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2015脍炙人口的歌曲诗句

寻觅经典诗词_百度知道诗,不是用来玩的
清秋此文已载入本版诗论文章精选置顶帖。
无须说明啊!
追求诗意的人生
无须说明啊!
是利群版建议置顶,应向他说明啊!
追求诗意的人生
是利群版建议置顶,应向他说明啊!
这篇文章能得到有缘诗友的支持与共鸣是清秋最开心的事!谢谢楼上各位诗友关注!
清秋问候大家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这篇文章能得到有缘诗友的支持与共鸣是清秋最开心的事!谢谢楼上各位诗友关注!
清秋问候大家了!
问好清秋老师!愿您分享愉快!
追求诗意的人生
问好清秋老师!愿您分享愉快!
感动回品!问候首版!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王序|他山石 于
15:05 编辑
太笼统了,在论述中有失偏颇,有些值得商榷。诗有等级,君所言玩诗者之诗,属劣等,正如张打油的打油诗。而打油诗发展到鲁迅手里,又是一副面目,借以讽刺权贵者。他们都属诗,一低下,一高上。在当下能以生命写诗者不多见,大都是名利之辈,将诗作敲门砖。汪国贞写现代诗,语言玩得不错,但现在还有吗?玩诗,有玩语言的,有玩政治口号的,有玩自我标榜的,六朝玩诗正与当下写歌功颂德的诗一样,时势使然,与诗相交,性命更重要。杜甫在唐代敢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故他的诗在那时不被主流社会认可,连连考不中进士,也不奇怪了。在政治开明的唐前期尚且如此,如果在当下,杜甫有可能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文革的余波还未远去,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许多人玩文字游戏不足为奇。有一种寄托游戏人生的诗,如鲁奖获得者周某某的诗,打油味特重,你能说他什麽呢?他毕竟有文化界泰斗王某的捧场啊。又譬如赵某某的口水诗,以此还能身居高位。正是“风动于上,波震于下”,中国是个跟风追风的社会,能独立鲜明的诗人极少极少,时代使然,诗界不能幸免。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苏子门生|常志英 于
10:21 编辑
& && &玩诗者的确是客观存在,但这基本上是轻浮无知的一群,他们甚至不知诗者为何,也不想知道,他们写诗,多是闲极无聊状态下的无病呻吟,附庸风雅;亘古及今,在诗词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的诗人词家,其创作目的都是较为明确的,创作态度都是相当严肃的。甚至可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用满腔热血乃至用生命写诗,并且也写出了足以使其作品长存世间、精神生命永垂不朽的诗篇!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凡正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他们应深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道理,也当了解“诗道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作用。正如魏文帝曹丕所说的,“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固然,能写出传世之作、”无穷文章“者只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但也不能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为诗者,每天写诗只是为了“玩”,惟求一个“乐”;正所谓:吾虽不才,但却有心。而这个“心”,就是我们索要舒发和表达的“志”;这个“志”,也就是报国之志、爱民之诚、为仁之念!这样的为诗者,虽不敢说是诗人(诗词爱好者)队伍的主流,也绝非为数有限的“一小撮”。尽管其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但他们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在整个队伍中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所深深感知的!他们为诗词为苍生为社稷而奉献自己牺牲自己的可贵精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总之,他们皆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自律,他们皆循人间正道而行,皆为正直坦荡的实干者,而无一人是无所事事只求嬉乐的玩诗者!能在历史上留痕闪光的,应该是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灼热的心血浇铸出来的喜怒哀乐、“兴观群怨”,是他们用真情至性咏唱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间正气歌!我这样说,调门有点高,但这的的确确就是我心中的所思所想,而非有意作秀,更非哗众取宠!我庆幸,我和诗姐以及其他许多既默默无闻又默默而为的有心人是同道,所以,大运昌隆,吾道不孤。诗姐从自己有限的积蓄中慨然出资,来成立“辽海”,建设“辽海”,发展“辽海”,在自己身体并非很好的情况下,几乎每天每夜都上网评帖发帖,与大家和谐切磋,温馨交流,有时还不免还要被嘲讽,受误解,遭诋毁,这种着眼大局,虑及长远,为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和弘扬国粹,而不计个人荣辱、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颇值得我们大家见贤思齐虚心学习的,当然也是颇值得许多诗友由衷尊敬和仰望的!为诗姐难能可贵的浩然正气、高尚品格和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所感动,诗弟又情不自禁的写下了这篇心得,其主要目的在于,希望我们的“辽海”乃至整个“中华”,多出些清秋如水式的人物,从而形成一个万马奔腾、群龙起舞、积极向上、高歌猛进,正气弥天漫地的大气候,不言而喻,这有利于“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中国梦的追寻和实现!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清秋如水 于
09:51 编辑
太笼统了,在论述中有失偏颇,有些值得商榷。诗有等级,君所言玩诗者之诗,属劣等,正如张打油的打油诗。而 ...
我的文章是我一家之言,我所引用古今诗例,都是脍炙人口的力作,百读不厌。用这些好诗来进一步证明我的“”诗,不是用来玩的,观点。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清秋如水 于
13:11 编辑
玩诗者的确是客观存在,但这基本上是轻浮无知的一群;亘古及今,在诗词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的诗人词家,其创 ...[size=15.1px]细看小清的文章,心中宽敞明亮、谢谢你的支持!姐生来直性子、做人写诗总是心里有啥就写啥、一吐为快、
[size=15.1px]表达地是自己的声音、输出地都是正能量、不管谁爱看不爱看、任其褒贬,我既不是评论家、更不是理论家、我只是一个诗爱者;所以用一个诗爱者应有的情怀与风骨面对边缘化的诗歌,面对一些口喊玩诗的人、物欲横流的社会江湖,以一位作家诗人的良知写一些无愧天地、人心的东西!庆幸自己拥有很多喜欢我作品的良师益友及读者,享受着诗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且行且乐!
[size=15.1px]文章姐收藏了!问候贤弟!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王序|他山石 于
15:06 编辑
太笼统了,在论述中有失偏颇,有些值得商榷。诗有等级,君所言玩诗者之诗,属劣等,正如张打油的打油诗。而 ...
读了以上这段话,我要表达自己的愤慨!清秋如水在文章中引用《好汉歌》,事前并没有通过我,我就是诗作者李忠利。诗可以探讨,但绝不允许谩骂,这关系道德。如果谩骂了,而辽海诗潮的版主们也无动于衷。那就要找个地方投诉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王序|他山石 于
15:08 编辑
希望老师保重身体、开心交流!您的为人为诗永远令我们广大读者尊重和敬仰!
问好老师!
