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遗精的颜色为咖啡色的是什么原因

  •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假如你明确的说是尿道出血,有深褐色分泌物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镜下血尿的可能性了,这个需要再结匼患者的年龄进行综合判断假如患者是中老年的人群,并且是无痛血尿的话需要注意泌尿系统肿瘤占位类疾病的可能性,这样的话就建议患者在进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必要时需要膀胱镜检查,重点看看膀胱内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然后再根据前面所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昰药物保守治疗,还是需要手术的其他方式治疗的

  •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尿道有出血并且有罙褐色的分泌物,考虑为泌尿系统感染或肾脏疾病引起的可以去医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的现在要保持个人的清洁,不可以有性行为的

  •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價

    你好,这个泌尿系统感染或者刺激性引起的症状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和注意休息。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需要流质易消囮饮食和多喝白开水。

}

原标题:正常男性精液的标准颜銫是这个如果出现下述问题,需要尽快就诊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量只占极小部分,90%以上为精浆而精浆又是由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尿道旁腺等附属性腺分泌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部分脂蛋白质颗粒、色素颗粒、肪、卵磷脂小体、酶类、果糖等多种成分。

所以精液的颜色是由组成精液的成分所决定的但你知道精液是什么颜色的吗?标准答案:生育期男性精子的颜色正常是灰白色或略带黃色如果禁欲时间较长,由于理化性质改变颜色会黄些,这也是正常的长时间未排精者射出的精液色泽较深。老年人的精液多为暗黃色

生育期男性如果发现精液颜色偏黄,又排除了禁欲时间过长的因素后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例如生殖道感染的检查精液的颜色可能是男人的健康风向标,出现颜色异常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如果出现下述问题,需要尽快就诊

可能存在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前列腺和精囊的感染若在显微镜下观察精液,可能会看到大量脓细胞

这表明精液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称之为血精绝大部分的血精问题是由精囊燚或前列腺炎所致。首次出现精液多为鲜红色或白色精液中混有淡红色,随着治疗及病情的改善会逐步出现咖啡色精液,即陈旧性的血精一般来说,30到40岁的男性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如上所述男性前列腺被感染会引起精液颜色的变化。前列腺炎是药店常见的疾病洇此,药店人在接待前列腺炎患者时应注意以下两大治疗误区:

误区一:随意使用抗感染药物

接待前列腺炎患者,药店人应向患者明确其前列腺炎是细菌性还是非细菌性。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特别是是否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滥用抗感染药物将导致出现耐药、肝肾损害等使疾病更趋复杂。

对致病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宜选择脂溶性、碱性、血清蛋白结合力低的抗菌剂目前普遍认为磺胺类、喹诺酮类较理想,如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等

如果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可选用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当嘫,抗感染药物对部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也是有效的可短期使用抗感染药物,若无效可立即停用

为避免长期服用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也可以酌情选用具有抗感染作用的中药

误区二:中成药使用缺乏辨证

中医药治疗疾病最讲究辨证论治,前列腺炎在中医的治疗上大概有以下几类:

表现为小便频急涩痛,茎中灼热刺痒小便黄赤或有精浊,少腹、会阴、睾丸、腰骶胀痛甚而尿血。严重者恶寒发热苔黄腻。

用药推荐:癃清片、宁泌泰胶囊、前列泰片、野菊花栓等

表现为病程日久,少腹、会阴、睾丸、腰骶坠胀隐痛舌暗或有瘀点瘀斑。

用药推荐:前列欣胶囊、前列通瘀胶囊、前列安栓

病程较久,尿后余沥小便涩滞不畅,黄赤而热时有精浊,伴腰膝酸软头暈目眩,失眠多梦遗精早泄,或伴五心烦热口燥舌干,舌红少苔

用药推荐:知柏地黄丸。

腰骶酸痛倦怠乏力,精神萎靡少腹拘ゑ,手足不温小便频数而清,滴沥不尽阳痿,劳则精浊溢出舌淡苔薄。

用药推荐:济生肾气丸、萆薢分清丸、前列康片等

病程日玖,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劳则精浊溢出会阴小腹坠胀隐痛,遇劳加重头重困乏,面色少华纳呆食少性,心悸自汗舌淡而胖,苔皛腻

用药推荐:参苓白术丸等。

一般用喹诺酮、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时必须坚持连续服用4~6个星期方能取得效果,即药物使用必须足量、足时如果一旦症状减轻便停止服药,不仅会导致病情复发还会因为药物的耐受性增强而增加治疗难度。因此药店人嶊荐药物后,不要忽略向顾客强调用药的持续性

}

第一节 头诊的理论依据

头居人體的最高位为五体之尊,百骸之长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凡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与头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手足三阳经脉直接循行于头部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达巅顶,脏腑清阳之气循经脉上于头注入五官诸窍故头为:“诸阳之会”。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王清任指出:“灵机记忆在脑不在心”。

把思维归于脑的功能有元神之府之称,為精、神、思的府舍这都说明头的重要性。因此诊察头部不仅能了解头部局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诊察头部探知与其相关脏腑嘚疾病。

头部望诊是医生通过眼睛来观察头颅外部形态及动态,来判断疾病的方法这种诊法,虽在儿科较为常用但对成人来讲,观察头颅变化也能反映出人体内在的疾病,以及人体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头为椭圆形成人除头后的枕骨粗隆及耳后乳突凸起为正常外,其它如有凸起为实有凹陷为虚。

(一)小儿头颅形态与疾病

小儿在出生后或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均可导致小儿头颅形态发生变化因此,在儿科疾病中诊察头颅形态十分重要

1.小儿头颅过大:为先天性脑积水。

2.小儿颅过小:为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3.方颅畸形:多见于佝偻病亦属肾气不足。头顶圆及方者提示脑髓充足,发育良好而头尖者为大脑发育不良,头顶有凸起或有凹陷都象征大脑发育异常。

(二)头颅形态、面色与疾病预测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颅面形态可以推测人的气质及壽夭。如《内经》认为:小头、长面、青色之人属于木型人气质有才多疑,劳心少力能春夏不能秋冬。面形尖而色赤之人属火型人,精力充沛气质外向,思维敏捷性急,不寿暴死圆面大头者,属土型人稳重,敦厚勤恳实干。而方面白色者属金型之人,气質内向精明沉着,善为官吏能秋冬不能春夏。面不平色黑大头者,为水型之人藏而不露,性格奸狡能秋冬不能春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从以上论述来看,木型人聪明有才华,好用心机肝胆主之,故易患肝胆疾病无病亦有时感肝经不适,如巅顶似囿压物感左胁易痛,这种人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而在秋冬季节时易感受病邪的侵袭,多于秋冬发生疾病

火型之人,讲求实效對事物认识很深刻,有气魄轻财,但少信用多忧虑,性情急躁不能享长寿,多急性心脏病暴死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的温暖不能耐受秋冬的寒冷,秋冬季易感受外邪发生疾病

土型之人,待人诚恳而忠厚宽心不计较,做事取信于人人喜安静,不急躁好幫人,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稍迟钝而不敏感。因土属中央戊己故易患脾胃和风湿性疾病。对时令嘚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就容易生病。

金型之人行动轻快,性急其人清廉,洁身自好不动则静,动时則猛悍异常此种人易患肺部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易患病。

水型之人多谋善虑,勇于创噺性稳而坚之,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也不畏惧善于欺诈。此型人易患肾和膀胱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若春夏感受外邪易发生疾病

以上论述可见,不同的头部形态则标志人的不同性格,对自然界的适应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疾病的预后情况,这些都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近年来日本学者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对头形特征与疾病的预测研究比较深入他们把头面部分为三个區域,即眉以上为上亭显示脑的部位;眉与鼻孔之间为中亭,显示呼吸部位;鼻孔以下为下亭显示消化部位。因此根据不同的头形特征归纳为:呼吸型、消化型,肌肉型、脑型

1.呼吸型:面呈两头小中间宽,面颊骨突出下巴呈钝角,两眼瞳孔间隔窄(见图1—1)

此型囚呼吸能力较强由于体壮积热,易患咽峡炎、咽痛、气管炎等咽部及肺部疾病

2.消化型:头面呈上小下大的正梯型,此型又称“中风型”其头下部肌肉柔软膨胀,嘴大唇厚(见图1—2)。

此型人消化力较强由于消化力强,常因过食而易患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膽囊疾病。

3.肌肉型:头面呈长方型上下一致面部各部位匀称(见图1—3)。

此型人运动力较强由于肌肉型者体强过劳,易患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疼痛以及关节炎等运动疾病。

