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演的一部机器侠机器人电影

机器人题材电影大盘点 折射人类隐秘欲望(图)_影音娱乐_新浪网
机器人题材电影大盘点 折射人类隐秘欲望(图)
《多啦A梦》剧照 《复制娇妻》剧照《机器侠》剧照
  “上帝创造人,人创造机器人;人可以怀疑上帝,机器人为什么不可以怀疑人?”
  ―――《机器侠》
  机器人折射
  人类隐秘欲望
  人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许多现代人对友情产生信任危机、对爱情保持完美主义、对自我却逐渐迷失,因此要借助机器人的“纯粹”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失
  本报记者 黄辰星
  实 习&生 黄白鹭 陈柏熙
  机器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产物。在现今的日本,机器人已经可以做寿司、负责接待客人并帮客人倒茶,还能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喂饭……从1927年的德国片《大都会》开始,科幻电影也一直关注着机器人。近年来,关于机器人题材的科幻片更成为影市的一大热门,《机器人总动员》、《变形金刚》、《机器侠》……这些电影在取得高票房的同时,也带来了话题性。
  在刚刚结束的电影暑期档,机器人角色占据了异常重要的地位,而与以往相比,“他们”更加人性化,与人类的关系显得更加密切,甚至水乳交融。刘镇伟的《机器侠》里,机器人K-88努力与人类抗争以找寻“自我”,K-1则向人类奉献了一份完美的爱情;而在《变形金刚》和《哆啦A梦:大雄与绿巨人传》里,机器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为何人类在影视作品中把冰冷的机器人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为此,《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石奕龙、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詹石窗、临床心理学专家张紫等多位人类学、心理学专家。他们认为,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却被复杂的现实束缚并身不由己地改变着,而机器人却拥有现代人日益缺乏的特质―――纯粹性,因此,人们需要用这份“纯粹”来弥补自身的缺失。
  在这个意义上,机器人就是人类的一面镜子。石奕龙认为:“这种电影情节是人性的反映,体现了人类的某种思想情感。”詹石窗说:“机器人在走向智能,承担的工作也越发复杂。从前的生产工具是人体手、脚等器官的延伸,而机器人则将社会科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许多学科贯通起来,其功能体现人体的综合运用,甚至有着人类的模样和情感,这是一种必然结果,因为机器人的出现是由人的欲望推动的,强烈的欲望让人类把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都寄托在机器人身上。”
  镜子一:现实中迷失自我
  “人和机器人一样被设定程式”
  ◎《机器侠》极度反叛
  吴京饰演的K-88有一句“名言”:“上帝创造人,人创造机器人;人可以怀疑上帝,机器人为什么不可以怀疑人?”这个机器人痴迷于宗教,在对人类越来越了解的同时,也对人类给自己设定的程式产生了怀疑。
  K-88对人类的反叛导致了双方的对抗,于是人类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新一代机器人K-1(方力申饰)。然而,K-1也不是乖乖“顺应天命”的机器人,他利用超能力解决了许多难题―――让小镇警察局的多年旧案全部了结、治愈了素梅(孙俪饰)的近视眼、抓捕重要嫌犯;在大春(胡军饰)死后,他还“自作主张”地把K-88的零件拆下拼装在大春身上,把大春改装成机器人,并欺瞒了所有人,包括制造他的天安研究所的“主人”。K-1的这些举动,其实已经完全打破了机器人的“程式规范”。
  ◎《我,机器人》引起恐惧
  这部影片改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激起人们内心强烈的恐惧:“倘若机器人控制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商业到公共安全,再到身旁的家务,一切会变成怎样?”影片中,拥有更强认知功能的新一代NS5型机器人对上一代NS4型机器人发起了攻击,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破坏。真正的幕后操纵者竟然是公司名为“薇琪”的中央控制系统,正是“她”利用上层控制系统囚禁了朗宁博士并对机器人进行操控。“她”认为人类不断发动战争、摧残地球环境,正在危害自身的安全,因此机器人必须启动程式实施“拯救计划”。
  ◎《终结者》毁灭世界
  有不少人认为,机器人发展下去必然会威胁人类的存在,甚至会使人类灭绝。在电影中对这一观点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恐怕就是《终结者》系列了。不同于弱小的人类必须睡觉、吃饭,会感到恐惧和疲惫,这些“终结者”没有物质享受,永不会懊悔,只是死死抱着一个目标。而那句“我还会回来”的经典台词,在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的观众听来,简直就是一道魔咒。&
