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呐喊油画》这幅油画会成为影视人物表情表现方式?

今天“系说艺术”版块将为大家带来爱德华·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呐喊》系列,带大家回到 1893年-1910年——蒙克的创作盛世时期。

1893年到1910年间,从蜡笔到粉彩再到蛋彩画,蒙克共创作了四个版本的《呐喊》,最早和最晚创作的一幅中间相隔了17年。在四幅《呐喊》中,最出名的要属那幅现今藏在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的油画版本。

四幅画作构图相仿:一座桥,一条河,桥上有人,河上有船。桥上有三人,两人站在远景处,身影模糊,表情看不真切;近处的一位男子,双目睁大,嘴张开作出惊讶的表情,两手托腮,因用力过猛将那面孔也挤压得变了形状。从这幅画创作至今的一百多年间,再没有第二位画家能像蒙克那样,如此直白又传神地以画笔描摹焦虑与绝望。

1889年可以说是蒙克的转型期,他开始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病孩》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1892年,蒙克首次到达柏林,很快就在那里名声大噪。在德国,蒙克度过了疯狂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几年。在那几年间,蒙克在一家名为小黑猪(the Black Piglet)的酒吧中,结交了一些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以及作家,其中就有其密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也是在那段时间,蒙克创作了他生涯中主要的,也是日后最为有名的几幅作品,其中包括《吸血鬼》(The Vampire)以及《麦当娜》(Madonna)。这两幅画日后都成为了《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这一史诗级半自传式组画的一部分。而最初版本的《呐喊》,即1893年版《呐喊》,也是此系列22幅组画中的其中一幅。

现收藏地: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收藏

1893年版《呐喊》现藏于奥斯陆国家美术馆中,也是《呐喊》系列中最广为熟知的版本。专家从画布背面的手绘草稿中得出结论:该画应该是《呐喊》系列作品中创作时间最早的。创作之初,蒙克饱受精神折磨,尽管史学家们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在手稿中,天空部分有一段微小的涂写:“只有疯子才能画出来。”

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幅《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在1893年第一版《呐喊》诞生之前,蒙克在1892年创作了《呐喊》的前身——《日落下的黯然:绝望》(Scream called 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该画的构成与《呐喊》极为相似,无论是画中血色的天空、蓝绿色的湖泊及风景,还是桥上的三人。尽管该画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比较创新,然而相比较而言,该画在画风上还是不如《呐喊》一般颠覆传统。

现收藏地:斯德哥尔摩提尔斯卡画廊

现收藏地:挪威蒙克美术馆

在该版本发现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1893年,究竟哪一个才是《呐喊》的第一个版本。艺术史学家们认为,这个版本的完整度不如其他三个版本,并指出该画有更严重的褪色现象,认为这是蒙克为前面那个版本所做的底稿。

现收藏地:里昂?布莱克收藏(私人)

1895年版本的《呐喊》为粉彩木板画,画中背景两人其中一人向外望向市景。同时,该画也是四幅《呐喊》中唯一一幅仍被私人所拥有的《呐喊》。2012年,该版《呐喊》由挪威商人彼得-奥尔森委托纽约苏富比进行拍卖。仅仅12分钟的投标过后,便拍出了接近1.2亿美元的高价,一举创下了艺术品拍卖中最贵艺术品的记录。该画的买家为美国资本家里昂?布莱克(Leon Black)。

纽约苏富比的新闻发言人达雷尔·洛查(Darrell Rocha)曾说:“在这4个版本中,‘奥尔森收藏’中的1895年版《呐喊》有最丰富的色彩,而且是唯一留有原配画框的一件,画框由蒙克手绘油漆,背面题有蒙克在1892年写的一首诗,被认为是这幅画创作灵感的阐释。这个版本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背景中那两个人像,其中有一人俯身在栏杆上面向远处的城市风景,这和其他三个版本的形态都不一样”。

现收藏地:挪威蒙克美术馆

同在1895年,蒙克以1893年原版为标准,印制了45张石版画《呐喊》,黑白色调,据说45张中他曾选择少数几张亲自上色。

现收藏地:挪威蒙克美术馆

1910年,蒙克结束了他在巴黎和柏林的多年游历,返回到出生地奥斯陆定居,并创作了蛋彩画版本的《呐喊》。此时蒙克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焦虑变得更深,1908年时他便开始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开始住院接受治疗。

一些艺术史学家认为,在卖掉1893年那个《呐喊》版本之后,蒙克创作了这个复制画,应该说这是四幅中最“可怖”的一幅,眼睛空洞成窟窿,人脸涂了更多绿色,身体好像幽灵。有“呐喊迷”认为,这幅画中的形象仿佛是恶魔一样。

