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课件 恶搞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演唱:余红仙
(时长: 03:50)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演唱:余红仙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18 09:0105-18 09:0605-18 09:1205-18 09:1605-18 09:2005-18 09:2005-18 09:2205-18 09:2505-18 09:3205-18 09:36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上传时间:
余红仙生在上海,小时候常随父母到天蟾观看麒麟童、盖叫天等的演出,还常从电台收听越剧、沪剧、滑稽戏等节目.由于她天生有副好嗓子,十来岁就开始学演学唱.她有位邻居是沪剧名家石筱英的妹妹,余红仙很想跟石筱英学沪剧,石筱英也看中了她.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父亲建议她学评弹,因为说书不需要多少行头.就这样,12岁的余红仙在1952年拜了评弹老艺人醉霓裳为师.
当时,先生试她嗓子,余红仙唱的就是沪剧《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嗓子明亮的她把沪剧唱得有板有眼,但评弹能不能唱好呢?先生先以蒋调《战长沙》为她开蒙.余红仙学得认真,唱得也动听,老师这才正式收下了她.年过半百的醉霓裳擅长说唱弹词《双珠凤》.勤奋好学的余红仙不久就与老师、师姐拼档演唱《双珠凤》了.那年,她才14岁.两年后,余红仙与王再香拼档弹唱《双珠凤》《贩马记》,受益良多:之后还与李伯康合作弹唱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书艺得到了长足进步.
周总理关心《蝶恋花》
余红仙唱《蝶恋花》是在1958年.当时她所在的红旗评弹队商量如何用弹词曲调来谱唱毛主席诗词,赵开生执笔谱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由她在西藏书场作为正书前的开篇试唱.新作融化了蒋调、丽调、俞调、薛调等多种流派唱腔的旋律,很有新意.虽不太成熟,但听众非常欢迎.1960年夏季集训后,他们在周云瑞、徐丽仙、张鉴国等前辈帮助下,对《蝶恋花》修改加工,使演唱更富激情.
当时正逢中央领导在上海开会,余红仙去锦江小礼堂演唱了《蝶恋花》,陈云听后非常赞赏,刘少奇也在演出后与她亲切握手;周总理更是多次听她演唱《蝶恋花》,并称赞曲子谱得好,唱得不错,还鼓励她多谱唱毛主席诗词.有一次,总理听她演唱的《十六字令三首》,很高兴,并提出配乐单调要再加工的要求.日,经过音乐家黄贻钧、司徒汉等人的精心编配,弹词《蝶恋花》被搬上了交响合唱舞台,在上海交响乐团的伴奏下,在上海合唱团数百人的伴唱下,由余红仙独唱,《蝶恋花》就此享誉全国.
“金嗓子”书坛露头角
1960年12月,余红仙参加了上海人民评弹团,这成了她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人民评弹团名家云集,余红仙如鱼得水,先是与陈希安拼档《党的女儿》,继而与徐丽仙合作《双珠凤》,接着又与蒋月泉拼档现代长篇《夺印》,还参加了《人强马壮》《红梅赞》《晴雯》《点秋香》等多部中篇评弹的演出.在名家指点下,她的演唱艺术日趋成熟.如《夺印·夜访》一回,开始她唱来高亢有余、神韵不足,蒋月泉提醒她不要因天赋好而尽向高音区发挥,一席话使她茅塞顿开,懂得了正确处理演唱与书情、人物间关系的重要.丽调创始人徐丽仙则教她如何谱曲,如何铺排曲词,如何将各种戏曲曲艺提炼并溶化成评弹.此外,余红仙还向朱雪琴学过琴词和《珍珠塔》折子,向郭彬卿学过琵琶.
