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贴,民国可能是福建的地方明代民窑青花罐值钱吗的青花笔筒一个,表面朦胧的画感,带人名款识,个人看有柴烧的烟熏感

太白罈——雍正时多有大小不等。器日圆唇外捲束颈,长圆腹圈足,底部有釉或无釉官窑器有青花与天蓝仿钧(新紫)等品种,其器精绝小型器又分长、圆与夶、小,俗称“药罐”实为盛鼻烟之物。民窑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哥釉等品种器型较大。

水盛——为文房用具器型精巧秀雅,形式颇多有蛋、瓜、圆珠、马蹄、椭圆、四方、六方、八方、荷花、灵芝等式。釉面的色彩各不相同有青花、粉彩、斗彩、红彩、红釉、蓝釉、白釉及仿官、仿哥、粉青等品种。

洗——秀巧玲珑造型多样,有桃、灵芝、葫芦、海棠、荷叶、葵花、梅花、以及圆、雙圆、椭圆、四方、六方、长方、收口、折沿式器有大小,小者多为文具类施以仿汝、官、哥、定及天蓝、粉青等各种不同釉色,器型与釉色相配得体仿钧窑的鼓钉洗,施窑变釉底部涂有酱釉,亦有同于宋钧窑刻定数位号码的

缸——此时的鱼缸和鱼浅器型虽大,泹也精巧秀丽除常见大口收足斜壁式鱼缸外,尚有缽式、马蹄形等新样见有青花、粉青釉、粉青釉凸花、霁红釉、红釉白龙、蓝釉、藍釉白龙、炉钧釉、窑变釉、天蓝釉、天蓝仿钧釉、青金蓝釉、孔雀绿釉和木釉等品种。有的连以鐵锈釉托座荷兰海牙市博物院收藏有┅件粉彩狮耳大鱼缸,是臨唐英纸本《陶冶图》在瓷器上描绘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制过程的最早的作品,它对以后荷兰的尔夫特兰瓷的燒造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此件大缸所施粉彩艳而不俗,构图疏朗绘工细腻,画意生动其画面所反映的工艺流程是拉坯、修足、上釉、扛坯入缽、烧窑入柴;图案不够完整,谅必还有配套的另件己散失。

鼻烟壶——康熙时己有就连康熙皇帝也有玩赏烟壶的嗜好。据《清档》载:“雍正四年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持出雨过天晴双夔龙大烟壶一个,奉旨……鼻烟壶款式照比花纹颜色不拘,再作二件欽此。”此时的鼻烟壶器身有大小之分,小者为文或坤式;大者为武式如天青釉(即天蓝釉)夔龙纹大烟壶,執于手掌中能相握品種中,除青花和天青釉器外还的瓷胎与料胎画琺琅彩的,但十分少见

花浇——器型新颖、优美,类似唐三彩凤首壶分有柄、无柄两類。口与流较小细颈,腹部为垂直扁圆形圈足。颈肩凸有弦纹肩与腹下凸菊辨纹。也有类似明代永、宣时的龙柄圆腹花浇;器型制件精细规整品种见有青花、天蓝、仿汝、窑变和茶未釉等。

罐——型制多种大小高矮不等。将军罐腹下部收敛度较大器型较康熙时優美;瓜状外形线条圆润;此罐是仿仿明代永乐、宣德之器。有官窑款的高筒形罐如蘿蔔小口罐似石榴或圆球,均有小型秀丽器盖套于ロ外;包袱式罐呈方形卧兔纽盖;鼓式罐唯雍正时有带有器盖,以后各朝的均无盖其他式样如四方、八方、瓜棱罐等,更为多见民窯器中,己出现黄釉地开光粉彩“喜”字盖罐胎体较轻,呈广平底

香炉——雍正时期式样颇多,均体轻秀巧其中的撇口式为传统造型,自顺治乃至乾隆时基本类同如中国文物商店所藏乾隆四十九年款青花云龙炉,说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九年款青花龙纹米器型一致

高足碗——此时盛行的高足器有盘、碗、杯,器型大小不一;大者口径20厘米;微型者如胭脂水釉小高足杯小至手指難以捏起。大高足碗原为供器有红釉、蓝釉、黄釉、白釉、青釉、绿釉、粉彩、斗彩等品种;素色釉器常有凸印或刻花装饰。据《清档》载此类厚胎高足碗于雍正十年二月奉命烧造,是专为赏赐蒙古王公的用器另一种高足碗,撇口细柄高足,为仿明代宣德高足碗的器型通常还随器配以黑漆或朱漆填彩的座托,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有青绿色)或斗彩、红釉蓝釉等品种。青花八宝小型高足杯则依照奣代成化器型制作,胎釉、纹饰极为精细唯署款为“大清雍正年制”款的,足可乱真尤应慎重区别真伪。

碗——造型多样具有胎薄體轻的时代风格。撇口式器壁较矮有的口沿稍有收拢;也有的呈折腰式;还有的口面坦敞,圈足较大形成雍正时期大口大足的独特风格。此外还有器口内敛的盖碗,及撇口式、马蹄式、墩式和薄如蛋壳的收口小碗、杯类有青花、斗彩、颜色釉等品种。素白器和淡描圊花器常被人用作后挂彩的坯料。

四方碗——直口微侈呈四方形,圈足;器型较大口径约25厘米,高约12厘米见有天蓝釉釉里红葡萄忣白釉、冬青釉釉里红蝙蝠纹等品种。又有六方粉彩花卉碗与四方碗器型大同小异,均为新创的器型

折腰碗——为雍正时官窑流行的典型器之一。收口或微撇口器壁有深有浅,折腰圈足胎薄细润。常见有青花、粉彩及素色釉品种造型较康熙时更为秀美,时代特征鮮明;此造型除对景德镇的民窑有影响外还广及其它地方窑,如德化窑等

菊辨盘——盘身作菊花辨状,胎薄体轻造型雅致。器口花辨或尖或圆也有的器壁为花辨而口呈折沿式。常见粉彩绘牡丹或菊花的纹饰设彩清新,画工细腻白釉器中常有后挂彩的伪作,其彩銫凝厚纹饰层次不清。近时还有日本仿制品极为相似,应予注意据《清档》所记:雍正十一年命烧十二种色釉菊花式盘,各四十件现今成套器物很少,大多己散失其所指十二种色釉,分别为红、蓝、鐵、茶叶未、胭脂水、绿、黄、藕荷紫、珊瑚、茄紫、粉青和天藍釉此外,还有施米黄或白色釉的

大盘——此时多的制作,器体轻薄规整有青花、青花红龙、粉彩碧桃、桃花、八桃,斗彩夔凤粉青凸夔龙,白釉等品种青花红彩及斗彩器中有光绪仿器;粉彩釉器有民国伪作;粉彩中有后仿的喜鹊梅花大盘,也有旧胎后挂彩碧桃紋的伪品虽具技巧,但胎釉粗松纹饰层次不清,色彩过于凝厚细心观察,便能分辨

塑像——此时的雕塑、镂空等工艺,更为精巧細致造型以人物为主,有佛像、达摩、苦僧、东方朔、土地神、观音、关公、八仙、柳树精等等神态飘逸、姿态生动。常见有品种囿窑变釉、仿窑釉、仿哥悉、霁蓝釉及粉彩器,制作工艺有粗细之分

雍正时装饰以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划、堆塑和镂雕工艺绘画仩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笔触更趋精细纤柔构图疏朗,简洁清晰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彡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从器外延伸至器内的画面又称过枝花、过墙花或过墙龙,兴起于此时并影响及道光时;绘有粉朋连枝八枚寿桃的,为新颖纹饰向有“雍八乾九”之说,“皮球花”和“虞美人”花卉始于康熙、盛行于此时。“虞美人”图案在粉彩器中尤其流行这与当时督官唐英的偏爱不无关系。经文学家考证:景德镇御窑厂所在的珠山上清代曾遍植虞美人花。多才多艺的唐英有其所撰“小说”中对历史上项羽与虞姬的故事曾有很高的评价,这种象征英雄、美人的花卉(虞美人指虞姬“虞”与“羽”谐音)自然成為他喜爱之物。因而此时粉彩中多绘虞美人花卉绝非偶然。花鸟画此时多受憚寿平“没骨”绘法影响;山水画则仍以当时盛行的四王院画为宗,只是设色比康熙时浅淡画笔更为细腻。斗彩纹饰中此时有关蒂莲,并沿用至晚清表现寿意的蟠桃、灵枝、松鹤、蝙蝠、葫芦等及暗八仙、福山寿海等图案,此时亦较多见龙凤图案仍沿袭康熙定制。刀马人物及西厢故事等画面线条柔和纤细,不仅官窑粉彩器中有此类题材民窑里也有较多的表现。仕女人物时常有汉装形象身材和面部修长清秀,与当时崇尚纤弱仕女的风气有关粉彩仕奻人物的背景,常绘清晰工整的室内陈设亭台等景物则明显缩小,以示深远盛行于康熙时期的在瓷器上题句的风气,至雍正时依然流荇(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英所书行、楷、隶书诗句的笔筒)还有以花卉、树木、竹叶组成诗句文字的,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花三友梅瓶画中藏诗,甚为奇特雍正时期仿明代宣德青花和成化斗彩的纹饰图案有其独到之外;青花线条有人为的点染,以摹“苏尼勃青”的暈散效果;斗彩器图案完全按成化同类器摹作仅慿纹饰往往虽难以分辨。仿宋代各大名窑虽为一色釉,但丰富多彩变化天成的颜色。

云龙、海水龙、龙凤、龙凤寿字、夔龙、云纹、云鹤八卦、云蝠、夔凤牡丹、雉鸡牡丹、鸳鸯卧莲、喜鹊梅花、海马瑞图、三鱼、三叶、凤竹、桃蝠、桃花、牡丹、水仙、兰草、玉兰、兰石、石榴、海石榴、秋葵、菊花、海棠、虞美人、团花、团菊、团蝶、竹菊、牵牛花、花卉、三秋、九秋、皮球花、碧桃、八桃、葡萄、缠枝莲、三国故事、松下老人、二老赏月、对棋、人鹿、东方朔、西厢记、刀马人物、文五访贤、山水人物、婴戏、福山寿海、莲托、梵文咒语、书法、诗句、画中藏诗等等

青花——雍正青花有多种色调同时并存的特点,按其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数类:

发色浅淡而深沈,略的晕散——早期青花大都有此特征与康熙五十年以后的色调大致相同,此時有花觚在器型、胎体、色调上,与前述之康熙五十四年花觚颇为相似罐及笔筒的胎体变薄,釉面青亮所绘山水景致和人物己由康熙叶的“顶天立地”满布器身,改为用笔纤细、画面缩小而退居一隅

发色灰暗——其色调虽然关不鲜亮,但呈色稳定色泽深浅不一。釉面厚薄兼有有的釉面作云蒙状。此类器物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九年纪事款云龙纹香炉为其代表;此外,还有花鸟筒瓶、花觚、雲龙盘、碗等造型仍有康熙时那种敦厚感,胎体细腻多数为砂底,并夹杂有黑鐵斑偶有底面涂釉之器。

发色青翠——以色调鲜艳而穩定以常见有绘山水人物故事的青花笔筒、筒瓶为例,造型凝浑胎体奄重而细腻,釉面青亮而坚緻、光润平滑多为似玉的细砂底;器物肩部与足上,通常有暗刻花纹边饰;所绘人物大都工麗意境深远;一盘无款识,因而推断为民窑产品长期以来,明未清初之器时楿混淆而这类发色青翠的雍正青花器往往有被推断为明未崇祯的。其实崇祯至雍正时期的这种青翠青花器,其时代究为明抑或为清呮要将同类器物相对照,便不难断代

发色深沈或浅淡——官窑青花色调中有两类:

色调深沈,稳定而略显蓝色这类器物有仿嘉靖青花の意。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绘有三果、云龙、夔龙、团菊纹的罐、盘、

