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最棒的英文朗读,完美诠释什么叫声情并茂在朗读中

读书重不重要,看看这三档节目就知道了
今年,可能是我们国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个集体爆发年,看完这几档综艺,才发现,原来综艺也可以如此的具有文艺范,说的矫情点,它唤醒了宝宝心中的人文精神,突然就想多读点书......
第一档《朗读者》
前面一段时间,央视新推出了一档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不知道多少观众被《朗读者》温情感人的格调打动,朋友圈里还有人表示,想重新拾起丢了多年的朗读习惯,比起妖艳的网红综艺,这节目简直不要熨帖太多。
《朗读者》的豆瓣评分从最开始的9.2上升到9.4,2.18号上线,目前国内豆瓣评分最高的节目。
才看个序幕,我就被董卿由内至外的、极具知性的魅力吸引住了。
朗读是传播文字
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将值得关注的生命
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而作为观众,兜兜转转也似回到起点,静坐电视前,看6组嘉宾先后讲述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最后在古典剧场的舞美实景里安静捧书朗读,没有喧闹的现场,在这个浮躁的当下,略显清淡的节目似乎更易唤起屏幕前方的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怀。
古典剧场的舞美实景
每一期节目都会设定一个串联全场的主题词,第一期是“遇见”。
第一期邀请到了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老戏骨濮存昕,世界小姐合影杀手张梓琳、企业家柳传志、蒋励、鲜花山谷夫妇,有明星也有素人。
挑其中一个段落做例:
翻译大家许渊冲:
96岁的许渊冲先生名片上印有:“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人用着或许稍显狂妄,可先生当之无愧。
你读过他的译诗,便会爱上这个人。
林徽因《别丢掉》+ 许渊冲译本: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Don’t cast away
This handful of passion of a bygone day,
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
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
At dead of night
In pine-clad mountain,
As vague as sighs,
Should e’er be true.
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
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s shed the same light,
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upon star,
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
It seems 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
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
But its echo is heard
And buried though unseen
Deep, deep in the ravine.
即使翻译成外语,也能将中国诗词的留白婉约之美诠释的恰到好处。
谈笑风生间,老先生讲述了自己接引的第一首译诗——林徽因《别丢掉》,老先生讲这首诗创作于林徽因得知徐志摩死讯后,故地重游后写: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聊起这首诗,先生红了眼眶。才子多情,命运幽深....
老先生自己红了眼眶,听的人也红了眼眶。老先生讲,之所有要译这首诗,是想送给50年前喜欢的女同学,女同学当时有喜欢的人,后来便失去了联系,直到许老先生荣获大奖,报刊登载才重新联系上。
半世浮华,白云苍狗,念及过往过往依然动情,已然不仅仅是儿女情长,心头的那抹白月光是美好岁月的遗留。许先生说: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赏,有时候失败有失败的美。
第二期主题便是陪伴
如果你可以选择拥有一种超能力你希望是什么呢?中年人说:“希望能掌控时间,多些时间陪家人和朋友。”老人们说:“让自己身体倍棒,更好地陪伴在彼此身边。”孩子们说:“我想要很多超能力,这样当没人陪着我的时候,我就不害怕啦。“
不喧哗,自有声,在第二期《朗读者》中,蒋雯丽、郑渊洁、乔榛,林兆铭,杨乃斌讲述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
现在挑其中二个段落做例:
郑渊洁:“父亲”的涵义,是榜样
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角色们曾陪伴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但学生时代的他却并非“乖孩子”,还曾被老师开除。此后他的父亲郑洪升便在家教导他。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郑渊洁从小对文字和看书产生了向往之心。让我们一起倾听“童话大王”是怎样炼成的?
