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14怎么跳剧情剧情真的很差劲

使命召唤14回归二战, 剧情却是依旧虎头蛇尾,玩到最后使命感在哪?
奔跑的浮华
相信最近几周里,大家都已经从视频里看完了使命召唤14的所有单人剧情。或者自己购买正版进行体验,亦或者是去某些网站下载盗版资源爽完了所有单人剧情。浮华最近是已经通关了全部的老兵难度单人剧情。但是,这代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依旧是比较的大。而其根源最基本的就是结尾显现的比较鸡肋。给我一种突如其来的结束,或者说为了结束而结束。
相信各位小伙伴也和浮华一样感觉这代单人剧情结尾过分的快,今天我们来解析下为何声势浩大的回归二战,使命召唤14的剧情却依旧是如此虎头蛇尾。首先,我们不将14的内容跟前几作的未来战争进行对比,因为二战毕竟是比较严肃的话题,和天马行空的未来战争、无限战争想比确实没有可比性。
而上一作COD还采用二战题材的就是使命召唤5了。其实作为中国人,大家或许都是比较想玩太平洋片区的战争。因为二战太平洋战区这块是可以打击日本人的。所以从中或多或少会有些正义感。而这代14将内容放在了西线,那么全程就是以打击德国纳粹为主。
不过说到底,虽然战线不同但是打击对象都是轴心国。然而开头诺曼底登陆以及之后解放法国这些桥段都很具有实时性意义,这代主角“丹尼尔斯”和朋友“祖斯曼”也是一直在大放光彩,这些剧情都营造的非常不错,特别是在登陆战中,“丹尼尔斯”搭救腹部中刀的“祖斯曼”这块就明显很有节奏代入感,其两人之间的配合程度给我营造了当年玩使命召唤8中,“肥皂”身负重伤,“普莱斯”还得在敌人围攻中突围最后逃离安全点,不过两者对比前者只是放在了第一章中,而且还没有充分体现两人的羁绊所以只能起一个引入作用。而后者在4代、6代的游戏过程中,剧情将两者羁绊连接的很牢固,以至于最后“肥皂”陨落之时,让浮华玩的一阵头皮发麻。
然而,玩到“解放”这张之后,已经打败了占据法国的纳粹之后,剧情就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就是中尉“特纳”和指挥官“皮尔森”之间的矛盾激发而一发不可收拾。特纳明显是人道主义者,一方面需要完成上方下达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方面还得照顾战斗排里面的成员,而皮尔森则从一开始“登陆日”时还是相对照顾队员的指挥直接180度翻转成了一个说一不二,必须完成任务的战斗狂热分子。更甚者还有两人吵架和扭打的桥段。然而剧情代入感方面,主角一行明显是更加倾向于“特纳”的指挥,“皮尔森”就慢慢的被边缘化了。而最让我费解的就是“特纳”的牺牲,这虽然当时包括我方坦克都全部损坏了,腰部中枪的“特纳”几乎不可能突围,但是特纳中枪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死而死,一点意义都没有。完全没有以往使命召唤系列队友死的时候的那种使命感。只不过是被人阴了一枪,而正好敌人援军也来了。而至此以后“皮尔森”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而主角“丹尼尔斯”就成了下士辅佐于“皮尔森”
如果这些都还是一般般的话,那么就是全剧情最后结尾太过于突兀了,好友“祖斯曼”被德军纳粹俘虏,而“丹尼尔斯”不顾“皮尔森”的任务直接单枪匹马去搭救,结果最终却只能倒在雪地里看着好友被德军带走。而这个时候“皮尔森”居然跑来不帮忙而是要打死我,要不是队伍里的其他队员跑来,我就会死在自己的指挥手中。What?虽然违背了命令是重罪,但是也是应该给军事法庭来进行判断,而这倒好,“皮尔森”被完完全全刻画成了一个迫切想立功的疯子。而主角未能解救好友就被谴回了美国。虽然因为立功成了英雄,但是这些桥段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的使命感,以至于玩完全程以后还摸不着头脑。这结束的也太快了,好友救不了,中尉死了,指挥疯了。我的天!而最后“丹尼尔斯”就这么回归享福去了,那么所召唤我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很显然,游戏已经结束了,没有告诉我们,也不可能告诉我们了。在最后两章内容里,我们的战斗都发生在基本一周以内,而其中CG画面剧情的占比量几乎和游戏战斗时长快要持平了。不论是特纳的死,还是祖斯曼被俘虏后的内容,均以CG动画的形式变现出来了,之后便草草结束了所有的单人战役内容。