长期的磨砺,“金嗓子”崭露头角.余红仙的弹唱既有蒋调的雍容醇厚,又有丽调的委婉柔美:既有琴调的欢快跳跃,又有俞调的一波三折,且熔铸成自己独有的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毛泽东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背后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背后的故事
邱昶& 黄昕
】【】【】【】
  今年5月,是毛泽东的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问世50周年,词中被毛泽东尊称为“君”的李淑一,是“骄杨”(开慧)的“好朋友”,是“柳”(直荀)的夫人。在今年李淑一逝世10周年之际,她的侄女和侄女婿,深情回忆了她与毛泽东主席非同寻常的交往,以及《蝶恋花》问世前后的故事。  诗词唱和 传为佳话  1957年5月的一天,李淑一手举一只大信封,步履轻盈地迈进长沙市第二女中初三的教室,声音有些发颤地对学生们说:“毛主席给我写信了!”霎时间,学生们都愣住了,李老师从大信封中抽出一个小信封,左下方是遒劲、潇洒的三个字:毛泽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李老师饱含激情地朗诵了毛泽东主席赠给她的《蝶恋花?游仙》(后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词: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r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50多颗火热的心同为老师而兴奋,50多双稚嫩的手同向老师鼓掌。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16年前发生在湖南省立临时中学(一中)初一教室里的另一番情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以25岁的英年从容就义,就义前写下绝笔《与妻书》。李淑一在讲这书时,先是颤声读:“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眼泪慢慢从她眼角沁出,直至读到“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时,她更是抑不住内心的酸楚而痛哭流涕,满堂几十个小姑娘也由于受到老师的强烈感染而整整哭了一节课。而谁又知道,老师内心也深藏着一腔愁情别绪!  早在1933年,李淑一听说丈夫柳直荀牺牲后,结想成梦,和泪填了一首《菩萨蛮?惊梦》词: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就是这首词,历经数十年风雨,李淑一于1957年1月寄给毛泽东主席请他指正;也正是这首词,令毛泽东主席“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于同年5月11日,挥笔写下感天地、泣鬼神的词章《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  从延安时期到进京以后,无论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在生活、教育子女上,毛泽东对李淑一始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日,毛泽东在长沙蓉园亲切接见了李淑一,并和她合影留念。在蓉园的时候,毛泽东还把李淑一介绍给在座的客人说:“她就是李淑一,开慧的好朋友。”  两年后,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蓉园接见,李淑一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忆昔长沙识伟姿,重逢已是盛明时。卅年事业惊环宇,四海人民仰导师。话到忠魂弥恳挚,暖如朝日更温慈。九霄杨柳春常在,附骥深惭蝶恋词。  杨柳有知 含笑九天  李淑一和杨开慧是1920年在长沙福湘女中念书时相识并成为好朋友的。杨开慧思想进步,学习努力,生活朴素,为人豁达乐观。她不喜欢做礼拜,经常向李淑一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的道理,对李淑一的影响甚大。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李淑一曾多次去看望烈士的母亲,深情地对杨老夫人说:“开慧牺牲了,我就是你的女儿。”毛泽东在写下著名的《蝶恋花》词的同时,特地委托李淑一在暑假或寒假到板仓代他看一看开慧墓。  日,在花木葱郁的开慧墓前,李淑一献上鲜花和香果,含着热泪诵读祭文:“……近接毛主席来信,念君思君,作词悼君,嘱我暑假有暇,代他亲来板仓,奠扫君墓,获此良机,遂偿夙愿。今兹来奠,恩义双重,老友有灵,当能鉴察。”  李淑一是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相识相知的。两人一见如故,有相见恨晚之感。在李淑一心目中,柳直荀是一个不浮夸,对人诚恳,遇事沉着勇敢的好青年;而在柳直荀的眼中,李淑一则是一位好读书,既有新知又有旧学的负责任的贤淑女子。当时柳直荀边读书边开展爱国运动,经常寄宣传材料给李淑一看,在其影响下,李淑一也积极参加一些进步的学生运动。他们交往日深,感情日笃。有李淑一于1922年写的《怀友》诗为证:旧雨乖违久,明艰信转迟。那堪征战日,又赋别离诗。红叶知人恨,青灯笑我痴。同习不知处,何以寄相思。  日,李淑一与柳直荀结婚。婚后,柳直荀一边办协均中学,一边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及农民运动,历任湖南各界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7年5月对日“马日事变”后,柳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任中央军委特派员,1929年冬任中共长江局秘书长兼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夏到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红六军政治委员、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湘鄂西省苏维埃财政部长等职;1932年9月在洪湖蒙难。  在柳直荀的影响下,李淑一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支持和协助丈夫工作,曾掩护郭亮、夏曦、李维汉等同志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冬,柳直荀从上海带来他30岁生日的照片,照片背面写了两句唐诗:“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1929年5月,他又从天津来信,打算接李淑一和儿女赴津。不幸此信被国民党当局查获(同时还查出写有唐诗的照片),李淑一这位“著名共匪之妻”因此被捕入狱。后经柳、李两家父辈多方奔走营救,才得以交保出狱。  柳直荀自从“马日事变”当天离家后,就一直没有回来过。  可谁又曾料到,这竟成了夫妻最后的诀别!  从此,留给李淑一的是无尽的牵挂。  但是,李淑一无怨无悔,对为革命牺牲的丈夫的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伴随了她的一生。  从1924年10月结婚到1927年5月诀别,只有短暂的两年半时间。