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包子肉馅14mg每公斤亚硝酸盐中毒剂量剂量超标吗?

查出亚硝酸盐超标|食品|亚硝酸盐中毒_凤凰资讯
查出亚硝酸盐超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18日,网友“扒拉扒拉大实话”发帖称,位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西门的君品乐杠子面馆将亚硝酸盐放在牛肉里,被查出亚硝酸盐超标,老板娘和厨师长于5月底被新北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厨师长目前还在关押中,老板娘已经取保候审。
原标题:查出亚硝酸盐超标昔日生意火爆的面馆如今大门紧锁昨天,常州化龙巷网站论坛上曝出,曾经在常州大受欢迎的君品乐杠子面馆,竟被查出亚硝酸盐超标,店主和厨师被刑拘。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店曾于5月底发生几名食客就餐后食物中毒,随后卫生部门检测出食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此展开调查,相关责任人已被刑拘。 陆文杰 文/摄网曝:牛柳中检测出亚硝酸盐超标6月18日,网友“扒拉扒拉大实话”发帖称,位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西门的君品乐杠子面馆将亚硝酸盐放在牛肉里,被查出亚硝酸盐超标,老板娘和厨师长于5月底被新北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厨师长目前还在关押中,老板娘已经取保候审。网友“iamwen”称,他致电派出所得到的答复是“有三个人去店里吃面,吃完有一个人不太舒服,说是当天的面与以前的口感不同,没去找商家直接就报案了。后来在店里的牛柳中检测出亚硝酸盐超标”。食客:听到这个消息很震惊据了解,这家位于新北区的君品乐杠子面馆开业至今,几乎每天都生意火爆,尽管每碗面要几十元,价格不菲,但很多人还是愿意等上一个多小时就为吃上一碗面。听到这家面馆被曝出“亚硝酸盐超标”的消息,很多食客都表示震惊,“求相关部门出来证实”,网友纷纷留言,该网帖一天不到点击率就突破17000次,留言超过200条。调查:相关责任人已被刑拘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君品乐杠子面馆,看到店门紧闭。据周边商家介绍,5月底这家店就关门停业了。记者在店门外看到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店内整改,用餐请到万达店”。记者按告示上的电话号码致电万达店,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万达店每天都是正常营业,她表示,万达店虽然与出事的面馆用相同的店名,但老板并不是同一个人,包括原料、调料采购等都是独立的。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5月22日出问题的君品乐杠子面馆确实发生了客人食物中毒情况,“相关数据我们不方便透露,现在已经移交给公安部门调查了。”新北区卫生监督所一名工作人员说。随后记者从新北区河海派出所了解到,公安部门目前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相关责任人确实已经被刑拘,等有了相应结果后会对外公布。最新进展:面馆涉嫌非法添加昨晚,现代快报记者收到一份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情况说明。说明称:日14时,新北区卫生局接到市民投诉电话,称其本人于5月22日中午在新北区河海君品乐面馆食用牛肉盖浇饭后出现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症状,经医院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共有两人食用后出现上述症状,两日后均康复出院。接报后新北区卫生行政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对现场采取了行政控制措施。根据初步调查,该店涉嫌在餐饮环节非法添加亚硝酸盐,遂依法对该店进行查封,并将该案件移送新北区公安分局。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深入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查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73458
播放数:664334
播放数:45693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重庆出现假猪蹄亚硝酸盐超标48倍|重庆出现假猪蹄亚硝酸盐超标48倍-女性营养 - 女性健康
重庆出现假猪蹄亚硝酸盐超标48倍
  猪皮裹住冻猪肉,再通过捆扎棉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
  有人用双氧水和亚硝酸盐制成猪蹄膀!昨天,市工商局就发现,云阳有个小作坊正......
