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新bbc纪录片中英文字幕,24小时减重7kg,他是如何做到的

BBC纪录片:那些令你大吃一惊的食物秘密!
我的图书馆
BBC纪录片:那些令你大吃一惊的食物秘密!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从蔬菜水果、快餐饮品、到谷物肉类,每天有各种各样成千上万吨的食物被送往各大超市供人购买。然而,你真正了解它们吗?为什么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蘑菇和阳光之间有什么秘密;吃什么能控制你吃零食的欲望;运动后选择什么样的饮品补水才更有效;沙拉和奶酪对比,真的是沙拉更助减肥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BBC纪录片《我们的食物》,揭示生活中最普通的食物对健康的巨大影响,挖掘食物中潜在的积极力量,教你越吃越健康。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Keep”(ID:gotokeep),不代表食品观察家观点1菜椒和胡萝卜让你气色更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怀特认为它们能让你气色更好,为了验证这个理论,他设计了如下的一个实验。① 准备420根辣椒、62升胡萝卜汁,以及肤色不等的10名志愿者;② 测试志愿者肤色并进行脸部拍照;③ 要求志愿者每天吃一根任意颜色的菜椒、饮用150ml的胡萝卜并坚持6周的时间。6周后志愿者的相貌会怎样呢?文末为你揭晓。2蘑菇巧变维生素D工厂虽然被放在了蔬菜区,但是实际上蘑菇属于菌类。 在黑暗中生长的蘑菇,仅需24小时,体积就能增加一倍。它们富含硒、钾等矿物元素,还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B,但是有一种维生素它们却非常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对我们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我们食物中维生素D的来源却很少,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D来自于晒太阳。而蘑菇富含一种名为“麦角固醇”的化合物,和我们皮肤中的胆固醇相似。只要和人类一样,多出去晒晒太阳,蘑菇照样也能合成维生素D。更令人惊喜的是,维生素D一旦存于蘑菇中,即使冷藏、烹饪也不会消失。所以,如果你想让蘑菇变成维生素D的制作工厂,那就稍做手脚,把它放在太阳底下1小时吧。3加酱沙拉的热量比汉堡薯条高!吃沙拉会让我们心安,至少,满盘低卡路里的蔬菜总不会让人发胖吧。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就需要好好地看一下下面的实验了。① 准备六盘热量不等的食物:包括意大利面、牛肉汉堡包和薯条、金枪鱼三明治以及三种不同类型的沙拉;② 要求路人根据直觉给它们作一个热量排序:多数人把汉堡、薯条放在了第一位,把沙拉放在最后。③ 揭晓答案:事实是,奶酪加意大利面沙拉的热量最高,涂有奶酪和烘豆的烤马铃薯热量最低。并且,热量排名前三的都是沙拉!原因就是添加进沙拉的调味品。食用这些调味品,让你的午餐热量加倍,有的甚至相当于2勺冰激凌的热量那么多!一瓶小小的调料品怎么就含有那么高的热量呢?要弄清楚这个,你首先要知道热量的定义。卡路里是衡量食物能量的一个特定单位,它相当于一克或者1立方毫米的水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能量。&使用小型喷火器,很难点燃一片经过脱水干燥处理的莴苣叶子,因为里面没多少可燃物,也就是说,它的热量很低。然而,一旦蘸上内含大量脂肪的沙拉酱,火就会越烧越旺。很显然,此时的燃料和莴苣是没有关系的。这个实验不是让你放弃沙拉而去选择汉堡包和薯条,沙拉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多吃沙拉让你精神充沛。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小心,除了沙拉,还有什么额外添加的物质。