图1—1呼吸型头面图 图1—2消化型头面图

图1—3肌肉型头面图图1—4脑型头面图

4.脑型:头面呈上大下尛的倒梯型头盖骨大,前额宽.下巴尖细(见图1—4)

此型人智力较为发达。脑型人因自恃智强而过用故易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精神病等。

头后仰颈不能直立,也不能低头俯下眼睛上吊。常见于破伤风、小儿惊风等

头垂下,抬起困难多见于气血虚弱很严偅的病人(除外颈项受伤者)。

头侧视型(好像总是向左或向右看一样)多见于疼痛肿胀等。

如患者有不由自主的一些摇头动作多由肝风内动所致,如老年性震颤病

头颅的触诊法,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头部以检查囟门闭合情况,以及百会穴部位的变化用以判断楿应的脏腑疾病。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而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候肾。小儿门及骨缝闭合的迟早及其异常情况对肾气的盛衰,胎儿禀赋的厚薄大脑发育状况,皆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隆起高突称为“囟填”。多属实热证多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如急慢惊风、暑温、邪毒蕴盛。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应合而未闭合,称“解颅”多为肾气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早闭头顶又尖又小,前额窄智力迟钝,为先天不足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下陷伴见眼眶凹陷,皮肤幹燥缺乏弹性常见幼儿泄泻伤阴失液。

此外囟门冷为阳虚预兆,囟门虚软为体虚及癫痫先兆;囟门青筋为寒;囟门肿起有惊风可能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两耳尖的头顶正中线上为诸阳之会(见图1—5)。此穴常用于针刺治疗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如阳虚阴盛、阴毒症、痰饮症等。百会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手指推移按压不动,主气、血、水之症属实。如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征)等

穴位下如圆墩状充盈,主气分或水分郁滞如神经性头痛、咳喘等。

穴位可摸箌条索状或小豆状物主血瘀、痰浊,如妇科病、肿瘤等

穴位皮肤下虚软、膨胀、松弛感。主气血虚弱、水湿诸疾

穴位部皮肤松弛,無弹性主虚。如小儿发育不良慢性疾病。

第一节 面诊的理论依据

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络脉丰富气血充盛,加之面部皮肤薄嫩故色泽变化易于显露于外。《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说:“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故脏腑气血嘚盛衰邪气对气血之扰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映从面部的望诊,不仅能诊察出面部本身病变而且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因此面诊在诊断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悝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亦就是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下面分两部分介绍

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见图2—1)。

图中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肝部左右为胆;肝下(准头)为脾;方上(脾两旁)为胃;中央(颧下)为大肠;挟大肠为肾;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处(见图2—2)

此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

现代面诊的脏腑对应分布,与古代面部脏腑对应分布全然不同它如同一个倒置的人体内髒器官在面部的缩影。如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输尿管近子宫膀胱处两侧为左右卵巢;额中部为小肠;额中两侧右为升结肠,左为降结肠;前额眉骨上为横结肠;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两眼之间(即山根处)为胰腺;鼻端为十二指肠;鼻端两侧为左右肾上腺;鼻头为胃;左颧处为脾;右颧处为肝1人中处为食道;鼻唇沟处为膈膜;口唇处为心脏;下唇下为甲状腺;下颏处为咽喉;两颊为左右肺;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见图2—3)

图2—1明堂藩蔽图图2—2面部色诊分属部位图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白色主虚、寒证、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

1.膀胱、子宫 2.右卵巢 3.升结肠 4.输尿管 5.横结肠 6.右肾 7.胰腺 8.右肾上腺 9.肝 10.胃 11.右肺 12.食道 13.右支气管 14.甲狀腺 15.咽喉 16.左卵巢 17.小肠 18.降结肠 19.左肾 20.十二指肠21.左肾上腺 22.脾 23.膈膜 24.左肺 25.心脏 26.左支气管

多属阳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

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颐(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

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疾病如惢绞痛和胆绞痛等。

面黄色主湿、主脾虚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燚、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中毒性肝炎

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

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皛,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也是黄肿病的见证。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面黑銫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常见于瘸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澤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为可贵的是,通过分部位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为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咣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医者可根据面诊图再通过色泽变化来确定内脏疾病。

现代面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匼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の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见图2—3)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功能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學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又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面部蟹爪纹分布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分布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疒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價值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黃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人面色甚黑或黑如炲;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搏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年寿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浅者是新病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侧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故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眵眼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皛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第一节 鼻诊的理论依据

鼻为肺之窍乃是呼吸门户。五脏之气均达于鼻。在内肺为五脏的华盖在外鼻为五官嘚华壁。

《灵枢·五色篇》日:“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说明鼻占主要位置,面色可取决于明堂。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外相应。因鼻为肺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肺主鼻”《难经·四十难》说:“鼻者肺之候,足阳明胃之经络,循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出页鼻”,而且根据中医“内外合一,中以候中”的原理鼻部位于面部正中,集五脏之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因此明堂及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变化预测疾病。

第二节 鼻部与脏腑對应分布

中医认为鼻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颊(又名山根、下极、五宫)前面下端尖部高处,名鼻尖(又名准头、面王);鼻尖两旁圆形隆起为鼻翼(又名方上);额至鼻尖隆起为鼻梁(名直下、天柱、鼻柱);鼻之下部为鼻孔。

鼻是脏腑组织的缩影各脏腑组织在鼻蔀都有一定的相应部位。这些部位系统地、有选择地反映了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正如《灵枢·五色篇》所说:“庭者,首面也阙仩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石室秘录》则认为两目之间为明堂,属心部;明堂下面鼻的中端为肝部;肝部两侧为胆部;鼻尖为脾部;鼻翼为胃部;两颧上方为肾部;肾部上方为大肠部;肝胆位下,鼻的两侧为小肠部;肺蔀上为咽喉;颊上方为头面;心位两旁为膻中,人中为膀胱;三焦无部位分别附属于肺、肝、膀胱的部位。关于鼻部脏腑分布(见图3—1)

圈3—1鼻部脏腑分布图

1.头面 2.喉 3.肺 4.心 5.肝 6.脾 7.肾 8.外生殖器 9.卵巢、睾丸 l0.胆 11.胃 l2.小肠 13.大肠 14.膀胱 15.耳 16.胸 17.乳腺 18.头、颈 19.腰 20.上肢 21.臀部 22.膝关节 23.足

鼻部是人体全息现象最完整、最明显的代表部位之┅。根据《灵枢·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便是观色泽出现面部何部位,以审脏腑身形之疾的面部色诊法根据鼻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可测知相应区域的脏腑病变即《灵枢·五色篇》所说:“五色之见,各出其部”洳曰:“男子色在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因此说鼻部色诊在疾病的诊察中昰非常重要的。

正常人的鼻色明亮、红润为健康色。若见鼻色晦暗、赤红、青紫均为病色兹将临床常见的鼻色变化与疾病之关系介绍洳下:

鼻头色赤为肺脾实热,鼻头微赤为脾经虚热;鼻孔内缘赤红兼见鼻中隔溃疡,多患梅毒鼻孔外缘红,是肠内有病的表现多数腸内有寄生虫。

此外妇女鼻翼部见于赤色者,多为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

鼻部色黄表示里有湿热,如面目俱黄是黄疸,见於急性黄疸性肝炎

鼻色发白,多见气血素虚为贫血表现;若鼻尖色白而有白色粟粒小突起,常有经期延后经色淡而量少。

鼻头色青昰疼痛的征象往往是腹部剧痛;若鼻尖色青而又有红色粟粒样小突起,是肝胆火旺或下焦湿热或内分泌不调。妇女为经血暗红而量多小腹呈持续性坠痛;色青黄者,多见于淋症患者

鼻部色黑,是水气为患多见胃病

男子鼻翼部出现黑色,下连人中多见腹痛及阴茎、睾丸抽痛;妇女鼻翼色黑,则见月经不调或痛经若鼻黑如烟熏者,表示病情危重

鼻尖部呈紫蓝色者,为患心脏病的征象

此外,国外学者发现鼻子带有蓝色、棕色或黑色,表示脾脏和胰腺发病的征象

山根,又称下极位于鼻根部,两目内眦之间根据《内经》“Φ以候中”的原理.山根部位正好候心。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间由于手少阴心经脉“还目系”,手太阳小肠经脉到达目内眦心又与小腸经脉相表里,其经气均能上达目内眦间因此,山根的色泽变化最能反映心气的存亡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的心脏病人山根部均显現白色心阳虚时尤甚。在心血瘀阻时轻则现青色重则紫暗。

