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基本规律是谁提出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在新闻心理学中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称为

A.开放性原则 B .整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扬弃的原则

2. 予l913年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3. 电视观众受邀与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属于

A.角色互换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望 D.角色规定

4.在人的心理现象(活动)中,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5.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起激发与导向作用的非智力因素是

6.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决策上自主,属于心理素质模型中

A.最内层的心向系统 B.次内层的心态系统

C.次外层的能力系统 D.最外层的行为习惯系统

7.“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说明新闻敏感的思维具有

A.顿悟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创造性

8.硬要把胖人看成身体健康、把瘦人看成心胸狭窄,这是社会认知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定势效应

9.记者与采访对象发生心理碰撞的基础是

A.记者心理 B.采访对象心理

C.记者反应 D.采访对象反应

10.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是

A.理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常态思维 D.形象思维

11.当事情发生变化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记者根据实际变化了的情况作出新的考虑,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思维策略是

A.聚合思维 B.理论驱动归纳

C.材料驱动归纳 D.发散思维

12.由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的情绪状态是

13.新闻编辑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是

A.编辑知识 B.编辑技术

C.编辑主体 D.编辑行业

14.编辑群体的认知方式偏向于

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内向性 D.外向性

15.将人格理解为良心和知识的是著名主持人

C.敬一丹 D.赵忠祥

16.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的显著特点是

A.稳定性 B.倾向性

C.变异性 D.创造性

17.对非常情况作出既出人预料又合乎情理的巧妙应对的能力,体现了主持人具有思维和语言的

A.灵活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稳定性

18.“每一个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各自有一套目的和原因。”说这话的传播学大师是

A.施拉姆 B.霍夫兰

19.传播者用事实说话,希望受众自己体会传播者观点的劝服方式被称为

A.结论的引出 8.结论的得出

C.诉诸理性 D.诉诸感情

20.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怕光、怕噪音、注意力难集中、失眠等,出现上述症状表明人的身心表现处于

A.强迫状态 B.焦虑状态

C.亚健康状态D.抑郁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包括

22.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有

23.采访对象不利于采访的性格特征包括 7

24.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其中非语言符号包括

25.社会学家凯尔曼于1 961年提出态度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过程要经过的阶段包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新闻编辑的“胆”

30.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

32.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33.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移情具有哪些功能?

34.受众对于耘闻媒介的喜爱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5.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新闻工作是一种对人们有着巨大压力的职业?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新I磙敏感的心理内涵是什么?请分析其思维特点及产生的心理过程。

37.请具体阐述新闻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各处于什么地位?如何评价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8.如何正确理解新闻写作心理和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含义及特点?请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进入新闻写作的最佳心理状态。

}

【摘要】:二、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电视里、报刊上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广告,然而广告里用尽了甜言蜜语,也不一定拉得住顾客,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任人们随意挑选,不用说一句话,却比千句广告语还要强,因为商品靠质量的事实使人信服。所以,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是“用事实说话”。

二、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里、报刊上充斥着各种商品的,然而广告里用尽了甜言蜜语,也不一定拉得住顾客,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任人们随意挑选,不用说一句话,却比千句广告语还要强,因为商品靠质量的事实使人信服。写新闻也要用事实,这是由新闻写作一般规律引申出的特殊规律。

名牌节目“”、《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的宗旨就是“用事实说话”。记者深入到各个角落,用镜头和笔记录下一个个事实,实现了一次次成功的新闻监督,成为中国新闻监督的标志性节目。所以,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是“用事实说话”。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说过:“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7]这是对新闻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事实上,谁做到了“用事实说话”,谁的报道就会更具魅力。

什么是“用事实说话”?胡同志1946年9月1日发表在延安《》上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就指出:“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上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非从他那里接受意见了。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一)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事实”是客观存在,“说话”是主观意图。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形成了新闻写作中的基本矛盾。“用事实说话”正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用事实说话”使新闻更具有说服力,容易吸引。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从具体的事实开始的,没有人先从抽象的概念来认识世界。人们要认同记者所说的“话”也只能是从记者向人们所报道的事实中去理解、去分析。我们写新闻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而不是说空话、套话。因为事实是鲜活的,它更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一篇通过生动、典型的事实,达到要表达的丰富意义,其说话的力量就会增加。正如《羊城晚报》、《新》等各地蓬勃发展的都市报,之所以能很快抢占市场,就是因为这类报纸能及时、直接地把事实报道出来。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事实具体。二是事实典型。新闻用事实说话,还要求这个事实具有典型性,就是富有个性,能较充分体现共性,有普遍指导和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大量具体的事实中进行筛选,“挑出”代表事物本质的典型材料,正因为它典型,也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或者说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三是事实生动。首先,事实本身必须是生动的。事实的具体和典型是生动的重要条件,当然也还有一个表达技巧问题,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来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

