔丝,2个阿玛兰塔。名字的重复延续必然导致性格的相似与雷同。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封闭的动物般的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的狭小天地里。人与人之间缺乏爱、交流和互动。人名的重复实则是性格的发展和延续,是整个家族孤独的循环。

小说第一句话就显示了一种循环往返的时间观念:“很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 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很多年之后,某人在做某事时将会回想起……”故事从现在的时态展开,指向将来时态的终局,又由将来时态的终局回到过去时态的开始。

叙述者站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点上,仰望将来,回溯过去,取消了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距离,将现实与魔幻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魔幻气氛。这种首尾相连的循环、轮回的时间观念,一开始就奠定了小说全书的时间观念,构成了全书的叙事风格。

“时间性孤独”在小说的很多地方都有表现。如奥雷良诺上校面对军队与战争场景时“他总能见到那些少年用和他一模一样的眼睛望着他,用和他一模一样的声音同他说话,向他致意时的警惕神色和他回应时的神色一般无二,并且都自称是他的儿子……”他厌倦了战事无常,身陷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的恶性循环中,总是在原地打转。

在这一百年当中,时间似乎是停滞不前的, 起点就是终点。在循环往复的时间笼罩下,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在做绕圈运动。长日将尽,残梦渐醒,而唯有时间持续地向前流动着,载着绵延不绝的孤独,兀自生存。

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居住地—马贡多是一个极为偏僻、封闭的地方。它的“东面是一道难于通过的山脉”,“南面是许多终年覆盖着一层浮生植物的泥塘和广阔的大沼泽”,西部“连着一片一望无际的水域”,北面是“灰色的、泛着泡沫的、肮脏的大海”。这种偏僻、封闭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使外界文明很难进入马贡多,另一方面也使布恩地亚家族很少有人能够走出马贡多与外界发生联系。

外在的空间是这样,内在的空间也同时展现了封闭和自我性:“他梦见自己从床上起来,打开房门,走进另一间一模一样的房间,里面有同样铸铁床头的床,同样的藤椅和后墙上同样的救难圣母像。从这一间又进入另一间一模一样的,如此循环,无穷无尽。”刻画了一个单一的、孤立空间中的孤独人物。人物在封闭的空间中回溯辗转,兜兜转转后,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就像人物在这个寂寞的空间构成的河流之上,乘着一叶扁舟,驶向望不见尽头的彼岸。彼岸是否会有救赎与解答?没有人知道。作者对这样一个孤独空间的塑造和轮回,其根本目的是揭露这样一种“空间性孤独”的存在,并为这种孤独寻找一个出口。

小说还直接通过对人这个孤独的精神状态的生产者来描述、呈现并创造孤独。由人物行为表现孤独的这种方式,相比较于时间、空间而言,与“孤独”这一精神状态的联系更亲近、更密切。

在《百年孤独》之中,奥雷良诺上校可以说是对于“孤独”这一主题表现得最为透彻淋漓的人物。晚年的他“待在作坊里足不出户,小金鱼生意是联结他与外界的唯一纽带……用小金鱼换来金币,随即把金币变成小金鱼,如此反复……不变的坐姿令他脊柱变形,精确到毫米的工艺使他视力受损,但不容丝毫分心的专注让他获得了心灵的平静。”

这是《百年孤独》借助人物行为的重复性,描摹“孤独”最为贴切深刻的一部分。生动呆板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一种欲哭无泪,而孤独者自身却“甘之若饴”的孤独状态。

惊人一致的孤独代代相传,支配着家族成员的行动。例如,吉卜赛人利用马孔多镇村民的无知,把磁铁、放大镜、望远镜等新鲜玩意当做魔法,用来骗取钱财;奥雷良诺不停地制作着小金鱼;阿玛兰塔日缝夜拆裹尸布;雷贝卡在丈夫死后与世隔绝,又开始以吃土为生;更出乎人意料的是,乌苏娜的婶婶因为近亲结婚,生下一个长着猪尾巴的小孩;而在小说结尾,相似的事件又发生在阿玛兰塔·乌苏娜身上等等, 诸如此类的相似和循环往复,在小说中俯拾皆是。

“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不会弄错的孤独神情。”从人名、时间、空间以及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多个角度呈现出来的孤独的复杂性来看,马尔克斯想要塑造的“孤独”不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漫长岁月中一个家族的“个体的”孤独。

