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查到今年战支在川招生了吗?

  近期,随着上海经济恢复和重振的步伐加快,上海市新增用电的需求日趋旺盛。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海全市各类新增用电申请的容量累计达到/unify/r//unify/r/1.600021" target="_blank" web="1">上海电力表示,在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可靠供应的同时,加紧完成剩余项目的施工建设,力争于9月底前全部送电。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2020年5月9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抓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2019年计划执行情况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9年12项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616亿元、增长7.5%,与预期目标持平。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高于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

  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符合3%左右的预期目标。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144.3亿元、增长10.4%,高于预期0.4个百分点。

  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70.7亿元、同口径增长7.7%,高于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

  6.进出口总额6765.9亿元、增长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6154元、增长8.8%,高于预期目标0.8个百分点。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670元、增长10%,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

  9.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5%左右。

  10.城镇新增就业107.8万人,超过预期目标2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

  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4‰,符合5‰左右的预期目标。

  12.城镇化率为53.8%,高于预期目标0.8个百分点。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全力稳定经济增长,有效需求持续扩大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实施《2019年全省经济工作要点》,全省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3714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第6、西部第1,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作用更加明显。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86.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6.3%。组织全省两次集中开工,涉及重大项目3108个、计划总投资1.6万亿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完工,汶马高速(部分路段)建成通车,成自宜高铁、向家坝灌区一期、京东方绵阳6代线、信利高端显示、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快建设,水电外送第四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华讯方舟南充智能制造等项目开工建设。

  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深入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出台《四川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830.2亿元、增长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14.1亿元、增长11.6%。深入推进市场拓展“三大活动”,组织14万余家企业开展活动超过1.2万场次,成交额近8000亿元。诚信示范商业街区建设有序推进,重点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双十一”当天,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30.1%。

  外资外贸稳步发展。积极开展“外贸促进三年行动”,全省货物出口额3892.3亿元、增长16.8%,总量居全国第8位。积极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23.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4.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24.8亿美元、增长13%,总量居中西部第1,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0955.1亿元、增长4.4%。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5家、达到352家,其中在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47家。

  2.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不断夯实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点攻坚深度贫困地区,全年实现50万贫困人口脱贫、1482个贫困村退出、31个贫困县摘帽验收,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年易地扶贫建成住房涉及人口15.8万人、搬迁入住12.2万人。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188.8万户、608.5万人,突出问题整改率超过90%。全年投入资金1500多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10558个。统筹用好帮扶力量,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省内对口帮扶项目超过2000个,到位浙江和广东两省财政援助资金29.5亿元、企业投资190.6亿元。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0.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9.1%、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87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97.7%、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标准,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严格管控农用地周边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面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出台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持续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完成营造林9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6%、提高0.8个百分点。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加快建设,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新增10家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5家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全省水电装机769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3.9%。天然气年产量突破38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81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1。

  重大风险防控有力。健全省市县三级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地方金融组织预警监管平台,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有序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3.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区域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全面落实“领导小组+五大片区联席会议”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谋划实施46项标志性重大项目(事项)。“主干”引领作用增强,“多支”发展持续向好,“五区协同”深入推进。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环成都经济圈增长7.7%,川南经济区增长8.2%,川东北经济区增长7.5%,攀西经济区增长5.9%,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6.3%,7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个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

  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增强。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表彰30个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出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政策和考核办法,大力培育工业经济强县、天府旅游名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县和建设生态示范标杆县,经济总量千亿元县(市、区)达到9个,百亿元县(市、区)达到121个,6个区进入全国百强区,27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市)。支持县域优势特色经济发展,形成叙州油樟、会理石榴、东坡泡菜、郫县豆瓣、阆中保宁醋、射洪锂电、青神机械制造等一批知名品牌。全面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省乡镇数量已减少1170个、减幅约30%,县域公共服务效率和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势头良好。城乡融合发展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成都西部片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增自贡、达州2个百万人口大城市,百万人口城市数量达到7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省级特色小镇达到120个。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区、50个乡村振兴先进乡镇、5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99%建制村通客车。全省4.7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光纤”。推动乡村“聚人气”“聚财气”,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与工商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相结合,推广股份合作、产权合作模式,累计实现70万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创办企业17.6万户、带动就业218万人。

  4.大力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

  开放空间不断拓展。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979.9亿元、增长20%,近1/3对外贸易、3/4对外投资、超过9成对外承包工程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金融结算融资规则试点、塞内加尔加穆尼亚久工业园区二期项目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开放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311对,新获批在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2家、达19家,成功举办2019“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成都成功举办。川渝合作持续深化,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基础。川港、川澳合作会议机制进一步巩固,川桂、川粤、川浙等合作常态化发展,与贵州、云南、甘肃、吉林等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川桂国际产能产业合作园等合作事项落地实施。

  开放通道建设扎实推进。主动对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编制形成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与13省(区、市)签订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全年开行中欧班列(成都)1551列、连续4年居全国第1,综合重载率86.4%、同比提高20.7个百分点。着力打造陆海互济的对外经济走廊,出川大通道达34条。成贵高铁建成投运,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汉巴南铁路南巴段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林段、成南达万高铁、西成铁路、西渝高铁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泸州至重庆荣昌等高速公路推进顺利,成都至绵阳扩容等8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2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25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7500公里。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开工建设,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省四级及以上航道达1532公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5585万人次,国际(地区)通航航线达126条、居中西部第1。巴中恩阳、甘孜格萨尔、宜宾五粮液机场建成通航,全省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

  开放平台建设加快。高质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施行《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任务实施率97%,累计新增企业9.1万家、注册资本1万亿元。扎实推进中德、中法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出台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开发区发展规划,支持开发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获批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泸州综合保税区,总数居中西部第1。建成开放口岸4个。

  5.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0+3”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召开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会,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8%。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核评定35个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县(市、区)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2个镇(乡)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录,数量均居全国第2。28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建成高标准农田395.5万亩,粮食产量近700亿斤,油菜籽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1。

  “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落实省领导联系指导产业推进机制,制定实施16个重点产业培育方案和任务清单,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细分领域加快突破、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8%以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9万亿元、增长11%,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1万亿元。制定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5G、大数据、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等产业加快发展,成功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台推动四川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筑业总产值达1.76万亿元。

  “4+6”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培育。有序推进服务业“三百工程”建设,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持续推动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服务业强县建设,4大支柱型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6大成长型服务业不断成长壮大,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4%。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产生强烈反响,授牌天府旅游名县10个,新创建4A级以上旅游景区33家,全省实现旅游收入1.16万亿元、增长14.7%。