  猪皮裹住冻猪肉,再通过捆扎棉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
  有人用双氧水和亚硝酸盐制成&猪蹄膀&!昨天,市工商局就发现,云阳有个小作坊正干着这勾当,而且亚硝酸盐超标48倍以上。市工商局鼓励大家都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最高可奖励10万元。
  猪皮包冻肉再捆棉线变猪蹄膀
  4月26日下午,云阳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发现,在双江镇青龙街道杨沙村5组,张某在租赁房内用双氧水、亚硝酸盐、日落黄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猪皮包裹的冻猪肉里,再通过捆扎棉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肉制品。
  不过,这家小作坊无证无照,执法人员当场对这批&猪蹄膀&进行了快速检测,发现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停止制作加工,将现场加工的139公斤&猪蹄膀&、32斤双氧水及相关生产经营工具及原料暂扣,并迅速将样品送到万州计量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检测报告发现,送检的两个样品,亚硝酸盐检测值分别超标达48倍和58倍,超标严重,属严重不合格食品。目前,此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市工商局副局长郭翔说,在开展食品安全百日执法专项行动以来,重点抽检了乳制品、米、面、油等9个品种,共查获不合格食品3万公斤。
  除了违法使用添加剂外,还有些经营者伪造食品生产日期。
  警惕食品中这些项目不合格
  在抽检中,执法人员发现不合格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
  比如,休闲食品,主要是菌落总数、酸价超标;葡萄酒的山梨酸超标、干浸出物低于国家标准;火锅底料和辣椒面等调味品检出罗丹明B;蜜饯类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腌腊制品检出亚硝酸盐残留量不合格等。快速检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主要有,凉卤制品的亚硝酸盐超标;散装银耳的二氧化硫超标;血旺中违法添加甲醛等。
  郭翔表示,针对常出现问题的乳制品、腐竹、粉丝、火锅底料等20种食品,确定了10个检测项目,如亚硝酸盐、二氧化硫、硼砂等,进行不间断的快速检测,对散装食品检测的覆盖面将达到30%。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日落黄
  不同经营面积存储条件要求不同
  同时,我市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实行食品经营条件管理制度,确立了从事食品流通经营的&门槛&,包括关键项目和一般项目共87个指标。
  首次按营业场所面积把食品流通经营者划分为四类,分别配置不同的条件。其中,经营面积500平米以上的为大型,100~500平米的为中型,100平米以下的为小型,而无卖场却要进行食品储藏的商贸公司则为第四类。
  不同类型的经营场所,其空间布局、采光通风、防鼠、选址等要求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经营条件,最严重的处罚将撤销经营许可。
  本月起超市内临近保质期食品设专区
  不少市民喜欢吃卤菜,夏季到了,又如何保证卤菜不变成&回锅菜&?食品处处长左勇说,对超过保质期的卤菜,必须下架销毁,要有销毁记录。
  同时,从本月起,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将督促经营者设立专区、专柜明示销售,此举将帮助消费者准确辨认食品保质期,避免出现买到捆绑销售的临近过期食品却来不及吃的情况。
  而喜欢在超市买散装食品的消费者要注意,工商部门要求经营者,必须在销售的散装食品标签上完整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法定事项。如果是不同生产日期、不同批次的散装食品混合在一起销售,商家则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最早的生产日期和最短的保质期。此外,市工商局还将引导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食品批发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在年内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市民可以就近进行快检,。
  举报食品安全问题 最高可奖10万元
  食品安全关系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工商部门还制定《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建立起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将给予查获商品货值金额一定比例的奖励。如查获商品货值金额在1万至15万元,最高给予货值金额6%的奖励;如查获商品货值金额在15万元以上,将最高给予货值金额5%的奖励。最高奖励金额高达10万元。
  注意,菜不新鲜也会产生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外观很像食盐,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约3克即可致死。此外,长期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食品,还可能致癌。除了人为添加亚硝酸盐外,还有一些情况也会让食物中出现亚硝酸盐。
  一、储存过久,不新鲜或腐烂变质的蔬菜。
  二、烹制过的蔬菜放置过久或剩菜。
  三、不洁餐具和筷子的翻动。
  四、涮了大量蔬菜或酸菜等腌制食品火锅的汤。
上一篇:约会前必学 饮食瘦腿5原则 
下一篇:经济养生 七种常见抗衰防病食品康城上品纯净水一批次产品被曝内亚硝酸盐超标|食品|康城|亚硝酸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康城上品纯净水一批次产品被曝内亚硝酸盐超标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6月8日讯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近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次抽检4类食品133批次样品,不合格7批次。其中,抽检饮料42批次,合格40批次,不合格2批次。
热门推荐APP专享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食物保温状态下放置4-5小时亚硝酸盐会超标吗
