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BOSE125音箱当年发行价格是多少,谢谢。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月均发货速度: 暂无记录

}

如果放在三年之前,我基本上会建议你不要购买任何Soundbar。

性价比实在太低了。低端Soundbar根本就是条形音箱,完全糊弄人的东西;高端Soundbar——比如说,用几十个单元形成投音效果的那种——确实表现一流,然而技术复杂,价格死贵。

但是时过境迁了,宝贝。

这两年技术进步+厂商内卷,尤其是杜比全景声加强了推广力度之后,Soundbar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一些厂家也确实做出了比较不错的产品,比如说Bose 家庭娱乐扬声器 850——当然这是国内的型号,实际上这玩意的海外版去年就推出了,大伙也都熟,就是Bose Smart Soundbar

为什么说杜比全景声的推广让Soundbar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呢?

原因非常简单,在“前全景声”的环绕声时代,多声道音频的制作与回放是基于音箱的——举个例子,我在制作音频的时候,需要根据音箱的位置来提前设计好每个音箱回放什么内容,然后一个致命的缺点就出现了。

基于5.1声道的Dolby Digital生而逢时,当1992年这项技术被推向市场时,正是美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额时刻。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的银幕数量激增50%,冷战胜利和好莱坞大片所带来的滚滚红利推动着一座又一座新的电影院拔地而起,而做为能够显著增强观影体验的环绕声Dolby Digital格式音频理所当然地受到了老板们的青睐,到2003年地,美国有35361块室内银幕,而支持Dolby Digital的荧幕大概有35000块。

然后一个小小的问题出现了。

虽然Dolby Digital是基于5.1声道的环绕声效果,但是影院中显然不会只有6个音箱。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影院会安装许多个音箱,以保证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获得较好的听音效果——而这些音箱,是按照若干个为一组的方式,对应到5.1声道上的。

那么电影院的音箱配置,跟家里的那些5.1、7.1声道家庭影院,一样吗?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DVD的井喷式发展,环绕声开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DVD格式标准要求每张影碟都必须带有Dolby Digital声轨或DTS声轨)。而当时所普遍使用的5.1声道环绕声格式同时在影院、家庭环境、DVD和电视节目中被普遍使用。然而人们迅速发现,虽然同样是5.1声道的环绕声,但是影院回放的效果跟自家“家庭影院”回放的效果依旧差别很大!

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这部电影里,当戈尔他们进入到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时,由于电影院中会在你的左右两侧放进去一大堆音箱,所以你听到的效果是从一侧完整传来的声音,非常符合“我在他脑中”的印象;而你在家里的时候,由于5.1声道中这部分声音是由后置音箱来完成的,所以你会听到诡异的从左后或者右后传来的声音……

很显然,想要让声音回放变得更加真实,我们不仅要继续增加音箱数量,还要继续开发新的音频格式,同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为不同类型的回放设备单独混一份音——比如说,2.0的混一份、3.0的混一份(在2.0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中置音箱)、影院的来一份,家庭影院来一份、家庭影院5.1的来一份、7.1的再来一份……

所以杜比在传统环绕声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其成果就是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

杜比全景声的整体思路有两大突破,一,是实现了对声音的精准定位。杜比全景声打破了声道的限制,并引入了“声音对象”的概念——以前的声音是设计好的交给某个音箱回放的,让你左后发声你就左后发声,让你中置发声你就中置发声;现在不一样了,你有多少个音箱我不care,我只关心这个声音对象的大小、远近、在空间中的定位和移动轨迹等等,至于在不同配置的音箱上具体怎么实现这个轨迹,那交给渲染器去完成了。

注意右下角那些绿色的点,它们代表的就是“声音对象”。

在杜比全景声出现之前,假如我有一个声音——比如说,一个电话铃声——我只能选择将这个电话铃声分配到某个具体的音箱上,就像下面这图这样:

那么如果在电影中这个声音要移动——比如说,汽车从你身旁呼啸而过,声音先从你的右后方传来,再经过你的右侧,再经过你的右前方,那声音要怎么设计呢?