追求诗意的人生
玩诗者的确是客观存在,但这基本上是轻浮无知的一群,他们甚至不知诗者为何,也不想知道,他们写诗, ...
细看小清的文章,心中宽敞明亮、谢谢你的仗义执言!文章姐收藏了!问候贤弟!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王序|他山石 于
11:00 编辑
太笼统了,在论述中有失偏颇,有些值得商榷。诗有等级,君所言玩诗者之诗,属劣等,正如张打油的打油诗。而 ...
任何文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你发表个人看法是可以的,但别人也不一定完全认同;你也更不宜提名道姓拿人说事,贬低人家的诗,无论你是多大的大家,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不赞赏你的发言。特别建议你将你发言中的不适之词删除;三天之内你若无动作,我将代你删除!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清秋如水 于
11:01 编辑
玩诗者的确是客观存在,但这基本上是轻浮无知的一群,他们甚至不知诗者为何,也不想知道,他们写诗, ...
【诗姐从自己有限的积蓄中慨然出资,来成立“辽海”,建设“辽海”,发展“辽海”,在自己身体并非很好的情况下,几乎每天每夜都上网评帖发帖,与大家和谐切磋,温馨交流,有时还不免还要被嘲讽,受误解,遭诋毁,这种着眼大局,虑及长远,为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和弘扬国粹,而不计个人荣辱、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颇值得我们大家见贤思齐虚心学习的,当然也是颇值得许多诗友由衷尊敬和仰望的!】读了,更加尊敬清秋姐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任何文章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你发表个人看法是可以的,但别人也不一定完全认同;你也更不宜提名 ...
首版说的客观,清秋不想与谁争论,任其褒贬,不想浪费宝贵时间向别人解释什么,更不想徒增烦恼!
我总觉得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反面的声音当歌听,诗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只要读者接受的就一定会启迪灵魂。诗的光芒更不是一朵乌云就可遮挡住的,任何人的作品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来没有期待人人认可的想法,认不认可都无关紧要。相信自己是心音流淌,是用生命写诗就足够了。从不在意别人的青眼或白眼,什么眼色对一个有修为的诗者都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在诗林漫步偶尔被黄蜂蜇一下,被蚊子咬一口都是一种特殊享受,这说明你还有血性,你还引人关注;你站在诗人的舞台上还有观众,你的心灵呐喊还有人助威,你的韵律还有人击掌合拍;所以我不在乎狂风暴雨的侵袭,更不躲避霹雷闪电,因为这是自然现象,风雨有时尽,雷电一瞬间,为什么在乎它的存在呢?我就是我,它能耐我何?转身就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晴空如洗了,你可继续徜徉在诗的小径中……如果在乎别人说三道四,那就不是清秋如水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清秋由衷感谢楼上所有来关注我文章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问候大家!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王序|他山石 于
11:39 编辑
“如君所举李忠利,他玩的就是自我标榜,他能做到自己的诺言吗?如果做不到,那就成了吹嘘,更让人恶心。 ...
李老师您好!由于回帖挺忙,昨晚才看到新燕绕楼飞的发言,他贬低您的《好汉歌》是不对的;我已说明了我的看法。因为诗词创作往往不在于写自己,您的诗句中虽然用了第一人称,也不见得就是在写您自己,只是写作手法而已。您的作品生动歌颂了好汉形象,是在传递正能量。话再说回来,您的诗即便是写自己也无可厚非。诗是文学艺术创作,不是宣誓书,不一定写到了就得做到了。贾岛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不也是这样嘛!您的诗虽然遭受个别人贬低,但也可一笑置之,宽心释怀,这样才会心情愉快!
追求诗意的人生
首版说的客观,清秋不想与谁争论,任其褒贬,不想浪费宝贵时间向别人解释什么,更不想徒增烦恼!
我总觉 ...
今天是五一节,清秋祝福辽海家人及有缘的诗友们节日快乐!
追求诗意的人生
【诗姐从自己有限的积蓄中慨然出资,来成立“辽海”,建设“辽海”,发展“辽海”,在自己身体并非很好的 ...
谢谢文章关注!感动你对姐姐的理解和支持!来日方长!问候贤弟!五一节快乐!
追求诗意的人生
首版说的客观,清秋不想与谁争论,任其褒贬,不想浪费宝贵时间向别人解释什么,更不想徒增烦恼!
我总觉 ...
赞赏清秋老师谦勉情怀与务实态度!您的文章引起热议是一件好事,可见绝大多数诗友都很赞同“诗,不是用来玩的”。古人说“诗言志”,其“志”并不仅仅是指志气志向,是笼统包含诗人的所有的思想情感与意趣的。从这一广泛意义来说,诗人写诗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写真实的我;其次才是与人交流。至于对诗如何评价,古人也说过“诗无达诂”,就是说再好的诗也不是绝对的好;再好是诗人,其所有作品也不一定都是好诗。古人的诗词作品是这样,我们当代人又何尝不是?所以正确对待不同评价是对的;这样就不会与人争论。但话再说会来,就诗词论坛而言,广大诗友积极创作,无论写得好或次,都是旨在交流;所以无论版主与诗友在评帖时都宜一分为二地中肯客观对待;就是批评,也当抱有善意,交流商榷,点到为止。但是,往往却见到个别自以为是的大家,自己的诗写的也不见得怎么好,而专门对别人的作品苛刻挑剔,有过之而无不及,乃至诋毁作者人格;这样做是很不可取的。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就辽海诗潮版而言,我不欢迎更不奉承这样的大家与其做法。
追求诗意的人生
赞赏清秋老师谦勉情怀与务实态度!您的文章引起热议是一件好事,可见绝大多数诗友都很赞同“诗,不是用来 ...
再谢首版用心回复、观点鲜明、清秋感动!收藏了!辛苦您了!问候节日快乐!
追求诗意的人生
再谢首版用心回复、观点鲜明、清秋感动!收藏了!辛苦您了!问候节日快乐!
凡事都应客观地看,只凭自己有色眼镜不行;致谢清秋老师共识!问您好!
追求诗意的人生
欣赏学习!支持清秋论诗观点!收获很大!
追求诗意的人生
凡事都应客观地看,只凭自己有色眼镜不行;致谢清秋老师共识!问您好!
再谢首版关注!迟复抱歉!问好您!
追求诗意的人生
欣赏学习!支持清秋论诗观点!收获很大!
谢于兄雅赏!问候您!
追求诗意的人生
读后,我想了很多,受益匪浅,许多观点我们很相近,我也曾写过诗的一点认知选两篇做为评语吧。我也另发主题 ...
拜读学习!
追求诗意的人生
学习,必须学习!态度问题。赞!
