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相机快门速度怎么调,帧速率对应着人眼的什么部位的什么

日前中央电视台录制二部在使用索尼4k摄像机进行25P节目制作的时候,发现在体育节目和歌舞类综艺节目的拍摄画面会有强烈的卡顿感。因此邀请到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的老师进行原因的分析和探讨。...
那么要减少25P有时观众无法忍受的跳变卡顿感,就要思考跳变的本质是什么?◆ ◆ ◆
◆画面跳变产生卡顿感的本质就是相邻帧间信息发生变化,且该变化人眼无法适应?被摄物内容在相邻帧之间的变化,但摄像机不动、物距焦距焦点不动,主要有:
相对大小变化:影响很明显相对位置变化:影响很明显,分XYZ轴运动变化,具体影响参考下面,影响程度基本类似颜色变化:相邻帧同个像素点颜色跳变,若跳变的像素点百分比很大,就很明显明暗变化:同上,但稍弱,人眼明暗敏感弱于色彩虚实变化:被摄物出焦平面范围,影响很微弱,除电影级别制作几乎可忽略
?摄像机运动,但被摄物基本不变,主要有:摄像机X轴、 Y轴、 Z轴或者同时运动:影响很明显,具体可以大致按照下面关系计算出来。X轴最明显, Z轴略次之, Y轴是X轴的四分之一左右,那么显然Y=X轴线( 45度)是X轴的一半镜头推拉变焦:影响明显比1稍弱镜头焦点:影响很微弱,除非大面积的景深变化时容易引起卡顿感?以上讨论因素的影响程度均建立在其他因素的控制变量前提下◆ ◆ ◆
◆要减少卡顿感,本质就是要在允许范围内减少以上因素产生的跳变
仔细考察当时拍摄的情况,寻找这些因素以及可被改动的可能,你可以创造很多方法。下面分类给出一些方法,希望是给到启发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套用:
?帧率的调整(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了)
虽然是25P,但如果后期制作能承受,可以尝试30P拍,最后输出25P, FCPX/davinci都有很好的补偿算法。看起来没增加多少,但效果试过就知道分析拍摄内容,对于实在跳变大的镜头选择高帧率拍;甚至是120P等高速拍,后期再提速到25P变成正常速度,都有很显著的效果,而且不会增加过多的带宽负担帧率提升的本质是增加了离散的点,因此最好选择合适运动轨迹;而且意味着每帧画面记录时间缩短了,快门速度、光等相关因素都要一起考虑调整,详细参考快门速度?快门的调整(一定依照之前讲的快门原理)
快门速度越快,清晰但离散跳变感强;反之动态模糊。所以要寻找适合的模糊程度,太快太慢其实一般都不被采用,而且不同画面内容和要表现的画面意图都需要不同模糊感电影的快门通常会定在1/48秒即180度,也就是帧率的一半;电视也经常参照这个标准,定在1/50。这样能覆盖基本的画面跳变(一般的相对运动速度、细节变化程度等等),可以获比较平均的模糊和卡顿感。但这毕竟是一个供参考的均值,具体情况中还是会有很多根据特定的内容和要表现的主题改变,例如主体是广角镜头前飞驰过的车和里面的人对话,就必须要以清晰为主牺牲卡顿感等等。 4K因为在更大屏看,模糊不清会特别明显,所以一般是1/100要熟悉不同设备快门的呈现感觉:机械快门、滚动快门、全局快门,它们在清晰离散和动态模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FS7没有全局快门,其实就不适合做高速凝结的拍摄方式从单帧摄影开始,熟悉不同物体的跳变程度。如右图虽是静态摄影,单反的快门感觉也不同。但大致的运动速度和比例关系可以参考,也可以在拍摄前多做测试,寻找一个合适的动态平衡关于要获得清晰凝固物体的效果:
要分清是否全域快门,对于卷帘快门来说快门速度不是一味的快;基本上在1/250秒
左右如果无法获得较正常的影像,再快也会产生果冻效应,因为物体相对速度太快;
而且过高的快门速度会造成局部的闪烁,原因可以按上面快门和帧率的关系来分析卷帘快门的工作方式导致的果冻效应:对于25P来说, 1/250秒也是个可参考的数值,这个速度才能获得的凝固物体运动基本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卡顿感了,以内还是能接受的。其实已经把焦距物距因素算进去了。
有时候甚至会用慢快门制造特殊效果来弥补难以权衡的离散和模糊直接的关系:
(慢快门指低于帧速率的快门速度,多余的光积累在缓存中叠加到每帧画面上,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平滑拉丝模糊,利用极端的模糊制造美感,说明没有绝对的指标规定)
?降低相对运动速度(主要是保证视觉中心和关注的主体焦点跳变卡顿感较小)
通过构图降低,如:避开跳变很大的前景;改变机位让画面主体从X轴运动向Y轴靠近;改变画面主体的物距;等等。主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并没有改变,变的是相对的。通过改变焦距降低,经常也伴随着构图和景深的改变,如:前后景有巨大跳变的物体,长焦拍摄保证主体卡顿感合适的同时虚化了前后景,相对内容跳变减小,而且比用非长焦拉近物距获得同样景别时,前后景的相对位移减小了,所以卡顿感减小;广角也有适合的场景。而且,改变焦距一定要注意配合快门速度的使用,一般的安全快门速度不低于1/焦距通过摄像机运动降低,如:跟随主体运动,此时减小跳变的程度和优先级也遵循XYZ轴原理,即抵消最严重方向的跳变,但可能会引起画面中其他客体跳变感增强,所以要合理选择主体。通过增加辅助设备降低,其实原理类似摄像机运动,就是抵消某个主要轴向的跳变?降低画面内容变化的跳变
适当减少跳变的高频细节,它们会造成非常强烈的卡顿感。如:有可能的话,在必须跟住主体的运动镜头中,把细节丰富的前景如斑驳的树干换成光滑的叶子等,能虚掉的话当然更好;FS7中也有一个容易忽略的参数:细节校正要确认关闭。现在业内很喜欢用CINE EI这种电影预置模式拍摄此时细节会默认关闭,但如果选择CUSTOM时,则要到PAINT菜单中手动关闭。如果大面积的细节受损导致主体也遭到影响,那与你的后期沟通,在调色时可以锐化所需的主体并且能做到跟踪,现在的调色软件处理出来效果都会比前期造成的卡顿感要小。一定要提前明确你的画面主体,保证它有最合适的跳变和动态模糊后,尽可能弱化你的客体,如:景深无法改变下,前景娇艳浓郁的红花会因为相对运动产生强烈卡顿感而且很抢戏,这时候可以通过压暗、降低饱和度、甚至换个前景等方式来弱化这种卡顿感,减少跳变的画面内容;方法可以很灵活,甚至有过这样的场景:运动镜头,前景很复杂但确实必须需要,但主体物距较远跳变较小,这时候可以牺牲主体,让前景跟随摄影机一起运动保证相对静止◆ ◆ ◆从本质来说,上述问题其实基本都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因素:
