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关闭显示超级星人在广场能看到吗

本文试从行业情况、产品概述、用户分析、核心模块、用户反馈五个维度,对网易云音乐进行浅析,提出一些自己对该产品的看法,以此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



2019年Q4中国数字音乐收入规模达29.7亿元,环比增长12.3%。数字音乐平台的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以用户付费、广告、转授权为主的收入增长强劲。

历经几年的市场教育,用户付费听音乐的观念慢慢建立。报告显示,2018年,愿意为音乐内容付费的用户占比65.56%,购买会员是主要付费内容种类,占比60.7%。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自2019上半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量逐渐接近了顶峰,目前为11.34亿,同比增长也进入了增幅 1.0% 的时代。标准着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

据I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音乐类用户规模已超过8亿,用户规模保持平稳。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已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行业内对用户流量的获取和竞争越发激烈。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两强竞争格局稳定,马太效应凸显,腾讯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包揽前三,而网易云音乐排名第四,是前四名中唯一一家非腾讯系产品。


2010年起国家开展“剑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盗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

2015年,国家版权局要求各大音乐平台下架侵权音乐,之后一系列相关规定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数字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

2017年2月,文化部发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7月,国家首次将“音乐产业发展”列入重大文化产业工程


自“剑网行动“以来,网络音乐盗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音乐版权逐渐得到行业公司重视,音乐版权的价值保持不断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中国音乐版权市场规模达28.17亿元。

在国家组织积极推动下,2018年2月,网易云音乐分别与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达成版权长期合作协议,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资源数量的99%以上。这对于原本在音乐版权上处于弱势的网易云音乐显然意义重大。


体验时间:2020年4月


网易云音乐于2013年上线,是网易旗下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在线音乐服务主打歌单、社交和音乐指纹,以歌单、DJ节目、社交为核心要素,主打个性化推荐和分享,用户可自行创建歌单,60%的用户通过歌单发现音乐,是目前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音乐社交产品。

2015年1月16日,网易云音乐荣膺百度中国好应用“年度优秀视觉设计奖”。

2019年6月11日,网易云音乐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网易云音乐与其他音乐平台定位不同,在听音乐工具的基础上,以歌单、乐评、动态等为特色优势,加上关注明星、达人和好友等功能积极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音乐社区,主打发现音乐、分享音乐和交流音乐。

Slogan:听见·好时光! 音乐的力量!


网易云音乐主要功能:音乐播放、音乐应用、个性化推荐、歌单、乐评、云村、视频

网易云音乐以基本音乐功能为基础,利用自己强大的个性化推荐能力,不仅满足了用户想听歌却无歌可听的需求。同时,以歌单、乐评、电台、云村动态UGC内容打造优质音乐社区,为用户营造共鸣社交、心理依赖情感,满足用户听歌之余的社交需求,极大的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年轻人的音乐社交应用。

音乐社区的定位、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丰富的歌单是网易云音乐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平台得以成为音乐行业后起之秀的关键原因。


对于网易云音乐盈利问题,丁磊称,“如何能够盈利,总体来说,一是会员,会员数量一直在持续发展,第二个是广告,第三是我们的音频直播,是一个新的UGC(用户原创内容)的平台模式,第四个,我们会挖掘云音乐更深层次的社交功能,社区会有社交。我们对这四个方面的盈利是比较有信心和把握的。”

总的来说,网易云音乐主要的盈利模式为:会员+广告+直播+社交+增值服务


网易云音乐会员分为 黑胶VIP 和 音乐包 两种模式。

随着用户对知识版权付费的观念慢慢建立,越来越多用户也慢慢愿意为自己的听歌爱好支付一定金钱。据艾瑞咨询调研发现,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平均每月愿意为听音乐付费金额由2016年的16.3元提升到2019年的31.7元,并且最爱为音乐包套餐付费,因为音乐包套餐可以享受更多的音乐资源且可以把音乐下载到本地。


主要有以下三种:打开APP的开屏广告、发现区的Banner、评论区的广告植入

开屏广告:这几乎是所有在线音乐软件都会有的广告形式,网易云音乐开屏广告内容多为一些高端品牌的汽车和彩妆,时长为3秒,左下角支持跳过功能。

而反观酷狗音乐和QQ音乐的5秒开屏广告和左上角跳过功能,大屏用户单手操控不易点击跳过,而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体验则更佳。这反映了网易云音乐为了减少广告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在设置广告时长和跳过功能上,有着十分的克制。

发现区的Banner区:在网易云音乐7.1.31版本中,首页banner一共8屏,包括2屏活动,3屏独家推荐,2屏广告,1屏新歌首发。每次首屏总是官方活动,不会让用户一进入发现区就看到有广告展示,且广告banner不会连在一起而是分隔开来,弱化了用户对广告的厌恶感,下面是我把首页banner8个屏剪切在一起的实际样式。

评论区广告植入:这种广告和推荐都被植入在评论区中和评论区的对话中的第三第四名,在用户进入评论区的第一页面往往不会被展示,并且一个页面往往只会有一两个广告。而这种广告模式我们也能从知乎评论区和微信朋友圈中看到。


主要是用户的直播打赏,即用户在观看直播时,通过购买平台设置的虚拟货币或礼品,然后赏给自己喜欢的主播。主播会对用户的提问、接受用户的歌曲/视频点播,而用户点播的增多必然会给平台提供更多机会开展直接收费业务。

可能是受直播视频大热的趋势,网易云音乐于2018年10月的上线“LOOK直播”,标志着网易云音乐开始进入直播视频领域。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运营和发展之后已初具规模。与同样开设音乐视频直播的酷狗音乐相比,网易云更加倾向于把在音乐人圈内的影响力通过视频直播扩散到外部。将音乐直播与网易云音乐整体音乐传播生态的有机融合,网易云音乐的“LOOK直播“的直播类型除了有颜值主播和游戏直播之外,还有音乐人、校园学习、放映室等。

笔者发现,在新版应用中,网易为了给直播与视频更大的流量倾斜,除了在音乐播放页面有推荐小窗口外,在歌曲的评论区也有植入直播推荐。随着2019年短视频平台开始普遍发力商业化并加大拓展边界的力度,LOOK直播对网易云音乐的战略意义变得更加重要。


因乐交友:可能是受陌陌、Soul、探探等社交软件在近几年大热趋势的影响,网易云音乐也开始尝试推出陌生人社交。在新版的网易云音乐中新增了一款名为“因乐交友”的小程序,主打陌生人社交,用户可以在“我的”页面,点击“我的音乐”左侧进入“音乐应用”添加。

这款小程序会根据听音乐的喜好和收藏歌单来匹配音乐口味相似度高的用户,并展示他/她的资料卡,用户可以选择“喜欢”、“不感兴趣”或者“超级心动”,只有两个人都点了“喜欢”才可以进入聊天界面。点击“小酒馆”进入小程序的动态广场。

其余的功能跟探探的功能差不多,比如说,只有充值VIP才能查看、添加“想认识我的人”,如果不充值想要在这个小程序匹配到一个人聊天,基本上得靠缘分:“彼此想要认识”。笔者为了测试这个缘分的概率,玩了一个星期,几乎每天点了10个左右的心动,到目前为止匹配到一个7个能聊天的好友(可能我放的个人照片不帅,所以想认识我的人比较少,此数据偏差性比较大,仅作参考


