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千与千寻的台湾配音版本?

大概就写这些吧……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可谈了……

很多事情其实都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所以我这篇回答主要谈谈日本动画的大陆国配的一些事情

我先说些看似无关但其实有关的题外话,浅略谈一下美国那边的译制配音作品当年的一点儿情况

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K-ON!》这部动画是有两版英文配音的;而我想很多人都听得出来视频中第二个版本的英文配音(Bandai版)明显比第一个版本(Animax版)的要好得多,至于原因嘛…且先让我把两个英配版的大致译制名单贴一下(我这里就只贴原文了,因为是谁配、配的谁并不重要):

大致就贴这么一些,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动画中5个戏份很多主要角色,Animax版用3个人兼配揽完,Bandai版则是一人一角。

然后还有一点:据一些英语区观众的描述,Animax版为动画播送期间的配音,制作时间很短。而Bandai版则是动画发行英文版蓝光碟里的英文音轨,动画的海外版影碟通常都是等日本那边的分卷一卷一卷地出完了之后再发行,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制作。(顺便说下美版BD里头还有个特别内容,就是美版BD的第二、第三卷附带了由秋山澪的英文声优翻唱的英文版动画插曲,一般大多数深夜档动画的这种内容由于版权原因不能直接在译制版动画里翻版出现,可见美方也是尽力了)

综上所述,Animax版配得差,就是因为一个成本问题(时间、人力等广义上的成本)

而说到成本问题,我想上一张图:

这张图大概描述的就是目前译制片在欧洲那边的大致现状,可以发现,这张图里头译制片在本国现状良好的国家(即图中红色区域“General dubbing”),很多欧洲电影工业的老牌大咖无不在其中(英国例外,当然…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以英语为母语,并且英美两国本身在电影产业上几乎可以说是整合了…而且还需要说一点的是,有些国家不搞译配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国家本身的语言使用情况很复杂,一些地方说这个语言,一些地方说那个语言)

所以说:译制配音这个东西,是个需要成本的本地化工作(只配强者拥有 _(:зゝ∠)_ )

附录:一些当年的日本动画英文(以及一部分欧洲那边的)配音人员动用情况,数据来源IMDB和ANN,我觉得这个起码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 GUNGRAVE:英文版配音演员39人,音响效果及翻译人员:14人
  • 纯情房东俏房客:英文版仅主要角色就有17人.
  • 阿兹漫画大王: 英文版29人
  • 最终幻想VII圣子降临:主要配音演员25人(配群杂的人数未计算在内)音响效果及翻译等人员13人,法国:23人
  • 琉球狂侍/混沌武士:英文版63人,法国:19人
  • 《Cowboy bebop》TV版:129名配音演员.(群杂人数众多) 西班牙:主要角色18人 意大利:40人 德国:32人(注:《Cowboy bebop》这部动画是美国ACG圈子公认的英配神作)
  • 《Cowboy bebop:天国之扉》英语版本配音演员共48人.其中专门配群杂的达到11人.法语版主要配音者13人,西班牙:36人(这部剧场版动画当年在CCTV6上播过国语版,中文配音全片7个人……)
  • 蒸气男孩:英文版主要角色有名有姓的14人(这部动画的英文版请了一些知名影星,比如X教授的演员、罗刹女的演员都参与了英文版配音)
  • 高达SEED: 英文配音演员71人 法国26人
  • X战记TV版:英文版38人 法国24人
  • 圣斗士星矢:英文版近40人 西班牙:约50人

成本这个东西,放到中文配音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说到这儿,我又想把以前的一个回答搬上来了:

题主说大陆配音如何如何,但事实上最关键的是大陆这边有相当一段时间在日本动画的【正式渠道】引进方面简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不?题主你的问题下头自己举例都是在说“近三年”的作品;因为时间拉到三年开外去,几乎就找不到了……)

而我举的《No Game No Life》这个例子, 则就是对“成本”这个因素的一次很好的说明

首先这部动画的中文配音配的如何?我觉得对比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部动画的译制配音是由PPTV制作的,PPTV制作的是个啥概念呢???