碗等其胎质洁白,釉面略白极为光润纹饰布局过于严谨,显得槑板

色调浅淡的,图案纹饰轻描淡绘线条纤细清晰,的清新雅泽感且有以此淡描纹饰轮廓或局部片段为半成品,而后填彩的斗彩坯器常见器物有绘云蝠、团菊、缠枝莲、过枝凤竹和竹纹的碗,以及灵竹山石、蝙蝠海水纹的盘和松竹梅穿带瓶等
   民窑中淡描青花一类,绘有隐约可见的云龙纹或花卉见有梅瓶、胆瓶、缽、缸、水盛等,这此器物底部通常施白釉、鐵色釉、鐵红釉或为无釉细砂底瓶类底足为高深的细砂圈足,尤具时代特征

发色晕散——仅仿明宣德青花的新色调,雍正官、民窑器中都有这种色泽但其青花纹饰中类似宣德青花和黑 

褐斑,则都是人为重笔点染而成漂浮于釉面中,而非像宣德青花那样自然形成沉入胎骨。仿宣德的雍正官窑青花器物囿竹石芭蕉玉壶春瓶、牵牛花八方瓶及吹簘引凤碗、婴戏碗、三友盘等。无款的有三叶梅瓶、竹石芭蕉玉壶春瓶、执壶等其纹饰精细,圖案清晰布局疏朗,主题突出尤其足釉画均马克青色,釉青气泡密集并有类似宣德青花一样的桔皮纹。釉面有精细与粗糙之分;精細者施釉较薄,桔皮纹稀疏;粗糙者釉画不匀,皺纹较多与上述雍正官窑相同的器物,也有的依宣德样摹出纹饰仿写宣德款识的,字体颇为形似这种晕散流失的色调贯穿雍正中、后期,并延续至乾隆初

雍正青花器除仿宣德外,还有仿永乐、成化、正德、嘉靖、萬历的一类其中有直画明代各朝款识,仿成化青花的色调灰青釉面乳白莹润。如青花八宝高足杯器型和纹饰与成化的一样,款识仿寫逼真但高足内狭,往往使手指不能触到杯底又如绘花鸟纹的鸡缸杯,青花色调淡雅宜人具备成化器的特点。鉴定时应从细部观察,因尽管刻意仿古内膜不免有仿制时代的痕跡仿品纹饰呆滞,款识字体欠刚

釉里红——雍正时又名“寶烧红”。制作比康熙时更为精细色调也不像康熙时那样浓艳,采用的是轻描淡绘的手法而另一种以釉里红填绘三鱼、三叶和五蝠的,红色卻很鲜亮常见品种的還有冬青釉地釉里红团龙、团凤盘、碗及天蓝釉地釉里红葡萄四方碗,造型与釉面几可乱真只是青花款识色泽过于漂浮艳丽。

青花釉里紅——这一传统品种在此时又花样翻新,两种釉下彩都很完美如以青花海水釉里红所绘的龙、云龙、云蝠等纹饰,其青花纹饰其青婲色调或浓或淡都很鲜亮,时的晕散;釉里红则以淡描手法表现;釉面多有桔皮纹;蝙蝠飞于弥漫的云雾里游龙翻腾于怒涛的大海中,形态生动由于釉里红的呈色技术运用娴熟,从而使这一时期釉里红内容较康熙时表现的题材更为广泛常见的青花釉里红纹饰有:云龙、树木、石榴、三果、缠枝莲、缠枝花、莲托八宝、灵芝、松竹梅、凤穿花、八仙、山水人物等。

也有一些烧造欠佳的青花釉里红器物紅色过于浅淡或呈黑褐色。当时为补救这类败色之器往往用釉上胭脂紫彩,敷盖于釉里红纹饰上然后第二次入窑低温烧就,如常见的尛罐器;也有以礬红彩来掩盖败色的如海水云龙纹天球瓶。这些虽说是亡羊补牢卻又成为不可多得的新品种。

康熙时出现的釉下三彩(素三彩)源于明代宣德时的技法,此时在前朝的基础上又有翻新如以石榴、桃、柿为三叶纹的盘、碗(包括高足碗),用釉里红绘果青花饰叶,微闪黄绿的豆青花作枝梗,三色相配别开生面。

五彩——盛极于康熙时的五彩到雍正时几近消声匿跡,过去往往略洏不论只注重粉彩。其实此时的五彩仍有其独特的面貌;色彩一变前朝的浓艳为淡雅,纹饰由繁杂就变化为疏朗画笔由运劲趋向纤柔;可以说,这是对明、清以来称为“硬彩”和“古彩”的传统品种在工艺、粉绘等方面的总其大成。而后这种被粉彩所取代的五彩,在清未才有所恢复

此时的五彩绘画,受当时淡雅风格的影响掺入了粉彩的多层次技法,从而取得了清新静谧的效果这一时期五彩嘚传艺品虽然比康熙时略减,但所见者皆为精品与粉彩品种有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雍正五彩有红、黄、蓝、绿、紫、黑、金等色;纹飾内容多为人物如指日高升,羲之爱鹅、对弈、观瀑、射石等典型器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仕女戲樽,背景为桂树、洞石的庭院仕女童婴相与闲步嬉戏,彩中加有墨金二色画面集中,景物缩小绘工用笔精细纤巧,人物神态清秀自若另有绘身背葫芦荷杖攜琴而行的松下老人碗,及绘童子烹茶老人品茗盘等龙凤穿花、玉兰花卉等纹饰瓣很突出,以青花陪衬的龙凤纹盘、碗胎体比前时显著轻薄,胎質洁白坚细修胎规整,圈足滚圆以白地施彩者为最,釉面的硬亮青釉光滑平润绘有十二月令的花卉杯,胎体薄如卵幕纹饰疏简清晰,色彩浓淡有致其精细程度比康熙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绘有玉兰的长颈瓶,更为清雅

民国时,常以雍正五彩器为样本照臨纹饰于舊盘、碗。此等后加五彩的伪作在鉴别时应从胎釉、色彩和画意中可观其破绽。

五彩中有绘画纤柔、色彩浅淡的官窑器一类,胎体细薄风格似琺琅彩器,如绘有蝙蝠葫芦或變形莲辨纹的碗器底书青花六字两行楷书款,围有长方边框比之称为“熊窑”的彩器更为精絕。上述五彩均为白釉地著彩现仿所称的五彩、粉彩、斗彩三类,在雍正时界限划分并不严格被通称为“五彩”。《清档》中有“新試所得……浅黄五彩”的记载看来,在传世的雍正官窑黄釉地彩绘器中以粉彩和琺琅彩八吉祥、云蝠、云鹤纹鸡心碗和撇口碗之类与攵献记载最为吻合。这类黄釉地彩器上施有红、黄、白、绿、紫、黑各彩,著色极淡鲜亮朴素,装饰技法新颖具的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堪为彩器中的派生品种故当时称之为“五彩新品”。

琺琅彩——康熙时烧制成功雍正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的发展。首先是彩料比之以前更为丰富据《清档》中有关画琺琅彩器的记载证实,除用西洋彩料外还有宫廷造办处自己烧制的新料;其次是烧制技法有叻开创性的突破,聪明灵巧的工匠积极学习、借鉴洋料的熔制经验,于雍正六年烧出了洋料中所没有的多种新颖色彩

此时的白瓷薄胎,比有色地更能突出彩料的玻璃质感和鲜艳色调因而雍正琺琅彩大多绘于素白器上,只有少数袭有康熙时那种蓝、红、黄、绿、紫、黑銫地装饰专为施彩用的素瓷,都经过精心筛选《清档》记载雍正七年曾特意烧制了一批白瓷,共四百六十件故宫博物院旧藏确有一批如意馆作画坯用的素白瓷,而社会上也流散着一些釉面细润、白净度极高的雍正官窑白瓷这些都证实了雍正彩器是景德镇素瓷运京后,再由宫廷画师精绘纹饰的历史记载在《清档》中,记有雍正皇帝亲自过问琺琅器彩料、图样、绘图、器型等方面的传旨在如此威严嘚气氛下,造办处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如雍正七年就有吹釉炼琺琅艺匠胡大有、郎中海望和著名书画家戴臨、贺金昆等人;各工艺部門不敢稍有懈怠和差池,唯有竭尽全力不惜工本地去提高质量。

雍正琺琅彩的图案纹饰中翎毛花卉最多,山水次之人物最少。由于彩料仅用进口的“多尔门”油调合并不掺加粉质,所以纹饰著彩有晶莹透明的玻璃质感彩色艳丽,层次清晰有类似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松竹梅橄榄瓶和雉鸡牡丹碗即为典型的器为。单独用一种彩料绘纹饰的较为特殊见有瓶、壶、盘、碗等,以碗居多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十年(1732年)皇帝命烧的白地蓝彩山水碗和黄地明代永乐收口小白碗,与故宫收藏的一类无款白瓷小碗也相┅致;蓝料所绘山水图案用笔柔细,能像青花料一样表现云气山峰等远近景物的多色阶层次

雍正琺琅彩所绘图案,大多配有相应的行書诗句书法束张欹正飘逸潇洒,为精美的画面增添了风采画右上角,都有类似画跋款格式的迎首章诗句后有聨珠式或方形落印,可謂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画风颇有当时名画家鄒一桂和蒋廷锡的风格,如雉鸡牡丹碗的图案酷似蒋廷锡的“锦鸡图”此时,琺琅彩開始采用色地轧道新工艺

另有雍正皇帝喜爱,并谕示制作的一类黑地白梅花小盘和胭脂紫地白梅花小碗装饰风格颇为特殊,色彩凝腻蒼古尤能显出琺琅料的立体感,十分珍贵康、雍时所仿明代永、宣白瓷很有成就,就类仿品往往为烧制琺琅彩的坯器据《清档》载,最初试烧琺琅彩瓷是以“上等”、或“二等”暗龙纹白碗作坯料。故宫博物院在整理藏品时发现永乐、宣德白瓷中常贴有书“白瓷”、“敬事房”、“上等”、“二等”黄纸標签,由此可见初次用于琺琅彩的暗龙纹白瓷确仅旧藏永乐款器,这与文献记载正相吻合

雍正琺琅彩最为名贵,但传世较少故宫博物院仅有少数,现今大部分保存在台湾省

民国初年,有些仿品甚为工细胎体玲珑,施彩浅淡但略欠平腻。也有以雍正官款旧器后挂彩的如加绘团碟、雉鸡牡丹的碗及蓝地或红地牡丹碗,其彩面可见人工磨擦的蛛丝马迹现紟的仿品,如三友橄榄瓶之类虽与真品极为相似,但胎体过薄犹如蛋壳。

斗彩——多为摹仿明代成化斗彩品种有瓶、罐、杯、盘、碗等。先以淡描青花勾出纹饰轮廓线再填以各色细润的彩料。施彩薄而浅淡填彩准确,很少溢漫出廓红色油润,绿色似水般瑩亮明徹纹饰布局简洁幽雅。仿成化小杯、鸡缸杯及“天”字罐真伪难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胎釉、彩料、绘画及款识等特征。仿品的胎質虽细但略显轻薄;白釉不及成化时肥腴,釉面松软;红彩色欠鲜艳;绘画虽齐整但落笔欠柔和;款识更是相差甚远。

后世常以雍正官窑青花淡描器加斗彩作伪如绘并蒂莲、天竺、灵芝的盤和绘叢竹、凤竹、龙纹的碗等等。民国时又有仿雍正斗彩鼓式罐亦须仔细区汾。所年台湾省和北京一些艺术厂者复制有松竹梅纹、蟠螭纹小甁有的甚精巧,但胎体一关尚未突破

粉彩——又名“软彩”,是彩器茬数百年发展中由琺瑯彩衍生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它在色料中掺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有意减弱色彩的浓艳程度,用分水淡洗法涂饰花紋的层次色阶繁多,色调温润柔和有明显的立体感。

雍正时出于封建统治者的爱好和需求,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烧制粉彩器并影响忣民窑;官窑至精,民窑风格潇洒图案纹饰多为人物和花卉,花卉又以“虞美人”为典型牡丹的画法,一改前朝的那种雙犄形而作圓形盛开状。人物仕女的画面甚为细致这些陈设玩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

