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阴柔时代如今网红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大力发展, web2.0时代的相继到来,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普及,受众的上网成本不断降低,网络活动的受众参与度大力提升。
而就在这样一个草根阶层崛起、网民群体意识增强的媒介格局之下,众多独具个性的"网络红人"形象应运而生。
网络红人是网络中产生的“草根偶像”,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它展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景观。
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现象。草根偶像的诞生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但也对主流话语产生了冲击。
当今网红横空出世,红人丑态现象层出,而以传统审丑文化为基点,当今网红露丑和大众审丑均因感性愉悦和功利至上而缺乏深刻内涵。
papi酱等原创型、专业型网红的打造和涌现,使得网红的内涵和外延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也拓展了社会大众对网红的认知面。
作为虚拟世界中的"明星",网络红人及推手借助网络时代传播特点,利用受众的"狂欢"心理,在利益驱使下,作出"出位"的表现。
Papi酱究竟为何能在网络中一炮而红,笔者将以内容生产的视角,从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生产者、内容特点一探究竟。
由于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发达与普及,导致了每个媒体使用者都可能成为传播者这样一种新传播时代的来临。
基于对“网红”的价值判断,56.1%的受访者认为,对尚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网红”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
如今,网红已进入以内容IP、产业化和多媒体的发展阶段,网红从现象升级为一个具备投资价值的产业。
在整个2015年的变化当中,有一个新族群的产生,就是在淘宝平台上产生的崭新一族,我们称之为网红一族。这是整个新经济力量的体现。
“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态而言,它究竟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还是代表着未来的走向?
网红要不断地进行适当调整,既要保持一定的知名度和人气;又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不能过于放纵,守住道德底线。网红经济作为一种产业经济,多数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因此也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来经营,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现在类似网络红人这样的文化现象,不能简单地否认它,某种环境里,它是以主流文化的面貌出现的。你既有告诉年轻人如何成长的责任,也有不能粗暴棒杀的意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商业文化与其他文化间如何达成和谐,是值得我们社会大众或知识界去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由“互联网+”而涌现出的所有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型产业;同时,也必须正确地引导和规范某些游走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产业,保障“网红经济”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无论是事前管理、事后管理还是应急管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政策沟通,这才是能力建设的核心。政府给出的政策要进行效果的评估,不能简单地要求下架,下架以后是否有真正达到反三俗的目的,还是让低俗的东西更广泛地直播。
随着网络文化对公众生活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面前。革新了娱乐方式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文化观和法律规则。通过深入剖析"网络红人"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理性对待新兴事物、反思文化传播现状,从而科学地引导和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
流行之时大都乐于参与,但流行过后,也总是风过无痕,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还是网络时代的表现?不论是对网络流行的现象,还是对多元多样的文化,都应该有更加宽容,更加开放的心态。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看待网红经济?
我的图书馆
如何看待网红经济?