长期以来,艺术史家和爱好者们一直把画面背景中暴风雨般的天气,理解为一种恐惧的存在主义象征,代表着画中肤色苍白的光头男人内心的经历。然而,在4月25日举办于维也纳的欧洲地理科学联盟大会上,奥斯陆大学教授海伦尼·莫瑞(Helene Muri)指出,或许蒙克在画中表现的根本不是什么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一种绚烂的云层现象。

“珠母云”(nacreous clouds,也称贝母云),这种云彩只出现在日落时或黄昏后,呈现为稀薄的、蠕动的、色彩鲜明的云浪状。“它们的色彩很容易辨识,”莫瑞解释道,“它们的光彩来自于小冰晶对太阳光的散射、衍射以及内部折射。”

▲2016年2月2日,英格兰索特伯恩(Saltburn)海边悬崖上升起的珠母云

莫瑞教授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说:“我们能肯定的是,19世纪末期的奥斯陆,确实出现过贝母云。”尽管她已经在奥斯陆居住了25年,但她也只亲眼看到过一次贝母云。研究者们想象,假如蒙克在某一个意想不到的晚上,目睹了这样深红的奇景,他的着迷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他是一个艺术家。

不管蒙克是被自然景象启发,还是被内心苦痛触动——或许二者皆有——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真相了。然而,每次提出新的《呐喊》假说总是有趣的,尤其这一回奇异又怪诞的“呐喊云”假说,更是让人兴味盎然。

如今的《呐喊》已成为现代人表达苦闷精神的象征,其图式通过版画复制和印刷品所达到的传播幅度在艺术史上也几乎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比。

蒙克估计没有预想到,他的这一形象创造会成为如今大众文化的经典符号,受到无数”呐喊迷“的追捧,在1961年,《呐喊》成为《时代》杂志封面,该期的专题是“内疚和焦虑”;《小鬼当家》中麦考利·卡尔金“惊声尖叫”;《辛普森一家》中荷马·辛普森也学此模样扮演受折磨的北欧灵魂,《呐喊》甚至成为了后世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并且涌现出各种版本“呐喊” 致敬爱德华·蒙克。

▲辛普森版本的《呐喊》

安迪·沃霍尔《呐喊》

在2014年的弗里兹绘画大师作品展上,Skarstedt画廊以约5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一幅安迪·沃霍尔于1984年创作的蒙克《呐喊》混合版。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

弗兰西斯·培根就曾表明自己对于蒙克的推崇,《尖叫的教皇》系列作品就是受到《呐喊》的启发。

▲艾里希·黑克尔《呐喊》

德国艺术家艾里希·黑克尔创作于1917年的一幅木版画:一个男子捂着太阳穴站在一片似乎要爆裂成光束的荒地里。这显然是在对蒙克1895年创作的《呐喊》黑白平版印刷画致敬。

由于《呐喊》系列实在太著名,曾还两次遭到偷盗者的光顾。1994年,两名窃贼潜入挪威国家画廊偷走了1893年版的《呐喊》,1894年被完好地追回。2004年,蒙面持枪歹徒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抢走了1910年版的《呐喊》,两年后被追回。

1880年——开始下决心画画,考进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师从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Krohg)。

1885年——前往巴黎,风格历经印象派、后期印象派和新艺术造型。尽管风格上是以后期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他的绘画也成了争论的主题。

1892年至1908年——多数时间在巴黎和柏林,蒙克因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的表现成名。

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

1909年——回到家乡挪威,蒙克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

1937年——纳粹分子把蒙克的艺术宣布为“坠落”和“颓废”的,禁止展出。

1944年1月23日——爱德华·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

蒙克是一位异常高产的画家。去世前,蒙克将自己的大量作品捐赠给挪威奥斯陆市,其中包括约1200件绘画、7500件速写和水彩、18000件版画和13件雕塑。上述提到的五件《呐喊》也都藏于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和蒙克美术馆中。

蒙克的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传达着他对生存和死亡的强烈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他那理想主义和非原型的主观表现,给后来的表现主义以决定性的影响。

}
《康乃馨、百合与玫瑰花》是萨金特精心绘制的传世经典作品,很多人会被这幅异常优美的画所深深地吸引,并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幅画描绘的是两个孩子在花丛中点灯笼的情景。我们看到,在如诗的画面里伫立着两个天使般的小女孩,她们带着天真的梦想正小心翼翼地把灯笼挂在花枝上,灯笼为鲜花抹上一层温暖的光芒,于是,娇艳的花朵变得沉默而高贵,柔和而纯美。烛火柔软的光芒也为两个孩子笼上一层温暖的光芒,映衬出女孩活泼健康的脸庞。

    此刻,人与自然圆融无间地在这个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间中交流了。当我们站在孩子们的身后,注视着她们的天真时,我们能感觉到自然与天性、心灵与纯洁、人与天地,原来是如此的和谐一体。9 i0 n7 i4 o: D7 f: c& v( E3 H4 d: \