遥想多年前使命召唤5的最后结局,可是占领了德国的国会大厦,宣示着二战的结束。虽然这些对比起来肯定因为剧情原因会有差别。但是说实在话,这代使命召唤14的单人剧情战役中,却没怎么突出使命感。然而这就与使命召唤系列所要表达的“主旋律”有所区别了。仅仅是个人的一系列战斗烘托出了个人英雄主义。包括主角最后回国后还是因为截获了纳粹的一条消息而成为了英雄。一种为了成为英雄而成为英雄,一种为了结束而结束。这种虎头蛇尾的剧情确实让人感觉不爽。
而剧情为何越来越短,特别是这次回归二战感觉就是为了回归而回归。与其说回归二战,不如说是为了让玩家体验下不同而体验下不同。血包的回归并没有增加真实的代入感反而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多少次浮华玩老兵难度都是两枪被打残了没血包都不敢出掩体打了。不过后来浮华细细思考了下,确实感觉到了动视这几年也是不容易。旗下除了“使命召唤”这个IP最为热门,就没剩下几个好的游戏IP了。可以说主要玩家流量就是来自于COD。而COD的销量在去年又是急速下滑,虽然这代二战回归确实拉弄了很多的眼球。包括浮华自己都是被二战所吸引到了,随意当时预购的时候毫不犹豫就是645元买了黄金版。而这代单人战役却也可以看出大锤并没有用心,7小时的剧情却只感觉讲了一半就不讲了,更像是给人一种写文章写到一半没时间了,必须提交试卷而强行结尾。
不过确实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包括EA、动视、暴雪、育碧等老牌知名厂商都不好过,玩家数量虽然激增,但是很多玩家还是在看到价格后就望而止步,购买力还是那么多,就比方说国内,虽然使命召唤系列的PC版本在Steam锁区,但是锁区并不是借口,为什么我就能买到呢?然而基本上还是很多人在等待盗版资源的下载。而主机平台虽然不好操控,但是在国内至少不用那么繁琐就能购买到游戏了,依旧没多少人会去购买。国内市场买游戏或许还是因为价格问题这道门槛而卡住了很多人。就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买个98元的吃鸡已经很贵了,因为还需要月供30元的加速器,而有多余的钱也顶多买个R6的标准版。这就已经是极限了,更多的甚至会想去玩免费游戏。这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消费基数多是多,但是游戏的成本每年都在增加,遥想我们玩使命召唤盗版的年代,所有游戏的贴图再怎么细致也就还是那样,说真实也只是当年感觉真实,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堆会动的贴图,而现在除了剧情流程走电影化CG,场景还需要电影级渲染,贴图还要多重渲染以至于不那么让人感觉有违和,跟甚者还得让人物说话不再只是嘴巴上下动,而是成为真正的表情。种种原因导致了游戏成本越来越高,而再怎么卖,我想使命召唤这个IP也顶多卖到4000万份就撑死了,而且4000W份还不是一下子就能卖出去的,以前每一代轻轻松松2000W份都是因为游戏口碑爆炸,以至于买的人络绎不绝,而这次回归二战明显虎头蛇尾,而多人模式外挂多的让我游戏体验感很差,演的外挂看不出来,问题是一群演都不演的,站在家里就对着外面打爆头。而僵尸副本暂时还算说得过去,剧情任务化做得很好,但是人物语言却相比于之前少了很多很多,经典的恶魔播报员都没有了。
哎,成本逐年增加,购买力增长却赶不上成本的增长。使命召唤系列单人剧情何时才能在看到一个系列的史诗级剧情。我看还是期待下一作吧。反正浮华到时候还会再买,以此不断,不过我不敢保证,如果后面都是这样花钱买游戏看笑话,那我宁愿弃坑。毕竟我向来支持正版游戏都会选择比较贵的版本购买,不仅仅是游戏本体,还要有DLC季票,这样我能体验到更加全面的内容,而现在看来,我觉得《使命召唤15》出来的时候,我觉得买个普通标准版300多应该就够了,至少这次14我没觉得645元花的值得!