  6.聚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加快过剩产能和无效产能出清,推动钢铁行业重组,完成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置换项目6个,关闭退出煤矿25处、实现去产能294万吨。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共排查企业1242户,完成整治1103户。127户“僵尸企业”和去产能企业中108户已确定处置方案,74户进入实质处置程序,3户已完成处置。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惠及310多万户市场主体。

  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助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持续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快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建设,全省一般工商业电价再降低11.7%,全年减轻全社会用电负担216亿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权力减少51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事项减少70%,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全省依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达98%。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体制、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显现。出台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首创建立民营经济动态监测体系,开通全省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6252.6亿元、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6.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建立吸引民间资本重点领域项目库,成功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93个、总投资1540亿元,全年民间投资增长8.6%。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全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超过300亿元。

  全面创新改革成效明显。国务院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总体完成,探索形成3批56条经验在全省推广,其中20条在全国推广,数量居8个试验区之首。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构挂牌运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持续推进,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建成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举措落地见效。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极深地下实验室、子午工程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全省已建和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7个,建成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75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6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500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7.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民生改善成效明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织牢民生保障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674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2%。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预期目标22.8万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联合惩戒,农民工服务平台开通上线,122个县(市、区)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切实抓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9亿元。实施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新增一批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全省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总体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100%,429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省实施棚户区改造19.9万户、老旧小区改造735个,改造农村土坯房58万户、农村危房16万户。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6万个。有序有效开展九寨沟地震、长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抓好阿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雅安“8·22”特大暴雨灾害等抢险救灾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部省“双一流”共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1906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9+3”免费教育计划惠及8万余个民族地区家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健康四川建设,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趋势,全省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均控制在5%以下。新建城乡公办养老机构34个、新增床位8465张,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427个、床位4.9万张。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施“三馆”提升行动计划,四川大剧院、城市音乐厅等建成投用,《中国机长》《哪吒》等四川元素电影热映。全省电视综合覆盖率98.8%,广播综合覆盖率97.8%,县级融媒体挂牌120家。第十八届世警会成功举办,我省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获得71枚金牌、63枚银牌、73枚铜牌。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抓好煤矿、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回头看”,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2%、20.5%。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扎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化平安四川建设,全省刑事案件下降11.3%。防汛抗旱、极端天气应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

  过去一年,我们既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又要着力破解四川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还要应对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呈现出多重矛盾叠加、多种困难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圆满完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加强监督、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省政协参政议政、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

  二、2019年落实省人大决议和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

  我们始终把落实省人大决议作为重大责任和重要任务,全面贯彻《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的决议》,认真落实《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1—6月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推动省人大决议和审议意见落地落实。一是建设经济强省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增速连续15个季度保持在7.5%以上。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10+ 3”现代农业体系、“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培育,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1.9∶40.8∶47.3调整为10.3∶37.3∶52.4。三是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初见成效,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内自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四是立体全面开放方面,开放大通道“硬件”和开放大平台“软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我省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五是扩大内需方面,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8%。六是改革创新方面,电力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创新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市场活力不断迸发,高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万亿元。七是打好三大攻坚战方面,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6%下降至2019年底的0.3%;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我们始终把办理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作为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改进工作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办理机制,改进创新办理方式,切实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做到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通过当面听取意见、现场调研、专题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和及时回应人大代表建议,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切实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推动解决了脱贫攻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生态环境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172.9亿元、下降3%,同比回落10.8个百分点,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9.6万人、下降23.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2%、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和5.3%、分别回落7.2和4个百分点,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全省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较大回旋余地,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好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下降幅度比全国少3.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前10位经济大省中居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进出口总额增长10.7%,增速均居前10位经济大省前列。

  (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困难挑战方面:从国外看,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全面下行,不确定因素陡增。全球经济面临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下降3%,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下降2.5%—8.8%。从国内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繁重,稳住经济基本盘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回归常态进度放缓、时间延长。从我省看,复工达产受到疫情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传导影响的制约。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应复尽复,但随着境外疫情加速蔓延扩散,核心零部件存在断供风险,部分企业产能可能受到较大抑制。沿海外贸企业订单萎缩,可能沿产业链供应链向我省传导。此外,我省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汽车等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新兴产业培育还需时日。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支撑乏力,消费活力尚未有效激发。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仍然较大。民生领域欠账还较多,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防灾减灾能力水平亟待提升,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亟需持续加力,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

  有利因素方面:从国外看,全球各国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共识逐步形成,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从国内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应对疫情中催生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特别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这为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从我省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夺取“双胜利”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措施硬、推得早、抓得实,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明显回升。特别是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在我省交汇叠加的优势日益凸显,中央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我省加快落地,天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自宜高铁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是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攻坚期。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综合分析宏观形势,建议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这个预期目标是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后确定的。一是坚持底线思维。国际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既要兜住民生底线,又要稳住经济基本盘。二是坚持目标导向。无论是稳就业保民生,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确定一个年度目标来指引工作方向。由于受到疫情的突袭,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没有像以往一样确定具体的量化目标,而是按高于全国经济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的弹性目标来考虑。三是坚持尽力而为。确定这样一个弹性目标,既是积极的也是可能的。从历史数据看有基础,近5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2019年高1.4个百分点;从经济运行态势看有支撑,尽管我省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3%,但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分别比1—2月回升10.7、26.3、7.3、6.4个百分点,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压力和难度非常大,特别是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我省发展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大形势下,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应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付出百倍艰辛努力。

  其他相关指标。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国家下达为准。

  (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1.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进重大战略实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紧扣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目标,聚焦“两中心两地”基本定位和7项重大任务,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平台,加快形成“1+4+7”总体部署。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轨道交通、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生态环保、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以及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区域规划编制,形成“1+N”规划政策体系。聚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出一批政策举措和工作举措。

  持续深化川渝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党政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协同建设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摩托车等产业集群。推动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推进毗邻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和合作示范区,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市(州)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深化川渝“十四五”规划、政策等协同对接,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

  着力提升成都核心带动能力。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大力建设天府总部商务区、国际空港新城和临空经济区。制定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市域(郊)铁路成资S3线(轨道交通资阳线)、成眉S5线、成德S11线轨道交通标志性重大项目。

  2.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深入摸排疫情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影响,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做好因疫致贫返贫人员帮扶工作。鼓励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吸纳更多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就业。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确保全省剩下的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20万贫困人口脱贫。6月底前,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清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任务。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强化劳务协作、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充分发挥“四川扶贫”公益品牌标识作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制定实施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等短板。推进铁路、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沱江、岷江、嘉陵江、赤水河、安宁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建设,推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实施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0%。

