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书法能值多少钱,名家书法润格市场价格格,文物鉴定中心

书法中国《名家系列访谈》之五:&
五百年风参造化,画来自由入清狂
----谢申先生访谈录
  《名家系列访谈》由林荣华、刘中南和黄泽帆发起,所选名家名人,不看头衔,而以才德为准。《名家系列访谈》自2006年12月底开始进行,到2007年3月,四个月间已经采访了四位,分别是钟国康先生(书法家、篆刻家)、王乃栋(书法家、书画鉴定家)、陈祥先生(书法家、篆刻家)和邹炯文先生(书法家)。之后,访谈中止,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2007年10月,陈祥先生推荐我们采访谢申先生,并得到谢先生允许。由于我们当时忙于工作和建设书法中国论坛,故一拖再拖,直至
日,在陈祥先生的介绍和引领下,林荣华、柯金胜、李伟严代表书法中国论坛到谢申家采访,此事才告一段落。
2006年谢申先生不幸中风,由于当时家里没人,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右半身行动极其不便。本次访谈,离谢申先生中风时已有三年的时间了,看到先生行走还是不大方便,但先生执意要为我们现场挥毫写字,以表相见之喜。创作时,先生必须双手握笔,尽管如此,书写时还不停的抖动。可喜的是,当先生写最后一张作品《旷心》时,精力比较集中,整体状态已相当的好。
谢先生自言:“我现在这个样子,已无用了,行动不方便,表达不清楚,思维也不好。”其实不是这样。先生不但视力好、听力好、记忆力好,而且思维相当敏捷,和我们侃侃而谈。从14:30-19:30五个小时我们都在一起,先生又写、又说,还带我们走了10多分钟的路程到一家餐馆吃饭,完了还要送我们到车站坐车。此不但可以见证先生身心之健康,更可见先生对人之真诚。
二○○八年六月十八日,林荣华于飘逸轩窗下记
【名家推介】
谢申先生,别署砚父、老砚、观父、申砚楼主。1942年生于陕西西安,祖籍湖北隆中。10多岁开始从艺,至今已五十载。中国著名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武汉市美协常务理事,武汉市文史馆员,武汉市政协五至八届委员,武汉市青联常委,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世界教科文卫专家成员等。
  先生从小就对绘画有浓厚兴趣和天分,不到十岁能把《封神演义》、《水浒传》中的人物肖像临摹得惟妙惟肖,因对艺术执着地追求,先后就读于中南美专附中和西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后受石鲁先生影响改辙中国画,多年来潜心于中国画的创新探索。先生擅长人物、山水、连环画,早年以娃娃画闻名于国际,他笔下的娃娃们活泼生动,形态各异,深受海内外喜爱。1997年退休后隐居深圳南山,创作大量以佛教题材的作品。对书法和古典诗歌也有一定造诣。
1978年至1994年,先生在海外的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3次画展,在国内的武汉、桂林、深圳举办3次画展。作品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收藏出版,艺术简历入载《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等国内外10多种大型辞典,被誉为国内外文化名人。
  出版作品集有《谢申国画》、《谢申书法大字集》、《谢申艺术》,诗集有《冰壶集》、《西魂集》。
一、谢申先生的绘画
  谢申先生以画名传于世,他的绘画题材主要有人物画(包括娃娃画、一般人物画、释道人物画)、山水画和连环画。
(一)娃娃画
娃娃画是谢先生绘画的成名题材,声播海内外。谢先生的娃娃画,我们能从中看到年画、版画、剪纸的味道。
收藏过多件谢先生作品的刘文苍先生(书画收藏家)在《谢申的“娃娃画”人物画及书法》说道:
他(谢申先生)认为,也许是中国文人向来追求深远意境,崇尚言志抒怀,中国画包罗万象,惟独娃娃画从未形成流派,把儿童生活作为重大题材的画家廖廖无几,而他深深感到儿童是如此可爱,生活是这般丰富多彩,于是毅然把创作精力投向这个冷门的领域。谢申认为画娃娃不宜过实,又不能过于变形,为此他曾揣摩过杨柳青的年画,朱仙镇的版画,无锡的泥人,民间的剪纸,还走遍全国各地的山村采风,特别通过广西少数民族娃娃生活实地写生探索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笔下的娃娃们生动活泼,形态各异,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
刘文苍先生提到谢先生所说的“他说画娃娃不宜过实,又不能过于变形”,那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度呢?只要我们对照谢先生笔下的娃娃画,就知道他是表现得多么到位。
王守常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学人》杂志主编)在《趣与张扬--读谢申先生的字画》一文中评价:
读谢申先生的字画,特别是他的“娃娃画”,让读者有了返璞归真的感觉。他笔下的“娃娃”脸形循着一胖遮百丑的大众审美观念,用夸张的铁线描勾其椭圆状,其身姿的写法上有随遇而安的自然天趣,其用墨多色而枯润和谐,浑然一体,把人早期的质朴、童稚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认为王先生概括得很准确。另,谢先生在《谢申艺术&稚童》题诗曰:
混沌历程三十年,囡囡起舞数千篇。
童贞叩进联合国,稚意未通名利圈。
自古丹青少襁褓,尔今苗圃待新田。
抛砖引玉唤同道,合众风光胜独妍。
其中“童贞叩进联合国,稚意未通名利圈”一句,可作为谢先生的自注。
(二)连环画
连环画是谢先生早年绘画作品的题材,还出版过《李时珍》连环画,影响较大,不过往后基本见不到先生的连环画了。对于谢先生的连环画,王守常先生有评价,说:
谢申先生早期画过连环画,其笔法在娃娃画中留有痕迹,可又不循章法规矩,给人一种“宁拙勿矫”、“宁支离勿安排”的感觉。
谢先生在《谢申艺术&连环画》题诗曰:
平生嗜好计无多,偏爱吟骚自婆娑。
青烛寒窗饥鼠夜,羁蓬旷月回雁坡。
冰壶煮酒情牵梦,韵海飞声恋憾波。
莫谓才低半斗少,天涯行唱大风歌。
此诗隐约可见谢先生的一些感情。
(三)山水画
山水画为中国画之大宗,谢先生当然也精通此道。谢先生在《谢申艺术&山水》题诗曰:
伏艺生涯春复春,砚边蹉跎苦思真。
修身磨砺拆筋骨,铸格艰难尽赤心。
夜静登高探宙海,黄昏驱野觅秋魂。
铮毫直指通灵界,画到酣时日月昏。
这正是先生自叙学画的艰辛和境界。王守常先生评价其山水画说:
谢申先生的山水画用墨与布局则反差极大,那皴法的使用,既破传统又有继承,给审美带来冲撞张力,表达了谢申先生在理解千差万别的“他者”合二为一了。这不就是师法造化吗?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绝非是对“他者”表象的认识,而是自我的生命历练中体悟到的意境。不是所有读者都可以理解、可以懂。但谢申先生的天趣与张扬的审美观念可以让读者分享,他的东方娃娃画在西方得到青睐,他的山水画在东北亚受到追捧。
(四)人物画
首先说明,这里所说的“人物画”不包括娃娃画和佛教人物画。如果说谢先生的娃娃画让我们感受到童趣和喜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人物画(如《山鬼》、《竹林七贤》、《潇湘画》等)感受到的某种哲理和情操。也许我们可以从谢先生在《谢申艺术&人物》的题诗领悟到什么,其诗曰:
人到穷年安自知,隆中抱膝已违时。
扪心估量小狂妄,伏枥热哀大愚痴。
书蓄五车霄伴月,墨添一斗晓闻鸡。
漏舟负笈难越海,倘倚南山勤护篱。
(五)佛教人物画
  1997年退休后,在思想上,谢申先生开始从道家转向佛家,这种信仰来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和大自然对人类无情的毁灭,而佛教人物画正是谢先生表达对佛教景仰的方式。
  如果说谢先生画娃娃、画山水、画人物(如文士、道家人物)更多是注重技法的表现和某种思想感情的超俗,那么他的佛教人物画(如《大悲显灵图》、《大悲咒》等)则表现为“无法”和“大化”,这既是对信仰表达,更是对信仰的修行。所以谢先生在《谢申艺术&释道人物》题诗曰:
  高标立格荐慈光,学自老莲宗晋唐。
  五百年风参造化,画来自由入清狂。
自由而清狂,善哉!
