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画?

2021年,嘉德“当代艺术夜场”春季拍卖会上,众人惊呼一件画作竟然力压群雄,拍出8050万的天价!一幅画居然能卖出了近小一亿,是什么名家的作品竟然值得起这样离谱的价格?还是说,这幅画实际上是什么藏宝图?


当日,拍品里有一件名为《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的女人肖像画,竟然以8050万的价格成功拍出,直接刷新了这次艺术家拍卖的最高纪录。

此次拍卖会上稀奇的佳作珍品不少,如靳尚谊的《小提琴手》、周春芽的《红石图(三联)》分别以2300万3933万的价格成交;还有知名画家耿建羿的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最终居然以7475万的价格成交。


各路作家的资历都不浅,而且这些作品的水准实在无二,能够取得如此结果,倒也能够理解。可这一幅画以场上最高价,直接打破了艺术家拍卖记录,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本来拍卖品大多都是作为收藏,一些有钱人图个脸面,买几张名家的作品挂回家,也不打算投入太多资金成本。可是,此画一经开拍,不少人竟然直接开始加价、竞价,到最后竟然都喊到了8000多万,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连场上有不少外行的人,都对这幅画的价值起了好奇,甚至有人当场就打听起这幅画的作者的身份。这幅画里到底藏了什么秘密玄机,这幅画的作者究竟有什么样的身份魅力?能以如此“离谱”的高价,让买家心甘情愿拍下这件宝贝?


【画作逼真如相片,全凭他一项神技】

这幅天价拍品叫《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虽然名字有蒙娜丽莎四个字,但它跟《蒙娜丽莎》以及达芬奇可没任何关系。这幅画中的女人真实感十足,人物身上的细节异常逼真,但相貌跟蒙娜丽莎毫无关联。那为什么作者要为它取这样一个名字?这就得先回归到这幅画本身了。

这幅画的主人公是一个身着毛衣的亚洲女性,这个女人表情似笑非笑,面部表情和气质,倒和蒙娜丽莎有那么几分神韵上的相似。或许是对《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的致敬吧。


(作品《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不过这幅画的闪光点,除了人物的形象和面部细节,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画风——太写实了,画里的女人就好像站在眼前似的,或者说,像一张刚印刷出来的照片。哪怕是个普通人,看到这幅画的第一反应,肯定都是赞叹作者的画功。

作者创作出这幅画作细节感拉满:头发丝儿根根分明,毛衣上的刺绣花纹生动逼真,连衣服边缘的起球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衣服的纹理和色泽、面部光线的明暗对比、肤色和自然度和质感,以及女人那微妙的面部表情,无一不在向观赏者表达一个信息:在你面前的不是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扑面而来的真实感,着实会让人怀疑:这真不是照片吗?


(作品细节:指甲的质地、毛衣的纹理、起球处、袖子处的光线)


(细节:根根睫毛、映射到瞳孔的光、眼袋、痘痘等)


(细节:放大像素后仍可见的,根根分明的发丝)


(细节:人中边的痣、嘴唇的质感、嘴唇下部的阴影)

如此水准,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杂鱼画家就能画出来的,就算找来大师模仿,可能都学不到几成精髓。这作者到底是什么人呢?

他名叫冷军,是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不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还是现如今中国身价最高的画家。可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他,小时候并没有专门接受过绘画训练,能获得今天的成就,就不得不提起他“人肉打印机”这个称号的来源了。

冷军小时候并没有过绘画方面的锻炼,但因为个人爱好和父母支持的原因,他接触到了临摹,并且十分喜爱,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家住新华电影院附近,从那里经过时有意无意间都能看到电影院的海报,因为觉得海报生动细致,所以时不时就经过那里瞟几眼,下次去那里又得看一会儿,回家后就靠着记忆和画笔,将海报上的内容还原。

所以对细节的观察和模仿还原,造就了他临摹的高超功底;也更是因为只能凭借记忆作画的缘故,让他对画面细节的记忆十分重视。脑补绘画,也成了他的看家本领。


这些幼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和本事,让他后来画画时,极度注重细节和写实,而这些成为了他的作品被人认可的原因之一,更让他获得了“超写画派第一人”的称呼。

【热衷创作遭网暴:就像照片,垃圾】

不过,追求写实的细节和质量,必然会影响他创作的速度。据他本人所说,人物临摹需要十分地专注和细致:他曾计算过,大概平均9个小时才能画出1平方厘米的画。

慢工出细活,可这活儿出得也太慢了,而且满意的模特也不像挑白菜似的随手一抓一把,难怪他一年才能画出一幅画呢。不过正因为他追求品质,才让创作速度降了下来。虽然创作周期长,但可以从他此前的作品中,看出他追求完美和认真的态度。

2007年,冷军耗时一年时间,精心寻找模特,又苦心孤诣地将自己绘画的技艺和模特本身融合,创作出了名作《肖像之相——小唐》


(作品《肖像之相——小唐》)

这幅画整体背景基调暗沉,色调却很柔和,光线打在模特脸上,皮肤的真实质感顿时体现出来。画中女孩形神兼备,眼神更是摄人心魄,仿佛被画笔注入了灵魂;两件衣服的褶皱、纹理,女孩自然垂落的发丝,都显得那么真实,仿佛她就是一个活脱饱满的生命。

最终在2018年,冷军老师决定在上海艺博会上将这幅佳品公开展示,这次的展出又一次让大众见识到了他鬼斧神工的“超写实”画风。

如此极端写实的风格,和近乎有点“病态”的完美主义,是他对绘画事业的一种自我态度,也正是这种认真造就了他如今的地位与名气。

在《艺术中国》中,冷军也曾经定义过自己的超写实主义绘画风格:“国内很多人把我定义为超写实,我总觉得这个概念还不是很准确……你这个叫超限绘画,就是达到了油画的极限,超越了这个限度。我觉得这个很新鲜。”

冷军老师自己很肯定这个定义,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在技艺或是精神层面上,他都突破了大多数人对油画的理解和上限。


只不过,任何人都不是钞票,做不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喜欢。即便是抱着如此认真的态度创作着,质疑的潮水还是涌进了他的生活。

随着近些年来网络越来越发达,冷军往年的作品得以在网络上以照片的形式传播,供人欣赏,赞叹之声连绵不绝。可有不少疑惑的声音却夹杂在里面,逐渐闯入了大众的耳朵:

“不得不说画得很像真人,可是有什么意义呢?”