拍摄物的相对运动速度(物体运动、大小变化、变焦、虚实)拍摄物的复杂程度(内容复杂、色度、灰度信息复杂)拍摄物的高频细节程度分析这些因素导致的不同跳变对人眼卡顿感的影响强弱,善于利用动态模糊(不是所有时候都要清晰)与创作意图、制作成本进行权衡,并多在合适对应的观看环境亲身去感受不同的视觉感觉。最终,找到一些合理的改善方式。因为那些方法就好比paint菜单,调整的参数也能存成预设,但未必适用在每个场合。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25P制作中“卡顿感”的前因后果(上)
?无敌导播之监狱风云 ——【AWS-750优秀征文选登】
?【视频大讲堂】MVS专业切换台(六)
?手持机皇PXW-X280解析 基础篇二:聚焦辅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设定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设定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花上一两分钟,检查以下这几项设置,会让你拍摄的画面拥有最佳的视觉效果,并且符合专业制作的技术要求。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单反相机拍摄视频如何设定,一起来看看吧。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设定
  设定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
  现在我想没有人在拍标清了吧,所以我们这里只谈高清。
  高清的标准分辨率有以下两种:1920 x
x 720。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制作的影片最终多是通过网络传播,其实使用720的分辨率就足够清晰了。而且720由于数据量较小,对于存储卡的容量、存储速度以及后期制作的电脑硬件的要求都会低于1080,可以减少入门者的经济投入。
  帧速率有以下几种:60帧/秒(实际为59.94帧/秒,为方便起见,记为60帧/秒)、50帧/秒、30帧/秒(实际为29.97帧/秒,记为30帧/秒)、25帧/秒、24帧/秒(实际为23.98帧/秒,记为24帧/秒)。60和30是NTSC制的标准,50和25是PAL制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国等NTSC制地区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帧速率;如果要在中国或欧洲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帧速率;而24的帧速率最接近电影的视觉效果(电影胶片拍摄的标准速率为24格/秒)。如果我们的影片是在网络传播,那么选任意一种帧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议选择24。
  我们都见过影视剧或广告中的慢镜头。这些镜头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制作实现的变速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更高的帧速率来拍摄,然后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动作效果。比如:我们用50P来拍摄一个镜头,在后期软件中将它变换(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Premiere里叫做&解释&)为25P,那么原来50帧的画面还是50帧,但这个镜头画面的时长却从一秒钟变成了两秒钟,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相当于原来速度50%的慢动作画面。
  所以,如果你在拍摄之前做好了详细的计划,那么在需要慢动作效果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设定帧速率来获得。大多数的相机需要我们在后期软件中来制作变速效果,但有的相机则可以自动完成。
  扫描方式有两种:隔行扫描(用i表示)和逐行扫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对于扫描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网络视频来说,我建议选择逐行扫描的方式,在电脑显示屏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另外采用逐行扫描拍摄的视频素材,在某些后期特效的制作中可以获得比隔行扫描更好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把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这三项或其中的两项合在一起,用一些缩写来描述。比如我们常见到的一些专业术语: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各种视频格式的技术术语缩写。
  当然,目前的相机并没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几种。不同的相机,所具备的格式往往也不同。
  设定白平衡
