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中习仲勋谁演的

【高清图集】不一样的主旋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抢先看【11】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高清图集】不一样的主旋律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抢先看
剧中陈云(谢钢饰)
编者按:据悉,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四川省委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将从8日晚8点起在央视一套播出。这部电视剧堪称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手笔”。该剧由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高成生制片,全景式地为观众展现了1976年到1984年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的邓小平。剧中的邓小平由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饰演,实力派女演员萨日娜饰演卓琳,人气演员张嘉译饰演习仲勋。此外,宋佳、印小天、何琳等青年演员也在片中有不俗表现。从抢先发布的剧照可以看出该剧布景考究气派,真实还原了许多经典历史场景,被称为“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
从电视剧官方微博发布的看片会点评集锦中能看出,受邀提前观片的嘉宾对该剧称赞有加。嘉宾王文评论该剧“内容有突破,讲到政治斗争和真理讨论”;嘉宾杨晓升认为“这部电视剧充满人性的温情”;嘉宾中岛指出“这是一段非常特殊环境下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许多中国政坛重要人物都是第一次在影视剧中出现”。该剧制片人是曾担任《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大型影片的执行制片人高成生。据他透露,该片编剧3年,拍摄112天,投资巨大,各种后期修改送审光盘超过一万张。邓小平家人在看完之后说“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老爷子”,这个时候,主创们才真正觉得“这部剧成功了”。
导演吴子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剧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自己的生命轨迹相重合。“1984年邓小平阅兵那天,我正好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无意间打开电视机,恰好看到阅兵仪式上,大学生们打开了‘小平你好’的标语,那一刻,我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正是因为勾起了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吴子牛在拍摄时格外用心,力求每一个场景、细节和道具的真实还原。为了保证该剧的权威性,剧本创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派出专家学者担任指导,并提供大量文献资料。影片中,打倒“四人帮”后,北京人民家家户户吃“三公一母”螃蟹的这些细节,都是源自于当时的真实事例。(综合人民网、四川日报、电视剧官方微博相关内容整理)
(责编:王泽、盛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禁区年谱】特型演员是怎样淡出历史舞台的?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播出以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与以往领袖题材影视剧不同的是,剧中人物不再由与他们长相极为相似的特型演员出演,很多人物的扮演者我们都觉得眼熟。例如习仲勋的扮演者演过《蜗居》,胡耀邦扮演者演过《媳妇的美好时代》,邓朴方扮演者演过《还珠格格2》等。再回想之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会发现“特型演员”这一职业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普通演员饰演领导人不再是禁区。本文就为您梳理一下特型演员这一职业的兴起和淡出。一、 酷似时期:长相口音都要像,不会演戏可以学1977年,《关于挑选特型演员的通知》出台。从此以后,特型演员成为了一种特定职业,整个70-90年代几乎所有涉及国家领导人的影视剧,其中的领袖角色均由特型演员饰演。此阶段代表作品有《开国大典》等,代表人物为古月。历史背景:1949年后,尽管影视剧产量逐年增加,革命历史题材也是影视剧中的重要题材,但文革结束前,没有领导人出现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上世纪70年代,几位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此时,“如何在银幕上塑造领袖人物形象”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1977年,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挑选特型演员的通知》。这个通知成了演艺界一份纲领性文件,很多单位都开始寻找与领导人相貌相似的演员。