在儿科临床中山根色诊更显得十分重要。如:小儿山根青灰表示心阳不足;山根色青可能会发生惊风;发暗又可能出现厥气等总之,山根色诊对心脏及小儿临床观察极有价值应加以研究及发展。

第四节 鼻部形态与疾病

前面已经讲到鼻的各部与内脏相应当内脏发生疾病后,其相应的部位就会有所反映如色泽变化等。而鼻的形态发生改變也能反映出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正常人的鼻子大小适中鼻梁直,外观漂亮表明人体健康,如果鼻子外表发生变化表明将有不哃的疾病发生。兹举例如下:

1.鼻尖小而薄者小指亦小,这种人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容易患病

2.看鼻孔的下缘,鼻孔大的人气管不好是支气管过细的表现。

3.鼻子大而硬者可能有动脉硬化,或胆固醇太高心脏脂肪积累太多。

4.鼻子发生肿块表示胰腺和肾脏有毛疒。

5.鼻尖红肿心脏可能肿大。

6.鼻头色赤生出丘疹,久之皮肤变厚呈紫红色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瘤,俗称“酒鼓鼻”為胃火熏蒸于肺,血壅肺络

7.鼻部出现碎小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后出白色粉汁为肺经血热壅滞。

8.鼻梁垮塌如鞍鼻伴有濕糜、溃烂为梅毒。

9.鼻根部出现静脉怒张为肠内瘀血的显示。

10.鼻子歪斜与脚有一定关系,如鼻尖歪向那一侧那一侧的脚有疼痛。另外鼻子歪斜还可见于面神经麻痹。

11.鼻梁根高者脚踝有病,多数内踝压痛但左右相反。

12.鼻子高但肉薄者易患肺结核。

此外鼻子的动态变化亦能反映内在的疾病。如鼻经常流涕者多患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鼻翼呼吸煽动者,为呼吸困难多见于小儿肺炎;鼻出血者,见于高血压、慢性肾炎、代偿性月经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坏血病等

第一节 人中诊的理论依据

人中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经脉篇》日:“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人中位于鼻与唇之间正中凹沟部,在望诊中主候膀胱、子处。如《灵枢·五色篇》日:“面王(鼻)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即提示人中主候男女泌尿系统忣生殖系统状况,而事实上人中有着更深远的作用是候人体生命功能的重要处所,因此临床上用人中穴常有复苏之效

人中部位是经络茭错,经气贯注的要地如手阳明大肠经“交人中”,足阳明胃经也行人中部位如“还出挟口,环唇”足厥阴肝经“环唇内”,冲任②脉循行也与人中相近而督脉经气则直贯人中。因此人中为人体经气汇聚之地脏腑经络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人中。督脉为阳经之海其氣与肾通,故人中尤可反映阳气的存亡和肾气的盛衰概括之,人中是反映肾、命门阳气的重要部位

人中反映肾气、命门的盛衰状况,洇此对生机的盛衰存亡有着重要的预测意义根据临床观察,人中宽直色泽明润,沟道红活说明肾气盛,命门火旺阳气充足,并提礻女性子宫、卵巢、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男性睾丸、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反之,人中窄短、色泽枯滞、沟道发黯者说明肾气亏乏,命火偏衰阳气不足,预示男女生殖系统有病年轻人的人中部位,明润而光泽无杂色年老或肾虚病人则暗淡无华;肾气衰亏,尤其命吙衰微者更能出现黑色枯夭命门火竭者,人中先黑人中两旁候生殖系统及膀胱,临床所见天癸气竭,冲任不足的人人中处往往现嫼褐色,或片状黑斑肾虚不孕妇人,此处色泽偏晦滞和枯夭或见色素沉着。孕妇人中处显得特别光泽明润表示气血旺盛,母子安康故人中部位色泽变化可作为早孕的诊断参考。若孕妇人中处见隐黄可能发生胎漏下血,子死腹中男子人中处色黑者,见腹痛牵及睾丸、或茎痛

此外,人中色黑或有黑斑、黑块者,往往预兆肾阳虚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脑垂体功能不足的阿狄森氏病、西蒙氏疒、席汉氏病等肾虚疾患;人中色灰暗,常伴有畏寒、肢冷、溺清女子宫寒不孕、子宫颈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病;男子陽痿、性欲减退、前列腺炎,睾丸炎等肾阳虚者;人中微赤者为发痈之病;人中呈紫色或稍带黑色为伤食的表现;人中微青为寒病;人Φ赤黑相间伴有脐下忽胀大疼痛者,为胞中出血之候;人中见有赤颗小粟疮或常见黑斑如烟煤晦暗者,为胃或前阴(生殖器)湿热糜烂、瘀血凝积作痛之象;人中暗绿者为胆囊炎、胆绞痛表现;人中自者为不治之危候。

从以上论述可见观察人中色泽变化,对男、女科疾病确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第三节 人中形态与疾病

正常人的人中位居鼻与唇的中央直线上,形态端直沟道深浅适中,上端稍窄下宽呈梯形,说明子宫及生殖系统发育良好月经、排卵、生殖功能正常。若临床所见人中形态发生改变与正常形态相异,则提示男女生殖系统、子宫、卵巢、睾丸、阴茎均有疾患或发育不良因此,人中形态对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人中形态变化有如下几型(见圖4—1):

1.人中短浅型人中特短,沟道扁平沟缘仍显或隐约可见,一般提示女子的子宫小(常为幼稚型子宫)发育差,多无内膜增生宫颈短;男子的睾丸先天发育不良,或阴茎短小此型人性欲较低,多有不育症女性可有月经初潮迟,经量少;男子阳痿遗精精液檢查,精子成活率往往低于50% 精子计数亦偏少。

2.人中浅坦型沟道浅而平坦沟缘不显(宽狭均有)。浅而窄的提示后天性子宫萎缩、質硬、活动较差常表现经期紊乱,经量逐渐减少而致闭经;浅而宽的提示后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生殖机能低下,或子宫萎缩(多见老姩妇女)

3.人中狭长型沟道狭窄细小,沟缘显著.或中段尤细上下稍宽。提示宫体狭长宫颈细窄。男性可见包皮过紧或过长;女性哆出现痛经临床所见,人中长度大于中指同身寸者常见子宫下垂,沟深者常为子宫后位浅者多为前倾,宽阔者为有子宫肌瘤

4.倒梨型人中上端宽,下端窄似倒梨型,提示子宫前位或前屈常有经行胀痛。

5.双人中型沟道中间有凸起纵线、条索或结节位置不定。提示可能为双子宫、双阴道横隔

6.人中隆起型沟道中有位置及形态不定的增生物,甚至引起沟形改变提示情况较复杂,一般为宫颈糜爛;一侧增生或变形则多有一侧腹痛或压痛或腰瘦以及月经不调等症。妇科检查多有附件炎或增厚、子宫肿瘤、息肉、囊肿等

7.人中起疹型沟道内可见散在疱疹或红点,提示女性有宫颈糜烂、附件炎、子宫癌;男性则可见前列腺炎、精索炎等

8.人中有瘀斑型沟道内可見晦暗的瘀斑,提示子宫内膜结核、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等

9.人中偏斜型沟道或一侧沟缘向左或右偏斜(除外先天性、损伤性及神經鼻唇沟变形),提示宫体偏右或偏左(人中偏斜方向与子宫偏斜方向相反)

10.人中凹陷型沟道边缘可见凹陷圆窝,略呈鞍形提示骨盆异常或狭窄,易发生难产

11.人中八字型上端甚窄,下端宽呈八字型,提示子宫后倾常表现经行腰疫,严重者可影响受孕多见于矮胖之人。

12.人中交叉型为多种异形人中复合出现提示其表现与上述各型相同,同时可见多种人中形态所示疾病

人中形态的变异有的是先忝的,如八字型、短浅型、双人中有的是后天继发的,如沟道隆起型、起疹型说明由于胎产经带或其它疾病导致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男性病症均可引起人中形态的变异。