: g8 l3 l0 ~" m: G! B6 K" v: h     与题材相比,这幅画最具有魅力的是画面千变万化的丰富色彩。原本简单的色彩在光影的巧妙捕捉下变得微妙而丰富,营造出梦境般的氛围,令人赏心悦目。令人惊叹的是,虽然画家重视色彩的表现,但花的形状依然历历可见,丰富的色彩和花的芬芳融为一体。- e-

/ W4 ]' K- R9 V3 {& l0 m+ F     这种对色彩的运用有明显的印象派风格。画家萨金特并非印象派成员,但他非常善于用光线表现颜色多层次的内涵,作品总有一种妙不可言的诗意。

萨金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活跃在欧美两地的优秀人像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萨金特的水彩画肖像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华,色调明亮,用笔高度洗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面部表情上清晰可见。他所画的人像生动逼真,对于光与形的处理,也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遵从美的需求,永远保持着技法的新鲜,引人入胜。

萨金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身到绘画艺术事业,终身未娶。一直以来,作为活跃于欧美的著名肖像画家,萨金特以丰富的常识和教养,出入于上层社会,为名流贵妇们画了许多精美的肖像画,宛如旋转于艺术舞池中的华尔兹舞者,他那传神的造型、漂亮的色彩、娴熟的笔法和华丽的画风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和巨大的声望。* _$ M0 n4 k" n& u7 ~7 J

但天有不测风云,1884年,萨金特的肖像画《X夫人》在法国遭到强烈的抨击,一怒之下,他离开了巴黎,定居伦敦。在伦敦的乡村里,他研究了莫奈一系列干草堆绘画。受到莫奈启发,他实验出一种新的着色与描绘光的技法,他在英国乡村的繁茂绿意中专注表达光线与色彩,重新唤起对水彩画的兴趣。后来他曾为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作壁画。1925年4月15日,在最后一幅壁画即将完成之际,一代大师在睡眠中去世,享年69岁。  ?+


    目前在世界名画拍卖成交价前五位的排行榜上,凡高的作品占据了三个席位,其中,《没有胡子的艺术家》和《鸢尾花》分别以7150万美元和5390万美元排在第三位和第五位,而《加歇医生的肖像》则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高居榜首。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凡高生前却穷困潦倒,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这样天壤之别的差距,恰恰说明了凡高艺术的卓越和超前。6

要想更好地理解凡高,就一定要看看他的名画《星空》。顾名思义,《星空》画的是一幅夜晚的星空图。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在画中,凡高用对比的手法强化了情感的刺激。我们可以看到,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而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海一样的蔚蓝色,色调柔和宁静。也许是夏夜也许是秋夜,总之夜空的星星不再沉寂,却在涌流奔腾旋转。而人间却显得出奇的静。凡高把整个天空画成动态的,显得激情洋溢,热血沸腾。而人间却又是如此的宁静渺小。- f8 K  h6 @! Q: }2 h& y/ X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凡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画出来的就是幻象。《星空》是凡高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当时他刚刚经历过自己的第二次精神崩溃。在那里,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  C- ?5 q6 x6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凡高是位非常超前的画家。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的作品变得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

    一个俗人眼中的疯子、精神病患者,却能画出技法娴熟的画来。那些不同层次的蓝色,那些节奏颤动的线条,都恰到好处,这一切都表明凡高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也许正如凡高发疯时在墙上写下的诗句那样:"我神志健全、我就是圣灵"。

在凡高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的精神的世界已经完全破碎了。1890年7月27日,凡高又因精神病发作在法国的奥维尔自杀,两天后不治身亡。如今,在奥维尔教堂的不远处,凡高的墓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弟弟迪奥的坟墓与他并排。墓穴大小相同,墓碑也完全一样,都是一块方形的灰色的石板,顶端拱为半圆。上边极其简单地刻着他们的姓名与生卒年月。没有任何雕饰,一如生命本身。岁月已久,两块墓碑全都苔痕斑驳。惟一不同的是凡高的碑前总会有一束麦子,或几朵鲜黄的向日葵。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献上去的。+


    《向日葵》是荷兰画家、印象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文森特·梵·高的名作之一。凡·高的《向日葵》在一般画册上,只见到四幅:两幅在伦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凡·高最早的构想是“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亮黄的花簇衬在浅蓝泛绿的背景上,其余三幅都是以黄衬黄。" e' B0 G# d%

    荷兰是郁金香的故乡,凡·高却反而深爱着灿烂热烈的向日葵。很多人将凡·高称为“向日葵画家”,因为对于凡·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