  有人评价:
  谢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人物画家,并擅画佛像人物,他所描绘的佛家人物服饰表情、心态、动作都有一定的考究,看上去据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感觉。在线条的运用上采用了工笔加写意的手法,还采用了一般不用重彩,仅以淡赭色轻敷,而注重线条造型的“白画”美,韵致极简淡清逸。
我们认为只谈技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谢先生告诉我们:
  许多人的画,千人一面。不同的画家画来画去,基本上那是那个样子。我想表现人生百态,如身材修长的、面目狰狞的,粗犷的、清秀的,形象都从生活中来,但他(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心很虔诚,一心向佛。
“人生百态”固然要通过精练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力来表现,而“心很虔诚”、“一心向佛”才是作品的灵魂和画家的思想。
  谢先生还专门和我们谈了《大悲显灵图》上佛门高僧大德门的题跋:
  左上方有劫西法师(“西藏四大活佛”之一)的藏文题字,中间下边有本焕法师(深圳市弘法寺方丈)的题跋,往后有寂度法师(山西五台山大塔院寺方丈,2004年圆寂)、茗山法师(江苏镇江定慧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先生去世后,曾代理代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2001年圆寂)的题名,他们两位是一起题写的,弘一法师的大弟子也专程坐飞机到深圳在画上题字。2000年时,赵朴初先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来香港治病,本来联系好请他题跋,后来因为我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赵先生却不幸逝世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先生还说:
  《大悲显灵图》之后,我又画了《大悲咒图》,这件作品比《大悲显灵图》还要好一些。
  《大悲显灵图》,长卷,谢申先生1997年作,长5.6米,宽1.8米,图录收入《谢申艺术》一书。而《大悲咒图》未见图录,据谢先生介绍,此为长卷,长40米,高0.7米,现在自己收藏起来。
二、谢申先生的诗书
  谢先生出版过《冰壶集》和《西魂集》两本诗集以及一本《谢申书法大字集》。
(一)谢申先生第一本诗集――《冰壶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收诗约210首。诗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华夏诗情》约120首,第二部分《域外风情》18首,第三部分《翰墨书情》74首。
  《冰壶集》出版时,谢先生已经60岁。这本诗集是先生60年来所作诗歌的精选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正如2000年曾卓先生在《冰壶集&前言》所说:
  谢申先生是位画家,也写诗,大都用的古格律。正因为他是位画家,他以画家的眼光和修养,很善于把握客观景物的大色调。在他的纪游诗里,江南的秀美、黄山的奇险、神农的古秘、大漠的荒僻以及异国情调都写得颇有神韵,读之如临其境,兴味盎然。同时,他的赠酬诗,情笃意切,十分感人。
(二)谢申先生第二本诗集――《西魂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收诗127首。
  《西魂集》主要是谢先生游历中国西北之诗,所赋景点共有73个。先生自言:
  西部沙漠化非常严重,我诗中所写之景象,以后恐怕是没有了。
  《西魂集》的整理和出版还有两段厄运。谢先生告诉我们一段往事说:
  我平日爱写诗,诗稿平时没有整理,多了有的就落到在地上,显得有点零乱。有一天我外出,回来一看,房间很干净,傻了眼。原来保姆打扫卫生时将许多诗稿当垃圾处理了。现在这本《西魂集》只是我诗稿中的一半。
另外一段厄运是,2006年先生在整理《西魂集》期间,不幸中风,这本诗集是中风后出版的。
(三)书法
  中国的书画不分家,特别是中国画的画家,如果毛笔字没写好,是进不了名家、大师行列的。对于书法,谢先生在《谢申艺术&诗/书法》题诗谦虚的说:
  吾非书道圈中人,摇椽风流愧尔能。
  字画兼修勉学养,诗文并进长精神。
  退思入隐小失落,操节不甘老寂宁。
  借得南山几斗墨,捣来大气壮胸襟。
  然而大家评价谢先生是画、诗、书三绝。刘文苍先生评价其书法说:
  谢申先生又是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崇尚的书法风致神韵,追求直率自然的朴质境界,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去追索一种心神合一的气魄,用笔中锋直下,落笔振迅,纵横肆意,痛快奇纵变幻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
  看看《谢申书法大字集》和谢先生在画作上的题字,功底深沉,意气雄逸,其行草直抒胸襟,其小篆圆通洞达,“三绝”之誉,或不为过。
三、谢申先生的成才、影响和贡献
  人的成才都和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关,而一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则取决于成就的大小。谢申先生也不例外。
(一)努力和付出
  为了弥补了中国画领域中有山水花鸟、人物仕女、飞禽走兽唯独没有“娃娃画”的空白,谢先生前往长江三峡柳林溪写生,并深入广西壮、瑶、侗、苗少数民族地区。
  康平先生(作家)在《访著名功勋艺术大师中国“娃娃画”王――谢申》说:
  (谢申先生)为创作出心中神圣,心中的精灵,长达几十年以孤灯青影为伴,六尺画案为床,划斗室为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他被友人昵称为“画疯子”。堆积如山的画稿,炉火纯青的画技,创作出了一张张大气磅礴、气势恢宏、震憾心灵的人物画和山水画。
  周翼南先生(武汉作家)在《谢申其诗其画》一文,文中说:
  常人不知谢申兄的坎坷经历,不知他因家贫而在美院中途辍学,不知他为了生存而当搬运工,不知他在一所工艺美术厂磨砺了三十多年……生活中的风霜雨雪造就了谢申兄的艺胆铁骨,使他有今日之造诣。
(二)在国际上的影响
  谢先生成名很早,作为中国文化交流使者的谢申先生,足迹已遍及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娃娃画”也随着他一起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1979年,谢先生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80多幅“娃娃画”被抢购一空,当地新闻媒体对画家创作出的色彩艳丽、天真活泼的“娃娃画”给予高度赞誉。
  1981年,中美两国国门刚刚打开,谢先生被国家选派为第一批文化交流使者访问美国。在夏威夷,谢先生的“娃娃画”画展轰动了整个群岛。这是他继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访问的最后一站,美国最大的电视台ABC全程跟踪报导,数十家新闻媒体争相发消息。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紧紧拉着谢申先生的手说:
  看了你的画就如同看到了充满光明的中国。
  一位侨居美国,白发苍苍的老学者看着谢先生的画不禁老泪纵横,想起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和儿时的童年。当场题诗曰:
  万里离恨,浪者血泪。
  故国山河,游子哀思。
  海宾大西洋公司画展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前来观看画展的华侨、华人为祖国大陆有这样的画坛而自豪。在当晚夏威夷州长参加的盛大欢迎宴会上,当地首富沃卿先生给谢申敬酒时真诚地说:
  在夏威夷,我有公司、有企业、有汽车博物馆,唯独没有你那可爱的“娃娃画”,谢先生您若在夏威夷看中任何一辆在路上跑的汽车,我立即送给你。
谢先生谢绝了沃卿先生的馈赠,并对沃卿先生说:“我画展中的画,你若喜欢可任意挑选一幅拿走”。沃卿大喜过望,第二天果真从谢申的画展中兴高采烈选走了自己喜欢的画。沃卿和谢申先生之间的趣闻顷刻间传遍岛屿,人们蜂涌而至,以万元美元争抢他的一张“娃娃画”。这种现象,前所未见。美国艺术商发出感叹的赞美声:“谢申手中笔简直就是一部印美钞的机器!”然而谁又能想到,此时的谢申先生每月只拿60元的工资,住在10多平方米的地方。
(三)在国内的影响
  据康平先生介绍,1979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艺代会,谢申参展的两幅“娃娃画”挂在展厅不起眼的位置,前来参观的有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诗人柯灵,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周明等一大批京城文化艺术界的大家名人,他们走到了谢申的“娃娃画”前停留许久,从此冰心与谢先生结下了友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画家谢申,作家周明写出了《描春手》的报告文学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这一年谢申先生才38岁。
  1982年,谢先生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3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作日报》、《湖北日报》、《萌芽》杂志、《柳州文艺》杂志、《湖北青年》杂志分别刊载《童心之歌》、《描春手》、《谢申和他的娃娃画》等报告文学。1987年荣获湖北省政府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聘为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另外,还兼职武汉市文史馆员、武汉市政协五至八届委员、武汉市青联常委、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四)他人的评价
  当代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评价谢申先生说:
  老友谢申先生是一位寂寞而孤独的探索者,是一位为民族艺术献身而勇于开拓的人,是一位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埋头躬耕的老黄牛……
  海天印社社长陈祥先生评述谢申先生说:
  谢申老师人物画好,诗好,书法也好。诗、书、画三绝。同时,谢老师人品也很好,为人低调,画名虽然在80年代开始就闻名于海内外,但不以此为荣,在美术界是战战兢兢,从不与人争夺什么。
  作家康平先生评价说:
  谢申是一个淡泊名利、艺术上永不满足的纯艺术家,只有画画才是他的最大快乐。他的谦恭、和蔼和高尚艺德又让人平等友善的交谈,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的霸气和骄狂,我突然想到,中国正是有谢申这样的艺术大师和像他一样品德高尚的人才精英,才成为中国的中流砥柱,才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香港画家谢举贤先生在《哈米――谢举贤自叙》说:
  三十余年来,谢申没有恃才而疏于用功,更没有如一般画家那样,单纯地为画画而画画,在他灵气内敛的笔墨中,洋溢着一种清纯高洁的文人气质,既无市气又无霸气,已臻以画传达自性的境界,无论水山、人物以至情趣盎然的“娃娃画”,都蕴藏着一个完整而自然的谢申。不难看出,他除了具备深湛的画诣之外,在文学、哲学方面的修养也达至极高的境界,这其实也是一个真正的画家所希望和努力去达至的境界。他深谙“天性人也,人性机也”,“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家精髓,应物随形而不逐物,舍人心而取天心,弃假我而取真我,以诗的情怀启动画的笔触,酿出一杯杯饮后余香满颊的醇浆,谱出一篇篇令人听后余音绕梁的乐章。
四、往事和感叹
(一)往事
  本次采访,我们和谢先生谈了许多往事。我们问:
  您本来学油画,听说后来受石鲁的影响转为中国画,是石鲁先生亲自指导您的吗?能说说您和他的故事吗?
  谢先生说:
  是的。石鲁先生每天创作,画稿非常多,二十件作品可能才挑出一件,其他的都丢掉,这些丢弃的画既没有落款,也没有盖章,当时我帮先生打扫卫生,画稿是一箩箩的倒掉。现在想起来,真可惜。如果能留一箩,那该多好呀。
  因为谢先生经常出访国外,我们问起国外的艺术市场,谢先生告诉我们:
  国外的情况是,一个画家运气好,人们喜欢他的作品,银子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挡都挡不住,所以很容易富起来。一旦不喜欢他的作品,就会穷得像要饭的。我的一个朋友,以前经济非常好,听说最近要卖房子了。
  我们看到谢先生家有许多书籍,问:
  您平时看什么书?
  谢先生回答:
  以前喜欢哲学,特别是老子的哲学,退休后喜欢佛教,但我并不像我的老伴和女儿那么虔诚。
  这里顺便谈一下谢先生的女儿砚子。谢紫俞,曾名谢砚,笔名砚子,生于湖北武汉。1992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装潢美术专业,获学士学位。曾任职武汉电视台和深圳世界之窗,现任证券时报社美术编辑。自幼随父学习中国画,善画泼墨小狗。曾在武汉、桂林、深圳、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和父女联展。因画狗自成一格,灵动泼辣,深受国内外广大朋友称赞。
  谢先生提到砚子,我们也问起她,谢先生拿出一本砚子的画集,并告诉我们:
  我和老伴俩一起在这里(指深圳南山)住,她现在多数在北京,她只要卖10件作品就够一年的花销,然后可以专心的学习设计和画画。
(二)感叹
  谢申先生与陈祥先生交往多年,陈先生一直把大他8岁的谢先生当作前辈来看待,而谢先生也很欣赏陈先生在艺术界的努力和贡献。本次陈祥先生带我们到谢先生家,他俩一见如故,陈祥先生将自己近几年由他主持出版的几本作品集和由他参与编辑的几期《书法中国》杂志让谢先生批评。
  谢先生说:
  好得很!你做的事情好得很!祥兄敢为天下先,为书画艺术界做了许多实事,大家有目共睹,都是别人赶不上的。当今美术界很乱,美术部门不重视。
  陈祥先生说:
  没有办法,像我们这种有脾气、有性格的人,那地方是呆不住的。最近看到吴老(冠中)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批评得很好!
  我们问谢先生:
  我们知道,您以前也是加入什么协会的和一些政府部门的,当时的情况比现在会不会好些?