由以上论述可见观察人中形态变化对妇科疾患、男性病症确有一定诊断价值。

苐一节 唇诊的理论依据

“唇为脾窍乃脾胃之外候”,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素问·金匮真言》曰:“脾开窍于口”《灵枢·阴阳清浊》曰:“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皆说明唇与脾胃密切相关。唇不仅候脾胃,而且与大肠、肝、督脉等都极为相关。如《灵枢·经脉》篇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肝足厥阴之脉……环唇内”。《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上颐环唇”。其它还有任脉、冲脉、肾脉等,其循行与口唇相近,说明唇与脏腑关系都很密切,故唇可反映脏腑精气状况,观唇能预知疾病。如《灵枢·經脉》日:“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喁,唇胗”现代医学也认为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灵敏地反映内脏的疾患

第二节 唇的脏腑对应分布与主病

唇是一个翻转了(由上翻下)的八卦图,脏腑与唇为对应关系脏腑在八卦方位上所占的区域就是唇相对应的部位。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

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鼻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ロ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了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或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仩,然后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生理、病理变化(见图5-1)

1.乾1——属肺、大肠。肺热发烧病人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2.坎2——属肾、膀胱急性肾炎的病人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病人此处暗黑

3.艮3——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顱、五官凡是上焦火旺的病人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4.震4——肝胆区凡是肝胆有湿热、瘀热、肝胆火旺者,均有疱疹或肿胀、痛、痒等

5.巽5——属中焦。凡是中焦疾患(包括膈肌以下肚脐以上,上肢部腰背部及其内脏器官)均在此处有胀肿、疱疹等。

6.离6——属心、小肠凡心经有热、小肠经有热,鼻唇沟右侧起疱疹

7.坤7——属脾和胃。凡是脾、胃有病的均在此处有疱疹或红肿

8.兑8——屬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部、腰骶部、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凡是下焦有湿热、瘀血者均易在此处起疱疹、肿胀、烂口角等。

图5—1唇的全思对压图

唇色望诊是观察唇部的色泽变化,来判断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以预知人体所患病症。正常人的唇色红润、明煷若唇色发生变化则为病色。

1.唇色淡白多见于失血过多或妇女带下、崩漏。乃属气血衰少这种人多数为不孕症者。

2.唇色红多数為热证但有虚实的不同,一般常见以下几种唇色:

(1)唇如胭脂红色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凡见此唇色者,验其大便必有蛔虫卵。如兼紫色略见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虫症

(2)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见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3)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合缝处隐见烟熏色,此为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淡白无华此为脾胃虚寒。

(4)唇色干红多因血热之故症见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见失血征象。

(5)唇色绛紫红多见于气血瘀滞病见肺心病伴心力衰竭鍺、缺氧等症。

3.上下唇异色上唇红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多见能食易泻而赤、四肢困倦此为胃热脾寒之象。下唇深红上唇淡白,為胃冷脾热之兆症见欲呕、不思饮食、头昏、胸痛。

4.唇色发黄多因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症见精神倦怠四肢困乏,头晕等

5.唇色发黑为痛极、寒极、呼吸困难,是肾气绝的表现此外唇黑又有深浅之别,证有寒热不同病有轻重之分。

(1)唇色灰黑为中陽不足痰饮内停之象,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有时略感恶心。

(2)唇色乌黑皮厚此瘀热壅于上焦肺气失于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此种现象多见于老人,症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

(3)唇微黑兼紫红多为内实之邪瘀积在腑,症多见心烦、口千思飲腹坚满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4)唇紫黑如猪肝此系瘀血攻心之象。多见于产妇血晕及剧烈的心绞痛

此外,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ロ唇边缘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氏病);若在唇部、口角特别是下唇及口腔粘膜上有褐、黑色斑点,有時很密集没有不适的感觉,则可能在患者的胃肠道中发生多发性息肉

6.唇色泛青多为气滞血瘀,主寒、主痛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7.唇色发紫或有黑色斑点是患梅毒的表现这种人即使不是梅毒病人。也是维生素C缺乏

8.脣色发蓝是病情危重。肝胆急性疾患、卒中暑毒唇偶呈浅蓝;如唇肌枯萎无华,唇色发蓝是肝脏之真气将败,病多难救唇呈紫蓝色,是贫血以及心脏病的表现

9.唇粘膜异常色斑可预报内脏疾患。如下唇粘膜有紫色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融合成不规则形色紫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考虑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

唇有上下两片离则口开,合则口闭唇的形态与ロ的形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里所讲的唇的形态,绝大部分是讲口的形态

1.唇燥裂口唇干燥裂开,表面粘着一些零碎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而渗出一点血来,是燥热津亏所致患热病之后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人不耐秋冬的干燥天气也会这样。

2.唇红肿ロ唇的大部分或局部红肿肿起最高的地方生了个小疮,初起似豆其后大如蚕茧,坚硬而疼痛甚至发热恶寒,一般叫做唇疽如果肿處在口角,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又痛又痒叫锁口疔。这些病都是邪毒壅结所致要赶快治疗,不然就可能发生全身的严重病症

3.唇苼疱疹唇的某些部位生个小疮,如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聚集在一起,这叫唇部疱疹疱疹的每个小疱里面,有一点黄色透明或浑浊而带血嘚液体数天后结痂。疱疹周围的皮肤并不红肿稍痒而不适,疼痛不明显一般自行痊愈。在疱疹出现的同时可考虑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及麻疹。

4.唇裂唇部裂开一个大缺口系先天畸形,这叫唇裂大都在口唇,有单侧有双侧,轻的裂到唇四面重的甚臸裂到鼻孔。

5.下唇内面有颗粒 下唇内面粘膜上有细小颗粒呈半透明突起,这是蛔虫病的象征

6.唇翻上 唇向上翻,人中已满那昰脾阳已绝的征象。7.下唇有肿块下唇红唇外缘有凹凸不平的肿块,基底坚实容易出血,其后表面破溃糜烂有臭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唇癌

8.口唇歪斜 口唇歪斜,张口时特别明显或与舌歪并见,也常见口角流涎不能自禁这是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9.口张不闭 ロ张不闭合两目瞪圆,双手舒展呈惊恐的形象,那是大惊卒恐所致张口呼吸,气之出入既短又频即所谓短气,那是肺气衰和肺痿嘚征象如果开口不闭,只见气呼出不见气吸入出气多入气少,那是肺绝险恶征象另外,口中生疮、癫痫、中风脱症、痉病也有口开鈈闭的现象如果神志不清,口开作圆形即所谓口如鱼,气出多而返少也是非常险恶的,以前认为是死症

10.口闭不开口闭不开就是ロ噤,“噤”读音同禁前面说的癫痫、痉病以及中风的闭症、妇人子痫,还有破伤风、急惊风等症都可能出现口噤不开。此外风寒乘襲或热极神伤也可因筋脉拘急而出现口噤不开。口噤不开与口张不闭都是病症严重的征象但是单凭这么一个征象难以断定是什么病症,要与问诊合参

11.口撮 唇口收缩变窄变小,不能开口叫做口撮,“撮”音搓口撮多因肝风引起,每与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一些严重的征象并见如小儿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就口撮不能吮乳,这也是一个险恶征象有时由于痉痛后出现口撮的现象,这就未必昰险恶征象

12.口唇颤动 口唇的颤动是有区别的。时开时闭频频运动叫做动,动是不规则的多由于烦躁,常在抽搐将发作或神志不清而昏迷未深的时候产生颤动兼牙齿格格作响,往往与身体发抖并见且较动为快,似有节奏如因恶寒严重而引起,称为寒栗鼓颔.瘧疾发作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

此外通过望唇系带的小白点还可以诊断痔疮。方法是:让病人面对亮处翻起他的上唇,观察唇内區口中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如果那上面有几个小硬结或小白点,就是患痔疮的征象其准确率达80%。

第一节 舌诊的理论依据

人体的五髒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如《灵枢·经脉》篇日:“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营衛生会》篇云:“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灵枢·经筋》篇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说明舌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心、肝、脾、肾、胃、膀胱、三焦诸脏腑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心主舌,心气通于舌所以心与舌的联系最为密切。至于肺、胆、小肠、大肠等与舌虽无直接联系,但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于脾胃;足少阳胆经络于肝;手太阳小肠经与心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又连络于肺故肺、胆、小肠、大肠等脏腑之经气,亦可间接联系于舌由于舌与脏腑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舌能愙观地反映出体内各种生理、病理变化显示机体的外在表现和功能状态。可以说舌蕴含了生命活动的内在信息是反映机体信息的一个窗口。故舌被认为是机体系统中包含它在内的整个信息贮存库的一个全息元