  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9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金融机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稳妥有序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重点企业债务风险,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着力保基层运转,进一步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大对困难地区补助力度,兜牢县级“三保”支出底线。深入摸排、及时处置疫情可能诱发的各类次生风险,稳妥解决因疫情引发的劳资纠纷、企业违约、停产破产等问题。

  3.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全力稳定投资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唱主角”作用,持续深化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四川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用好专项债券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做好专项债券项目配套融资工作。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投资审批事项,落实政府投资条例和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出台政府投资管理办法。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有效参与,进一步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扎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分类调度和督导通报,抓好全省700个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推进大桥水库灌区二期、毗河供水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惠科8.6代线、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省肿瘤诊疗中心、大运会体育中心及大运村等项目建设。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布局实施5G网络、数据中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精准对接国家重点投向,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做深做实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组织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加强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重点项目市场化融资,积极开展融资对接和综合金融服务,健全银政担联动机制,引导险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大力实施消费提升行动,实施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行动方案,着力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和公共消费规模,稳定传统大宗消费,培育新兴消费,推动消费回补,持续提振和释放内需。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燃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各地举办文旅节、美食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优化提升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推动更大规模“川货出川”。大力发展音乐产业、网络视听、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智慧零售等新业态。多渠道增加医疗、健康、文化、体育、家政和“一老一小”等服务消费供给,开展“健康消费惠民”活动,对绿色食品、防疫用品、健身器材等健康产品进行集中促销。实施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传统百货店、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4.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办好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及系列配套活动,出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4+6”现代服务业产业培育方案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计划”,推动4大支柱型服务业提质增效、6大成长型服务业提速增量。支持成都打造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加快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编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推动成都、遂宁、泸州、攀枝花、达州等打造国家物流枢纽。抓好全域旅游,做好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评定命名工作。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发利用三线建设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春回天府·安逸四川”等文旅主题活动,主要景区年内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收门票、其他游客门票打折优惠。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组建四川银行,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落实稳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帮扶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因城施策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物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展壮大五大支柱产业。发挥工业“挑大梁”作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推进“5+1”现代工业成链协作配套发展,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配套协同复工行动,推进企业满工满产,着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狠抓5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恒力新材料产业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成都鲲鹏生态基地、资阳口腔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落实精准电价政策,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科学有序推进“三江”水电基地开发,积极推进中国“气大庆”建设,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保持电煤、成品汽柴油合理库存水平,确保能源供给安全稳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国家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编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医疗设备产业,支持试剂、药品、疫苗研发,创建精准医学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深入实施网络强省行动计划,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5G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行动。大力发展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听、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创建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针对疫情催生的新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在线办公、数字娱乐、数字餐饮、智慧广电等新业态,培育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制定农业“10+3”产业培育专项方案,推动10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3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推进农业多做贡献。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个以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推进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深入实施品牌建设“五大工程”。积极维护粮食安全、种业安全,抓好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建设,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左右。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中心和高标准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推进天府农博园、省种质资源基因库、新发地川渝地区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川猪”“川牛羊”振兴行动,扩大生猪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实施新增能繁母猪财政补贴,省级财政对超额完成生猪出栏任务的市县予以倾斜支持,力争生猪出栏6000万头以上。

  5.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将“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有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领导小组会议和片区联席会议,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年度重点任务落实。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整体一体化,推动铁路公交化运营,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经济副中心城市,集聚资源要素,提高区域发展带动力。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内自同城化发展。推进川东北经济区协同发展,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实施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省级新区。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加快推进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扎实开展30个县(市、区)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加快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场、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增加城市生态空间。有效盘活城市、郊区土地和房屋资源,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00个、棚户区改造10万户,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强农村路、水、电、气、通讯“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建立“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措施和深化县级市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意见,推动县级市在区域协同、空间规划、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率先突破。推动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开展“小县优城”创建试点。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提高经济发展集约化水平。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和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做优做强一批中心镇和特色小镇。

  6.全力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制定重点国别市场拓展计划。落实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开放发展大会,出台深化对外开放系列政策。推动我省稳定外贸发展9条措施落地见效,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全面复产达产,全力稳住外贸企业订单,推动医疗防护用品出口,力争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培育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外商投资法为基础,全面实施外资新法律体系,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南向开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川港、川澳合作会议机制作用,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对接合作,落实与广东、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签署的合作协议。

  扎实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大通道,加快建设成兰铁路、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林段、成南达万高铁、西成铁路,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西渝高铁、大攀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深化宜西攀高铁、泸遵高铁等重点项目规划研究。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汉巴南铁路南巴段,重点推进绵遂内铁路、雅眉乐自铁路前期工作。畅通进出川货运铁路大通道,加快建设隆黄铁路叙毕段,全力推进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步开展成渝铁路成隆段扩能改造前期研究,完成成昆铁路米攀段扩能改造,加快建设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改造。加密开行川桂海铁联运等南向班列,提升中欧班列(成都)和国际货运航班运营效能,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等物流枢纽建设。加快马久、宜攀、乐西、遂德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泸定至石棉、泸州至永川等高速公路,开辟经达州至万州港长江货运出海新通道,建成成宜、成资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步推进“两场一体”运营筹备,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中国民航第四极。力争建成达州机场迁建工程,推动乐山机场等支线机场开工,加快广安机场、攀枝花机场(搬迁)、遂宁安居民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岷江犍为、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推动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西南(自贡)无水港协同发展。

  高水平打造开放平台。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性工程,加快建设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争取成都国际铁路港、泸州港、宜宾港设立国家正式开放口岸,确保九黄机场航空口岸开通。开展开发区考核评价,促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联动发展。推动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持续推进中国-欧洲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一带一路”国家馆群等平台建设。办好投资促进活动,抓好重大外资项目招引落地。坚持“线上招商”和“线下招商”相结合,灵活运用网上洽谈、在线签约等方式,分产业分行业开展专题招商。

  7.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出台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提升专项行动,完善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四川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二期),拓展“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推进“不见面”“不接触”式审批,推行帮办代办等利企便民举措,力争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申请、700件高频事项“掌上可办”。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强化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全面推广运用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抓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力保市场主体,落实我省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视情况适当延长部分政策措施执行期限、扩大部分政策适用范围。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提升年”活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落实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政策举措,实施民营经济政策精准推送工程和百强精准培育计划。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做好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不断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

  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600亿元以上。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有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推进“网对网”输配电改革,加快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建设,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完善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能源资源就地转化。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稳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力度。研究制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工作措施,提高有关国有企业在应急响应能力和重要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入市。