在新音乐产业观察根据平台公开数据整理的《2019年中国内地数字单曲销量排行榜TOP10》中,网易云音乐发行的华晨宇《好像爱这个世界啊》和王一博《无感》位居榜首,并且在这个榜单内,网易云音乐专辑的总销量超过腾讯音乐的总和。

在《 2019 至今全网发售数字专辑销量统计》中,除张信哲的《歌 时代Ⅱ》和TME提前发售的泰勒·斯夫威特《Lover》, 2019 年至今全网发售的数字专辑中,网易云音乐销量超过了腾讯音乐 (TME)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平台总和。

由于网易云音乐用户一二线城市集中度较高,95后和00后占比高达83%(数据见用户分析)、这些Z世代的年轻人相比于90后和80后,他们有着较强的付费意识,有能力消费,也有消费的欲望,最舍得为自己的偶像花钱,甚至愿意花重金给自己的偶像打榜,在音乐消费、粉丝经济领域,95后00后接力90后,逐渐成为主力。

并且网易云音乐有着和谐活跃的音乐社区氛围,每一个用户都能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音乐偏好的小圈子,它为音乐人与乐迷、乐迷和乐迷间建立连接,在该网易云上共同构成一个繁荣有序的生态圈,提升了用户购买前后的参与度,拉近用户与购买作品和歌手的距离,刺激作品消费,让音乐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包括网易白金卡和通信运营商的畅听流量包。白金卡分三个套餐(9元、19元、49元),除了话费、流量和充值优惠外还享有免流应用(网易产品居多)。

积分商城可使用积分(签到或完成任务可得)兑换或者以积分+金额的方式购买特定商品,或者单纯以金额购买商品,其中包括数码影音商品、生活用品、周边、零食。

用户不仅可以在歌手的歌曲和主页栏查看他近期的演唱会,也可以点击“账号“,在音乐服务一栏点击”演出“进入“云村有票“进行查看最近有什么演唱会。其中不仅售卖有演唱会的门票,还有Livehouse、话剧舞台剧、音乐会和艺术馆的票。


年龄分布:据Trustdata平台2019年8月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用户中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83.5 % 。这些用户他们大多出生于之间,被统称为Z世代。

Z世代从大多属于学生党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白领,虽然他们目前赚钱能力不强,但是特别舍得为自己的爱好和改善生活花钱,并且未来的消费潜力巨大。

性别比例:男女用户比例几乎相等

地区分布:东部沿海地区用户占比居多,经济收入水平较高。

用户画像大体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18岁的大学生张小灵在学校里的空闲比较时间充裕,喜欢民谣和纯音乐,不习惯追随各种音乐排行榜,习惯在上下课途中打开网易云音乐听“每日推荐”的歌曲,常在听歌的时候刷评论,有时候听到好听的音乐也会分享给自己“云村”的朋友;

24岁刚出社会工作不久的李小铭每天早上和晚上都需要花2个多小时坐公交和搭地铁往返公司与宿舍之间,工作上有一定的压力,上班下班时间喜欢通过网易云音乐听一些小众而好听的音乐,以隔绝外界的纷扰和缓解一下工作压力,给自己放松一下心情;

26岁作为一名原创音乐人的林小旭,在日常工作之余很喜欢进行词曲创作和唱歌,平时也会跟音乐圈里的朋友讨论音乐,不时会到一些音乐酒吧进行演出以增加生活收入来源,喜欢把自己原创的歌曲发布到网易云音乐上,在自己的歌曲下面看听众对歌曲的评论和点赞;


根据KANO模型,将用户需求分为五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网易云音乐在根据其“音乐社区”和“发现好音乐”的定位,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个性化推荐+歌单+音乐社区三大模块,满足用户发现好音乐和通过音乐社交的需求。


比达咨询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Q1网易云音乐应用MAU为1.4万人,在线音乐APP排名第四,用户日均运行使用时长为26.3分钟,排名第一。


网易云音乐依托强大的个性化推荐技术、良好的社区运营及高品质的音质,用户粘性领跑移动音乐市场。据Trustdata平台2019年三月份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用户粘性排名第一。

相比于腾讯音乐的庞大的版权资源优势和先发优势,后起于2013年的网易云音乐在音乐版权上处于天生的劣势,而它聪明的选择了差异化路线和精准的推荐算法,避开了版权资源的正面较量,坚持通过扶持原创音乐人、个性推荐、私人FM、歌单、评论、电台等UGC内容打造优质音乐社区,为用户营造共鸣社交、心理依赖情感。用户产生一种云村独特的归属感,用户粘性较强。


当90后、00后等年轻人成为了互联网的一股新生力量乃至是成为不可忽视的主力军群体,他们不盲从潮流、喜欢探索、乐于分享,在音乐方面有着更为广泛而小众独特的爱好,他们需要有能够发现新音乐、优质音乐的渠道。

作为网易云音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个性化推荐,恰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基于AI大数据分析用户心动音乐的风格偏好,通过每日推荐、私人FM等功能,向用户推荐类似风格的音乐。随着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推荐广受年轻用户的好评,各大音乐APP也均加上了这一功能,虽然网易云不是今天唯一一个做个性化推荐的音乐产品,但却是将这方面做的最好,最受用户喜爱的音乐产品,常常被许多用户称为“比男/女朋友更懂自己”的产品。

1.每日推荐:基于大数据统计每个用户听歌行为数据,每天06:00推荐34首(以前是20首)用户可能喜欢的歌曲,用户可在日推列表对歌曲进行批量收藏或下载。功能定位:帮助用户挖掘更多喜欢的歌曲,解决用户“歌荒”问题。

我们常在歌曲的评论区看见“日推,真香!”或者“终于找回了这首歌,泪目,感谢网易云!”等评论,说明该功能深受用户喜爱并且所用算法十分精准。

2.私人FM:根据用户听歌偏好进行单曲推荐,用户可切换/收藏/下载/分享歌曲,目前只支持回切上一首歌曲。特别的是,用户可以通过私人FM页面的 “不喜欢”调教系统不再给自己推荐类似歌曲/歌手。一般使用场景为随机听,无目的听歌。

3.跑步FM :用户可切换/收藏/下载/分享歌曲,还可开启离线缓存功能。结束跑步后显示时长、步数、消耗卡路里,用户还可以分享结果到朋友圈。

跑步时听歌是一个比较高频的用户行为,跑步时听到合适的音乐也是跑步者的一个强需求,很多用户喜欢边跑步边听歌,并且希望找适合跑步场景听的歌曲,避免无聊的同时转移对双腿酸痛的注意力,让自己专注在听音乐上,跑步者会跑得更久、更舒畅。而跑步FM则是根据用户跑步节奏和听歌偏好,智能选取合适的音乐进行播放,从而有效提高跑步运动的全程体验。

4.相似推荐:根据当前播放的歌曲类型来为用户推荐5首相似风格的歌曲,在推荐页面展示包含该歌曲播放量最多的3个歌单,用户可以通过歌单来发现更多相似风格的歌曲。

5.心动模式: 播放红心歌单时,打开心动模式,算法将参考用户红心的所有单曲和正在播放的单曲的数据,更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相似风格的歌曲。这些歌曲中有用户红心过的旧爱,也有系统推荐的歌曲,数量占比为2:3。