点击展开全文单人剧情越做越烂,使命召唤还能怎么改?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单人剧情越做越烂,使命召唤还能怎么改?
从以往来看,单人战役的质量往往是《使命召唤》质量的晴雨表,然而《使命召唤14》的单人战役仅足以达到FPS的及格线,却远远够不着这个传奇系列的优秀标准。
活动投稿,作者 Starbow,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使命召唤》(简称COD)又回归二战了。尽管好几年前,T组的经理曾经明确表示过COD系列将不会再回归二战题材,但事实证明那只是一次盲目自信下的狂言。随着《无限战争》等科幻系列的折戟沉沙与隔壁《战地1》的风光无限,动视最终还是忍不住将二战题材这一发家致富的底牌抽了出来。
“回归二战”这一选择,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但于喜爱单人战役的笔者而言,回到二战这一场过程与结局早已熟悉的战争,意味着动视很难用国家阴谋、故事悬念、神秘势力等拿手好戏来打造单人剧情了,更不会有翻云覆雨的大反派与百战成钢的主角组。熟悉的战场,熟悉的题材,但若处理不好更会令人失去新意
但与之相对的,能否更深入地挖掘二战的战争细节,将炮火中的人性与救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靠新技术还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真实、壮阔的二战战场,就成了本次单人战役的课题。然而就结果而言,《使命召唤:二战》并没有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本次单人剧情的主角丹尼尔是一名普通的美军二等兵,剧情从法国诺曼底抢滩行动开始,之后则要跟随队友一起加入历史种种著名的大小战役。
过完战役后,我感到一阵无力的烦闷:单人剧情也能算是中规中矩,问题就在于过于平庸以及后期急转直下导致的发力不足,这一切都让《使命召唤:二战》显得像一枚引线熄灭的哑弹,无法在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系列历史第二低的8分也正印证了这一结果。最新技术搭建起来的二战战场真的很酷,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要知道时至今日我还能记得《现代战争3》中肥皂的牺牲让我郁闷了许久,但到了明天,我或许就会忘记《使命召唤:二战》中塔纳的身亡;《现代战争2》中击杀谢菲尔德的关卡令我长舒一口恶气,但《二战》中的反派却连名字都难以让我铭记,更遑论心生厌恶。
既然《COD14》没能做出我心目中的二战战役,那我只好放下手柄,展开自己的想象:到底该如何做好《二战》的单人战役?我的脑中闪过了很多经典的名作:《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但或许他们并不适合当今的游戏,因为这些电影都很难做到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在兼顾大场面战争的同时,让玩家体验到动人至深的剧情与细节饱满的战场。想来想去,竟是这部名不见经传的韩国电影,最符合我心中一场优秀的二战单人战役该有的摸样:《登陆之日》。《登陆之日》
从朝鲜半岛到诺曼底:最面面俱到的“二战”体验
在笔者补完《登陆之日》的那天下午,COD官方刚好发布了一则消息:“本次单人战役玩家仅仅能操控盟军角色。”这并不意外,在这个观点繁复的社会,政治正确的观念早已深入动视这个游戏大厂的心。其实不仅是为了“立场正确”而不能从反派的视角去经历这场战争,就连盟军内部黑人的比例与遭遇也要为了“种族平等”而做出调整。爱玩则在中吐槽过此事,有兴趣者的读者可自行阅读。
如果放在以往,我会认为这种“讨好所有人的举动”无伤大雅,然而如今我不仅自问: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这种质疑便是《登陆之日》带给我的冲击。