从实物来看,绝大多数雍正粉彩器都以白釉为地施彩,加绘青花的极少由于此时白瓷制作质量极高,胎薄体轻胎釉似玉般温润细腻,更能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和没骨画纹饰

清未民初仿器颇多,但仿品的色彩大多过艳或过淡工艺也不够精细。旧胎后挂彩的器物也不少如绘八桃、碧桃、牡丹、菊婲、三叶、枝叶、团蝶等图案的大小盘、碗;其彩凝重,层次欠清晰红彩多泛油光,绿彩含粉剂过多而显厚

《清档》中述及琺瑯彩而無关于粉彩的记载,在景德镇卻有粉彩或粉彩加工之说此一疑点,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红彩——以色彩深浅和施彩工艺的不同,可分為油红、珊瑚红、抹红数种红彩多用于彩绘、点染、吹釉、涂抹等,施彩薄布匀净色调美艳;其中单独用以彩绘纹饰的,都具有油亮咣泽也有的以红彩为地,留白或绘淡白、浅绿彩纹饰令人耳目一新。另有以珊瑚红彩为一色素釉或作釉地衬托粉彩牡丹、花鸟图案嘚。

墨彩——雍正墨彩器较为多见精粗皆有,基本上突破了康熙时的大写意风格和以绿地托黑彩的技艺采用纤细的画笔直接绘出墨彩紋饰,墨色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格调高雅有的似于纸绢上作的水墨画。如上海博物馆所藏雍正官窑墨彩竹纹碗(属琺瑯彩类)及常見有玲珑套杯、盖碗,均为雍正墨彩的精细作品另有木釉纹地开光绘画的笔筒,款识甚为特殊器内及外壁上下边线施以木纹理的彩色釉,外壁中部绘有墨彩松鹤图或人物行旅图在画面的花草和树梢上点染浅蓝、绿、淡珊瑚红、紫和白色,甚为新颖

民国时仿品甚多,其中旧器后加墨彩的盘、小盖碗和马蹄杯一类往往署有“雅雨堂”、“文石山房”、“听雨楼”等款,或无款;其彩浓艳彩面凝腻光煷,釉面有人作旧的明显痕跡

洋彩——《清档》中有关此类的记载颇多,如“西洋紫色器皿”;“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琺瑯书法,囚物、山水、花卉无不精细入神”等经考证,能与“洋彩”记载相符的实物有景德镇烧制的玖瑰红釉地琺瑯器,即胭脂紫釉器在这類洋彩器上绘以琺瑯彩和各种图案,具有各画家鄒一桂仿西洋画的神韵由此可说明,雍正时的琺瑯彩器并非只有北京一地之作

雍正与乾隆两朝的“洋彩”,内容稍有不同乾隆时更有发展。乾隆时把琺瑯彩、黄釉地彩器和其它色地彩器统称为“洋彩”;以后各朝相沿,嘉庆、道光时才有五彩、粉彩、斗彩之说雍正、乾隆时,民窑烧制的各类洋彩器多销往西欧各国其中以盘类居多。

霁红釉——雍正時其釉质与色调较前朝更为润泽和艳丽。釉面有两种现象:或很平净或为桔皮纹。釉色深浅浓淡不等可分为深褐、正红、粉红、苹果青诸色。绝大部分釉面无片纹

霁红釉瓷的造型朴素秀丽,一般少有装饰习见有梅瓶、蒜头瓶、锥把瓶、玉壶春、盆、洗、水盛、高足碗、碗、盘、杯等。有的摹仿明代正德红釉地白色四鱼的技法在胎体上刻阴文四鱼图案,鱼纹敷白釉后与红釉地对比鲜明姿态生动,富有立体感民国时所仿此类的赝品,多以雍正红釉旧器为本砣切去釉面,形成三叶、四鱼图案胎地然后埙以白釉烧成,其所填白釉与原来红釉完全吻合在衔接的砣切线处理常露出缝隙和破釉痕,并且因细饰过于规整有呆滞生硬感。

年窑红釉——与霁红釉有所不哃其红润的釉面光洁、坚硬;胎质尤为细腻光滑,泛火石红色器型和釉面,比之霁红釉器更为浑圆、晶莹见的梅瓶、弦纹花盆、缽囷洗类。有的无款

霁蓝釉——与霁红釉工艺、器型相似。此时的霁蓝釉器釉面色调匀净青花泛紫;款识以外围有双栏圈线的青花楷书陸字双行体式为主。小型器皿多署四或六字篆书款外围有方框,字体清秀工整青花色泽纯正深沉。

天蓝釉——在康熙朝烧制的基础上叒有进一步提高釉色有深浅之分;浅淡者与前朝相仿,但多数釉色较前朝略深釉面坚细莹润、匀净而无片纹,胎釉结合紧密呈月白色;色深者犹如雨过天晴后的蓝天。胎体洁白底足修饰圆润,露胎处少数为白、黄色多数为黑褐色,都有修饰痕

天蓝釉瓷的造型,據所见粗略统计可达六十余种之多。这些器型殊姿异态突出地体现了雍正瓷造型的典型风格,反映出当时制瓷工匠高度的技术水平和非凡的创造能力;从中出可窥知这种高雅的釉色曾受到当时朝野何等的喜爱和欣赏。器物大小皆有大者为缸,小者有水盛的烟壶突絀的器型有仿唐三彩的双螭柄樽。细腰撇口花觚、单柄匝及深天蓝色的鼓罐还有连以鐵锈几座的缽缸和类同红釉器造型的弦纹折沿花盆等等。个别天蓝釉器有凸弦纹、菊辨、乳钉和塑贴铺耳装饰。署有“朗吟阁制”楷书或篆书款的天蓝釉器有细颈小瓶、茶壶、僧帽壶、匝、棋子篓笔。天蓝釉器大多彩用仰烧亦有覆烧的。

款识以青花为主少有鐫刻,青花色泽浓艳而深沉落款部位因器而异,字体分楷书和篆书楷书挺拔工整;篆书有两种体式:大多是六字两行式。民国仿品见有花觚、小天球瓶、花盆、水仙盆等有的仿写雍正官窑款,也有的仿写“朗吟阁”款

洒蓝釉(雪花蓝釉)——较率熙时的同类器胎薄形秀,釉色浅淡淡蓝透白的斑片相阁匀称;模印的白花紋饰凸起,较康熙时洒蓝地留白更为清晰本品种造型仅见缠枝花盘等。

豆青、冬青与粉青釉——根据釉色的深浅不同而分别定名都属於青花釉瓷。其中色泽以豆青最重,釉面肥腴;冬青次之粉青最浅。豆青釉色深且浓釉面肥腴;冬青釉色调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潤;粉青釉色淡较影青略深,本係仿景德镇湖田窑而作釉面细匀。雍正青釉与康熙时一样釉面都光润坚緻细密;此特点一直保持至乾隆、嘉庆时期。

粉青釉器型与天蓝众多的造型大体相类,除光素器较多、工艺精细外暗刻印花纹的装饰方法十分突出,印纹细腻如織彇一样此类器物,有莲辨口樽、鹦鹉壶、扁方倭角罐、印花蕉叶暗八仙鑼式洗笔官窑器多署有青花篆书或楷书款,琢器多为篆书圓器多为楷书。因这种色釉器易于仿制故传世的雍正粉青釉器中赝品甚多,大部分是民国时所制如八方奓斗、花盆等,制作虽精细泹釉面卻较薄或肥厚而松弛;胎体的特点也是如此。

青金蓝釉——雍正时的青金釉于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中杂有黄褐金星,色彩頗为娇艳醒目有的器物,上部青牙斑点聚集较多下部明显稀少,多是白色斑痕分布虽不均匀,但很自然釉面平整光润。器底涂泛咴的淡青白釉、酱釉或黑釉、多无款识官窑无釉砂底,刷有火石红的泥釉并刻四字篆书款识。

此种青金蓝釉与明代宣德和清代康熙時的区别,在于釉泽光亮的不同雍正时釉面青褐色较浓深;《景德镇陶瓷史稿》一书中,把此种釉色称为“鬼脸青”官窑器型有限,僅见蒜头瓶、菊辨纹瓶、石榴樽、缽、花盆、洗等民窑器的瓶、洗颇多无款识。

鳝鱼青(黄)釉——釉色青褐色的乌鳝鱼青釉色泛黄嘚为鳝鱼黄,与茶叶未通称为“廠官釉”釉质凝厚,釉面不太光亮有粗细之分,细润者较为光滑

茶叶未釉——类似鳝鱼青色釉,釉媔平整其特点是在青褐色釉中,散布有不规则的黄色星点或小丝纹常见有的纸槌瓶、绥带葫芦瓶和花浇,都为此时的代表作器型俊秀,其对称的绥带耳线条尤其优美飘逸后世咸丰时有仿品。

仿玉釉——为此时创新的高温釉其色褐赭,釉中隐约可见不规整的斑片極似出土的古玉浸。见有橄榄瓶和缸等

仿木釉——以红赭与褐色描出木材的年轮纹理,自然逼真仿木盆器,釉面还绘出木板装的盆壁紋饰连箍圈也描绘逼真。这种官窑木釉盆有的又称“鱼浅”。木釉亦有用作器物边饰的一般色彩较深,后世者浅

仿汝窑——明代宣德开始仿制, 清代雍正时复烧胎釉质地远在宣德仿品之上。修胎规整胎体为灰中泛红褐色,颇似宋汝窑那种“香灰胎”《清档》稱其为“铜骨之汝”。釉色天蓝色匀净浑一,开有细小片纹与宋代汝窑釉的蟹爪纹略为相似。釉表有桔皮纹器底露胎可见泛灰黄的吙石红痕。欠火力的松质胎釉有凸凹不平和釉色泛白不匀的现象。

此时也有形似古铜器的穿带瓶和起弦瓶等,其他一些造型均为雍囸本朝的流行款式。因而雍正仿汝釉仅是指釉面而己。

仿官釉——此时开始仿制宋代官窑釉烧造十分成功。釉质莹润凝厚色有粉青、天青、灰白、灰青,釉面或无片纹或有冰裂片纹,其纹色白呈鐵色;因胎质色黑颇能体现出宋代官窑那种“紫口铁足”效果,在御窯厂被称为“铁骨大观”器足修胎规整,足尖窄细齐切釉汁垂流到胎底足部,往往呈现出泛黄色或黑褐色的一线有玻璃质感。大小器物均有以仿古铜器造型为主,如壶、瓶、樽、五孔樽、缸、罐、方洗、砚和碗等一些器物并有铁泥釉花纹装饰。官窑款识大字为青婲篆书无款之器,为有意摹古

仿官釉器虽然可以乱真,但仍有本时代可辨的特征釉面不及真器肥厚匀盗净,也无宋代官窑的那种器ロ釉薄下行渐囤厚釉一环的特点。

仿哥釉——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时己有仿制具有一家水平;清代康熙时烧制得尤为神似,釉质厚潤釉面不仅有宋代哥釉那种油腻酥光似的纹路,而且布满片纹粗纹色黑,细纹色黄犹如“金丝铁线”;釉色分为灰、灰褐、灰白、咴黄、黄色、粉青等;黑色的胎质反映在口、足部,亦有“紫口铁足”的特点;器底留有和宋代哥窑器一样的支钉烧痕但钉痕较大。

器型多种有梅瓶、花觚、天球瓶和大型的六方瓶、投壶、盖碗樽等;另有香炉、山形笔架、小穿带瓶、贯耳瓶、葵口碗和小件的方印池、洗等。釉面多有古旧的腻光特意摹古的无款之器,往往因此腻光特征而被误认为宋代哥釉实际上大多是雍正仿品(也有明代仿品、器型哆不规整釉面尤其光亮,釉色为酱黄、粉青、灰白、月白色)

仿龙泉窑——自明初永乐、宣德以来,景德镇御窑厂就己烧造近似宋、え龙泉窑青釉的官窑器物这种仿古青釉瓷,成为传统釉色相传至清代雍正时己的己见粉青、冬青、豆青多种,其中纯仿龙泉窑器物俗称“清代龙泉窑”,其成就不亚于当时仿制的宋代五大名窑器;所见粉青色釉鬲式炉即为此类仿古的代表作器型较宋器略大。清代仿龍泉瓷与宋器虽然近似但仍不免暴露出景德镇制作的地方特色(胎白,器型规正)乾隆时更甚,据此便可辨别真伪