歌单对网易云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曲库型产品通过搜索和排行榜发现音乐的模式,极大发挥了UGC创作、专业意见和个性化算法等的能量,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产品。

作为首个以歌单为重点内容组织架构的音乐产品,在网易云音乐刚出来的时候的定位就是“歌单+音乐社区”,通过千千万万歌单为乐迷发现音乐提供了新的选择,如今歌单早已成为云村人发现音乐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用户的评论、收藏、分享等行为,则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的社区氛围,突显音乐与情感相伴相生的关系。

1.个人创建:用户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音乐偏好自由组合歌曲来创建歌单,可自定义添加歌曲、标签、封面、简介、歌单名。

推荐歌单作为UGC内容由用户创建,所含歌曲数随歌单所属用户新增或删除而变动。如果用户在创建之初没有选择设置为隐私歌单,系统则会自动把用户创建的歌单发布在歌单广场,或者根据系统算法推荐给其他用户。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同一份歌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收藏歌单、分享歌单、在歌单的评论区发生互动和交流。

如果一份歌单被很多人收藏、评论、分享,歌单的创建者也因此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成为其继续创造的动力,在歌单内容的创建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UGC闭环,从而导致海量优质歌单的产生。

2.官方歌单:官方歌单是网易云音乐近期上线的全新功能,通过编辑专业推荐与AI个性化智能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用户发现更多优质好音乐。在网易云音乐的发现页上,点击“歌单”进入,找到上方“官方”一栏,即可进入。

与个人用户创建的歌单不同的是,网易云音乐官方歌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智能化、专业化和场景化三方面,除了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给不同的用户推荐不同歌曲外,还结合了专业编辑的意见,并且不断完善各种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音乐需求,像出游、健身、学习、午休等场景,都能找到对应歌单。网易云音乐官方歌单正在成为用户发现优质音乐的重要渠道,如华语私人订制、欧美私人订制等歌单播放量均已超过一亿播放量。

除了在歌单广场,在我的页面下的收藏歌单栏中也有一个官方动态歌单,每天都是35首歌,有9首是属于用户的红心歌曲,固定是第一首用户喜欢的红心歌曲,歌单中大多数都是用户以前听过的歌曲。相比于每日推荐,每日的官方动态歌单页面多了评论区、分享、私人雷达,在个性化推荐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社交元素。

很多人觉得这动态歌单是不是和日推的功能有点重合了,但笔者认为其实恰恰相反,它们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每日推荐中的歌曲大多是用户没有听过的歌曲,功能定位是帮助用户挖掘音乐和丰富曲库,而动态歌单中大多数都是用户以前听过的并且喜欢的歌,功能定位则是用来帮助用户重温和沉淀音乐。


评论区是网易云”音乐+社交”模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张名片。就像在B站的看视频刷弹幕一样,在网易云听歌时发表评论、看评论和点赞已经成为“云村人”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

在歌曲和歌单的评论区用户可以发表评论,对评论进行点赞、分享、复制或者举报。评论区的内容大多分为四种类型:关于歌曲评论及背后创造故事、怀念旧恋人、暗恋不敢表白的情感故事、许愿考研/高考/复读成功以及各种才华段子。

从需求分析上看,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会因乐有感而发却没地方抒发心情,而评论区的设立满足了一些用户在听歌的时想找人分享听歌的感受以获得认同的一种需求,其他用户看到这些评论,产生了情感共鸣的同时也缓解了自己的孤独感,进而给评论点赞、回复,而这同时又满足了内容生存者想被认同和想要和人交流缓解孤独的需求,成为其继续创造的动力,在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UGC闭环,从而导致海量优质评论的产生。

从用户行为上看,用户往往只有在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才会点开评论区,而喜欢同一首歌的人在音乐偏好上也比较相似,很少会有在评论区争论这首歌是否好听之类的话,很少见到微博的评论区充满戾气和争吵的现象。

在网易云音乐的每一首歌下面,很自然的就聚集了一群音乐偏好相似的人,大家在歌曲评论区的点赞和评论,就好像回到了一个组织一样,有一种特别的归属感,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发表评论和刷评论的同时,自己的孤独感也就减轻了,以致许多云村人都养成了一种听歌刷评论的行为习惯。

新版网易云音乐对评论区排序进行了全新改版,从旧版的“精彩评论+最新评论“固定模式改变成新版的“按推荐、热度、时间”三种排序模式,默认为推荐排序。这种排序的一种好处就是避免了旧版模式造成的一种马太效应:那些排在前面的高赞评论会一直排在前排,并且点赞数和回复数会持续上升,但是其余99%的用户评论却很少得到展示和互动。

而新版评论区利用推荐排序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更好的实现了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两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社区用户的整体满意度。

记得在曾经在评论区看过一则评论:“建议网易云音乐增加一个功能,根据用户的听歌偏好相似度进行推荐好友,相似度达到95% 以上的直接配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到了广大单身群众的呼声,网易云音乐在每日推荐页面左上角设置了一个音乐密友的功能,根据用户的每日推荐、听歌喜欢以及收藏等行为推荐音乐口味相似度较高的好友。

用户也可以在评论区遇到有趣的灵魂也可以点击用户头像,查看用户主页,查看你们共同关注的艺人、共同听过的歌、对方的听歌排行、喜欢的音乐、收藏和创建的歌单、基本信息、动态、添加好友、发私信。(官方还说听说有人因此找到了另一半哈哈哈,第三种图的UI设计真的要那么简洁么?

“云村”页面中分为关注和广场两个功能。关注页面展示的是用户关注的好友和明星达人的动态,用户可以在“关注”中发布或者浏览动态,用户利用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操作与他人互动。而左侧“添加关注”,能与通讯录、微博的好友建立联系、关注明星用、音乐人和音乐创作达人。

广场页面则是新推出Mlog广场,含义为Music log(音乐日志),用户可以点击右下角,通过图文+音乐或者视频+文字+音乐的形式发布Mlog。

在我的云圈里,用户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圈子,与圈子里的用户一起分享音乐、交流故事、相互讨论。目前的云圈设有音乐人、话题交流、音乐兴趣、影视交流四大分类,暂不支持个人用户开设新圈子,全部圈子皆由官方团队负责云圈的开设和运营。

据ASO100平台的数据分析显示,网易云音乐(iOS)在APP STORE的评分统计中,当前评分和所有版本评分都在在4.7星,均低于腾讯音乐的三大音乐软件评分。

选取近三个月的评价详情进行分析,其中反映最大的主要是以下几种反馈:


缺少音乐版权的问题无论在哪个音乐APP上都会有用户吐槽,没有哪个音乐软件拥有全部歌曲,即使是网易云音乐分别与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达成版权长期合作协议,相互授权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音乐资源数量的99%以上,但是各家平台仍然掌握着那关键的1% 独家版权作为自己平台的护城河。

而现在的智能手机的运行内存越来越大,更多的人选择在手机上安装多个音乐软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并不是因为版权问题而卸掉某一音乐软件。就笔者而言,我的手机装着3个音乐软件,当某一家平台没有我想要的音乐版权时便到另一音乐软件听。