第二,“用事实说话”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自尊是人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自尊意味着人们不愿意事事听命于别人,每一个判断,都由别人替他作出。人人都愿意自己作出结论,自己作出判断。用事实说话,就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自尊的要求。

第三,“用事实说话”能够提升新闻的含“金”量,杜绝空泛。“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实真实,即确有其人其事,因为新闻本身就是事实的信息。二是指反映之实,也就是所报道的新闻不应该比事实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还事实本来面貌。事实不真,便是谣言;传播不真,便是失实。如果是一条不实的新闻,那读者还肯买你的报纸吗?还会再相信你吗?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市场,当然,也就没有生命力。然而,现在有不少的新闻工作者并不能做到用事实说话,而是热衷于虚假浮夸,添油加醋,这样的报道最终难以赢取读者的信任。其实,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作者客观公正地摆事实,比刻意渲染任意拔高效果更好。

(二)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主要表现

1.直接在新闻中发表感想和议论

虽然新闻并不一概排斥恰如其分的议论,但事实的叙述必须是主要的和充分的,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而不善于用事实说话者,则恰好颠倒了过来。大量的议论不但多余,而且空洞。

新闻中的“道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去讲,都必须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事实不充分,“道理”也就成了强词夺理。西方新闻学家强调,要想让读者理解记者在稿件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首先就要使读者相信稿件中报道的事实,为此,就要交代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做到有根有据。而现在很多新闻稿,不但不交代消息来源,而且还经常武断地说:“某某社区的居民们一致表示……”“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赞扬……”这种写法曾经引起过许多外国朋友的反感。一位英国专家指出:两个以上的人不可能说完全相同的一长段话。记者用“广大群众说”这个提法,只不过是笨拙地借群众之口表达自己的意见。

3.不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

满足于铺陈廉价的,却不会用生动的细节去展现人物的。

(三)怎样用事实说话?

新闻写作中的基本矛盾是客观新闻事实和记者报道观点之间的矛盾关系。一个记者要写一篇报道,首先要受到新闻事实是否发生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在写作方法上,应采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将其意见(观点)隐藏在事实的叙述中,透过事实,顺乎自然地流露出记者的观点和倾向,使“事实”这个客观存在与“说话”这个主观意图达到高度统一。西方通常把这种新闻表达方式形象地比作“藏舌头”。“舌头”是新闻记者要通过新闻作品表达的思想、主题,要说的“话”,但这个“话”并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精选的事实和对事实的安排,让读者(受众)自己去感觉出来的。“舌头”如何“藏”?我们可以注意以下方面:①把要表达的意思“藏”在幕后。②把要说的话“藏”在新闻角色的口中。③把倾向性“藏”在背景材料中。④把倾向性“藏”在对通篇新闻事实的精心组织之中。

2.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技巧

如果说“藏舌头”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达到自己的宣传目的的话,那么这里的一些技巧则主要是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这些方法都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1)一般用叙述。这样可以减少记者站出来指手画脚的机会,容易做到客观公正。

(2)注明消息来源。对那些阐明事件的原因、预示事件发展趋势、解释事实之间内部联系的内容,一般要注明消息来源。特别是内幕新闻,不写明消息来源就无法使读者相信,甚至会以为是记者的瞎猜;对于有争议的、容易引起怀疑的事实,注明消息来源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同时也有利于读者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对于那些一时得不到官方证实,又十分重要的新闻,每句话都应注明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新闻事件的知情者、、消息灵通人士等。

(3)注意报道的平衡性。对有倾向性的报道,千万不能顾此失彼,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公正、全面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用事实说话也要说全面、公正的话,不说片面的话。要既报喜也报忧,讲成绩也讲缺点。表扬时不要把成绩说得过满,批评时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要讲出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报道有争议的问题,要如实报道各方面意见而不能偏袒一方。