4快餐在鼓励你大吃大喝营养学家泰勒给一群消防员布置了两个小任务。① 根据自己的食量,往碗里倒入脆玉米片;② 把整块披萨、派和蛋糕切成自己认为合适的份数:结果,大多数人倒入的玉米片都超过了成人建议量(30克)的两倍以上;切出来的披萨份数也超过建议份数。大家想多吃些的欲望也反映在了一些快餐的份量上。快餐饮食很受欢迎,为了鼓励消费者花钱,商家会使用“大分量低价格”的策略吸引消费者。所以,和20年前相比,现在的快餐分量明显增大了很多。所以,快餐性价比虽然高,但是看看你的体重吧,大分量可不是什么好事。5运动后,最好饮一杯牛奶运动完大量出汗后,到底应该喝什么类型的液体来补充水分?为了找出正确的答案呢?运动专家安迪进行了一个测试。① 要求12个志愿者大强度持续运动:在35摄氏度的加热室一直骑车大约1小时,直至他们体重下降1.5%,目的是为了消耗体内的水分。② 分别饮用水、牛奶和运动饮料,进行3次测试;③ 收集所有人整个下午的尿液:尿液越少,那种饮品在运动后的补水效果就越好。结果是,你喝掉的牛奶,四分之三会留在体内,仅有四分之一的牛奶会流失掉。而水和运动饮料都大约只能吸收一半,剩余的一半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显然牛奶胜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牛奶的吸收过程非常缓慢,其中的蛋白质就能在胃里停留更久,进而进入肠道,被缓慢吸收。原因之二是,当你运动过后需要补充两种物质,即水和电解质。牛奶中含有两种帮助你补水的电解质:钠和钾;水只含有微量的电解质;而运动运料和牛奶比起来,电解质的浓度要低得多,如此被商家大肆宣传的运动饮料,居然和水一样表现平平。由此可见,牛奶,才是健身后应该补充的终极运动饮料。6奶酪助减肥奶酪因为含有大量脂肪,总是被减肥的人抛弃。实际上,它真的有那么糟糕吗?科学家们觉得奶酪中的脂肪并非每一克都会被吸收,而且奶酪富含钙质,促使一些脂肪直接排除体内。为了验证这一点,他们设计了一个奶酪实验。① 让志愿者卡罗尔在第一周吃极少的乳制品,即低钙饮食;② 第二周吃大量奶酪,即高钙饮食:包含酸奶、奶黄以及大量牛奶和奶酪;③ 掌控卡罗尔的饮食:确保她每周摄入同等的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唯一不同的就是钙的摄入量;④ 每天收集卡罗尔的所有固体排泄物送往丹麦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粪便中含有的脂肪量越多,被身体吸收的脂肪量就越少。&结果,在卡罗尔的低钙饮食期间,每天排出8克脂肪,即每周56克;高钙饮食期间,每天排出12.5克脂肪,即每周88克。相差了整整32克。科学家塔尼亚解释,乳品中的钙与身体里的脂肪结合形成一种泡沫状物质,它能直接穿过人体的肠道,避免被身体吸收。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家用奶酪减肥,毕竟它的脂肪含量确实不少。然而奶酪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奶酪中的钙被吸收的那部分对牙齿、骨骼有帮助,排出去的那部分还可以带走脂肪。7香蕉补钾降血压钠会引起血压升高,而钾能降血压,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国人普遍摄入过多的盐,所以钠的摄入量就会超标,而钾又太少。而香蕉作为优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来源,不仅可以对抗心脏病和中风,还能弥补钾摄入量的不足。成人每天推荐的摄入量为3.5克,一根香蕉能补充每日钾摄入量的12%。8苹果越丑益处越大在所有水果中,苹果是最普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富含纤维素,低热量,内含的维生素C对呼吸也非常有益。除此之外,它合成的化合物多酚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病以及高胆固醇。看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是很有道理的。生化专家和苹果专家保罗用一个多酚含量检测实验告诉大家,苹果植株的天然品种不同,多酚含量也不同。