或许是以前大家长期习惯了听免费歌曲,而如今面对音乐平台逐步扩大了音乐收费的曲库,以前可以免费听的音乐现在大多都不可以下载,有些则需要付费才能听或者只能试听20s左右,有些用户不免有点抗拒心理。

其实这也不是网易云一家平台如此,笔者发现每个音乐软件的评论区下都会有这样的评论。我想这是因为国家版权局对音乐版权的大力整治,要求各大音乐平台下架侵权音乐,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了数字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

在音乐版权市场逐渐形成良性秩序的背景下,各家都对用户采取了一种温和的收费政策,先是付费才能下载,然后逐步扩大音乐收费曲库,避免引起用户流失。

3.不喜欢新版UI设计


笔者在按照版本周期查看评论的时候发现,在7.0.0版本的评论区下面,有许多老用户都在吐槽新版的界面设计不如旧版的简洁舒适,这个版本是网易云音乐历次更新首页改版变化最大的一次,从以前的单列排列改变为新版的卡片布局。

1.降低广告的干扰度,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为了盈利必然会投放广告,但是在投放广告和用户体验之间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笔者在使用新版网易云音乐时发现,每天打开歌曲播放页面都会出现直播推荐的弹窗,只要我不主动点击关闭,它都不会自动消失,连续听10首歌仍然显示在页面上。

播放页面是用户使用时长最多的页面,也是音乐软件最核心的功能页面,在此页面长期出现此类动态弹窗广告会特别影响一些想要单纯听歌的用户体验。

从用户心理模型上分析,许多用户并不是看到弹窗感觉不喜欢就立刻点击关闭,而是选择忍受一段时间,当心里受不了这个广告的时候,才主动点击关闭弹窗,而这时候的广告已经大幅降低了用户的听歌体验。

虽然在软件的设置页面用户可以选择关闭直播内容推荐,但是绝大多数的用户只是把网易云音乐当作听歌工具,除了使用个性装扮功能外,很少会主动去探索这些功能。

我认为官方在推广直播模块的时候,只要让用户知道有这个新模块就好。当用户主动关闭该广告时就已经表明该动态弹窗广告影响了他(她)的听歌体验,频繁推送,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甚至是卸载应用。

1. 主动降低播放页面弹窗广告的推送频率,对于非黑胶用户,进行每天分时段推送,早、中、晚各推送一次,每次只显示一首歌的时间,然后保留一个静态的直播入口。

2. 当用户主动点击关闭直播推荐弹窗广告的总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比如三次),系统则不再对该用户推送此类弹窗广告。

2.在视频页上方的导航栏左侧增加编辑功能


目前视频页上方的视频分类的排序不支持用户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编辑,只支持左右滑动。有些用户或许不喜欢看推荐和Look直播的内容,只喜欢看“ACG音乐“和”MV“的视频,但是每次重新启动之后又得划到最后面才能进行观看,这对用户使用体验十分不友好。

所以我建议在导航栏的左侧增加一个编辑功能,在视频页管理页面,用户可以对视频栏目进行排序、添加和移除。

3.增加一个主界面样式选择功能,给予用户自由选择主界面风格的权力。


针对在新版的评论区下许多用户吐槽新界面太花哨、太丑、不习惯的问题,建议可以在个性装扮页面增加一个主界面样式选择的功能。

让一些习惯旧版布局的用户既可以安装新版本,又可以选择切换回旧版的布局,而不是让这些老用户改变之前的使用习惯,重新去学习和适应新版的界面布局,甚至到上贴吧求助寻找旧版本的安装包。

在原版上增加一个功能模块

4.在我的云圈增加搜索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前圈子数量太少的缘故,目前我的云圈只有分类功能,没有搜索功能,用户只有在推荐页面或者进入“更多云圈”的分类中逐个查找才能找到自己想要加入的圈子,花费的时间成本比较高。

我建议:在云圈广场页面的上方增加一个搜索栏,支持模糊搜索,并且在搜索结果页给出相关推荐。

5.在搜索歌手的结果页面添加关注功能


用户无需进入歌手主页才可以关注,简化关注歌手的操作步骤。

6.增加逆序播放模式、批量删除歌曲功能


目前版本有了心动模式、常规的顺序播放、随机播放、单曲循环。随着用户使用网易云的时间越久,“我喜欢的音乐”歌曲数量也越来越多,而以前喜欢的歌曲现在可能有很多已经不喜欢了,但是一首一首的点击取消红心却很费时间。

建议增加一个逆序播放、批量删除的功能,让用户倒着来听,在回味最初喜欢的音乐的同时删减现在已经不喜欢的歌曲。

7.在私人FM页面增加摇一摇切换歌曲风格功能


笔者在使用私人FM功能的时候发现,有时候会遇到连续切换好几首歌曲都是同一种风格的歌曲,或许是因为我前一天循环播放这种风格的歌曲,系统的大数据知道我可能喜欢这种风格的歌曲,就一直给我推荐。

系统没有考虑到用户可能在听了那么多这种曲风的歌曲之后会产生一种音乐的“审美疲劳”,或者因为天气、场景、心情的不同,用户会有不同的听歌偏好,这时候则需要换一种风格的歌曲。

所以我建议,在保留私人FM高精准的推荐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摇一摇切换歌曲风格的功能,给予用户更多的“掌控感”

8.更改手机号登录的界面,在一个页面完成手机号登录操作。


在原版的设计中,用户完成手机号登录需要两个页面的跳转。而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个页面完成的事情无需两个页面跳转:在登录界面设置两种登录方式:密码登录和手机号登录,当用户选择手机号登录页面,输入完11位数字时,系统自动点击发送验证码。

网易云音乐凭借“音乐社交”和主打歌单的特色,通过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海量优质的歌单、充满故事的评论区、良好的社区氛围和别具一格UI设计,让各种音乐偏好的用户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收获了大批热爱音乐的粉丝用户,依靠着良好的口碑宣传让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群迅速壮大,成为了音乐应用排名前四中唯一一家非腾讯系的音乐软件。

但是随着网易云音乐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新版网易云在大幅改变界面设计风格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视频直播、短视频、Mlog、因乐交友、云圈,或许会让很多粉丝级的老用户觉得网易云的初心变了,不再是以前专注于发现好音乐的网易云了。

作为一名粉丝级的云村老用户,我建议网易云音乐不要忘了专注于发现好音乐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初心,在商业化更进一步的同时,可以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兼顾好各种层次用户的各种需求,不要让用户只能在去与留之间作抉择。

}

结合回答说一下自身的情况吧。来到soul马上就要一年了,收获了很棒的闺蜜还有男朋友(已见家长,正在努力实现结婚)。不得不说一下,soul的用户越来越多了,环境也有点变了。soul也开始商业化了,毕竟运营软件也需要很大的成本。

一开始看到超级星人无感,但是看到金色的名字觉得真香,我跟闺蜜还有男朋友的soulmate速度也一直没有点亮,随即开通,加速soulmate点亮!捏脸基本免费,有的也要花soul币,满足了喜欢捏脸的用户的爱好,这点很好。而且一些购买针对超级星人也可以打折。超级星人标志也可以隐藏,可以偷偷视奸所有人,同样你可以对其他人隐身,很方便。目前闺蜜跟男朋友都已经在我的带动下开通了会员,soul的更新之后超级星人也可以赠送了。2.5倍加速走起。一些不太好的用户言论我也会在看到之后第一时间去举报,不得不说感觉响应速度变快了很多,净化soul环境,从我做起!