  着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谋划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推广第一轮试验经验成果。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四川。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和成都科学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推进100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开展双创八大升级行动,新增国家和省级孵化载体30家以上。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释放企业创新潜力,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8.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居民就业。全面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执行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和企业降比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放宽中小微企业申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条件。落实健康信息互认机制,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网络招聘活动,着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落实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扩招专项计划,推进产教融合试点,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面落实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16条、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措施,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扎实保基本民生。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抓好30件民生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65%以上。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实施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依法惩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社保基金省级统筹制度,完善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残疾人、城乡低保人员、优抚对象、孤儿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力保障粮油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生产供应和市场调配。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个人及其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基本完成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加快推进长宁地震、金沙江白格堰塞湖、阿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区灾后恢复重建。

  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实施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省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暨包虫病防治中心(含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提高传染病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加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感染科室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施“健康四川”18项重点行动,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扩大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入园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推动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扎实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整合优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婴幼儿照护服务。大力实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提升行动,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布局建设。持续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绿色社区、智慧社区创建,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四川建设。加强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推动实施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点工程,编制实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短缺物资供应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应急物资储备和采购体系。落实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突出抓好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

  9.坚持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评估我省“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深入分析我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对策建议,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终期评估报告。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找差距添措施,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核心任务,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建议,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构建规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机制,明确各类规划功能定位,做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衔接协调,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重点支持领域,梳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争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或专项规划。

  各位代表,担当诠释忠诚,实干托起梦想。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省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省政协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大会的审议意见和决议,牢记初心使命,保持战略定力,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改革创新、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川东北区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力军,坚决挺立在战“疫”第一线,举全院之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展现白衣战士“最美逆行”,铸起战疫团队“精准防线”,锻造川北医人“硬核精神”。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全院上下一盘棋、两地三线同作战,亮出党员旗帜、科学精准统筹,在支援武汉、救治病人、防控疫情、心理疏导、科普宣教等方面抓紧抓实抓细,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1月25日正月初一,川东北南充。上午8时许,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区门诊大厅外,二十名医护人员集合完毕。医院第一批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出征在即。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二十名医护人员的集体请战书。他们来自、、等科室,曾抗击过非典,参加过汶川以及雅安地震灾区应急救援。医疗队领队、医师组组长由教授领衔,护理组组长由主管护师张艳担任。

      生活中,他们是儿子,也是父亲;她们是女儿,也是母亲。但在请战书上,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白衣战士!二十个鲜红的指印,就像二十颗跳动的心,成了冬日的一道动人风景。

      临行前,医院党政领导为队员送行,叮咛在口、关怀在心。院长说:“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历来是川北医附院人的优良传统!在抗击疫情前,川北医附院人表现英勇,奔赴前线的医疗队员更是英雄!你们要展现责任担当、不辱使命,你们要体现白衣战士的职业操守,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医院和全院职工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老党员是党支部书记。一一点名:党员张艳、刘永芳、、,预备党员唐文君;每个人依次出列,紧握拳头:这场抗疫之战,我们必须打胜!

      “逆行,为了医者使命。武汉,我们来了!”发完微信,一行人已踏上征程。去武汉的飞机票上,没有名字,他们的名字都是:白衣战士!

      黄鹤楼下,江城武汉。当晚10时左右,由一百三十八人组成的四川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到达。他们分别来自四川省多家医院,任务是入驻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全力支援当地医护人员共同开展新冠肺炎病人诊疗。

      夜已深。根据四川省医疗救援队临时指挥部安排,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队负责两个病区。“时间紧迫,当晚,医院感染管理部、的老师就给我们做穿、脱防护服的标准培训,并强调细节和注意事项。疫情当前,我们急而不乱。我们知道,严格要求,规范操作,才能保护病人,保护自己。”这是队员唐文君的深夜笔记。

      经过一天紧张准备,1月27日上午7时30分,带领队员们正式进入“战区”。在五楼清洁区,队员们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平时熟悉的容颜全部不见了。为了区分彼此,他们在防护服后背上写上各自的名字,还加了几句话:早日康复,武汉加油!

  援军来了!两个病区,九十张病床。医疗队迅速兵分三路,成立三个小组,分别负责查房和收治病人。  

       会诊查体、讨论病情、对症治疗、测量数据……有条不紊。他们中间,包括护理组的十三名队员,其中有八名是“90后”。很难想象,在家中,她们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但在这里,病人们没有护工照料,没有亲人陪伴,她们便成了病人的亲人,病人的依靠……

  21床的大爷八十一岁了,病情严重,大小便失禁,吃饭困难,身边没有亲人陪伴。“他就是我们的爷爷。”队员们说。仿佛在一夜间,她们都长成了顶梁柱。

  当你意识到自己能保护一位母亲时,那真是当医生极有成就感的时刻,这是队员的切身感受。那天他值班,一位怀孕二十八周的孕妇在丈夫陪伴下走进病房。这位准妈妈被诊断为疑似新冠肺炎,忧心如焚。立即和另一名专家通力合作,全力救治病人。“这名孕妇现在已经转院,正在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治疗,等待小生命的降临。”

  数小时高强度工作下来,衣服常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也被雾气和汗水蒙住,队员们还相互打趣说:洗了一次免费的桑拿,安逸!似乎这样,心里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就可以得到缓解。

  而当南充媒体连线张洪川等队员时,他们异口同声:“如果疫情没退,把我撤下一线,我不甘心!”

      战地情深。白天,队员们互相协作穿戴防护服,隔着隔离门用纸笔交流治疗情况;夜里,在回驻地的医护人员专用公交车上,他们往往再也支撑不住疲惫的身体,瘫坐在座椅上,甚至因为累迷糊而下错了站。

      在病房,一位武汉大爷颤巍巍地拿出手机,“小董姑娘,咱们能不能照个相,我想留个纪念。”大爷和队员董媛媛一起,定格了这一瞬间。董媛媛经常帮助大爷采购生活用品和营养品,让他倍感贴心。

      这特殊时刻,在病人心中,医护人员无疑成了他们最亲的人。“12病区14床是一个六十八岁的婆婆,她每天都要按二三十次呼叫铃。但是每次我们跑过去,她却什么事儿都没有。后来我们发现她是一种心理需要,看见我们就感到安全和放心,我们也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依然铃声一响就跑过去。”张艳说。

      “四川人爱吃辣的,希望你们胃口好,干劲更足!”一名叫汪治国的南充老乡得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队员支援武汉消息后,开车近两个小时,通过三个检查站,送来辣椒酱等食品。

      泪别亲人,再出征。“虽然都戴着口罩,眼神里却有控制疫情的决心,有临危不惧的勇气,有爱国爱民的柔情,这就是最美逆行者。向他们致敬!”