(4)再现现场。用记者亲眼所见到的典型场景说明要说明的问题,也是用事实说话常用的方法。

(5)捕捉细节。细节对于刻画人物来说,往往能生动真切地展现其个性特征、内心世界;对表现社会生活来说,以小见大,往往能说明深刻的主题而又有很强的说服力。

(6)通过对比。新旧对比、前后对比、横向对比,比数字、比现象,都是很有说服力的写法。

(7)通过事实本身的逻辑说话。

(8)通过别人的嘴说话。

(9)通过背景材料说话。

}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下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

第一节 新闻写作特殊规律

一、什么是新闻写作规律

新闻写作同其他写作一样,有普遍规律,即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新闻本身的特点,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是基于客观、真理之上的。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是什么呢?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

服从事实包括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以事实为根据,尊重事实,忠于事实,反映事物原貌。

又一层意思是,写什么,怎么写,必须从事实出发。

新闻写作在服从事实的前提下,还必须服从事实的报道。

二、对新闻写作规律的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这就是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

这句话可能会出一道考题: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则没有新闻。

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书中举的例子:(p270-271)

有一年6月,浙江新安江水库,因上游地区连续降雨,水位超过汛期控制,遂于28日开闸泄洪。第二天,《浙江日报》和外地某报均就此事发了新闻:

本报新安江水电站28日电 28日下午,新安江水库开闸泄洪。17时37分,随着一声电铃响,坝顶的龙门吊车缓缓地将重320吨的5号闸门吊起,平静的库水一下从80多米高处沿弧形坝体冲下,在坝前形成蘑菇云似的庞大水球,尔后向下游滚滚流去。

这次泄洪是新安江水电站1960年建成后第二次,上一次是1966年。今年4月1日至6月27日,新安江流域降雨量已达1120多毫米,比常年增加1/2。泄洪前,水库水位超过了汛期控制线,是新安江水库建成后的最高水位……

目前,电站仍继续正常发电,泄洪指挥部负责人说,今后将根据洪水情况决定泄洪量。

本报新安江6月28日专电“黄河之水天上来”,古诗李白诗句中那瑰丽雄奇的景观,在新安江电厂大坝的泄洪中,真实的再现了。17年一遇的新安江电厂大坝泄洪,于今天下午5时38分开始。

当坝顶两台各160吨级的吊机,吊起10米高、18米宽的泄洪闸门时,处在107.25米高度的库区江水,以每秒5000立方米的流量冲出,好似千万条狂怒的巨龙,挣脱群山和大坝年长月久的封锁,奔腾呼啸地冲向滚滚东去的大

江。二三尺长的大鱼,成群地被冲出闸门,顺随着飞溅的浪花,被抛向半空,再摔进下游江面。当地万余名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分聚在两岸山腰上尽情观赏。据了解,这足以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将持续66个小时……

上面两条新闻,报道新安江水库泄洪的同一内容,由于对事实的认识以及表述上的差异,效果迥然不同。前一条新闻,按事实原貌反映事实,强调泄洪是为保大坝安全和正常发电,并说明今后将根据洪水情况决定泄洪量。新闻对泄洪情景的朴实描写,意在表现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字里行间充满与群众息息相通的融洽感情。这种反映实际的写法,遵循新闻写作规律,坚持服从事实和对事实的报道,自然也会获得读者的好评。

两相比较,后一条新闻,则违背新闻写作的客观规律,以致造成不良的传播效果。它以《新安江电厂大坝昨起泄洪,万余群众观赏奇景》为题,开头就写什么“瑰丽雄奇的景观……真实地再现了”,接着又赞叹这是“足以令人惊心动魄的人间奇景”还说在场的群众“怀着寻奇探胜的心情”在“尽情观赏”。这样的描绘和渲染,同现场的景象、气氛相悖,显然是失实的,特别是新闻中显露出的思想感情与事实的逻辑不符,难怪使人觉得报道者是在幸灾乐祸。正如有的文章所批评的,忍痛泄洪的背后是揪动人心的灾情,这算是什么样的“人间奇景”?当地群众又怎么会“寻奇探胜”来“尽情观赏”?文章指出,写新闻、写作品、看问题是很强调感情和“立足点”的……只要同广大群众融成一片,安危、甘苦共之,那就会写出另一番心情和景象来。

第二节 新闻写作基本要领

不同体裁的新闻各有特点,写作上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一)纪实写真的含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纪实写真是写事实、写真情,而不是虚构,不是拔高,不是歪曲和捏造事实。

1.关于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

事实总是真的,假的不是事实。然而,本是由事实构成的新闻,有时并不真实。新闻事实和新闻真实,两者是统一的、一致的,但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在写作时要正确看待“事实”与“真实”,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是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