丑陋的粗皮苹果内,多酚含量其实是最多的,简单来说,你吃的苹果越甜,所含的多酚就越少。然而,对于所有的苹果,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苹果中一半的多酚都是来自于果皮或者果皮下面。所以下次吃苹果记得带皮一起吃。9蛋白质让你远离垃圾食品如果说谷物是我们食用量最多的食物种类,那么,就消费而言,肉类则是胜出者。无论是香肠、猪肉、培根、牛肉还是鸡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使人们有更久的饱腹感。除此之外,它的一个更神奇的作用,帮助我们与小吃斗争。营养学家艾利克斯设计了一个食欲控制实验。① 让60位志愿者挑选他们最喜爱的食物图片;② 用核磁共振仪扫描志愿者的大脑:通过扫描仪观察发现,当志愿者看到自己喜爱的食物照片时,大脑内特定区域会有一片闪光出现。艾利克斯把这种活动叫做“奖赏机制”,当我们赌博或者看到好吃的零食时,奖赏机制就会被激活。③ 要求志愿者饮用蛋白质补剂之后再次扫描:结果,饮用了蛋白质补剂之后,这种大脑活动就被弱化了。这种改变可以帮助我们抵挡不健康零食的诱惑。所以,要想远离垃圾食品,多多吃肉吧!最后,回到圣安德鲁斯大学,看看6周后,一直坚持吃菜椒和胡萝卜的志愿者们情况怎么样了。通过肤色重测、快照拍摄发现,所有人的面部都发生了变化,其中,黄色皮肤整体改变了1度,也就是肉眼可以看出变化的程度;有的人皮肤甚至改变了2度,看起来也更加精神了。这些改变要归功于鲜艳蔬菜内含有的被称为“类胡萝卜素”的色素,它是一种抗氧化剂。我们坚持吃蔬菜后,多余的类胡萝卜素就会渐渐涌向皮肤表面,因为色素含有红色和黄色,因此皮肤就产生了产生了金色的光泽。如此看来,生活中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食物,居然也有这么多惊人的真相。看完后,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来源:Keep&& 瞭望智库)
TA的最新馆藏BBC带你看如何吃才能瘦 (BBC纪录片笔记) - 薄荷减肥论坛
BBC带你看如何吃才能瘦 (BBC纪录片笔记)[减肥知识,原创]&&
回复:344&|&浏览:163161&|&
&&|&&&&|&&&&|&&&&|&&&&|&&&&|&&&&|&&&&|&&
& 上一页 1
去其他板块
&昨晚正在看的BBC纪录片系列 The Truth&About Food - Ep.04 How to be Slim
摄制得非常好的一套纪录片,做了很多的实验印证了好些个观点,不过这个是纯英文版的,目前还没看到出字幕...
反正我没找到啦=。= 所以做了以下一些笔记和大家一起分享哦~~(你会发生很多都是和薄荷观点不谋而合的,不过我们这次有很多实验例子!) 都是一字一字打出来的,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哈!
1. 吃什么最抵饿?
肉类,脂肪,碳水化合物,究竟吃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更长久的饱腹感?节目摄制组找到了志愿者A B C参与实验。在节目中,三位志愿者分别摄取了不同种类的食物。A,高脂肪(浓cheese烩意面);B, 高碳水化合物(鸡肉烩意面,意面&鸡肉量);C, 高蛋白质(鸡肉烩意面,鸡肉&意面)。经过四小时以后,研究人员通过他们对于点心(一盘切成小小块的pizza)的进食状况比对。A是摄入点心最多的,B其次,而C则明显少于其他二人(剩下的是A的3倍左右!)
总结:优质蛋白质能够提供给我们更长久的饱腹感,多多进食瘦肉,去皮鸡肉,无表皮脂肪的鱼肉,鸡蛋 你就会慢慢变瘦~~(薄荷也是这么推荐哒)
2. 乳制品(高钙含量制品)是好还是坏?
很多减肥餐都把很有很高脂肪含量的乳制品排除在外,然而丹麦的科学家却认为乳制品可以帮助我们代谢掉更多的脂肪。节目摄制组找到了志愿者们进行对比。第一周的食谱是乳制品为主,第二周的食品则是正常脂肪含量的搭配(这两周的摄入热量几乎相同),研究人员对他们的排泄物进行了分析(为了科学...为了科学...) 结果显示,进行高乳制品食谱的那一周所排泄出来的脂肪比进行正常饮食的多处一倍。如果持续一年多摄入乳制品(既高钙含量制品),平均可以多代谢掉2~3kg的脂肪(也就是光喝牛奶不运动你也能瘦掉这些脂肪哦!)
总结:MM们别把乳制品排除在外啦!只要它写着低脂,多多摄入多多益善!