      2月2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加入四川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乘坐由英雄机长刘传健驾驶的3U8101次航班奔赴武汉。此批医护人员全部来自重症、呼吸临床一线,其中医生二名、护士八名。领队、医师组组长由副主任医师担任,护理组组长由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唐菁华担任。

      2月4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做好充足准备,士气高涨,正式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开展救治任务,与四川其他同仁踏上抗疫征程。

      东院重点收治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队员每天深入隔离感染区进行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和病区感染防控工作,按4小时倒班制排班,回到驻地还需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清洗消毒程序。大家克服工作环境困难,医疗、生活物资紧张,频繁倒班,寝食不规律等困难,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

      战时状态联合救治工作模式正式上线。2月4日,四川援湖北医疗队入驻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第10天,已全面接管该院住院部,开展院感防控、医疗救治流程的优化,一套经过前期实践摸索的科学高效的战时状态联合救治工作模式正式在该院推行,作为外援的四川医疗队与武汉本院医护人员实现了双方力量的有效整合。

      按照联合部署,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担任发热二病区、发热十二病区总负责科主任;担任发热二病区第一主任,张艳担任护士长;担任发热十二病区第一主任,唐文君担任护士长,周娟担任副护士长。

      说,优化后的联合救治模式,有效减轻了本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病人诊治效率。在明确病区责任人员的职责分工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医疗队迅速统一思想,确保既定治疗方案能够在各病区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专注于医疗和护理业务工作,专心守护每一位病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在进驻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后,带领团队根据病房设置和人员配备,将两个病区划分为三个医疗组,将该院的医护团队纳入管理,一起协作收治病人。他每天通过例会、群内讨论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探讨国家卫健委颁发的新冠肺炎诊治指南,根据指南更新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诊治流程,对诊疗过程、病历书写进行严格质控,在繁忙临床工作中还抽空轮流对病区医护进行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培训。此外,他还带领团队与四川省卫健委领队、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医务部、该院其他病区积极沟通,优化病人收治、会诊和转诊流程。

      工作逐步开展并越来越流畅,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担心随着离开家的日子越来越久,队员们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工作之余,他还抽时间为队员做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事无巨细地关心,并积极与省卫健委领队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领导协调沟通、解决问题。在队员心里,他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有他在,大家就有信心。  

在进驻发热二病区后,医师组副组长迅速深入了解病人收治情况、硬件设施、医护配比,重新对病区进行了建制规划,进一步规范疑似、确诊病人分区收治和管理。针对病区中心供氧不足的情况,她因地制宜,利用三股氧气供氧、移动病人体位来改善通气,对每一个重危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也绝“不抛弃、不放弃”。她结合病区实际情况,设计申请了课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并通过了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审查。她深入病房,搜集数据,整理成文,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新冠肺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新发传染性疾病的警惕性,为更科学地防控新冠肺炎提供依据。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队员们为了节约一套防护服,工作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连续4、5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除了病毒,是队员们面对的最难挑战。她们身兼数职:取物发药、打针输液,取咽拭子、抽血记量,心理抚慰、领餐喂饭,更换床单、清洗便盆。最暖心的是,她们要时刻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们打气加油。她们很忙、很累,但她们必须更细心更付出,才不能辜负头上戴的燕尾帽。

      频繁使用消毒液让双手粗糙泛白皲裂,防护口罩、防护镜在脸上留下了深深压痕,她们没有后悔、从不抱怨,她们用生命守护生命,这是最美的素颜。

      战地元宵节,最美泪奔照。 2月8日,在这个特殊节日里,远离家乡、奋战一线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发回了一组让人泪奔的“最美战地照”……

      “疫情一线,哪有时间过节哟!”队员身穿厚重的防护服站在隔离区内,与隔离门外的同事紧张沟通、交流工作的照片。他手里拿着一个写得密密麻麻的本子,上面记录着病人的情况。

      “今天,也是儿子的三岁生日。我第一次,没有陪在儿子的身边。8天后,是我和老公的结婚纪念日,注重仪式感的我,也是第一次,没有陪在老公的身边……我愧疚。晚上看到家人发来的视频问候,我哭了……但我不后悔!”队员雷媛说。今年这个元宵节,注定会让她终身难忘。

      作为全队唯一的男护士,队员王浩一个人要负责8个病人的护理,工作量是平时的2倍多。为病人移动翻身等体力活他抢着做,一双手因过多使用消毒液变得红肿。今天5岁的大儿子画了一幅他在打怪物的画,通过微信送给他。儿子在电话说:“爸爸,我为你骄傲,打败怪物你快点回来,我想你了!”

      在隔离病区里,病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医生,我的病要紧吗?我会不会死?”队员们深知,心理因素会影响到病人预后。在查房值班时,大家都会积极给病人进行疾病科普和心理疏导。特别是队员,他的热情和专业得到了病人和整个团队的认可,病区的病人几乎都认识他,每次他进入病房都会迎来病人热情的招呼声。

      一天在例行查房时,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照进病房,洒在一名病人的床上。把窗帘再拉开了一些,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病人脸上露出了温暖笑意,不禁吟起了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场所有人心里都暖融融的。

      守望相助,我们在一起。这场疫情让本来毫无交集可能的队员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成为了并肩战斗的战友,也成为了深深信赖的朋友。大家一起协作收治病人,共同学习探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诊疗、防控指南,拟定查房和收治病人的制度和流程,优化病人收治、会诊和转诊流程。工作上紧密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情感上互相交流,团队协作越来越顺畅高效。

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绵宝宝、冰雪奇缘,还有武汉热干面……这些惟妙惟肖的漫画形象生动地手绘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的防护服背后。这些“最萌”白衣战袍,更添温暖!漫画作者、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护士张志琴和队员们共同战斗在发热二病区。为了给忙碌的医护人员、焦虑的病人在病区里营造轻松气氛,3月4日这天利用轮休时间,她在战友们的防护服上手绘了一幅幅轻松暖心的漫画,为队友们加油、给病人们打气!

“在病房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队员感动地说。一位武汉阿姨为他写了一份感谢信:“我清楚地记得,负责整个病区的钱医生个头不高却很有担当,不仅每天都会来询问我的病情,还非常细心。有一天阳光直射到病房内,我全身热得冒汗,他就抬架子进来帮我挡着。这些医护人员都很年轻,有的跟我儿女差不多。他们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让人感到心疼。等疫情结束后,我要邀请队员们品尝武汉特色美食热干面等……”

      “他们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但听到了他们那热情开朗而又风趣幽默带着四川腔调的普通话,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那遮挡不住的笑容。大家都感觉心里暖暖的,更放心了!”病人们发自肺腑地说。

      队员陈思媛在上夜班时,正准备进病房,透过门上的玻璃看见病床上的阿姨一边朝她摆手一边大声让她不要进去。陈思媛停下来,看见她着急的戴上口罩,说:“现在可以了,刚刚没戴口罩,怕传染给你们。”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说了声谢谢。阿姨说:“孩子,哪里用谢,你们保护我,我也要保护好你们!”