那就要了亲命了,你需要先给右后方的音箱安排一个声音,然后根据声道的不同,给右侧(7.1系统中)的音箱安排一个声音,并衰减右后音箱的声音;然后再给右前方的音箱安排一个声音,衰减右侧音箱的声音……

但是在杜比全景声时代,这个问题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既然我们知道人是双耳生物,同时5.1系统在你的右前方和右后方都有音箱,那么想要做出“物体移动”的效果,我们只需要控制杜比全景声制作套件中的声音对象,让它在某段时间里从A处移动到B处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计算机会帮我们自动完成。比如说它检测到你家里是一套5.1.4系统(5.1代表水平层面的声道配置,4代表天空声道数量),那么它就会在一定的时间里,让你的右后音箱和右前音箱分别按照“强——弱”和“弱——强”的规则发声,营造出更真实的萦绕感;而当他发现你家的音箱配置是一套7.1.4系统(7.1代表水平层面的声道配置,4代表天空声道数量4代表天空声道数量)的时候,它就会自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将你的右侧环绕音箱加入到发声的过程;当它发现你家是这样的时候……

它就会说,土豪,交个朋友不?我中单贼6……

好吧,请无视上面这句话,当它发现你是影院级的音箱配置后,它就会逐一控制所有侧面音箱发声,制作者只需要将精力集中在“声音对象”这个概念上,显然能够极大地减轻制作时的工作量。

而第二个突破,是杜比增加了声音高度这一新的维度。传统的声音系统,不论是早期的左右两声道的立体声,还是5.1、7.1环绕声,尽管声道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声音都是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增加声音高度,杜比全景声让声音体验真正从平面发展到三维空间,这也是最接近人们生活中真实感受的聆听体验。

那么很显然,原有的什么5.1啊7.1啊都不过是二维平面上的声音回放,我现在加入了声音高度这个新维度,配合“声音对象”概念,这岂不是一下子将声音扩展到了三维平面?

殊不知就是在杜比全景声这两个特性的加持下,Soundbar活了。

通过在Soundbar上支持杜比全景声,并加入天空声道,Soundbar一下子获得了在你正面的三维空间内营造沉浸式声场的能力——什么?你问我Soundbar要怎么加入天空声道?

答案非常简单,加向上的发声单元,通过天花板反射营造天空声道就OK了啊。

850是一款7+2单元的Soundbar,它有1个中置单元增强了声场定位,4组跑道中低音单元负责中低频的回放,以及两个特制的PhaseGuide发声系统负责营造更广阔的声场,此外还有两个向上的偶极发声单元通过反射营造3维的声音氛围。

我知道此时你一定有疑惑:这种通过反射营造的天空声道,效果说得过去么?

就像咱们前边说过的那样,人耳分辨声音在垂直方向上的来源,主要依靠耳廓效应和音高。辐射到耳廓的声波经过反射传输到外耳道,耳廓的反射声存在一定延时,延时量虽然很小,但是却非常有效,与直接进入外耳道的声波产生干涉形成梳状滤波效应。由于声音到达的方向不同,反射声与直达声的时间差会发生变化,形成了一种与声源方向相关的频谱特征。所以依靠这种特征,我们能够模糊地分辨出声音的高度信息;同时在心理声学上,我们会习惯性地判定频率较低的声音来自我们脚下,而频率较高的声音来自我们头顶——这意味着我们的耳朵并没有那么“聪明”,通过反射来营造天空声道,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另一个问题则呼之欲出——既然你是通过反射来营造天空声道的,那么每个人家里的房间声学特性不一致,你怎么能保证营造出来的天空声道效果一致呢?

通过反射营造天空声道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哈斯效应。

哈斯效应是一种双耳心理声学效应,其主要理论,乃是声音延迟对人类方向听觉的影响要比音量大小的影响大得多。简单来说,如果有A和B两个声源同时发声,那么第一声音发出后25-35毫秒发出第二声音,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声音,但若相隔时间超过35毫秒,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两个声音。

很显然,如果利用好哈斯效应,确保向上的单元将声音反射到人耳后25-35毫秒内Soundbar正面的单元再将声音传递到人耳,就会营造出更丰满的三维声场;但如果你家里层高太高、Soundbar设计不良,就会导致天空声道的声音落后与正面单元的声音,从而大大削弱杜比全景声的效果。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多点测量的DSP技术,用户在头上戴上圈之后按照提示,在日常听音位附近进行一系列快速测量,Bose Soundbar 850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确保天空声道与其他单元能够协调一致。同时当然也会对单元的频响进行调整,最终将Soundbar调整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BOSE并不以DSP技术而著称,但这并不意味着BOSE没有自己的DSP技术储备,恰恰相反,BOSE在DSP技术上颇有经验——因为BOSE的汽车音箱已经做了几十年,还记得我说过啥不?

汽车音响的DSP调整是所有DSP技术中挑战性最强的,小空间、多扬声器、安装位置受限、工作环境恶劣,这些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BOSE能做好汽车音响,也没什么理由会搞砸一个Soundbar上的DSP调整。

有了这个技术之后,如果不扩展一下岂不是太可惜了?