追求诗意的人生
赞成该文的立论,尤赞赏“以血写成”说。历史已有充分的证明。
追求诗意的人生
在前百家论坛曾经看到过文题极为相似的一篇文章,可惜帖主早被禁言了,主帖内容也已石沉大海。
提赏佳作!建议将本帖长期置顶,以供大小玩家揣摩学习!
追求诗意的人生
太笼统了,在论述中有失偏颇,有些值得商榷。诗有等级,君所言玩诗者之诗,属劣等,正如张打油的打油诗。而 ...
哦,您好,读了您的高论,俺倒是觉得您有失偏颇呢。别人的文章观点,都得以您的标准来衡量?要用作品来赢得众人钦敬的,而不是靠以专家自居来指手画脚的。
追求诗意的人生
Powered by四尺对开宣纸古诗格式 咏雪的古诗文 - 无忧知识网
有关“四尺对开宣纸古诗格式 咏雪的古诗文”的文章
近期网友提出“四尺对开宣纸古诗格式 咏雪的古诗文”等问题,无忧知识网在网络上认真整理了“四尺对开宣纸古诗格式 咏雪的古诗文”的一些信息,请注意,文中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整理的关于“四尺对开宣纸古诗格式 咏雪的古诗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题目:宣纸走笔搁一半静等圣贤泼墨还的后俩句参考:&&&&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滩头说惶,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绝句&&&&清照&&&&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正气歌&&&&南宋·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头,为嵇侍中血,&&&&为齿,为颜舌;&&&&或为辽东帽,清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楫,慷慨吞羯,&&&&或为击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安足论!&&&&地维赖以立,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满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月,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山阙,壮士饥餐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阙。
问题:咏雪的古诗文
回答:咏雪: 呵呵 自己选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白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愈 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
问题: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回答:文 章来 源 课件 w ww.hnboxu.cO m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问题: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回答:文章思想汇报 w ww.hnboxu.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
问题: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回答:文 章 思想汇报 w w w.hnboxu. c oM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1)从事了多年的教学,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表达思的诗,脍炙人口。对于学生来...
问题:诵读古诗 乐在其中
回答:摘要: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背诵、学古诗,可以进一步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对文学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诵读古诗;悟诗情;品诗境 “暧暧远人,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鹂空好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
问题:浅谈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
回答:关键词:古诗教学 爱国主义 人生观 价值观 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
问题: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回答: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古诗文是我国古文化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她不仅淋漓地展示了历作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更是形象地了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色的绝才情、历风雨销磨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灿烂深厚的文化、传承受忧患锻冶而百...
问题:基于写作为先的 “日记体” 古诗教学
回答:基于写作为先的 “日记体” 古诗教学 ——送元二使教学例谈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精深,而诗词则是祖国璀璨文化中的一块色斑斓的奇葩,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异的空灵世界。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美美,把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是步入了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一首首充满着真情实感的古诗...
问题: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回答: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古诗词是文学的源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新版的语文课本中,独占一席之地,是我们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教学生古诗词我们教得很艰难,而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并且到最后学生在运用方面更是无法应对。随着新课程改革,虽古诗...
问题:古诗十九首对唐宋文学的影响
回答:摘要:古诗十九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纯熟的手法受到后的高度赞誉,尤其影响了唐宋文学的发展。它的抒情。善用比兴、情景交融、意象选择。以及曲笔传情等,这些都为唐宋抒情诗词发展带来诸多启迪,影响深远。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抒情 我国古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我国号称“诗之国”,而唐诗宋词在文学...
问题: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回答:文 章 思想汇报 w w w.hnboxu. c oM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2...
问题:20语文冲刺系列:古诗词鉴赏网
回答:...源网) ,考纲解读20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考点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解说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考点2:...
问题:瓦当拓片是什么意思
回答:...。瓦当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瓦当拓片 即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清晰地拷贝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它的形状主要是半圆和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的收藏品。
问题:谈画材料改革的可能
回答:...归纳使画的内涵带有极强的现假设性,给后来的理论造成了不可名状的意义困境。 宣纸作为画的传统媒材之一,它的材料性基本已经写意画被挖掘殆尽,不得不承认近的山水大师宾虹和花鸟大师齐白石已经是宣纸的材料性技法体现的最高峰,同时也悲哀的看到这也是最后一个高峰。宣纸末日的到来只能让当的画在材料创新上另辟蹊径。对于...
问题:灯笼怎样做的又简单又漂亮
回答:...缺,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璜。第2步,灯身。在纸墨笔砚店买几白色、红色的普通宣纸或洒金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能够自行设计图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1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更加雅致,很像古式的宫灯。如果不太善于字画,有1个简单的办法可供参考。用1纸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
07-2807-0707-2601-0101-0101-0101-0101-0106-1306-13哪些古诗词的句子背后有动人的故事?