      3月14日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隔离病区,队员陈小燕像平常一样,正细心地为5床八十多岁老大爷喂饭。喂完饭后陈小燕给大爷轻轻擦干净嘴角,大爷看着陈小燕防护服上的名字,微笑着说:“小燕护士,我要唱首歌给你听,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当时我特别感动,也特别有成就感!看到大爷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心里非常欣慰。”

      每一天都是新生。“现在病区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的病人,这对我们来说比过年还高兴!对病人来说这一天是新生、喜悦,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来说,更是信心和光明!”队员和已治愈即将出院的病人亲切话别,共同抗击病魔结下的温暖情谊更加深刻。

      2月11日上午,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住院部发热十二病区,一对年轻的夫妻身穿红色“情侣装”,兴高采烈地和日夜治疗、精心护理他们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拍了一张珍贵的“出院合影”。今天,这对夫妻在同一间病房经过近半个月治疗,同时治愈出院,双双把家还!

      “在队员们全力奋战、共同努力下,二人复查CT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好转,核酸检测两次阴性,是病区内第一批符合新冠肺炎第五版诊治规范出院条例的病人,这让我们全体医护人员更有信心了!”介绍。

2月19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所在病区迎来了首例治愈出院病人。介绍,这是一名人民警察,在坚守一线工作岗位中染病,经过队员14天的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呼吸支持、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治疗,终于逐渐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功能,达到治愈出院标准。出院时,这名警察激动地说:“来自四川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人民最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你们的无私付出更是让我重获新生!希望疫情尽早结束,欢迎四川的朋友再来武汉作客!”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还收治了特殊的两名新冠肺炎病人。这两位婆婆不仅染病,还患有老年痴呆症,十分健忘,像孩子般难哄,不吃药爱生气,闹情绪吵着要回家,让医护人员十分棘手,无形中增加了治疗工作的难度。

在前期治疗中,医护人员连哄带骗想尽办法,队员刘永芳灵机一动,会不会是她们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排斥反应?于是,她一边不厌其烦地劝导两位老人,一边与其儿女联系,建议他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让老人配合治疗。在熟悉的儿女劝导下,慢慢地这两位婆婆安静下来,并且对刘永芳产生了一种信任感,在治疗中开始配合,很快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两人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并治愈出院。让刘永芳没有想到是,这两位“健忘”的婆婆在出院时竟然写了一封感激信,信中说,她们虽然很多事记不清楚,但她们知道是刘医生他们救了自己,特别感谢,心底对刘医生和医护人员有种亲人般的感觉,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

3月15日上午,紧紧牵着一位治愈的盲人婆婆的手,高高兴兴地送她出院。这位盲人婆婆今年66岁,患上新冠肺炎,住院期间由于行动不便,队员们对她精心治疗,细心护理、贴心照顾。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到婆婆的手臂露在外面,没有穿保暖秋衣,一打听才知道婆婆的家人都被隔离了,第二天他立刻将自己从南充带来的崭新保暖秋衣送给婆婆,让病床上的婆婆激动不已。“没有想到,会收到这位婆婆送的锦旗!”3月15日中午,这位婆婆托人来到医院为送上锦旗“关爱病人,胜似亲人”。

      “这份锦旗的分量太重了,这是对全体队员最好的奖状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关心、爱护疫情防控医务人员。”

医院党政领导始终关心并时刻牵挂着奋战在武汉前线的三十名“白衣战士”,集全院之力,多措并举、想方设法,在及时传递对前方队员们关爱的同时,悉心守护队员的大后方,做医疗队员的坚强后盾,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医院党政领导组织各支部、各临床科室,科技部、工会、团委等,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形式,党委书记胡春梅与院长多次带队看望慰问队员家属,深入了解队员家庭的实际困难,提供切实帮助,第一时间将口罩、消毒酒精及牛奶、蔬菜、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品送到队员们的家人手中。 

      “防护衣、防护镜、口罩、全棉内裤、全棉秋衣、棉袜、牙膏、除菌皂、洗衣液、洗发露、护发素、毛巾、衣架、尿不湿、杨鸭子、老干妈等川味食品一应俱全。”医院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保障协调到位,源源不断地将后方宝贵的防护物资与急需用品输送到武汉前线。

      队员们在武汉收到了医院寄来的补给,除了品类齐全的生活日用品,每人居然还有一只杨鸭子!

      在队员出发后,医院领导在医疗队工作微信群里说:“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们会尽力提供,比如睡袋、老干妈、杨鸭子……”大家当时只把这句话当做打气,没想到,杨鸭子真的“飞”过万水千山来到了队员面前,这种精准关爱让大家感动不已。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阻击战的特殊战场,在正式党员的感召下,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组织的向往,先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在战疫最前线,不畏艰险、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表达出了对医者初心使命的坚守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决心。

      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研究同意,并报上级党委批准,将十二名抗疫一线入党积极分子分两批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3月5日晚,在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下,他们庄严宣誓,光荣地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2月19日晚,八名“90”后护理队员,在鲜红的共青团旗帜映照下,许下了庄重誓言:四川医疗卫生战线青年突击队员,疫情不止,我们不退!

      经中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决定,在武汉前线的二批医疗队中成立临时团支部,组建由护理队员董媛媛、陈悦、杨红艳,雷媛、饶欣宜、徐晓丹、陈思媛、王玲八名团员组成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援湖北抗疫青年突击队,董媛媛任临时团支部书记。 

      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就是这群曾经大家眼里的“孩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和威胁,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行!