  在进行数字图片拍摄时,RAW格式的图片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在后期制作中根据需要来改变色温,但视频就不同了。由于相机目前只能记录高度压缩后的视频画面,所以在后期我们改动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必须尽可能地设定合适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温统一,通常机身自动白平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表现。但如果碰到拍摄环境光线比较复杂的混合色温,就比较麻烦一点。视频相机通常都支持手动白平衡的设定,我们可以根据机身内置的模式(如:太阳、阴天、钨丝灯等等)来设定,有的机身还允许我们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来精确调整白平衡。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不同类型光源的色温。
  新手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将白色的物体准确地还原为白色并不是我们设定白平衡的标准。为什么?想像一下:在绿色荧光灯下的一张白纸,我们是应该把它拍成绿色,还是白色呢?显然,绿色更符合大多数人认识。另外,白平衡的设定还是调整影片色调的重要手段。再想像一下:同一个场景,同一顿晚餐,同一对情侣,他们是悲惨凄凉的分手?还是浪漫温馨的初次约会?不同的故事表达,可能也会影响到白平衡的设定。
  如何设定白平衡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新手需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熟练掌握。关于设定白平衡,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场景中人物的肤色来设定。对于人的肤色,观众是有习惯性认识的(显然,你将一个黄种人的肤色拍成红色,观众就会很不适应),将人的肤色调整到符合观赏习惯的色调会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如何调整画面的色调并不仅仅依靠白平衡,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比如:灯光),通常需要全盘考虑,这个我们以后再具体讨论。
  设定光圈和ISO
  如何设定光圈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不过视频拍摄时,对于光圈的设定有时候与图片拍摄是不同的。图片拍摄时,我们通常只需要考虑单副画面,而视频拍摄时,我们需要考虑前后几个镜头的衔接问题。比如,我们拍摄一组两人对话镜头(即正反打)时,可能两人所处的位置导致环境光线不同,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曝光。因为光圈的变化会导致景深发生变化,而当你把这样的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时,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像这种情况时,我们通常会在分别拍摄两人时,保持同样的光圈,以保证同样的视觉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来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在视频拍摄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
  在较暗的拍摄环境中,提高ISO,可以帮助我们将画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适的程度。现在的视频相机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让我们在很暗很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拍摄到可见的画面。但如果ISO值过高,就会让画面产生大量噪点,影响画质。所以当光线不够时,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应该把它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而这个所谓的合适范围,并没有标准。不同的拍摄项目,不同的相机,范围都不同。比如一些新闻或记录性质的影片,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现的,我们当然需要以&拍到&做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损失画质,也会提高ISO来保证曝光正常。而电影或广告这类的作品,通常对画质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最普及的视频相机&&佳能EOS系列单反相机,在网络中许多专家和摄影师普通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由于160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数时,画面的噪点较少,画质最高。我建议的ISO值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单反上使用高于1600的ISO来拍摄视频。
  设定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的设定有三个作用:
  1、调节画面运动(机身运动)和画面内运动(画面内人或物的运动)的视觉流畅感。
  2、调整曝光。
  3、避免频闪。