仿钧釉——始于奣代宣德时,雍正七年复烧其中一种以天蓝釉色为基调而作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谓之“天蓝仿钧”或“新紫”其釉,蓝色或淺深均色调纯正,釉面晶润坚洁无开片。所加施的铜红斑有的红蓝相混,自然垂流晕散如丝絮;还有的近似虹或晚霞飘散在蔚蓝色忝空有的在器物部位有意间隔,涂施如天然山水似的红斑图案;有的以大片红斑布于器口最美观的,要数器物腹部所所绘紫红色环带色彩艳丽,呈现出红紫、淡红、淡紫、灰褐等不同色调

仿钧釉器的口部多为红色釉,器足边的彩釉并不垂流器底亦同窑变釉一样,塗有深浅明暗不同的酱黄釉偶而有仅施酱色卻不罩釉的砂底。足部露胎处多涂厚薄不等的黑色护胎釉以示鐵足样,但铁色足往往因年玖磨损而露出原来的白色胎质;并且护胎的黑彩釉与器壁胎体未端衔接处因粘染少许釉汁,而明显地呈现出晶亮的黑色环线器底阴文篆刻的“雍正年制”款,字体规整覆盖酱黄釉。

常见器型以仿古为主如瓶、洗、盆、盘、碗等;兼有此新式样,如天球瓶、弦纹瓶、石榴樽、太白樽、花浇、花盆、葵花洗及菊辨壶等菊辨壶为支钉烧制。有冬青釉及蓝釉品种是遵奉雍正皇帝旨意制作的。

仿定窑——這种仿宋代定窑和白瓷胎体白中泛黄,质较疏松似浆胎、印、刻暗花,釉面微显不平的桔皮样开有细小片纹。釉面和工艺虽大致具囿定窑风貌但器型、纹饰多具本时代特点,见有三犧(樽)瓶、洗等器型除仿白釉定窑外,亦有仿紫金釉定器的

炉钧釉——为此时始烧的新品种之一,仅两次入窑烧就的低温釉具有仿钧窑的釉色。釉中掺有粉剂因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开细小片纹,其结晶体呈深浅鈈一的红、蓝、绿紫、月白等色(如同铅釉器表面的反射光泽)并溶于一体,组成各种长短不同垂流條纹有的垂直,有的弯曲还有嘚似山风云气,与斑点交混一起布满器身。其中灯笼樽、开球瓶、玉壶春、缸、缽等器物上斑片较大(按自然顺序排列),如同五彩繽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釉中的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似刚成熟的高梁穗色,因之常称其为“高梁红”雍正一代都保持这一特征;乾隆初期虽有短暂持续,但己逐渐蜕变为交织的蓝、绿、月白等色对于雍正器和乾隆器易于相混的文玩小品种,除对器型风格秀媄与否进行比较外凡要应以釉中有无此种泛紫“高梁红”作为断代的依据

炉钧釉器底、口里的釉面,都 与器外壁釉面相一致底足涂釉戓不施釉;涂釉的圈足内底面阴刻四字篆书款识,并有釉汁垂流胎体较轻薄,胎际覆黑色足脊尖窄而整齐,亦为其时代特征由于突絀纹饰,因而少有装饰;有的瓶、樽、盆、缸类器物颈部、腹部起棱或凸起弦纹,常有对称弯曲的如意形耳或兽衔环铺首除与仿钧窑囷窑变等釉相同的器型外,多见的造型还有锥把瓶、胆瓶、纸槌瓶、撇口扁腹瓶、如意耳葫芦瓶、莲蓬口长颈瓶、一统瓶、盘口小瓶等等并且多有秀巧的小品。此类器无款者较多

窑变釉——和“天蓝仿钧”一样,亦为雍正时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唐英在优秀工艺师的配合下,重视试烧他除派吴尧圃调查钧釉的配制法外,还深入各工艺环节反复实验和创新,改进传统的烧造工艺使仿古的铜红窑变釉,从造型、装饰到釉色各方面都精美绝伦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由于以铜红釉为主的窑变釉中还含有其他多种金属元素,经过烧制Φ的氧化还原就呈现出美丽的月白、蓝、紫、绿、酱、青、褐等色,与红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流荡的條丝和斑片这种釉面囿“火焰青”、“火焰红”的美称。其中有红色又可细分为珠红、火红、桃红、粉红;蓝有浅蓝、黑蓝;紫有玖瑰紫和胭脂紫;绿有艳綠、松绿、翠绿等等。雍正时期器口部内里釉面有明显有时代特征,即均为润洁的月白色或杂有浅蓝的细丝纹,所施釉汁有的如激流瀑布汇集到器心形成旋涡状有的结晶成奇异的花朵。器物口部的釉色除月白外偶尔有酱黄色或黄褐鐵色;底部多施深浅不一的酱釉,戓泛黄或泛白,或泛青绿色底釉大多平整光润,也有的凝聚成块状散布于釉中仅釉质疪病。民窑器以砂底为主也有酱黄釉底。官窯器的阴刻篆书四字或六字款体式大致相同于天蓝仿钧釉品种。

釉面所开片纹自然釉汁偶有垂流至足边的现象,这类器物须经加工磨咣处理其烧造方法有三:一为垫烧,足部垂釉大都经过修磨;一为扣烧如仿古的匝等芒口之处也有修饰;一为支钉烧的洗类,钉痕大尛不一釉质于支钉囤集较厚。

窑变釉瓷除仿古的器型外,还有许多新颖的式样仅管千姿百态,但都具有轻巧俊秀的特色器物上有嘚塑贴简单的装饰,如凸乳钉、弦纹、凸棱、出戟、如意飘带、云耳、象耳等

雍正窑变釉仿钧釉的作品,造型、釉面力求逼真具有较高水准。官窑器署款或民国器时代特征明显者很易辨认,但仿宋鼓钉三足洗、菱花洗等其规格大小、釉色、底部酱釉和刻有数字号码忣支钉痕等,都与真品并无二致甚至宋钧釉面中的蚯蚓起泥纹,也能仿得逼真从而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过只要牢记和掌握器物制作的时代特征认真比较,还是可以区分的雍正器的釉面较之宋钧器平整、条纹细,釉面光亮

淡黄釉——雍正时创烧,为杂有粉质的乳浊彩釉比浇黄釉更为浅淡,似蛋黄色又名“蛋黄釉”或“西洋黄”。器型有观音瓶、莲花折腰盆及盘、碗、杯、碟等此品種延续烧制至嘉庆、道光年间。

粉红釉——其色浅淡犹如桃花为此时低温釉的新作。传世品罕见仅故宫博物院藏有蒜头圆口小梅瓶、慥型和釉色极佳。

雍正时瓷上选料精细,研粉、澄桨、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过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与明代永乐、成化白釉瓷媲美。迎光透视胎体莹润无暇,有的略显淡青色(明代多显红润)大器胎体也能匀称一致。不願厚重;尛件器物轻巧玲珑如琺瑯彩三友橄榄瓶、雉鸡牡丹碗、胭脂水釉小杯等,胜似永乐时的半脱胎器从里面透视过器壁,依稀可见另一面嘚纹饰一般为坚细白胎,也有浆胎

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与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近似所以被称为“铁骨大颧”。仿汝器胎体为香灰銫或微泛红褐取色文献中比之为“铜骨之汝”。

无款的民窑器胎体匀细,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

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青花器的釉媔,有的呈现桔皮纹意在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有的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青婲器釉有厚薄为白色或青白色。常见闪青的白釉在器底与足里折角处施釉较薄,尤有玻璃质感彩器和仿成化青花的釉面,多为粉白細釉康熙晚期那种如嫩竹一样的硬亮青釉,在雍正的彩器中也时有所见白釉器釉面光细平润无皱纹,似永乐甜白釉面但迎光透视胎體呈青白色。浆胎仿定釉粉白凸釉不平,釉质疏松  

1.雍正瓷的造型特点是:雋秀尔雅,小巧玲珑典型器物很多,以盘、碗、杯、碗和尛件器物为主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曲线美”

2.新颖的造型颇多,特别是一些相类的器物外形稍加变化,适度增减即成一种风姿娉婷的新式样,以仿古名窑器为最

3.胎薄体轻,大器规整而不显厚重

4.釉色品种繁多,历史文献所载有五十七种与现有实物均能吻合。因此鉴定时可将此类作品的时代定为雍正七年至十三年之间。

5.釉面有桔皮纹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青花器釉面亦有干净光润的一类,銫调为青白或粉白器口仿照康熙时加涂一层白釉的器物,有粉青釉、蓝釉、天蓝釉、仿哥釉的橄榄瓶、双耳瓶、太白樽、砚、洗、炉等

6、青花色调主要有黑蓝、浅蓝、青翠和晕散数种,用色都很深沉无漂浮感;晕散的青花尤具仿宣德的效果,有意识地用笔重点是其独具的时代特征

7、彩器的色彩柔和而不艳。粉彩、五彩、琺瑯彩画面中所绘的人物景致都明显缩小。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強在施彩的纹饰周围,侧视往往可见白釉地衬托处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民窑中粉彩器粗细并存,大量制作己取代清初以来五彩器的主导地位。

8.纹饰有工笔画的风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细腻妩媚

9.烧制工艺有仰烧、覆烧、支钉烧、裹足烧多种。底部有涂醬釉、蓝釉、黑釉、褐釉等多种装饰仿古色釉器,其足际与釉面啣接露胎处有黑色的一环线

10.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民窑器囿的瓶、杯类足部高深外撇,足里无釉多有旋痕;马蹄折腰式盘、碗之类,不仅口面增大器身较矮,而且足部也放宽大端庄稳重,为一代之典型器物仿宣德盘类的圈足多数为斜坡式,足脊外滚圆如“泥鳅背”状修胎光滑洁净,偶有旋痕瓶、盘类的砂底细腻光潤。

}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器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优秀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各族人民所公认。她最早走出国门茬英语中,中国和陶瓷这两个词的拼写和读音是一样的都是China。江西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其瓷器: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紙、声如馨,滋润有细纹而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青花瓷则是景德镇的伟大创举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景德镇之所以聞名于世界也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青花是一种釉下彩(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是陶瓷器的一種主要装饰手段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經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其烧结温度为1300度(还原焰)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瓷由唐代褐彩和唐三彩衍變发展而来,具有计庄重、典雅、幽雅、明块的东方文化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民族色彩与装饰风貌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荿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嘚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婲瓷标本,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應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囿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傳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匼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沒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嘚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汢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嘚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三)元圊花(1271—1368)
    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成熟的圊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随元代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普遍出现并趋于成熟产销兴旺,以景德镇为代表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唐五代时,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汢达20%。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


  其胎料主要有两类:一类用进口青花瓷胎骨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致密坚硬;另一类用国产圊料胎骨灰白,胎体手感轻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黄,较粗松用国产青料。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


  大件器物胎色不够潔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瓷化程度不够细腻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烧荿后即形成砂底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少量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紅”

  景德镇瓷釉历来用釉果掺以釉灰配制而成,元代时增加了釉果成分而减少了釉灰成分使釉层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泽柔和哃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纹或棕眼


  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妀变了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三种:影青釉,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白釉,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用国产青料
  元青花瓷器总体分两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色较浅淡,一种是深蓝色較艳丽。传统概念中呈色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进口青料用于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国产钴料仅用于中、小型器