  谢先生回答:
  当时和现在差不多。
  60年代,我在武汉国画院,带领成立武汉青年美协,成立以后不敢去上班,一到办公室就感到头痛,不久就不干了。
  中国虽是佛教的大国,但中国还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代表完整或完全的佛教圣地。90年代中期,我设想将深圳和香港之间的某个荒岛,用钢筋水泥建设成莲花状,然后用各种各样的雕塑将佛教的文化完整的表现出来,为佛教建立中心和圣地,打造成现代的敦煌。既是发扬佛教文化,也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繁荣发展。我把详细的想法写成了《倡议书》,这个想法虽然得到佛门高僧大德们的大力支持,但这种项目需要的资金太大,无法估算,加上当时正值法打压轮功法的敏感时期,我自己又是寒门书生,此倡议后来也没有下文了。
  我们追问: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
  谢先生回答:
  我们没有能力要求别人怎么做,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倡导民族精神、弘扬文化艺术”。退休以后,有感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地震、海啸、瘟疫,(西部的沙漠化,没有在那边生活过的人不知道,我在西部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西部的快速沙漠化感到非常不安,不敢多想。)于是转入佛教,经常画一些佛教题材的内容。
  我们问:
  现在和外界联系多不多?
  谢先生回答:
  自1997年退休以来,基本都住在深圳,近十年来,除了与几个老朋友有来往,其他人、事知道得不多。中风之后,由于行动不便,与外界的联系就更少了。有幸的是陈祥兄还惦记着我,经常与我保持联系。今天又劳驾诸位了。
  从下午2:30开始,聊着聊着,已经到了6:30,谢先生一定要带我们到餐馆吃饭,以表谢意。在繁华而喧闹的街道走着,我们说:
  谢老师,如果这是武汉,您这么走着,恐怕有许多人要跟你打招呼了。可惜在深圳认识您的人很少。
  谢先生的回答让我们感到很无奈,还有一丝苍凉。他说:
  这里只有公园门口的一条狗认得我。我每天早晨运动,到了公园门口,它总朝着我叫几声。
  今天下午与黄泽帆、李伟严将《访谈录》(未定稿)送往给谢申先生修改,先生认真的通读后,只字未改,并高度赞扬,深表感谢,还重点谈了《大悲显灵图》的题跋和当时建设佛教圣地的愿望,最后还说:“等我的手完全康复之后,第一次创作的作品就送给你们。”
  随着《访谈录》完成,本次访谈也将告一段落,首先感谢陈祥先生的引见和谢申先生的热情接待,也感谢柯金胜兄、黄泽帆兄、李伟严兄的积极参与和热心帮助,另,刘中南兄、何涛兄也十分关心本次活动,刘兄并认真通读《访谈录》(未定稿),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二○○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林荣华于深圳记
附一:谢申先生艺术简表()
  1942年,谢申先生于陕西西安出生,祖籍湖北隆中。
  1956年,入学中南美专附中。
  1959年,入学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3年,任职武汉国画院。
  1978年,在新加坡立新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出席全国第二届艺代会,以《艺苑逢春雨,画坛吐嫩芽》为题,作大会典型发言。
  连环画《李时珍》由湖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谢申和他的娃娃画”专题片。
  1979年,在新加坡海鸥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1980年,出访美国,在纽约、华盛顿、波士顿作艺术交流活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收藏《献寿图》、《迎春》、《春》三幅娃娃作品,并征《献寿图》为该会贺年卡向国际发行,向全世界传递轻松、活泼、浪漫的童真气息和一种渴望人类和平的情怀。
  1981年,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之一出访美国,在夏威夷香山作艺术交流活动,并举办个人画展。在夏威夷大学讲演,被该校誉为“杰出的中国人”。《八仙过海图》以17500美元被美国沙立文博馆收藏。
  在日本东京都淞吴画廊举办个人展。
  1982年,荣获“武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作日报》、《湖北日报》、《萌芽》杂志、《柳州文艺》杂志、《湖北青年》杂志分别刊载《童心之歌》、《描春手》、《谢申和他的娃娃画》等报告文学。
  1983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84年,出访加拿大,在埃特蒙顿市举办个人画展。
  1986年,出访日本,在横滨、札幌、大阪等地作艺术交流活动。
  1987年,荣获湖北省政府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聘为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88年,以武汉市文化使者出访英国,在曼彻斯特市举办个人画展,武汉市市长赵宝江主持剪彩。
  出访美国,在纽约国际艺术中心、华盛顿国际画廊、美国西东大学、哈佛大学巡回举办个人画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二次收藏个人作品。
  1990年,在台湾台北市上造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在武汉市黄鹤楼长江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在广西桂林市榕湖饭店荣宝斋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以“武汉市文化使者”出访德国,在杜伊斯堡市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出访新加坡,在新加坡大会堂与女儿砚子举办父女画展,并在新加坡出版《谢申娃娃画集》。
  在深圳市高地世界艺术画廊与女儿砚子举办父女画展,
  1994年,《谢申画集》、《谢申书法大字集》出版。
  1997年退休,并隐居深圳南山。退休后,为弘扬民族精神和佛教文化,绘画题材主要以释道人物为主。创作《大悲咒》长卷、《十八罗汉》长卷、《大悲显灵图》巨幅等作品。
  2001年,《冰壶集》(诗集)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
  2004年,《谢申艺术》(分《稚童》、《山水》、《人物》、《释道人物》、《诗&书法》、《连环画》六部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在武汉图书馆与女儿砚子举办父女画展。
  2006年,身体中风,右半身不能活动。《西魂集》(律诗)由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
附二:《谢申先生访谈录》日程表
日 星期日
  下午与陈祥先生、柯金胜、李伟严前往深圳南山采访谢申先生。
日 星期一
  上午将采访时所做笔记录入电脑。
日 星期二
  上午、中午、下午结合谢申先生出版的诗集、作品集开始访谈录,并定名为《五百年风参造化,画来自由入清狂--谢申先生访谈录》,得4000多字。
日 星期三
  上午、下午再次收集谢申先生的相关资料,续写访谈录,得6000多字。
日 星期四
  上午、中午、下午继续收集谢申先生的相关资料,续写访谈录,得8500多字,基本完稿,并将稿子打印出来,准时周末休息时间送给谢申先生修改。
  晚上,在访谈录的打印稿上修订多次文字。
日 星期六
  下午再次修订访谈录。
日 星期日
  上午再次打印《五百年风参造化,画来自由入清狂--谢申先生访谈录》(未定稿),下午与黄泽帆、李伟严将访谈送往谢申先生家,请他修改。
  下午再次修订访谈录(未定稿)的打印稿。
  晚上修订后在书法中国论坛发表。
书法中国《名家系列访谈》之四:
平易安庐,博文尚雅
----邹炯文先生访谈录
  【题记】
  一、平庐的印象
  二、推广书法(写字)教育
  三、人品-诗品-书品
  四、碑帖题跋
  五、平庐的智慧
  【后记】
  【附一】邹炯文先生访谈本末
  【附二】邹炯文《笔法有承传 雅俗无今古》——读王南溟《“古体”与“俗书”:〈祭侄稿〉与〈兰亭序〉的分歧》有感
  【附三】王南溟《“古体”与“俗书”:〈祭侄稿〉与〈兰亭序〉的分歧》
  邹炯文,署邹文,号平庐(既是号,又是斋名)。1945年10月生于深圳龙岗坪山。自1967年华南师大物理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深圳中学、深圳卫生学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圳分校任教,直到退休。
  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成长在新中国,小时候也读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唐诗宋词。酷爱书法、诗文,诗文崇敬晋代陶渊明、唐代李白以及近代王国维等;书法以帖学为主,推崇二王(晋代王羲之、王献之)书风,兼习魏碑、汉隶,其书法风貌雅逸,深蕴书卷气。
  出版有《邹文书法作品集》(中日艺术交流杂志社1996年6月出版)、《广东省书法家作品系列-邹文书法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邹炯文师生书法展作品选》(2004年1月深圳市博物馆展览),举办两次三人书法联展,连续两届荣获“深圳市大鹏文艺奖”。书法论文入选第四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评论多次发表于报刊。
  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广东书协理事兼教育委员,深圳书协副主席,深圳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圳分校副教授。
一、平庐的印象
平易安庐。天开文运。宅庆康宁。
               ――平庐春联摘句
  邹炯文老师的“平庐”座落在深圳罗湖草埔理想家园。
  3月10日早上,我们仨(刘中南、黄泽帆、林荣华)来到理想家园,环境优雅,平静而安宁,在深圳这座喧闹的都市里,这是一处很难得的好居所。
  我们登楼梯上8楼,一时找不着,正着急时,没想到邹老师却在8楼的另一处――电梯口等我们呢,一见面邹老师就说:
  这里有一条专用电梯,专供1楼至8楼的业主,我以为你们是乘电梯上来的……
  就在电梯门口的左侧,只见一户人家,门口贴着崭新的春联,联曰:
  平易安庐(横批)
  大地回春,天开文运(上联)
  新居叠福,宅庆康宁(下联)
  横批上面有陈初生先生(暨南大学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1946年生于湖南涟源,曾师从容庚、商承祚研究古文字)小篆“平庐”二字刻石。我们知道,我们到了邹老师的家了。
  从这幅春联的“大地回春”和“新居叠福”来看,这既是一幅春联,同时又是一幅乔迁新居联;从“平易安庐”、“天开文运”和“宅庆康宁”来看,这既是主人的才情,同时又是主人的弘愿。
  打开大门,里面有个小院子,院子栽了许多花草,院子里的一角,摆投着一张高圆桌和五六张椅子,都是江西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坐在这里,邹老师和我们侃侃而谈。我们问:
  听赵永金先生说,邹老师是去年年底(指农历)搬的新家?
邹老师回答说:
  是的。2004年已经购买这套房子的了,去年年底才搬进来。这里环境很优雅,是个好居处,我喜欢这里。
  大约在院子里聊了10分钟,邹老师把我们引入他的家,前面是食厅,后边是客厅,连在一起,摆设着一些字画和艺术品,我们在这里一边品尝陈年普洱茶,一边倾听邹老师的一言一语。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然后邹老师把我们带到他的书房。
  书房有一个案子,一张题字,两排书柜、三幅相片和一些文房用品。案子很大,当然是邹老师用来挥毫所用的;一张王学仲先生“人长寿”的题字;两排的书柜摆满了图书,我们认真看了一下,主要是文史和碑帖方面的书籍;三幅相片中,一张是邹老师的独照,一张是和沈鹏先生(原中国书协主席)合影,一张是和刘艺先生(中国书协副主席)合影;案子上面有一些邹老师的“功课”(临白蕉)。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很多邹老师“秘不示人”的书法作品,主要是他在碑帖书籍上的小楷题跋。
  临走时,我们还问起“平庐”的寓意,邹老师说:
  “平庐”,我的解释是“平易安庐”。这里环境比较安静、优雅,我想在这里渡过我的余生,平日里看看书、写写字,平淡而安逸……
二、推广书法(写字)教育
  书法是好东西。让更多的人接触书法,让更多的人认识书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让更多的人学习书法,这是民族之幸。
                    ――平庐语录
  我们三人中,刘中南和我与邹老师一样,都是从事教育的,也许是职业的原因,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
  我们问:
  邹老师从教30多年,培养了许多学生,其中也有不少已露“头角”的,令人钦佩呀!