  1、调节运动的流畅。有图片摄影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快门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动作就越清晰。但在视频拍摄时,如果快门的速度设置的过高,会导致视频中的运动(包括画面运动和画面内的运动)变得不流畅。我的建议是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帧速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帧速率设定在24或25,就把快门设定在50;如果你的帧速率是30,就把快门设定为60;如果帧速率是50,就把快门设定为100;如果帧速率是60,就把快门设定为125。
  2、调整曝光。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大;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门还可以调整曝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按照上面的两倍原则来设定快门速度,依靠其实手段(光圈、ISO、滤镜或灯光等)来调整曝光。但如果用尽了别的手段还是曝光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的降低一点快门速度,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但要注意,快门速度最低不能低于30。如果光线太强,却不能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降低曝光(不过,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镜头来拍摄没有快速运动物体的风景,其实提高一点快门速度也不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3、避免频闪。我们平时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灯等),其实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频率闪烁的,只不过我们的肉眼可以自动调节来适应这种闪烁,会让我们觉得光是持续的。但相机却会把这种闪烁忠实地记录下来。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拍摄的画面中会不停地出闪烁的条纹。
  如果我们在供电频率为50Hz的地区(比如:中国和欧洲)用NTSC制来拍摄,或是在供电频率为60Hz的地区(比如:美国和日本)用PAL制来拍摄,都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简单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当地供电频率的倍数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区,将快门速度设定为50或100;在60Hz的地区,将快门设定为30、60或125。
  设定风格档
  这个东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机里有不同名称,比如佳能称它为&风格档(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胶片模式(Film Mode)&。在这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用佳能的名称&风格档&来称呼它吧(因为,佳能的用户最多,而且佳能单反的此项功能最为强大)。
  风格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原来的胶片摄影中不同品种的胶片拍的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对比度、锐度和色调,也就是俗语说的&不同的味道&。风格档的作用也是如此,通过使用不同的风格档,让我们不必经过复杂的后期调色,就可以轻松地让我们的影像实现不同的&味道&。
  大多数相机都内置了几组风格档供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有的相机还允许我们在内置的风格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参数,并可以保存成自定义的文件,方便我们随时调用。而佳能还为用户提供了风格档的编辑软件,可以让我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细的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档。
  风格档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我们要因题材、环境和个人的喜好来自行决定。那么该如何确定要使用什么风格档呢?我们从两个方向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档、色温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摄时就实现想要的色彩和影调。也可以在前期尽量让画面保留更多细节和更大的宽容度,为后期调色留出最大的空间。
  佳能相机因为支持自制风格档的导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和个人用户为它开发的独特的风格档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显地提升佳能相机拍摄的视频质量,方便用户制作出更具有&电影感&的视频画面,我强烈推荐佳能用户使用它。
  设定音频
  音频功能一直是视频相机的薄弱环节。大多数的相机不能允许用户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没有实时显示的音频表,没有XLR的音频输入接口,没有可供监听使用音频输出接口。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录音设备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那只能尽力而为了。