其中,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还特别成立了特型演员组,专门派出了很多小组到全国去找。上世纪7、80年代的第一批特型演员,几乎都是那个时期的“地毯式”搜索得来的。影视表现:提起特型演员,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古月。因为相貌与毛泽东极为相似,古月也被很多对毛泽东怀有深刻感情的人当做一种情感寄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古月并不是他的本名,而且40岁以前,他根本没演过戏,甚至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当一名演员。1978年,昆明军区文化科长胡诗学受领导委派,接待了来此检查工作的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胡可。检查完工作后,胡可对胡诗学夫妇说:“中央决定在全国、全军挑选一批扮演领袖的特型演员,文化部和总政还分别下达了文件,不知小胡看到没有?我看小胡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外形也很像毛泽东,如果能在下半辈子把这个形象塑造好,对个人的前途、对党的事业都是一件大好事。”胡诗学妻子回应道:“我觉得也像。可他从来没有演过戏呀。”“那不要紧,那不要紧。不会演戏可以学嘛”胡部长回答得很肯定。①于是,胡部长把胡诗学和其他毛泽东扮演者“候选人”的照片带回北京,由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元帅亲自定夺。叶帅看过后,在胡诗学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②长得像最重要,不会演戏不要紧,可以学。这个指导思想贯穿了第一批特型演员的选择过程。时年41岁,从没演过戏的昆明军区文化科长胡诗学就是这样被命运选择了。他来到北京,成为了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并把姓氏“胡”字拆开,取艺名为古月,开始了专职扮演毛泽东的生涯。图片选自央视播出的《开国大典》截图,中间站立者为古月饰演的毛泽东这个时期对特型演员的要求就是一个字:像。长得要像,口音要像,走路姿势要像,就连字迹都要尽量像人物原型靠拢。曾有一位毛泽东特型演员称,他以前不理解为何毛主席每次挥手时,右臂都不能伸直,只能弯曲地扬起。当他临摹了一段时间毛泽东书法后,发现自己的右臂开始有酸痛感,也抬不起来了。当时他讲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自己对扮演毛泽东有多么投入,连书法都要反复临摹,以至于得了与主席一样的病。然而特型演员并不是每个演员的终极理想。刘伯承特型演员傅学诚曾是北京军区空军文工团的著名话剧演员。在43岁这个演员的黄金年龄开始专职扮演刘伯承。因为成了特型演员,他不能再接其他戏,不能再演其他角色。然而因为刘伯承本人的低调,虽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却没有任何一部影视剧是以刘伯承为主角的。于是当年的台柱子成了“绿叶”,此后20多年,傅学诚演了100多次刘伯承,却没能再演一次主角。特型演员最辉煌的一次集体亮相,莫过于1989年的影片《开国大典》了。古月饰演的毛泽东、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黄凯饰演的周恩来、郭法曾饰演的刘少奇、刘怀正饰演的朱德、卢奇饰演的邓小平、傅学诚饰演的刘伯承、刘锡田饰演的陈毅等,均是被观众公认的“最像”人选。影片最后,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个场景,也成为了中国影史上的经典一幕。二、 形似时期:外形要像,口音不再要求随着影视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特型演员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片酬低、行动受限制、演艺生涯被困在一个角色等问题,让新人对特型演员行业敬而远之。与此同时,观众们的欣赏口味也在变化,一味求像的创作理念也经受着挑战。此阶段代表作品有《长征》,代表人物为唐国强。历史背景:对于上世纪7、80年代的人来讲,能够扮演领袖人物,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而且有实力吸纳特型演员的,多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这种事业单位。进到这种单位,抱上铁饭碗,过上稳定的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是无比幸福的事情。荣誉+实惠,使特型演员成为香饽饽。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又从理论上为特型演员的来源奠定了基础——10几亿人里,找几个长得像的还是不难的。在80年代,演员这种职业还远不像如今这样成为人人羡慕的高薪职业。这里举个例子,老版《西游记》一共25集,包括六小龄童等主要演职人员在内,片酬最高的也只有每集一百多元,外加每人每天5元的伙食补助。③而本剧的拍摄周期从1982年持续到1988年,前后拍了6年。简单算一下,如果按每集150元片酬算,6年拍摄25集,平均每个月能拿到52元的片酬,加上伙食补助,最多200元。200元的月收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算得上高收入,但也只是与普通工薪阶层比略高而已。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影视行业市场化程度越发提高,演员片酬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上万元一集。