可能我这个比方有些不是特别恰当,但意思差不多:就好比一部电影引进国内,中文译配由某一家电影院负责制作并且只能在这家电影院看到

日本动画引进国内的大致流程通常就是:日方→版权中介→播送方 而这其中的资金走向也是日方赚版权中介的版权授权费→版权中介向播送方卖播放权→播送方最后就靠观众

而这部动画,大陆这边是PPTV独播;由于这一套引进流程成本的叠加,以及这部动画的国配阵容,PPTV作为引进环节最下游的播送方,制作译制配音的成本开销不可谓不高

而正是因为下了成本,这部动画的中文译配,在正版引进日本深夜档动画近几年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官方性质的译制配音更是几乎连一点儿经验都谈不上有的背景下,做出了跟世界好几个别的在这块儿产业发展得更久的国家比起来都明显高一个层次的水准

(当然,也像我那个答案里说的,PPTV的这种制作模式从根本上说非常不可取;原因我那个答案里谈了不少了,这里就不多讲)

而除了PPTV当年这一手,大陆这边中文译配的日本动画,基本上也就只有搜狐和腾讯制作的了

搜狐好像基本上就这一部作品,而且大陆国语版配到46集就黄了……

腾讯算是唯一一家国语译配搞过不止一部作品的,但腾讯搞的是这种:(现在这部动画从第二季之后的中文配音版已经被乐视接盘了)


在此,我要特别说一下《枕男子》这部动画的中文配音版

各位也都看到了,首话170+W的点击量(这是b站外链,腾讯视频本站还有一部分点击量),最火的时候B站全站点击排名第二;现在如果你要去搜这部动画的中文配音版,会搜出一大堆民间配音组的作品,当时这部动画带起了一大波节奏和话题度,现在点进去中文版好几话那弹幕都满屏幕窜

而也正是因为这部译配作品的大获成功,腾讯决定走女性向路线,紧接着就译配了这部乙女向游戏改编作品:

而《魔鬼恋人》,一来动画本身质量确实不行(看过的都说除了抖M女和抖S男,看了基本上=浪费时间,即便是玩过原作游戏的人也觉得这动画改编砸了…)

且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是「半季番」时长,译配工作量和制作成本跟此前的泡面番比起来一下子就涨了一截,那时候一向搞泡面番译制的腾讯真的有种制作上猛地找不着北的感觉,动画第一季配音台词更是直接照搬日语版字幕文本;整体水准明显不如以前的那些泡面番,连在腾讯的主要友军阵地B站都没放这部动画中文版的外链作宣传了

手上的成本没多大变化,接手的作品时长一上去,即便是身为国内资本大佬的腾讯也跟不上节奏了……

至此,这部动画的第二季成为了腾讯译配的最后一部日本动画,也差不多是近几年整个大陆这边引进的深夜档日本动画官方搞译配的最后一部;此后腾讯大力投资国产动画和国产动漫相关IP开发,后来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腾讯跑到上游制作方去的中日合作动画了

而这些【合作动画】大多也为标准全时长的日本TV动画,工作量则就更上一层楼了……

看完大陆这边由视频网站主导的国配近些年的起起伏伏,说白了,无一例外都是被“成本”二字点到了死穴

前面也提到了,这种由最下游的播送方负责译配的制作模式,从海外作品引进国内的环节流程以及资金流向上讲都非常不科学

在这样的制作模式下,PPTV只搞得起一部深夜档季番,搜狐虽然独播偏大众向的《妖尾》但也在46集后夭折;腾讯虽为大佬却也只能长期搞泡面时长作品,一部半季番时长的《魔鬼恋人》都能直接让他歇了菜

所以说:地基都没打好,你靠啥来建楼房?制作模式有问题,数量都没法保证,质量再有保证又能如何?