邹老师说:
  我1967年华南师大毕业就从事教育事业,一直到退休,都在教育界工作,学生当然有不少。自1987年受聘为深圳教育学院、中国书画函大深圳分校书法教师后,在艺术方面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如朱燕霓、钟永坤、陈旭海、卢峰、翁惠敏、丘德昌和周志武等,在书法方面已经有不少成绩了。当然,我只是引路人而已,主要是靠他(她)们自己的天赋、悟性和勤奋。
  我们知道,邹老师在教育界主要负责书法(写字)特色教育这一块,我们当然很感兴趣,还没谈多久,我们就把话题扯到了这上面了。
  我们问:
  据我们了解,书法(写字)特色教育在深圳开展得很成功,不但参与的学校多,而且在深圳的影响也挺大的。目前在这些参与书法(写字)特色教育的学校中,邹老师认为哪些学校开展得比较成功?
邹老师如数家珍,回答说:
  推动中国人参与书法(写字)学习,是一件功德的事业。书法(写字)特色教育在全国影响很大,深圳参与这项教育实验的,已经很十几所学校了,这在全国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是一种可喜的事情。从目前来看,福田区的南华小学(李静所在的学校),龙岗区的爱莲学校、坪地一小、启元学校、布吉沙西小学,沙头角的田心小学开展的书法(写字)特色教育都是成功的。
我们追问:
  如果要开展这项特色教育,不知有哪些条件?如何申办?
邹老师回答说:
  简单来说,主要要求有“三全”:
  一是全员参加。全员参加包括所有行政、全体师生,统统要参与书法(写字)的学习。有些学校,连保安、厨工都参与了,并且他(她)们的字都写很好。
  二是全方位管理,齐抓共管。书法(写字)要编入课程表,并占有一定的位置;书法(写字)课不仅仅是书法老师、语文老师负责的事情,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要负责监督、管理。
  三是贯彻全过程。开展书法(写字)特色教育需要一定人力、物力,所以需要学校的办学人、校长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要有信心、有恒心。如果有学校要开办这项活动,我必须和办学人、校长面谈,阐述它的意义和一些困难。
  我们有这么多所学校的成功参与,可以说,我们是经验丰富,有能力的。申办程序很简单,我这里可以直接负责,刚申请的学校,称“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挂黑字牌;有一定的成效后,改为“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挂绿字牌。无须申办经费,配套教材、纸张笔墨学校可以自己订购,也可由我们联系订购。
三、人品 & 诗品 & 书品
我喜欢书法,酷爱古诗文。
我当了近三十年的教书匠。
钟情于书法艺术,数十年临池不辍。
              ――《邹炯文书法作品集&后记》摘句
  邹老师的为人和书法,受到圈内人的一致认可和称赞,这是有目共睹的。陈初生先生《邹炯文师生书法展作品选&序》曰:
  邹炯文先生者,生于南海之滨。山川钟其灵秀,地偏炼其心志。其家族世有儒医,闻于遐迩。炯文幼承庭训,读文习医,古文之斟得以厚焉。及长,入大学,专攻物理之门,由是知识结构,文、史、理、医皆兼,眼界益广。
  先生自幼钟情翰墨,初从唐楷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皆所取法,行草则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董香光(其昌)等,躬耕砚亩五十年。先生喜吟咏,有所感则发之于诗。每以自作之诗为书,文辞书法,相得益彰。先生又致力于书法教育,身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创建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多间,普及提高兼而有之,为繁荣中华书艺多所奉献。
  由此观之,炯文先生才、学、识兼而有之,故其书入古出新,俊雅清醇,书卷之气溢于缣纸。此先生之异于时流者也。
刘波先生(深圳书协名誉主席)《深圳书坛之凤――〈邹文书法作品集&序〉》曰:
  作者(邹炯文先生)是勤奋的读书人。他博览群书,悉心钻研,对古今书学史论曾下过一番苦功夫,常撰写书史、书论、书评文章在报刊发表,并有论文入选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对深圳书坛颇有影响。在此《作品集》中,有作者拟写的文稿《蔡襄墨迹大观观后题跋》,这是一篇书评,共176字,不但书写精彩动人,潇洒娴秀,而且评述也十分得体,言简意赅。特别是最后一段结论:“宋书尚意而重创新,襄于此则稍逊,故列于四家之末。技贵精,艺贵新,古今同理。有志于书艺者宜鉴之。”说得入木三分。
  同作者来往过程中,使我常常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文”是指君子外在的言谈风度;“质”是指内在的道德品行。“文”与“质”的完美统一,即表里如一,叫“彬彬有礼”。据我了解,作者为人敦厚,作风朴实,感情真挚,刚正不阿,表里如一,他应是深圳书坛品学兼优、表里如一的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书法艺术家。
钟国康先生也曾跟我们谈起:
  与邹老师交往二十多年,深感他为人正直,是可以深入交往的人。他的书法虽然很传统,我们这个社会正需要这种传统的东西。
邹老师也曾自序曰:
  我喜欢书法,酷爱古诗文,是受先伯梦尧医师的濡染,以及初中时期的语文老师罗振鹏先生的影响。在华南师大毕业后,我当了近三十年的教书匠。无缘拜名家为师,却鬼使神差地钟情于书法艺术,数十年临池不辍。
  我常读点古今书史、书论和书评。联想自己临池的甘苦,常为翰海无涯而浩叹。以我愚见,书法首先讲传统法度的继承,即技法功力。而作为艺术,贵在创新,讲究高雅的格调与幽深的意境,在笔墨挥运中浇铸文化与历史的内涵。我自知对历代名家名迹的神髓领略甚少,故于出新虽私心所望,却不敢妄言。我只能老老实实的临写碑帖,先固根基,再拓书路。我深憾至今尚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有接受“炼狱”的煎熬,才能期待凤凰的“涅槃”。我坚信“笔性墨情皆如其人”的道理,尽其自然罢。
             ――《邹炯文书法作品集&后记》
  这一次采访,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邹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胸有诗文,形而谦恭,有彬彬君子之风,而又不无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之个性。
  邹老师于诗文最爱晋代陶渊明、唐代李白,其行草书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长卷跋曰:
  古代诗文名篇,指不胜数,余私心最敬而爱者,陶(渊明)、李(白)也。所恨余生来愚钝,未能取其万一,以作己用。
此固邹老师自谦之词,而邹老师才情所慕,可见一斑也。   邹老师诗文,虽无专辑,然读其《平庐诗稿》,其诗清新秀丽,文情画意,博雅之风盎溢,有陶渊明、李白遗韵。今录诗联数则,以饗读者:
(一)《平庐诗稿》选抄
《和杨先生赠诗》
本是农家子,才疏枉作师。耽书衣食计,搦管冠猴姿。
酒浊徒增慨,性狂偶吐词。不知华发早,觉悟尚嫌迟。
《题山居图》
依山傍水结庐居,稻菽鱼薪总有余。
煮酒烹茶林下卧,泉声鸟啭作清诗。
《题山林乐图》
古树青山近,云烟碧水良。
悠然尘外客,不屑望高墙。
《见海派书家系列白蕉等即赋》
海派书坛世纪骄,令人最叹复翁蕉。
二王风范如天授,八法神工似鬼教。
啜酒吟诗伸傲骨,挥毫作画转懒腰。
热肠直性无时誉,一榜英雄自讽嘲。
(二)《平庐联句》选摘
偶从经史摩前鉴;还借烟云揣古诗。
曹溪一滴水;四海五湖禅。
清晨柳叶含烟气;月夜桃花着酒痕。
谁赞南朝放旷;我怜东晋风流。
  至于邹老师的书法,按书体来分,他善写行草和小楷、小行书,也有少量的隶书作品;从形式来看,他擅于创作册页、题跋,也有一些对联、条幅、中堂。这次在邹老师家,我们看到了去年(农历)年底他所创作的行草《归去来辞》和以前创作的小行书《人间词话》,都是用几十张册页组成的。用小楷、小行书题跋的就更多了,详见下篇《碑帖题跋》。
四、碑帖题跋
这些平时都是秘不示人的,今天你们来了,才看得到的。
                  ――平庐语录
  我们有这样一种经验:
  在展厅和作品集所看到的作品,因种种原因,往往只是书家风貌的一部分,也往往不是最上乘的作品。
  这“种种原因”,或出自世俗的考虑,或出自自家的藏拙。秘不示人――不仅是收藏家的行为,也是艺术家的作风。
  邹老师的书法,我们平时能看到的,主要是来自展厅的和他作品集的。一般以行草为主,主要以二王、米芾帖学一派的,偶有一小部分作品参与魏碑笔意,还有少数的隶书、小楷作品。或许由于“秘不示人”的原因,或许是印刷的原因,我们很难窥见邹老师笔墨的内涵。
  这一次在邹老师的书房,看到他很多在碑帖书籍上的题跋,主要是小楷、小行书作品,我们认为,这主要受古代文人雅士有书画题跋习惯的影响。
  邹老师的题跋,年度跨越之大,数量之多,水平之高、造诣之深,这是其他形式的作品无法媲美的。
  (一)年度跨越之大
  这些精美的题跋,既有60年代的,也有近几年的,跨越40多年,纵观这40多年的题跋作品,可以领略邹老师书法进益的进度和变化的迹象,这是其他形式作品无法达到的。60年代的作品,或流失,或被邹老师自己销毁,能保存下来的,也许只剩下这些题写在书籍里的了。
  (二)数量之多
  我们查阅了邹老师的碑帖图书,发现每一本都有题跋,或长或短,几十字,几百字,甚至上千字。长的题跋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
  第一,书的空隙处,比如书的前几页、后几页都写满了字,甚至还有多处的眉批。
  第二,一书多题的现象,题跋时间不同,有相隔几年,有相隔几十年的。这一特点,更多可以看到邹老师书法进益的特点。
  (三)水平之高
  这里主要说书法水平,邹老师的题跋主要以小楷、小字行书为主。其小楷虽得力于颜、柳(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然兼行书笔意,宽绰灵动,体现出经典的文人书法;小行书有二王(晋代王羲之、王献之)风貌,又具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之洞达,更是行云流水、婀娜多姿。
  (四)造诣之深
  这里主要说文字造诣,包括古诗文修养、拓本校对、思想主张等。
  邹老师服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法书,并二王流派如赵孟頫、董其昌、白蕉等名家,也十分推崇。
  此举一例,即邹老师于王羲之《圣教序》不只通临多遍,而情有独钟者,曾购得不同拓本之《圣教序》进行类比校对。其《宋拓墨皇本圣教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题跋曰:
  董其昌认为碑(《圣教序》)文以“纷、纠、何、以、出”五字未损者为唐拓。“墨皇本”与“翁(同和)跋本”中此五字皆损,然已确认为宋拓,唯“退思斋藏本”之“纷、纠、何、以”四字清晰,却无“出”字。足见“退思斋本”为稀贵也。二○○二年元旦,邹文谨识。
其《蔡襄墨迹大观》题跋曰:
  蔡襄楷、行、草书皆精善,其行书最得晋人风韵,为蔡书第一;草法亦神采奕奕,楷法鲁公(颜真卿)而秀逸,独标宋代第一,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皆无此等功力。襄为四家之一,岂侥幸者哉!至若佞臣蔡京,虽谓能书,其功夫、气格皆不可同日而语也。惜乎宋书尚意,重创新,而襄则不及苏、黄、米矣。庚午冬,炯文。(飘逸轩按:此文略同1996年《邹炯文书法作品集》P24所录)
此等题跋,又岂只书法精妙耶?!