说一说超级星人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比较喜欢新出的花环装饰,希望优惠可以更多一些,我本身每天签到soul币攒的也不多,送给两个人花环只能依靠充钱,三天的时间过的很快,性价比真的不高。soulmate空间我个人希望可以开通两个,或许程序上很难实现,看好你们的程序猿!其次是针对超级星人,是不是可以有个在线客服的服务去解答问题,毕竟之前聊天记录备份出现的bug反馈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体验感不太好。

总体来说,很感谢soul,让我在400多万人里面遇到自己爱的人,希望后期超级星人有更多福利,一连开通了三个月,期待改变!!!爱你们

}

本文从五个角度展开了这篇Soul产品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Soul从出现之初的定位就是基于心灵的社交软件,让用户参与一些测试来给用户打上属性标签,再以标签为基准经过一定的算法计算与其他用户间的匹配度,以此为依据为用户推荐适合成为好友的人,是一款让年轻人认识新朋友,分享心情和生活的社交软件。

    与QQ,微信的熟人社交、半熟人社交不同,Soul用户认识人的方式是基于匹配推荐或在社区里主动选择的,与其他用户原来是陌生人,属于陌生人社交的场景。因此Soul的竞争对手应同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前排龙头,在此选取在陌生人社交深耕已久、众人皆知,常年霸占榜单前列的巨头陌陌以及这两年异军突起,飞速占领陌生人社交领域前排交椅的探探。下面对Soul,陌陌和探探三款产品进行多维度分析。

    上图总结了Soul,陌陌,探探三者的业务分布,从中可以看出:

    (1)三者核心业务都是陌生人的社交,互相之间目标用户有所重叠,但是在认识陌生人切入点各有不同:

    • Soul依赖于系统的算法匹配推荐,根据标签匹配可能聊得来人给用户,不过多的展示个人信息,偏向匿名社交;
    • 陌陌侧重于附近的人、群组以及线上场景化社交,需要用户主动查看和搜索;
    • 探探则需要双方皆对对方展示的照片和信息感兴趣才允许进一步互动,也就是先看脸,因此与前面两者相比,更偏向现实社交,因此soul和其他两者的目标用户群体有比较大的差异。

    (2)在业务范围上,陌陌的社交生态最为全面,基本揽括了当前市场上涉及到社交的业务如聊天,短视频、直播、游戏等等,横向拓展做的非常成熟。特别是直播,已经发展成了陌陌的另一项核心业务,并将入口放在了一级菜单,有取代社交成为最重要业务的趋势。

    Soul除了社交之外,社区运营也是他它的重要业务,分享和交流两手捉。而探探一直都只在自己的社交细分方向深挖优化,暂时还没去涉猎其他业务。

    (3)在社区运营策略上,Soul将广场板块营造成一个树洞和精神园地,在其精细化运营下产生了不少较高质量UGC内容和活跃的用户氛围,同时以内容质量为支点给与资源,官方也会发布每日话题提高用户活跃度。且在近期(11月25日),Soul开启了“SSR计划”,开始鼓励用户创作更多优质内容,并准备扶持和打造kol,意图将作为树洞功能的社区转变成高质量的UGC内容社区。

    陌陌则是一开始就以人为支点,有意的培养kol,并给与更多的资源倾斜,例如提供直播推荐位、视频推荐位等,扶持出了头部主播孕育了粉丝社区。

    探探并没有建立社区内容,只有个人朋友圈,可能是更希望用户进行形象管理,加深个人标签,以此推进好友间更一步交流。

    (4)在商业化方面,三者都将会员功能以及符合其产品定位的增值服务如“谁看过我”等付费功能为最初变现手段。

    陌陌和Soul还开通了平台的虚拟币功能,需要充值获取,用于平台里的道具和服务消费。探探和soul因为业务范围较小,因此商业化进程也就暂时止步于此了,而陌陌的版图非常大,在直播、短视频和游戏这些业务中推出了对应的打赏和增值服务,其中直播是陌陌的最大营收来源。由可以看出,业务范围过小是制约商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上述发展历程的表可以看出:

    (1)陌陌早于2011年就已经上线,远远早于其他两个软件。当时正值智能手机的起步阶段,移动应用市场上的社交软件选择并不多,陌生人社交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得益于此,陌陌踏着移动互联发展的巨浪,高速成长,仅用了3年时间就在纳斯达克挂牌。

    在商业化道路中,14年时曾尝试与线下商家打通为其引流,但在最新版本中已无此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跟随市场热点,逐步横向拓展社交版图,由一开始的陌生人之间的图文交流和群组功能,到现在的集社交游戏,聊天室,直播,短视频,视频相亲等一系列当前热门的功能于一体的庞大泛娱乐社交平台,主要通过直播、会员增值业务、广告营销和游戏变现。

    在18年底,陌陌的月活跃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1亿,之后月活增长基本停滞,说明陌陌可能已经触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急需新的增长方向。

    (2)Soul和探探从诞生之初至今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定位,只是在自己的细分领域下不断深化使用场景,完善自己的核心业务。

    Soul向着陌生人心灵(兴趣、个性)交友和树洞深入挖掘,在使用场景上增加多种匹配方式以丰富匹配和交流形式,且在18年5月重点推出了语音匹配、语音聊天功能,开启声音社交时代,并在之后宣传推广中作为主打功能出现。

    在其他创意功能上,加入“soulmate”的机制鼓励用户常联系多聊天,减少了用户流入微信的可能;加入“恋爱铃”来模拟偶遇的场景,完善了LBS的链条;丰富社区内容(如电台,官方话题,“SSR计划”)以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探探在“基于颜值”的“双向选择”的路上走到底,在其发展历程中表现得非常克制,没有作出过大的业务变动,始终只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业务做迭代优化:

    1. x版本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问题
    2. x引导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
    3. x加快商业化进程,始终没有涉及核心业务改动

    但在11月的更新中,上线了比较冒进的“闪聊”付费功能,允许都开通了该功能的用户可以进行匹配直接聊天。探探做出这么大的改动是迫于商业化压力还是为转变定位做铺垫,暂时不得而知。

    (3)在用户的增长和冷启动方面,陌陌得益于时代风口,再加上初期的“约炮”口碑和“Mike隋视频”推广,顺势就做到了4000万的月活,属于“站在风口上的猪”。

    探探的冷启动从商圈,办公区等女性较集中的地方开始地推,积累了大批的优质种子用户和街拍图片,之后趁着微博红迅速发展的红利期,注册多个账号在微博进行营销,精准的投放广告吸引年轻的女性用户,后期(17年以后)在各个大流量入口如UC浏览器,百度贴吧等投放广告,实现大量引流。