说完国内这边,再说说日本那边他们自身的一些事情

这里贴个另一个问题里中一个答案的内容:

不管怎样,作为在动漫领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日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不对口型」这架过墙梯。能让一种缺陷变成一种风格——正是这种制定标准的霸气,让我们在观看《千与千寻》时完全忘记角色的嘴巴与台词的声音之间的不和谐,而完全沉入到宫崎骏打造的魔幻与温情的世界里。

如果把这话说难听点儿,那就这么说吧:日本动画产业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讲,挺“穷”的……

说到日本的动画产业,我想很多朋友可能都会提一个人:手冢治虫

此人对日本动画产业的贡献有一点不少人可以公认,那就是:他让日本的动画片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出来

现在国内的日本动画受众基本上可以说大多为深夜档动画群体,而深夜档动画的商业运作正是“小盘子倒腾”这种市场模式的典型,日本的深夜档动画很多年来都没有在【走向海外市场】这一点上做出多大动作,甚至还很畏畏缩缩

在此我就再来举一举美国那边的一些例子,说说日本动画在美国这块儿海外市场发行出过的一些情况

首先说一部各位可能会相对熟悉一点儿的动画——《女神异闻录4》

这部动画当年出美版蓝光碟的时候,日本方面很少见地给美国人打招呼:要求负责美版BD发行的Sentai Filmworks删除日文音轨。而原因??就是害怕更为便宜的海外动画影碟“回流”影响本国市场,说白了就是像一些主机游戏那样的做法——语言锁区

(PS:Persona 4这次事件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细节:被删除日文音轨的只有美版蓝光碟,豪华版套装里附赠的DVD依然有日语音轨;几年后美国的发行商又给这部动画洗了一次版,出了个Collectors‘ Edition,而这一版蓝光终于把日文音轨给加回来了)

众所周知,这部动画是众多游戏改动画里头少数几个销量破壁了的;而海外影碟的发行通常都是等日本那边自己把分卷一卷一卷出完了才会开始,留有足够的窗口期;即便这样,业界龙头行内先锋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小鱼小虾了

4当年的这一事件,其实只是很多年来日本动画在美国发行工作的一个缩影:蓝光碟问世并被引入动画界之后的相当一阵子,日本动画在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很多海外市场是只发行DVD的。而且DVD的播放选项也特别有意思:播放日文音轨,画面强制开全文字幕;如果想不开字幕或者是不显示对话字幕,那就必须开英文轨——总之就是从各种小地方动小手脚,绝对不给日本观众方便……

当然,比起P4,还有一部国内较为冷门的动画这种事情干得更厉害……那就是这个:

这部动画,同样也是日本人给美国人打招呼,美版BD被删掉了日文音轨只有英文音轨;但是日版BD却有日、英、韩三条语言的音轨……(这部动画改编的原作漫画是韩国人画的,某种程度上说还是部韩国动画…)

扯了这么多,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日本动画整个业界其实都或多或少有种「只想把自家场子盘好」的作风,如今日本动画(尤其是深夜档动画)在海外的市场有相当一部分都还是靠民间字幕组这类力量拓出来的

而配音这个东西,又处于海外本地化工作的下游;日本那边产业本身都还并不足以支撑海外本地化(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待见海外市场…)配音这种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说到配音,我觉得就不得不说下“字幕”这个东西了

我不知道题主对“字幕”这个东西是个什么看法,反正日本那边的一些有线电视或者是点播之类的电视服务有时在广告宣传语里会打这么一种口号:

我们的节目,无广告、无删减、无字幕!!(并非真的没字幕,而是不使用强制性的硬字幕,可开可关的)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放到咱们这儿,即便真能做到前两点,但会有人想到把最后那一句作为宣传语吗???

在中国,“字幕”这个东西是不是太过于“政治正确”、太过于“习以为常”了??