他真正想要表现的是“孤独“这个永恒的命题,在庞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的呈现方式。展示了“孤独”如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孤独”在一个民族命运中如何依存、人类如何摆脱”孤独“、远离”孤独“,才能更好地前行和生存下去的问题,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深度思考。

《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州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州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述和描写中,使拉丁美州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简单的说,就是来自现实的基本题材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后,就如同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同时,作家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怪诞力量,由此就创造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即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的某些灵感来自于《创世纪》,作者大量模拟了《圣经》故事 和《天方夜谭》中的神奇故事。例如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他的妻子就代表了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而对于爱情的渴求就如他们偷尝了禁果而被逐出了伊甸园。

小说写阿卡迪奥第二从尸体火车上逃回时,遇到的那场连下四年零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这种描写又会让人想起《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和洪水浩劫的故事。阿卡迪奥和表妹乌苏拉怕犯禁忌生猪尾儿而不同床。阿卡迪奥由于杀死了嘲笑者而导致他们背井离乡,另找安居之地,如同《出埃及记》。而“俏姑娘”雷眉德斯抓着床单升天”的描写更是受到《天方夜谭》中的飞毯故事的启发。其它的描述,如锅里自己沸腾的水,自己摇动的摇篮,自己跳动的物体等等,也与《天方夜谭》中的细节十分相似。

神话故事的传说和再现使小说的故事显得更光怪陆离,因而魔幻色彩更浓重。

在小说开头,老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就已经预言了结尾,似乎不同的事件全都在同一时刻发生。 如卡梅丽塔·蒙提埃尔在预示将来的纸牌上看到了奥雷良诺·霍赛已经被死神盯上,不久之后步枪的子弹打进了他的后背,穿出来打烂了他的胸前,纸牌的预兆应验。

又如奥雷良诺上校在一百年前就已预言马贡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这个家族的第一个人将会被绑在树上,最后一个人将会被蚂蚁吃掉,马贡多将会被一场飓风卷走。 他的预言最终得到了应验。

小说中写道:“这时他看见了孩子,那孩子只剩下一张肿胀干瘪的皮,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路努力把它拖回巢去。”

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小金鱼, 这些小金鱼的意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 起初,它们代表着上校的艺术品质,继而代表着所有叫奥雷良诺名字的任务的艺术品质。 随之不久,小金鱼又被赋予了更高层面的意义:标记着奥雷良诺影响整个世界的方式。

梅梅从她的美国朋友那里收到了一本大英百科全书,这首先在小说中首先象征着美国种植园主正在吞噬马贡多小镇。 当梅梅,这个马贡多创建者的后代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标志着外国殖民者对马贡多的文化侵蚀开始公开化。

作品里出现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所看来荒诞不经的现象: 如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还在母亲腹中时就会哭了, 出生时双眼圆睁,割脐带时还动来动去;他在军营开枪自杀时,远在马贡多的乌苏娅正在诧异牛奶怎么煮了那么久还没开,把炉上的的奶壶盖揭开一看,里面满是蠕动的蛆虫。

她立马感应到并惊叫说:“他们把奥雷良诺杀死了! ”

在霍塞·阿卡迪奥因作恶多端遭人暗杀时,小说这样写道:“霍赛·阿卡迪奥刚关上门,‘砰’的一声枪响震动了整栋房子。一股鲜血从门下流出,流出客厅,流出家门淌到街上,在高低不平的人行道上一直向前流,留下台阶,漫上石栏,沿着土耳其人大街流去,先向左,再向右拐了个弯儿,接着朝着布恩迪亚家拐了一个直角,从关闭的门下流进去,为了不弄脏地毯,就挨着墙角,穿过会客厅,又穿过一间房,划了一个大弧线绕过了饭桌,急急穿过海棠花长廊,从正在给奥雷良诺·霍塞上算术课的阿玛兰塔的椅子下偷偷流过,渗进谷仓,最后流到厨房里,那儿乌苏拉正预备打36只鸡蛋做面包。”这种情景在现实中不可思议。仿佛这股血充满着灵性,又具有一种神奇的意味,源源不断,充满方向感,使情节带有浓浓的魔幻味道,充满着魔幻色彩。