在凡·高的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凡·高美术馆展出。而通常人们提到和看到最频繁,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那幅“瓶中的12朵向日葵”。至于为什么向日葵是12朵,凡·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给予了说明,这幅画作有12株和14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凡·高对于自己偏爱的颜色如绿色、黄色等用得非常极端,其中,黄色是凡·高画作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颜色。这幅画便是黄色、绿色既突兀又和谐存在的代表作,描绘了挤在一只瓶里的12朵花朵,它们都热烈地,旁若无人地盛放着,辐射的金色花瓣,丰满的橘面,低垂的花蕊,醒目的绿茎和花萼,铺陈着蓝绿色的桌围,强烈地象征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凡·高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但是,就在完成了7幅《向日葵》的画作后,他选择了自杀,年仅37岁。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他的画作才赢得评论界的赞扬。他的画作在先前并没有这样亮丽鲜明,而当凡·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色彩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发现,能够点燃他热情与灵感的只有色彩。而由于凡·高本身自由与天真的特质,使这种色调与向日葵永远朝向太阳的精神如此吻合。“你的向日葵……它能医治人们心灵上的阵痛……它能让人们忘却苦难和愉快……世世代代……因此你的生活是成功的……你是个成功的人。”这段话是凡·高生前仅有的两个承认他是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的加歇医生说的。象征凡·高化身的《向日葵》,在他死后则被西奥家人珍藏,一直保留至今。

在1987年举行的一次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日本安田公司以3950万美元的高价购得了凡·高的其中一幅《向日葵》,创下了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但是,在1998年6月9日,8位著名的国际艺术品鉴定专家联合指出:安田公司拍下的那幅《向日葵》只是一幅赝品。英国艺术品鉴定专家诺尔曼认为,日本安田公司所购买的那幅《向日葵》是由高更的朋友斯古芬纳克仿制的。因为他曾替高更保管过凡·高的《向日葵》。而凡·高最具代表性的那幅《向日葵》共有3个版本:一幅收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一幅收藏在英国国家画廊。第三幅直至1901年才在一次展览会上展出,身世成迷。目前凡·高的作品中拍卖价最高的是1990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的《加歇医生的肖像》,价格为8250万美元,是至今为止世界第二高价的作品。

《呐喊》是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最重要的代表作。蒙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组作品是《生命》,借这些作品来吟诵“生命、爱情和死亡”,《呐喊》便是组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凭借这幅画,蒙克确立了他“丑恶事物的画家”的争议性称谓,以及“表现主义之父”的不朽地位。《呐喊》充分表现了蒙克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绘画情调。这幅画是他用“灵魂作画”这一概念最极端的体现,或者就如许多人所说,这就是蒙克自己在“呐喊”。,

自幼时起,蒙克就开始不停地和死亡、疾病打交道。在他5岁时,他的母亲因肺病去世,在他15岁时,长他一岁的姐姐苏菲也死于肺病。后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蒙克成年后,兄弟在婚后几个月内死去。这些家庭的变故使蒙克的内心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在蒙克的日记里,曾记下这幅画作诞生前他的状态:“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像血,又像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地站在那儿,焦虑使我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而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呐喊》画面上没有人物的素描关系,没有明暗关系,但那蓝色的水、棕色的地以及红色的天,都被赋于了强烈的表现性。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性别不明,没有毛发,脸型如骷髅,甚至连五官都只被描绘成坑坑洞洞的人的影像,他恐惧地张着嘴巴,紧紧地用两手捂住脸颊,在这个人的背后,是一座看不到尽头的桥梁,有人说这是通往死亡之路的一座桥,而画中之人似乎已经无路可逃了,空中是如火烧一般的晚霞,以及扭动旋转着的深蓝色的海岸风景。通过强烈流动的曲线,人物张口狂呼的声音成了可视的东西,像巨大的声波影响并扭曲了周围的一切事物,包括大地和天空,使观者深深感到整个宇宙处于一种动乱不安的状态之中。但画中他的恐惧只是一种主观的情绪,因为在人物的身后还有两个人的影像,虽然看不清晰,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出这两个人的影像是正常的、常态的。

蒙克画的人物几乎都是悲哀孤独、阴冷忧郁、脸上没有笑容的。他一直试图用色彩和线条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他宣称:“我们的追求高于只拍摄自然景观的摄影师。我们不想绘制漂亮的图画挂在墙上装饰房间。我们要创造,至少也要奠基一种有益于人类的艺术。这种艺术引人入胜,它发自内心深处。”又说:“我们不应该再画室内的阅读者和编织女了,而应描绘那些能够生活、呼吸、感觉、受苦和爱恋的人。”5