  如果你的相机可以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声音状况调整好电平,最好先录制一段,然后回放,听一下。如果你的相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实时的音频电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么确认此项功能已经开启。
  相机上的内置话筒基本上是不能满足我们声音采集的需求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支外置机头话筒来提高录音效果。使用外置话筒时,千万要记得打开话筒的开关。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摄时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关于这一点,我很喜欢GH2的贴心设计,当插上外置话筒时,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一句话,提示你打开话筒。
  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
  在开拍之前,记得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这是一个极为简单但又极易被忽视的操作。这在拍摄一些新闻或现场演出等不可再现的场景时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在采访、广告或影视剧的拍摄中,如果因为电池或存储卡的剩余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摄中断,虽然可以更换后再接着拍摄,但也会打击到被拍摄对象、摄制组其它成员甚至你自己的创作情绪,还会给别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其实,我们只需要在开拍前花上几十秒,检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注意事项
  快门数的计算方式和选择
  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参数之一,在录像中也能决定你拍出来的影片流畅度及效果。就现在大家拍电影时比较常用24p来说,在拍摄之前应该将快门值设定在多少比较保险呢?如果说想要清楚拍出拍摄物的每个动作和行为,大家可将快门数设定为帧数的两倍,即若帧数为1秒24个画面,那快门速度则可提升到1/50s比较保险,不过如果是追求物体移动时的残影效果时,则可再将快门速度降低。设定好后的快门数,尽量不要在拍摄过程中任意更改。
  光圈决定景深深浅
  在摄影中,光圈大小既能控制光线进入相机,也能利用大光圈制造出美丽的浅景深来突显主题。不管选择大光圈还是小光圈,依然不建议在拍摄过程中变换光圈大小,最好还是暂停一下再调整数值比较保险,哪怕你用的是拥有无级光圈、变焦环的电影定焦镜。当然这样的镜头很适合用来拍影片,尤其是在进行手动变焦时,更容易拍摄出电影中常见的焦点转移的感觉。变焦时也比较流畅。
  关于动态录像中的ISO值
  感光度的选择,决定着影片画面的细致度,这部分就和静态摄影差不多,当你的感光度越调越高,颗粒感或噪点越明显。和前面两参数一样,最好不要在录像过程中更改ISO值,以免影响整个影片的曝光度。
  曝光:瞬间与持久的差异
  一般就我们所知的静态摄影,曝光决定在快门释放的那一瞬间,就算需要补光,也可通过闪光灯来进行协助。然而动态录像一般讲求恒定常量的曝光,若非要制造特殊效果,不然在影片场景中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曝光变化,否则影片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恐怕不是很妙。
  选对拍摄模式
  为了掌控相机内的设定从而达到稳定的曝光效果,在选择拍摄模式时比较建议使用手动模式来进行拍摄,因为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多少都有不可控因素存在,只有在手动模式才能完全自我地掌握参数设定,较不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 &
猜你喜欢::
【猜您感兴趣】
单反相机提供的白平衡功能导致很多装在镜头上的外置彩色滤镜失去了作用。不过,这里有一些滤镜仍然很有用,而且你应该考虑把它们收入摄影包中。下面是学习啦网络...
全画幅画质,高便携性的准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EOS 6D具备约202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在高画质的基础上实现小型轻量化的高便携性,是为摄影发烧友设计...
器材这回事,未买的总比买了的好,未买的时候总是嚷着要买,说到天花龙凤什么镜皇之皇、什么最强BODY、什么旧机太慢、什么快门时滞、什么早买早享受......这些都...
不论是卡片相机还是专业单反,数码相机都是昂贵又娇贵的数码产品,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像使用一次性胶片相机那样对待它。下面是学习啦网络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如何保...
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定焦镜头?相信这是不少摄影新手的疑问。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新手选择适合自己的定焦镜头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手选择适合...