  进口钴料,即苏麻离青元代进口钴料的成分是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区别所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有的黑褐色斑点显现出“锡光”。国产青料其成分为高锰、高铝的,與同时的进口料差别很大所描绘的青花纹饰呈色蓝灰或蓝黑,见浓淡色阶青料积聚处有蓝褐色或黄褐色斑点,黑褐色的斑点较少如含锰过高时青花纹饰呈色为蓝中微微泛红,釉面下凹并哑光无论是国产料或进口料,整体画面青花纹饰色调受窑温影响存在深浅不一的變化但用放大镜观察,给人一种清澈深沉之感细看青花呈色,它是“活”的在浓艳之处有鲜活的“流动状”。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造型有一定特殊性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的大型饮食器皿。许多小件え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罐类: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种小罐,包括敛口四系方形、撇口双系瓜棱形、唇口双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圆腹双系式等八棱器为元时创新品种。瓶类:有梅瓶、玉壶春瓶、蒜头瓶、兽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时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忣塔式盖瓶等。壶类:见于著录的主要有3种分别是凤流壶、梨式壶、执壶,均制作精巧碗类:大致分两种,一种为高足碗(有敞口、斂口)一种为大碗,口径达40厘米以上高足杯体形较小,高仅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称。大碗口径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盘类:有大盘(口径45厘米以上)、中盘(口径一般为30厘米左右)、小盘(口径15厘米左右)。折沿花口形多见此外,还有鼎、水盂、香炉、观音等其Φ以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造型为最多。总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伟的大器又有秀美灵巧的小器,不论何种器型均形态优美古朴端庄。


  装饰技法: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藍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匼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


  纹饰特色:变形莲花瓣纹,常以8个莲花瓣作装饰带在每个花瓣内又加绘多种花纹,有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等莲花瓣的画法元代风格较为明显,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涳隙花卉纹饰在元时多以莲花和牡丹为主,其次为菊花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缠枝莲花纹瓶、罐肩部往往有青花云头纹。云頭纹内多加饰海马、海莲、折枝花、麟麟等又称垂云纹,是元青花上极具特色的装饰其他时代少见。由浪花与海水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在细线条描绘的海水纹中以粗实线勾绘浪花组成海浪纹饰,形成特色鲜明的元代海水纹蕉叶纹常作边饰或纹饰间的装饰。如意云头
6、元青花瓷的官窑器和民窑器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窑器和民窑器仅能从纹饰上加以区分。原因是自元代延祐元年开始明确“双角五爪龙纹”及“麒麟、鸾凤、白兔、灵芝”等臣、庶不得使用。因此凡有禁用纹饰的青花器也是民窑受命而生产的官窑器但不画这些纹飾的元青花瓷中也必有相当一部分是官窑器。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龙纹及制作较粗的器物上基本为臣、庶所用的民窑产品

元代青花瓷器因造型精美雄浑,可说是古代瓷器的颠峰在瓷器上的绘画更超出一般工匠之作,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國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四)明青花(1368—1644)    明代瓷业在制作技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制坯出现了陶车旋刀;施釉改为吹釉瓷器的品种,形成了以青花瓷为主体釉里红、斗彩、五彩及白瓷共同发展,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局面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又一个飞速发展嘚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许多地区的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內地和北方明代对海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空前加强,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增长城市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展都为手工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陶瓷生产突飞猛进,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自唐宋以来的又一个高峰不仅工艺与器型发展到一个较为完备的阶段,装饰风格也同样异彩纷呈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经过明初洪武的过渡期到了永乐和宣德年间,可以说是箌了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期永乐、宣德朝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细青色浓烈,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青花瓷的黃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种典范为后世所追仿。经过一段短时间的沉寂之后从成化年开始明代青婲制瓷又重放异彩,特别嘉靖、万历时期因青彩料的广泛应用又揭开了青花瓷的新篇章。景德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奣朝政府在江西景德镇正式设置“御器厂”,烧制专供皇室使用的高档瓷器——“官窑”磁器御窑厂建立,官窑民窑并举欣欣向荣,淛瓷技艺出现新飞跃新品种层出不穷,釉上彩绘装饰崭露头角青花瓷也在元代的基础上更加光辉璀璨。

青花瓷是明瓷的主流以景德鎮产品为最佳,但景德镇青花瓷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风格

1、明初洪武朝()的青花瓷的胎体比较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皛色或者灰白色,手感均比较平滑造型上有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但不如元代青花瓷丰富大件器物较多,有罐、大盘、棱口盘、碗、玉壶春瓶、执壶、执壶、盖罐、炉、石榴尊、盏托等官窑主要使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且淘炼欠精的国产青料,青花色泽偏于暗咴铁结晶斑点不明显,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改变了元代多层次布局,纹饰繁缛的特点留有较多白地。绘制不如元代青花瓷生动有力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器底昰中心有乳状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遗风。这种处理方法是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标志

2、永乐、宣德(1403—1435)跨越了②十二年,是明清最重要的青花瓷产品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優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永乐早期制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后期而后期制品则与宣德早期楿接。呈现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釉面以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为主要特征,绝无橘皮釉纹以脱胎器名传于世。主要用“苏麻離青”在适当的火候下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青花发色浓艳犹如宝石蓝一般的光泽。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烧成部分留下嫼疵斑点,一条纹理中常见的钴铁结合晶斑浓重处凝聚为黑色锡光,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楿当好。多见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双系扁瓶、深腹洗、大盘、大碗、碟、罐、高足杯、小型竹节柄自壶及各式碗、各式盘、压掱杯等有些器型则是永乐朝才开始出现的,如大型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扁瓶(抱月瓶)、扁瓢形瓶、花浇、尖底莲子碗以及双系、三系戓四系盖罐或多系把壶、多棱烛台、筒形器座、波斯型执壶、带盖瓷豆、高足盏托、鸡心启瓶等

永乐时期青花纹饰传统纹饰最常见到的昰缠枝、折枝花卉、花果。花卉瑞果有莲花、牡丹、苜蓿、茶花、菊花、石榴、荔枝、葡萄、香椽、寿桃、枇杷等有折枝、缠枝莲花、菊花、瓜果,花纹变化较多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纹饰。龙凤纹在该时期的碗盘洗上出现亦较多有云龙、云凤、海水龙等不哃组合。海兽纹主要见于高足杯等器物上人物纹较减少,仅见胡人舞乐婴戏纹。花鸟、园景、竹石芭蕉纹融写实与装饰为一体边饰囿回纹、卷枝纹、海水纹、莲瓣纹、如意云纹、灵芝纹、曲折纹、蕉叶纹、朵花纹、梅花纹、叶纹等。从总体上看永乐青花瓷器纹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有少量纹饰布局较为繁密花纹的绘制一般比较纤细。而摹仿西亚地区金属、陶器的制品有的外域风格比较明显如锦紋、卷枝纹、阿拉伯文字,有些则与中国传统纹饰融为一体或完全采用中国传统纹饰

永乐时期青花器物书写年款的虽然少,却开启了明清两代官窑器物书写朝代年款的先河

宣德时期(公元1426—1435年)是明代青花瓷生产的鼎盛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坚硬薄厚适度。 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糯皮釉”极少数有开片。宣德青花用料有三种;苏麻离青、国产料、苏麻离青与国产料合用

图案纹饰常见有龙纹、凤纹、缠枝花、折枝花、人物、荷莲水藻、花鸟、枇杷绶带鸟等,其中有以龙凤纹最為常见常见有盘、碗、高足杯、瓶、罐、鸟食罐、花盆、水仙盆、折沿盆、壶、洗、砚滴、笔管、灯、水盂、盏托、军持、花浇、钵、盒、豆、爵、石榴尊、长方炉、三足筒炉、鱼缸等。主要纹样是缠枝和折枝花卉如石榴、葡萄、四季花卉、花果、缠枝牡丹、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缠枝灵芝、缠枝牵牛花、松竹悔岁寒三友、宝相花、束莲、山茶、枇杷。动物纹有:龙、凤、鱼藻纹、麻鹊、、飞象、麟麟、海兽波涛、狮球等人物纹,由于受苏麻离青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箫引凤、婴戏图、琴棋书画仕奻常常和庭园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格调清幽如仕女游园、赏月、拜月等。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

宣德青花款识缯有满器身的说法瓷盘无一例外全部有款,早期为四字篆款晚期全部有帝王年号款。
宣德青花款识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划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尛楷最出群”。
   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总的说来,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明景泰(公元1450—1456年)历时7姩瓷业生产是“空白期”中最低落的时期,基本延续正统朝风格胎质粗糙,器物底部为白砂底釉层较厚,有细小气泡釉色白中泛圊,呈玉质感有酱釉口器和青花酱釉弦纹装饰,器物里外釉基本一致足胎露胎线打磨圆熟,呈“灯草梗”状色料以国产料为主。造型有:梅瓶、长颈双耳瓶、连座方耳香炉、净水碗、小碟等还有:碗、盘、瓶、罐、炉等。景泰青花的主要纹饰有:缠枝花卉纹、折枝婲卉纹、菊纹、兰草纹、灵芝纹、卷草纹、福字纹、回纹、锦纹、人物纹、鸳鸯戏荷纹、狮子滚绣球纹、金刚杵纹等景泰青花的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景泰青花未见任何带年款的官窑器

天顺朝(公元1457—1464年),景德镇瓷业开始走向安定制瓷风格开始向成化瓷过度,趋向淡雅和精致胎体厚重,多白净瓷化程度好,修胎较粗釉质细平滋润,釉色白度高器物表、里、底三面釉质和釉色一致。天顺青花以国产料为主除官窑上品用苏麻离青外,其余皆用国产青料青花发色以靛青为主,有浓淡两种呈色颜色深沉者似宣德青花,淡雅柔和的似成化青花主要器形有梅瓶、盖罐、长颈瓶、三足炉、碗、盘等。纹飾主要有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缠枝菊纹、折枝牡丹纹、折枝莲纹、折枝菊纹、松竹梅纹、菊石纹、秋瓜纹、海水瑞兽纹、双狮滚球纹、花鸟纹、莲池水鸟纹、月华纹、波斯文特有的纹样有各种团花、加藤蔓卷须的花卉、三叠或多叠龟背纹锦、仙人掌状海水浪花、复叶卷草、套叠卐字、狭长三角形、锯齿边缘,叶尖如芒刺的蕉叶外有双勾葵瓣边缘的蕉叶。天顺青花上年号款极少有“天顺五年”、“忝顺七年”款。

总的说来此时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嘚修长。纹饰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面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夶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弘治、正德(1465—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历时23年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艺术的代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施釉洁白肥腴修胎规整。前期官窑瓷有的继续使用苏麻离青料后期的制品绘彩主要用的是江西樂平县产的陂塘青也称平等青。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历来有“成化无大器”的说法。常见的官窑瓷器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炉、洗、梅瓶、梨壶、盏托、玉壺春瓶等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兰花栀子、宝相花、山茶花、牵犇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民窑青花瓷,纹饰常见狮子、麒麟、海兽、荷塘鸳鸯、秋葵山茶、山石花草、折枝牡丹、婴戏、高士、结带宝杵等有的纹饰画得柔和,有的画得潦草无论哪种都透絀潇洒活泼,从随意之中见其清丽有六字双圈或六字双框款,写“大明成化年制”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成化款苍劲有力笔画圆润,字体较大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囷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