而曾经给特型演员带来踏实感的单位,此时却成了禁锢收入的牢笼。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曾披露过,自己拍摄《大决战》系列影片,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最后领到的奖金是3000元,而那已经是1992年的事了。④影视表现:除了片酬上的差异,特型演员在此阶段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观众口味的变化。特型演员的诞生是随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的去世而来的,最初由特型演员出演的影视剧,观众对“演得怎么样”根本不关心,而是急切想看到“长得像不像”,只要长得像就能看得激动异常。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比较像“移情”的效应,也就是把对领袖人物的热爱投射到那些演员身上了。随着时间的流转,老一代观众渐渐走出了领袖去世带来的哀痛,更年轻一代的观众则没有太多对领袖的狂热情感。此时观众在观看影视剧时,更关注“演得怎么样”。也就是说,相貌只要达到基本的相似就可以,关键是把如何把角色诠释好。这种心理变化给非特型演员饰演领袖人物创造了条件。第一个进入这个领域“吃螃蟹”的人是唐国强。今天我们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他扮演毛泽东,可是他刚出道时,有个响亮的外号——奶油小生。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叫法,用现在的话讲,大概相当于皮肤白嫩,有点“娘”的小正太。1996年,导演翟俊杰筹拍《长征》,就大胆启用了这位奶油小生来演毛泽东。如今我们看惯了唐国强的表演,常会觉得“他除了毛泽东还能演其他人吗?”而在当时,这个问题正好反过来:“一个奶油小生能演好毛主席吗?”甚至毛泽东的女儿都对他有质疑:“唐国强是演雍正的,能演我爸么?”⑤唐国强在《长征》中饰演的毛泽东(左)与毛泽东1935年到达陕北后的照片(右)对比唐国强在这时体现出了作为知名演员的专业素质,为这个角色设计了三个亮点:减肥、发怒、说普通话。历史上,长征中的毛泽东刚过40岁,从照片看比较清瘦,气质上倒是与“奶油小生”有些相似;其次,其他人塑造的都是儒雅、慈祥、器宇轩昂的毛泽东,永远微笑着,唐国强就去演他的发怒、流泪;最后一点,其他影视剧中毛泽东都说浓重的湖南话,他身边的人则说普通话,以至于出现了毛泽东与毛岸英对话,父亲说湖南话,儿子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略显滑稽的场面。唐国强决定“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演绎,那就应该说普通话,不是说家乡话。于是,我从第一次扮演毛主席开始,就说普通话。”⑥这样的演绎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唐国强也从那时起成了专职毛泽东扮演者。需要说明的是,像唐国强这样由知名演员转为专门饰演某一个特定领袖的实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近10几年来,他也基本上只扮演毛泽东。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头十年这个阶段,领袖人物的影视形象依然由特型演员固定饰演。普通演员扮演领导人,则依然是禁区。唐国强只是由普通演员转型成为毛泽东特型演员。三、2009至今 神似时期:特型演员淡出,普通演员亦可演领袖2009年的《建国大业》和2011年的《建党伟业》,从上映之日起便毁誉参半。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这两部影片的出现,彻底将特型演员这一群体推向了博物馆。在此之后,普通演员饰演领袖人物成为常态,直到目前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此阶段代表作品有《建国大业》,代表人物为张国立、陈坤等。历史背景:之所以将2009年视作特型演员“淡出元年”,与两个事件有关。其一是《建国大业》的上映,其二是一个文件被严格执行。在2005年,广电总局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广发剧字[号),规定影视剧中不允许使用方言。不过当时的执行力度一般,主要抓的也是地方剧里的方言。而2009年7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着重提到了领导人说普通话的问题:“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⑦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唐国强是出于艺术的创新,选择用普通话饰演毛泽东,那么2009年广电总局的表态,则是从政令上规定了这一点。这也可以看做官方对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一个表态,即不再一味追求形象酷似,而是更把领袖角色当成普通人。影视表现:影片《建国大业》的创作过程,从类型片的角度看更像香港贺岁片。即有了剧本后,尽量多地招揽明星来演,除几个主要角色事先确定人选外,其他小角色都是明星抽空来一趟剧组,再临时给安排一个角色。甄子丹饰演田汉,李连杰饰演陈绍宽,陈凯歌饰演冯玉祥,成龙饰演记者等基本都是这样“拉郎配”的产物。能够有这样的创作氛围,一个必要的基础就是“去特型演员化”。事实上,影片上映后,对于片子拍得如何,大家众说纷纭,但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陈坤饰演的蒋经国,许晴饰演的宋庆龄等角色,还是得到了一致的肯定。也只有打破特型演员的框框,才能出现这种出其不意的效果,观众才会获得新鲜感。