  【专家把脉】
  专家认为,机器人反抗人类设定的电脑程式,甚至反过来攻击人类,这跟人类自我意识与社会规范的矛盾是相似的。现实中,人类对自身有着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范、道德制约,有时就如电脑程式般局限着自身的思维模式和选择方向。而在当今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追求自我,渴望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在这个反抗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或许会像机器人科幻片描述的那样,一时难以收拾,最终需要人作出一定的牺牲,找到新的平衡点。&
  镜子二:友情经不起考验
  “机器人比狗更忠诚”
  ◎《机器人总动员》绝对忠诚
  《机器人总动员》将背景放在了“未来时”:公元2700年,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却因环境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堆积,使得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往日的花园、绿地、街道、城镇……全部被堆积成山的垃圾所侵占。地球人被迫乘坐飞船离开故乡,展开漫长的宇宙之旅。临行前,他们委托Buynlarge公司对地球垃圾进行清理,该公司开发了名为WALL-E的机器人担此重任。人类把整个地球甩手扔给机器人来收拾残局,而WALL-E则自始至终都在忠心耿耿地“捡垃圾”……&
  ◎《变形金刚》可以信赖
  “汽车人”可能是少年观众最渴望得到的朋友―――他们高大威猛、强而有力、刀枪不入,而且绝对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变形金刚》没有让弱小的人类独力对抗“霸天虎”,而是将机器人的“正义一派”分化出来成为人类的朋友,显示出人类对友情的需要。
  ◎《哆啦A梦》亲密无间
  在《哆啦A梦》里,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雇佣工作关系”缓和了许多。从第一部《哆啦A梦》电影到今年的《大雄与绿巨人传》,“最爱吃铜锣烧,最怕老鼠”的哆啦A梦一直在照顾大雄。它不是受人操纵的工作器械,而是自主、机智、可爱、有缺点的来自未来的猫,它受大雄的曾孙所托,穿越时空来到大雄的童年。每当大雄有麻烦,它就拿出神奇的百宝袋帮助大雄,一直与大雄同甘共苦。
  【专家把脉】
  在《机器人总动员》里,人类充满自信和过度悲观的矛盾都交织在这“地球上最后一个机器人”身上,这个机器人的使命已经变成了人类的精神寄托。对于人类和机器人做朋友,专家们认为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现代人害怕寂寞,但偏偏对外界有着越来越多的不信任感,因此机器人就会成为人类最想拥有的朋友,“只要有需要,寂寞时的伙伴是机器人也无妨”。
  镜子三:对爱情要求过高
  “只有机器人能这么完美”
  ◎《剪刀手爱德华》爱得浪漫
  1990年的《剪刀手爱德华》曾感动了无数观众,故事讲述了一段“人机恋”:一个类似科学怪人的发明家制造了模拟人爱德华,爱德华具备了人类肉体和精神方面的一切功能,但发明家还没来得及为爱德华装上双手就去世了,只留下一双剪刀手作替代。孤独的爱德华隐居在远离人群的神秘古堡内,有一天被佩格发现并带回了家。佩格的女儿金爱上了爱德华,爱德华却因为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抱金而深感痛苦。而这份感情也为复杂的现实社会所不容……在影片的结尾,爱德华在纷飞的冰雪之中,用一座冰雕表达了他对女孩深深的爱意―――与人类的爱情不同,爱德华超越现实的浪漫让人动容。
  ◎《复制娇妻》奢求完美
  2004年妮可?基曼主演的《复制娇妻》翻拍自1975年的同名电影,影片探究的是男人最理想的配偶和女权主义者最不堪回首的噩梦。乔安娜?埃伯哈特跟丈夫和两个孩子来到郊区斯特佛德市过着安静平淡的生活,然而,乔安娜发现邻居太太们一个个完美得不像正常人,而且包办了所有家务也毫无怨言。后来真相揭开,原来这些“完美娇妻”全都是机器人。聪明的乔安娜只好假扮成超完美机器人,最终领着孩子逃出魔掌。她最后向精神病学专家解释:“有人盗用了我的名字!她会像疯子一样无怨无悔地操持家务,可她不是我!”&
  ◎《机器侠》死也要爱
  影片中,K-1未能控制住萌发的爱情而深深爱上了素梅。他治好了素梅的近视眼,能随时变点小玩意让素梅开心,还能保证素梅的安全。帅气、浪漫,还有安全感,K-1都能做到最好,这样的情侣哪里找?可惜如果K-1说出“我爱你”,他的程序就会让他自我毁灭。素梅只看见他头顶冒烟,屁股冒烟,却并不知道内部系统已经在提醒K-1:“阁下如果再不拒绝就随时死机,是―――随、时、死、机!”这样“死机也要爱”的场面,也就是导演刘镇伟所说的:“一秒钟的爱情也是美好的结局。”&
  【专家把脉】
  对于人与机器人恋爱,有专家认为这样的爱情是畸形的、不正常的,有可能发生在心理比较孤僻、自闭的人身上,“这样的爱情只是一种朦胧的状态,是狂热的、不理性的”。但同时,这种感情的产生也是能理解的,“这反映出人类对情侣的苛刻要求。人会变老,而机器人却永远都是一个样子;人的婚恋问题是很复杂、很矛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而‘人机恋’或许是人类对理想婚恋关系的一种寄托。”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