    Soul的初期种子用户大多是属于自增长用户,得益于其支持海外注册以及其定位,吸引了不少孤独的海外留学党和高素质的用户群体,这批用户成为了Soul的种子用户。拿到融资之后Soul开始大量投放平台广告达到引流效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因为其产品定位偏小众,致使引流后的最终留下的用户数量也不多。

    上表为三个软件的2019年4月份各项数据对比,数据来源于易观千帆,需要说明的是行业独占率这一项数据,易观千帆 将soul归入社交网络行业,将陌陌归入即时通讯行业,这两个行业的top1都是微信,因此行业独占率为0是可能的,该数据参考意义不大。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

    (1)在活跃用户上,Soul和其他两款当前热门的社交软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分别为Soul的14倍和9倍。Soul和探探的上线时间也仅仅相差1年左右,但在活跃用户数量上却有着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可能是产品定位的差异导致目标人群的量级不同。

    Soul的定位“心灵社交”透露着一股浓厚的文艺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偏文青人群的社交软件,受众范围已被缩小一圈;再者使用Soul的用户更喜欢作为匿名树洞,整个社区充斥着大量的文字,无法给人足够的感官刺激,都不太愿意直接暴露自己真实长相,从结果上来看“心灵社交”是一个小众需求。

    而探探的定位始于颜值,颜值直接触动着荷尔蒙,性是社交的第一生产力,在马洛斯需求层次中处于最底层生理需求。因此无论探探本身想要对自己如何定义,都无法跳出“约炮”这个强需求场景,追求这个场景的用户很容易流入进来,所以探探的用户基数和活跃用户数量比Soul大的多。

    而陌陌已经是一个泛娱乐社交平台,其目标用户更多,受众更广,且在各个业务中都耕耘已久,因此用户量远大于其他两个也是必然的。

    (2)表中的人均数据,Soul的人均日使用时长和人均单日启动次数都高于用户量更多的探探,低于更为成熟的陌陌,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陌陌除了基本的社交聊天功能外,还有大量的短视频,游戏,以及直播等娱乐内容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在无聊天对象或等待回复时在平台提供的其他的内容消磨时间,无需跳出平台。

    Soul在社区内容方面也做的不错,在社区活跃有助于建立个人形象和认识新的朋友,加上官方对社区话题的管理,因此社区内容比较活跃,用户大多都愿意在社区发表和回复内容,但在丰富度上还远不足陌陌,所以人均日使用时长在陌陌之下也是正常的。

    反观探探,除了左右滑照片和聊天之外,没有其他内容能够增加用户的停留,如果在用户滑了几分钟照片以至厌倦时,依旧无法获得聊天对象,那用户只能退出软件,没有聊天对象也就无需打开软件回复信息,因此导致打开频次也低。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所以陌生人间的社交深入之后必然是转变熟人社交,转化成微信上的关系,这是所有陌生人社交软件面临的一个无解困局。

    这一点在探探上体现的尤其突出,现在的探探更像是一个用于认识陌生人的工具,聊出好感甚至刚认识没多久就将关系转移到微信上的例子比比皆是,离开平台的成本非常低,其“双向选择”的核心机制又制约着探探发展社区内容,如果上线社区内容,用户就能在社区就进行交互,与现有逻辑是矛盾的,这也是探探人均日使用时长和人均单日启动次数都低的原因。

    Soul为了减缓用户离开平台的速度,上线了“soulmate”的聊天机制,用户为了点满字母而会留在平台聊天,有效的防止了向熟人社交的转移。Soul还开发了一些独特的功能如为他人捏脸,夸夸墙等离开了平台就无法办到的独特功能来延长用户在平台的生命周期。

    陌陌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就显得粗爆,跟随潮流不断的增加新业务如直播、短视频、相亲等等,凡是外面平台有的东西,陌陌都给用户整合了进来,用户不需要跳到其他平台就能使用到这些功能,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娱乐方面的需求,让用户脱离了社交需求也会留在平台。

    ③在触发的聊天的策略不同

    用户间要能开始聊天,一个最关键的点是就是双方必须都在线,不然会出现一方主动搭讪后不能即时到反馈,产生失落感、挫败感,造成糟糕的用户体验。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soul给出的方案是匹配机制:图文聊天单向匹配,语音聊天、脸基尼视频双向匹配,且是一对一模式,这给人一种“唯一”感,让人有交流的欲望,实时性极强。

    另外soul在“星球”中只显示在线用户,极大的保证用户聊天获得反馈的即时性。陌陌在图文聊天即时反馈的体验上比较糟糕,虽然已经在附近的人列表上给出了在线标志和离线时长,也尽可能的将比较活跃的用户展示在列表前面,但回复率依然很低。

    但陌陌有着“房间”和“聊天室”,能够让用户直接在线沟通,也算是缓解了这个问题。再来看探探,其右滑“喜欢”并非即时的,也即是达成“相互喜欢”了之后,也无法保证对方在线,即时性比较差,等待“匹配成功”这个过程耗费时间较久。

    (3)Soul数据上的主要问题出现在次月留存上,只有16.17%,比探探的42.47%低了26个百分点!

    1. 广告投放不精准,投放的人群不是目标用户,因此会有很多非目标用户流失。
    2. 进入到app主界面前的,注册流程、测试流程繁琐耗时,用户直接流失。
    3. 对软件的好奇心过了之后可能就缺少驱动力了,内容吸引力不足,导致用户粘性不强。

    探探的留存是三者中最高的,笔者猜测是因为探探的“相互喜欢”这个匹配过程需要等待才能完成,因此用户愿意停留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另外有很大部分用户在这里探探的展示自己的颜值,看着自己的被喜欢数增加的过程来获得他人的认同感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是一个用户愿意长时间停留的原因。陌陌则是依靠的内容丰富度和泛娱乐性,这里不再叙述。

    如上图,简单总结的了Soul的优势和劣势:

    • 产品定位小众虽然能较容易通过口碑传播吸引到目标用户,同时也成为自己的牢笼,市场难以扩大
    • 高质量用户群体和社区氛围有利于开拓新的内容板块和产生高质量内容。
    • 用户的留存驱动力不足导致低留存,而低留存率会影响社区活跃度和其他用户体验,成为恶性循环,亟待缓解。
    3. 用户分析 3.1 用户角色地图

    笔者将soul的用户分为“内容生产者”、“内容阅览者”和“交友者”三种身份,三种用户间又互相存在交集,每个用户都有可能同时存在三种身份。

    根据艾瑞数据的数据显示,soul的用户男女比例接近1:1,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4岁以下、25-30岁以及31-35岁这三个年龄层,泛90后为主要使用群体,符合其年轻人的社交软件定位。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人口较密集的省份或直辖市。

    笔者根据上述数据和用户角色地图,并深度体验了soul软件,拟定了下列用户画像。

    笔者根据小米应用商店里的用户反馈以及对前面数据分析的结论拟定了用户深度访谈问卷,并进行了用户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从上述竞品分析和数据分析中得出的产品现存问题,通过合理的调研问题对进行用户的深度访谈,根据用户的回答、目的和行为探求用户真实需求,从中思考出解决现存问题、优化产品的方案。

    根据本次用户调研和查询反馈,发现小红书笔记评论类似微商广告和不友善评论较多,对社区健康成长和优质内容用户的生产者有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产品的活力。