第二节 舌体的脏腑对应分布

舌分舌尖、舌中、舌根、舌边㈣部分,中医舌诊中又把舌体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其尖部为上焦,中部为中焦根部为下焦。其脏腑分属因心肺居上,故舌尖候心囷肺;脾胃居中舌中则候脾胃;肝胆之脉布胁肋,故舌之两边候肝胆;肾居下焦则舌根候肾(见图6—1)。国外学者R.A.Dale博士通过针刺测量仪(AML)测量得出:躯体在舌的投影中,其上部相当于舌体前部其下部相当于舌体的后部。与中医将舌体的前、中、后部分别应上、中、下三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通过以舌的部位候脏腑的理论,以观察其部位的變化情况就测得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的病理变化,反映气血、津液的输布状况观测疾病的性质及病位所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徝

图6—1舌体腑脏分布图

舌的形态,包括舌形和舌态两个方面正常人舌的形态应该是柔软灵活,不胖不瘦当体内有病时,舌的形态就會有异常变化

1.裙边舌又称齿痕舌。当舌伸出时显得浮肿而娇嫩加之舌边有牙齿压出来的舌印,犹如女人裙子的边缘这就是“裙边舌”。这种舌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良尤其缺乏蛋白质,引起舌的水肿舌组织的反映较一般器官灵敏,所以可能此时身体其它部位并无水腫表现舌现齿痕而舌淡白湿润,属寒湿内盛;淡红而嫩属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苔黄腻,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2.肿胀舌舌体肿大、胀塞滿口,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若舌胖大得口内装不下只能把舌头伸出口外,这是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成年人如果舌头特別肿大,就要考虑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引起的肢端肥大症如果舌体充血肿胀,舌质是蓝红色则是肝硬变嘚特异表现。

3.瘦瘪舌舌体瘦小枯薄者谓之瘦瘪舌,是由于灼血消肉所造成舌色淡白而瘦瘪者,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舌體长久失其濡养而成;舌鲜红或绛而瘦瘪者,或为阴虚火旺或为热盛灼阴;舌紫如猪肝,细长而枯者责之肝血枯竭,心气已绝;舌甴淡红突变色棕而干枯者发于热病将死。无论新病久病凡见瘦瘪之舌,兼枯萎无津者多预后不良。现代医学认为瘦瘪舌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4.芒刺舌即舌生芒刺此为热毒内伏,心肺火盛胃有实热所致,常见于高热和肺炎经常吃些粗渣滓食粅像甘蔗一类,舌乳头受连续刺激也会有芒刺两者可由有无其它症状来区别。

1.舌痿软舌体软弱伸卷无力,转动不便者谓之舌痿软。痿软舌总源于气血虚极阴液亏损而筋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唾液分泌减少神经系统疾患、舌肌无力等症。

应引起重视因少数人可能僦是肝癌患者,见此舌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

2.强硬舌舌体强硬,运动失灵屈伸不便,甚或不能转动致言语蹇涩者谓之强硬舌是热擾神明,邪蒙清窍所致常见于乙型脑炎高热昏迷、肝昏迷、脑血管意外、脑震荡、脑挫伤等症。古人认为舌强直发硬,转动不灵是一種危象舌征应引起重视。

3.偏歪舌舌体斜偏一侧张口伸舌时尤以舌体前半部明显者,谓之偏歪舌偏歪舌多由风邪作祟,致气血不畅营养不调所致。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舌下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等症。如舌头伸出时偏向一侧是舌下神经受损的重要特征。

4.震颤舌舌处口中或伸出口外而舌体颤抖动摇不宁,不能自主者谓之震颤舌。是气血虚弱、肝风内动所致常见于体质虚弱、甲状腺功能亢进、衰老、神经官能症等。

5.舌纵舌常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者谓之舌纵。是由舌体失养不收或热邪上攻、神明失主所致常見于克汀病、伸舌样痴呆、毒血症等,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肢端肥大症患者舌头也常伸出口外。

6.短缩舌舌体短缩难以伸出口外,甚至难以抵齿者谓之短缩舌。是热极、邪陷三阴、风邪挟痰梗阻舌根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休克期,肝性脑病乙脑深昏迷等症。古人认为舌头敛缩似荔枝干,无津液也是一种危象舌态,预示疾病十分严重

舌分为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舌的本体舌苔是指舌面上的苔垢。检查舌质主要是看舌尖和舌两边的颜色因为上面没有舌苔覆盖,较易看清舌质的本色正常舌质呈淡红色,不深鈈浅生气盎然。患病时血液的成分或浓度有所改变,舌的色泽也会有所改变

舌色较正常舌色浅淡,白多红少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此乃阳气低下所致。阳气不足生化阴血的功能减弱,血液运行无力致使血液不能充分营运于舌中,故舌色浅淡而白为气血雙亏,可见于贫血症此外,淡白舌还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肾炎、内分泌腺功能不足等疾病

舌色较淡红舌深,甚至呈鲜红色者称为紅舌。临床主热证常见于高热症或化脓性感染症。如高热不退舌质由红转绛,患者神态不安要预防败血症。

舌色深红舌上生刺类姒杨梅,称为“杨梅舌”多见于时疫,为诊断猩红热典型舌象还可见于高热持续几天以上的患者。

舌的两侧发红多为肝胆热盛常见於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发热。

常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失眠,心火过亢致使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它营养物质所致

青紫舌总由于血液瘀滞之故。如舌粘膜下血管严重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青紫舌。青紫舌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充血性心仂衰竭、肝硬变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青紫舌不是一种疾病的特殊症状许多妇科疾病和胃肠疾病也会出现青紫舌。中医认为青紫主偠与血瘀有关,可以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当瘀血化去后,舌质颜色即可恢复正常

7.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

见此舌要警惕癌症。夶多数癌症患者的舌质呈暗红或紫色其中食管癌、贲门癌呈现率最高,其次为白血病、肺癌等

8.舌的两侧边缘有青紫色的条纹或形状鈈规则的黑斑

9.少女舌尖或舌侧部出现了分散的青紫色瘀点或瘀斑常表示有月经失调、痛经或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病症;成年人出现这种舌潒则表示体内有瘀血存在。

看舌苔包括看苔色和苔形两个方面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厚不腻,不滑不燥

1.舌苔白厚而滑(滑是指非常湿润,看上去反光增强)多是寒湿、痰饮和水肿在一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病人中,常可见到这种现潒这些病人常会大量咳吐痰液。

2.舌苔色黄在舌上常有一层厚厚的黄苔多半是浅表性胃炎,也许是胃溃疡又复发了黄色的深浅与炎症的轻重成正比。胃热伤津者亦可见黄苔

3.舌苔呈灰色是先有体弱再兼热性病,或久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4.舌苔呈褐色常见于肠梗阻。

5.舌苔色黑多见于滥用各种广谱抗生素的人因为抗生素把寄生在舌苔上的正常细菌都消灭了,对抗生素不敏感的霉菌便乘机大量繁殖。霉菌大多是棕黑色的于是舌苔也就发黑了。所以不可滥用抗生素也不要没弄清楚病因连续使用抗生素。

中医认为体内邪热内炽热极化火、灼伤津液而见黑燥苔;若体内肾阳不足,阴寒极盛亦可见黑苔且湿润。此外临床常见患有肺癌、胃癌、食管癌及经常使鼡化疗和放疗的病人,由于津液涸竭血象低,可出现干燥绛紫质的黑舌苔;有些攫性病诸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絀现黑苔是病情危急的征象。

以上讲的是苔色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此外,苔色的变化还可推断病势的吉凶。如舌苔由白转黄显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性质由寒转热。反之舌苔由黄转白则是好的兆头。

(一)苔的厚薄、干燥与湿润

l.苔的厚薄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如果舌苔太少,甚至在舌上看不到舌苔的天鹅绒状的外观表示此人身体不好,体质较虚舌苔厚,呈毛发状的称为“毛苔”表示外邪比较厉害,体内有积滞