可两人实际共同生活的时间仅一年多。在这难能可贵的360多个聚首的日日夜夜,凝聚了李淑一、柳直荀这对恩爱夫妻的毕生浓情。她得到了毛泽东主席“抚孤成立,艰苦备尝”的称赞。  满门忠义 桃李芬芳  李淑一又名伯仪、守一、桐园,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书香门第,是长女。父亲李肖聃是前清秀才、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24岁赴日留学,在日结识杨度、杨昌济、杨树达、陈衡恪等学者。老先生一生廉洁正直,重义轻利,不乐从政。他曾力保杨开慧进福湘就读,也曾积极支持爱婿柳直荀的革命活动。直荀牺牲后,他曾作诗抚慰女儿李淑一,谓:“人寿难百年,所贵垂英声。”其言亲切感人,其情至爱至深。建国后,毛泽东称李肖聃为“老师”,并在给李淑一的信中附笔问候先生。毛泽东的儿子岸英、岸青兄弟到长沙也曾看望李肖聃先生。李老先生的品德为人,对李淑一的影响很大。家学熏陶,又使李淑一从小勤奋好学,具有很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尔后卓有建树。1962年2月,李淑一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曾任湖南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77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与李淑一相依为命70年的儿子柳晓昂,从儿时记事的时候起,就在脑海里镌刻下这难忘的一幕:夜晚母亲由于思念父亲而暗自流泪,有时把他哭醒,母子抱头痛哭一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最大的愿望是快快长大,好分担母亲的痛苦,让她过上幸福、愉快的日子。  在那风雨如晦、风刀霜剑的岁月里,李淑一带着儿女艰难度日。“著名共匪之妻”要找个谋生的职业本就不易,更何况还要带着两岁的女儿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所幸李淑一是师范毕业,又在福湘女中学习3年,便当起家庭教师,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3口的生活。李淑一与柳直荀早年有约,一定要培养两个子女到大学毕业。于是,她一面教书,一面抚育儿女。饱经风霜和劫难而后渐露曙光:女儿于1945年毕业于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儿子也于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李淑一的“抚孤成立”使毛泽东主席“极为佩慰”。朱F基总理于1998年在纪念柳直荀烈士诞生一百周年时对烈士遗“孤”柳晓昂的评价也很高:“我兄秉性仁厚,学业有成,勤奋工作而律己甚严,直荀前辈亦当含笑于九天之上。”  李淑一如今共有6位(外)孙子(女),个个学业有成,现在海内外不同的岗位上尽忠报国。正如李老的友人赠诗所写那样:报国无庸泪湿纱,死生不计党为家。“柳”枝虽折“李”犹在,千古争歌蝶恋花。  李淑一在讲台上辛勤耕耘浇桃李,呕心沥血培育鲜花。对学子倾注慈母、良师和益友的情和爱,为社会为国家造就了“满天下”的有用之材。李淑一的教学十分认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一丝不苟。她讲课时讲到作者小传、时代背景、课文提要、疑难词句时,能广征博引,使学生们听得如醉如痴;有时还吟唱、朗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回肠荡气,出神入化,回味无穷。作为语文教师,她写得一手灵秀的毛笔字,养成“一笔不阿,一笔不苟”的习惯,板书十分工整,批改作文也非常认真,有好句子必定圈圈点点,每篇作文必附评语。同样,她对学生也要求作业必须清洁工整,有错别字要改掉,补上而看不出痕迹,绝对不许马虎。她那爱、严、细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既严格又关心,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德,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广博的知识,浓厚的人情味,对学生母亲般的慈爱,灵活而新奇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李淑一在讲坛上树立起来的美好形象。  她,因毛泽东的光辉词作《蝶恋花》而蜚声中外,但她没有因此而居“词”自傲、醉入“花”丛,而是在极其平凡的人民教师的岗位上,如蜡炬般献出光和热,似春蚕吐丝无悔终生。这就是李淑一――被毛泽东主席尊称为“君”、被湖南人民尊称为“李老师”、被北京人尊称为“李奶奶”的李淑一。  日凌晨,李淑一走完了她俯仰无愧的一生,在京安然仙逝。  摘自《世纪》2007年3月(作者邱昶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淑一的侄女婿;黄昕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李淑一的侄女。)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赏析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
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
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嫦娥:《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
伏虎:指革命胜利。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蝶恋花,是中国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等人的《》,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还有以《蝶恋花》为名的电影和歌曲。
①李淑一:1901年出身在湖南的一个。入读福湘女中时,与杨开慧成为同窗好友。与毛泽东则是在长沙读书时相识,并在共同从事革命活动中结为亲密战友。后来,在毛泽东的关心和帮助下,由杨开慧当“红娘”,日,柳直荀与结为。日(当晚长沙即发生了“”),柳直荀匆匆回家吃过饭后,告别妻子和一对儿女,赶到省农民协会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岂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李淑一后来以教书为生,抚育儿女。[1]
直到解放后,李淑一才知早在23年前就死在左倾路线的手里。
②杨柳:的丈夫柳直荀。柳直荀,原名柳克明。1889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中兰村。早年曾参加南昌起义,后随军南下广东。不久被党派往上海、天津等地从事秘密斗争,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和中央军委特派员。1930年4月,柳直荀受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军团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红六军政委。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称红三军,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员。与贺龙、段德昌等同志率部队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31年6月,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成立,任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