这种手法是以真实的时间与现象为基础, 借助想象与幻想, 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夸大或渲染,造成一种离奇感,从而加强艺术效果。 阿玛兰塔因拒绝皮埃特罗而导致其自杀,她非常内疚并在某天下午走进厨房,把手放在炉子的火炭上一直烧得再也感觉不到疼痛,只能闻到自己皮肉的焦臭味,这是执拗的人解决内疚的办法。

霍赛·阿卡迪奥讲到他的冒险经历时,讲到一次他遭遇到海难,在海上漂流的两个星期中,靠吃一个中暑死去的伙伴的尸体活了下来。那被海水浸透又在烈日下烤熟的尸肉吃起来有股甜丝丝的味道。 夸张效果显而易见。

马尔克斯用魔幻与现实高度结合的手法,向读者呈现出了拉丁美洲独有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展示了当时拉丁美洲的社会独特背景以及社会内涵。作者运用在魔幻之中融入现实和在现实之中创造魔幻等方法,充分将整部小说中的两个部分有机结合。呈现出史诗特征与奇幻色彩兼备的一种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这是一部在虚构和幻想掩饰下,反应特定社会和历史现实的小说,又是一部关于现实的爱和产生于异化与隔绝的悲哀小说,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西方文坛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百年孤独》为我们展现了各种形态的“孤独” 和形形色色的“死亡”,与其说是死亡造成了孤独,不如说是孤独导致了死亡。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代人都有孤僻的样子,孤独的性格,外在孤独的表现正是内在死亡的流露。

这个家族不可改变的性格是孤僻,不可改变的命运是死亡,时时围绕的情感是孤独。孤独与死亡是紧密相连的,“孤独即死亡”。孤独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

《百年孤独》中,除了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四代是自然死亡以外,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绝大部分人几乎全部死于意外,老死或自然死亡的例子则微乎其微。这充分说明死亡是可怕的,是不可预测的,是没有解药且无可避免的。生死存亡是人类生活的主题,也必然会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旋律。《百年孤独》给我们展示了一 个家族或部落的整体消逝。从中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死亡在这个家族中不断上演,从家族第一代人精神错乱被绑在树上死亡,到这个家族最后一代被蚂蚁吃掉。死亡的气息贯穿全书,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透露出对死亡的哲思,也表现了作者对在美学、哲学上的思考。

马尔克斯说:“孤寂是团结、合作的反义词。”意喻只有团结才能走向胜利,只要有爱,希望就无处不在。纵观全篇,我们会发现《百年孤独》中关于“孤独”和“死亡”的描写并不是以暴露“丑”为目的,而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可见,作者写“孤独”是为了写“团结”,写“死亡”是对“生”的呼吁。

在布恩迪亚七代人的家族发展史中,虽然人数众多,彼此关联,但是人人自闭,冷漠地面对世界。因为彼此心灵不通,只能守着孤独,“享受”孤独。虽然孤独可以让人平静与思考,但是孤独带来的封闭与无知却是致命的。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摆脱了殖民统治以后 , 拉美人民并没有走向真正的独立 ,长期以来,他们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

怎样才能摆脱孤独,打破屏蔽,打开心灵的通道呢?答案是爱与奉献。拉美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前行,融入新纪元人类的世界文明进程中,才能最终摆脱“孤独”,摆脱被奴役和被摧毁的境地。

小说写道:“世界,一切都刚开始,很多东西还没有名字,必须用手指指着说”。马尔克斯在小说中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美地区的民族通病。

对于一个人来说,即使孤独,也可在世上行尸走肉般地存活;但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结果必然是毁灭。如马尔克斯所预言的那样,“马孔多的布恩迪亚家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暗喻从家族的毁灭中孕育民族的新生。

人类要生存,国家民族要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战胜 “孤独”,团结协作,广泛交流 ,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在这方面,《百年孤独》以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参照范本。

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结尾处写道:“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绝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孤独,虽然使个体得以苟延残喘,但对整个人类命运来说,孤独注定带来覆灭。”

结语:《百年孤独》在某种程度上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试图通过虚构的故事来再现其个人的真实经历,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他以这种再现方式折射了更加广阔范围内的社会现实。马尔克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勾勒出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心态。这篇鸿篇巨著不仅反映了拉美的社会现实,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折射了有关人性问题,使得公众得以思考造成拉丁美洲“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求摆脱命运捉弄的途径。《百年孤独》之所以震撼了文学界,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拉美地区的民族土壤中,并灵活的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 造出一个虽魔幻而又真实的独特世界。摘自网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