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很敏感对音乐,美术等艺术十分敏感,这里的敏感是什么意思?

人类的大脑得天独厚,有产生出语法的功能。有些语言技巧是与生俱来的。在合适的条件下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某种音乐天资。音乐必定是有声语言最原始的阶段,还在神的语言阶段的原始人在像雷或thunder这样的声音来诗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这种呼喊声本身是音乐性的而不是概念性的。由于现代意义的语言与概念是纠缠在一起的,因此把那种原始的呼喊认作语言会使现代人听起来不舒服。

使现代人听起来更不舒服的说法是:当原始人看到他们周围环境的一切的时候内心的经验也是语言性质的,毕竟听觉经验可以是语言性质的,那么视觉经验也同样可以是语言性质的。但是由于那种呼喊正是起源阶段的语言,因此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认定它是语言是正确的。

语言是能以多种物质媒介存在的,而物质媒介本身不具备语言的本质。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有声语言与音乐更相似,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言与舞蹈更相似,文字与绘画更相似。音乐、舞蹈和绘画是语言进化史上幼稚阶段的语言,而语言本身是发展完善了的或者说概念化了的语言,即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在诗性智慧占统治地位的原始时代,音乐、舞蹈和绘画等等实际上就是原始人真正的或诗性真实的感知方式,只有到了暗讽能力或反思性的概念能力出现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它们都是假象并且有意识地制造类似的假象,于是它们才是所谓艺术形式。

音乐和美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可以使人知道怎么去在生活中去发现美,怎么去寻找美,或把音乐和美术当成认识和发现美的一种技艺。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情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热爱大自然,向往和平友爱。

音乐和美术对一个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一个人学习音乐和美术,长期的艺术熏陶使得他的气质会与众不同,包括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会更加懂得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而且会表现在方方面面,他的生活也会更加多姿多彩。因为音乐和美术追求的不是奢华、金迷、以贵为美的审美思想而是追求的是一种天然的发自内心的纯洁之美,无须修饰、无须借助材料的高贵增益的本质美,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纯真质朴之美。

}

  问题:请问国家对中学艺术类(音乐、美术)课时的要求是每周多少课时呢? 有没有相关文件?

  答复:目前,中小学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或综合艺术)的课时是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执行的。

  (1)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的课时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课时数为9522课时,艺术类课程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是9%-1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教体艺〔2008〕8号)进一步明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总课时数为857-1047课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本地区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按照上述规定设置艺术类课程,课时总量不得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下限。条件较好的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类课程,其他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9%;其中,初中阶段艺术类课程开课不低于艺术课程总课时数的20%”。

  (2)普通高中艺术类课程的课时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规定,高中阶段必修课程总计116学分,其中,艺术类课程必修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

}

我一朋友学的室内设计,然后画画也是非常不错 ,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我问过他,你学的专业有啥用?他说,,并没有什么卵用。。。

倒是画画方面很有天赋,也很有耐心。选一些专业还要看自己的天赋,特别是艺术类。不然,以后粗去一个半吊子技术,啥也不会。

如果你家里条件好的话,就当我是来暖贴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很敏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