棚甝懯犩╮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超标,得明白超的什么标新闻中的实验结果为:经过冷藏24小时,四种菜中的亚硝酸盐“全部超过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的限量标准,其中青菜超标34%,韭菜炒蛋超标41%,红烧肉超标84%,红烧鲫鱼超标141%”.新闻中引用的亚硝酸盐标准为“蔬菜不超过每千克4毫克,肉每千克不超过3毫克”.实际上,这个标准指的是新鲜蔬菜和肉类中的亚硝酸盐含量[2].这个限量的依据,是蔬菜和肉类中本来的亚硝酸盐含量一般不超过这个量.如果超过了,说明受到了污染.它跟最后直接食用的成品是否有害,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国家标准不规范餐饮业中的含量,所以炒好的菜中也就无所谓“标准”,“超标”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要找一个相关的“国家标准”来做参考的话,应该是加工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因为餐饮业中的食品和加工食品都是直接食用的,二者更具有可比性.在国家标准中,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钠残留量是每千克不超过30毫克[3],而酱腌蔬菜中的残留标准是每千克不超过20毫克[2].暂且不讨论新闻中报道的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它所宣称的“严重超标”的青菜、韭菜炒蛋、红烧肉和红烧鲫鱼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5.36、5.64、5.52和7.23毫克每千克.跟加工食品中的国家标准相比,远远要低.也就是说,即使这些数字准确可靠,也谈不上就不能吃了——既然熟肉制品、酸菜、泡菜、酱菜都可以安全食用,为什么亚硝酸盐含量低得多的红烧肉、红烧鱼和炒青菜就不能吃呢?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从何而来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在植物体内还有一些还原酶,会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除了蔬菜种类本身,硝酸盐的含量还跟种植方式、收割期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蔬菜之间,同种蔬菜的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之间,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大大不同.植物被收割之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的平衡被打破.还原酶被释放,会有更多硝酸盐被转化成亚硝酸盐.此外,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细菌也可以实现这种转化.也就是说,蔬菜被收割之后,只要是需要保存上一段时间,就很难避免这种转化的发生.实际上,有很多文献报道过各种蔬菜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具体的转化速度跟蔬菜种类和储存条件密切相关.像白菜等硝酸盐含量本来就高的绿色蔬菜,在运输分销过程中很容易就超过了“每公斤4毫克”的国家标准.曾有不止一篇文献报道菜市场买回的白菜亚硝酸盐就已经超标.也就是说,只要蔬菜没有在收割之后马上被吃掉,“隔夜之后”再炒,亚硝酸盐同样会增加.在蔬菜被加热作熟的过程中,还原酶失去了活性,产生亚硝酸盐的这条途径就被截断了,而细菌在烹饪的过程中也被杀得差不多,这么看来烹调的处理可以帮助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不过在保存过程中,还是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而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又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增多.所以,到底是熟菜还是生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从而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取决于“炒菜——包装——冷藏”的操作条件.实际上,如果是罐头包装的蔬菜,别说“隔夜”,“隔周”“隔月”也不见得有多大变化.肉中的亚硝酸盐从何而来不管是肉还是鱼,其本来的亚硝酸盐含量都很低,所以有国家标准的“3毫克每千克”.此外,硝酸盐含量也很低,通常并不担心肉在保存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而新闻报道中出现了红烧肉和红烧鲫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升高的结果.如果数据的测量没有问题,那就说明:在烹饪中加入了相当含量的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本身是很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是通常的调料中基本没有.这家饭店使用的什么调料,反倒是很值得追究.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硝酸盐,那么出现新闻中的结果倒也不难理解.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自己烹饪不会使用含有硝酸盐的调料.“隔夜肉”,也就不存在亚硝酸盐增加的担心.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无论是否做熟,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在储存过程中都可能增加.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人不可能像农民那样每顿从地里现拔蔬菜来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不保存蔬菜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蔬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条件主要是细菌生长,“隔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减少它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作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隔夜”并非亚硝酸盐产生的关键,加热也不会增加致癌物的含量.有许多文献研究过蔬菜的保存时间与保存条件如何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结论都是冷藏可以大大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如果实在难以实现频繁买菜,速冻蔬菜其实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结论:谣言破解. 虽然在保存过程中,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有一些增加,但是冷藏条件下,总的亚硝酸盐含量还是大大低于加工食品中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而肉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应该是烹饪过程中使用的含有硝酸盐的调料所致.这在常规的烹饪中,是不会出现的.即使新闻中的实验数据准确可靠,“严重超标”的说法也是对国家标准的曲解,而“决不能吃”更是耸人听闻.如果把做好的蔬菜趁热封装,快速冷藏,“隔夜菜”的风险是可以忽略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行业动态>公司动态>含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您今天吃了没有?