    本次调研了7位用户,年龄分布在19-29岁,注册时长皆超过1年,地域分布比较广,且都为单身。调研问题主要围绕4个大方向展开:使用习惯、软件内社交状况、广场使用情况、用户付费态度。

    晚上的时间段是用户使用的高峰期。大多数用户最初使用soul的目的都是为了交友、认识异性,但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使用匹配的次数会大大降低,同时目的也变成了打发时间、找人聊天,刷广场瞬间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

    各种匹配方式中多数都会倾向于使用语音匹配,因为语音匹配与脸基尼和灵魂匹配相比,有着更适合的距离和真实感。

    大多数的用户认为广场广播(soul内的内容创造)质量一般,不如其他专业平台,因此不会听广播,这与官方推荐的一边听广播一边刷广场相悖。

    男性每日3次语音匹配机会,女性10次,男性和女性体验差异巨大,这可能是平台根据男女用户比例和匹配意愿而做出的平衡。

    被调查的女性全都处于一种矜持的使用态度,在语音匹配中,女性多会等男方先开口,等待对方挑起话题,进而判断是否聊下去,主动权在女方手上,而男性用户多数不会主动挂断语音匹配,属于被挂断的一方,体验不佳。

    男女双方皆反馈在聊天时陷入冷场的情况非常常见,无法很好的获得话题。由于灵魂匹配是单向匹配(匹配到的双方中只有一方主动点击灵魂匹配)的原因,实时性、回复率以及真实性都不如语音匹配,用户使用得非常少,而星球选人功能,所调研的用户没有在用的,皆是只体验过一次两次,实时性和回复率与灵魂匹配相仿,实属鸡肋。

    用户在不聊天的期间,刷广场瞬间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依赖性不强,处于可刷可不刷的状态,很少根据标签分类来浏览的瞬间内容,推测原因是瞬间对用户的吸引不足或者是瞬间质量不高。

    多数用户发布瞬间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形象吸引别人和吐槽生活,女性用户发表瞬间的频率更高,且比男性用户更有删除过往瞬间的习惯。

    发布瞬间时,用户主动带上标签的情况比较少,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用户不懂标签作用,部分用户觉得标签没有意义(对自己)。在发布瞬间时,添加标签的按钮不显眼,对标签没有说明,以及标签对用户意义不大,这些都是用户不为瞬间添加标签的原因。

    多数用户认为当前的会员价格比较高,付费意愿很低,更有部分用户对会员权益一无所知,猜测可能是会员权益不够吸引、会员权益入口太深、会员推广欠缺亦或是会员定价过高导致。

    会员权益中“我的遇见”最受用户喜欢,其次是“soulmate”加速,其余功能的需求场景不强。

    Soul币作为soul软件的虚拟货币,使用率非常低,用户愿意为soul币付费的意愿低于会员,多数用户的soul币从签到和邀请好友获得,花在了购买匹配次数或者捏脸上,不会为之充值。

    图5.1 整体功能优化脑图

    通过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已经得出的结论:soul社区内容的吸引力不足,缺乏让用户的留存驱动力,这是导致用户留存低的重要原因。

    Soul官方在这方面已经在进行着“ssr计划”,试图鼓励和奖励用户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但是当前的soul标签体系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搜索麻烦、无法分类、刷新关注话题繁琐等等问题。

    在对创作者和浏览者而言都如此糟糕的体验下,即使拥有了内容,也会因此损失大量用户。

    在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用户平时在发表瞬间时不会添加上标签,在浏览瞬间时也没有根据标签来筛选的习惯,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标签的存在意义不明显。一个如果瞬间没有打上标签,无论其质量如何优质,最终都会成孤岛,最后变成无人浏览的状况。

    现在用户想要回看自己发布过的某条瞬间,需要一条条慢慢的翻,而一个老用户发布的瞬间往往成百上千条,想从这些无规则的瞬间里找到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无规则的、只按时间排序的各种不同标签、不同形式的瞬间掺杂在一起,显得非常杂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笔者从标签体系入手,优化标签管理和浏览体验,并培养用户发布瞬间时打上标签的习惯,让标签也能成为用户的个性化产物,增加其对标签的认同感,鼓励用户发布相同标签的瞬间,从而使标签在soul中的分类作用更加突出,使得用户能习惯通过标签来筛选自己的喜欢的内容。

    这个系列改动期望结果是用户养成在发布瞬间时添加标签的习惯,将所有瞬间标签化,并优化瞬间的管理和体验,使得用户对自己的瞬间产生归属感,增加用户删除瞬间的成本,减少用户删除瞬间的可能性,进而能在广场上看到更多的用户想看的内容,最终达到提升留存的效果。

    1) “自己”页增加标签的管理和优化浏览体验,用户可以标签为单位,设置主页需要展示的内容或隐藏的内容。

    图5.2 “自己”页面优化

    2) 减少浏览关注话题时的繁琐点击和增加实时热点瞬间入口。

    图5.3 “推荐”页增加实时热点二级导航

    3) “关注”页面增加“有趣的灵魂”(关注的人)和“有趣的话题”(关注的话题)两个标签按钮,“有趣的灵魂”展示内容为改动前的关注的人,“有趣的话题”展示用户关注的所有话题按发布时间顺序排序,这样用户就不需要一个个话题点进去浏览,减少了繁琐步骤,能增强用户对关注话题这个行为的认知。

    图5.4 “关注”页分为关注的人和关注的话题

    4) 改版发布瞬间时的页面,在发布瞬间时默认打开添加标签页,帮用户添加默认标签,养成添加标签的习惯。

    图5.5 “发布瞬间”改动

    在与用户的访谈中得知部分用户连会员权益有哪些都不清楚,笔者猜测这是会员入口藏的太深或者宣传不足导致。

    现在的会员入口使用路径:自己->超级星人。虽然看起来简短,但是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

    1. 用户大多数时间是在聊天、刷广场、以及匹配这些功能的使用中,进入“自己”的情况很少。
    2. “超级星人”在“自己”页面中显得很小,非常不明显,用户的目光第一时间往往焦距在头像或者是下半部分的瞬间上,而小小的“超级星人”藏在了左边,容易被忽略。
    3. 用户看到带有“超级星人”用户的皇冠标志时,容易误以为是用户昵称的一部分,因为点击没有反应,也无其他说明。

    因此针对这三点做出相应的优化:

    1) 在星球主页,脸基尼匹配上面增加“我的遇见”入口,让用户能在匹配结束之后能更明显的看到会员权益,且能吸引用户趁聊天热度开通。

    图5.6 星球页增加“我的遇见”入口

    2) 将“超级星人”及图标移动至用户头像下方以求获得更多聚焦。

    3) 在点击其他用户的超级星人标识时,能够进入到超级星人权益界面。

    图5.7 优化后的会员入口

    4) 再是考虑到用户购买东西都有试穿,试用,试吃等先试 的习惯,所以笔者在此推出会员“试用天卡”让用户尝鲜,增加用户付费的可能性。天卡价格设定为100soul币,每个用户终生只能购买一次。100soul币的价格是考虑到邀请一个用户获得50soul币,邀请两个新用户即满足,也作为一种常规拉新手段存在。