《登陆之日》从诞生之初便带着一副叛逆者的姿态,打破了一众战争电影的传统剧情
电影中的故事最初发生在被迫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后沦为了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人物则采用了双主角叙事。其中小田切让饰演的长谷川辰雄(后文简称辰雄)是日本将军之孙,而张东健饰演的金俊植则是一名贫贱的朝鲜人。虽然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田径长跑,但辰雄常常作威作福,还将武士、荣耀挂在口边,是典型的日本“军二代”。而金俊植则饱受辰雄与当地殖民者的欺凌。
1939年5月,时隔二战爆发尚有四个月。介于对欧美等传统列强的忌惮,日军不敢轻易南下入侵东南亚,于是“北上”打苏联的呼声迅速占据了上风。很快,日本集结了4个师进攻苏联扶植下的蒙古政权,在满蒙边境打响了一场历史上鲜为人知的“诺门坎战役”。
在这样的背景下,辰雄作为日本“军二代”被命为军官前去参战,而金俊植则作为“低贱的朝鲜人”被强制征兵,编入辰雄的队伍。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参军后的第一战面对的并非苏联人,而是来自中国的游击队员——席拉,她的家人在中国战场上惨遭日军杀害,这之后她便为了报仇与日军转战千里。
该角色由范冰冰友情出演,虽争议不断,但也贡献了一段可圈可点的演技
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金俊植最终还是俘虏了席拉;但另一方面,同样作为日本扩张政策的受害国国民,金俊植在俘获席拉后内心不断被罪恶感诘责着:正义究竟是什么?自己与祖国又将何去何去?然而战争并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席拉在一场冲突中身亡,同时苏联方面以压倒性的力量反攻而来,全军覆没再所难免。
而故事的另一名主角——日本军官辰雄完全无法接受撤退与失败,从小接受着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他已完全被所谓的“荣耀”洗脑,他竭斯底里地喊着“冲锋”“万岁”,让自己手下的生命像韭菜一样被苏联坦克的炮火割下。
从眼神到姿态,辰雄已在军国主义的洗礼下化身为不折不扣的恶鬼
这种无谓的牺牲最终导致整个部队伤亡惨重,侥幸存活的主角众人都被苏军俘虏,并押送至远东的战俘营。而他们的唯一希望,就是日方能与苏联达成停火协议并互换俘虏。9月16日,噩耗传来,日本方面同意停火,并放弃了向苏方索要俘虏
至此,他们彻底沦为弃子。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唯一获取地位的方式就是讨好看守的苏联上层,同样沦为俘虏的众人再也没有所谓的上下级之分,曾经欺凌下属的军官辰雄因心高气傲不愿屈服于苏联人以换取地位,遭到了众人惨烈的报复。而本有机会在一场冲突中杀死辰雄的金俊植,因不愿落井下石而选择放过了他,两人第一次结下情义。
在战俘营的经历与地位的剧变,让辰雄的军国主义信仰产生了一丝裂痕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入侵苏联,伤亡惨重的苏联开始不顾一切地从远东调动兵源,而这当中就包括了战俘营中的主角。曾经为了荣誉而战的日军,为了养家糊口而入伍的朝鲜人,在这一刻都只好为了在苏联人的枪口下活着披上军大衣,投入到抗击德国纳粹的战争中去。
在他们眼中,将自己打得落花流水的苏联就是世上最恐怖的军队,然而没想到,与纳粹交战的场景更是令他们触目惊心。本应强大的苏军面对纳粹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装备的落后,通讯的混乱无一不笼罩着战败的阴影。
电影中这一幕颇有些致敬《兵临城下》的意味