有了《建国大业》的试水,两年后的《建党伟业》走得更远。在《建国大业》中,次要角色实现了“去特型演员化”,但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角色,依然由唐国强、刘劲等特型演员来饰演。而在《建党伟业》中,彻底实现了一个特型演员都没有的“盛况”。刘烨饰演毛泽东,新版《红楼梦》宝钗的扮演者李沁饰演杨开慧,《建国大业》刚演完蒋经国的陈坤出演周恩来,歌手韩庚出演邓小平……一系列人员安排彻底把一出革命历史题材大戏拍成了偶像片,这种做法效果如何见仁见智,但起码是一大创举。如果说《建党伟业》中的领袖人物都还年轻,不启用特型演员是因为没有合适人选,那么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剧中主要角色年龄都在中老年,也没有启用特型演员,这几乎可以视作普通演员对特型演员的逆袭。左至右依次为:邓小平(马少骅饰)、习仲勋(张嘉译饰)剧中很多演员我们都非常熟悉。扮演习仲勋的张嘉译自不必说,《蜗居》中的宋思明形象深入人心;扮演胡耀邦的李光复,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演过毛豆豆的父亲;扮演邓朴方的朱宏嘉则是十几年前《还珠格格2》里肖剑的饰演者。其实,《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倒真有一位货真价实的特型演员,曾在包括《辛亥革命》、《走向共和》等多部影视剧中饰演孙中山。这个人就是剧中主角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一位伟人的特型演员出演了另外一位伟人,这种角色互换,或可看做特型演员这一行业在当下的某种缩影。结语:特型演员逐步淡出乃至终结,是影视发展的正常规律,毕竟除了前苏联等少数国家外,欧美等国并没有这种职业。这个淡出过程表面上是一些政策指令的转向,以及个别人的偶然行为,但实质上是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毕竟影视剧是拍给老百姓看的。30年前,观众喜欢看特别像领袖的人物;而近年来,观众开始喜欢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这种变化才是特型演员淡出历史的真正原因。注释:①以上故事来源于《特型演员的特色人生》,《新世纪周刊》2005年7月刊。②顾育豹:《叶剑英是如何选定古月饰演毛泽东的》,《郑州日报》日。③《揭西游记剧组30年前幕后故事》,《华商报》日报道。④杨洁:《演的都是大人物片酬都是小数目》,《山东商报》,日。⑤唐国强:《用一生功力演好毛主席》,《求是》杂志2013年第24期。唐国强在出演《长征》之前,刚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饰演过雍正皇帝。⑥唐国强:《用一生功力演好毛主席》,《求是》杂志2013年第24期。⑦《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总局将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greg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罕见播邓小平电视剧 外媒称观众耳目一新_新浪新闻
&&&&&&正文
中国罕见播邓小平电视剧 外媒称观众耳目一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邓小平站在海边,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图为马少骅。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关于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顶级政治家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在中国比较罕见。有媒体称,这是表明中共对敏感题材放松管制的一个信号。
  据路透社8月12日报道,这部48集的电视剧全景式反映了1976年到1984年这段历史,在这个时期,邓小平推动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一家中国媒体评论称,近年来,中国新的话语禁区明显减少,老的禁区打破了不少。这部电视剧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
  不过,这部电视剧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呈现敏感剧情的辩论。中共官方的描述总是把敏感的内部冲突多少加以粉饰。
  剧中出现了其他几位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包括已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表示,这部电视剧会对当时的历史证据作出呈现。
  他还说,这部电视剧或许是一个信号,表明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已不再那么敏感。他说,如果电视剧呈现某些政治事件,那可能会有一些益处。
  报道称,在中国,电视剧以及电影都要通过审查才能放映。各种各样的禁忌往往使制作方都去创作战争年代的作品,尤其是中国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视剧。
  尽管抗战剧很受欢迎,但关于邓小平的这部电视剧在黄金时段播出,让观众们耳目一新。
  报道称,有些人为剧中提及了有关粉碎“四人帮”的历史内容而感到惊奇。“四人帮”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
  一名网民在微博上写道:“这似乎是第一次在电视剧中以这样的方式提及‘四人帮’的问题。中国那个时候真的很紧张啊!”