五、平庐的智慧
只有接受“炼狱”的煎熬,才能期待凤凰的“涅槃”。
――《邹炯文书法作品集&后记》
  邹老师的一些思想,虽未见专著传世,而散见于书籍序跋、诗词、论文、书法作品、碑帖题跋、言语中。其中书法作品一类,既有自家创作,又包括抄写前人论述,如邹老师所推崇的“孙过庭、董其昌、刘熙载”三大书论家所论,正因前人论述与己同,故抄写之。这些题材,有真知灼见,认真收集,数量颇为可观,今录十则附后:
  邹老师有《书法之体验》,诗曰:
  写字寻常事,书玄不易言。丰碑垂典范,名迹示真诠。
  历炼知功性,潜修认法缘,真情流露处,妙境在天然。
  癸未之秋,邹文。
  ――《邹炯文师生书法作品展作品选》P2
  邹老师推崇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论书,曾抄《书概》一段曰:
  书非使人爱之为难,
而不求人爱之为难。盖有欲无欲,书之所以别人天也。书要有为,又要无为,脱略安排俱不是。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刘熙载《书概》句,壬午正月,炯文。
  ――《邹炯文师生书法作品展作品选》P3
  邹老师强调书法之用笔,抄元赵孟頫“论用笔”一段曰: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一变古法,其雄秀之气,出自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赵松雪跋《兰亭》语也,癸未年清明前一日,邹文。
  ――《邹炯文师生书法作品展作品选》P4
  邹老师论楹联要像榜书一样讲究气势,文曰:
  楹联书如榜书,结密无间,而却以求气势为主旨也。
  ――《邹炯文书法集》P1(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出版)
  邹老师擅长书法、诗文,也解其中因缘,抄明董其昌评论曰:
  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极才人之致,可以无所不能,而淡之玄味,必由天骨,非仰钻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此为董其昌题《魏平仲字册》语也。辛巳之秋,邹文。
  ――《邹炯文书法集》P6(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出版)
  邹老师不只推崇二王法书,于学二王之名家也一并推崇,如元赵孟頫,借清末邵章先生(书法家、收藏家)之句赞之:
  米海岳(芾)少学晋、唐,谓之“集帖”,正与南唐初拓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墨迹相为映发。赵承旨(孟頫)书规抚八分,于褚(遂良)法最近,而用笔沉劲,每出李北海(邕),是以仰溯山阴(王羲之)、独超宋、元诸家之上。邵章题跋,庚辰之夏,邹文。
  ――《邹炯文书法集》P22(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出版)
  邹老师人生之崇尚:
  博文尚雅
  庚辰之夏,邹文。(按:此作已为东北某碑林刻碑)
  ――《邹炯文书法集》封底(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出版)
  邹老师借书法家吴丈蜀之诗论“融通”与“创新”,诗曰:
  临写工夫只启蒙,求精须解善融通。
  举凡墨守陈规辈,虽欲升堂路几重。
  吴丈蜀先生论书诗,乙亥之冬,平庐。
  ――《邹炯文书法作品集》P25(1996年出版)
  邹老师自叙曰:
  我常读点古今书史、书论和书评。联想自己临池的甘苦,常为翰海无涯而浩叹。以我愚见,书法首先讲传统法度的继承,即技法功力。而作为艺术,贵在创新,讲究高雅的格调与幽深的意境,在笔墨挥运中浇铸文化与历史的内涵。我自知对历代名家名迹的神髓领略甚少,故于出新虽私心所望,却不敢妄言。我只能老老实实的临写碑帖,先固根基,再拓书路。我深憾至今尚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有接受“炼狱”的煎熬,才能期待凤凰的“涅槃”。我坚信“笔性墨情皆如其人”的道理,尽其自然罢。
  ――《邹炯文书法作品集&后记》(1996年出版)
  午间进餐时,邹老师告诉我们:
  书法的创作不可守成不变,守成不变者即是“书匠”。我宁愿因创新而将字写坏,也不能将字写俗。
  深圳书坛言及邹氏炯文先生,异口同声,颇多赞词,或曰“为人甚好”,或曰“德艺双馨”。丁亥之春,天地晴朗,与刘兄中南、黄兄泽帆登临邹氏平庐,与邹氏一见如故,亲切有加,和蔼、平易之情,油然心生。
  邹氏素举“书如其人”,书“如”者,外如其形,内如其性;即邹氏其人其书,文雅隽秀,谦谦君子,昭昭然如也!
  而邹氏《访谈录》之撰写,虽由不才执笔,多蒙中南、泽帆之助,同商之、共订之,不一而足,而钟国康、赵永金之劳介,由是感激。
  时在丁亥之春,飘逸轩记
【附一】邹炯文先生访谈本末(《飘逸轩廿八年纪事》转录)
日(农历元宵节),星期天
  上午,我们仨(刘中南、黄泽帆和我)拜访钟国康先生,并与之商议拜访邹炯文老师事宜,得到钟先生大力推荐,同时钟先生给邹老师通话略说情况,邹老师表示十分欢迎。
日,星期四
  上午,我们仨确定在3月10日采访邹炯文老师,下午在“中国艺术论坛”发表预告信息。
日,星期六
  早上9:00,我们仨从宝安出发到罗湖草埔理想家园蓝月阁邹炯文老师家,进行比较全面的采访。
  下午2:30回到飘逸轩,商议撰写《访谈录》事宜。
  晚上9:00,开始起草《访谈录》初稿。
日,星期天
  17:40黄泽帆来电,说题目可拟为《平易安庐 博文尚雅》,我说我昨晚已定此题目。真是心有灵犀呀!