看着调度他们的苏联军官不接受一切撤退与失败,发疯似地喊着“冲锋”、“进攻”的模样,辰雄回忆起自己作为日本将领的日子,他第一次意识到眼前这幅丑恶的嘴脸就是曾经的自己。至此,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军国主义,不过是侵略者美化自身的一面之词,其真实面目则是扭曲与残酷的人性。
就在他发呆之时,一枚炮弹在身边炸开,再度醒来后他已被大部队抛下,身边没了战友的身影,只剩下金俊植一人。于是为了生存,两人同甘共苦翻山越岭,来到德军占领地。他们脱下苏联军官,找出曾经的日军徽章,以日军的身份寻求同为轴心国同盟的德军收容,德国收容了二人并将他们编入了西线军队,驻守诺曼底海滩。
彼时的诺曼底海滩尚不属于最前线,两人在那度过了短暂的平静岁月。然而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继日军,苏军后,二人的身份又一次戏剧性地更迭,成为了德军的一员
这一次,早已看透了战争残忍本质的二人再也无法将子弹射向登陆的盟军士兵,而是选择了逃跑。在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中,两人忽然回忆起了他们曾经的共同爱好——长跑。于是,诺曼底的沙滩变成了一段漫长的田径场,他们在炮火与流弹中拿出全身的力气奔跑着,就如同运动场上竞速的逐梦者。最终,金俊植在一发炮弹中跑向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
战争结束多年后,体育事业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而活下来的辰雄终于如愿以偿站上了比赛的田径场,他胸前的名牌却豁然写着:金俊植。
或许会有人质疑这样的故事也太奇幻了,其实故事中的角色大多有着历史原型,并且本人的故事更加波澜壮阔。比如电影里中国的女战士席拉,在她身上便可以看出刘桂贞、安瑞芝等历史上中国游击队女兵的身影。同剧情一样,现实中的她们大多投身抗日战争,并不幸被日军俘虏惨遭非人待遇,最终壮烈牺牲。
至于主角二人的考据,历史上更是有这一段传奇的经历:
朝鲜人Yang,日出生于朝鲜新义州,18岁那年被日本陆军征召入伍,1938年加入日本关东军,在1939年诺门坎边境冲突中沦为苏军俘虏。后来日苏双方停火协议签署后,被送去战俘营进行劳改。随着苏德战争白热化,他又被编入苏联红军,1943年夏在乌克兰与德军的战斗中被俘,后又进入德军服役。日,盟军诺曼底登陆时,Yang在“犹他”海滩被美军俘虏。
然而可据参考的原型还不止一个,根据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安布罗斯的著作《D日》描述,最先在诺曼底登陆中被盟军俘虏的是2名朝鲜籍德军士兵。不久后在诺曼底战场上被俘的朝鲜籍士兵达到了20多人,美军对他们进行了专门审讯。原来,这些朝鲜人最先被日军招募,在1939年爆发的日苏诺门罕战役中又被苏军俘虏。当年日苏双方停火后,大多数的日本战俘都被遣返,但苏军扣留了朝鲜人,因为苏军认为他们并不属于“战俘”。后来这些朝鲜人加入了苏联红军,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们随大部队开赴前线。但随着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溃败,他们又和其他众多的苏联红军官兵一道被德军俘虏。因为忍受不了德军战俘营里异常恶劣的环境,他们又被迫参加了德军,1943年作为“东方营”的士兵被派往诺曼底驻防,直至被盟军俘虏。
由此可见,二战的角落里,可被挖掘的新故事太多了,为何要对他们视而不见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使命召唤》