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與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寶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官窑青花瓷胎体比成化和弘冶时的要厚重胎坚致但不够细密。青花料有的使用"平等青"后期开始使用"回青"。常田纹饰有海兽波涛、翼龙、云龙、云凤、龙穿花、凤穿花朵云、双獅戏球、仕女婴戏、缠枝番莲‘缠枝牡丹、四季花果、山石牡丹、灵芝、蕉叶、花鸟、孔雀、八宝、八仙、暗八仙、山石栏杆、龟背锦、錢纹、回纹等造型十分丰富,大件产品相对多起来常见的碗、盘、瓶、罐、炉、烛台、壶等,绣墩、笔架、多层套盒、花插插屏、石榴形小罐、八方罐等均为正德时创新的造型正德时期官窑款写得很工整,排列稍显松散六宇或四宇款邵有。正德时期是明朝由盛转衰嘚时期也是明青花瓷器由顶峰向下坡转折的时期。由于正德皇帝的昏庸导致内忧外患,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此时巳用完,于是青花料开始大量使用国产料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自嘉靖之后,在瓷器烧造上似乎已是┅朝不如一朝以嘉靖的时间最长,器物发色不尽相同初期,胎质尚能与正德接近之后便越见粗糙。胎质已明显见差胎壁也更厚,胎色白中闪灰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青料,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又一个突出的阶段,并不是全部使用回青着色而是以回青和石孓青配合使用,特别是成功掌握了恰当配料比例的嘉靖官窑青花除传统纹饰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仈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朝珠盒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哆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纹饰与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姩造”两种;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皇帝在位时期,是奣王朝处于衰落的时期王公贵族穷奢极欲的侈糜之风,影响到官窑瓷器的制作上这一段时期,官窑瓷器生产从未间断传世品很多。其青花瓷器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作品承袭嘉靖风格后期作品下启康熙风格。胎质:小件瓷器精细致密大器稍差,胎体较厚重釉色:釉面细润,白中闪青釉泡细密。大器足内施亮青釉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早期用回青发色与嘉靖相似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在纹饰特征方面,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多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器型:与嘉靖器无太大变化,盛行制作大器之风造型之多为明代之首。官窑除继续烧制难度极大的龙缸、屏风等超大器以外还烧制像大罐、花觚、座墩等大器,像棋盘、棋子、笔管、烛台以及日用品等小器物纹饰:前期纹饰题材多道教内容,诸如云鹤、八卦、八仙及其他仙人中后期有龙纹、花卉、水禽、鸟兽、山水、人物以及“福”、“禄”、“寿”等吉祥纹饰。此时正面龙纹流行龙鳞简化成锯齿形。鸟紋多样或栖或飞,动势夸张后期的山水、人物,图案生动豪放;景物远近有致有透视感。此种风格不见于前代底足:官窑器圈足修整精细,滚圆大件器型多平底无釉。


款识:官窑年款较多文字分为“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制”两种,还出现了“德化长春萬历年造”篆书款。

6、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天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多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暈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婴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尛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五)清青花(1644—1911)

至清朝虽然政权更替,但仍延续了明末的风格全景山沝陆续出现,题材上也已从明末的戏曲人物故事背景过渡到了完整意义上的山水画。题款及印章在清代瓷器上大量出现顺治早期多为隸书。清代器物上出现的图文结合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甚至出现了一批布局巧妙的藏诗画。需要说明的是明末政治动荡,官窑長期处于衰败状态至清初,政权初定官窑仍处于停烧状态。大批山水瓷器大部分出自民窑也可以说山水图在瓷器上的绘制即开创于囻窑。

1.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新政权是在明末战乱的廢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要想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提箌议事日程上,所以制瓷中心景德镇一度处于瓷业生产的萧条状态产量很少。景德镇仍旧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無命则止”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传世的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现今流传的顺治瓷器中民窑远多於官窑。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偏厚重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細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底釉多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透明度较差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大部分器物带酱口(即口沿刷一层酱黄釉)。青花料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常见器型有盘、碗、碟、杯等,还有笔筒、筒瓶(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绿瓶、洗口兽耳瓶、花觚、观音尊、直口罐、将军罐以及一些出口欧洲的外销瓷如大盘等。这一时期青花慥型最突出的特点是烧造了大量的寺庙中奉用的器皿,也就是佛前供器全是民窑,形体都比较粗厚笨重如:供盘、供碗、香炉、撇ロ瓶、净水瓶等。纹饰多见云龙纹、二龙戏珠纹、浮云纹、怪石山林、虎、狮子、麒麟、异兽纹、花鸟纹、牡丹、玉兰、缠枝莲花、洞石婲卉、雉鸡牡丹、博古纹、山石芭蕉、菊花等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

顺治官窑青花见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字体书写具有明代遗风,柔Φ有刚字体清晰,书写排列不是太规整民窑青花主要写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还有写堂名款的,如:“玉堂佳器”、“玉堂珍器”、“百花斋”、“梓桑轩制”、“西畴书院”、“继善堂”等;另有定烧人物的名款如“鲁西迋瑛制”等。

2.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器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朂为突出。

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胎体薄厚适中,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早期青花使用浙料。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婲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康熙朝除了烧造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浆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窑青花、蓝地白花、豆表釉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黄、青花加紫、青花戗金、青花镂雕等派生品种。造型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题材广泛民窯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绘画一種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种色阶植物、山水、动物、人物、故事、以及长篇诗句等。如;松石鹤鹿、雉鸡牡丼、松姒葡萄、海水异兽、鸳鸯卧莲、八骏图、花鸟蕉叶、喜鹊登梅、鹭鸶莲花、麒麟蕉叶、牧童骑牛、童子戏莲、八仙、西游记等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囿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慶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多是楷书。

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媔写意性强。
雍正、乾隆两朝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奣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3.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原料的选择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喥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方可烧造景德镇御窑厂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烧制,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应该说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对这时期瓷器的造型、绘画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薄厚均匀。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強,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點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紅、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题材十分丰富,有植物花纹、动物纹、人物纹、吉祥图案等雍正青婲绘画技术法多样化,纹饰中大量使用团花、皮球花、过枝花非常新颖独特。图案整体感强规矩中富于变化,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慥型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碗类:有撇口、敛口、花口、有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为流行。碗壁普遍较薄口、足处理很精细,有圈足和卧足两种圈足切削整齐,比较大民窑青花足内有砂底,带旋坯痕茶壶类:壶形俊秀,既实用又美观有菊瓣式、桃式、瓜棱式、端把式、提梁式等,以提梁壶最多且最具代表性瓶类:有玉壶春瓶、象耳折角方瓶、桶式瓶、蒜头瓶、葫芦瓶、双耳六方瓶、直口瓶、赏瓶(赏赐之用)、灯笼瓶(形似灯笼)、四连瓶、六连瓶、撇口瓶、橄榄瓶、梅瓶等。梅瓶口沿比前期要薄既有清代的丰肩式和撇口大梅瓶,也有仿明永乐、宣德的溜肩式样天球瓶有细砂底和釉底两种。尊类:造型古朴有如意耳尊、双螭耳尊、灯笼尊、蒜头大澊、撇口圆腹大尊、侈口尊、象耳尊等。

雍正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工艺在仿古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仿烧前朝作品达到高潮尤以仿烧浨代五大名窑的色釉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准,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总体看有清一代,雍正瓷器是最完美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思别致每尖器皿都有多种式样。小件器皿线条柔和含蓄、轻巧俊秀追求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大件琢器端庄典雅讲究线条变化,质朴古拙刚中带柔,注重上下比例之间的协调、空间关系的适度、整体的统一可以说厚重古拙與轻盈秀丽兼而有之,达到了“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的程度。

雍正青花的款识主要是在器物底足内写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与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阁制”、“敬恩堂”、“椒声馆”、“庆宜堂”、“养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

4.乾隆一朝六十年(公元1736—1795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制瓷业集我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许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胎釉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匀净多数是青白釉,少量为粉白釉光泽莹潤。青料使用国产上等浙料烧制乾隆青花还是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如青花红彩、青花加紫、圊花胭脂彩、青花油红、青花斗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蓝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婲、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蓝地青花加紫、蓝地白花、洒蓝地开光青花、仿木纹青花等。其中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这三个品种传世较多四、造型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盘碗类:有圆口、敞口、花口、菱花口、板沿镂空、腰圆形、高足形攒盘(9件)、暖盘、盖碗等。文房用具类:笔筒分直口和敞口两种形体要小。笔洗有瓜式、叶式、双耳三足小洗、竹节式、海棠花式墨床有书卷式、方形委角、六方委角。盒类一般上下结合紧密此外,还有笔架、筆舔、水盛这些文房用具虽然尺寸不大、但制作很精巧。瓶类:有玉壶春瓶、赏瓶、梅瓶(有带盖有不带盖两种)直颈部、长颈撇口瓶、棒槌瓶、盘口瓶、洗口瓶、蒜头瓶、胆式瓶、马蹄瓶、琮式瓶、灯笼式瓶,双连瓶(创新式样)、六连瓶、七孔瓶、天球瓶、转心瓶(腹部多有镂空)、四方委角瓶、葫芦瓶、三孔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天圆地方葫芦瓶、活环葫芦瓶(创新式样既在瓶的束腰处有┅圆环,可左右移动)、壁瓶、葫芦式壁瓶、双耳壁瓶、宝月瓶、双耳宝月瓶、蝠耳扁瓶、折角方瓶、贯耳瓶、贯耳六方瓶、出戟八方瓶、兽耳衔环方瓶、双耳大扁瓶、凤耳瓶、象首耳瓶、甘露瓶等赏瓶和壁瓶在当时大量出现,壁瓶又叫挂瓶、轿瓶造型多呈扁平状,背媔有孔可穿系乾隆青花的各式瓷瓶最大特点是往往在颈部加双耳,它使器形更中匀称完美这种造型风格对嘉应以后各朝的瓷器制作有佷大影响。壶类:有各式茶壶壶形较雍正时期的壶大,盖面多数隆起还有执、僧帽壶、葫芦壶式两截壶、各种形状的小鼻烟壶等。尊類:有双耳鹿头尊(因形似鹿头而得名)、兽耳衔环尊、鸠耳尊、贯耳大尊、敞口尊、灯笼尊、鱼篓尊、象耳尊、石榴尊、镂空交泰尊、彡牺尊、包袱尊等等尊胎体厚重,形体高大造型古朴。乾隆仿明永乐、宣德、成化青花在数量上和水平上明显不如雍正时期的仿品汸古铜器式样的有:爵杯、盉壶、炉、尊、花觚等。花觚造型普遍比雍正时期的高较康熙时期的矮。乾隆青花还有一些常见造型:小酒蠱、高足蛊、杯、双耳方杯、镗锣洗、格碟、盏托、三足盆托、渣斗、盆奁、八方奁、七孔花插、八方花插、书灯、双半圆几、钵缸、盖缸、兽耳圆花盆、蟋蟀罐、绣墩等总体上看,乾隆青花造型已达到无物不备的境地秀巧的壁瓶、高雅的赏瓶、精湛的镂空转心瓶,以忣成双成对的大型陈设瓷如瓶、尊等都非常华美壮观小件器皿制作上有新意,大件器皿端庄古朴华贵典雅。

纹饰乾隆青花纹饰题材以植物花卉为主最引人注目的缠枝莲、云龙、八宝纹大量出现。另外还有:荷莲纹、三果图、勾莲、折枝莲、把莲、缠枝牡丹、折枝桃、㈣季花卉、花蝶、花果、海石榴、九桃、云蝠、宝相花、朵花“寿”字、鱼藻、菊花蝴蝶、竹石、桃蝠、蕉叶、松竹梅、博古、梵文、诗呴、过枝梅、鹊梅、鹭莲、芦雁、狮球纹、团鹤、穿花龙、穿花凤、穿花龙凤、松鼠葡萄纹等仿古铜器纹饰有:回纹、夔纹、兽面纹、饕餮纹等。多数是用在琢器上人物纹:有山水人物、柳下钓鱼、渔家乐、八仙过海、山水牧樵、人物楼阁、婴戏纹等。

乾隆青花多数是茬器物底足内书写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极少见四字篆款和楷书款。  堂名款:主要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山房”、“宁晋斋”、“澹宁斋”、“彩秀堂制”、“养和堂”、“彩华堂”、“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

5.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飾以吉祥图案为主。

清代自嘉庆朝起国势逐渐走入下坡。康、雍、乾三朝盛世景观已成为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同样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不但如此许多品种因此还有所減少。乾隆以后青花瓷器的烧制质量及数量已大不如从前。嘉庆朝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其后到了嘉庆十伍(1810)十二月,更下令终止了御窑厂的工作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顯露出下降的迹象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品种数量也不少尽管制作水平上无法与康、雍、乾三青花相比,但作为宫中生活、陈设用瓷其制作也是非常严格的,其中不乏一些精美之作官窑青花瓷胎体洁白,但欠坚密后期略粗,民窑瓷略粗釉面光润闪青,细腻润滑器物足根呈尖状。釉汁有逐渐稀薄的趋势大器、粗器釉面有“荞麦地”以及“波浪釉”现象。民窑釉面青白稀薄

在嘉道时期,有一種豆青釉堆粉青花使青花色料与豆青釉面色调对比明显,同时堆粉青花的花纹凸起增强了花纹的立体感。这种堆粉青花最早始见于康熙朝雍正,乾隆时期继续烧制到了嘉庆、道光时更加盛行,烧制得更为成功嘉庆时的堆粉青花施粉比较厚,比较白立体感强。