杨乃斌母子:16年的陪读
这是一对素人母子,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时候失聪了。但是母亲不想让他去聋哑学校,而是希望他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成长。所以整整16年,杨乃斌的母亲都带着一个小板凳,坐在儿子的课桌旁陪他上学,将老师的讲授通过唇语再转述给他。杨乃斌虽然听不见,但他却通过朗读,把对母亲的感激与爱大声说出来。
看到每位讲述了自身经历后都能找到一篇对应的文章来一抒胸臆,小编是羡慕的。朗诵的是自己的故事,却也在他人文字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大概只有多读书才能做到如此吧。
第二档节目《见字如面》
书信朗读节目。在这个电子科技时代,看着一群实力演员声情并茂的演绎那个时代那封信件上承载的情感,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是种享受。
节目邀请了归亚蕾、张国立、王耀庆、张涵予、何冰、蒋勤勤、徐涛、林更新八位实力明星朗读旧信。
之前花火教育微信公众号做过这档综艺界的推送,没看请戳:
这档综艺,妥妥补充了小编的历史知识,名流政客的往来信件,凡夫俗子的家书寒暄信,只要有其价值,都能在这档节目中听到。所以你见识到了历史上第一封家书;你见到了缠绵病榻却却依然耗费心力给弟弟寄出一封可能永远读不到的寄托自己抵抗精神书信的萧红;
《黄金时代》里,萧红写信给弟弟的画面
你见识到了直言不讳,认死理,给曹禺谏言的沈从文;你也见到了一个敢于勇于承认错误的曹禺...每一封信都是一段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带来的不仅是历史还有对当下的反思。
第三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这是一档诗词知识比拼竞赛类节目,之前在花火教育微信公众号也做过一次推送,没看请戳: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见过武亦姝、侯尤雯、姜闻页(高二)的舞台展现,一定会更相信这句话的。
这三档综艺的格调之所以高出其他综艺一大截,归根结底一句话——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反正小编看了这三档节目以后只有一个念头 —— 多读书,多读书让自己在谈吐上变得优雅风趣,在气质上得以提升,在情感上读书是对现实的补偿,在书中寻到更纯粹的快乐。
最起码不至于,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由花火教育与长沙明珠国旅合力组办的以“安全、教育、快乐”为宗旨的冬令营活动。
花火作文立志成为中国青少年作文培训第一品牌!
今日搜狐热点4.4K28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94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029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34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近年来,《朗读者》、《为你读诗》、《见字如面》等综艺界的清流,让文化类节目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回头效应和长尾现象。随着广大受众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审美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渴望通过精神上的共享共情共鸣,获得文化滋养和审美愉悦。2018年6月23日,经过预选赛、入围赛的层层筛选,被网友称为“深圳版朗读者”的《“悦读”绿景2018朗读大赛》总决赛在绿景NEO大厦如期举行。大赛历时17天,100+深圳人火热参赛,超过7000秒为喜悦发声,100000+人次为朗读点赞。活动当天,现场120人用朗读的方式彼此滋养,引发了自身对于沟通的思考,构筑了深圳的精神栖息地,共同见证深圳这座城市的朗读盛事。当天现场,绿景特邀《深圳早班车》主持人蓝明、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深圳新闻网总经理龙建涛、深圳客创始人罗凤鸣等深圳知名人士作为本次大赛的专业评委。在专业评委、媒体评委与大众评委的关注下,十强选手们通过朗读的形式,以最真实的情感诠释了沟通的喜悦。最终,选手姜贺声情并茂的演绎了作品《陈情表》,获得了全场最高票,赢得了冠军,收获欧洲双人游大奖。至此,由绿景集团联合深圳新闻网主办、深圳客全程策动的2018年绿景悦读大赛圆满结束了。