蒙克死后,他的全部作品无条件地捐赠给了奥斯陆市。奥斯陆市成立了蒙克博物馆,镇馆之宝就是这幅《呐喊》。2004年8月,几名头戴面罩的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蒙克博物馆,将《呐喊》抢去,然后开车逃走,同样被盗的还有蒙克的另一幅名作《圣母马利亚》。这两幅画作失窃的消息震惊了整个挪威。幸而在两年后,警方将其追回。然而,两幅画作在失窃期间受损严重,《呐喊》的一角被水渗透。油画下部被刮伤。画的背面被磨损导致部分画面模糊不清,使作品的整体清晰度永久受损。5     独眼巨人是希腊神话中西西里岛的巨人。它们只有一只长在额头上的独眼,它们强壮、固执、感情冲动,很会制造和使用各种工具和武器。希腊人认为,凡是有巨人建筑物的地方,都是独目巨人居住过的地方7 s( S2 J9 ^: F" Y3 [  K

我们看到,画面上这个独眼巨人正从地下爬出来,他用一只眼睛觊觎着深埋在地层里的一个裸体女性。这个裸体女性是欢乐的象征,但她似乎还在沉睡,巨人的野蛮凶猛的心灵中也依然存在着欲望和欢乐的要求。雷东用这个巨人的形象来象征生命的原始欲望的巨大力量。独眼巨人、甚至躺在绿意中的人类,更像是一种对美的“窥探”,而作品本身,仅仅是借用了神话中某些基本元素,来建构一个全新的世界。

    画中所呈现的从大地上生出的独眼怪物,形象虽然怪异,但却给人以温和、可亲、毫无恐怖之感。有人说雷东画中的怪物一旦出现在世界上,似乎是可以与人共处的,这表明雷东所创造的怪物是合人间情理的想象物。" X  T/ |# O  n3 c( x3 M

    此外,画中的独眼巨人虽然面目丑陋,却面带微笑,流露出迷人的柔情和忧郁的神色,这种忧郁的神色此时已成为象征主义形象的标志之一,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为奇幻的形象加上新特点,即人类因无法达到目的而显现出的渴望,这种神情与奇幻的形象十分和谐。8 y/ ~0 _# A- h+ S9 P

    《独眼巨人》色彩绚丽,闪光的深调子或如半透明的帆一样布满画面,或如一簇簇剔透的珍珠点缀其间,构成空前丰富的明暗对比和天鹅绒般的质感,反映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9 }/ P4 F" \1 @# R- a2 w- n2 |

奥迪隆·雷东是法国最杰出的象征派画家。他既反对写实派,也反对印象派,认为写实派缺少想象力,而印象派完全是感性的。他自己要探索一种具有思想魅力的人性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独创在于“让可视世界的逻辑为不可视的世界服务”。他认为绘画主要是想象的结果,而不是靠视觉印象的再现。因此,他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鬼怪幽灵和幻觉形象。

其实,雷东的艺术倾向比较复杂,人们解释他的绘画,往往不能用一种简洁的公式。他说自己是“用现实世界的逻辑表现幻觉世界”。事实上,他的作品占据了视觉和幻觉的一个中间地带,或者把他的话颠倒一下,应说是引幻觉世界之泉,而为现实世界之用。/ `1 e& G2 T4 B. K$ r- u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雷东的朋友们。在生活中,雷东和象征派文学家如马拉美、纪德、瓦勒里等人交情甚笃,后来又对居斯塔夫·莫罗、普维·德·夏凡纳产生好感,跟他们一起探索“具有思想魅力的人性美”,最后,善于融会贯通的雷东终于成为法国象征派绘画的一代宗师。( W  |+ v- g( H* o6


    1870年以前,画家毕沙罗一直遵循着柯罗的绘画风格,以中棕色和中灰色调子为主。1870年之后,毕沙罗改变了用光谱上的纯色来表现画面,寻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蒙玛特大街》就是毕沙罗改变绘画风格之后的代表作。

    进入晚年的毕沙罗经常从旅馆上居室的窗口俯视描绘街景,这幅《蒙玛特大街》便是毕沙罗在1897年养病期间完成的作品。' l0 x: z6 [" U* o$ G

这是一幅境界宽广的城市风景画,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精心地捕捉了蒙马特大街车水马龙的喧嚣情景。在画面中,画家力求表现的是凭窗眺望而得到的视觉感觉,所以在如此庞大的场景中,并没有繁琐的细节描绘。画家以补色体现景物的明暗变化,用原色作适当调整,以细碎的笔触体现光的颤动,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画面中街道宽广,行人与马车都是速写而成的,简练、灵动,景物朦胧模糊、跳跃闪动,各种暖灰、冷灰、深灰、浅灰构成一幅格调高雅的城市风景。5

画面中,成排的高大建筑与街道慢慢向远处延伸直到消失。画家在作画时的观察点较高,宽阔街道上的人群与马车的体积很小,所以只是凭着感觉概括的以一种“点”的笔触将移动着的物体表现出来。这种“点”笔触的运用和对静止物体的强调表现,加重了整个画面中人群与马车在街上移动的感觉。