  18:00&#,续写《访谈录》,得5400多字。
日,星期一
  续写《访谈录》,得7800多字,初稿基本完稿。
日,星期天
  下午,我们仨欲送《访谈录》给邹老师修改,不料邹老师外出。
日,星期一
  上午,黄泽帆兄独自将《访谈录》送到邹老师家,邹老师十分认真的修改了90分钟,同时高度赞扬了我们的工作。
  晚上,在“中国艺术论坛”发表《邹炯文先生访谈录》。
&【附三】“古体”与“俗书”:《祭侄稿》与《兰亭序》的分歧
王南溟(《书法》2005年第10期)
《兰亭序》这张虎皮:行书与“俗书”  
  与其他所有的俗论一样,郭沫若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真伪》中用亲身学书法的经历来证明《兰亭序》的重要性:
  我在这里要作一个交代:我说《兰亭序》依托于智永,这并不是否定《兰亭序》的书法价值;也并不是有意侮辱智永。不,我也承认《兰亭序》是佳书,是行书的楷模,这是不能否认的。我把《兰亭序》的写作权归诸智永,是把应享的名誉归还给主人。我自己也是喜欢《兰亭序》书法的人,少年时期临摹过不少遍,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它。我能够不看帖本或墨迹影印本就把它临摹出来。这是须交代明白的。
  我们知道,对《兰亭序》的这种评价并不是郭沫若一个人,现代以来似乎没有人从艺术上批评过《兰亭序》,在启功的眼里冯承素所临的神龙本《兰亭序》什么都是好的,在《古代墨迹与碑帖》一文中,启功说:
  至于双勾临摹,虽不是原来的真迹,但勾摹的仍有很高的价值。像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早已不存,而故宫博物院所藏有“神龙”半印的那卷,但是唐人摹本中最好的一个。无论“行气”、“笔势”的自然生动,就连墨色都填出浓淡的分别。大家都知道王羲之原稿添了“崇山”二字,涂了“良可”二字,还改了“外、于今、哀、也、作”六字为“因、向之、痛、夫、文”,现在从这个摹本上又见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的“每”字原来是个“一”字,就是“每”字中间的一大横画,这笔用的重墨,而用淡墨加上其他各笔。在文章的语言上,“一览”确是不如“每览”所包括的时间广阔、口气灵活而感情深厚。所以说,明明是复制品,也有它们的价值。同时著名的手稿,虽然涂改得狼藉满纸,却能透露他们构思的过程。甚至有人说,越是草稿,书写越不矜持,字迹越富有自然美。所以纵然涂抹纵横的字纸,也不宜随便轻视,而要有所区别。
  类似上述对唐摹本《兰亭序》的推崇之声不胜枚举。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事实,在书法史的紧要关头,往往是以怀疑这个《兰亭序》为开始的。由唐代对《兰亭序》的崇尚到北宋时期的书风转变,黄山谷就直接批评了以《兰亭序》为正统的学习方法:
  《兰亭》虽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
  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承学之人更用《兰亭》“永”字,以开字中眼目,能使学家多拘忌,成一种俗气。
  世人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这就是黄山谷对《兰亭序》在书法接受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批评,虽然这种批评是避重就轻而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兰亭序》,但它可以为我们暗示这一点,即作为北宋书法的重要方向与《兰亭序》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承传关系,或者说北宋书风是从反对对《兰亭序》的迷信开始的,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以行书而论,直接影响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的是颜真卿,而不是《兰亭序》。其中的重要点就是,唐代摹本《兰亭序》用的是唐楷笔法,颜真卿行书用的是“古体”笔法,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米芾的行书从倾向上来说,很容易让我们知道他们的这一原则:宁用“古体”而不用《兰亭序》法,米芾所论:黄山谷是“描字”,苏东坡是“画字”,而他自己是“刷字”,就是对他们之间的书法不同于唐摹本《兰亭序》笔法的经典概括,而在宋四家中唯一重《兰亭序》笔法的就是蔡襄的行书,所以蔡襄的笔法被米芾说成是“勒字”,尽管我们现在看到书论史上对“勒”有不少解释,但讲得比较集中而清楚的是清代的冯武,在《书法正传》中冯武说:
  画之祖,勒法也。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其法初落笔锋向左,急勒回向右,横过至末,复驻锋折回,其势首尾俱低,中高拱如覆舟样,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而上钟、王,多用篆法为画,欧、褚而下多用隶法为画。
  秘诀云:“横画需直入笔锋,直画需横入笔锋。”此不传之枢机也。
  先对上述论述作一点纠正,冯武所阐释的“勒法”,其实是对唐楷笔法的概括,而不是什么“画之祖”,“画之祖”的笔法,即“古体”笔法并不是“横画需直入笔锋,直画需横入笔锋”的。郭沫若通过对唐以前碑帖的比较研究后得出,“《兰亭序》的笔法,和唐以后的楷法是一致的,把两汉以来的隶书笔意失掉了”,这就很打到了《兰亭序》的要害处。《兰亭序》用的就是这种“勒法”,对唐代楷书而言,文字书写的表面美观就是通过这种“勒法”而实现的,行书的这种表面美观也是要通过这种“勒法”实现的。还是回到米芾对蔡襄书法的评语,即蔡襄是“勒字”,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蔡襄的书法在“宋四家”中怎么也跳不出来的原因,比如《蒙惠帖》这个蔡襄行书的主打风格,就是用了《兰亭序》的笔法,所以“勒法”越成熟,它就越有可能变成“俗书”,以此有了我的观点:《兰亭序》不可学,一学便“俗”。
  由于书法批评史上这种“古体”与“俗书”构成了一种对立关系,那么在“俗书”抬头的时候,《兰亭序》就会成为样板,而当书法的“古体”成为主心骨的时候,《兰亭序》就会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从历史上对《兰亭序》及其对以《兰亭序》为学习样板的批判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兰亭序》的身份和其处境。凡成功地学了《兰亭序》的书法家,那最高成就也只不过是创造了“经典的俗书”而已。唐代的陆柬之就是《兰亭序》这个“俗书”种子发出的“俗”芽,他的《文赋》书法风格就出自《兰亭序》,而且不少的字与《兰亭序》相吻合,但陆柬之的《文赋》却受到了赵孟頫的高度评价,赵孟頫就说“初唐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然世罕见其迹,故知之者希耳”。赵孟頫以反对颜真卿和北宋以来的行书系统为由,打着恢复二王“古法”的旗号,其实也只是陆柬之“俗书”的后续。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不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定武兰亭序》中的这段跋文集中了赵孟頫的观点:以《兰亭序》为榜样,并作为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的依据,但这个《兰亭序》也只是唐代笔法的《兰亭序》,也使赵孟頫所谈论的王羲之的古法的千古不易,变成了“俗书”的千古不易。《兰亭序》帝国的唐、宋、元三代,以陆柬之、蔡襄、赵孟頫为领衔的各代“俗书”群像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俗。赵孟頫大量的“俗书”作品和“四体俗书”的全面发展使他跻身于书法大家的行列,也可以让我们知道,“俗书”总是会大受欢迎的,历史就是这样,这么多的“俗书”都在《兰亭序》这张虎皮的保护下,一直到今天。
“古体”对“俗书”的纠正:《祭侄稿》的书法史
  虽然《兰亭序》帝国成为了行书的“俗国”,但是我们还有行书历史的另一面,即我称为的“古体”行书,颜真卿创作了“古体”行书的经典。历史上总是将王羲之的传本《兰亭序》说成是天下第一行书,而将颜真卿《祭侄稿》说成是天下第二行书,但用我现在的结论来说,应该是在“俗体”行书中以《兰亭序》为例子,而在“古体”行书中以颜真卿的《祭侄稿》为例子,对后人来说,学习《兰亭序》与学习《祭侄稿》不但在书写风格上是明显不同的,而且在用笔上也是非常有差异的。
  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兰亭序》,如我在上一章节中说的那样,“勒法”在《兰亭序》中的使用不但形成了《兰亭序》的笔法,而且也形成了行书的笔法。“横画需直入笔锋,直画需横入笔锋”的普遍使用,既让唐代正楷的表面美观可以通过这种装饰性要求而实现,同时这种书写上的装饰性要求而出现的美术字化的笔法也很容易使行书变成“俗体”行书。在这里郭沫若的见解还是我们参考的重要内容,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真伪》中,郭沫若论证《兰亭序》系隋智永集字临写,后人作伪,也无唐太宗死后将《兰亭序》真迹陪葬于墓中这一历史,所以现在所看到的《兰亭序》墨迹的神龙本,即冯承素摹本就是智永的真迹。虽然《兰亭序》是否出于智永之手,还可以再争论,但郭沫若在那篇著名的论文中有关王羲之本人的书法与唐代的摹本《兰亭序》到底有什么不同的论述,却能开启我们对“古体”行书与“俗体”行书的讨论。
  郭沫若首先从南京和镇江发现的东晋墓志《谢鲲墓志》、《兴之墓志》、《颜刘氏墓志》、《兴之妇墓志》、《刘剋墓志》说到东晋书风:
  五种墓志只是三十五年间的东西。以《兴之夫妇墓志》来说,二人之死虽然相隔了八年,但墓志是一个人写的。在这儿却提出了一个书法上的问题,那就是在东晋初年的三十几年间,就这些墓志看来,基本上还是隶书的体段,和北朝的碑刻一致,只有颜刘氏墓志中有些字有后来的楷书笔意。这对于传世东晋字帖,特别是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
  当然,郭沫若这些举例只是碑刻而不是墨迹,那么,南派与北派的墨迹又如何?郭沫若在论述了北碑与南碑一致后,接着说了墨迹的南北也一致:
  其实存世晋陆机《平复帖》墨迹与前凉李柏文的《书疏稿》,都是行草书;一南一北,极相类似。还有南朝与北朝的写经字体,两者也都富有隶书笔意。这些都和《兰亭序》书法有时代性的悬隔。碑刻与尺牍的对立,北派与南派的对立,都是不能成立的。现在由于上述几种南朝墓志的出土。与王羲之的年代是相同的,就中如《颜刘氏墓志》还带有行书的味道,而书法也相悬隔。东晋字帖,特别是《兰亭序》的可靠性问题,便不能不重新提出来了。
  郭沫若就是依据这种王羲之时代的书法与唐代书法的不同而指出《兰亭序》不是王羲之书迹,因为即使从南北朝,存世碑刻还有很重的隶书遗意,所以郭沫若对笔迹史的再考察就不仅仅是对《兰亭序》是否是出自王羲之之手的驳难的有力依据,而且也是对魏晋南北朝书法演变的具体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再次看到书法发展的主线与前后关系,也是我们重新讨论“古体”行书与“俗体”行书的来源。
  “羲之俗书称姿媚”,这是唐代韩愈《石鼓歌》中的一句诗,韩愈站在“古体”书法的原则上批评王羲之的书法,但是韩愈看到的王羲之书法已经是带有唐代楷法的王羲之的墨迹,比较唐代摹本《兰亭序》与唐之前书法批评史对王羲之书风的评论,就可以看到真假王羲之墨迹的问题,因为文献记载的王羲之书风的关键词是“骨鲠”,而在讨论王献之书法的时候才用“媚趣”,但即使是这样,王献之的“媚趣”还不是韩愈所说的“俗书”。“媚趣”还是“古体”书法,而“俗书”就只能是“今体”书法。
  所以,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书法的风格学问题,即为什么我们称《祭侄稿》为“古体”行书而《兰亭序》为“俗体”行书,或者是“今体”行书。虽然王羲之与颜真卿生活在两个不同朝代,但对后人来说,他们俩人可以同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所以就并没有什么编年史的顺序要求,而且将颜真卿与王羲之放在同一个时空中后,更能容易让人们看清楚他们各自的书风和对后人的影响,由于《兰亭序》与《祭侄稿》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影响从而影响到行书的性质,所以风格分类——“古体”还是“今体”——为我们重新找到了新的研究视点,即《祭侄稿》的“古体”行书来自于草书传统,而《兰亭序》“今体”行书却是来自于唐楷法则。而由于《兰亭序》的“今体”行书属性,使它就是否出自王羲之之手的问题变得一点都不重要了。而且,这种《兰亭序》的“今体”属性已经从书法史上将它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书法碑刻和墨迹区分了开来。