214 个回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据说是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其实。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几个月前,她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知道谜底的你,重读此诗是怎样的感觉呢。补。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是王茂元的女儿。我们不知道这份爱情对于政治的影响,只知道李商隐背叛了对他有深恩的令狐綯父子,然后娶了王氏。说得煽情一点。他拿自己的過去,换来了这个女人。说得功利一点,这曾是他仅有的维系。无论怎么说,他是很爱她的。SO,诗中的那个人已经永远消失于世上了。他还一无所知地在长夜中写着深情的憧憬。
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于人间。自尔邮传滋多,积有串易。七月己巳,为高平公缀缉成编。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小山词》自序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淡语皆有致。——冯煦《嵩庵词论》晏小山有一个好爹。晏小山的爹叫晏殊,位极人臣,名动天下。一篇《珠玉词》清新秀丽,世人倾慕,仕途也顺利得令人发指,史书上几乎没有对此人的任何负面评价。而晏小山却只做过个"颖昌府许田镇监"。黄庭坚说他“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有爹不傍,有才不入世,有钱给别人花,被别人卖了还颠儿颠儿地给人数钱。而小山却只讪讪地回了一句:“我盘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典型的文人风骨,孤高自傲,不愿与世俗同流。于是,小山和朋友们夜夜流连于自己的一方桃花源里。莲、鸿、蘋、云是一位朋友家的四位歌伎。莲、鸿、蘋、云四子是伎是妾是友是徒,是衣上诗痕酒里字,是醉拍春衫惜旧香,是逃避世界的梦后楼台,是苦心孤诣的一方桃源。然而自古才命两相妨。晏殊去世,君宠疾废,廉叔下世,莲鸿蘋云遂流转人间。从此,莲鸿蘋云出现在他的每一首小令里。这是小山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蘋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诗篇多寄旧相逢。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花不尽,柳无穷。别来欢事少人同。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清平乐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清平乐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减字木兰花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百岁如流,富贵冷灰。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看尽世事炎凉人间沧桑,也只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叹一声,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
那我就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做刘希夷,是初唐杰出的诗人。这个人的从小就负有才名,25岁就中了进士。他曾经创作了一首拟乐府诗,名字叫做《代悲白头翁》,里面有一句:“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写完之后他觉得有一股寒意,但是还是坚持写了下去,又写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敬爱的舅舅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宋之问。看到之后很喜欢这句诗,然后就向他索要。刘希夷想这是我写的,我不给你,你还能够把我怎么样?于是刘希夷就被他的舅舅宋之问用土囊压死了,后人记载如下:舅宋之问苦爱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唐才子传》这就是属于年年岁岁与岁岁年年这句诗背后动人的故事。(不要在乎真假这些细节)
文天祥写的《正气歌》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文天祥在狱中三年,每天都不断地收到威逼利诱,可他从未贪生怕死
屈身投降过。1281年夏,在腐臭、令人绝望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两年后 元廷得知有人联络数千人,打算劫牢营救文天祥,并起兵反元。1月8日,元廷决定最后一次尝试劝降,而说客竟然是当朝皇帝忽必烈!他亲自劝降,并向文天祥许诺丞相一职。文天祥淡然的用八个字回复了忽必烈:“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翌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慷慨就义,终年48岁。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世人皆知《虞美人》是南唐后主的绝命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是这首词要了南唐后主的性命。
太平兴国三年戊寅七月,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想到和自己一同被掳至宋朝京师的爱妾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光义看中,整整强暴了一月有余(后来宫廷画师画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回到他身边哭哭啼啼的情景,他深深陷入绝望中,留下了抒发自己悲愤绝望情感的千古绝唱《虞美人》。
七月七日,正是李后主的四十二岁生日,晚上,李煜在被囚禁的寓所和小周后命故妓作乐,唱和他的新作《虞美人》。唱和之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又听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句,便龙颜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后葬洛阳邙山。其实后主还有数首怀念故国的词,如《望江南》其一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其二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个人觉得他写的这首《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悲切不亚于《虞美人》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国之君转身为囚,悔恨长伴,追忆不断。“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忆往昔 繁华转瞬成烟云。