当网络直播与网红经济结合,移动互联网迎来“直播+”时代。这个时代下的网红有三个特点:专业程度更强,变现能力更大,商业价值更高。回头看看以前的凤姐,再看看如今的Papi酱……宽频时代的网红与图文时代的网红,有着天壤之别。  至少,网红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式的职业。  超2亿人次围观红人直播  日到5月30日,微博首届“超级红人节”拉开大幕,来自直播、视频、时尚领域的1000多位网红同台亮相,与粉丝共同上演了本年度最火爆的线上网红盛典。  5月30日“超级红人节”当天,各领域“超级红人”集体发力,在微博共进行了6.88万场直播,有2.08亿人次在线围观,点赞超过8亿次。还有十几位红人主播参加了24小时直播活动,“冯朗朗i”更是连续直播24小时8分24秒。当天,吴克羣、何润东等明星纷纷现身为24小时直播助阵,杜海涛、贾乃亮还亲自开播与粉丝互动。  6月16日,“超级红人节”借着热度还举行了盛大的线下晚会。当晚红毯上,近百位网红在上海齐聚,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网红集结”气势惊人,而且大大满足了网友们的好奇心,争相目睹网红们的真面目。  在这场“红人”颁奖典礼上,十大影响力视频栏目奖、最受欢迎时尚红人奖、十大网络主播奖、十大视频红人奖等多项大奖一一揭晓。其中,第一次正式亮相的Papi酱在拿下“十大视频红人奖”后向粉丝兴奋高呼:“你们喜欢对啦!”“Mc天佑吖”“社会你球姐baby”(赵本山之女赵一涵)等获得网络主播奖。已经83岁的游本昌老当益壮,以趣味横生的视频成为微博红人。  值得一提的是,当晚最为重磅的“十大视频红人奖”由Papi酱、回忆专用小马甲、艾克里里、穆雅斓、谷阿莫、黄文煜小盆友、王尼玛、谷大白话、国民老岳父公和李大霄获得。这10位红人的微博粉丝加起来超过4000万,可谓网红中的网红。“超级红人节”,成为今年网红行业的一大盛事!  明星与企业大佬争当网红  以前总有网友调侃明星爱找嫩模,而现在的明星却独爱网红。王思聪女友雪梨网上销售额上亿,罗志祥女友周扬青的网店有声有色,郭富城女友方媛已是两冠卖家,林更新女友王柳雯也是两颗皇冠……网友戏言,娱乐圈被网红承包了。  其实除了某明星的女友是网红,很多明星如李宇春、刘涛、应采儿等也都以网红身份玩直播。5月31日,刘涛与超过百万的网友在线互动。直播中,刘涛先是解密《欢乐颂》安迪的服装99.9%都来自于自己衣橱,展示衣服的同时她还回顾了剧中与老谭、奇点、樊胜美、小包总的经典片段,精彩的讲解让线上观众数量直线飙升。  刘涛做这些不为圈钱,而是将直播的报酬和卖衣服所得进行慈善义卖并捐助给山西平遥的残疾女孩儿。这场长达40分钟的直播中,刘涛还满足众多粉丝的愿望唱了四首歌曲:《青藏高原》《漫步人生路》《风的季节》《红颜旧》(《琅琊榜》主题曲),引得粉丝们连连叫好。其实,除了简单的生活展示,一些明星还把直播伸向了专业领域,比如韩雪直播教英语,范冰冰直播时装周,李冰冰直播电影节……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综艺节目开始引入直播模式。音乐节目《盖世音雄》6月10日录制当晚,王力宏现身直播间30秒,就有超过300万人与他在线互动,屏幕上瞬间飘满了“男神”“偶像”等激动的粉丝留言,如此阵仗也让王力宏非常惊讶。此举,开创了综艺节目的直播先河。  无独有偶,6月14日,《咱们穿越吧2》首映礼,斗鱼、映客、花椒、网易等多个直播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张国立、张卫健、沈腾、宋小宝、黄小蕾、杨千嬅等人亮相,现场聊了很多拍摄的幕后故事,当晚吸引200万人在线围观。  不仅是明星和综艺节目大玩直播,很多企业大佬也都争当网红。继雷军独自完成了小米史上第一场纯直播发布——小米首款无人机后,万达老总王健林日前也在《鲁豫有约》中献出首场直播首秀,观看人数达30万。而此前,360董事长周鸿祎已经为自家的花椒直播站过台。为取得新一代年轻用户的宠信,企业大佬们不惜亲自参与直播,投身到这场互联网营销热潮中。  为什么素人、明星、企业大佬都爱当网红?归根结底是因为直播平台如今居高不下的热度。为啥这么热?主要是直播弹幕的互动性强,网红可以跟围观群众直接对话,带来粉丝效应,进而产生消费。  目前,除了YY、斗鱼、映客、熊猫、花椒、虎牙、龙珠等直播平台,传统网络巨头网易、腾讯、新浪等也纷纷投入直播,一派繁荣景象。6月16日,2016年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总结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很多业界大佬认为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在这一年,网络直播与网红经济结合后爆发,移动互联网迎来了“直播+”时代。作为大会嘉宾的音乐人、投资人胡海泉这样感叹:“我已经投不进映客了,但我一直在看新的直播平台的机会。”  网红经济模式日渐成熟  2016年,也被业内称为“网红经济年”,有一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第一网红”Papi酱曾一度霸占各大网站的头条,其奉献了“中国新媒体世界的第一次广告拍卖”,价值2200万元。6月16日,《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中预计,今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换算一下,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元的票房金额,相当于伊利2015全年营业额,优衣库大中华区2015全年营业额的3倍……  其实,中国的网红并非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变得这么有商业价值的,从它出现到成长的十几年间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1.网红1.0时代,主要是文字时代的网络红人。代表人物有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等;  2.网红2.0时代,主要是图文时代的网络红人。车模网红有兽兽等;大V网红吴晓波等;  3.网红3.0时代,主要是宽频时代的网络红人。  视频主播:Papi酱、王尼玛等;  时尚主播:穆雅斓、张大奕等;  直播主播:Mc天佑吖、社会你球姐baby等。  在经历了2015年的野蛮生长后,2016年的网红正在步入产业化阶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线上变现”;二是“专业化操作”。“线上变现”,以电商网红为例。在5月30日“红人节”当天,张大奕在24小时内售出90000多件商品,收入超过1000万;雪梨Cherie以单品销量9762件成为时尚红人周的“爆品王”。  支付领域的完善和营销推广的专业,为网红的变现提供了很多便利。“专业化操作”,主要表现在,由过去的打赏,向广告、电商、艺人等方向发展。国内在线演艺经纪公司热度传媒CEO邓双成曾说,“现在培养网红和培养艺人基本上采用的是同一套体系。”  