“跟照片没什么区别嘛,还不如不画。”

“呵,我用手机也能画出来。”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像是一种刻板、一种照相机式的绘画、一种机械式的绘画。”

“一幅画卖那么贵?什么艺术?怕是炒作出来的吧!”

出现这种情况无可厚非,有人喜欢的东西,自然也有人厌恶。

有人一直追捧和肯定他:冷军绘画创作的周期长,注入了心血和时间,更何况写实画风流派也吸人眼球,更能体现画功。

当然也有人不喜他的作品:画得挺像,可是还不如我拍照,这样别人还能分辨出是画吗?浪费一年时间跟垃圾似的根本没意义。


甚至一度有人怀疑冷军的作品是借助精密仪器进行辅佐创作的:因为他作品里的“质感”和“触摸感”,让人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副高像素相机拍出来高清图片。其实不说旁人,笔者我都觉得看冷军的作品像是在看照片的感受。

极端写实本是冷军的创作风格,也是他画作的最大亮点,却恰好被人拿捏住,作为抨击他创作风格机械冰冷的攻击点。

事实真的是如他们所说,难道冷军的身价是靠炒作吗?难道极致的模仿,真的脱离了艺术的本质吗?

【放飞自我?疯魔画家贯彻极致艺术】

对于自己的作品像照片,冷军老师曾经在采访中表示:“照片的色彩真实永远比不上写生色彩的真实”。

面对质疑的声音,冷军是不在乎的,毕竟这样一个有些“疯魔”的艺术家,想法独树一帜,一心投入作品,自然不会被无谓的声音牵着鼻子走。因为在作品风格方面,冷军有他自己独立的想法。


其实,回顾冷军这么多年的作品风格可以看出,冷军作品的意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上世纪中后时期,也是他正式决定做画家后的一段时间。代表作品有《文物——新产品设计》《网——关于网的设计》《世纪风景》系列以及《五角星》系列。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末,代表作品有《突变——有刺的汤匙》《锯子》《襁褓》,此时他的作品开始富有用意和深意。

第三阶段则重新回归到绘画这件事本身,代表作品有《肖像之相》系列,以及近几年的竹子系列。


第一阶段的作品,让世人看到了他在创作上的不断深化和进步:作品《五角星》采用的废铁材料细节拉满,在当时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也鼓舞了冷军创作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阶段的作品风格逐渐温和、含蓄,出现了许多隐晦的内容,会让观赏者生出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是此阶段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副《蒙拉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冷军曾在采访中讲到他自己的意思,那时候的模特很不好找,我自己的创作周期比较长,很多模特在我创作中途不得不离开,所以需要依靠自己“人肉打印机”的本事去脑补,从记忆里捕捉画面,就更要注重细节了,所以也是在这一阶段,冷军更加重视对“绘画写实”的把控。


第三阶段,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自然是《肖像之相》系列。

这个阶段的冷军,所追求的艺术已经是一种极致之美:他致力于还原事物的本质,用细节凸显真实。

其实从他肖像系列的临摹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他选取的模特对象,外貌都是接地气的普通女孩,并没有什么绝世容貌和身材,连衣着打扮都十分普通——可这也是他画作的魅力之一,用普通人的视角,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绘画带来的美。

“我也曾画过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你说的那些暴力、色情、惊悚、恶心的创作。只能说是审美多元化的结果。”质疑的声音没能动摇冷军的信念,因为他清楚自己所选择的路,也明白自己心中的艺术是什么样的。


(冷军讲述对作品的理解)

他从小热爱绘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他的追求越来越纯粹;他的目的越来越清晰。

从最开始接触绘画时的追求细节,到后来依靠记忆还原模仿,直至最后对写实极度追求的态度,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让自己失望,也向大众证明了自己。他一次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认可,这一路走来,他的进步和成果有目共睹。

本以为他是想超越别人,想超越所有优秀的画者;后来才明白,他是想追求极致,从以前到现在,他是想超越自我。


这样一个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极致之美,拥有成熟的写实绘画风格、对事物极端写实的创作理念的人,难道不能被称为艺术家吗?


如果一个追求艺术的人被大多数人和主流认可,从世俗层面来讲,那他就是艺术家,他的作品就是艺术品。而从精神层面理解的话:绘画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艺术可以填补人心里缺失的空白,那是另一种精神的承载,跟相片有本质区别——情感更纯粹的表达。

纯粹的情感和极致的追求,或许对冷军而言,就是他心中绘画的意义,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意义,从这一点看,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艺术源于心”,他用自己的态度和作品,向我们解释了,何为艺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

还记得之前我们放大了吗?

在仇英的画中,我们畅游了明代的苏州城,今天我们换一个脑洞,去看看清代的苏州城长什么模样?

放大这幅徐扬的名画《姑苏繁华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什么画一幅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