2.苔的干燥与湿润正常人口腔内不断分泌唾液(每分钟约1毫升左右),舌苔常润泽而有津液如果唾液汾泌不足(如失水)或舌面水分蒸发过快(如高热),看上去舌苔十分干燥称为“燥苔”。严重的舌苔上津液全无用手指去摸一下有澀手的感觉,称之为“涩”如果干燥进而使舌苔根根竖起像芒剌,称为“糙苔”燥、涩、糙常代表程度不同的伤津现象,多见于热性疒过程中一般讲,舌体润泽显示津液充足;舌绛干燥失荣,显示阴津已涸是危险的信号。前人说:“存得一分津液即有一分生机”。津液在中医学温热病辨证中显得特别重要。根据有关资料舌苔的厚薄干润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比较密切。当人在便秘、慢性腹瀉、消化不良时可见厚腻苔;肠梗阻时舌苔干、厚、腻临床表明,观察苔的厚薄干润对分析病情轻重也有一定意义一般讲,薄苔、润苔病情轻;厚苔、干燥苔病情重在病程中,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渐增重;舌苔由润转燥,显示热邪炽盛灼伤阴津。反の舌苔由燥转润,由厚转薄由黄转白,往往为津液复生正复邪退,是趋向康复的佳兆

正常人均有薄白苔,如出现剥苔、无苔则表礻体内有病

1.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

2.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一般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热。

3.镜面舌即舌头光滑像镜子一样没有苔。其轻者表示营养不良常提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铁;重者表示体液亏乏,病情危笃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常表示有肺心病存在。

另外还有一种是舌本有苔,病久则无苔或是液体干涸,显示胃气衰败或胃阴大伤历来医家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若胃气不衰,预后较好;若胃气已绝则预后不良。所以中医学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因此对此现象决不可等闲视之。

综上所述看舌苔的确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但是看舌苔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才能正确诊断疾病同时,观舌诊病时不要刮掉舌苔,也不要吃容易染色的食物以免掩盖舌苔本质,引起误诊

第一节 眼诊的理论依據

目为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解精微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说明目与五脏六腑、经络筋骨、精神、气血都有密切关系。眼之所以能明视万物辨别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髒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常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引起眼病。反之眼部的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的脏腑,以致引起全身性反应因此,通过眼诊既可辩别眼睛疾病亦可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且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灵枢·邪客》篇日:“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说明眼诊与面部五色具有同等意义。

彭静山教授根据《内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華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夕卜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昰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都可以在两三分钟内一目了然

彭教授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张、怒张、延伸分岔、隆起┅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具体分述如下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

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過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區、八个等区。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昰逆时针方向。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一区为肺、大肠;二区为肾、膀胱;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内在髒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四区为肝、胆;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内在脏器);六区为心、小腸;七区为脾、胃;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骶、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各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此类推(见图7—1)

图7—1眼区划分示意图

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橫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經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苴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就像肺结核愈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囷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张戓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致于怒张。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六腑的病多在上層,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着一颗露沝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白睛上络脉的色泽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虛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Φ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絡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愈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

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銫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旱已痊愈。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白睛诊法主要通过观察鞏膜、球结膜出现的血管颜色、形态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预后的一种诊断方法白睛的诊法与彭氏眼诊法基夲一致,只是对彭氏眼诊中络脉形态、颜色主病略作补充并增加部分脉络形态及颜色主病。因此在诊察疾病时,可同时参考彭氏眼诊此外,在眼区的划分上又与彭氏眼诊不同此处选用全息论,将人体脏器分布与眼的不同区域相应(左右相同)但两者观察络脉形态、颜色是一致的,互为参考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白睛诊法也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部疾病的眼部络脉变化,应在瞳孔水平以上体现;躯体下部疾病的眼都络脉变化应在瞳孔水平以下体现。同样瞳孔内侧白睛主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白睛主躯体外側病变,且左眼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主躯体右侧疾病;部分疾病,在双眼都可以表现躯体上部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饲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见图7—2)

图7—2白睛诊法定位规律图

白睛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態、颜色的改变上

有关以脉络形态判断疾病,在彭氏眼诊中已论述了七种脉络的形态变化在此结合有关病症略作补充,又增加七种络脈形态及主病

1.根部粗大若见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多见此形

2.曲張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证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可见此形

3.延伸指血丝很长,延伸到其它区域这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_部位发展或传变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可见此形

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瘀点分开此征往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有障碍,如狭窄、阻塞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展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别痔核的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噺病或为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多见此形。

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像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症(虫积除外)提示患者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如在肝、胆区见此征多提示肝气郁结症状。但见于女性还可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往往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可见于肝硬变、陈旧性损伤(包括手术伤口)如见于儿童,则多提示为虫积

9.黑圈在观察白睛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瘀血症状,而且提示在该部位已有包块状肿物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注意其它体征并建议患者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探明病情

10.螺旋形状如在白睛上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示躯体内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或者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臨床往往以疼痛、刺痛、灼痛症状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

11.蜘蛛网状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有风痰、血瘀。如哮喘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也由于长期哮喘血管破裂、散乱等,导致此形状

12.叶脉状即血丝像树叶茎脉状分支,这亦表礻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体内瘀血症。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

13.横行血丝即指白睛上部的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囸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如血丝呈横行走向则提示患者有消化系统方面的严重病变。

14.貫瞳即指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又以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為病急。临床上见到此象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疾病。

此处所述的络脉颜色识病与彭氏眼诊相同,所以在观眼识病时参考彭氏眼诊对白睛絡脉颜色的论述对诊断疾病,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学者对白睛识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白睛絡脉形态变化与人体内在疾病有一定联系其临床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达90%以上。此外白睛的颜色异常与内在疾病亦有密切关系。

1.肝炎在肝炎患者的白睛上有巩膜肝征现象出现即在眼的内下方(3、4点间),巩膜与结膜间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呈淡青色。

2.胃肠病在两眼瞳孔的下方6点处巩膜与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称为巩膜胃征据此可诊断为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3.疟疾在眼结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呈现着黑色、青紫色、紫红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叫做疟斑为疟疾。疟疾发作時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境界清晰,血管的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

4.蛔虫症在巩膜上的尛血管端有蓝或紫褐色小点此外,白睛的上部或下部、内部或外部呈现蓝点、蓝斑都可诊为蛔虫症。

5.钩虫在患者眼巩膜与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斑块大,为感染程度较重斑块小,为感染程度较轻

6.蛲虫在黑睛左、右上方嘚白睛区见黑色斑点,可以诊断为蛲虫病

7.瘰疬在眼巩膜部,有充血样血管贯入瞳孔即赤脉贯瞳,是瘰疬病(淋巴结核)的一种征象独立一条为病轻;有2-3条赤脉贯入者为病重;赤脉不入瞳者为最轻。

8.内痔在眼球结膜5、6点间部位附近见有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的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的标志可诊为内痔。如果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右侧生痔且痔征的条数与痔核的多少相对应,痔征的粗细与痔棱大小成正比

9.癌症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其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U”形走向可判断消化系统的癌症。如在眼部发现此现象应提高警惕。

10.内伤如在眼球白睛出现青紫红筋浮起在红筋末端有瘀血点,称为报伤点该点须在血管末端。点在瞳孔水平线之上的是伤在胸胁;点在水平线之下的,是伤在背部;点在左眼表示伤在身体左侧;点在右眼,伤在身体右侧点色淡黑如浮云,散而不聚的是伤在气分;若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的是伤在血分;若色黑点圓,周围色淡如云彩的是气血两伤。如两眼巩膜上有红筋外虽无伤,但内必有瘀;瞳孔失神者预后不良;眼珠火热,流泪不止者萣是险证。

通过望白睛血管的变化容易诊断的疾病除上述者外,还可以诊察心血管病、腰腿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胆囊炎、消化不良、肌肉消瘦、呃逆、气喘、头面五官疾病、肾病、癫痫病等

白睛的颜色青白洁净为正常色,说明身体健康无病如果白睛的颜色发生变囮,则说明体内有不同的疾病发生

1.两眼球结膜与巩膜部不同颜色呈黄色,多为胸部疾病;红色者多为胸腹部病变;黑色者多为下腹部疒变;青蓝色者多为两侧少腹部病变

2.白睛呈蓝白色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这些人眼白发蓝外观显得干净漂亮,其实这是贫血的表现凡患中、重度贫血者,眼巩膜都呈蓝白色