此后,先后受命组编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后合编为红八师,兼任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在肃反扩大化中因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被打成“改组派”,被撤销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日牺牲,时年34岁。1945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为柳直荀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2]
③飏(y&ng扬):飘扬。
④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在本文中为倒装句)。
⑤: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⑥:传说是仙人的饮料。 :神话中月亮上的仙女。据《·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后羿(y&异)的妻子,因为被迫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到月上。
⑧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⑨ 伏虎:指革命胜利。
⑩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我失去了深受自己宠爱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你的丈夫柳直荀,杨柳二人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试问吴刚天上有什么?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寂寞的嫦娥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青天为烈士的忠魂翩翩起舞。忽然听到凡间传来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激动泪流,天地有感而人间大雨倾盆。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一八九八——一九三二)烈士,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零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三二年九月在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原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柳直荀被作为“改组派”枪杀于湖北监狱。杀害柳的,是“党中央派来的最高代表,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的一首《》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一九三零年十月中旬的一天,杨开慧不幸被捕。敌人只要她在报上发表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以马上获得自由,遭到了杨开慧的严词拒绝。她对前去探监的亲友说:“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同年十一月十四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据史料记载,原作本为“我失杨花君失柳”,诗人在草写时,灵感突发,将“杨花”改为了“骄杨”,并特别解释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一个“骄”字,瞬间让悲哀化作了敬仰。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曾着意对“我失娇杨君失柳”这句作过改动。据毛岸青、邵华回忆,有一次,他们请求父亲把怀念母亲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写给他们作纪念。毛泽东没说什么,只是走到桌前,缓缓抚平宣纸,悬起手腕,提笔写下了这首词的前四个字“我失杨花”。当时毛岸青和邵华以为父亲下笔有误,忍不住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怎么……”毛泽东慢慢地摇了摇左手,然后语调缓慢地说:“称‘杨花’也很贴切。”
  因为在毛泽东的情感世界里,杨开慧始终是一朵娇美的花朵,永远绽放在他记忆的深处。也是在这篇手书上,毛泽东还将“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飞”改写为“挥”。《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现在所见有两件手书:一件是前面提到的写给毛岸青、韶华的。此手书无标题,改“骄杨”为“杨花”,改“飞”为“挥”,词末写有“毛泽东九月一日”字样,竖写,无标点符号。另一件是无标题,词末写有“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字样,竖写,有标点符号。此手书是根据毛泽东写给李淑一的信中的赠词与信后的署名和日期拼合而成的。[3]
《赠李淑一》这首词首先刊登在1958年1月湖南师范学院院刊元旦专刊上。之后,《诗刊》、《人民日报》也相继刊登。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这首词收入《毛泽东诗词》(37首本)时,征得作者同意,改为现题《蝶恋花.答李淑一》。
这就是后来流传的“骄杨”版:“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骄杨”指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柳”指李淑一的夫君柳直荀(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文献记载,60年代初,章士钊请教毛泽东“骄杨”的寓意,毛泽东无限崇敬地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随后,毛岸青、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作纪念,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片刻后挥毫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岸青、邵华唯恐笔误,提醒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缓缓答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同在这稿中,毛泽东还把“泪飞”改成了“泪挥”,这就是“杨花”版《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来历。“2001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辑的《毛泽东珍品典藏》收录了该手迹稿,浙江革命烈士诗文碑林主碑《蝶恋花.答李淑一》正是据此刊刻的。”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毛泽东60年代初的手迹:“骄杨”成“杨花”