  毫无疑问,这部电视剧对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宣传价值。
  据报道,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制作的这部电视剧,一开始就是邓小平给残疾的儿子擦身的一幕。
  报道还说,制作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一万张。
  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教授说,这部电视剧在放宽有关中国高层的题材限制方面会走多远,还需观望。
  【延伸阅读】
  电视剧《邓小平》今开播 首次出现华国锋角色
   14:04: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马少骅(中)饰演邓小平,张嘉译(右一)饰演习仲勋。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8月8日起,央视一套8点档将播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剧导演吴子牛和主演马少骅都是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次年考上了大学,他们对邓小平给时代带来的转折感受尤其深切。8月7日下午,该剧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以平视角度去理解领导人
  1978年,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导演吴子牛和主演马少骅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前者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者则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对他们来说,这部电视剧格外有一重“致青春”的意味。
  吴子牛介绍,自己作为一名“老三届”,对于邓小平时代之前与之后的变化感慨良多。剧中的知青,很多人身上都有吴子牛的影子:1969年吴子牛作为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到了四川;1978年,他终于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了命运。也由此,当1984年国庆,吴子牛在突尼斯参加电影节时,无意间看到电视里播放国庆阅兵仪式上“小平你好”的条幅,他的眼泪瞬间涌出。
  相对其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本剧的最大特色,即在领导人、历史事件外,穿插着小人物的命运。吴子牛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应该“让小平同志和我们一道尽可能生活在那段历史中”。为此,吴子牛也比较感谢时代发展至今,创作者可以用更多角度、观点来展现领导人:“以往表现领袖人物的电影电视虽然数不清,但往往采取仰视、讴歌的态度。而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希望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邓小平,他除了是那个影响中国、使中国能够走向今天的领导人,也是生活在那段历史岁月中,一个慈祥幽默的平凡老人。”吴子牛说。
  展现了第二代领导人群像
  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聚焦于日到日,表现了从粉碎“四人帮”到国庆35周年之间的历史转折节点。
  本剧去年9月开机后,拍摄112天杀青,后期制作则长达7个月,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原本剧中已经拍摄了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刘劲饰演的周恩来戏份,但在后期制作中,为了整体剧情不得不舍弃。
  相对以往的领袖题材影视作品,本剧并不仅仅还原了邓小平这8年的工作生活,再现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风云际会,更通过几个平凡的家庭在这几年的境遇变化,来印证国家政策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
  剧中对“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出山”、“全国范围恢复高考”、“邓小平首次访美”、“知识青年返乡”、“农村包产到户”等历史事件均有情景再现,在人物的塑造上,在邓小平的日理万机、运筹帷幄之外,也以重点篇幅描写了他的家庭生活。该剧同时还原了第二代领导人的群像,乃至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人士都有呈现。
  中央文献研究室以3年时间创作了60万字剧本,并在拍摄过程一直提供指导;拍摄过《天下粮仓》、《国歌》等作品的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执行制片人高成生则任本剧制片人;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饰演邓小平,萨日娜饰演卓琳,谢钢饰演陈云,张嘉译饰习仲勋等。其他演员还有巫刚、宋佳等。据悉,这也是中国的影视作品中首次出现华国锋的形象。有媒体报道称,导演吴子牛表示,这是胡耀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电影电视剧里。根据澎湃新闻查阅到的资料,2008年11月在央视一套开播的22集电视剧《浴血坚持》中,就出现过胡耀邦的形象。该剧由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讲述长征开始后,留在南方的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故事,剧中胡耀邦的扮演者为颜彬。另外,据中国网2013年8月报道,《胡耀邦在川北》电视剧本初稿已创作收官。