含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您今天吃了没有?
正在日益被滥用的&毒药&就在我们身边
之亚硝酸盐篇
中秋来临,在北京做装修的徐昆仑夫妇备感凄凉&&四个多月前,他们一岁半的女儿徐伊铭(音)因吃了几块从农贸市场买的炸鸡后身亡。死因是亚硝酸盐中毒。
8月30日,张继存过失致人死亡案在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开庭。涉嫌制售亚硝酸盐毒鸡的张继存向原告鞠躬赔罪。蒲东峰/CFP
  制作这个炸鸡的河南籍小贩张继存,目前正在看守所中等待法院宣判。此前,他从老乡手里学来烹制炸鸡的手艺:炸鸡要先煮再炸,煮的时候,要放一点名叫&亚硝酸钠&的化学物质,这样&肉熟得快&,且&颜色好看&。但他并不知道,这种与食盐十分相似的白色粉末,成人仅摄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相关报道:)
  8月30日,张继存&过失致人死亡&案在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开庭。法庭上,被害人徐伊铭的家人悲恸泪下,被告人张继存则连称自己未料有此后果,发誓将&出狱后卖血&赔偿被害人家属。
  张未来可能面临二到三年有期徒刑。他说:&我出去后永远不会再做炸鸡了。&
  这个炸鸡小贩,只不过是近年来众多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主角之一。根据卫生部近年来统计,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等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已成为导致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化合物。仅2010年,便有上海闵行工地、四川海螺沟饭店、河北正定县婚宴、江苏盱眙某中学食堂发生的多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数人死亡。
  2011年9月6日,卫生部专门发布《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预警公告》,公告第一条即指出,需&严防亚硝酸盐引发的食物中毒&。
  这一纸警告的落实前景不容乐观。一个前车之鉴是,早在2000年,北京市政府就曾发文,要求加强亚硝酸盐的销售、使用、管理。2009年,北京市也启动了针对添加剂滥用的专项行动。但这些都未能阻止徐伊铭惨案的发生。
  而今,亚硝酸盐的滥用比十年前更甚。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披露,市场上出售的卤肉制品几乎都加了亚硝酸盐,甚至一些生鲜肉类也加了亚硝酸盐。
  据张继存陈述:放亚硝酸钠时,他用的是自己女儿吃饭时的小勺,一百斤鸡肉放一小平勺,从事此行业两年多,不仅从未有客人说吃炸鸡出了问题,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吃炸鸡,亦未出事。
开庭前,受害女童的父亲(右一)、母亲(右三)和姑姑在法庭外。王贵彬/CFP
  庭审中,法官问,&你凭什么确定勺子里的亚硝酸钠用量?&张继存答:&凭感觉。&
  2011年4月21日,当天,小伊铭正好满一岁半,其姑姑前来看望,遂和小伊铭的母亲朱福香一道带着徐伊铭出门。下午2点多,路过汾庄市场张继存的鸡肉熟食店时,姑姑给伊铭买下了7块钱的炸鸡。小伊铭吃了四五块炸鸡之后,约半小时,即嘴唇发紫、浑身颤抖。当天下午,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向徐昆仑夫妇宣布:他们的女儿因严重亚硝酸钠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在小伊铭体内,医生检出亚硝酸钠含量超过正常标准的79.8%,怀疑是人为投毒,建议徐家立即报警。
  4月21日夜里,警察赶到张继存的熟食店中,将正准备睡觉的张带走调查。警方将小伊铭的呕吐物、张继存熟食店内剩下的鸡块、整鸡送检。经鉴定,送检物中都查出亚硝酸钠,其中鸡块和整鸡含量分别达到4500mg/kg和4000mg/kg,分别超过国家允许标准(30mg/kg)150倍和130倍。
身边的&毒药&