“泪飞”变“泪挥”[4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五月十一日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样。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下面为这首蝶恋花)”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
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此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的去处的问题。
这首词既是怀念杨开慧,又是兼怀贺子珍--贺子珍生于桂花飘香时,小名叫桂花。一个是他的初恋,一个是陪伴他走过10年最艰苦岁月的人生伴侣,是写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所以写成了一首绝唱。
,字:润之,笔名:子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军事家。日生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日在北京逝世。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湖南湘潭人。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毛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最初在全国各报刊公开发表时,为了让读者加深理解,在词末加了“编者注”,全文如下:“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5月写给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同志的。词中‘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爱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泽东同志的老战友,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2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骄杨’是指杨开慧烈士。她在1930年红军退出长沙后,为反动派何键杀害,她是李淑一同志的好朋友。”
1963年《毛主席诗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蝶恋花》也收入该书中,标题由《赠李淑一》改为《答李淑一》,还在“编者注”末添加了如下数语:“1957年2月,李淑一同志把她写的一首纪念柳直荀同志的《蝶恋花》,寄给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写了这首词答她。”当时笔者看了这个“编者注”后,忽发奇想,决定写封信给李淑一索要她寄给主席的那首《蝶恋花》。信件很快转到了李淑一在北京的寓所,她在日给笔者写了回信。随后,笔者又与李淑一有过几封信件的往来,从中了解到主席当年写《蝶恋花》时那鲜为人知的内幕。
那是1957年的春节,李淑一给毛主席写了封贺年信,因为她已经有三年没有写信给主席了,算是向主席请安的。信中还附上了她在1933年夏天写的一首《菩萨蛮》,词云:“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李淑一还请主席把过去写给杨开慧的那首词抄给她。主席很快在日回信,信一开头就说:“惠书收到。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子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意思是说李淑一不应当用“请安”的字眼。李淑一的《菩萨蛮》主席看了,信中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接着,就写了这首著名的《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李淑一收到这首词后,很是高兴。在给学生讲课时,就把这首词讲给同学们听,不少同学还把这首词抄在笔记上。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一位同学发现这首词后,就要求拿去发表,李淑一说:“这是私人唱和,如要公开发表,得经主席同意。”这位同学就给主席写信,请求公开发表。后来主席亲自复信,同意发表,只是把题目《游仙》改成了《赠李淑一》。于是这首词就在湖南师范学院院刊上发表了。接着,《文汇报》也转载了这首词,很快《人民日报》《诗刊》和全国各地报刊都相继发表了这首词。
据此,前面所提到的《蝶恋花》“编者注”的最后数语,所说有误。据李淑一所述,1963年出版的《蝶恋花》“编者注”应该是主席添写的,因主席一时记忆失误,把李淑一的《菩萨蛮》说成了《蝶恋花》。这在当时确实是个谜,不为外人所知。李淑一在给我的信中曾提到,将请主席在再版时予以校正。但因主席年事已高,为国操劳,已无暇顾及一条“编者注”的琐事了。不久,《毛主席诗词》再版发行,“编者注”仍未作任何改动。于是,笔者作为知情者,在1964年9月致函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建议修正“编者注”。该出版社对笔者的提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后,同意再版重印时,更正“编者注”。果然,该出版社在1965年的新版《毛主席诗词》一书中,“编者注”的最后数语依据我的建议,改成了:“1957年2月,李淑一同志把她写的一首纪念柳直荀同志的词,寄给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写了这首词答她。”
(本文作者雷克昌,文中所示档案现存于湖南省嘉禾县档案馆)[5-6]
该作在2005被选入北师大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的第三篇课文。
万松岭石碑上赫然写着“杨花”
【附】 李淑一原词
《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莫翻身早,
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
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
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
满衫清泪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