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句有批注?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学习排比句、认识双关句。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读熟课文,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准确用词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课件播放开国大典盛况)
  (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
  3、说说课文大意。
  师: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品读感悟,梳理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大典:盛大的典礼;开国:建立国家)
  2、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请大家再一次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1)生认真读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交流。
  (课件展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师:这几个部分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四、读中感受,品味理解
  1、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2、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师生合作读)
  3、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几自然段中写到指名朗读
  4、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5、指名生读。(师指导朗读关键词“直奔”“赶”等。)
  6、男女生合作读。
  7、女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
  师:是啊!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读出语气。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会场。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
  请看图片,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生自读)
  师小结:,课文主要事件写了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典礼是从第几节到第几节?(5—10节)
  师:高声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
  第5节:重读“排山倒海”,它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重读“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
  第6节:你对哪句话感受最深?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
  (指导朗读:声音应该是高亢、洪亮的。)
  师: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媒体再一次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全班齐读第7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1、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啊,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天。请你摘抄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句子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自我感受,我们应该写:(时间、地点、人物、典礼、阅兵式、游行、人员的心情)
  板书:
  开国大典
  大典前会场
  大典中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大典结束充满光明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会认5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字,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瞻仰、欢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自然段。
  3、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激发对毛主席的热爱,敬仰之情及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无比激动,喜悦之情。
  4、在阅读过程,初步体会场面描写、反复等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场面描写的表达方式是教学重点,体会人民对毛主席的热爱,敬仰之情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释题,初识大典
  1、释题
  “典”是什么意思?“大典”又是什么意思?(隆重、重大的仪式)“开国”又是什么意思?(建立新的国家)连起来说一说“开国大典”的意思?
  2、齐读题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大典带给我们的喜悦。
  (设计意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释题初识大典,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营造阅读期待的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典。
  自由地朗读课文,提示: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课件:“擎看红旗、电钮、瞻仰、聂荣臻、共产党”等。
  快速默读课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提示:画出文中有明确时间的词语,理解课文层次。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进入课文的门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三、精读品悟,感受大典。
  这节课,我们就直奔重点,学习文章主要部分典礼仪式。
  1、轻声读5--10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哪些场面?提示:找出“接着”一词,理清这几个场面。(板书:典礼开始,宣告成立,开国旗,宣读公告)
  2、默读5--10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加以批注。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交流反馈:
  预设一:(出示课件)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自由读,你发现这段话什么特点?
  (两个“这庄严……声音”,两个“一齐”,两个“传到”)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呢?指名读毛主席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两个“一齐”说明什么?(万众一心,不约而同,表达人民无比激动,高兴的心情)“欢呼”看得见,通过你的朗读表现此时人民的心情。“欢跃”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为什么全国人民如此激动?(出示资料)
  4、“两个传到”说明什么?借助祖国版图,引读,想象,还会传到什么地方?
  5、出示课件:再现当时的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作者采取反复的表现再现了当时情景。
  背诵这一段(第七自然段)
  小结:作者抓住毛主席宣布公告及人民反应的句子进行描写,再现昔日的场景,这就是场面描写。
  预设二:(出示课件)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瞻仰”什么意思?三十万人瞻仰的是什么?