3. 种类和分量带来的影响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出去聚餐或者吃自助餐的时候,总是这里拿一点,那里拿一点,总觉得每个菜都只是一点点,实际却吃了很多?研究人员告诉我们:食物的种类越多,我们就会吃的越多(多处正常值的60%!)
总结:吃自助餐的时候别在什么都尝试一点啦~你只会多吃不会少吃!正确的做法是挑3~4个最喜欢或者最想吃的菜好好的吃,你不是大美食家,没有必要一个个尝过去(多吃能填满胃的蔬菜也是很好的办法)
有没有觉得吃了很多却还是没有饱?有没有过盘子里剩下一些东西,就算是饱了也会吃下去?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分量的多少影响我们进食的多少。他们进行了一个秘密实验。在电影院内,研究人员随即赠送给来看电影的人两种分量的爆米花 (中号-120g,和大号-240g) 在大号爆米花中,混入了一些口味很差的品种,散场之后研究人员综合他们电影放映期间的观察和根据电影院内剩余爆米花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拿到大号爆米花桶的人比拿到中号桶的人吃的更多 (就连反应味道不好的人也吃了很多!)
总结:给得越多就会不自觉的吃得越多,从今天开始用小容器~把你的食物分成小份(视觉上还能增加总份量)~或者点餐的时候点小一份的食物吧!(比如说国外主食都可以帮你分成两人份或者要儿童size等等) 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用一个小碗把自己的分量和家人的大盘子区分开来也是不错的哦
4. 注意力对摄入量的影响
吃饭得时候专注一点是不是对我们帮助更大呢?研究人员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两群饥肠辘辘的士兵,在他们面前是一盘又一盘美味的鸡腿。唯一不同的是,一组人吃过的鸡腿放在他们的面前,另一组人吃过的鸡腿则立刻被服务生收走。四十分钟以后,士兵们都达到了极限,研究人员对鸡骨头进行了清点。(又是一个干起来有点恶心的活...) 清点下来,骨头立即被收走的人比骨头放在面前的人多吃了10%(貌似这个数据,有点记不清啦)
总结:吃饭一定要专心,这可是父母从小就教导我们的哦!注意力集中,自然也会吃得慢,嚼得细。看得到自己吃掉的东西有助于帮我们控制摄入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而且诚实的记录自己吃下的东西 (时候回想你总会倾向记录下比实际少的量~)...备个厨房秤也是不错的选择
5. 怎么喝水能够吃得更饱?
很多人认为,饭前喝一些水能够使我们觉得饱从而减少摄入量,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研究人员运用先进的人体扫描技术配合实验告诉我们喝水能饱的真相和方法。实验找到了两组人,他们将摄取相同分量和热量的食物(区别仅仅在于水的形式),然后他们会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路上驾驶,直到饥饿难耐的时候停车。实验组A所进行的饮食顺序是:一杯200多ml的水...(没看清楚刻度...),然后是称量过的花椰菜,鸡肉和蘑菇。实验组B所摄入的是同样份量的花椰菜,鸡肉,蘑菇和同量的水分(不过这一次所有的东西包括水被放进食品加工机打成了泥...我觉得就是泥!外国人把这直接当浓汤)。实验开始了。。经过N多个小时,实验组A首先败下阵来,而实验组B多支撑了1个小时之多。为什么呢?原来,当我们喝水的时候,水填满了胃部并且拉伸了胃部(水一下子喝太多会把胃撑大哟!)。然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胃是空的,所以水分很快又排除,吃进来的固体食物填不满拉伸过了的胃部,很快就会觉得饿。而当食物和水混合在一起,有了食物的加入水分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延长,给了我们长久的饱腹感。
总结:饭前喝汤依然是不错的选择~汤里要有菜才能饱的长长久久哦~更好的办法是摄入粥啊~汤面~汤馄饨,反正想要多饱一会儿,一口饭菜一口汤绝对是个好方法!
脂肪为何堆积?
真相是:越胖的人新陈代谢越快,也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以支撑其&庞大&的身躯。当我们吃得超过我们所需要来消耗的,多于的转成脂肪,储存下来成了我们身上厚重的肥肉。
想要好的减肥效果,好的环境也少不了。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鼓励,最重要的是自己积极的心态!