沟通喜悦,用沟通拉近人与城市的距离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实现一目十行的扫读,却将这个世界无限碎片化;我们可以在键盘上“敲字如飞”,但却往往提笔忘字;我们使用的表情包越来越丰富,而我们的情感却越来越匮乏。特别是在深圳这座年轻有活力的城市,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害怕“沟通”。307万的“空巢青年”、1000万的“单身狗”、2000万的“失语者”,大多数形色匆匆的人的脸上都挂着“我的生活与你无关”的冷漠表情。单调与忙碌,让我们太久没有拥抱内心。但近年来,随着朗读类文化节目的兴起,这种“冷门”的沟通方式已经渐渐成为让心灵慢下来的最好方式。据绿景集团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魏苕介绍,去年他们在公司内部举行朗读比赛,发现了原来这种方式可以拉进人与城市的距离、焕新美好生活的想象,也为此发现了藏匿在生活中的点滴喜悦。“作为城市运营者和建造者,绿景接下来会把这种沟通状态深深植入产品和服务中。我们认为生活在城市的人关心的不仅仅是高品质的空间和产品,更需要对于内心的关怀,这也是绿景构筑喜悦的真正目的。希望通过这场比赛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喜悦,通过朗读,能让更多人联系在一起,感受这座城市的温暖。” 魏苕道出了本次活动的初心。
【绿景集团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魏苕】朗读喜悦,深圳版“朗读者”用声音传递喜悦如何通过朗读连接在一起,当天的比赛现场就是最好的诠释。被称为“深圳上空最美声音”的蓝明,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总决赛开场。以声取胜,以情动人。蓝明笑称的“抛砖引玉”,展现了朗读的魅力与风采,让在场观众与嘉宾深受触动。也许是榜样的力量,十强选手当天纷纷状态极佳,为大家带来了声情并茂的精彩朗诵,字里行间透漏着喜悦之情,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将本次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他们感悟生活,对从容有着无比的向往和自我深刻的认知;他们珍爱生活,分享生命中点点滴滴的感动与美好;他们感恩遇见,珍惜得到与失去的一切。他们在朗读中完成了对自我的全新认知,也将最好的喜悦,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最终,经过专业评委以及媒体大众的投票评分,选手姜贺、陈茜、刘胜前成功脱颖而出,勇夺前三名。电台主持人姜贺凭借着《陈情表》摘冠,他以独特的嗓音以及高水准,获得了全场的喝彩以及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的高度赞扬。他认为文章不在古今,能打动自己感染听众传达正能量的就是最好的。“生活阅历是年轻人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自己比较关心关注深圳关于语言艺术的交流活动,绿景举办了这样一场盛大赛事,自然就报名参与其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人要么在读书,要么在旅途。拿到冠军,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与鼓励。更感谢绿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希望活动能一直办下去,拉近人与人,人与城市间的距离,通过这种形式让我们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和喜悦分享、传递,让喜悦不断发&声&”。
【冠军——姜贺 颁奖嘉宾——绿景中国董事局主席黄敬舒】亚军陈茜动情演绎了《她们》,她让我们聚焦在打工子弟的都市生活上,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几年前,陈茜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小跟着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她,有过太多羡慕,羡慕城里的孩子可以弹钢琴,可以学跳舞,羡慕班里的同学有漂亮的文具盒和花裙子,在这种羡慕当中,她奋发向上,不断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获奖非常开心,感谢一路支持我的朋友。通过这次朗读比赛,发现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朗读的队伍,工作忙碌也要坚持内心的热爱,生活才会有满满的幸福感。愿我们一起,用更多的沟通和关爱,让城市充满温暖和喜悦!”
【亚军——陈茜 颁奖嘉宾——深圳新闻网总经理龙建涛】季军刘胜前,朗读了《蓝蝴蝶》。从小有着电台梦的她渴望通过发“声”,得到业内名嘴和观众的认可。七年的记者生涯,让她不再想仅仅做一个记录者,她想通过另一种声音去传递、去讲述,去抚慰、去疗愈更多人的心灵。所以,当她的好朋友把这场朗读者的活动推送给她的时候,她突然被激活了。“我有了想朗读、去表达的渴望。这个承载着我们对梦想追求的舞台,这是都市丛林中不可多得的精神栖息地。感谢同台竞技的十强选手,他们每人身上都闪着光& 感谢在身后默默支持和鼓励着我前行的家人、朋友,如果说我是一株植物,他们就是阳光和水,没有他们我这株&植物&也会干涸。这场比赛,也让我收获到了满满真心和真挚的爱!”