阳光闪烁,空气的振动,使得景物也是颤动的。画家通过色彩表现这种颤动。画中的景物好像被分成了两部分。画中没有固定的颜色。而是在补色规律的基础上,用原色作适当的铺排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变化,当然,这种效果需要观赏者自己的视觉来进行调和。为了使画面上的景物产生光的颤动感,画家有意安排一些对比色,试图通过观赏者的视网膜感应达到色调的统一。因此,有人说“毕沙罗画上的形体总是模模糊糊的”,画中色彩的笔触带有速写性,也不单纯是为了表现物体的形,也是为了调整色彩的光效应,以增强画面的强烈印象。毕沙罗的这种画法不是靠纯粹的理论去进行的,是画家从直接观察自然中获得的。印象派画家直接对景写生,就是为了得到直接感受,这是一个创举。%

最初的印象派画家的生活都非常窘迫,因为他们的画作不被世人承认,无人购买。毕沙罗的生活也是如此,他的家庭负担很沉重,子女又多。为了糊口,他只得不断地去求助画商,一家家跑。尽管身体极度疲乏,也不肯去花钱搭公共汽车。但每当这个画家谈起自己的画,就把所有的困难都抛到了脑后。他说:“我能这样宁静地画我想画的画,这就已经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了。”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是与塞尚、凡·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保罗·高更的著名作品。这是高更一生中的最后一幅巨作,也是高更最大幅、最有名的杰作。作品名称是源于《圣经》里的一句话。这幅画中画家对生命提出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是他对生命的自我总结,其寓意深远。5 _2 {& L7 U$ W0

在这幅画诞生之前,高更刚刚经历了丧女之痛,心情十分沮丧。由于贫困,他愤懑不平,决定自杀。他曾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想死后让野兽吃掉自己的身体,以求彻底的解脱,但被人发现救起。此后他放弃自杀的念头,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高更说:“我打算在我死前画一幅宏伟的作品,我空前狂热,日以继夜地工作一个月。”他把曾去过的塔希提岛那未经开发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看作是人类的“乐园”,当他把塔希提岛上那些未失去原始面貌的大自然风光,那些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显示着原始人的野性美,因思想简单淳朴而格外虔敬的土著人描绘出来时,他从混沌与疯狂的作画中醒来,他觉得面对画幅“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句话就成了这幅画的标题。

画分三大部分,画面右下角是个沉睡的婴儿和三个蹲伏着的女人,其中两个女人盯着前方,表情坦然。后方似乎是一对母女在互相扶持。高更把画面的视觉中心放在画中间采摘水果的“青年人”身上,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预示人的一生中青壮年是最重要时期,青年的人物造型强壮有力,色彩明亮。左前方的画面上是一个即将死去的老妇人。左边远处的一尊宗教佛像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似乎在诉说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穷。他们当中有的人在虔诚地朝拜,有的人在窃窃私语。从画面的色彩看,高更使用了大面积的平涂,而且大量使用黑色等深色,从而加强了画面的神秘感。从右至左,意在说明人生的三个阶段:从出生经历青年再到老年,由此而走完一生。画面除了将人的一生真实再现,还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色、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此画可以说是高更多年来对塔希提岛的印象的综述,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0

高更评论这幅画时说:“这幅画的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前我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不加任何修改地画着。在觉醒的时候,我的作品已完成了,我对我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8


    《沉睡的吉卜赛人》是法国画家亨利·卢梭最著名的一幅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卢梭是第一个使现实弥漫着梦幻气氛的画家,被人们称为“憨厚的梦幻骑士”,他的画往往描绘的是他理想中的梦境。《沉睡的吉卜赛人》就具有这样的气息,它所描绘的情景使人觉得既异样又自然。圆月,星空,神秘浩瀚的荒漠,画面没有杀念,只有满纸的宁静和关怀。+ g; F) h!

《沉睡的吉卜赛人》构图简单,是狮子与人神秘相遇的情景:一片贫瘠不毛的沙漠,一轮圆月高悬在沙漠的天空,慢慢长河与拉开的地平线汇合在一起。吉卜赛女郎华丽的衣裳打破了夜的清冷,柔软衣服的色彩条纹熠熠发光,如同三棱镜的光谱色调,在神秘而苍白的月光下尤为突出。她安详地躺在如水的夜里,在沙丘上恬静地睡着了,表情和夜融为一体,悄然无声……一只健壮的狮子低头感受着她的呼吸,轻嗅着她。画面右下角以静物画形式安排的曼陀铃和水罐仿佛使整个画面的构图凝固起来。

据画家自述,画上的景象是他当年从军时的记忆。他曾被派往北非,经过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在他的印象中,一具吉卜赛流浪女艺人的尸体,僵直地躺在沙漠中,身旁有她所用的乐器和生活用品。然而在其后的创作中,卢梭将凄凉的女尸变为沉睡的女人,并在她身边加入一头狮子。画家这种童真质朴的特质,让人看过他的画后感到温暖、纯净、踏实。原来生物之间的关系除了为生存而展开的厮杀外,竟然也可以拥有这样一种温情和美丽的境界。也只有有着一颗天真烂漫的心的画家,才能创造出雄狮和沉睡的吉卜赛人这样奇异美好的相遇。1

