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元李传波字多少钱一平尺尺

程伟元、高鹗是乾隆的御用文人(之一)
是谁给程、高布置的整理、抄录、印制《红楼梦》限一年内完成任务?
程伟元和高鹗在乾隆五十六年出版程甲本时,曾分别作序;第二年即出版程乙本,序文署的是两人的名字。
下面先将程甲本的两个序向读者作一介绍,并进行剖析。
程甲本的程伟元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然原目一百卄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乃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卄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卄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荀,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程甲本中的程伟元《序》未署年月。)
程甲本的高鹗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程甲本中的高鹗《序》,最早是印在1792年的程乙本中,重版时才放到程甲本中。参见吴世昌《红楼探源》第367页注1。)
现在剖析上面两个序。
一、《红楼梦》之名,是程、高对《石头记》“本名”的篡改
曹雪芹留给后世的著作是《石头记》,脂砚斋加批为“本名”。甲戌本(二评本)中提到除《石头记》外还有四个书名——《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红楼梦》。但是自庚辰本(四评本)以后,曹雪芹便将《红楼梦》之名从自己的书中删去。对于这样一点,程伟元在序文中不得不承认“《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即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将书名改为曹雪芹已抛弃的书名——《红楼梦》呢?在程伟元、高鹗两人的序文中都称这部书为《红楼梦》,如程伟元说:“……《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高鹗则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都不再称该书为《石头记》了。
《石头记》中本有脂砚斋批语。脂批的作用,是《石头记》的基本特点决定的——这部书的基本特点是有正(小说)、反(历史)两面。既有两面,就有一个读者如何能从正面小说,看到其背面历史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引导者,引导读者能够一步步地从正面小说,看到背面历史——这个引导者就是脂砚斋批语。
程伟元并非不清楚这一点,因而在将书名从《石头记》改为《红楼梦》时,不忘将脂砚斋批语全部删去。以程伟元自己的话说,形成了“《红楼梦》小说”。
——我们看到的程高本《红楼梦》,就是一部读者再不可能像读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那样,能够从正面小说看到其背面历史。程高本《红楼梦》是一部将有正、反两面的《石头记》阉割、篡改为只能当作“小说”阅读的作品。完全歪曲了曹雪芹的本意,大大降低了原《石头记》一书的伟大意义。
二、程、高二人身份及购《红楼梦》钞本情况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中举,后屡考进士落第。《红楼梦》钞本极昂贵,用程伟元的话说:“昂其值得数十金”。高鹗是个穷书生,当然买不起这种钞本,因而只能“从友人借观”。程伟元经济情况较高鹗强些,但也是“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才勉强购得一部,向高鹗将“所购全书见示”。
三、程伟元所说“原目一百廿卷”是谎言
程伟元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乃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
事实是:流传至今的八十回本《石头记》钞本,没有一部标明有“目一百廿卷”;历史上也从未有人作过这种记载。相反,《石头记》中脂砚斋批语却明确写出:八十回后只有三十回,即全书原为百十回(对此问题的论述详见《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载于《红楼解梦》第一集)因而,程伟元所声明之该书“有百廿卷之目”,显然这是在说谎!
四、该书从开始整理到印制完成仅用了十个多月
辛亥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春天,程伟元才将百卄卷《红楼梦》书稿交高鹗,两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之后便“复为镌板”。所谓“镌板”,即刻板,是一种将汉字雕刻在木板上的很费时间的工艺,而到“冬至后五日”便竣工了。整个工作――从开始整理书稿到全部印制完毕,仅用了十来个月。
这里有三个问题耐人寻味:
第一,印制这样厚的长篇小说是需要资金的,程、高这样两个穷酸书生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筹集到如此多的款项?
第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程、高二人竟能将长篇小说《红楼梦》整理、誊清与印制完毕,不必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用铅印方式完成这项任务,也非易事。这项工作若不是“政治任务”,有时间限制,何必把自己搞得如此紧张?