  用亚硝酸盐做肉,不是什么新发明。大约在800年前的南宋,人们就用以硝酸钾为主要成分的硝石制作火腿。那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亚硝酸盐在防止肉制品腐坏、改善其色泽和风味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但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许多科普文章提醒读者:应尽量少吃腌制食品,不买存放过久或发蔫的蔬菜,不吃隔夜的熟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此外,也不可将工业用的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当作食盐误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中国每年发生多起亚硝酸盐中毒死亡和住院事故的背后,是餐饮业对亚硝酸盐的滥用与管理混乱。
  2010年,范志红撰文披露,中国市场上出售的卤肉制品几乎都加了亚硝酸盐,一些超市里的生鲜肉类也加了亚硝酸盐,甚至有些餐馆在炒菜时也会加入。
  &亚硝酸盐已经深入各种肉制品烹调当中,从仅用于猪、牛、羊肉当中,已经逐步发展到所有动物性食品都添加,甚至连鸡鸭肉、水产品也不放过。应用亚硝酸盐或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肉类保水剂、香肠改良剂来制作肉制品,让肉制品色泽粉红,口感变嫩,不易腐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厨师的不传之秘。&范志红说。
  不可思议的是,&不仅散装加工肉制品和餐馆肉类菜肴中充斥着亚硝酸盐,就连购买鲜肉自己烹调都无法幸免。&范志红曾经在一家大超市买来一斤牛腩,清炖之后却发现肉块是粉红色的,而且肉质比平日软烂许多,&显而易见是加了含有亚硝酸盐的嫩肉粉&。还有几次,她发现,从超市购买的排骨,煮熟之后,肉块是鲜明的粉红色,购买筒子骨炖汤,结果发现骨髓和连在骨头上的肉也是深粉红色的??&不用说,也是被亚硝酸盐发色了。&
  范志红判断,在生肉中加入亚硝酸盐,是为了防止注水肉的腐烂。&在注水的同时,难免会注入微生物,为了避免肉的保质期缩短,可能和注水同时注入亚硝酸盐,以避免肉的保质期缩短。&
  近年来,深圳、北京、定西等多个城市,已经明令禁止餐馆使用亚硝酸盐。但即便假设所有的餐馆都能遵守规定,亚硝酸盐仍会通过&嫩肉粉&等加工辅料进入餐馆。
  &嫩肉粉&原本应该由淀粉和蛋白酶组成,安全无毒。但2009年和2010年,范志红曾在济南和北京的各大超市收集24个嫩肉粉及其他肉类制品腌制剂样品,并对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均含有亚硝酸盐。这些产品无一在包装上标注含有亚硝酸盐成分,也没有任何使用安全方面的提示。
  范志红的研究得到一位某省会城市食品监督工作人员证实。&我们对餐馆进行检查时,发现餐馆里用量最大的添加剂就是嫩肉粉。&他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
  &对于嫩肉粉来说,如果政府许可其中添加亚硝酸盐,并无问题,但必须标注其存在和含量,并由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目前的问题是,企业在嫩肉粉中加了亚硝酸盐,却不标注出来,而是把它当成&潜规则&和&秘密武器&,也没有人去监督检查,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厨师不知道其中含有亚硝酸盐,加了嫩肉粉之后自己再加亚硝酸盐,非常容易造成超标问题。&范志红说。
失控的供应链
  张继存用的亚硝酸纳,是从离其住处不远处的南四环马家楼桥下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购买的。这是一家颇具规模、经常受到官方表彰的添加剂超市。购买时,售货员曾告诉张,100斤肉放1至3克,不能超。买回的亚硝酸钠包装上也有详细的使用说明。
  但张继存没有细看。他对亚硝酸盐的使用,完全&凭感觉&。
  和吊白块、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不同,亚硝酸盐是合法的添加剂。在2007年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以及能够产生亚硝酸盐的硝酸钠、硝酸钾均被列在食品添加剂名录之中,功能为&护色剂、防腐剂&。
  其使用范围包括: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等)、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肉罐头类。
  但国家标准也同时规定了这几种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其中,亚硝酸钠、亚硝酸钾的最大使用量0.15g/kg,硝酸钠、硝酸钾的最大使用量则是0.5 g/kg。
  问题是,这样严格的限量只在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得到严格遵守,在餐馆和路边摊,大多数厨师和张继存一样,都是&凭感觉&取放。