卢梭画中的世界,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神秘莫测的梦幻之乡,是一个无法用理性来阐释的谜。这个谜通常或是月夜,或是正午,或是某一难以确定的时刻,人与兽在自然世界中突然相遇,他们周围是强大的足以淹没一切的自然,而它们本身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没有人能解释这种相遇的意义,谁也不知道卢梭的动机。也许他没有什么动机,他只是梦见了浩瀚无垠的异国沙漠,还有生活在神话世界中的居民。正是在这些涉及人类存在和自然奥秘的作品中,卢梭展示了生活中最神奇、最隐秘、最难以捉摸的东西,释放出一个幻想型的艺术家的巨大才能。然而,要创造非真实的梦幻的气氛,只用形式的清晰是难以达到的,把自然中的事物同时放入绘画的构图之中,离开色彩的帮助是很难形成一个神秘的世界的。绘画中的形式是为了确立现实世界中各个物体的关系,色彩则是对这个关系做出解释。《沉睡的吉卜赛人》中将沙漠的夜色作为画面的基调,使吉卜赛女郎衣裳的艳丽颜色融入风景之中,在形式的辅助下,让不平静的因素变得肃静。正如逼真的清晰产生难以想象的神秘一样,物体与环境的静止式的表现反而导致内心的不宁静。)

    卢梭的画法天真朴拙,整体色彩深远幽暗,透出一种不可思议的非现实感。整个画面虽然寂寞,然而内心却备感温暖。很多人都会在这幅画前屏息静气地站许久。欣赏之余大概也会想,是怎样的画家,怎样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这样清朗美丽的画作?/ J4 z7 `' Z) H9 t2 K; h+ d  J*

卢梭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未经过训练,所绘作品技巧拙朴。别人常把他归为“原始的”、“素人的”、“周日画家”之列,而卢梭却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专业画家。在卢梭的作品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卢梭,一个完全不为外界压倒,对人生充满热爱,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卢梭。他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人,作品題材涵盖很广,包括静物、小市民的城乡生活、风景、肖像、历史事件、热带森林幻想等。他用那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他的画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在当时,滑翔机、氢气球、飞船、铁塔是还没被画坛认为可以入画的近代机械文明产物,卢梭却在风景画中,真实地画出所有的细节。(

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梦》是一幅具有原始的童话般魅力的寓意画,也是他最富色彩的代表作。卢梭笔下的世界通常充满着幻想,又带着万物有灵论的神秘。不论是花草树木还是人物动物,都似乎被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力量所控制,那种怪异的造形,那种凝固的动态,那种静穆的境界,我们只能在梦中见到。《梦》是卢梭对热带丛林的幻想,抒情味十足。画中的境界像是童话世界一般,令人感到神秘而向往。画中形与色的奇特的秩序,包容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抽象时空,神秘宁静的光线等,都像儿童的梦想一样愉快、透明、虚幻。*

《梦》所展现的是一种幻想中的原始森林。说它是原始森林,是指画面上充满了奇怪的兽类、少见的热带植物,除了阔叶丛林以外,还有美丽的兰花、热带所见的水果等等。这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可是在这样不可想象的环境里,有一裸体女人横卧在一张不可思议的华丽沙发中。中间一个皮肤黝黑的人,在面对观众的方向吹起他的长笛,一头狮子在树丛里向外窥探着。在卢梭的笔下,原始神秘的森林景致隐含着无限的生命,吐露着幻想的芬芳,单纯生动而富有诗意。;

但是这一切不是真实的存在,时令和环境都是违反常理的。它是一个梦境,一个画家头脑中的怪异的梦境。画家有一种特殊的构造能力,能够把对象组织在一个复杂而又单纯的构图里,然后不分远近主辅地逐一描绘。这种描绘能够让人感受到身心投入的专注和虔诚。)

8 ]7 _6 R+ \7 f& \, \$ [     卢梭经常用以儿童式的单纯、饱满的固有色去描绘树叶、花朵、植物、果实等事物,又总能把各种鲜艳的颜色统一在暗绿色或深褐色的调子中。他也在把自己内心的神秘幻想,通过色彩的表现力准确地凝固在画面上了。7 i# H% D-

! i+ }% S1 T1 e     《梦》具有一定的表现主义成分,因为画上集中的事物:处女地、狮子、漂亮的禽鸟、可怕的美国野牛、惨淡的孤月、黑皮肤的吹笛手以及畸形的裸女等,都表露了画家的童稚般的想象力。画中的人物、树木、花朵大多是正面排列的,给人亲切贴近之感,仿佛世界就环绕在你的周围。