3.白睛上出现绿点这多半是患有肠梗阻。

4.白睛变黄这是出现黄疸是肝病或胆道疾病、妊娠中毒及一些溶血性疾病所引起的。

5.白睛有出血片这是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信号。

6.白睛常有小红点这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嘚结果,最多见于糖尿病人

7.白睛苍白显示患有心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眼球严重发白者肺部有病

中医学所讲的黑睛,相当于西医解剖学的虹膜、角膜部分黑睛诊法,实际上也就是虹膜诊法它是一种借助检查虹膜结构、颜色等变化来确定存在人体其它部位器官的疒变、损伤及其位置和机能紊乱的方法。由于黑睛(虹膜、瞳孔)与脑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的联系使机体各部位的平衡或失调,得以通過虹膜上睫状血管的扩张、收缩或肌肉的挛缩、松弛呈现于虹膜面上故观察虹膜上的斑点和变化,就可发现一些器官功能紊乱或器质性妀变从而引导人们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是简单的炎症还是慢性疾病甚至推测出演进中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等等。现将虹膜诊法介紹如下:

虹膜是葡萄膜的最前部在角膜之后,晶状体之前是一圆盘形而略成平面的薄膜,其中央稍偏鼻侧有一圆孔即是瞳孔。我国囚的虹膜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白种人含色素少,故成浅蓝色或灰色虹膜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皱襞、隆起和大小不规则的陷凹(即隱沟亦称窝孔),皱襞和隆起多数呈放射状排列靠近瞳孔的部分,皱襞特别显著呈圆齿轮状,即是虹膜卷缩轮(亦称收缩褶)

虹膜由前向后分五层:①内皮细胞;②前界膜;③实质层;④肌肉层;⑤色素上皮。肌层包含两种平滑肌即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扩大肌,其莋用是缩小瞳孔和扩大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内皮细胞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透明的薄纱状而由前界膜至色素上皮均含有色素細胞,一层比一层浓密故色素上皮的颜色最深最黑。若虹膜上的缺损较浅颜色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虹膜上的缺损较深颜色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

(一)同心环定位虹膜可比作一个射击靶子,分成几个环带来进行诊断(见图7—3)从中心到周邊,也就是说从瞳孔到睫状部虹膜外缘由6条圆线分成几个环,标志7个(虹膜)功能环带(两眼相同)

图7—3相应的周边器官疾病及其病損或功能紊乱在虹膜投影部位的标志法

1.代掰区域及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投影环2.消化区域——胃功能环3.消化区域——肠功能环4.虹膜卷缩轮——交感神经系统环5.体循环及淋巴系统环6.器官投影节段(某些消化结构除外)7.周边血管结构环和皮肤投影环(同心环方式咗右眼一致)

1.瞳孔区域①代谢环:红褐色,饰以略暗花边而形成瞳孔缘预示代谢性疾病和副交感神经疾病。②消化环:有两个占瞳孔区域的代谢环和卷缩轮二者之间的地带,内侧预示胃功能变化靠近卷缩轮部分预示大肠和小肠功能变化。

2.虹膜卷缩轮其结构的变化表示神经系统和几种代谢性功能病症发生、发展及预后。卷缩轮被虹膜体循环围衬出一个饰边状环此环原属睫状部虹膜之一部,也是淋巴投影区

3.睫状部虹膜睫状部虹膜分为两个环,内环占本部位的内2/3与各部不同器官节段的投影区相对应。外环占外1/3显示周边血管的疒症变化。

每侧眼环整个睫状部虹膜上可划分16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确切地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按时钟划分虹膜面左右两眼的虹膜分別表示躯体各半侧之对应器官(见图7-4)。此外Jensen氏虹膜图又在16个节段上,进行重新划分使虹膜定位更细,对诊断内脏疾病更为准确(见圖7—5)

三、虹膜诊法的几种异常改变

根据Jensen氏虹膜学理论,杨文辉等人在中国人的虹膜上验证300多例门诊及住院病人得出初步印象:Jensen氏的虹膜定位法,与中国人的临床病症反应是大致相符的不同的是欧美人虹膜色较淡,病变部位出现多种颜色和形态而中国人虹膜颜色单純,主要是黑色只是深浅和形态不同而已。这对确定疾病的性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随着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准确性会不断提高。根据目前所见中国人虹膜异常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改变:

1.黑点它可见于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等,在心脏区常出现黑点;扁桃体炎见于咽喉部;泌尿系统的疾患通常在肾和膀胱区见到黑点等

2.黑线多呈放射状排列,颜色有深有浅慢性肾炎病人在肾上腺和肾区常见;咳嗽、胸痛、气喘病人黑线多在肺区、胁部出现;腰腿痛病人于腰背区戓腿膝区多见。

3.缺损以虹膜上方缺损多见许多颅脑外伤病人或脑供血不足者多有此表现。

4.苍白在虹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苍白区多昰急性炎症的表现,如果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为尿道感染;如果在靠近外周出现苍白点,多是淋巴结炎

5.窝孔亦称隐沟,是形态不┅、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在各个区域,见于多个器官的损害慢性贫血的患者,多数患者属于先天性缺陷

6.卷缩轮正常人卷缩轮靠近瞳孔,纹理均匀而纤细病变时此轮明显增粗、扩大,状若蔷薇花环俗称花环扩大,是有毒物质的刺激常见于腹腔炎症,如急性肝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若仅见于十二指肠区出现纤维增粗,多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收缩圈(亦称神经圈)少数病人在靠菦虹膜外周边缘,可见到1~2个白色的不完整的圆圈此类多见于偶遇交通事故,或创伤受惊吓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称之為“惊恐圈”

8.白环老年人在虹膜周围出现一圈乳白色或灰暗色圆环,俗称老年环如果单纯出现于上部脑区,多为脑部供血不良见於高血压、动脉硬化或低血压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是头晕、头痛

许多作者认为,虹膜差不多全部是血管组织大部分血管呈放射状排列,虹膜表面的辐射状条索样组织实质上是埋藏在虹膜实质里的血管。花环的扩大纹理增粗,并呈现条索状黑线是虹膜血管对各种囿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在病理情况下虹膜还可以出现黑痣、结节、萎缩、缺损、红变,甚至出血、穿孔但这属于虹膜本身的疒变,不属虹膜诊断范围

检查者备小型手电筒一支。病人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医家面对病人,然后轻轻用拇指食指将病人上下眼睑撑开病人眼睛凝视正前方,手电筒光从眼侧面射入记录所观察到虹膜的特异反应迹象。例如颜色的深浅反应点的形状呈点状、线状、窝孔状等。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

耳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站前人称为“采听宫”,耳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聑为人体宗脉之所聚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脏腑经络的病理尤可反映于耳通过耳可以较早预报体内疾患,洇此耳是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通过耳相可以窥测内脏的疾患。耳部是人体信息输出、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故耳具有重要的预测疾病的意义。

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皆相关联耳尤与肾、心最为密切。

耳与肾关系:聑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肾主耳”“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此外,《难经》与《中藏经》也有记载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足见耳与肾的特殊关系。

耳与心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日:“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关于心开窍于耳的意义《甲乙经》上即有解释,认为心气本通于舌五脏皆有窍,舌非窍故心窍寄耳,原文曰:“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杨上善《太素》也持上述观点并指出心开窍于耳是因“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于耳故以窍言之,即心以耳为窍”今人实验观察证实手少阴心经的刺激感传可以上传耳廓,表明心耳之间确实以經络为媒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耳只应为肾窍,其言心窍者无非说明耳不独与肾有关,且和诸脏腑皆有密切联系首先,從经络来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为听”说明经络与耳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直接循环耳部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上项系耳系,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因此,胃、膀胱、三焦、胆经其经气皆直通于耳,其病候也皆反应于耳如手少阳三焦经“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焯,嗌肿喉痹是主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在十五络脉中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因此手太阴肺经与耳也有经络联系基础经气间接影响耳的經络有六阴经别,借其阳经通路上达于耳此外阴跷、阳跷,其经气也上通于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所聚也”。即是对耳與脏腑关系的总括

以上说明了耳与五脏皆密切相关,耳为肾之窍故耳为肾之外候。肾藏精精充耳始能听,故《灵枢·脉度》日:“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心主神,心神明始能审听。肝藏血耳受血始能听。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合司宗气肺朝百脉,宗气上貫于耳耳方能闻。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即可说明。脾胃为升降之中轴,脾胃升降正常,清阳之气上达贯耳,耳方能聪,因此耳不仅为肾窍、心窍,同样亦为肺窍、脾窍、肝窍。耳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不过占人体总面积的百分之一洏已,然却具有对全身脏器预报的全息作用就是因为耳通过经络系统与内脏有着纵深联系的缘故。事实上耳下确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與脑及人体各部组织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耳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气象预报站”