众人皆知陆游和唐婉有《钗头凤》二首。其实陆游后来,还写了两首悼念唐婉的诗。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又赋二绝云:(见上)。盖庆元己未也。」庆元己未为公元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当然,还有后文。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辞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开禧乙丑,是公元1205年,是年陆游八十一岁。陆游在八十五岁辞世。去世前一年(公元1208年),又写下了《春游》。春游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初读《钗头凤》,无非男女情爱,并无太多感受。后读《沈园二首》,「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二句,颇为动容。至《春游》,「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唯默然无语。尘缘旧梦,白云苍狗。所谓浮生,不过如此。
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世人皆知归有光的枇杷树,还有几人念着彭玉麟的十万梅花?彭玉麟,晚清名将,湘军领袖,人称“雪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彭玉麟幼年时,居住在安徽老家。和一个被称作梅姑的女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彭玉麟与梅姑年纪相仿,但却呼她为“姑姑”。有点类似《神雕侠侣》里的情节吧,可惜这个略带武侠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并没有如同小说里一般的圆满结局。和小说里的剧情如出一辙,两人也因为身份的原因不容于伦理纲常,终至天涯陌路。梅姑本名竹宾,是彭玉麟外祖母的养女,所以论辈分,她比彭要大一辈。虽然并无血缘关系,但毕竟不容于世俗,彭的母亲王氏发现两人已经暗生情愫之后以八字不合为由将两人拆散,梅姑被嫁给了一户姓姚的人家,彭玉麟也在母亲的压力下娶了邹氏为妻。两人的婚后生活都不是很幸福,以致于彭玉麟“每谈家事为之叹息”。几年后,梅姑因难产而去世,彭玉麟得知消息悲痛欲绝,但当时他正在战场,无暇他顾。他就立下誓愿,战事结束后就辞官回乡,用余生时间画十万朵梅花悼念梅姑。他也的确做到了,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画了万余幅梅花图,他的画世称“兵家梅花”,与郑板桥的墨竹并称清代的书画双绝。梅花图上的题诗,也与梅花有关。“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我家小苑梅花树,岁岁相看雪蕊鲜。频向小窗供苦读,此情难忘二十年。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旧梦到潇湘。光绪十六年,彭玉麟病逝,家无余财,仅十万梅花陪葬。相关问题:——————————————已经九百多赞了,所以我有必要再啰嗦几句。关于“梅姑之恋”这段故事版本很多,我最初看过的版本是“十万梅花悼亡妻”,说他画十万梅花是纪念他早逝的妻子方梅仙,这个版本的故事也很感人,但是稍加考证就知道他妻子是邹氏,并无方梅仙此人。李伯元的《南亭笔记》第八卷里说彭玉麟的妻子名字里有梅字,因为婆婆也就是彭玉麟的母亲不喜欢她,彭玉麟只能依照母亲的意思把她送回娘家,后来他妻子抑郁而终,他很后悔所以画了半生梅花纪念她。这是最扯淡的一个版本。说彭玉麟画梅是纪念妻子的版本大概就是上述两个,余下的大多是说他怀念的是自己的初恋,一个名字里有梅字的女孩。后来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在《彭玉麟画梅本事考》里考证出“梅姑”其实名竹宾,是彭祖母的养女。廖正华的作品《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一书里就是取了罗先生的说法,书里用一章的篇幅写了彭年轻时的这段故事,这应该算是最终集大成的一个版本了,也是我写这个答案的时候主要参照的版本。不过毕竟这种隐秘之事,正史无载,传闻杂说互不相同,难辨真假。罗先生的考证也被人驳过,彭玉麟为什么这么痴情于梅花,是不是真的与他的初恋有关,他的初恋又到底是何身份?这些问题似乎很难吵出一个最终答案来。传言纷纷,未必是真,大家不要轻信,也不必太较真。如果这个故事感动了你,那也就只当是一份感动吧,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彭玉麟这个人,不必只纠结于他的情事。彭玉麟一生于朝廷、于中国、于海军事业,贡献颇多。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还抬着棺材奔赴前线,指挥调度,打赢中法战争。生平积蓄,全部捐出做军费,死后家无余财。这样的一位人物,若是因我只言片语被非议为不懂珍惜不懂爱情之人,那可真是我的罪过。所以,还请诸位不必于此深究了。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最后,再说一下邹夫人吧。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里记载:彭刚直公刚介绝俗,然至性过人,幼而失怙,事母至孝,居贫奉养,先意承志。。。。。。。邹夫人以朴拙失姑爱,终身无房室之欢,自太夫人卒后遂不相面。《雪帅彭玉麟》一书里也说的是邹夫人与彭母关系不好,所以彭玉麟也就不再搭理她了。也有传言说邹夫人早逝,彭玉麟未再娶,余生时间也就画梅花怀念初恋了。如果可以,我倒是宁愿相信这种说法。毕竟已经是百余年前的往事了,大家看看也就罢了,不必执着。
谢邀。绝大多数都是碎片化的故事,我来开个脑洞吧。被嫌弃的柳三变的一生一、公元984年,宋太宗雍熙元年,福建府崇安县一户姓柳的人家生了一个男孩。这一年离南唐的灭国之战刚刚过了不到八年,到处仍有战火的痕迹,百姓们普遍生活难以温饱,加之福建地理偏僻,气候湿热,时有台风暴雨,更是哀鸿遍野。一些南唐势利的残余,躲进山中为贼寇,赵宋朝廷也仍在对南唐的官员和亲近派做最后的清算和处理。这家柳姓人家的家主就不幸正在此列。家主姓柳名宜,字无疑,曾出任过南唐的谏官。当然地,因为谏官都属于言官监察系统,柳宜在为官时并没有太多的恶行,在朝堂上也一直有刚直的名声。这保证了赵宋朝廷对于他的处理是可以放松一些的,属于可争取的范围之内。但同时,柳宜的脾气又硬还不通世故,在地方上也有相当的仇视者。这不,本来很轻松的事,一直这么拖着,小十年了仍在赵宋朝廷的考验名单中。柳宜本人每天都战战兢兢的,时间久了,脾气自然更加不好。又不好对外,家里的氛围就更加诡异冷冽了。柳宜的之前有四个儿子,但二子和三子早夭。按福建的旧俗,在小孩彻底长大之前只有小名,要是女婴的话,可能直接被扔弃,卖掉或者溺死。幸喜且有两个长大了,长子叫柳三复,四子也就是现在的次子叫柳三接,现在的孩子小名康之,他成年之后叫柳三变。从名字可以看出来,作为文臣和言官,又是宿儒家庭出身的柳宜,对于南唐朝廷还是很有一些感情的。毕竟南唐二主是典型的文人兼诗人,对于文人还是待遇优渥的。之所以灭国,在很多南唐的遗老们看来是有奸臣当道,使得后主耳目不明,当然也有地理的缘故,南唐本来就是偏安一隅,大家伙都是心知肚明的。是以对上北宋朝廷的大军,很多人就纷纷起了心思,导致后主李煜只大半年时间就被抓去东京幽禁了。说到宿儒就要提到柳宜之父,柳崇。柳崇布衣终老,但在民间很有声望。柳崇有五子,柳宜是二子。对于出仕南唐,柳崇是反对的,但奈何柳宜很早就有功名之心,又是宿儒家庭出身,自视甚高,不费力就做到了南唐御史大夫的高官。而今南唐已灭了十年,家中钱财见尽,一家人又无其他营生,是越发一日不如一日了。柳崇老先生对这个二子实在是失望透顶,只偶尔差人送一些银两过来,平常甚少来往。最可气的是,柳宜能发人阴私,到了自己的事却很没有决断,对于很早的就降宋的同僚,不能摆正姿态,缺少斗争的手段;偏偏又很是看重自己的私德,典型的不知变通的呆儒。柳三变的童年,过得很是惨淡。一方面,父亲喜怒无常,家中又有姨娘和兄长挑刺,父亲和祖父关系紧张,顺带和其他几个叔父也疏于联络;一方面又是家中幼子,父母对其更多溺爱。过了几年,柳宜终于被赵宋朝廷启用,出任山东任城令,后又迁全州通判。柳三变的日子忽然开始有了色彩和光亮。大概十一二岁时,柳三变随父亲去山中访友,很自得写了一首七律题壁,被寺中老道士看到,认为此子天才,于是受以文辞之法,讲了很多前朝的掌故和二主及冯正中的词作,不到两年柳三变就粗通词法。二、随着柳宜官位升迁,柳三变十岁以后就跟着父亲往来扬州、山东、汴京,期间交友无数。这里要提到柳宜的一位好友王禹偁。王禹偁字元之,是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著名的“白体诗人“(白居易体),有《小畜集》传世。柳三变在粗通词法之后,又受这位文学大家教益,文章诗词大有长进。1003年,真宗咸平六年。