【季军——刘胜前 颁奖嘉宾——绿景集团副总裁呼勇】另外费琳以高人气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以知性、生动的舞台风格获得最佳风采奖,王婧以良好的舞台形象获得最佳形象奖,为本次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构筑喜悦,让喜悦焕新美好生活的想象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充分肯定了绿景朗读大赛的意义,他认为“今天这场朗读大赛是一场文化盛宴,它给深圳这座城市树立了文化的高度,构筑了文化的高地。我今天的感动分三个层面:感谢绿景主办方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们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感谢在场十位选手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营养;感谢主持人、嘉宾以及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这么好的节目以及互动的愉悦。”
【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绿景作为一家多元化国际企业集团,拥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金融投资平台以及高新科学技术三大核心产业板块。三十余年的激情进取,目前已构筑完整的绿色人居产业全链条生态系统。绿景以专为本,和致远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持续提升城市价值为使命,致力成为最受尊敬的城市价值创造者。因此,绿景在2017年提出了“构筑喜悦”的全新品牌主张,绿景在为城市创造空间价值的同时,更为在意的是内心的丰盛,意在以更富前瞻的力量,给生活以更重人文的关注,给生命以更具质量的滋养。“沟通、创造、信任”,这是绿景提倡“构筑喜悦”的三个关键词。于绿景而言,重点在于“构筑”。“构筑”是绿景所做的努力,喜悦是努力过后的收获。作为城市的建造者和运营者,绿景打造了许许多多经典项目。在绿景创造的平台下,投资人、合作伙伴、客户,无数人将收获来自于绿景的“喜悦”。喜悦,不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多的是对生活态度的诠释,是一种有形而具有色彩的修养和境界。从去年开始,绿景围绕着“喜悦”做了很多尝试,从名家讲坛,到艺术展览,再到今天的朗读大赛。绿景希望在为城市创造空间价值的同时,更在意的是内心的丰盛,意在以更富前瞻的力量,给生活以更重人文的关注,给生命以更具质量的滋养。
(责任编辑:郑帆_NO8685)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01a-新闻(滚动新闻手发栏目)-放弃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04afd53ab24a4006d276.jpeg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有声无情是“昧”,有情无声是“媚”,声情并茂才是“魅”。演唱没有感情,不仅不能获得优美松弛的歌声,而且也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很难打动观众,演员与观众就很难产生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声为情之本,同时又以情感为内容:情为声之魄,它既以声音为依托,又赋予声音丰富的内涵,给声音以情感的魅力。不同的声音表现着不同的情感,而不同的情感又能激发出不同的声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筑成歌唱艺术的殿堂。 中国论文网 /4/view-7106917.htm  关键词:声音 情感 声情并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01   歌唱不是简单的用声乐技巧来演唱歌曲,它是由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两个方面组成的。“声乐表演”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声”就是声音、“乐”指音乐、“表”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演”泛指演绎。所以,歌唱不仅是通过声音来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声音与情感的一种结合。一首成功的声乐作品不仅能够在听觉上给观众以震撼,同时还能抓住观众的视觉神经,给予观众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不仅具备优美的嗓音和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在演唱中恰如其分的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的把握作品风格和人物性格,通过自己在情感上的变化,完美的呈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在我们的日常演唱中,演唱者往往会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声音上,学生最多的疑问就是:“我的声音传不传?”、“我的声音拢住了没有?”、“我的腔体打开了吗?”、“我的高音站住了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这种只重视声乐技能的获得,却不重视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在歌唱上来讲都是不完整、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声乐技能的培养,还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的结合上来,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习惯。   好的声音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基础之上,它需要有稳定的气息,规范清晰的吐字,有良好的共鸣。如果没有有效的、系统的发声训练,是很难出现优美的声音,也不可能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歌剧之所以能够流传几百年至今而经久不衰,最重要的不仅是演唱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而是要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内心变化,诠释出作品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作为一名专业的歌唱演员,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歌唱条件,怎么还能够在歌剧中扮演各式各样的人物,怎么能够让台下观众所接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的往往是基本的发声技巧的练习,比如气息的训练,要找到叹气的感觉,横膈膜、丹田、后腰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点,气息外扩,顺着叹气的力量进行演唱;强调咬字吐字的感觉,要像说一样的唱,要大声的朗读歌词,做到字正腔圆;还要注重腔体的建立,演唱高音时注意咽壁的力量,注意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等等。这些声乐技巧是每个声乐学习者都必须重视和掌握的,但是在这些声乐技巧培养的同时,往往很容易忽略了情感的培养。