  2、两个“一齐”又说明了什么?“站”又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写话: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______,表明______。
  5、感情朗读,升华小结。
  预设三:(出示课件)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一齐”说明什么?(对毛主席的敬爱)
  2、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习得语言,抓住关键词体会感情,使学生“言意兼得”。)
  四、总结升华,铭记大典。
  作者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再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面,这就是场面描写的好处。
  五、作业设计。
  1、背诵第七自然段,抄写第七自然。(必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课下交流。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XX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等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xxx而xxx;为xxx而xxx;为xxx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
  (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例如:房檐、廊檐等。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程序写了三个内容,即:第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第三,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写完这三件事,写阅兵式的盛况,再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群众游行的情况,最后写大典后光明充满北京城。)
  2.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3.列出段落提纲。(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第2段: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第3段:阅兵式盛况。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五)作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2.学生交流归纳。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4.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在今天成立了!”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
  (4)感情朗读。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 了解课文大意,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 初步感受典礼的隆重、盛大和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开国大典)读一读,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诉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说。
  二、 自学读文
  1. 初读课文,你觉得该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说)
  2. 出示要求:
  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把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划出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用“”)
  3. 学生自学,并拿起笔来圈圈划划。
  三、 检查
  1. 通过自学,你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了吗?对照自学要求,一项一项讨论。(指名说)
  1) 挑几个容易写错的词写一写。再默写下列词:
  诞生 协商 瞻仰 检阅 率领 排山倒海 吹拂
  (互相检查、批改;纠正错别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2) 提出较难读的句、段;(指名读)
  同桌比读,并用☆△表示你的评价。
  2. 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1) 文中解释课题的是哪句话?
  2) 还读懂了什么?(指名继续说)
  ①从参加的人及人数,看出什么?读一读(隆重、盛大)
  ②会场的布置觉得怎样?读一读(庄重、肃穆)
  ③群众老远赶来,那么早赶来,说明什么?读一读(热情高涨、激动、兴奋)
  3. 还有吗?(板书: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1) 看板书,对照课文,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 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1——4 5——10 11——13 14——15)
  分段时,文中有些句子已经帮我们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吗?(指名说)
  3) 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自由说,指名说)
  四、 总结
  1.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说)
  2. 启示下堂课内容:这样隆重、盛大的开国大典,你想不想参加?好,下堂课,让我们也跟随群众的队伍,走进会场,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 作业:作业本第1、2题。
  板书
  会场1——4
  典礼5——10
  开国大典 阅兵11——13
  游行14——15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理念:
  1.实现“长文短教”,抓住“大典”,达成两个层面的对话:大典的程序、大典的重点段和关键句的品读,力求体现教学设计简洁明朗。
  2. 采用图文、音像拓展方式力求帮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感情,实现语文教学之人文性特点。
  3.突破从注重内容,从内容入手的一般模式,力求实现“关注语言形式”与“理解内容”之间的和谐交融。具体体现在:习得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小标题,关注作者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来清楚明了、有详有略地写出大典的隆重、盛大。抓住“三十万人”、“一齐”、“一阵”这些词语感受语言描写上的特点――反复。抓住重点段感受语言描写的层次和层层递进,
  教学目标:
  1.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概括小标题的能力。
  2.抓住“大”,聚焦课文5―10自然段,通过朗读、比较、想象等方法品析句子,感受作者用反复的写法和语言描写有层次,写出了大典的隆重和人们的心情、感情。
  3.通过图文、音像的拓展感受人们激动、自豪、喜悦的心情和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祝你永远没有忧患 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愿你月儿常圆 儿女永远快乐
  课中:
  一、开门见山,揭题解题。
  1.今天,就让时间回到62年前,回到我们的祖国诞生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我们来学习(课前板书:开国大典 生齐读)。
  2.“大”是什么意思?(板书:隆重、盛大)――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这是大典。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0分钟)
  1.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这隆重、盛大的典礼的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大典进行时的盛况的?(5至14自然段)
  2.课件显示: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有哪些程序?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相关自然段旁的空白处。
  (教师提醒:大典从第5自然段开始,小标题可以从第5自然段开始写。)
  2.学生交流小标题。
  教师引导可以说得更精练,并粘贴小标题的卡片,如下:
  主席出场 阅兵仪式
  宣布开始 群众游行
  宣告成立
  升国旗
  鸣礼炮
  宣读公告
  3.请同学们读读第9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你们发现哪两个小标题需要调整?(升国旗和鸣礼炮是同时进行,应并排放)(教师调整)
  4.要是把这六个字的小标题也提炼成四个字的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就有了一种工整的美。能提炼吗?(学生提炼,教师调整为:升旗鸣炮)
  5.同学们,开国大典的全过程都在黑板上了。我们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6.5至14自然段是写典礼时的盛况,那么1至4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前),第15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后)。(粘贴:典礼前 典礼后)
  7.教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就是按照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这样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其中典礼时写了这些程序,把隆重、盛大的典礼写得清清楚楚、有详有略。
  (同学们,有一种设计师叫作家,作家是语言的设计师。这么隆重的大典,作者是怎么构思的呢?作者就是按照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典礼时写了这些程序,把隆重、盛大的典礼写得清清楚楚、有详有略。使得我们能够如此清晰地把整整四面长的课文内容一网打进在黑板上。)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领悟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中国认人民对新中国的成了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
  2、整体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盛大场面?