柳三变20岁,写了一首词赠当时的知州孙河。于是声名大振。史载:杨湜《古今诗话》云:“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之词,往谒名妓楚楚日:‘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婉转歌之,孙即日延省卿预坐。”又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名利来的这样突然,柳三变完全猝不及防,又正好青春年少,在当好的年纪,发泄也好,迷恋也罢,柳三变很快陷入了扬州的繁华之中不可自拔。这时的柳三变尚不懂得,他在求得补偿的是童年缺失的爱与周围的赞赏。在柳三变自己看来,并没有多得意的地方,不用说小自己八岁的神童晏殊,就是一般人比起来,他也觉得自己是不如人的,只不过这些都被他很好地隐藏起来了。这样自卑而又善感多情的少年才子,扬州的姑娘们也是喜爱的。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而是平常游乐时唱词的歌女和妓家。柳三变反过来又对这些姑娘们也是真心的好,在儒家威严的柳宜面前,柳永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和魏晋中人的向往。到了这里,他终于尝到了自由的味道。于是,沉醉,不知归处。附望海潮全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偶因狂疾成殊类 灾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谁敢敌 当时声迹共相高      我为异物蓬茅下 君已乘轺气势豪      此夕溪山对明月 不成长啸但成嗥 陇西 李徵博学聪慧,才情颖异。在天宝 末年,仅弱冠之年就进士及第,身登虎榜,随即被补为江南县尉。由于性情狷介,自视颇高,因而不甘心做一个卑微的小吏,没过多久就辞官还乡,返归故里,在家乡虢略隐居。由于整日沉湎于诗词歌赋,所以断绝了与时世、士人的往还。李徵自忖:与其做个低等小吏,在长官面前卑躬屈节、低声下气,还不如做诗人百年之后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但是,文名尚未远播,生活的困窘却与日俱增。李徵渐渐地焦躁不安起来,相貌也变得冷峻峭刻,脸颊深陷,只有双眸依旧炯炯有神。那个往昔进士登科金榜提名时面容丰美的少年形象再也无从寻觅了。几年以后,由于不堪忍受的贫穷困顿,也为妻儿老小的衣食生计,不得不再次屈膝忍辱效力官场,前往东部担任一个地方官吏。李徵之所以如此选择,一是他对自己选择的诗歌之路有些绝望,一是过去的同年、同僚都已经进位升阶,高官厚禄,而他如今却不得不向这些自己过去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愚钝之辈颔首拜谒。此事给昔日才俊卓异、傲视群雄的李徵以莫大的伤害,他益发地孤介、自尊。因而他在官场总是郁郁不乐,狷狂的个性越来越难以自控。一年以后因公外出,旅宿汝水河畔时,终因绝望而发狂。那天夜半,李徵脸色突变着从睡床爬起,一边嘴里说着莫名其妙的话,一边喊叫着下了床,冲入幽暗之中,再也没有回来。随从的人搜遍了附近的山野,也没有找到李徵的任何踪迹。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知晓李徵的下落。   翌年,祖籍陈郡的监察御史袁傪奉诏出使岭南时,途中在商于地界歇宿。次日凌晨,天色未明时就要出发。这时,驿站的官吏解释说:“从这儿往前不远的路上,有吃人的老虎出没,行旅之人不是白天是不敢通过的。现在天色尚早,官人可以在此稍做等待,天亮以后,再走不迟。”可是,袁傪却依仗自己的随从人多势众,并没有理会驿站官吏的劝阻,立即登程上路了。借着残月的微光,袁傪一行正要通过林间草地时,果真有一匹猛虎突然从草丛中一跃而出,眼看就要扑到袁傪时,却在瞬间回转身体,隐入了草丛之中。接着,从草丛里传来了一个人反复念叨“好险哪!好险哪”的话音。袁傪听着这声音特别耳熟,在惊惧之中猛然想起什么似得,便叫到:“哎呀!那岂不是在下好友李徵的声音吗?”袁傪和李徵同年登进士第,友人甚少的李徵,袁惨算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了。那或许是因为生性温和的袁傪和性格狷介的李徵从未发生过冲突的缘故吧。   草丛中,良久没有回应,却不时传来隐忍的、微弱的哭泣声。好一阵才低声应答:“在下确实是陇西李徵。”   袁傪忘记了恐惧,翻身下马,走近草丛。用眷恋的口吻说道:“久违了!”“我们在此重逢,年兄为何不愿现身啊?” 袁傪问。   李徵的声音回答说:“现如今在下为异类之身,如何可以腆着厚颜在年兄面前显露卑贱的形体呢?况且,如若在下自行现身,必定会使年兄你心生恐怖厌恶之情。可是,在下的确没想到会在此见到故人,此刻是依恋之情胜于自惭形秽(羞惭)之念。倘若年兄不嫌弃在下如今丑陋的外貌,就请稍稍耽搁一点时间,和你以前的老朋友李徵叙叙旧吧。”   此事倘若在以后回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那时,袁傪竟坦然地接受了这超自然的怪异事实,没有丝毫见怪。他命部下停止前行,自己站在草丛旁,与那看不见的声音对谈起来。他们二人谈到了京都的传闻、旧友的近况、袁傪现在的地位、以及李徵对他的祝福。青年时代就声气相投的两个人,用没有任何隔阂的语调谈了上面那些话之后,袁傪问寻李徵是何缘故变成现在的姿容,草丛里的声音讲了以下的话语。    大约距现在一年多以前,在下出差夜宿于汝水之滨,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的瞬间,就听到门外有谁在呼唤在下的名字,应声走出门外时,那声音在幽暗处召唤着。在下不自觉地就跟着声音跑了出去。象在梦中一般忘记自我地跑着、跑着,不知不觉一直跑进了山林。并且在不自觉间在下的左右手都可以着地奔跑,感到身体内部犹如灌注生气一般充满了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飞跃岩石峭壁。当在下清醒过来时,手指和臂肘的部位都长满了毛。天色微明后,看到山谷溪涧映现着的自己的身影时,在下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老虎。起初在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继而想这是仍然是在做梦,就犹如自己曾经历过的那种一个梦中还套着的另一个梦的境域一般。等觉悟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是梦的时候,在下茫然了,随之而来的是恐怖。在下完全无法判明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因而内心感到非常惶恐。   可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下不名究里。其实有时侯,我们完全不需要判明是怎么回事。不需要判明真相地接受强力意志的胁迫,不需要追寻理由地活下去,这就是我们作为生物的命数。在下想到了即刻去死。就在那时,当看到一只兔子从眼前跑过的刹那,在下身体内“人”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人”的知觉再次在体内苏醒的时候,在下的嘴巴已经沾满了兔子的鲜血,周边散落着兔子的皮毛。这是在下身为老虎的最初经验。自那之后一直到现在,在下接连不断地还做了些什么,实在是不忍再次提及呀。只不过,每一日里必定会有几小时会复苏人的意识。复苏的时候,和从前一样,可以说人话,也具备复杂的思辩能力、可以背诵四书五经的章句。以人类的心灵尺度,审视自己变为老虎之后残虐的行径。反思自己的命运时,是悲哀、恐惧、慨叹的。可恢复为人的时间随着岁月的推移日渐缩短。到如今,居然想到自己以前为什么会是人?实乃非常恐怖之事啊!或许再过一些时日,在下自己身体里的人性,也会完全消失于身为野兽之后习性之中吧?犹如古老宫殿的基石慢慢被砂土掩埋一般,最终,在下会彻底地忘却自己的过去,完全作为一只老虎疯狂旋转,啸傲山林。像今天这样,即使在途中遇到年兄,也无法辩识年兄是至交好友,将年兄生吞活剥了也不会有丝毫的悔愧之意吧。兽也罢,人也罢,究竟应该如何区分呢?刚刚觉识到这类问题,旋即又可能会忘记,难道在下不是一开始就认定自己应该是如今的模样吗?唉,那事无论如何都无所谓了。或许,自身里面的“人类之心”消失净尽,反倒会是在下的福分吧!可是,在下自己的“人类之心”现在却对此事感到无与伦比的恐惧。