      截至3月18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二批援湖北医疗队三十名队员已累计治愈新冠肺炎病人304人,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来之不易的数据背后,浸透了每一位白衣战士的心血和汗水,所有奇迹背后,都是每一位抗疫英雄的坚持和努力。

      疫情发生以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川北医学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领导先后深入医院调研指导。医院对疫情科学研判、提前部署,掌握主动权,打好阻击战。一方面有力有序迅速做好院内疫情防控诊疗,一方面集中调派精锐医疗队伍驰援武汉,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1月23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被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省市级定点医院。作为川东北区域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主战场,医院党政以“疫”为令、闻令而动,支部积极请战、党员奋勇冲锋,职工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全院3700余名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投身到这场必须打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时间,成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院长、党委书记胡春梅任组长,靠前指挥、统筹部署,确保指挥高效有序。

      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不明原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应急预案》,下设医疗专家组、综合协调组、后勤保卫组、疫情防控组、舆情监控组,确保快速反应、协调有序。

      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全院职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确保及时传达并深刻落实各级防控工作会议内容精神。

      第一时间,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备战。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各部门科室24小时待命,专人值守,确保为一线人员提供保障支持。

      第一时间,按照规范标准改建负压病房和隔离病区,确保硬件设施、物资供应、人员配备、管理预案等迅速落实到位。

      第一时间,向全院党员干部职工、社会公众发出倡议,开通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专区,开展“新冠肺炎免费问诊”“免费心理咨询”专栏,激发士气、稳定情绪。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科学部署,见证同疫情赛跑的速度。随着疫情发展,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和疫情态势,打响南充、武汉二个战场同时发力,武汉前线、隔离病房、正常诊疗三条战线同向出击的“大会战”,坚决做到全面部署、措施到位,预检分诊、诊治到位,资源调配、保障到位,坚守岗位、培训到位,线上咨询、科普到位“五个到位”。

在加强三级预检分诊、住院病人入院筛查,加强住院部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等同时,稳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进一步落实好一线医务人员的临时补助、轮休轮班、表彰表扬等政策,通过加大待遇保障、政策保障、生活保障、健康保障等多条渠道,落实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帮助职工解除后顾之忧,确保医护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持续投入到工作中。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疫情就是敌情,医务部就是作战部,迅速拟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工作方案》,启动应急预案,完善工作方案,优化制度流程,医疗协调、病人救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井然有序开展。承担全院医务人员、床位、呼吸机、救护车等医疗资源科学统一调配;负责院内外会诊、救治、绿色通道、转诊和现场处置协调。加强对全院防控知识培训、疫情报告工作等,组织学习国家卫健委陆续发布的各类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南等。不间断组织疾病防控、诊治知识培训,尤其针对重点科室和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保洁、安保、后勤、电梯班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重点培训。预防保健科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的组建,每日研讨并及时调整确诊和疑似病历的治疗方案。指导重点科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病人病情、疫情处置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控。对院内发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评估和随访指导。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启动质控新方案,通过线上“把脉”,线下“问诊”,严防死守,不漏不少,织密质量安全网。

      护理部组织精兵负责院内第三住院部感染楼的筹建工作,科学构建护理人员紧急调配方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充足护理资源准备。

      医院感染管理部配合各科室布置感染防控工作,组织召开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及防控工作培训会,对医务人员定点食宿的酒店进行消毒隔离培训指导,参与医院发热预检分诊布局流程规划与门、急诊病人路线的制定和专用通道的调整。

      门诊部联合多部门加班加点完成发热门诊优化布局,做实做细三级预检分诊,优化完善科学合理发热预检分诊制度。重新拟定门诊就医流程,规划病人活动路线,严格执行“三区域三通道”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一诊一患”制度,加强门诊病人宣传引导,最大限度防止交叉感染。

      填装“弹药”,备全“粮草”。后勤保障部从大年三十起为、急诊科、、发热门诊等抗疫一线科室、部门提供送餐到岗餐饮服务。除夕夜,为他们送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大年初一,为他们送上甜滋滋的汤圆。院区消毒是阻断病毒院内传播的关键环节,后勤保障部及时对全院保洁、医废及食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清洁消毒及安全防护培训,定时定点定量在全院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在全国医用防护物资紧缺情况下,国有资产管理部争分夺秒,全力保障一线医务人员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全员在岗、不分昼夜,全力进行物资采购、搬运、验货、发放,部分工作人员每天平均工作16小时以上。采购组更是不分时间、地点现场提货,调配小组24小时在岗在线,确保物资实时调配到位。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2月10日,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建的市级疫情防控救治后备定点医院改造工程竣工,并且比工程预期提前一天完工。按照南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部署,基本建设部为了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改造工程,调集多方力量,顺排工序、倒排工期、轮班作业、昼夜施工,全力以赴奋战在改造工程第一线,确保了改造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经过7个昼夜的不懈奋战,成功完成了建筑总面积13322平米的改造,为医院打赢阻击战夯实了前沿阵地。

在全民携手抗疫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宣传屏、展板手册等方式,与省市卫健委、各级部门、各级媒体紧密协作、资源共享,多平台、多途径、多维度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提升公众自我预防意识和能力;及时宣传医院各类门诊就诊、住院管理注意事项和相关通知信息,方便病人合理安排就诊;持续不断、大力深入报道医院援湖北医疗队员在武汉前线的感人故事,以发布队员前线日记形式,鼓舞信心、弘扬正气;积极做好各级各类媒体沟通衔接工作,主动关注舆情、引导舆论。

      医院领导敏锐捕捉到公众的焦虑情绪,认为面对疫情更应保持正确心态,掌握科学的心理防护知识,及时便捷、科学有效地对群众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这对于全社会战胜疫情能起到“定心丸”关键作用。

医院果断安排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南充分院,及时组建了由30余位有着丰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验的专家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针对感染病人、隔离人群、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政府工作人员、普通民众等不同人群,详细制定了各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分组分工、及时有序为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服务;医院联合南充市广播电视台录制抗击疫情的心理防护基本知识节目,对公众进行心理防护的宣教;开通医院微信公众号防疫专区和南充市疫情心理咨询热线:,由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值守,24小时开通。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桥头堡”。从1月15日接到任务开始,急诊科就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全科人员早早放弃了休假,一直坚守在疫情第一线。除了配合医院梳理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急诊科党支部在全科进行思想动员,党员干部主动请战,书记、支委、主任、护士长带头示范。科室迅速行动起来,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防治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穿脱等培训,同时制定接诊流程,全面加强新冠肺炎病人的识别以及预检分诊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医院隔离服、防护镜、防护口罩等防护物资紧缺。每天24小时值守新老院区发热预检分诊的急诊科医护人员为了尽量节约使用防护服,经常是连续6个小时不吃不喝,有的医生甚至穿着成人纸尿裤值守发热门诊。浸出汗水的隔离服、口罩长时间绷住鼻梁产生的压疮、脸上勒出的血痕,对他们来说已司空见惯。

      老当益壮,再谱共产党人新篇章。急诊科主任,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发生后始终站在最前沿,他深知危难时刻,作为科室带头人坚守的重要性,哪怕在自己肾脏移植术后,一直还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也要坚守岗位,冲锋在前。