  座谈会上,邓小平之女邓榕代表家属发言,她认为本剧虽以邓小平命名,但所描写的并不仅仅是邓小平个人,而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的形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张光北饰演李光耀。图为张光北、马少骅。
  “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在前段时间的看片会上,制片人高成生透露,邓小平家人在看了第一集之后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爷子。”
  “为了拍戏和邓家接触了好几次,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父母、兄弟、孩子之间都充满了亲情和友爱。这一点让我感触良多,如果不能在身边小处都充满爱,何谈来爱一个国家。”导演吴子牛对澎湃新闻()回忆。
  除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史料支持,该剧为了还原一个生活中的邓小平,还向邓小平家人多次取经。不仅还原邓家原址搭景,还在邓家院内拍过戏,开拍前,邓家还与演员们座谈,交流邓小平的一些生活细节。
  在剧中饰演邓楠的沈傲君向澎湃新闻介绍,在与邓家子女的座谈中,他们提到平时在家不叫“爸爸妈妈”,而是“老爷子老妈子”。一下子让她缩短了对领袖的距离,找到了人物的感觉。“在子女们的回忆中,与老爷子相处就是无拘无束,哈哈一笑的。老爷子在家不爱说话,忙着处理工作上的事,但同时他又很爱孩子,孙辈在屋里跑来跑去,他在一边工作。天伦之乐的场景一下子就找到了。”
  本片的第一集里,邓小平就以一个慈祥的父亲形象出现:为了照顾残疾的儿子,70多岁的邓小平慢慢地弯下腰,弓着背,把手伸到床底下捡螺丝刀。这一类有爱的生活细节时常出现在剧中,比如邓小平为儿子擦背、帮助他锻炼,流露的不仅是邓小平的父爱,还有歉疚。
  马少骅:我认为我演的就是邓小平
  “我敢演爱因斯坦,我敢演孙中山,但我不敢演邓小平。”马少骅对澎湃新闻说,“我觉得我对他摸不着、够不到。”
  被评价为国内最像孙中山的特型演员,马少骅此次演邓小平属于临时上阵,剧组找到他的时候,离开机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出于个人利益,我不应该接这个角色。”但因为感恩他还是接了,马少骅解释说,一方面他自己就是1978级大学生,另一方面,他觉得可以让儿孙辈知道,中国人能够像现在这样光鲜亮丽,与邓小平的旗手作用分不开。
  “接了这个角色,5个多月里我没开过电视,没休息过,每天都在看邓小平的资料。我把他的一些录音倒到MP3里,走到哪都听,一边听一边揣摩他说话的状态,渐渐觉得能够摸到边了。”
  虽然增肥了20斤,但在外形上,马少骅仍不是最接近邓小平形象的演员,但他认为,在出演此剧的过程中,他对演戏也有更深的认识。原来他觉得对一个演员来说演技最重要,而现在觉得演技大约占20%-30%,个人条件占10%,其余则是修养的问题了。而在邓小平身上,他理解了“无我”:“他一直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人民是什么呢?你走上街看到的任何人都是人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家那样来尽孝道。而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以这种态度对待国家、人民,这是非常无私的状态。”在“无我”的影响下,马少骅觉得自己的境界也有所提升:“原来演孙中山的时候,最在意的问题就是像不像;但现在我丝毫不会去介意我像不像邓小平。我认为我演的就是邓小平。”
  来源:澎湃新闻网
  【延伸阅读】
  《邓小平》最新剧照曝光 张嘉译零片酬出演习仲勋
   20:26: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7日下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京举行,并发布了一组最新剧照。剧中,邓小平由马少骅扮演,毛泽东、周恩来分别由唐国强、刘劲扮演,萨日娜扮演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张嘉译饰演习仲勋。8月7日,演员张嘉译独家向凤凰娱乐记者证实零片酬出演习仲勋的消息,并说道:“其实不是只有我,当时片子在拍时,需要很多演员来主演,剧组的预算很紧张,再加上拍摄时间不长,我就拍了快一星期,所以就没想说去收这个片酬。而且可以把这类的题材拍成剧,对我们是很有意义。”这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张嘉译饰演习仲勋。图为张嘉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张嘉译饰演习仲勋。图为张嘉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马少骅(中)饰演邓小平,张嘉译(右一)饰演习仲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图为马少骅(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邓小平站在海边,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图为马少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张光北饰演李光耀。图为张光北、马少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邓小平的长子邓朴方,由曾出演过《还珠格格2》箫剑的朱宏嘉扮演,邓小平夫人卓琳由萨日娜饰演。图为萨日娜、朱宏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何琳饰演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图为何琳。
  【延伸阅读】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座谈会暨首播仪式在北京举行