故事到这就讲完了,诚然这部电影算不上经典名作,也有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种值得参考的战争叙事模式。也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与《COD14》的种种缺陷进行对比与探讨:为何这次《COD14》的单人战役总是逃不出一种令人局促的狭隘感?我想作为一类早已被做烂做透的“二战题材”,动视不仅没能对玩法架构进行创新,反而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设计,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登陆之日》能靠巧妙的叙事将中国、苏联、德国到欧美的诸多势力紧密地串联在一起,然而作为曾经靠剧情一统天下的《使命召唤》,却选择了最传统的西欧战场、最传统的知名战役、最传统的盟军士兵打纳粹和最传统的政治正确。一切都小心翼翼地不触怒所有玩家,却在成为所有人公约数的过程中死死地锁住了自己的上限。
无独有偶的是,最近火遍全球的“世纪三部曲”就采用了多主角的设定
人们跟随《登陆之日》的主角见识了鲜为人知的日苏战争,又结识到中国游击队,随着剧情发展,更是参与到苏德东线战役和著名的诺曼底。从冷门的角落到经典的大战,从落后到先进,让人饱览了二战不同真实的面目。
曾经的《COD5》尚能将目光转至太平洋,然而为何如今《COD》却日复一日地将自己局限在了西欧战场?世界大战虽是一场战争,但对于不同战线的人们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除了炮火连天的欧洲战场以外,中国战场上,人们靠着落后的装备殊死拼搏;远东战场上,苏军与日本人在广阔的荒野上各有来回;东南亚的森林里,数不清的游击反抗军涌动着;太平洋大海上,海中游弋对轰的战舰战成一番壮丽的景象。这些不都是玩家鲜有接触到的蓝海吗?
更遑论所谓的“政治正确”,《登陆之日》况且能靠着主角立场的不同变更,让人们见识到不同情景下的人性善恶,《使命召唤14》的单人战役却要确保自己射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正义的”。事实上,比起站在道德制高点远远地注视着邪恶,正视邪恶更能战胜他。关于这一点最好的老师便是COD自己——当年《使命召唤6》中经久不衰的“机场关卡”。
敢问如果以如今的COD,还做得出当年震撼至极的机场关卡吗?
从剧情上来说,本次《使命召唤14》的剧情重点放在了“兄弟情”这一线索上,这刚好与《登陆之日》不谋而合。然而《登陆之日》中的角色充满了层次丰富的矛盾,两人一开始就有着最相似的梦想:成为田径运动员,却有着完全对立的身份: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这样的对立在故事的发酵下最终被热爱长跑这个共同点串联起来,一路心境的变化和反思则显得格外动人。
相比之下,同样是讲兄弟情,《使命召唤14》的人设却显得极其平庸:比如总是桀骜不羁的皮尔逊与老好人塔纳,前者的叛逆无时无刻都显示着他即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被洗白,并顺便揭露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而正当我期待后者的表现能有所突破时,编剧却用了“强行牺牲”这一最唐突的方式终结了他的故事。另一名好友札斯曼被俘虏之后,本以为会迎来紧锣密鼓的救援行动,却被一部过场动画草草带过,就连德军的反派梅斯也同样“活在过场动画”里。
这样俗套的剧情我都记不清在各种电影、游戏里看过多少遍了
说了那么多,可能会有人质疑“难道就不需要照顾市场吗?”或许对于COD玩家群体的市场需求是什么,我确实无法下定论。但要知道直到《战地1》推出前,一战题材一直被动视视作没有市场而判了死刑,而他们满怀信心地推出未来战争题材,却被玩家告知“我们根本不想玩这个”。我想归根到底,《使命召唤》的使命就应该是创造市场需求,而非顺应市场需求。
到此,我脑中的风暴渐渐平息下来。其实笔者今天并非要对COD这个系列的单人战役指手画脚,而是以一名玩家的身份展开一场“狂想”。诸多读者也大可展开想象,勾勒出自己心中的COD二战单人战役。