我们进行发声训练所采用的方法一般为音阶的上行、下行配以元音的组合,或者是琶音配以元音的组合,这种发声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能够从单调、乏味、无内容的练声曲中挖掘发声训练的情感因素呢?我们可以让学生把各个元音放到歌曲当中去,不用唱歌词,用元音去演唱整首歌曲,练声曲目的难度由声乐作品的难度决定,把单调的发声练习变为有内容有情感的歌声,通过旋律的流动去换起对作品意境的联想。有了意境的联想,自然会有情感,有了情感气息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以情带声”的演唱方法能够有效的调整演唱者的呼吸,打开共鸣腔体,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们拿到一首新的作品的时候,往往第一反应是这首歌的最高音到哪里,如果是最高音在自己的音域范围内,就以为自己能熟练的驾驭这首歌曲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想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去演唱,就必须对作品进行研究和处理。首先,当我们拿到一首新的作品时,首先要理解它的歌词大意。声乐和器乐最大的不同就是,声乐除了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外,还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体现,特别是中国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旋律性的语言,它有一种旋律的美感深藏在里面。所以我们对待一首新作品时,要大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通过文字所蕴含的细腻情感来衬托旋律的美感。其次,要了解作品风格,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当我们欣赏一场音乐会时常常会发现,歌唱者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或者地方民歌,还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或者歌剧选段和咏叹调,总感觉是一个味道,缺少韵律,很难给观众以心灵上的震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歌者在演唱初期没有很好的对作品的风格进行细致的处理和分析。演唱中国声乐作品,首先要了解的是作曲家通过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通过这首作品能够传递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是抓住这首作品灵魂的关键;演唱地方民歌时,我们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域或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民族特点、还有生活习性等,通过一首歌曲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这个地域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精神;在演唱欧洲艺术歌曲时,要知道作曲家所处的音乐时代,从而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创作风格,以及当时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有形的空间艺术,他们的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加一目了然。歌剧选段和咏叹调的演唱首先要了解的是整部歌剧的内容,了解人物性格和创作风格,以及所演唱的选段和咏叹调在整部歌剧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前后衔接的故事内容,这样才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以多尼采蒂的歌剧《爱的甘醇》中的男高音咏叹调《偷撒一滴泪》为例,这是一首极富盛名的咏叹调,被誉为男高音的“试金石”。它需要稳定的气息支持,匀称的声音和连贯的旋律线条。这首咏叹调出现在第二幕的第二场。内莫里诺以为是爱情的灵药帮助他赢得了众多姑娘的芳心,岂不知是姑娘们听说他意外获得了一大笔遗产。此时,阿迪娜并不知道发生在内莫里诺身上的故事,但是姑娘们的追求使她认识到自己也爱着内莫里诺。这时,内莫里诺认为自己窥视到了阿迪娜眼中的泪水,他用这首咏叹调表示,自己愿意以死为代价,获得心中的姑娘阿迪娜。这首咏叹调的出现形式一般是在整部歌剧或者是在音乐会上被歌唱家们拿出来单独演唱。在歌剧演出时要注意人物在舞台上的站位和剧情的发展,而在音乐会上演出时演唱者更多注意的是自己的声音,往往忽略了这首咏叹调在歌剧中内容前后的衔接以及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刻画和情绪的渲染所起到的作用。舞台表演对演唱者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好的演唱者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声乐技巧、优美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还需要用肢体语言和表演技巧把歌剧中的戏剧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另外,演唱者还要注意自己情绪的把握,虽然良好的情绪或者比较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够帮助自己达到良好的声音状态,但是一定做到表演幅度要张弛有度,要从作品和人物出发,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不能过于夸张和过于拘谨。   在注重“声”与“情”相结合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情感去解决技术上的难点。无论是男高音还是女高音,在演唱中声区时,通过胸腔共鸣可以让声音饱满而结实,高声区通过头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圆润、通畅并富有穿透力,可唱到低音区时,往往会因为漏气而使声音缺乏力度,音色也不够明亮。这种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声音缺乏整体的统一性,并且低音区往往是一部声乐作品用情至深之时,也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音区,这时更需要结实饱满的声音去表达作品所要诠释的思想感情,这种能清晰听到低音或者微声的效果,是展示歌手演唱技巧上全面性和扎实功底的关键所在。解决此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学,当我们俯身我们心爱人的身边说情话时,声音虽然很小,但是很集中很清晰,又是那么深情那么甜美。用跟爱人或者亲人低声说话的感觉去演唱,往往能有更好的艺术效果,所以注重学生情感上的培养能更好的解决技术上的难点。   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还必须提高歌唱者的艺术修养。一位歌唱家,不仅善于充分运用声乐技巧,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恰到好处的完成声乐作品;如果歌唱者缺乏知识,对歌曲产生的背景,地域的风土人情,甚至歌词含义都无法准确的理解,就不可能表达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和意境来,这样的歌唱者只能称作“歌唱匠”。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情并茂的朗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