第三,程、高二人的任务十分明确:整理、抄录、“镌板”,而且时间限定一年之内,这就完全排除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之书的可能性。后人误认为后四十回由高鹗所续,实在是一种误会。
从上述事实来看,程伟元、高鹗所整理的《红楼梦》实是对曹雪芹所著《石头记》的篡改和阉割。他们的做法必然得到地位十分高的后台的支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胡适《〈红楼梦〉考证》所引程伟元序文与一段历史公案--《南方论丛》2012年06期
胡适《〈红楼梦〉考证》所引程伟元序文与一段历史公案
【摘要】:清代说部《红楼梦》自从程伟元、高鹗于乾隆辛亥五十六年以萃文书屋名义活字刊印足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以后,一纸风行,名满天下,坊间翻刻、翻印蜂起,形成清代有明确牌记的《红楼梦》印本不下百余种。本文考辨足本《红楼梦》印本在乾嘉时代到近代诸刊印本移录程伟元序文之异同,考镜源流,论述《红楼梦》版本突变至少有四次,且因袭有据,嬗递有序,廓清足本《红楼梦》在清代中后期的传播史。进而探寻胡适当年在撰写《〈红楼梦〉考证》时的版本误解,揭示一宗鲜为人知的胡适引文迷案。
【作者单位】:
【分类号】:I207.411【正文快照】:
自从乾隆五十六年起,程伟元、高鹗首次以萃文书屋名义刷印活字本以来,《红楼梦》代有翻印。据说,仅清代中后期,翻刻的有明确牌记的本子多达百余种,而源头当为程高活字排印本,其后或有直接翻刻本或整理本,当然,其中少不了整理者独出己见的擅改。要探究这些《红楼梦》刻本、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传坤;;[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传坤;;[J];曹雪芹研究;2011年02期
陈传坤;;[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陈传坤;;[J];文化学刊;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春耕;[J];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夏薇;;[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3期
陈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顾鸣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陈力;;[J];文献;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同贤;;[J];齐鲁学刊;1977年06期
林文山;;[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年06期
徐恭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丁振海;;[J];文学评论;1979年01期
述闻;;[J];红楼梦学刊;1981年02期
,高鸣鸾;[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无涯斋主;[J];红楼梦学刊;1983年03期
舒汛;[J];红楼梦学刊;1983年04期
王华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02期
刘敬圻;;[J];红楼梦学刊;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志军;;[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汪志伟;;[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汪洁清;;[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赵丹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杜志军;;[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朱国庆;;[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马国权;;[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孙克会;孙萍萍;;[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梁扬;谢仁敏;;[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洪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池墨;[N];工人日报;2007年
詹长智;[N];海南日报;2006年
记者 高剑艾
米厚民;[N];山西日报;2006年
韩为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沪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陈争;[N];中国商报;2007年
北京中关村东路
李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唐元春;[N];中国质量报;2008年
阎书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黄立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化川;[D];山东大学;2006年
王晓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张霁;[D];吉林大学;2008年
孙爱玲;[D];苏州大学;2006年
孙伟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谢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高小康;[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冯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杨志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钟馨;[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娟;[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杨绍固;[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王鹏;[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传明;[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谢德俊;[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赵丹;[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金兰;[D];江南大学;2009年
侯艳;[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周文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林素真;[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图片】为《红楼梦》的流传做贡献,高鹗、程伟元地位难定,书法不落俗套【宾利雅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81贴子:
为《红楼梦》的流传做贡献,高鹗、程伟元地位难定,书法不落俗套收藏
在《红楼梦》的流传历史上,有几个版本意义关键。其中,由高鹗和程伟元编辑、整理出版的《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意义至关重要。程甲本,是《红楼梦》版本史上第一个正式出版的排印本,广泛流传有一百多年。直到1927年,胡适将程乙本标注并正式出版,程甲本才慢慢成为历史遗物,保存于档案馆。程甲本、程乙本都是高鹗、程伟元协同整理,出版的。对于扩大《红楼梦》在民间的影响,意义重大! 但是,在流传过程中,许多人对高鹗和程伟元有没有改编、续写《红楼梦》,有强烈的论争。在程高本流行一百多年后的20世纪20年代,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人考证认为:此书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为高鹗续成。这种观点一时风行,文从沈梦了解,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认同,高鹗和程伟元确实只是整理和编辑者。连最新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本《红楼梦》中,已经将“高鹗著”或“高鹗续”等字样,更改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曾经长期批判高鹗的红学家俞平伯在临终时也认为:高、陈二人,保全《红楼梦》有功!时至今日, 大多数红学研究所研究员和红学家都认为,高鹗和程伟元是《红楼梦》流传的功臣,且不是续写者! 历史上,对高鹗有简单的记载。他多年求取功名不得,郁郁寡欢,30岁才中举。在整理好《红楼梦》之后,终于考中进士。他精通诗书,仕途逐渐顺遂,却最终晚景凄凉。而关于程伟元,几乎没有多少资料可考……从流传的序言,可以看到,高鹗、程伟元两人的书法手迹。这字是很儒雅、很传统的。细细把玩,颇有味道!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欢的字多少钱一平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