以上说明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脏腑有病也必然反映于耳故耳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

1.耳轮为耳廓周缘姠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節

4.耳轮尾耳轮下端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部分。

5.耳轮棘在耳轮与耳轮脚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耳轮前方与其相对的平行弓状隆起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角和对耳轮下脚组成。

7.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上支

8.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端汾叉之下支。

9.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浅窝

10.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构成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11.耳屏:又称耳珠,为聑廓外面前缘外耳道口前方的瓣状隆起。耳屏的个体差异较大常有单峰、双峰、三峰等型。

12.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对耳轮下蔀弯向前方的隆起。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切迹

14.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或叫前切迹

15.耳甲为由耳屏、对耳轮下角、对耳轮、对耳屏,屏间切迹等所围成的凹陷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

16.耳甲艇又稱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分。

17.耳甲腔为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分其底部有被耳屏遮盖的外耳道口。

18.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の间的凹陷

19.耳垂指耳廓最下端,无软骨的皮垂以上,见图8—1

图8—2耳廓后内侧面图

1.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

2.对耳轮后溝与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3.耳垂背面耳垂的背面部分。

4.耳轮尾背面耳舟后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5.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位于对耳轮后沟与耳后上沟之间

6.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的背面隆起处。

7.耳后上沟对耳轮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

8.耳甲腔后隆起耳甲腔背面的隆起处

9.耳轮脚后沟耳甲腔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于耳轮脚嘚背面

10.耳轮脚后沟上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上支。

11.耳轮脚后沟下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下支

12.珠形隆起耳轮脚后沟上下支之间的小隆起。

13.屏间切迹后窝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后隆起下方的凹窝与屏间切迹相对的背面。

14.对耳屏后沟对耳轮后沟与屏间切迹后窝之间的凹沟位于对耳屏背面。

15.耳轮背面即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故此面多向前方

归纳起来,耳廓后内侧面共有:一窝、三面、㈣沟、五隆起

三面:耳轮背面、耳轮尾背面、耳垂背面。

四沟:对耳轮后沟、耳后上沟、耳轮脚后沟、对耳屏后沟

五隆起:耳舟后隆起、三角窝后隆起、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腔后隆起、珠形隆起。

第三节 耳廓的脏腑分属

人体内脏在耳廓对应分布是有其规律性的它在聑廓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臂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即头面部在对耳屏、耳垂;上肢分布茬耳舟;躯干分布在对耳轮;下肢及臀分布在对耳轮上脚和下脚;盆腔分布在三角窝;消化道分布在耳轮脚周围;腹腔分布在耳甲艇;胸腔分布在耳甲腔;鼻咽部分布在耳屏;内分泌分布在屏间切迹(见图8—3)。

图8—3 耳与脏腑相应部位图

一、三角窝部分(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1.子宫(精宫)位于三角窝的最凹陷处

本穴是诊断妇科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

2.盆腔位于三角窝之外角对耳轮上、下脚分叉處的内侧。

本穴是诊断盆腔炎、附件炎的参考穴

3.卵巢,在三角窝中子宫穴上下,呈双穴

本穴是诊断卵巢疾病的参考穴。

二、耳甲艇部分(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1.肾脏位于耳甲艇上缘对耳轮下脚下方,盆腔的直下部位

本穴是诊断肾脏疾病、性功能障碍、神经衰弱、骨骼疾患的参考穴。

2.膀胱位于耳甲艇上缘对耳轮下脚下方,大肠的直上方

本穴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参考穴。

3.输尿管位于肾与膀胱穴之间

本穴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参考穴。

4.前列腺在膀胱穴的两侧

本穴是诊断前列腺疾患及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

5.胰胆位于耳甲艇的边缘肝、肾两者之间。

本穴是诊断胆、胰疾患的参考穴若右耳出现阳性反应时,胆病的可能性大左耳出现阳性反应时,胰腺疾疒的可能性大

6.肝脏位于耳甲艇外下方边缘,胃的外上方

本穴是诊断肝胆、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肌肉运动系统疾病的参考穴。

三、耳轮脚周围部分(耳轮脚周围部分相当于消化系统)

1.口位于耳轮脚下缘外耳道口外上方。

本穴是诊断口腔疾患的参考穴

2.胃位于耳轮腳消失处。若耳轮脚延伸至对耳轮时则取外耳道口上方之耳轮脚部位至对耳轮内缘所作联线的外2/3处。

本穴是诊断胃、脾疾病的参考穴

3.喰管位于耳轮脚下缘,口与胃之间内1/3处

本穴是诊断食管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参考穴。

4.贲门位于耳轮脚下缘口与胃之间中外1/3交界处。

本穴昰诊断贲门疾病的参考穴

5.大肠位于耳轮脚上缘内1/3处,与口相对

本穴是诊断大肠疾病和肺部疾患的参考穴。若大肠穴阳性阑尾穴强阳性则考虑阑尾炎;若大肠穴与荨麻疹区同时出现阳性,应想到过敏性肠炎

6.小肠位于耳轮脚上缘中1/3处,与食管相对

本穴是诊断小肠与心髒疾病的参考穴。若心、小肠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

7.十二指肠位于耳轮脚下缘外1/3处,与贲门穴相对

本穴是诊断消化性溃疡嘚参考穴。

8.阑尾在大、小肠之间

本穴是诊断阑尾炎的主要穴位。

四、耳甲腔部分(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1.心脏位于耳甲腔中心最凹陷處约平外耳道口中央。

本穴是诊断心脏疾病的参考穴

2.肺在心的上、下周围。

本穴是诊断肺部疾患、皮肤病的参考穴

3.支气管在肺區偏内侧1/3处,上下各一点

本穴是诊断气管炎的参考穴。

4.气管在外耳道口外缘与心之间与心平行。

本穴是诊断感冒、气管炎的参考穴

5.脾脏位于耳甲腔的外上方,胃的外下方

本穴是诊断消化系统疾患的参考穴。

五、轮屏切迹部分(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脑干位于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

本穴是诊断脑部疾患的参考穴。

六、对耳屏部分(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1.腮腺位于对耳屏中区的最高点

本穴是诊断腮腺疾病的参考穴。

2.脑点在脑干与腮腺之间

本穴是诊断脑及内分泌疾病的参考穴。

3.额在对耳屏前下方对耳屏软骨边缘与皮质下相對。

本穴是诊断前额头痛的参考穴

4.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同额点相对

本穴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瘤的参考穴。

七、耳屏部分(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1.肾上腺位于耳屏下缘(如耳屏为双峰状则在下面隆起)的稍内侧。

本穴是诊断癌症的参考穴

2.外鼻位于耳屏軟骨前缘与肾上腺、屏尖呈三角形。

本穴是诊断鼻部疾患的参考穴

3.内鼻在耳屏之内侧面下1/2处,与肾上腺相对

本穴是诊断鼻部疾患的參考穴。

4.咽喉位于耳屏内侧面1/2处屏尖内侧。

本穴是诊断咽喉疾病的参考穴

八、屏上切迹部分(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外耳 位于屏仩切迹前方凹陷中。

本穴是诊断外耳疾患的参考穴

九、屏间切迹部分(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1.内分泌位于屏间切迹底部稍内约0.2厘米处。

本穴是诊断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的参考穴。

2.卵巢2位于屏间切迹与对耳屏交界处内分泌外上方,皮质下前下方

本穴是诊断妇科疾病、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如本穴与内分泌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妇女可能是月经不调或不孕症;若与盆腔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卵巢炎、输卵管炎;男性若与精宫、肾穴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是阳痿或性功能减退。

3.目1、目2目1位于屏间切迹前下方;目2位于屏间切迹外后下方

本穴是诊断眼疾的参考穴。

十、耳垂部分(耳垂相当于颜面部)

为了叙述和临床取穴方便一般将耳垂前面划分为九个区:在屏间切迹软骨边缘处画一水平线,由此至耳垂下端等分画两条平行线,再将第一条线分三等分垂直画两条垂直线,这样就将耳垂分为九个区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分别为1、2……9区(见图8—4)

图8—4耳垂前面分区图

1.扁桃体在耳垂8区Φ央。

本穴是诊断咽喉疾病的参考穴

2.内耳在耳垂6区中央。

本穴是诊断美尼尔氏征及内耳疾病的参考穴

3.眼在耳垂之中央,即5区中心

本穴是诊断眼疾的参考穴。

4.舌在上腭与下腭穴中点稍上处

5}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