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的歌中的卖力是什么意思

作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娜倮总是在竭尽所能地宣传拉祜族文化。为了让传统拉祜歌舞走遍全国、走向国际,她带头成立了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打开李娜倮的朋友圈,常能看到她弹吉他、唱歌、跳舞的画面,她带领村民发掘、学习古老的民族贺歌、礼仪歌等,用传统的曲调和仪式让游客们体会“最拉祜”的味道,并在当地学校教授芦笙舞、摆舞等艺术课程,希望揭开祖祖辈辈延续的文化“密码”,让年轻一代永远记住温暖的原乡,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愿意投身到拉祜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来。

李娜倮矢志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感动世界的“快乐拉祜”

李娜倮的家乡云南省澜沧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是个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寨,“日出而作,日落而演”是当地村民多年延续的生活轨迹。每天太阳下山,男女老少便换上民族服装,拿起芦笙、吉他齐聚一堂,准时开启老达保的“音乐盛会”。“拉祜拉祜拉祜呦,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喜庆欢腾的民族歌舞感染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起来舞起来。

这部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剧《快乐拉祜》是由李娜倮担纲创作的,传递出浓浓的民族乡土风情。歌曲不仅在村寨中日日唱响,李娜倮还带领着老达保村民,把它唱到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国家大剧院……甚至还多次走出国门交流演出,“拉祜拉祜拉祜呦”的快乐歌声感动了世界。

2013年,李娜倮牵头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这是全市首家由农民自发创办的演艺公司,她带领村民在大山里开始实景演出,成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头人。村寨里家家户户入了股,有的参与演出,有的负责服务。

这些年,一手积极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一手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几乎成为李娜倮生活的全部。她沉醉于钻研拉祜文化,将吉他弹唱和原乡音乐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展现拉祜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我们拉祜族就是这么快乐,再难的事也浇不灭心中的火,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果你曾亲眼目睹云南的连绵崇山,见过那些不通公路、没有车、没有电的岁月,感受过山里人曾熬过的苦难,一定会被这歌声中流露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所深深震撼。

对于这些年拉祜文化的快速振兴发展,李娜倮感触颇深:过去很穷,大家找不到自信。如今我带着乡亲们到处表演,才惊觉原来自己民族的文化竟然如此有魅力、受欢迎。越来越多的荣誉也激励着我们不停地创作,拼命想把民族经典精彩呈现、传向四方。

拉祜女儿在传承发展民族音乐路上收获了满满幸福感

大山深处的“维也纳”小镇

李娜倮有着一副天赐的好嗓音,有人形容能从她悠扬婉转的歌声中,听到山谷回音、林间鸟鸣、茶树云海、篝火星光……

在李娜倮的记忆里,童年是被漫山四起的歌和热情奔放的舞串联起来的。“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拉祜人的音乐天赋与生俱来,男女老幼个个能歌善舞。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无论是迎宾、宴客、送别,歌舞都是最欢乐美好的表达;犁地、挖地、撒谷子,每个劳动场景都能生动巧妙地转化为灵动的舞步;葫芦、竹片这些随处可见的天然原材,到他们手中都能变成美妙的乐器。

李娜倮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父亲李石开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原生态音乐人,尤为擅长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芦笙舞。1984年,他偶然接触到了吉他,竟然卖掉一头猪换了60元钱,买回了老达保的第一把吉他。

受父亲影响,李娜倮成长过程中被多元化音乐所浸润,早早便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开始尝试独立创作,是远近闻名的“百灵鸟”。

对于传统的拉祜族百姓来说,唱歌跳舞和吃饭睡觉一样寻常,没人觉得可以借此做更多事情,但转机却在2002年到来了。那年,村里成立了老达保拉祜雅厄艺术团,像一簇火苗点燃了19岁李娜倮心底的热望。凭借满腔热忱,她不但自己积极响应,还主动承担了宣传、组织工作,努力动员周边村民加入。

可“白天农活不停、夜晚加班排练”的方式,最初并没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当时,老达保全寨共有118户,建档贫困户就高达90多户,村民们并不理解成立艺术团的意义,也不相信唱歌跳舞能让自己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但李娜倮不肯放弃,挨家挨户苦苦劝说,她为弘扬拉祜文化付出的心血,逐渐感动了大家。后来,在她的感召下,全寨有102户村民陆续加入,艺术团也从原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唱什么唱什么”的松散管理,逐渐发展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艺术团体。

每到夜晚,大家都会准时相聚,点亮火把,编排节目。村里80%的村民学会了弹奏吉他,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随时都能亮歌喉、展舞姿、玩乐器。这些曾经以为祖祖辈辈都走不出大山的地道农民,不但敞开寨门迎来八方宾朋,还携手走向了更大的舞台,实现了“放眼看世界”的愿望。多年“养在深闺”的老达保村也成了热门旅游地,被游客们称为“云南大山深处的维也纳音乐小镇”。