  徐伊铭夭亡后,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强调,食品添加剂经营者严禁向个人、餐饮服务单位出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可能因滥用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含有上述物质的食品添加剂、调味料。对购买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须查验对方营业执照并留存复印件。
  而这并不是北京第一次对亚硝酸盐的供应做出限制。2000年,北京曾经对亚硝酸盐的销售和使用有过一轮严打。当时北京市政府下发过类似的通知,要求控制亚硝酸盐的供应与购买。
  但在这个通知下发的十年后,张继存还是轻松购得了亚硝酸盐。北京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中并无处罚条例,现实中很难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曾经见证北京市2000年左右的那轮严打。&那时候也是出了多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所以市政府出台了文件。&冯平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但是,日用百货和食品商店禁售食品级亚硝酸盐后,很多人发现,可以从化工原料点和建材商店的工业级亚硝酸盐,效果一样,还更便宜。更有甚者,有人直接去冬季施工的工地上抓一把亚硝酸盐,更是零成本。&
  面对危险的亚硝酸盐,有人主张&一禁了之&。不过,这遭到了食品专家的反对。
  &亚硝酸盐的最特殊之处在于,它对肉制品中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这是其它物质难以取代的。而肉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毒性比氰化钾还要强。&冯平说。
  在食品专家看来,亚硝酸盐的问题在于超量使用和滥用。&需要长期保存的加工食品可以按量添加亚硝酸盐,但是生鲜肉,或者加工好立刻就吃的餐馆炒菜,完全不应该添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永康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
  &很多人并不知道亚硝酸盐的关键用途,他们往往只是为了让肉更好看,或者是为了让腐败的肉看起来更新鲜。这是对亚硝酸盐的误用。&冯平说。
  折中的方案主张在餐饮环节禁止使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行业高级工程师在给财新《新世纪》记者的信中写道:应效仿深圳、北京、定西等地,在全国范围内颁发文件,要求禁止在餐饮环节使用亚硝酸盐。
  但南开大学副教授宋华琳却对此持有异议。在他看来,&禁用亚硝酸盐,还会有其它物质代替,其结果有可能更糟糕。&因此,他认为,中国当前亟需改变运动式的监管模式。&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动一番脑筋,去研究一套风险管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应该不仅适用于亚硝酸盐,也适用于所有的添加剂。&
  冯平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20年前,他和一位外籍专家合作时,了解到,在欧洲,早就有了一种专门的&腌制盐&,是食盐和亚硝酸盐的混合物,专门供家庭或餐馆等用作肉制品的腌制。&这里的亚硝酸盐是按比例添加的,但使用时不可能过量,因为用多了,不仅亚硝酸盐多,肉也会咸得无法入口。所以,他们是利用盐管住了亚硝酸盐。&
  如今,距离徐伊铭的夭亡已经四个多月。年轻的徐昆仑夫妇则依然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之中。孩子母亲至今常常梦到女儿,&想起来就哭&。为了使她免受刺激,家里人扔掉了孩子的所有衣物。当着伊铭母亲的面,谁也不敢再提孩子。
  那包炸鸡也改变了徐家的生活方式。如今,他们买东西都去超市,&虽然价格贵点,但是质量有保障,&徐昆仑说,&没办法,现在的人良心太坏了。&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来宝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来宝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来宝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