    5) 最后是了解到非vip用户会想与之前语音匹配到却错过的用户联系,但却不愿为此付费,针对这类用户设计了一个推广策略。既然用户不愿意为此付费,那么降低一点条件,让用户拉新:当用户在“我的遇见”->“匹配过谁”->“邀请好友解锁”操作中成功拉到一位新用户,就能让该用户解锁一位选择的匹配过的对象。(此方式邀请用户只获得解锁机会,不获得soul币,互斥)

    5.3 破冰和聊天再启动

    在语音匹配时,处于匿名状态双方用户对对方信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非常缺乏有效沟通的话题,很难进入深入交流,而无法深入交流也会导致对方不愿意公开身份,不愿意公开身份也就无法看到对方瞬间,瞬间本是最好的聊天切入口,无法看到瞬间内容就很难切入聊天,陷入死循环。

    且语音聊天相对于文字聊天更具有实时性,意味着的对用产生更大的压力,这让大部分害羞的中国人感到更加紧张。

    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2. 剧本扮演。但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用户基本没有使用剧本进行交流,也很少玩小游戏,在陷入尬聊状态时更多是“查户口”模式。综上考虑,增加更简单的破冰帮助和部分双方信息非常有助于聊天的顺利进行。

    1. 后台设置话题库,每次匹配到用户都从话题库抽取2条供用户破冰参考,使用能在思考话题时分散用户注意力,缓解紧张状态。建议话题库原则:易发散性问题、当日发生问题。
    2. 点击用户头像可以看到用户3条最新的瞬间。
    3. 考虑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继续交流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以及被挂断一方的心情,设置30秒时间供双方初步交流,如果用户在一天中挂断30秒内语音匹配达到3次,就限制用户3天无法无法进行语音匹配作为惩罚。

    图5.8 语音匹配破冰

    根据用户调研显示,用户基本都会遇到文字聊天聊多了,“查户口”模式已经结束,就会缺少新话题继续聊下去的状况,双方间的交流会告一段落。而热情冷却之后再进行交流会比趁热打铁有难度,且很有可能出现用户已经有了新欢,忘了旧人的情况,不再与之前的好友聊天了。

    考虑到这些,笔者给用户增加一个善意提醒:互相关注的双方超过3天没有交流时,当其中一方发布了新的瞬间,会提醒一次对方“你的好友发布了新的瞬间,快去找TA唠嗑吧”,如果用户不理睬提醒,就视为双方间不再有沟通欲望,再次发布瞬间也不会引发此善意的提醒。

    图5.9 聊天的再启动竞品发展历程

    Soul中所有的匹配模式都是必须要满足双方都在线这个条件,这虽然能够提高即时回复率,但是也让时间相错的人失去匹配上的机会。

    另外soul的“灵魂匹配”和“星球推荐”都是依赖于系统赋予的标签,即是双方的“匹配度”:高匹配度的用户才能匹配到。

    这是一种官方的傲慢:官方觉得你们不适合所以不给你们匹配到的机会,一种“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既视感。笔者认为需要打破“匹配度”的限制,推出一种新的,根据更主观能动的条件供用户互相认识。

    在对用户的主页调查中发现,非常多的用户会设置一个自我简介的置顶瞬间,用于吸引对自己感兴趣的人,且被访谈用户中大多数现在或者曾经设置过自我简介置顶。因此推测,用户希望在被他人搭讪前,希望对方先了解自己,据此挖掘出一条更简单的交友路径:浏览自我简介->感兴趣->私聊。

    因此增加一个“简遇”模块,和星球的各种匹配同一级别,放在星球页面。用户在“简遇”里通过“自我简介”展示自己,可以在设置中选择是否加入“简遇”,“简遇”是对当前以“匹配度”为唯一标准的匹配方式的补充,给与用户在挑选好友上的更多自主权。

    图 5.10 更简单的相遇方式–“简遇”

    规则相关:左滑表示不感兴趣进入下一个“简遇”,且不会再在“简遇”中匹配到该用户,右滑则将该用户放回“简遇”池,下次仍然有机会浏览到该用户的“简遇”。如果用户对信息感兴趣,可以直接与“简遇”对象私聊。每个用户每天有拥有3次的私聊打招呼机会,3次机会用完后将不能滑动。

    会员增加与“简遇”相关的权益:每个月1次将自己重新放入所有人的“简遇”池,获得重新展示的机会。且会员额外获得2次聊天机会。

    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增加一个等级积分系统—“我的星系”。用户完成任务或邀请新用户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达到一定阶段解锁相应的星球图标,图标与会员标志一样显示在用户昵称后。与用户的注册天数意义不同,星系图标用于象征用户的活跃程度。

    图5.11 我的星系原型

    “我的星系”的任务系统,可以提升每日话题的活跃度,也用于聊天的再启动(详见3、破冰与聊天再启动),而且可拓展性非常的强,后期可以考虑加入官方活动、运营任务等等。解锁星球图标的后期拓展可以考虑不同的星座如仙女座,天秤座等等。

    1) 聊天页面被邀请关注的提示不够明显,容易被忽略。

    图5.12 加深邀请关注的提醒

    2) 取消“自动打开广场音频”,不帮用户做决定。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用户并不喜欢听广场广播,且对“自动打开广场音频”这一行为颇有微词,经常在公共场所使用Soul时自动播放,让人难堪。因此关闭功能,将是否打开主动权交到用户手中。

    3) 提升会员权益,增加5次语音匹配次数,5次私信次数,增强会员的吸引力。

    用户开通会员的兴致不高,除了可能是价格过高以外,也存会员权益不够吸引的可能。因此在会员权益中增加了最受用户欢迎的语音匹配功能次数和私聊次数,虽然可能损失部分购买这些次数的soul币消费,但是大大的提高了会员权益的吸引力。

    4) 当有一方挂断语音匹配时增加安慰语,减轻被挂断一方的挫败感。

    调研还发现用户经常遇到被突然挂断语音的情况(男性遇到更多),导致用户挫败感非常强烈,体验糟糕,容易致使用户流失。为了安抚被挂断一方,告知挂断方的惩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并补偿1soul币平复用户。如果挂断一方是在前30秒就挂断,被记入惩罚次数时,因同时播放语音通知被挂断一方:“对方不友好的语音行为已被系统记录,我们会对这种行为做出惩罚,并补偿您soul币,请您不要灰心,下一次会遇到更好的人”。

    社交是人类不可缺失的行为,社交领域永远不缺少后来者。在众多巨头的角逐中,Soul凭借独特“心灵社交”定位作为切入点,在陌生人社交的红海中分得一份小蛋糕实属不易。

    但是Soul现在已处于投放广告依旧无法刺激用户大量增长的状况,用户留存也不尽人意,是已经触及小众定位的天花板?还是对细分领域深挖不足?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暂时还不能给出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Soul当前形势并不乐观——前有探探,陌陌等巨头压顶难以逾越,后有腾讯系、头条系的陌生人社交新兵追赶,扭转当前困境迫在眉睫。

    Soul会学习陌陌一样横向拓展业务、转变自身定位,还是像探探一般纵向优化细分领域逻辑、加深护城河?对于Soul之后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 @C.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ul主页和广场有什么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