这家公司旗下目前有3000多名网红,公司旗下位于上海的网红一般月收入达到1.5万元,表现突出的年入百万,已经超过三线明星。近年来,创新工场、真格基金、光线传媒等机构都参与网红经纪公司的融资。  6月16日,记者在《2016网红生态白皮书》中看到这样一个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网红签约经纪公司的比例是23.8%。从这个数字不难看出,网红正在从泛娱乐化向专业程度更强、变现能力更大、商业价值更高的方向发展。  2016年,网红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职业。网红也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资源,对网红资源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关注这个平台媒界PRAD-营销人的新媒体刊例。未来会有大量优质网红入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利用网红资源,抓住网红风口。  来自:当我们谈网红经济时,实际都在谈什么?  我对'网红'的认知是从2016年阿里巴巴的逍遥子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的'网红经济'开始的。从那以后,仿佛整个行业都开始以'网红经济'的角度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圈。若以这个角度来理解当前的产业,投资界的“网红”当属徐小平(面向的客户是有创业梦的年轻人)、鸡汤帝的'网红'是李开复(面向的客户是校园里的好学生坏学生)、影视业的“网红”我就不说了(面向客户是大众娱乐无聊的年轻人)、商业界的'网红'是马云(面向的是互联网转型的商人们),以此类推。这些'网红'们可能要创造哪些爆点、贴那些标签、说什么话写什么文章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大帮人在背后策划、开发、运营、推广的,而非简单的个体行为。网红只是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的一种方式。  如果以理论角度理性看待,网红经济也满足了人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交需求。人们存在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点的同伴的需求,譬如'明星粉丝后援团'、'校友会'、'佛友'、'公司'。并且很多时候人们想要找到同伴需要具象化的精神及理念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公司商标、名人、一系列仪式,然后我们把这一系列商标、名人、仪式,称之为文化。这个文化延续得越久,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明'。  一项“文明”的从无到有,通常需要大量资本推动。当大量资本汇聚一起突破了一个临界点,他就能形成自循环。从一种'商业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商业活动往往耗资巨大,而成为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盈利并且把之前的亏损挽回。这个或许比较难以理解,举一些具体而形象的例子:淘宝在2003年成立,初期人们是没有电子商务这个习惯和理念的,光是培养用户习惯就需要消耗大笔资金。这种逆势而为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及媒体把马云称作'骗子'。只要停止阿里巴巴B2B的资金供养,淘宝活不过一个月就会资金链断裂死掉。而今淘宝及天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GMV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体,这与B2B长期输血付出有非常大的关系。客观上看淘宝、天猫只是品牌名、商标名,他们代表的是“在网上购物”的生活习惯。背后实际创造价值的是那么一帮不知名的开发、测试、运营、PR、PD。他们把自己做出来最优秀的产品灌输以淘宝、天猫的名称。一些不过关的产品则在内部创业及死掉。  其他同类情况包括了'滴滴'从无到有地创建了移动叫车的生活方式,其付出的成本高达数十亿。uber、快的叫车的行业竞争加速了变革;移动支付的用户习惯是支付宝拿大量红包催熟的;过年使用手机发红包则是微信和支付宝催熟。在创造用户生活方式变革中,是'赢者通吃'的模式,即大家只会记住第一名,而第二名第三名则极有可能越来越远,而被历史逐渐淡忘。  回到主题来当我们再谈网红经济,我们就清楚我们在谈什么。网红在聚关灯下的是一个人、商标、品牌、宗教、生活方式。在其具象化的形象背后,是有着跟着上万为之努力的人,我们称之为'生产者'。而更多人是被耳濡目染地受影响,或许是跟风或许是真正受益,我们称之为'消费者',资本推动着用户习惯的产生,也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改变生活方式'这是一招险棋。耗资巨大,若是撑不过去就会血本无归,但是撑过去之后会赚得很爽,这或许是为何经历过大事儿的马云会有'今天很艰难,明天更艰难,但是后天很美好'的感受。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红”?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近来,国内互联网上的“网红”更多指的是一些为了出名不惜整容和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年轻人。他们在网上被热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有人指出,国外网友追捧的“网红”,多是凭一己之力影响社会的人。你怎么看“网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6.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有很多追捧“网红”的人,绝大部分受访者对“网红”的评价都是“搏上位”、“骗子”、“庸俗”和“没有节操”等贬义字眼。