欣赏理解卢梭的绘画不仅要理解作品中的物象,更重要的是感受画家的心境。《梦》以茂密的热带植物为题材,充满了幻想性及异国情趣。但是,据说卢梭从未离开过家乡,也从没有去过印度或其他热带地区,这幅画可能是听了画友德洛内的母亲讲述的印度之旅而受到启发创作的。这幅充满异国情调的绘画,主要归功于画家超强的想象力,艺术家的梦想和心中的理想国度就在绘画中实现了。

不只《梦》这幅画,卢梭的很多作品都是参考旅行者的见闻,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画中的人物常常参考年历、照片等来描绘。卢梭对现实世界做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形,画中的物体不再是大自然中的物象,而是由他创造出来的形象。植物学家曾鉴定过卢梭画中的植物,认为大部分是虚构的。它们是可视的现实世界经过画家的内心的整理之后的形象,这就使精神现实——对现实的神秘感、天真感和质朴感——通过物质现实将不可视的领域浮现在可视的空间之中。2

卢梭作画非常认真,就像绣花一样周到细密、洁净无遐。他的画经常给予我们心灵与精神的仁慈。此外,卢梭的这种率真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题材中杂以某种神秘主义,使他的艺术独具一格。卢梭作品给人的印象不是快意的而是异样的,其间隐藏着对世界的悄然的恐惧。他也常被人称为“原始主义”画家,因为他笔下那浸润着幻想色彩的热带丛林风光,人与野兽间充溢着温情的对视,和一种似梦非梦的神秘情调,很容易将人引向到一个遥远的古老时代的“回忆”。滤去原始时代血与火的残酷,留存的只是天真、稚拙、宁静与生命的单纯。正是由于它的妙趣横生,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一位评论家风趣地说:“他的天才胜过了天真,他应被奉为世纪艺术的开拓者。”$


    《戴帽子的女人》是野兽派的杰出代表马蒂斯的成名作。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马蒂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最冲动的尝试,用各种五颜六色的油彩涂在女人的脸上,衣服上与礼帽上虽然有点僵硬,但也能看到他野心勃勃的决心,那就是革新,对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进行革新,创造新的表现形式。他逐渐明白,艳丽的色彩能还原生活的激情,勾起人们的欲望,升华到充满快乐的理想境界。

5 v, V: S8 k# d6 X* s" K' v     马蒂斯的风格特点是强调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为了反对以“逼真”作为评价绘画标准的传统观念,马蒂斯摒弃了传统色彩的光影和明暗,而是使用强烈甚至刺眼的对比色,用单纯的色彩构成平面而和谐的画面。

    对马蒂斯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奥古斯塔夫·莫罗,他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

当时,与马蒂斯有着共同艺术主张的,还有一批和他一样年轻的画家。1905年,以马蒂斯为代表的这群年轻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了一批色彩狂野、笔触飞扬、形象怪异但颇具表现力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们使用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来的强烈色彩,这种色彩比新印象主义的科学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绘性色彩,比那种直接调色、变形的画法更为强烈。于是,人们称他们为野兽派画家。9

+ G2 U- h+ J4 f     野兽派是三群艺术家的合称。一是来自象征派画家摩罗画室的马蒂斯、路奥和马尔开;二是来自夏杜工作室的弗拉芒克和德朗;第三群是指法国北部的勃拉克和杜菲。- ?- D( v1 ?9 Z# ~

    野兽派画家的这次展出,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震动,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新的绘画准则,可以说,野兽派画家最终完成了色彩的解放。

    野兽派的革命,是20世纪艺术的首次猛烈的爆炸,它为一系列的革命开创了先例。从20世纪开始以来,这些革命使得艺术史独具特色。他们带来了一个合乎逻辑性的结论,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摧毁了高更、梵·高和修拉这些伟大的前辈革新者们的概念。

    后来,马蒂斯受到后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画风有了些许变化。因此,他的绘画大致可分两类不同的风格,一种笔触明显,用色自由大胆,以主观抽象的色块、形状及自由的线条来构成夸张的形象,而并不顾及自然对象。另一种则完全追求色彩的单纯化、平面装饰趣味和线条的节奏感。

如果稍稍注意,就会发现在画面的右下角,最前方那个撑着裙撑的女人脚下,修拉用淡淡的笔触描画出一只猴子,它弓着腰,似乎要跟小狗们一起向前跑去。猴子是西方文化性喻意的一种:也许现在看上去正在优雅享受阳光的女人,只是个花天酒地的女郎。修拉似乎是在狡黠地说:瞧,我知道她是做什么的。而修拉的另一幅作品《女模特》,画中的左半边,竟用的是《大碗岛》的右半边画,这个撑着大裙撑的女子清晰可辨,看上去就像与《大碗岛》毫无关联的续集情节一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呐喊油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