  虽然正楷字形已经为唐代书法定下了基本造型方法,可以说这个造型方法自唐以后就没有什么改变过,所以也使这个时候起的书法就在正楷、行书与草书三者之间并行发展,但是行书与草书并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尽管我们现在容易将行、草置于一个大类以区别于正楷。但为我们所了解的书法史是,草书是由章草变过来的,将章草的横向取势改为纵向取势,将笔末的波挑改为往下转折,这样上下字就可以相连,所谓的“一笔书”就是这样出现的,在正楷之前,这种草书就已经定型为书法种类;而行书相随正楷而出现并附属于正楷,所以行书与草书在结体、运笔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也是我们现在分析“古体”行书的出发点。“古体”行书与“今体”行书的不同主要就是在用笔方法上,由于颜真卿的行书既不同于他的标志性楷书笔法,也不同于《兰亭序》笔法,所以当我们再次重温颜真卿与张旭、怀素之间谈论书法时所留传下来的几个术语 ——“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屋漏痕”、“坼壁法”等,就可以知道这些对“古体”书法的研究而积累起来的方法,其实就是草书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说正是颜真卿将书法进入到了草书的研究才有了他的“古体”行书。
  颜真卿自己说过一段有关“古体”书法与“今体”书法的话:“自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至小子,斯道大丧。”我们现在可以将颜真卿这段话看成是对自己的书法的倾向化的描述,确实,书法到了颜真卿时代,楷体已经取代了“古体”,这种取代不但是字体上的而且也是书体上的,但颜真卿这段话显然是绕开了《兰亭序》而说的,如果较之于《兰亭序》,颜真卿的行书不但没有大丧“古体”,而且还将“古体”中重要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只是颜真卿在行书外形上改变了“古体”书法而已,变成了有自己楷书风格的但是其用笔方法与“古体”是一致的唐代行书,或者说,如果颜真卿用这种笔法写草书,那其结果与张旭、怀素的草书是一样的。尽管颜真卿没有张旭和怀素那样的狂草,但就《祭侄稿》一帖就很好地说明“古体”笔法在行书中的重要性和为什么这种行书与《兰亭序》这种“俗体”行书笔法会完全不同,就这一点而言,《兰亭序》的行书用笔其实是无法实现草书的“古体”写法的。这也是说颜真卿的行书是“古体”行书的原因,尽管行书与楷书也就一步之遥,我们直接可以连称为楷行字体,毫无疑问,颜真卿写的是行书(同时也夹杂些草书),而不是他的楷体美术字,但这种行书用的却是草书“古法”,所以就被米芾称为有“篆籀气”,而使他更多地让我们看到行书不受唐楷束缚的一面,也有了书法史上行书的另一面。
  因此,草书笔法出自“古体”,而行书笔法出自楷体,《兰亭序》用楷体笔法写行书,《祭侄稿》用草书笔法写行书,这是《祭侄稿》与《兰亭序》之间的最大的区别,也是我所给予的结论:颜真卿的行书是一次用“古体”书法对行书的纠正。我们将楷书笔法的行书称为“俗体”行书,就是这种行书专讲运笔过程中的藏锋和收锋;而将楷书笔法之前又有草书传统的行书称为“古体”行书。“古体”书法没有“俗体”行书这种运笔法,因为“俗体”行书同样体现的是唐楷的各种“勒法”,而古体草书的用笔是与“勒法”完全不同的“无起止之迹”。就像草书是从“古体”书法中发展出来的,所以根本就没有唐楷这样的运笔法。对后人来说,如果用唐楷笔法写草书,那就无法写出真正的草书,这就是张旭与颜真卿、怀素要重新讨论草书用笔的真正原因。虽然行书也吸收了草书的某些因素,或者在以后的书法创作中我们还看到的是夹草夹行,但是行书与草书从根本上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书法,草书有着它的独立结体原则,而行书主要是将楷书的点画由原先的潜在连接变成部分的有形连接,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比如在每笔的起笔用出锋的方式作出与上一个笔画的遥相呼应,但其每点每画都还在楷书法则中,我们在行书中看不到草书那自身完整的系统,只能将它看作是楷书的流动感书写,而又完全属于楷书系统中的书法。神龙本《兰亭序》就是这样一种行书,其“俗书”的由来也是因为这种书写带上楷书的装饰性笔画,“横画需直入笔锋,直画需横入笔锋”,这种笔画原本是为了碑刻的美观,而后被总结出来的基本点画方法,结果在以后的发展中直接让唐楷变成了美术字,也让行书变成了“俗书”。本来笔画之间的连贯依赖于落笔后的相互牵连书写,行书也应该是这样的,但现在,“俗体”行书每个笔画都像要行这样的一种礼仪:将竖画作横入笔再故意露点锋,横画作竖入笔再故意露点锋,从古到今,人们不停地在说,《兰亭序》的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如何地贯通和流畅,而事实上《兰亭序》中这么多字在起笔上确实露锋作承接上面的点画的样子,但是却没有什么笔锋是能与上一个字的末尾处真正呼应得起来的,或者说我们完全可以将《兰亭序》的行书的露锋用笔看成是摆摆样子的运笔,而违背了“一笔书”的草书传统的上下呼应,而只是为了行书而行书的做作,以至于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行书的两种系统,一是从《兰亭序》而来的,一是从《祭侄稿》而来的,前者是“俗书”行书,而后者是“古体”行书。
书法中国《名家系列访谈》之三:
以商养艺,以艺会友;昌繁艺道,不分畛域
--陈祥先生访谈录&
一、特别的日子――陈祥先生57周岁生日
二、不平凡的人生――陈祥先生经历
  (一)从知青上山下乡到装卸工人――湖北35年
  (二)以篆刻为生――立足深圳
  (三)“两箱子证书不如两箱子美金”――家庭破裂
  (四)个体户耶?儒商耶?――民间文化交流大使
  (五)深圳文化艺术的前辈――见证深圳发展
三、五体皆擅――陈祥先生的书法
四、“深圳一把刀”――陈祥先生的篆刻
五、深圳百位藏书家――陈祥先生的藏书
六、别有一番感慨――陈祥先生语录
  (一)谈社会、谈人生
  (二)谈深圳
  (三)谈艺术
附:陈祥先生访谈本末
  陈祥,又名传祥,字楚翁,号石泉山人、翠碧轩主人。祖籍湖北黄陂,1949年12月生于武汉。1983年加入武汉书法家协会,一级书画师、研究员,现为武汉&深圳翠碧轩书画苑苑长,香港国际书画家交流协会秘书长,深圳海天印社社长等。数十次召集艺术雅集,组织艺术研讨会,举办艺术展览;作品曾300余次应邀参加国内外书画篆刻大展大赛,或获奖收藏,或入典入集,或专版介绍。主编《当代书画篆刻家作品集》、《海天印社作品集》,今年出版《湖北代表书家作品集&陈祥卷》、《陈祥先生篆刻集》。
  陈祯在《我的父亲陈祥》一文提到:
  苦读寒窗,校园欢笑,文革十年,红卫兵运动,大串连,上山下乡,批林批孔,下海江城,挥笔他乡……父亲许多时候是在历史的多难岁月里度过的,身体和心灵的重重创伤,没有令他在随波逐流中失去理想,恰恰相反,他却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将情感倾注毫端,创作出极具个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生活磨练者父亲这一代人多重的个性,亦静亦动、亦雅亦俗、亦商亦艺、亦屈亦伸,在众多的矛盾之中找回自我,塑造自我,自觉地求知求真,是父亲在艰难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以全部精力去发掘、去积累、去开拓,授业解惑,传播良知,更不以强硬的教条示训,试图改变女儿在新的时代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人生观和生活情趣,在坚持不懈做出点滴进步或卓有成就之时,父亲依然默默地耕耘,保持着那一颗平常之心。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玩世不恭”看成一种态度,是多少带有贬意的,父亲却用它作为一种境界,那便是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一种自由挥洒又可以自我嘲讽的境界了。玩,可以说明一种玩的状态,乐在其中又运转自如,是意味着玩的名堂还不止这些,至少是一个行业的圈子,不恭则不仅是对权威、权贵的不屑,那只有玩到高度自信,高度自由境界的人才能达到,即是他对自己已经取得成绩的不屑,那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更新,不断追求新高的态度,由此可见,在父亲的眼中,只有更高,没有最高,他的作品所以具有气象万千的境界,便是他具有万千气象的心理了。
  很快,父亲将度过他的天命之年,看着他的同学已经陆续地退休离职,父亲却说他的艺术生命才刚刚开始时,我仿佛感觉他还是个而立之年――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在书城的翠碧轩每日依然步履稳健地忙碌不停,他将“诗为帅、书为先、画为妙、印为灵”之昌繁艺道、不分畛域艺术人生当作永恒的追求和永恒的张扬。
  陈祥先生在《湖北代表书家作品集&陈祥卷&后记》自序:
  是新世纪民营时代的拓荒牛,默默者生,默默者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破浪乘风。“以艺会友、以商养艺”是立足发展的基本;“昌繁艺道、不分畛域”是我们艺术人生永恒的追求。
  自觉地求知求真,是在艰难困惑中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对自己的曲折人生依然充满善意,并且在我们的事业取得点滴进步或者卓有成就之时,依然保持着那颗平常之心。
  陈祥先生不但以书法篆刻艺术赢得大家的赞赏,以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赢得大家的钦佩,还以幽默的语言赢得大家的喜欢,他用他那独特而不标准的粤语来表述深圳人、香港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味道很足,每每令人抱腹大笑,而笑过之后,又让人对现实社会、对人生深刻反省。
  陈祥先生的喜怒哀乐、冷暖人生,我们不能完全体会,但我们可以记载。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林荣华于飘逸轩记
一、特别的日子――陈祥先生57周岁生日
  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特别之一,它是星期五,周末;特别之二,它是农历十一月初三,冬至(俗称“冬节”);特别之三,它是陈祥先生57周年生日。
  18:30,我们四人(刘中南、黄泽帆、柯金胜、林荣华)带着生日蛋糕从深圳宝安出发,由于周末交通堵塞等原因,20:00才到达深圳罗湖黄鹤楼酒家。当我们到了荆州房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两桌子前来为陈祥先生祝寿的朋友,原来我们是最后到的了。前来祝寿的朋友中,有高至七八十岁的老前辈,有五六十岁的前辈,有三四十岁的兄长,也有年纪比我们轻点的兄弟,让这么多前辈和亲友等候,我们显得过意不去。
  我们坐定,陈祥先生的生日晚会就开始了……
  陈祥老师自己主持晚会,先逐一介绍来宾,除了我们,还有来自香港的前辈陈文长老先生(书法家)、林智育先生(文化艺术界),有来自南山的肖隆洲老先生(书法家),有来自深圳古玩城林锦赞老先生(诗联专家),有来自罗湖的李德平先生(画家),有来自湖北黄冈的贺少安先生(书法家),有来自广州王耀中先生(书法家)及夫人,有来自深圳金地集团老总郭国强博士,有来自南山半岛物业副总陈宗钊先生,还有书画家朱荣华先生等20多人,基本上都是文化艺术界的朋友。
(陈祥先生主持)
(林智育先生)
(贺少安先生)
(王耀中夫妇)
(尹小钦先生)
  贺少安先生以其篆书“金石寿”、肖隆洲老先生以其行书《岳阳楼记》、王耀中先生以其小楷《古诗词》,
刘中南、黄泽帆、柯金胜精选一饼云南普洱老茶,我与夫人陈少佳订做一个大蛋糕,陈祯同学(陈祥先生之女)和黄鹤楼酒家的总经理万小姐送来鲜花,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为陈祥先生的57周岁生日表示祝福!