没错,BOSE也是这么想的。因此BOSE给Bose Soundbar 850配备了TrueSpace技术——也就是说,在播放非杜比全景声內容的時候,Bose Soundbar 850也会对所播放的音频内容进行分析,将适合的内容分离出来,,通过天空声道投射下来,从而营造出三维的声场。从实际表现来看,可圈可点——当然我这么说你很难感受得到,咱们不如上图来说明一下。

这是一个正常的2.0声道音乐播放时你耳边的声音效果,此时大部分的声音都集中在你面前的二维空间内。

而这,是打开了TrueSpace之后的声场效果:

当然,除了在天空声道上下力气之外,BOSE也没有放弃在你的正面营造更大声场的努力。但值得一提得是,他们拿出来的解决方案不同于三星等厂家的反射式侧声场营造,而是PhaseGuide技术。

什么叫“反射式侧声场营造”呢?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Soundbar的左右两侧加上两个侧向的单元,让单元向左右发声,声音经过反射后到达人耳——很显然,由于每个人的房间声学环境不同,所以想要营造出良好的效果,也必须依赖于复杂的DSP调整,这对Soundbar的运算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而Bose则另辟蹊径。

PhaseGuide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将一个压缩单元连接至经过有限元分析建模的声导管上,在导管上按照一定间隔进行开孔,每个孔洞填充不同厚度的声阻尼材料,最终保证声音能够均匀扩散至超出扬声器物理极限之外的空间,如下图所示:

PhaseGuide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左右的声反射也能营造出更广阔的声场表现,因此Bose Soundbar 850对摆放的要求比较宽松。Rtings认为这是他们测量过的立体声分离度表现最好的Soundbar之一: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Bose一贯的看家本领:QuietPort自然也不会缺席。用小体积扬声器营造重低音乃是Bose的拿手好戏,从测量结果来看,Bose Soundbar 850的低频截止能摸到53Hz左右,在Soundbar里堪称豪杰。

如果你对这个低频表现还不满意的话,那么Bose也为这个产品提供了非常平滑的升级路径,你可以随时加入低音炮来获得更震撼的低频,也可以加入卫星箱来补充后置的环绕声。Bose目前整体系统的集成效果非常之好,就拿后置的卫星箱来说,你不仅可以加入主页上官配的那个小型无线卫星箱,根据老外的实测,你也可以加入之前Lifestyle 650 上用的那个 OmniJewel卫星箱,进一步提升声音表现。 当然听说Bose后续在中国市场也有发售适配850的低音炮与环绕扬声器的计划,估计不会让大伙等太久的。

那么我说了这么多,这玩意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呢……

首先是一段杜比官方的演示片,请佩戴耳机体验。

这个演示片形象地说明了杜比全景声中“声音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移动时所产生的变化,树叶从枝干上飘落所发出的沙沙声萦绕在你的四周,塑造出了绝佳的声音氛围。

此外,我还选取了《金刚大战哥斯拉》和《沙丘》中的几个片段来进行试听——这两部片子我曾经到电影院里看过,对杜比全景声的音效还有所记忆。

《金刚》片头飞鸟从丛林中升起的片段,为了更好地表现鸟儿飞起的过程,是有一个从下而上腾飞的音效的。从Bose Soundbar 850的表现来看,基本能够还原这个过程,虽然在腾飞的瞬间声场定位略有模糊,但是飞起之后你能够明确感受到声音是从头顶传来的。

不过下面这个场景的表现可能还要更好一点——片头金刚发现了自己生活的环境乃是被人工营造出来的虚拟自然,因此他徒手砍下了一棵树,然后做成投枪刺破天穹。

投枪从左下飞行至右上,然后刺破天穹,碎片从天而降,这是一个流畅而完整的声音效果。在使用ADAPTiQ进行校准之后,你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声音自左而右、自下而上的运行轨迹,然后天穹破碎的声音自你头顶发出,接下来是碎片簌簌而落的声音,整体音效极为生动——但如果你没有校准的话,整个声音就会显得比较混乱。

沙丘作为一部科幻片,请到了汉斯·季默来进行配乐,汉斯·季默非常喜欢运用合成器来配合画面塑造氛围,所以片中会有大量的低频内容,同时声场极为广阔。而Bose Soundbar 850在没有单独配炮的情况下,将大部分低频内容还原了出来,塑造了非常好的沉浸感。

而在类似这种穿梭机掠过水面的场景中,PhaseGuide所营造出的广阔声场让你真的产生了一种“穿梭机飞出了屏幕的感觉”,杜比全景声+ADAPTiQ校准后整个影片的空间感油然而生,在你的面前塑造出了一个三维的声场空间,这是传统Soundbar产品所无法实现的。

总体而言,在目前的价位上Bose Soundbar 850非常具有竞争力。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家的客厅空间比较小(小于25平)、想用比较合理的价格体验杜比全景声,日后可能会有升级的打算,那么完全可以考虑这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放与音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