成为兽类,那该是多么令人恐怖、悲哀,难以想象的痛苦啊!在下这样的心情谁人能理解?谁人能体味?除非他自己也变成在下现在这样。可是,那样的话……在下的“人类之心”完全消泯之前,想请年兄答应一个请求。    袁傪一行屏住呼吸,凝神倾听来自草丛那不可思议的谈话语,那声音还在继续着:   其实也没别的。在下本来打算作为诗人文名远播。岂料夙业未成,就遭遇如此命运。在下曾作诗文数百篇,尚未在士人中流传,原稿也不知散遗何处。幸好现在还可以记诵其中数十首,烦请年兄代为笔录。并非想藉此成为诗界名流,也不晓拙作工对是否恰切。但不把这些令在下家产尽失,心神迷狂,曾经半生执著的诗作,哪怕是一小部分传之后世的话,在下即使去死,也会死不瞑目的。   袁傪令部属取来笔墨,跟随草丛的话语逐句笔录。李徵的声音从草丛朗朗响起。长诗短章计约三十篇。作品格调高雅、意趣卓逸,一诵既知作者才情超凡。袁傪一边慨叹,一边隐约感觉:不错!李徵禀赋一流是毋庸质疑的,可即使如此,要达致诗歌神品,他的诗在那非常微妙之处,似乎又缺点什么似得。     吟罢旧诗,李徵的声调突然一变,自嘲的说道:      真是令人羞愧呀,纵然在下变成现在这可怜模样,可在下仍然梦想自己的诗作为长安城里风流雅士传诵。这是在下横卧在石窟岩洞里做的梦。耻笑在下吧!耻笑梦想成为诗家却错变为老虎的男子吧(袁傪记起青年李徵有自嘲之癖,悲切地默然倾听着)……那好,既是笑柄,我就即兴吟诗一首,见证这老虎中存活着的仍然是当年的李徵。   袁傪又命部属记录此诗,李徵的声音(老虎)吟道:      偶因狂疾成殊类 灾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谁敢敌 当时声迹共相高      我为异物蓬茅下 君已乘轺气势豪      此夕溪山对明月 不成长啸但成嗥   这个时候,月残、光冷、晨露侵袭大地,穿越树林间的寒风告知人们拂晓将至。可每个人完全忘了事情鬼谲,寂静地在内心感叹诗人的不幸。李徵的声音复又响起:    在下先前曾说不解自己为何遭此命运,但仔细思忖,也不能说是全然地意外。在下为人的时,刻意回避与他人的交往,导致所有人以为在下倨傲自满、妄自尊大。其实,他人并不知道,那是一种近乎自卑的羞耻心作祟。不言而喻,被呼为故乡鬼才的在下,不可能没有自尊心。但(现在看来)那是近乎怯懦的自尊心罢了。在下一面想成就诗名,一面却不愿拜师求教、也耻于和诗友探讨,切磋诗艺。固守高洁,不与流俗为伍,而这完全是在下怯懦的自尊心和可怜的羞耻心导致的。既忧虑自己并非珠玉,又不愿刻苦磨砺,另外,又有几分相信一己或可以琢磨成玉,因此,不屑于与碌碌无为的瓦当共处。渐渐地远离世间,疏远人事。其实是愤懑和羞惭越来越的育肥了内在本来孱弱的自尊心的结果。每个人的性情中都有兽的一面,各人都应是自己的驯兽狮。在下的猛兽就是妄自尊大的羞耻心,是猛虎。在下的羞耻心使自己蒙受损失,使妻子儿女痛苦,也使朋友受到了伤害,结果,自己的外形和内心变得难以相称。而今反思自己,完全空耗了仅有的才华。所谓 “人生何事都不做嫌太长,凡事都做则嫌太短」之类警句,简直是文人的卖弄,只不过是暴露出自己才情不足、卑怯的危惧感和厌憎刻苦的懒惰而已。那些比在下更缺乏才识的人,为了成就梦想,经过专心致志的努力后,成为威风凛凛的一代诗家者大有人在。如今变为老虎,在下终于明白了一切。想到此,真是灼胸透骨般地痛悔。可是,在下已经无法回复人的生活,纵令头脑仍可成就妙诗美章,可又能靠何种手段去发表传播呢?更何况,在下头脑一天比一天更靠近老虎。真不知如何是好?在下白白耗费了过去时光。一旦想起都难以承受。每当此时,自己就爬上对面山顶的巨石,向着空谷咆哮。多想向人倾诉自己烧灼心胸的痛苦啊。也就是昨晚,在下无法排遣心中的伤痛,在那里对着月亮怒吼。但是,兽类听到我的狂嚎,只有恐惧、畏服,而山峦、明月、露珠,全都无法体会是一只老虎捶胸顿足地狂怒咆哮,伏天抢地地哀婉嗟叹,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痛苦内心世界。就像为人时,无人洞晓在下那容易受伤的内心一样。濡湿在下老虎皮毛的,又岂只是夜间的露水?   渐渐地天光微曦,暗夜淡去。黎明的号角穿响彻林间,哀怨凄婉。   不得不告别了。“在下不得不去陶醉了”(不得不还原为老虎了)李徵的声音道。“辞别前,在下还有一事请求,事关妻儿。如今家小依旧居住虢略,尚未知晓在下运命。年兄若从南方返归,烦请告知舍中在下已经辞别人世,万万不可明告今日实情。此乃在下的厚颜之请,年兄勿怪才是。年兄如若怜悯寒舍妻弱子孤,帮补一二,使其免受饥馑冻馁,也算对在下恩遇啊。     言罢,草丛里传出恸哭之声。袁傪也噙着热泪,欣然应允。李徵的话语很快回复了先前的自嘲口吻:     “在下果真是人的话,应最先请求此事,可惜,在下关注一己微不足道的诗名远甚于饥寒交迫的妻儿,沦落兽道不足怪也!”     李徵又道:“另有一言,请年兄谨记。兄从岭南返程时,万万不可再走此路。那时,在下或许沉醉虎身,不识老友而袭击!今朝一别,年兄登上前方百步之遥的山岗,请往此处回首,再看一回在下如今的模样,非是夸耀好勇,乃是希图再现丑陋身姿,年兄就不愿再路经此地看到在下了。   袁傪面向草丛叙说道别之言,抬身上马。草丛里传出难以抑制的悲泣。袁傪频频回头,泪眼朦胧地登程上路。     袁傪一行走上山丘,依照李徵的嘱咐回首眺望方才停留的树林草地。他们看到一只斑斓猛虎从茂密的草丛跃出。老虎朝着失色的残月仰天长哮,数声之后,再度跃入草丛,消失了踪影   据日本旺文社1967年1月版翻译 作者 中岛敦
评论有人说这个不对,那个不是,我诚恳的说一句:这是我理解的,或有错误,请见谅。———————————————————————————————————————————陆游唐婉两首《钗头凤》:陆游,仕途坎坷,情场失意。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婚了,二人都才华横溢!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陆母对唐婉不满,到后来终于逼迫二人离婚。(根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是因为唐琬不孕。)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十年后,陆游满怀忧郁,独自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触景生情后,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命下人送来一壶酒和她亲自做的陆游爱吃的四碟小菜,陆游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 并在墙上提笔写下后世广为流传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家也作了一首《钗头凤》,不久郁郁而终: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后来陆游还有许多怀念的诗词,并不出名,此处不写。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那一年,东坡十九,王弗十六。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词人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早逝。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几百年后,读起来依旧触动心弦!李煜《浣溪沙》、《玉楼春》、《长相思》、《书琵琶背》、《书灵筵手巾》等等。李煜与大周后初始非常恩爱,后来大周后病了,其妹趁机与李煜私通,大周后悲愤交加,终于香消玉殒。李煜悼痛伤悲,数次哭泣昏厥,并曾试图自杀,被救起。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已经由一个“明俊蕴藉”的二十八岁青年,变成了一幅形销骨立、不扶杖就无法站立的形骸。李煜为大周后写过很多诗词,以下是其中两首。长相思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还有很多,不是很出名。李之仪《卜算子》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李之仪对杨姝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接连写下几首听她弹琴的诗词。