在79.9%受访者眼里,“网红”是为出名搏上位的年轻人一些隐藏在网络背后的人,希望披着“网红”的外衣混入商圈、娱乐圈。随着这种现象增多,“网红”越来越不是草根红人的闪亮标签,而演变成为一个充满贬义的头衔。那么,你对“网红”的印象是怎样的?调查中,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就是为了出名、各种搏上位的年轻人;在43.8%的受访者印象里,“网红”是通过整容、撒谎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觉得“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低劣品的淘宝卖家。仅16.9%的受访者仍存有“网红”是意见领袖等佼佼者的印象。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张晶的印象里,“网红”是锥子脸、整容、自拍、卖东西的代名词,“比如之前某个香港明星的新晋网红女友,就会在微博上发淘宝链接,推销自己的淘宝店”。调查发现,76.2%的受访者觉得现在追捧“网红”的人仍然非常多。既然“网红”在网上如此受欢迎,他们的言行是否会影响到普通人的价值判断呢?首先,对于“网红”这一群体的评价,在大多数(52.7%)受访者看来,是审美疲劳和庸俗不堪,52.7%的受访者断言他们只是昙花一现,还有50.0%的受访者则批评他们拜金功利、没有节操。28.1%的受访者指责他们三观不正等。与此同时,有16.6%的受访者赞同“网红”出名要趁早的观念,15.2%的受访者表示“网红”也是红人,12.7%的受访者将其看做是独立、努力做自己的表现。因为“网红”大多在容貌和履历上厚施粉黛,43.7%的受访者反而支持对“网红”进行“扒皮”(揭穿)。不过,也有29.9%的受访者不支持这样做,还有26.4%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70.4%受访者并不想“红”张晶认为,国外的网络论坛里,也活跃着各式各样的红人,“国内靠的是自拍和裸露,但国外的很多网红凭的是自己对时尚的理解或生活的体验,比如做早餐、讲化妆、讲时尚等”。她举了美国最年轻时尚博主泰薇·盖文森(Tavi Gevinson) 的例子,作为一个1996年出生的小女孩,她2008年开通自己的博客,靠着自己独特的时尚品味从网上一路红到时尚圈的时候,才只有12岁。在张晶看来,无论在哪个环境里,人们都会认同这种有真本领真见解、又有勇气付诸实践的人。“国内的诸多‘网红’就是给人扭曲的感觉。相较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懂得利用互联网获取关注效益,肯定是聪明人。纵然千姿百态,最终表现出来的却是扭曲的价值观而已”。调查揭示,正是出于以上对“网红”的印象和评价,70.4%的受访者确言,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并不希望自己成为这种“红人”。不仅如此,大家表示即便是想红,也不想靠脸蛋、身材等这些表面文章。如果当红人,63.0%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是因智慧、专业观点而红,55.2%的受访者则希望靠人格、责任感等闪光点而红,53.7%的则希望通过学识、工作能力等“收割”拥趸。由此,过半受访者认为,在智慧、人格和学识上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是被绝大部分人推崇的真正“红人”。此外,有突出特长(32.8%)、生活态度从容(32.3%)和有很好的时尚品味(18.3%)也被认为是红的良好理由。张晶表示:“要是能像国外‘网红’那样,展现出自己喜欢的价值观,或者有一个世界值得分享,或者引导别人珍惜青春、踏实地经营未来,这样的‘网红’我愿意当。”超半数受访者认为,青少年偶像应有专业精神、生活智慧和诚意勇气基于对“网红”的价值判断,56.1%的受访者认为,对尚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网红”会对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偶像选择上,“网红”乱象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对于青少年偶像的标准,60.4%的受访者认为应是有专业精神、敬业态度的人,57.8%的受访者认为应是有生活智慧的人,56.1%的受访者认为应是真诚勇敢、活出自我的人。不仅如此,受访者也认可有爱心、敢行动的人(48.6%)和有家国情怀的志士(46.3%)作为青少年偶像。仅有36.2%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各界成功人士”。南京大学读社会学研究生的田嘉(化名)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已经不能轻易划定青少年偶像的标准了。“毫无疑问,‘多元化’已经成为某种社会共识。青少年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也逐渐形成各自偏好,这些偏好都应该得到关注和尊重。当然,在他们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肯定要以正直、善良、勇敢等基本价值观进行引导”。田嘉看到调查结果后提到,香港的很多大学里,橱窗里的荣誉校友都是商界人士。“成功人士固然光鲜,但看到更多受访者认为好好生活、关注内心的人更值得尊重,身处其中,我感到很舒服”。本次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 90后占25.3%, 80后占50.6%, 70后占17.4%,60后及以前人群占6.7%。35.1%的受访者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39.3%的受访者来自二线城市,19.7%的受访者来自三、四线城市,5.4%的受访者来自县、镇、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郑心仪2017届百校联考2如何看待“网红”考场作文_图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7届百校联考2如何看待“网红”考场作文
总评分4.3|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网红时代快要结束了吗?