   14:42:22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座谈会暨首播仪式现场。(图片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提供)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 8月7日下午,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京举行。该剧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领导,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全剧共48集,历时5年创作拍摄完成,定于8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吴靖平,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邓小平同志亲属代表邓榕,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本剧导演吴子牛,演员代表马少骅、印小天先后发言。
  大家在发言中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深入讨论拍摄这部电视剧的重要意义。大家普遍感到,这部电视剧全景式地反映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实现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深刻诠释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始终铭记邓小平同志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奋力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充分肯定了这部电视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取得的成绩,认为该剧主题鲜明,主线清晰,重要情节符合历史事实,主要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大收获;该剧很好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巨大勇气和智慧,生动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坚定信仰、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该剧还塑造了一大批身处各行各业第一线,艰苦创业、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活、敢为天下先的干部群众形象,充分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和创新精神。
  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负责人、邓小平同志亲属和原身边工作人员代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主创人员等参加了座谈会。
  【延伸阅读】
  香港将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
   19:00:08
  中新社香港8月11日电 (记者 李焯龙) 8月22日是邓小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香港本月21日至23日将举办“光辉历程――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
  11日,展览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大型展览是国家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香港《文汇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广安市人民政府等合办,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展览组委会主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王树成说,邓小平先生对香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生前曾说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我要到这块祖国的土地上看一看。就是坐轮椅也要去,那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邓小平先生与世长辞。王树成表示,这次的展览为香港各界、全体市民纪念、缅怀邓小平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良机。主办方也希望利用这样的形式,弥补他未能亲自到香港来“走一走、看一看”的遗憾。
  据介绍,展览将以图文展览及音像展播的形式,分《伟人邓小平》、《平民邓小平》、《邓小平与香港》等部分,同时现场循环播放《小平与香港》专题影片。
  “香港今天的发展是和邓小平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是行得通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高屹说。
  高屹表示,这次在香港的展览,特意拿来了邓小平先生生前曾经使用过的轮椅,专门为这次展览制作了电影短片《邓小平与香港》,并邀请了邓小平先生的亲属参加,再次表达这位伟人对香港的情意。
  他又说,展览精选了邓小平先生不同历史时期400多幅精彩图片,还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借调了部分珍贵文物和邓小平手迹,特意借调了国内著名雕塑家李象群创作的邓小平铜像《回家》。
  展览将免费对外开放,向香港市民和海内外人士展现邓小平先生的光辉一生,以及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取得的伟大成就。
  高屹相信通过展览,香港市民会更加了解邓小平,了解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今天实践的意义,对香港明天也会有指导性意义。(完)  (原标题:中国罕见播邓小平电视剧 外媒称观众耳目一新)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