毕竟,在所有FPS厂家都视剧情为鸡肋的旧时代,COD就能靠《现代战争》等颠覆之作刷新大家的三观。但当大家都开始认真打造剧情的如今,COD却沦为一个说庸俗故事的老家伙,这也太奇怪了。
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欢迎关注爱玩APP【精选】板块,更多精彩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作者Starbow
一个偶尔幻想弃医从文的医学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几乎看不出差别 《使命召唤14》PS4与Pro画面对比_安游在线
近日FPS大作《使命召唤14:二战(Call of Duty: WWII)》多人试玩体验Demo登陆PS4,本作故事背景回归二战,力图挽回前几作越来越差的口碑。 外媒放出了《使命召唤14》Demo版PS4与PRO版对比视频……
编辑:火星风信鸡发布时间: 18:12
  近日FPS大作《使命召唤14:二战(Call of Duty: WWII)》多人试玩体验Demo登陆PS4,本作故事背景回归二战,力图挽回前几作越来越差的口碑。
  外媒放出了《使命召唤14》Demo版PS4与PRO版对比视频,PRO版本运行在4K分辨率下,看远景细节和清晰度要比PS4原版高出不少。但也仅此而已。
  对比视频:
  正常游戏状态下,无论是光影效果、还是火焰特效都没什么肉眼可辩的差距,让人怀疑是否有对PRO版进行优化。当然以上对比都是基于demo版本,最终结果还要等正式版出来之后才能见分晓!
  对比截图:
5使命召唤14各师团属性介绍 5个二
7使命召唤14取消自动回血 受伤效果最真实的客观评价,使命召唤14实在太好玩了_使命召唤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93,348贴子:
最真实的客观评价,使命召唤14实在太好玩了
使命召唤14实在太好玩了,同样的团队模式,虽然没有12的跳跳跳,不过刺激感一点也不差,特别激情,地图大小真心刚刚好,制作组把没有跳跳跳的二战地图做的这么合理,让蹲b无处可藏呀,不过最后必须批评一下,音效真的不行,没有环绕声,而且音质爆音,音质很差,画面材质完全比不上12,好像比11还差,真的感觉是1年内制作完成的,最后赞扬一下war模式,真心刺激,比以为所有的cod的任何多人模式都要刺激,看来14真的会大卖呀,最后说一句beta测试版没有100胜
那么你师团都满级了吗
要网页进 还要代理 还要换区 添加后 还要再换回来
我想说TX我X你大Y
玩的时候刹一看,很棒然而几十小时过去后你会觉得毫无乐趣
配置要求是比12低,中配置体验或许比12好,但是也有卡顿的人在,新驱动更新后好很多,但是高配置的玩家很不爽,1080显卡12最高画质,2k+渲染200%有160帧,14就90帧,还是新驱动的时候,这个就是明显的有个问题
确实是‘‘赶工一年’’完成的啊,多人一年,僵尸一年,战役一年
这游戏太容易腻了
没蹲逼是笑话亚琛那个可以翻墙的角落总是蹲着一个人,奥克角也是各种蹲碉堡
1050ti有压力?
哈哈,你这题目用的要是发到知乎得被骂死。以后还是少用这么绝对的词发帖子。
一个月后玩到3DM正版剧情战役的人,穿越回来告诉你们这代槽点有点多
感觉气氛比不上5呀,是每个人三观不同吗?
没蹲逼就笑了
单机玩完 游戏卸载 300块钱还不如买钥匙开刀2017年买的最后悔的游戏还没高中玩使命4有意思锁区没办法写测评要么绝对给差评 太烂了玩个剧情模式心情毫无起伏。
steam无法下载玩 你们是怎么玩的多人?
楼主你是不是没玩过使命召唤123的二战?我现在玩14觉得跟123没啥区别,除了画质
实在不咋样 和5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14的那个战友印象很深 祖斯曼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使命召唤14剧情变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