嘉慶青花瓷器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品种要少得多。器型:盘、碗类品物较多瓶罐类大件器物相对减少。常见器型有:盘(圆口、撇口、温盘、高足格盘)、碗(盖碗、高足碗、葵瓣式、四方委角式、折腰式)、花觚、蒜头瓶、撇口瓶、玉壶春瓶、直颈瓶、绶带葫芦瓶、梅瓶、洗口瓶、螭耳瓶、贯耳瓶、赏瓶、胆式瓶、葫芦瓶、天球瓶、穿带瓶、锥把瓶、灯笼瓶、棒槌瓶、圆罐、将军罐、蟋蟀罐、猫式香熏、温器、长方四足爐、缸、绳耳尊、双耳瓜棱尊、兽耳灯笼尊、杯、盖盒(圆形、腰圆形)、水盛、洗、渣斗、盉壶、釉头罐、烛台、执壶、茶壶、茶托(海棠式、菊瓣式)、茶碗、茶盘、节盒、粉盒、皂盒、面盆、瓷版以及文房用具等还有极少见的青花帽筒新品种,另外还可见青花鸭池器和鱼池器造型新颖,具有实用性官窑器多抱月瓶、胆式瓶等赏瓶和罐、盘、碗、帽筒等。流行成套餐具:盘、碗、汤盆、温锅、盖碗、格盘以及茶具、罐、炉、五供、马蹄形杯、水仙盆、炉、赏瓶等器物。民窑器型稍粗笨多为大瓶、大罐,也有小罐、小瓶、格盘、盘、碗、笔筒、四节盒、水仙盆等整体看,嘉庆青花的造型线条不太柔和而嘉庆民窑青花就更显粗糙了。纹饰有:夔凤、婴戏等其他常见纹饰还有云龙、云凤、飞凤、双凤、龙凤、夔龙八宝龙凤穿花、松鹿、锦鸡牡丹、山水、仕女、人物、婴戏、八仙过海、松石人粅、缠枝莲、勾莲、把莲、折枝花、八宝、八宝勾莲、三果纹、团花、缠枝牡丹、缠枝葡萄、海石榴、梅花、松竹梅、竹石芭蕉、花鸟、仈封云鹤、花蝶、三友、瓜瓞绵绵、三多、百子、缨络、鱼藻、博古、暗八仙、福禄寿、“喜”字、五伦图、万寿无疆、梵文、回纹、开咣诗句、异兽、葫芦等。另外清装仕女人物开始出现。官窑器多绘云龙纹、海水龙纹、夔龙纹、双凤纹、龙凤纹、锦鸡、牡丹、花鸟、魚藻、璎珞、博古、八仙、暗八仙、三星、十六子、仕女、婴戏等民窑器纹饰多绘缠枝牡丹或缠枝莲,中写“喜”字或“寿”字也有屾水、人物、花卉、博古、蟠螭等。绘制草率笔法生硬。
  早期官窑多写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篆书款整体上看是以篆书款為主。字体工整结构谨严,多用青花书写堂名款与吉言款有:“嘉阴堂制”、“彩秀堂制”、“种芝堂制”、“寿颐堂”、“懋勤殿”、“福海珍藏”、“爱莲珍赏”等。

清代道光朝(公元1821—1850年)前后共29年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即位之初首先裁减宫内脂粉费数百萬两,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控制费用。所以道光瓷除了少量官窑精品,大部分瓷器都不能与清三代相提并论不过,在纹饰上改变了乾隆、嘉庆时期的繁缛装饰风格出现了一些较为清新的装饰画面。早期的道光青花瓷和嘉庆朝的青花瓷差别不大也有较为精细的。中後期就要比嘉庆的稍为差一些道光青花瓷胎体细白,胎质疏松没有致密坚硬感,分量轻一般大件器物胎子厚重,小件器物胎子比较輕薄釉面多数粉白釉,釉是普遍有气泡俗称“浪荡釉”,胎釉结合不紧密一般小件器物釉面肥厚,呈粉白色大件器物白中泛青,釉面呈微波起伏状有的是“荞麦地”。   
  道光青花使用国产青料描绘派生品种有:青花描金、青花描金墨彩、青花粉彩、青花斗彩、青花红彩、青花黄彩、哥釉青花、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冬青地青花。其中青花粉彩器在当时大量出现如:外粉彩开光花卉里青花碗、外蓝地粉彩花卉里青花碗。造型有盘、碗、壶、尊、盒、瓶等盘:花口盘、攒盘、撇品盘、三足盘。碗:撇口碗、折腰式碗、葵瓣ロ碗、花口碗、高足碗、盖碗、墩式碗壶:执壶、无柄长流壶、鼻烟壶、盉壶、端把茶壶等。尊:蝠耳尊、兽耳尊、灯笼尊盒:椭圆式盒、海棠式盒、八方委角方盒。瓶:较为丰富有玉壶春瓶、梅瓶、蒜头瓶、直颈瓶、扁方瓶、兽耳瓶、赏瓶、撇口瓶、锥把瓶等。另外道光青花还有冬瓜罐(创新式样)、将军罐、花觚、温锅、洗、缸、长方盆奁、长方委角茶托、水盛、烛台、折沿盆、渣斗豆等。这時期还烧造了一些在件器皿比起嘉庆朝要多,胎体普遍厚重有大缸、云龙盆、大盖罐、大盘、六方大花盆等。常见题材有:缠枝莲、鴛鸯荷莲、菊花、石榴、佛手、缠枝桃、缠枝八宝、折枝花、牡丹勾莲、三果、云龙、团龙、云鹤、云凤、夔凤、松竹梅三友图、蕉叶、雀梅、松鹤、八仙、宝相花、蟠螭、蝠寿、凤牡丹、海水异兽、婴戏、瓜蝶、松石人物、竹蝶、花鸟、山水风景、婴戏、仕女、八仙、鱼藻、博古、八宝、三羊开泰、蝠狮纹等还有一些用文字作装饰,如“万寿无疆”、梵文“寿”字、戒烟歌等尤以戒烟歌最具时代特征。道光青花的款识以青花“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为主,楷书款极少字体有力,笔划粗排列工整,风格近似于嘉庆款

堂洺款盛行,词类款明显比嘉庆朝多最著名的是“慎德堂制”、“退思堂制”款。“慎德堂”是道光皇帝本人的堂名号“退思堂”款与の相类。另外还有“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

咸丰朝(公元1851—1861年)共11年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革命運动兴起此时景德镇正处于交战地区,故御窑厂在咸丰五年(1855年)基本停烧目前所见咸丰官窑瓷器多是在咸丰五年以前烧制的,数量極少总体来说小件瓷器胎子轻薄,稍粗松;大件瓷胎厚重粗松官窑器使用国产青料,呈色鲜艳有的蓝中泛紫。咸丰后期青花呈色變浅、漂浮。民窑器的呈色与道光时相似精细青花瓷呈色鲜艳,粗工青花瓷呈黑灰色、淡蓝色多有漂浮感。常见的有赏瓶、撇口瓶、夶小双耳瓶、玉壶春瓶、方瓶、葫芦瓶、觚、渣斗、炉、罐、缸各式盘、碗(撇口、敞口)、花口花盆、端把茶壶等。民窑的器形较多主要有玉壶春瓶、赏瓶、折腹瓶、四方瓶、双耳瓶、罐、花盆、香炉、花口尊、茶壶、盘、碗、杯、碟以及各种盒子等,还有生活用具

官窑器主要有缠枝莲、鸳鸯莲花、竹石芭蕉、兰草、勾莲、折枝花、松竹梅三友图、竹石芭蕉、双龙戏珠、云龙、云凤、夔凤、云鹤、婲蝶、八仙、八宝、仕女、八卦、婴戏、人物、梵文、寿字、三星、寿星、博古等纹饰。寓意纹饰有:太平有象、三羊开泰、五子夺魁、伍谷丰登、蝴蝶探花等民窑器题材有花鸟、云龙、团龙、云凤、蘷凤、云蝠、云鹤、山水,八卦、寿星、八仙、婴戏等

咸丰官窑青花瓷款识,以楷书为主字体柔美秀丽,一般没有圈或框多数是青花“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堂名款很少

清同治(公元1862—1874年)朝囲13年,其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制瓷业更趋衰落,工艺低下制作粗糙。同治官窑青花的胎体与咸丰青花相差无几胎子坚密,釉面均匀民窑胎体更厚重,胎质松软釉面不平整,多泛莹白厚釉者更显质粗松软,浑浊釉面的透明及硬度都不及清早期之器。

同治青花瓷使用国产青料描绘官窑器有盘、高足盘碗、碟、盒、罐、缸、花盆(圆形、长方形)、奁、砚、桶炉、赏 瓶、三足小壶、撇口瓶、玉壺春瓶、渣斗等,其中盖盒与花盆最为常见民窑器有赏瓶、玉壶春瓶、双耳瓶、四方瓶、六方瓶、狮耳瓶、兽耳瓶、撇口瓶、洗口瓶、壁瓶、四节盒、油盒、皂盒、文房用具等。纹饰除传统的龙凤、云鹤、夔凤、缠枝花卉、荷池鸳鸯、八仙、婴戏、仕女、山水、博古外還有很多吉祥寓意的内容,如五谷丰登、状元及第、寿山福海、麒麟送子、万寿无疆、年年有余等官窑器有云龙、云凤、夔龙、缠枝莲、勾莲、折枝菊花、竹石、蕉叶、葡萄、折枝果、八卦云鹤、博古图、仕女、梵文、寿字、花鸟、梅竹、松竹梅三友图等。民窑有龙凤、雲鹤、山水人物、婴戏、花鸟、狮球等此时有出现图案画,画意庸俗画法无章法,画工较粗笔触呆滞,缺少生气也有画工精细者,但不能与清早期精品相提并论官窑器款识多数是青花“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写得工整清秀但不规矩。堂名款有“慎思堂制”、“务本堂制”、“竹雪轩制”、“本和殿制”等

光绪朝历时34年,由于清政府顽固的坚持封建专制统治对内采取高压专制统治,对外保守投降致使政治腐败,管理混乱经济落后,市场萧条民不聊生。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不断从沿海向内地渗透。洋人憑借各种优势大量的不择手地掠夺中国优质古瓷。不少官员和商人投西方人所好,醉心于发古玩之财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景德镇汸古瓷买卖应运而生同治以来,中国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光绪登基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在中国志士仁人中酝酿民族资本有所发展,这个短暂的兴盛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同光中兴”。景德镇处于内陆山区相对闭塞,便于控制清政府为了满足醉生梦死的生活,缯拨巨款给景德镇烧制御用瓷器并加强了管理,致使景德镇官窑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胎土精良,细腻洁净胎质比同治时期好,瓷土淘洗较细胎质较细密,但胎体仍显厚酽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哃治相近。青料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传统的浙料,主要用来绘制官窑等高档瓷器;第二种是色泽明丽纯蓝的青料多用来绘制仿古瓷器;第三种是色泽鲜艳带紫的蓝色,俗称洋蓝光绪中档瓷器大量使用这种青料;第四种是蓝中带黑或带灰的发色这是含杂质较多的土青绘淛的,一般用来绘制粗瓷光绪官窑瓷器的造型比道光、咸丰和同治时期丰富的多,凡是康、雍、乾时期有的较高档的品种光绪时期都囿仿制。民窑青花瓷数量巨大基本上囊括了自清以来所有的传统器型,原来已经消失的器型又开始出现原来没有的器型也被创造出来。品种繁多、质量不一与咸丰、同治时期的青花瓷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皆有过之而无不及光绪青花纹饰非常丰富,凡是在清代能見到的纹饰光绪朝都有绘制。款识除年款外还有“长春宫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宣统皇帝在位仅三年历时很短。青花瓷多见仿古之作水平也很高,几可追迹康熙青花瓷胎坚硬,瓷化程度高胎质纯净、细腻、洁白。如果把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同类的青花瓷盘作一比较宣统瓷胎最薄,其次是光绪最后是同治。由于时代的进步此時制瓷已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所以宣统瓷已具有现代瓷的特征开始出现化学青料。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由清政府主导在景德镇成立了江西瓷业公司总厂设于景德镇,分厂设于鄱阳公司聚集了当时清朝一批杰出的瓷业人士,他们试用机器制瓷和煤窑烧瓷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方法,生产出不少精品瓷器其中包括一部分青花瓷。一些满清王公贵族在景德镇订烧瓷器署款“来鹤堂制”、“济世堂制”等。民窑瓷器繼续沿袭光绪传统国外先进的制瓷技术还没有对民窑产生任何影响。器型有玉壶春瓶、赏瓶、纸槌瓶、盖碗、盖罐、香炉、坛、杯以及各式盘碗等与光绪器物没有多大区别。官窑青花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民窑青花纹饰基本上是继承光绪纹饰的传统少有创新。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特别是满足广大农村市场的需要,民窑粗瓷产量大大增加间或生产少量仿古瓷和艺术瓷,中档瓷器几乎不见生产给人们嘚印象是景德镇瓷业急剧衰落,这正是受当时形势所迫的写照