  (3)画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在旁边标注上你自己的体会,想一想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4)在组内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
  在品读了重点词句后练习有感情朗读。
  (6)指导书写生字词。
  3、精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大典开始,写了哪三件事?(学生快速默读、思考)
  (2)大典进行中,哪些场面最让你感动?(边读边画、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同时进行批注感想
  (4)指导朗读,表现出群众欢腾、热烈的场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阅兵式部分。
  (6)指名读课文第5段,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后,傍晚时天安门广场景色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只礼花陆续…………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西写作特点。这样生动的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7)理解“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的意思?想想本文的中心思想。
  (8)学生听配乐朗读课文,回忆全文内容。
  4、总结、扩展
  (1)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试写出课文的梗概。
  (2)仿照课文写出3个比喻句。
  (3)阅读自读课文的《刻骨铭心的国耻》。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
  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能力: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活动内容:
  开国大典
  活动目的:
  通过创设情境,体验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过程:
  1、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搜集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体验开国大典时人民激动的心情,并讨论举国上下为什么如此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探究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深入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3、模拟升旗仪式。通过模拟升旗仪式,重温升旗的要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思想感情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华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三)作者介绍:
  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
  (四)艺术欣赏:
  1、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xxx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2)《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
  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
  (五)艺术成就
  1、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
  2、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3、体现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六)结论
  《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
  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
  过渡: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新授
  (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
  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
  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
  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
  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毛泽东在建国初期的几个生活细节,了解一代伟人朴实平凡的品格。
  2.结合剧情展开合理想像。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毛泽东的朴实平凡的品格。
  2.难点:描写人物言行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想:
  观看影片《开国大典》再对课文作简要分析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
  二、课文研读
  1、剧中写了毛泽东的几个小故事?
  讨论并归纳:主要写了四个小故事:
  (1)观赏北平夜景
  (2)吃羊肉泡馍
  (3)会见程潜用湖南老乡
  (4)与儿子交谈
  2、从每一个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泽东有哪些特点
  讨论并归纳:建国初期,北平一片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机慢点走,想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羊肉泡馍馆里人们轻松的风趣谈话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这些都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反对标语表现了他反对个人崇拜、在圆明园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在与程潜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风度,不计前嫌、在对待自己的湖南老乡问题上,他热情招待,但决不迁就他们的要求、在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对儿子要求严格,不搞特殊化。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站得高,看得远、他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跳出同期率的支配,他要找出一条新路,那就是民主、
  3、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写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个纯朴又带有封建思想的农民形像。他以毛泽东为骄傲。但又带有狭隘的小农思想。
  4、剧中写毛泽东在圆明园像在思索什么,你认为他在想什么。
  提示:可能回想中国的百年耻辱,想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此站起来了,历史将不会再重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三、作业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03-05
课文《开国大典》拓展阅读教学设计12-21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2-06
《太阳》优秀教学设计怎么写-《太阳》优秀教学设计02-12
《打赌》优秀教学设计04-15
山村优秀教学设计01-11
《理想》精选优秀教学设计01-18
口技的优秀教学设计01-17
《jqx》优秀教学设计11-3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拟人句的批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