  接着大家一边用餐一边表演节目,林锦赞老先生专门带来广东乐器,先为大家来一曲,音乐高雅,曼妙如丝;
陈祯来一段诗歌朗诵,抑扬顿挫,优美如画;陈祥先生听了自己女儿的独诵,也来了劲,就和陈祯来一段双人合诵《琴台新曲》,其乐融融;贺少安先生也来一段模仿秀,赢得大家开怀大笑;林智育先生邀请陈祥先生合唱一曲,两人一如小孩玩耍,陶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王耀中先生,又唱又跳,又模仿又比划,还不停跟鼓励大家不要太拘束;陈祥先生也是一位多面手,不但书画、篆刻内行,唱京剧、拉京胡、朗诵诗文也都很在行,为自己生日晚会的气氛增添了不少光彩。
  当大家知道我们(刘中南、黄泽帆、柯金胜、林荣华)除了来祝寿还以“中国艺术论坛”名家系列访谈的名义来采访陈祥先生时,大家对我们的做法大加赞赏,同时要我们谈谈关于网站和采访的相关事宜。我们“中国艺术论坛”的总版主、管理员刘中南先生站起来说:
  我谨代表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论坛”、赵永金主席和我们几位,祝福陈祥老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赵主席远在北京,未能参加今天的盛会,他特意让我转达对陈老师的祝福!今天也是冬至,在这里,也向在座的各位前辈、学长表示节日祝福!
  陈祥先生是深圳文化艺术界的前辈,鉴于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我们今天此行,一是为了给陈祥先生祝寿,二是代表“中国艺术论坛”名家系列访谈活动来采访陈祥老师。
  接着,刘中南先生详尽地介绍了“名家系列访谈”活动和“中国艺术论坛”目前的运作情况,特别强调了“中国艺术论坛”的“艺界新闻”、“书画互动论坛”、“艺术商品交易”三部分,赢得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支持!贺少安先生有感而发,现场作一联:
  登山渐觉心胸阔
  上网方知世界宽
  (特别说明:参加陈祥老师生日晚会的很多人,不管是文化艺术界的还是商业人士,都认识赵主席,可见赵主席在深圳的影响)
  最后,陈祥先生为大家赠送特制的毛笔,并当场为大家题写扇子,作为纪念。
  整个生日晚会,由于大家的积极参与和节目的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亲情和友情的交融,同时闪耀着文化和艺术的品味。
  夜深了,已经12点多了,陈祥先生生日晚会刚刚结束,而我们的采访也刚刚开始。
  12月23日,00:30左右到达陈祥先生的家。陪伴我们四个人进行访谈工作的还有另外四位:林锦赞老先生、陈宗钊先生、陈祯、陈少佳。相比以往的访谈,这次显得格外的热闹。
二、不平凡的人生――陈祥先生的经历
  我与陈祥先生认识于1999年9月,至今已经七年多了,这么多年的交往,给我很深的印象,总的感觉就是“不平凡”!
(一)从知青上山下乡到装卸工人――湖北35年
  1949年12月,陈祥先生出生于湖北武汉,祖籍黄陂。
  年(16-19岁),因中央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来到襄樊市保康县――鄂西北大山区插队落户。
  年(19-29岁),招工到安陆汉丹铁路当装卸工人,陈祥先生告诉我们,当时他最多一天卸60吨煤。
  年(31-34岁),工作对调,到武汉港工作。篆刻作品陆续在报刊杂志发表。1983年到武汉电视大学补学文言文。
  1984年(35岁),在武汉创建翠碧轩书画苑,《湖北日报》、《汉江早报》还做了专题介绍,并加入武汉市书协,参加省、市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陈祥先生的前35年,虽然从事的行业都不是文化艺术方面的,但他从不放弃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实践,而是想方设法的学习,寻师访友,自学成才,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深山里,在长江边,在孤灯下,在车厢中,在休息之余……
(二)以篆刻为生――立足深圳
  1984年(35岁),独身南下广东深圳,先后在广州沙面宾馆、深圳罗湖春园商场(原火车站旁)落脚,在宾馆、商场摆个小档口,以篆刻为生。陈祥先生跟我们讲了当时的情形:
  刚来深圳就在春园商场摆档,第一天,没人光顾;第二天,也没人光顾,心里有些发慌了。到了第三天,终于来了个香港人,从广西桂林买了一些印章石,共16方,让我给他刻印。
  我开价说:“一个字10块钱。”
  他说:“太贵了,5块行不行?”
  我粗略算了一下,1方印三个字,15块钱,16方印就有240元,于是答应了。  
  陈祥先生还讲了那天晚上刻印的事情:
  那时我住在湖北宾馆二楼,通铺,是集体宿舍,一晚2块钱。当晚我刻到深夜,16方才完成了9方,开着灯影响其他人睡觉,于是我到洗手间去刻,一直到天亮才全部完成。这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
  后来,陈祥先生又到了深圳湾大酒店。在这里,陈祥先生广结善缘,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奠定了在深圳发展的基础。换一句世俗的说法,就是“捞到第一桶金”。陈祥先生告诉我们:
  在深圳湾大酒店,刻印的润格是一个字10块钱。当时香港客人很多,而且排着队等待刻印。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好几千块收入。
  一天几千元,就是在现在,都是一个不少的数目,何况是在80年代初期。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是有人得了红眼病还是陈祥先生太刺眼了,有一天,********把陈祥先生“请”到办公室,很傲慢无礼、几近荒唐地训斥了他一顿,不准他在深圳湾大酒店继续经营了。
  陈祥先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于是回了湖北。但还是心不甘、情不愿,自己的一番热情,怎么就遇到这么无礼的“待遇”呢,于是就给*****写了一篇长信,诉说了其中的苦情。
  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收到这份信后,十分重视,并给陈祥先生回了信,信中先表态将对深圳个别同志的无礼行为进行严肃处分,并表示非常欢迎全国各地的艺术工作者都能参与深圳的建设,同时欢迎陈祥先生再到深圳,为深圳的文化艺术做贡献。
  后来陈祥先生又来到了深圳,先后在南山区西丽湖渡假村、宝安区石岩湖渡假村从事篆刻艺术创作和经营。
  也就是在石岩湖渡假村,他认识了一个本地女孩子,最后走在一起,并有了女儿陈祯。
(三)“两箱子证书不如两箱子美金”――家庭波澜
  1986年,陈祥先生与曾女士在深圳结婚。
  1987年,生下女儿。
  1990年,在宝安区新安湖花园购房定居。
  陈祥先生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汉人,经过六七年()的努力,摇身一变,变成了全国的经济特区――广东深圳人。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幸运的,也是十分幸福的,更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然而现实是不是这样呢?
  2000年,陈祥先生与夫人办理了离婚手续。
  当时,陈祥先生告诉过我:
  由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思想、沟通等问题,我们离异了。宝安,宝安,得宝而安,我却得宝不安。
  这段婚姻只经过了14年,而他们的女儿才13岁……
  陈祥先生告诉我们:
  她(指陈夫人)曾对我说:“你两箱子荣誉证书不如两箱子美金。”
  我说:“你两箱子美金买不到两箱子证书”。
  也许这就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不同吧!
  “两箱子证书”的意义是什么?它记载了陈祥先生的求艺生涯,它彰显了陈祥先生艺术的成就,更是体现了陈祥先生对艺术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苦苦地经营、坚持不懈地追求!同时,它也是“一把辛酸泪”,一把要付出极高代价的辛酸泪。
  陈祥先生对艺术执着追求和心灵的深处那一份真情,陈夫人哪里知道!而我们又能了解多少?理解多少?体会多少?
  陈祥先生家庭不幸的事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活生生的例子!在文化艺术追求与物质经济追求之间,我们会怎么选择呢?我们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放弃“不却实际”的文化艺术,还是像陈祥先生一样,继续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或者有其他更好的路子可走呢?这值得每一位从事文化艺术、奉献文化艺术又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的人们的深刻思考!
(四)个体户耶?儒商耶?――民间文化交流大使
  陈祥先生说自己是“个体户”,有人说是他是有文化的“儒商”。其实不管是个体户还是儒商,陈祥先生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陈祥先生自己的话讲是“精神生活的家园”),经年累月,日日夜夜,风雨无阻,经营着那份神圣而高贵的事业。
  陈祥先生是活跃于社会的活动艺术家,他积极参加书画艺术界的活动,用实际行动大力支持书画事业的发展。2005年底,我编撰《陈祥先生艺术年表()》的时候,看到一条条参赛信息,一次次获奖资料,感触颇深。这一次,我们采访时,就发现很多书刊报纸都收集有他的作品。
  陈祥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曾300余次应邀参加国内外书画篆刻大展大赛,或获奖收藏,或入典入集,或专版介绍,并几十次召集艺术雅集,组织艺术研讨会,举办艺术展览,于是有人称赞他为“民间文化交流大使”。
  这个称呼也许有点过了,但是细细想来,也是很中肯的。我们细想一下“其作品曾300余次应邀参加国内外书画篆刻大展大赛”这句话,不说陈祥先生的艺术造诣,就“300多次”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情况,我们一年参加外界的活动是10多次,多一些的人也是几十次,就每人每年按30次计算,300多次也要10多年的工夫呀。
  人是很矛盾的。有人认为艺术绝不能沾铜臭味,不能与金钱扯在一起,哪怕是一点点。既要求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又要求艺术家要创作出最纯洁的作品,其实这是非常矛盾的!这种对艺术纯洁神圣不可玷污的愿望固然是好的,但是未免太天真,太不切合实际了!
  陈祥先生说:
  “以艺会友、以商养艺”为我立足发展的基本;“昌繁艺道、不分畛域”是我艺术人生永恒的追求。
  虽然我们不是个体户,也不是商人,但“以艺会友、以商养艺”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去体味的!虽然我们的志气没那么闳远,我们的心胸没那么宽广,但“昌繁艺道、不分畛域”这种思想很值得学习,这种行动很值得推广!
  在一个艺术家不谈艺术谈经济、商人不谈经济谈艺术的社会,有一些艺术家站出来点拨艺术的神圣本性和倡导艺术的良性发展,这应该是一件可歌可颂的现象!
(五)深圳文化艺术的前辈――见证深圳发展
  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在广东“画了一个圈”,从1979年开始,政府大力投资深圳的建设。深圳由一个渔民村落,经过“一夜之变”,变成了全国典型的经济特区、现代化城市。
  1984年,陈祥先生来到深圳,至今已经有23个年头了。从他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的为深圳的文化艺术事业做贡献。从个体经营,到雅集文人墨客;从引领内地艺术家,到举办大型展览;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到心存天地、人道之间。下面这些资料,也许多少能反映一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云大师书法市场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