这年秋天,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哦,对了,查过,两人相差好像41岁。乐府双璧之《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摘抄几句如下: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另:自挂东南枝一句现在好像加入歌词了,如此悲凉的诗句,居然被恶搞,悲哀!崔郊《赠婢》唐宪宗时,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的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来却被卖给显贵人家。崔郊难以忘怀。有一次寒食,婢女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咸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面两句现在都成了很多组织的语言了!一入**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元稹的思妻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谭嗣同《狱中赠大刀王五》 ——谭嗣同的悲壮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的思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崔护《题都城南庄》——桃花依旧,人面不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李煜《虞美人》——那年她还笑春风,而今我已阶下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薛涛《春望词》》——对元稹的无限情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以下部分可以不用看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关于元稹是否薄情—————————————元稹还没结婚时,就和崔莺莺好上了;元稹在原配苇丛死后仅一年,就取了个小妾安仙嫔,于是乎,很多人一边对元稹的纪念亡妻的诗词吐口水,一边痛骂元稹薄情郎;而且在安仙嫔死后,元稹第二年又取了裴淑,我勒个去!这怎么看都是寡情薄意之辈啊!!首先要相信,爱与不爱,薄情与寡义,都不是通过原配死后是否再娶和原配死后多久又娶来衡量的!爱与不爱,唯有从最心底、最热忱、最真实的感情才能看出来。请记住:崔莺莺只是虚构的。韦丛病故后,次年三月元稹出贬江陵。十月在长安孤苦无依的女儿保子,在白居易等人的帮助下来到元稹的贬地江陵。当时元稹“胀腹看成鼓,羸形渐比柴”、“耳鸣疑暮角,眼暗助昏霾”。他本就多病,还有工作,还要照料“帐前啼”、“撩乱走”的“娇痴稚女”保子,其生活上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朋友李景俭“悯元稹之愁”,为他张罗续娶当地女子安仙嫔为妾,以照料不惯贬地生活而又多病的元稹以及幼小的女儿。元稹续娶安仙嫔之年仅三十三岁,放在今天人也不可能就这么过一辈子吧,更何况在那个时代,很显然,续娶是无可非议的。安仙嫔因病离开人世,第二年元稹出贬荒僻之地通州。不久元稹就“染瘴危重”,大病“百日馀”,几乎送命,后事都安排好了,十月元稹不得不易地就医北上兴元。在诗人染病身客居他乡的情况下,三十七岁的元稹在兴元娶裴淑为继配,将韦丛与安仙嫔留下的女儿保子、儿子元荆接到兴元,再次组成家庭。裴淑死在元稹之后,此后元稹再也没有续娶妻妾。应该说元稹的两次续娶,是实际生活的逼迫所致,而绝不是对前妻亡妾的背叛与薄幸。即便在今天,如果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既要工作养家,又要照顾孩子,也很难吧?续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吧,又何以见得元稹之薄情?韦丛故,元稹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悼念这位与自己甘苦与共的妻子,其《祭亡妻韦氏文》文云:逮归于我始知贱贫,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他人以我为拙,夫人以我为尊。置生涯于濩落,夫人以我为适道。捐昼夜于朋宴,夫人以我为狎贤。隐于幸中之言,呜呼!成我者朋友,恕我者夫人。有夫如此,其感也,非夫人之仁耶……昔惨凄于少别,今永逝与终离,将何以解予怀之万恨!对亡妻的思念远不止此,他的《遣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离思五首》都是纪念亡妻的作品。“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韦丛病故两年之后,元稹还以为她生活在自己的身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出自《离思五首》第四篇,“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感情炽热,含蓄蕴藉。“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更体现了诗人亡妻之后的孤寂情怀。诗人思妻之情深厚,无法解脱,于是寄托于修道之中。其实,“半缘修道”也好,“半缘君”也罢,都表达了诗人的郁郁心情,其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试问: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纵然文笔再好,能写出这么动人心魄的诗句吗?可见,元稹对于苇丛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不管他后来怎么样,从他的诗中,都能看出来,他绝非寡情之辈。况且,元稹对安仙嫔早逝,痛惜之情,哀伤之感也是溢于言表,如丧发妻,从他的《葬安氏志》也完全可以看得出。这不是爱,是什么?对于薛涛和其他,我不敢妄断,但至少,从这些都能看得出,元稹对于原配苇丛和安仙嫔都是真爱。所以“曾经沧海难为水”两句是元稹内心的见证。是的,诗品不等于人品,但文字的深处,是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文字是否真实,是否充满感情,结合诗人经历都能看出来。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从自身出发,不能以后世的观点做依据,不能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去判断正确与否。关于动人的诗句有很多,我写出来的,就是我认为合适的。以上即个人浅见。抛砖引玉,如果要喷,请轻喷。
夏承焘《浪淘沙·过七里滩》先生早年过七里滩,有浪淘沙一阕“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亦其一生得意之作。先生晚年语诸弟子曰:余易箦时,汝等幸无落泪,但于余耳畔诵此阕,余当含笑而瞑。后诸弟子果诵此阕为先生送行。嗟乎词仙,今世尙复能见斯人乎?每读到此,想见斯景,未尝不为之涕下!纪晓岚《悼郭彩符》郭氏为纪昀侍妾,其女嫁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之孙卢荫文,后盐引案发,郭氏数请纪昀救之。终至纪昀贬官流放。孰料旧事未了,反遭横祸。加之操持家务,劳累过度,竟一病不起。同年,纪昀长子病亡,郭氏以其看护不周,终日自责,沉疴愈重。乾隆三十六年,郭氏闻听纪昀被召还京,兴奋不已,唯忧病躯顽疾,天不假年,难以相见。故于关帝庙求签问讯,签曰“喜鹊檐前报好音,知君千里有归心。绣帷重结鸳鸯带,叶落霜凋寒色侵”。六月,纪昀归,不久,郭氏病重,药石不灵,撒手人寰。纪昀检点遗物,肝肠寸断,遂作悼亡诗“百褶湘裙颭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明知神谶曾先定,终惜芙蓉不耐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脍炙人口成语接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