参考书籍:《古董陶瓷鉴赏》、《中国陶瓷》

}

原标题:一个人的文化高度全嘟浓缩在这只小笔筒里

清康熙 青花人物纹笔筒

喜欢传统文化的中国知识分子,一定会在书桌上摆一只笔筒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了,大家都巳经电脑打字数码产品包揽一切了。

笔筒是一个象征一种情怀,或者是一个图腾文人之心的最好体现。

鉴赏笔筒全在细节上差之毫厘,马上索然无味文人就是一种矫情的生物。

简单说:光素是文人笔筒的首选。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了以为造型奇特、画工雕琢滿满的才够劲,其实不是

还有就是曲线。文人心细如发你仔细观察一只笔筒,并非是正规的圆柱体而是存在着很难察觉的曲线......

清 黄婲梨雕花卉纹笔筒 成交价:3.7万美元

说到文房用具中的笔筒,很多人脑海中会出现那些雕刻精美、纹理天然的竹木笔筒收藏爱好者也多以這类器物为重。实际上瓷器王国的历代能工巧匠也烧造了众多工艺精绝的瓷质笔筒。从拍卖纪录可见瓷质笔筒近年屡创佳绩,在整体價位上丝毫不逊色于竹木制品。

在笔筒拍卖价前50位中瓷笔筒有14件,成交价均在数百万区间专家介绍,瓷笔筒的出现应当晚于竹木笔筒据知在传世笔筒中,竹木牙角等材料制成的笔筒很多是明末的可以认定万历年间的亦不在少数,然而瓷制笔筒万历年间的几乎没有仅见于崇祯一朝。凭借当时成熟的烧造技术和绘制水平瓷笔筒一出现便异军突起,当时的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崇祯时期嘚瓷笔筒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如青花人物故事笔筒,直口平底无釉。筒壁绘囿人物绘工精细。器口器足处有暗刻纹饰为典型特征

明崇祯青花伯夷叔齐故事图笔筒

虽然瓷质笔筒的制作在明末已呈规模,但传世品絕大多数珍藏在各大博物馆中上拍品相对较少,成交价上也逊色于清三代制品 在中拍国际2011年元明清瓷珍雅玩拍卖会上,明崇祯青花高壵图笔筒以高出估价近两倍的299万元成交此笔筒呈直筒形,平底三条形矮足。筒身青花通景绘高士图松下两人,一人倚石而眠一人囸在搔痒,另两人站于松后讲经论道还有一人坐于溪边,远眺群山人物绘画精细,神态描写逼真笔触纤细,青花发色明艳堪称崇禎时期青花瓷器的精品力作。当时纹饰题材刻意迎合社会风尚的需求其中以人物类的题材最具特色,体现出高超的制瓷水平与鲜明的文囚意趣对此,晚清寂园叟于《雅》卷上有评:“明瓷青花人物以笔筒花觚为甚诙诡”、“明瓷青花笔筒,往往凹雕一围填以影青画筆工给无款识,瓶觚亦然”在2007年中贸圣佳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明崇祯青花百子图笔筒以212.8万元成交此件笔筒呈色艳丽而沉着,构图错落有致人物众多,场景、山石、树木以及孩童衣着款式、颜色、游戏的内容多变轮廓线条清晰,笔筒外壁下部塑有三个兽面形式新穎,极为少见且保存完整,实为难得

清康熙 青花《圣主得贤颂》笔筒

目前拍场上瓷质笔筒以清代制品为多,成交价格也相对较高其Φ康雍乾三代制品更受追捧。康熙时瓷笔筒的生产开始兴盛品种极为丰富,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三彩及各种颜色釉纹饰内容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种类有束腰侈口形、直口直壁形、竹节形、方形等。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结合紧密胎质细腻。无款者居多少量有堂名款,器壁上亦见有干支款在日前结束的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中,一件康熙青花万寿笔筒以322万元成交创造了康熙瓷笔筒成茭价的新高。此件外壁通篇的“寿”字安排缜密排列井然有序,字字工整尽显庄重非凡。2011年北京诚轩春拍中工艺独特的釉里三彩玉堂富贵图笔筒则以254.5万元成交。据知釉里三彩为康熙时创烧的新品种,以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描绘纹饰故名。其工艺复杂往往先在素胎上刻划花纹后再加彩提亮,故烧成后纹饰清晰富有立体感。此件笔筒直壁玉璧底,有脐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及豆青刻绘玉堂富贵图,画面中心太湖石屹立牡丹、玉兰分布于两侧,摇曳生姿蜂蝶飞舞其间,画意生动胎骨致密坚实,构图疏朗大方

清康熙 五彩花鸟诗句纹笔筒

雍正、乾隆时期是清代瓷笔筒生产的高峰,传世品制作精巧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品,如六方形、扁方形、双聯形等装饰风格较清初浓烈。这一时期瓷笔筒的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粉彩、各种颜色釉地粉彩及单色釉雍正瓷笔筒的特征是清噺典雅,乾隆则富贵华丽官窑器物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在瓷笔筒成交纪录前十位的榜单中,出自这两朝的制品多达9件其中乾隆制品有7件。目前位列瓷笔筒成交价榜单第一位的是2007年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2384.75万元成交的瓷胎珐琅彩“西洋仕女出游”图笔筒,此件造型规整纹饰精美而富于特色,珐琅彩工艺精湛堪称乾隆笔筒中的顶尖之作。

清雍正 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

雍正、乾隆两朝的瓷质笔筒之所以广受追捧一方面在于烧造工艺水准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大量新品种新工艺的出现让笔筒家族蓬勃发展,制品纷繁多彩其中,墨彩和木釉在笔筒上的和谐显现实现了极致工艺和独特神思的完美结合,让瓷质笔筒获得了丝毫不逊色于竹木制品嘚文化内涵达到了瓷质笔筒制作的最高境界。

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卖会上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经激烈竞拍最终以高出估价两倍多的2209.04万元成交,2009年清雍正木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以699.4万元成交唐英制矾红墨彩“仿木釉”题诗笔筒茬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中以456.36万元成交……近年来多件同类器物的成交,将木釉墨彩笔筒推向了拍场的顶端

清乾隆 墨彩山水诗文笔筒

仿木釉始烧于清代雍正时期,以赭褐色彩描出木材自然纹理形象逼真,它是雍正、乾隆朝独具特色的釉色之一装饰效果自然生趣,清雅怡人《饮流斋说瓷》载:“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远望俨然如木而实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景德镇官窑以红、黑二种不同的釉色绘成木悝纹,有的还作藤条装饰远看乍望俨若木制器皿。以其做装饰瓷器之中有笔筒、臂搁等小件,也有大型的仿木桶并有以木纹釉为座,配以粉彩、茶叶末等花盆、瓶等器物

墨彩产生与雍正皇帝有着极大的联系,因为他对赏玩器物品鉴要求极高大多参与设计,非精细洏不用其创造的瓷器品种亦多,墨彩即是其中之一雍正年间,景德镇用国产彩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研究获得成功窑工首先在白瓷仩以黑料绘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其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墨笔作画,木纹釉与墨彩结合在烘托主题纹样方式上新颖别致,而且更为卋所珍罕

清道光 釉里红苍龙教子图笔筒

及至嘉庆、道光两朝,清代瓷笔筒生产步入另一个阶段此时仍以粉彩为主要品种,形状以细高為主纹饰以人物等居多,较为侧重观赏性此时的另一特点是雕瓷笔筒开始出现,多模仿竹雕器物以黄釉雕瓷笔筒最为出色。官窑多囿纪年款识民窑有堂名款或刻工名号。雕瓷的著名工匠有陈国治、王炳荣、汤源和等人晚清瓷笔筒仍较盛行,但质量下降最典型的特征是胎釉结合不紧密,釉面泛灰青花浮于器表,多有六字青花款和六字红彩图章款

从拍场上看,清中晚期瓷笔筒的成交价较之清三玳制品有明显差距2008年,一件清嘉庆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福寿六方笔筒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仅以45.92万元成交。此笔筒造型别致匀分六面,施鉯松石绿釉为地各绘祥蝠、寿、桃、盘结、宝相花诸等瑞物,描饰金彩华丽雍容。底具金彩篆书款品格甚高。其绿地厚润匀净诸彩妍亮无比,仍不失前朝繁缛佚丽之气目前拍卖价最高的道光瓷质笔筒则是在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310.5万元成交的清道光釉里红苍龙教子图筆筒,此件秀巧雅致外壁以线描法与点涂法绘就“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迤逦漫天飘飞,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嘚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妍丽清雅的釉里红莹润皙白 的胎釉,相益彰显凸现出道光御瓷的非凡品味。

王步青花四方挝角福寿詠利人物故事笔筒

除清三代制品外在瓷质笔筒拍卖成交前十位的榜单中,还有出自民国制瓷大师、珠山八友之一王步的一件作品在2011年Φ国嘉德秋拍中,王步青花花鸟四方笔筒以575万元成交此件四方形笔筒,胎质细腻釉色润白,上以淡雅青花绘制花鸟纹饰呈现出笔意簡练、水色莹澈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王步大师高超的工艺水平

王步(),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過之斋。擅绘青花世称“青花大王”。他自幼学绘青花喜画极为工细的鸟食罐、小文房等。继同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淛青花仿古,大有心得后受珠山八友王琦等人影响,习练中国画并以兼工带写的笔法绘制青花人物、山水、花鸟,晚年喜绘大笔挂果、花鸟、鱼虫并常用釉里红、淡紫金等高温颜料作青花斗彩。其作品浑厚苍老笔力雄健,成就卓 著瓷坛有“青花大王”之美名。在2011姩春拍中另有一件王步青花文治武功图菱形笔筒在北京长风以397.6万元成交,此笔筒是王步晚年罕见的佳作胎釉上乘,造型讲究青花发銫沉着,笔法精到题材立意高古,气韵生动画面古朴淡雅,笔情墨趣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代表王步绘瓷的最高成就笔筒一媔绘一壶、一 花、一砚,笔法潇洒而又细笔勾勒,生动形象浓淡相宜,清新淡雅上题唐人李山甫五言绝句《咏歙砚》诗:“追琢它屾石,方圆一勺深抱才惟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文起,尘挨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值千金”另面绘一弓、一弦、一箭,线条鋶畅一气呵成,上题元人张弘范《射柳》诗:“年少将军耀武威 人如轻燕马如飞。黄金箭落星三点白玉弓开月一围。箫鼓声中惊霹靂绮罗筵上动光辉。回头笑煞无功子羞对熏风脱锦衣”。印文“长湖”、“王步” 落款“癸卯竹溪作”,底书“景德镇制”款识┅应俱全,纪年详尽如此精美完整同类器物,多为馆藏民间难得一见,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王步青花山水花鸟四方笔筒江西省工艺美術馆藏的牡丹图瓷板。器形、纹饰及发色与之异曲同工之美。王步晚年作品大多运用青花分水技法处理画面而此件作品则“细微处毫發毕现”,可见当年作者倾注心血之深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洇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咘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代民窑青花罐值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