无可否认,风景是初学至富经验的摄影老手也喜欢拍摄的题材,当中的技巧多如繁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知识一定要学懂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朋友非要跟我争论快门速度跟录像没有关系,我要怎么跟他说【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61,385贴子:
朋友非要跟我争论快门速度跟录像没有关系,我要怎么跟他说收藏
我说 快门快慢影响进光量,速度慢了,光进来的时间就多了自然就亮了他说 拍视频跟拍照片能一样么。。。你拍摄视频的时候快门会动么。。。?我不知道怎么说了
商务办公,营销礼品,员工福利,办公电器,企业专享不止五折,企业年末采购选苏宁!苏宁企业购,正品低价,品质保障,一站式本地化采购服务平台,采购专线:
你的确不知该说什么
好像视频的快门速度和照片的是不一样
就是一个进光量的事。。你直接演示一下不就行了嘛。。。有些人,光说是不会把脸打肿的
其实去我一直也想问这样的问题,反正调到1/50 快门没错
视频要保证帧速率,快门太慢肯定不行,否则就成延时了,一般都是iso光圈控制曝光
当然,一定也要考虑快门的。运动模糊能让画面更流畅
楼主其实我也想问。。。
拍视频的时候快门速度有什么用?快门的确没动啊~
难道是像无反相机那样的取景吗?
✎﹏₯㎕﹍﹍﹍﹍﹍﹍﹍﹍﹍﹍我有一个特异功能( ・ิω・ิ),就是我可以把我的眉毛摘下来,( ・ิω・)ノิิ摘下,( ・ิω・ิ)安上, ( ・ω・ิ)ノิิ又摘下,( ・ิω・ิ)再安上,╰ิิ( ・ω・)ノิิ2边都摘下,╰( 0ω0)ノ草!掉地上了,快帮我找找。
原来视频就是每秒30张连拍啊
视频快门1/48以上,灯光nd控制曝光,没有灯光nd得前提下,弱光加iso 强光动快门。。
拍视频的时候快门不是不动的吗?
你拍视频的时候还一直有机震?
录像时快门还会跟拍照一样咔咔咔?你朋友没错
我懂你的意思,你和你朋友不冲突,你们争论的点就不是同一个点
楼主是来求打脸的吗?
就问一句,人家摄像机没有快门,怎么摄像的,快门根本和摄像无关
。。。。我去。。。。录视频会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那录一分钟录像,是不是能用单反当乐器咔咔咔了?我读书少不要骗我!!录像快门根本不咔咔咔好不好啊。。。你朋友说的一点没错,唯一错误就是忘了一句话,宁愿跟明白人打一顿架。。。也不。。。。
单反摄像,快门速度的确影响进光量。我买的几台单反都是拿来拍视频的。
录像的时候,物理快门是不动的,但是还有通过控制感光器是否记录信息的电子快门工作。这里快门的意义,是能控制画面的连续性,凝滞性。当然也能控制曝光,在光圈和ios固定,不是自动的前提下。
楼主烧饼,拍视频快门是全开的好伐
可以理解是每一帧的快门速度,所以一般24 25 30fps的视频,最低快门速度是1/30。然后拍摄运动场景,快门速度可以选高一些,一般来说,快门速度选择为帧数的二倍的倒数,人眼看起来是最舒服的
拍视屏的快门可以这样理解..最低1/30....最高1/8000,那么就是说,传感器要维持每秒采样30张照片的速度,也就是帧率,快门去到1/8000是加快传感器的扫描频率,1/8000秒内采样一帧,1/30的话就是1/30秒内采样一帧
楼上好多不懂的 。摄像机的的快门速度是你每一帧画面的扫描时间,帧速率是每秒钟所拍摄的帧数,快门越快画面的连贯性越差
从撕逼中学知识反吧特色
就是这样设置的吗?
视频快门速度和照片不是一个概念
好吧,其实这问题就是,楼主朋友说的单反的电子控制机械快门,和楼主说的广义上的电子快门的理解不同,,,好拗口啊,还是上张车展渣图给大家喷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快门速度一般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