 最近一年,在中国最火的一个行业,非“网红”莫属了,网红经济的崛起,给了很多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正当所有人都投身到“网红”行业的时候,该行业的各种问题也渐渐诞生。 11月23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罗辑思维撤资papi酱。23日下午,papi酱合伙人、春雨听雷CEO杨铭就外界对papi酱和罗振宇投资关系破裂的传言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了回应,证实了该传闻,并解释罗辑思维撤资是由于业务方向上的原因。 “‘全民网红’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将步入‘行业网红’时代。”在papi酱和罗振宇分手的当天,由杭州微博名人汇联合创头条、浙江青年创业学院、阿里巴巴创新中心、上海微博名人汇和粉陌等共同主办的 “名人驾到之如何成为下一个陈欧”的系列活动在杭州举行,归国华侨、创业者以及各家企业的负责人出席的本次活动,当天,他们就如何打造“行业网红”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行业网红’的概念,其实一直都存在,在商业领域,“国民老公”王思聪在开公司前,首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微博把自己的炒成了‘网络名人’,从而事业扶摇直上。聚美优品CEO陈欧,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也是通过媒体和微博,把自己炒成了‘网络名人’,不仅节省了巨额的企业宣传费用,还一夜之间成为了全民偶像”杭州微博名人汇成员、粉陌创始人韩利锋分享道,几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让他造就感受到了“行业网红“时代的到来,粉陌从一开始的传统网红打造到几个月前”网红“大热的时候选择抛弃”网红“,联合新浪微博名人汇转型打造”行业网红“,他认为,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打造自己的知名度,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为快捷和有效的方式,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摆在眼前,而微博名人汇就是这么一个国内最有影响力和粉丝基数的互联网“行业名人”的打造平台。
微信小程序上线 为何你搜不出来想要的小程序?备受关注的微信小程序在今天正式上线了,所有功能都是围绕“触手可及,用完即走”这一理念设计。
&来源:Techweb
为了可以实时看到自己在家饲养的两只宠物猫,不久前,吴女士从团购网站上购买了一款家用摄像机。
&来源:大楚网
曾经的互联网巨头,而现在只能靠股票过日子,这就是现在雅虎的悲惨下场。 今天早些时候,有消息称雅虎被收购后,原CEO玛丽莎·梅耶尔将退出...
&来源:驱动之家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全球顶级科技媒体盛典CES刚刚落幕,除了一饱眼福了解最新科技产品外,CES还颁发了众多奖项...
&来源:环球网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可穿戴设备风靡全球,全球各大公司都在纷纷投资。据外媒1月9日报道,中兴欲在2017年推出其首款智能手表。
&来源:环球网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外媒1月10日报道,随着6G内存智能手机在市场上广泛出现,今年我们将更加普遍地看到8G内存的智能设备。
&来源:环球网
又到了打鸡血的时刻今天我们来说说黑科技黑科技不仅存在于未来也存在于过去不信?有图为证▼脑电波干预装置?(1949年)并不...
&来源:蝌蚪五线谱
新年还有十几天,又要一大波红包要来了,可是网速不够怎么也抢不到,电脑登陆微信发现红包已经被抢到了...
&来源:东莞小百柯
实验室研究显示,毛囊掌握着保持愈合皮肤光滑无疤的关键,它们会释放一种叫做“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重要信号分子。
&来源:参考消息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
&来源:探索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阴柔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