2.关于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

新闻通讯不是文学作品,人物的每个细节、动作都必须是事实,任何凭“合理想像”的写法都是不允许的。写作中主观脱离客观,对事实的叙述不当,以致新闻失实。

(一)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

新闻用事实说话,就是写出事实并把事实说清楚,即“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用事实说话,其主旨在戒“空”求“实”。

这里的“说话”首先是不讲空话。其次是寓理于事,通过事实的逻辑说明问题。需要特别指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绝不是所“观点加例子”,不是把事实仅仅作为例证来阐释某一观点,而应当把观念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之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看书中的例子(p277-278)

三、交代新闻要素(重点)

(一)新闻五要素和交待五要素的必要性。

1.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又称5W(五要素的英文都是“W”开头的:When、Where、Who、What、Why)。

新闻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how,怎么样)。

这个“H”(how,怎么样)并不是经常出现在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里的,但往往一些深度报道,通讯的这种新闻体裁一定是必不可少这“H”(how,怎么样),新闻要素有两种问法:请简答一下,新闻五个“W”是指什么,或问新闻六要素是什么,要按不同给出的答案分别回答它不同的问法。

2.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呢?

首先,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其交,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通心理。

第三,这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二)新闻要素的选择和运用

选择新闻要素的目的是区分突出什么和不突出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各个要素得到恰当的运用。

突出重点的新闻要素而忽略次要的新闻要素,在新闻不同的体裁要求、不同的主题要求,、不同的编辑方针要求情况下,可以有所增减、有所取舍。

第三节 新闻的新快短活与写作

“新”的界定含义,首先要事新,如果是历史就要和新闻截然分开。

“事新”必须以“时新”为前提,再有一种是“意新”角度。

“新”是说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就是要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新闻写作讲“文贵神速”。

世界上的事物尽管类似的很多,但彼此总有不同的地方,能不能写出事物的特点、个性,避免模式化、一般化,这才是新闻能不能写活的关键。

是针对消息而言的。它体现在要文的摘要上。

第四节 关于“功夫在笔外”

一、“笔内”与“笔外”

笔外功夫,主要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和掌握,同时,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熟悉当前社会动向,还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功底。

比如;作为新闻写作文化内涵的两个重要范畴是什么?

作为新闻写作文化内涵的两个重要范畴,这里更强调文学与美学方面的知识修养。

第五节 新闻体裁的演进和规范

一、我国新闻体裁的渊源

中国式新闻体裁,主要源于极为繁富的古典文学,新闻通讯、特写写作至今仍与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二、新闻体裁的独立与发展

新闻体裁变革的标志是什么?

新闻体裁变革的标志是具备体裁意义的新闻从古典文学中脱颖而出,以报道简明、平实、快速和具备新闻要素为其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崭新的独立文体。

三、现代新闻体裁的一般规范

消息是短小精悍的新闻,也是新闻最基本的形式,消息就是把社会发生的事件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受众那里,传达到读者那里,要求准确、快速、新鲜。

消息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1.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听众、观众);

3.叙事朴素、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时间性强,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但不能概念化。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1.容量大,范围广,取材比较全面、完整;

2.展开情节,情景交融,还讲求结构的变化;

3.对事实的表达多样化,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4.比起消息,通讯的文字篇幅稍长一点,发稿时间也可以稍缓一些,但仍然要求尽可能短、快。

就像电影上放大的特写镜头,突出新闻中富有特征的局部,细致描绘事件的一个片断、一个场景或人物活动的一个侧面。

1.内容集中于一点,并着力于细节描写;

2.新闻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3.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强调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化刻画。

兼有新闻性和文学性,即内容(包括细节)真实,且有一定的时效要求,形式上则充分运用文学表现手法。

-----下 编 新闻写作----- 第 七 章 通讯的写作(下)第一节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主要是写人的,是以人物报道为中心的一种通讯体裁。人物通讯用它丰富的内涵,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

-----下 编 新闻写作----- 第 六 章 通讯的写作(上)第一节 通讯的出现和发展 一、通讯的出现新闻文体与古典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但不等于通讯写作......

上编新闻采访第一章 新闻采访综述1.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 2.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

电视采访学绪论本章主要内容: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第一节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1、记者思维 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及在新闻撰写中所需要的独特的不同于一般观众的思维,一般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统摄思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