让“中国好声音”代代传扬

因多年来在创新性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过程中作出积极贡献,李娜倮载誉满满,曾荣获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2020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后又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诸多荣誉更加激发了她内心的热情。

这些年,李娜倮放弃了不少更好的个人发展机遇,将全部精力留给了传承保护发展拉祜民族音乐。她亲手送出去的拉祜歌舞组合不在少数,但无论走多远,大家也都会牢牢记得自己扎根的这片热土。

2016年就已经实现脱贫的老达保村,如今名气越来越大,但村民们却淳朴如初。这里没有大多数旅游景点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网红打卡布景,依然保持着曾经的原汁原味。

几年前,英国小伙子肖恩来到这里,真切感受到这个美丽村寨的魅力所在,他和村民一起跳起了芦笙舞,还尝试了怎么也吹不响的“神奇乐器”。临别时,村民为他唱起了由李娜倮原创的经典歌曲《实在舍不得》,“我会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虽然不太能听懂歌词,但肖恩却被村民们真挚的歌声和情感所深深打动,泪流满面。语言不通,音乐成了跨越国界的情感“通行证”。

后来,肖恩把在老达保录制的村民吟唱声和牛铃声采用到自己的作品《心在云南》中,歌曲通过网络传遍各地。大山深处的拉祜族民间音乐,也因此被更多国内外年轻人所了解,被盛赞为原生态的“中国好声音”。

令李娜倮无比自豪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青少年甚至年幼的孩子都陆续加入学习传承拉祜文化的行列中。大家亮起歌喉,手舞足蹈,脚踩在家乡的土地上,呼吸着山间清爽的空气,心底无比踏实幸福。

李娜倮深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说,发掘、整理和保护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唯有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性发展才能自我更新、永续传承。为此,她将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重大主题都编排到了节目中,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拉祜歌舞形式精彩演绎,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广泛传唱、深入人心。

如今李娜倮依然很忙,她肩上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担子更重了。她心中的“远方”很远,快乐幸福拉祜的新乐章正在奏响……

}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当百灵鸟亮开歌喉,那优美的歌声立刻招来无数听众,大家议论纷纷,不停地夸奖它,百灵鸟听了高兴万分,每天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唱着。可它唱得越卖力,听众却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听众也没有了。百灵鸟很难过,它便到喜鹊大姐那里去诉苦:“大姐,我的歌喉那么好,但大家为什么都不来听我唱歌呢?我又没有骄傲!”

    喜鹊说:“小妹,你的歌喉还是那么好,但你总是反复地唱那一支歌,大家都已经听厌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听了。”

    百灵鸟听了,谢过喜鹊大姐,当天就赶去学了几支新歌。第二天,当它又亮开歌喉时,大家又都飞来了,听得津津有味。

}

从小就喜爱文艺的李文婷,2009年选择参军入伍。兵之初,李文婷的文艺特长很快在新兵连凸显出来。训练间隙,排长让她即兴唱首歌,当过音乐教师的李文婷一点也不怯场这一唱,引起了来隔壁新兵连挑选舞蹈队员的师业余演出队队长张群的注意。最终,张队长舞蹈队员没挑上,却把李文婷的名字写在了笔记本上。请关注《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遥远的边关,美好的年华,忠诚的步伐走过春秋冬夏……”优美的歌声随着风沙飘荡,动情的旋律伴着掌声飞扬。这是新疆军区某师业余演出队为官兵演出的一幕,上士李文婷一首《晚风吹过哨塔》,温暖着官兵的心田。

从小就喜爱文艺的李文婷,2009年选择参军入伍。兵之初,李文婷的文艺特长很快在新兵连凸显出来。训练间隙,排长让她即兴唱首歌,当过音乐教师的李文婷一点也不怯场。“如风如火的好年华,全都献给咱们军营……”歌声回荡在训练场。这一唱,引起了来隔壁新兵连挑选舞蹈队员的师业余演出队队长张群的注意。最终,张队长舞蹈队员没挑上,却把李文婷的名字写在了笔记本上。

“演出就得为战斗力服务。”为战友们多唱好歌成为李文婷的心愿。她发挥自己的文艺专长,跟随业余演出队辗转各个团巡回慰问演出,到驻训一线倾情献唱。战友亲切地称她为军中“百灵鸟”。扎成束的野花、寒风中的军大衣,都是官兵献给舞台上“百灵鸟”的礼物。

官兵到哪演到哪,打起背包就出发。部队开展驻训演习期间,李文婷和演出队的战友们都会在车队行进的路边为官兵表演节目。

业余演出队为了把每一场演出办精彩,队员们往往身兼数职。李文婷在唱歌之余还要跳舞、演小品,一场演出至少要表演三四个节目。李文婷说,听到战友们问起“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演出”时,心中满是成就感。

“歌唱美好的新时代,阔步强军一起走……”眼下业余演出队正在展开新一轮巡演,李文婷为官兵带来自己新创歌曲《阔步强军一起走》,赢得一片热烈掌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认为百灵鸟唱歌动听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