      科学防控,医学博士显身手。急诊科党支部书记、急诊科副主任,作为疫情防控省级救治专家组成员,以身作则,连续加班多日,始终冲在危重病人救治的第一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完成本院危重病人诊治的同时,不断深入基层医院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党支部纪检宣传委员、急诊科护士长尹钰,制定疫情预案、完善预检分诊、接诊区域全面消毒,没日没夜,任劳任怨,忙碌得忘记自己的生日,顾不上家里生病的女儿,得知姐夫去世却来不及送他最后一程……舍小家、顾大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绝不后退的“主战场”。“我是党支部书记,我申请加入‘抗疫’一线,作为医院应急救援队队员,同时从事感控一线工作,更应该在人民需要时冲锋在前,践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党支部书记、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刘永芳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

      “我身体素质好,刚从防艾一线回来,有着丰富的传染病防控临床经验,希望出一份力,随时可以到岗。”医院援助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医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林家福刚从美姑县返回,即刻取消休假,主动要求到院内隔离区上班。

作为新冠肺炎防治第一梯队,集体请战。农历腊月二十八,全体干部、党员、职工取消休假,不分昼夜坚守岗位。、、教授,护士长任亮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夜以继日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作为支部宣传纪检委员的同志,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尽自己所能,为新冠肺炎病人健康恢复奉献力量。党员,带病坚持上班,一边打着点滴,一边抢救病人;党员恒,由于密切接触发热病人的医护人员也需要隔离,她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没回过家,儿子周岁生日也只能隔着手机屏幕遥送祝福……

      构筑呼吸要道的“坚固防线”。“出现这种疾病,必须是我们科室冲在前!危险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主任陈小菊说。

      在接到武汉需要支援的命令后,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按下鲜红手指印。在医院二批赴湖北医疗队的三十人中,科室就有、、、四名医生,张艳、黄丽萍、赵霞、周娟、徐晓丹、饶欣宜六名护士共十人选择逆向而行,紧急驰援武汉。

      前方的你们加油,后方的我们全力以赴。在陈小菊及护士长陈心容带领下,医护团队不分昼夜持续奋战在临床一线,走进科室,展现在眼前的是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查房会诊、讨论病情、写病历、做治疗、跑病房……科室住院医师、卢珊护师等人多次不顾生命危险为疑似病人进行肺泡灌洗。

陈小菊率先剪掉乌黑长发,一头短发更符合她“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战斗精神,科室多名医护人员也剪短了自己心爱的长发,让自己更方便更利落地投入“战斗”。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减少交叉感染,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中午都吃住在科室,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为保证医患共同安全、落实预防为主的策略,科室专家每天对新收发热病人进行集体讨论,要求全体人员对病区所有病人病情都牢记于心。同时,科室党员职工主动带头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科学发声,粉碎谣言、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零距离”接触病毒的“侦察兵”。昼夜相继,全科动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是最真实的工作状态。面对防疫指令,火速成立疫情防控管理小组,制定一系列关于标本采集、运输、实验室不同标本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筛查、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急诊检验等专业筛查检测项目。

      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确诊的标准之一,为了全力配合临床加快诊疗进度,在第一时间完成了检测试剂筹备、仪器调试、生物安全培训、人员防护培训等工作,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严标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疫情出现至今,已成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本2000多份,为临床确诊与治疗、为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了精准、强力的技术支撑。

      与病毒过招的“火眼金睛”。技术人员积极支援发热门诊采集标本,直接面对疑似病人,直接与确诊病人各种标本打交道。除承担院内日常繁重的检验任务,还承担仪陇、营山、蓬安片区新冠肺炎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上万人次。

      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们全副武装与病毒面对面交战,检测期间技术人员不进食,不喝水,不上厕所,在密闭的防护装备下坚持4、5个小时是常态。他们没有豪言壮志,只是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认真细致调试好设备,准备好检测试剂,做好每一份检验标本,在临床一线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将检验结果送到他们手中……

      慎终如始,精准有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彰显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充分利用专家团队资源优势,科学开展分析研判、筛查诊断、医疗救治、巡查指导等工作。根据省市指挥部指令,全面负责南充及广安等川东北区域的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先后派出专家数十人次奔赴多个市县指导当地医疗机构救治工作。

      分析研判,精准策略。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对其病毒特性、传播途径、传染强度、救治方法等,需要采取哪些专业技术、防护装备、隔离病区设置,医务部广泛收集信息,及时组织研判,迅速做出判断,积极向领导层报告建议。

“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医院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由副院长牵头,医务部部长担任组长,临危受命、团结协作,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最新版诊疗方案,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原则,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对病人采取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医疗专家组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每日对新冠肺炎病人定时、定人、定点进行会商,及时果断决策危重症病人的重要诊疗措施。对每一位重症病人,实行“一人一医疗团队”“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模式,集中优势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和治愈率,力求病人治疗0死亡、医护人员0感染。截至目前,医院已组织国家、省级远程会诊13次,专家组会议63次,专家会诊60余次,讨论病人近400人次。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医院提前启用医院新区感染楼作为后备医院,得到南充市委市政府的表扬,受到省市卫健委的肯定,在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

生死竞速,决战之地。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那一刻,意识到抗击疫情的战役已经到来。科室立即成立由主任、支部书记领导的新冠肺炎危重症医护团队。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项新技术: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在新冠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肺部超声、食管压力监测等,对病人进行精细化的监护和治疗。

      敢捋虎须,和死神抢夺生命。2月27日,成功开展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例经皮气管切开术,该操作也是四川省首次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该病人于2月7日因“发热、咳嗽10天,呼吸困难2天”入院,当日即诊断为新冠肺炎重型。2月9日因病情危重转入新冠肺炎危重症监护病房,并下达病危通知书。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多学科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治疗专家团队,时刻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掌握病情发展趋势,并对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给予抗病毒、抗炎、氧疗、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整个过程倾注了治疗团队的大量心血。

      经四川省新冠肺炎专家组及医院专家团队会诊后,一致同意对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已两周的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由于其有长期饮酒史,麻醉诱导困难,使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剂量是平常一般病人的两倍,导致麻醉诱导时间长达10余分钟。

在进行气管切开操作时,感染风险极大。穿着密闭防护服,戴着四层手套、近视眼镜、护目镜及防护面罩,很快就汗流浃背,近视眼镜、护目镜及防护面罩虽然经纳米防雾布反复擦拭,但仍因起雾严重影响视线。麻醉满意后,利用面罩雾水流下留出的一道视线——“一线天”,凭借着充足的术前准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找准位置,艰难并成功精准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共计15分钟。

      捷报点亮胜利曙光。2月17日,南充2例重型新冠肺炎病人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同时治愈出院。

      3月11日,全市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实现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繁重。川北医附院人将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秉承“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有效的措施,继续竭尽全力抗“疫”,奋力夺取最终胜利。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农风景园林考研每年大概多少人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