在国外,本国语言的节目上字幕,那基本上都是给“不听声音”的观众看的——国外不少电视有这么一个默认的系统功能设定:把电视的音量调到静音,电视自动打开隐藏式字幕;甚至在一些国家,字幕被大多人视为“服务听力残疾者”的存在

(贴个本人在别的地方的一个答案吧,当然里头都是些个人的见解,若有不足还请指出:)

联想下弹幕视频网站,起于日本,却火爆于中国;有时想想,是不是正是源于中国观众对字幕的极度不反感甚至是“依赖成瘾”呢?

再联想联想现在很多电视剧的演员台词功底不过关于是“演技不够,配音来凑”;“声台形表”之首的“声”都不过关但影视业界的资本却依旧在往他们身上堆,而且一大堆主流平台上能接触道的国产电视剧音频部分居然都还是单声道的(你还别说,很多人如今一个劲地喷什么国产动画制作差;起码从音频这个维度讲,至少也比国内的电视剧上心了)——国内国产作品的制作方是不是也越来越不在乎作为影视作品非常重要的一环的“声音”这个东西,越来越不愿意在“声音”上下功夫了呢???


1、请明星这个事情,其实国外也不少;美国有:(比如这个:),日本同样也有(日本那边的这类事情,具体的一些东西题主你可以问下这个问题下的另一个答主:

这种事情,与其说是国内没有专业人员,不如说是制作方抱着别的一些宣传上的目的而这么做(稍微想想都知道,这事情从根上说就是南辕北辙;真要「大价钱砸出好东西」的话怎么也不会找另一个行当的人来干吧??);明星曝光度大,专业配音演员曝光度小,信息不对称导致有这种感觉也并不奇怪

不过,「请明星配音」这个行为其实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个问题:「配音喜好」这个事情,有些时候确实跟「习惯」有不少关系;当然,就我在国内的观察来看……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2、台配近年走下坡路这个问题, 老师的答案里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市场问题;在此我也多讲一句吧:想必很多朋友都应该知道:当年很多海外动画的台配作品与大陆观众见面,都是通过电视这个渠道的;而后,大陆这边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国内电视台播送的海外动画越来越少了(也有一部分仍然在继续播送,但转为大陆这边的译制版本了);没有足够的作品支撑受众,结果会怎么样自然不需我多说


其实结语什么的也没多少可以说的了,不过不论怎样,我感觉作为非从业人员的受众,最关键的还是一点:国内真的没有一个像样的国配受众圈子,没有一群了解、关注这个行当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看看人家美国吧:

人家还有这么一个网站,一大堆资料,一大堆新闻;甚至还有同一角色不同版本配音的比较与讨论,新公布作品的配音的考察、取证这些一概俱全,回头看看国内呢??

国内这个社群团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是太过于边缘化,就是太过于分散化。而国配译制作品的传播,一来源头真的很少有人去保存、去收集,二来也确实没多少人愿意下力气传播——本来是降低观众门槛的东西,这些年来却越发有种“小众群体专属化”的趋势

也许作为受众的我们,正是需要共同建设出一个覆盖范围足够大、氛围良好的讨论社区!现在如果就能有人开始这些工作也并不会晚——别忘了,我前头举出来的那个美国人建的网站,也是Fan-made性质,也是2011年的样子才开始的!

关注海外电影国内院线引进的朋友可能去年年底都注意到了广电的一个新规:公映片译制配音要在13天内完成——不得不说这个新规是对国语译配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在这个新规出台之后的今年,有些电影的中文译配依旧值得注意:最终幻想15国内上映时片方包下译配的全部文本翻译,上译仅负责配音工作;《美女与野兽》里头的中文翻唱很早就开始创作,即使是13天的时间限制,依旧能够保持迪士尼以往作品中文译配的一贯水平……

由此可见:从上游入手才能真真正正解决问题,并且无论风吹雨打,都可以屹立不倒;那么上游归根结底是什么东西呢??我想,答案正是产业二字——既是海外文化产品引进这个产业,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产业!

大概想说的就是这些了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与千寻内地配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