纪录片主人公(她进行过多次减肥和反弹)进行了以上几点改善的饮食习惯3-4个月以后,减掉了7kg的体重。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体脂肪扫描,她臀部的体脂肪明显减少,有图为证哦!(左边是减肥以后,右边是减肥之前,外圈白色的是体外脂肪,骨骼内部白色的则是体内脂肪!) 我用的播放器是KMPlayer, 这个手绘版皮肤超可爱吧~(看得到下面是薄荷帖子界面的表情图们)
最后,视频的地址在这里:(大家不怕英文难都可以看看哇,整个系列都很好的!)
&&&&&&&&&&&& (这个是我传的)
&&&&&&&&&&&& (传完发现有人传过了...)
版主留言 真不错!~
不错不错。亲,幸苦啦。。。。。。
胖胖水蜜桃啊写道:
不错不错。亲,幸苦啦。。。。。。
呼呼~看得很好玩又觉得很有用就整理出来啦
感谢~辛苦了~
BBC系列还是很棒的。谢谢饺子
好帖子。。。。真好。。。。。谢谢啦
好好哦,虽然这些知识减肥的JM们都差不多倒背如流了,但是现实中却不一定能坚持呢!~楼主整理的很好呢~~~
不错,多谢分享啦
不错不错~~所以,肉肉要吃滴~~
在优酷上找了下下来,真好~谢谢楼主
学起来~谢谢分享啦
好棒,肉要吃奶要喝,运动也要做!
不错不错,学习了~~
看了一半,半懂不懂的,但是发现是学英语的好方法。。。多看没字幕的
顶。。嘿嘿~·
真好~收藏了~
食物的种类越多,我们就会吃的越多
恩,亲写的真好,而且非常赞同水和饭饭一起吃比饭前吃饱的原理。因为偶就是这样的!(*^__^*) 嘻嘻&&
婂嬅棠棠写道:
食物的种类越多,我们就会吃的越多 超级赞成
謝謝囖。 幫助很大呢!
这个片子上海的纪实频道放过呢,所以说应该是有中文版的。是配过音的,不是打字幕的。某个双休日,我在家混乱换台时看过一点的。
为什么肉都要吃去皮的啊。。。最喜欢吃各种皮了,郁闷的类
好帖子。。。。
真不错,收下了,多谢mm分享
谢谢亲啦~又学知识啦!!嘿嘿·
很好的帖子啊,支持
& 上一页 1BBC的纪录片成功经验及启示,广播电视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BBC的纪录片成功经验及启示
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开始关注中国,国外关于中国人文的纪录片也层出不穷。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国外关于中国人文的纪录片就会出现&文化折扣&的现象。&文化折扣&在影视界所表现出的现象就是:某个国家拍摄出的影视作品,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自己的国家会获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当传播到别的国家时,其影响力、吸引力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文化差异越大,所产生的削弱程度越高,因为文化、宗教、教育、风俗、历史、价值观、社会制度等等的不同,国外拍摄出的人文纪录片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自己所理解的人文风俗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纪录片传播到国内有时会引起国人的反感。这就促使了 CCTV 拍摄出我们自己的人文纪录片。
  说起国内电视纪录片,就不得不说 CCTV-9,纪录片频道,是中央电视台旗下以播出各类纪录片为主,中英双语、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
  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CCTV-9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开播后,该频道迅速领跑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收视率。2012年该频道实现了国产片播出比例占70%,覆盖人口超过6.5亿,收视人群从开播之初的每天2700万增加到4200万。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投入不到2亿元,而2012年的广告签约收入已超2亿元。日,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继而在全国引发持续多月的&舌尖浪潮&.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和 BBC 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这些数字看起来是成绩斐然,但是在国内喜爱纪录片的观众仍是小众。
  一提到纪录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 BBC 纪录片。纪录片是 BBC 的金字招牌,BBC 的纪录片体裁广泛,制作精良,加之它被公认为是影响力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是全球电视纪录片的播出鼻祖。因此,在全球有大批的纪录片爱好者追随其脚步,有爱好者认为看 BBC 的纪录片是一人生乐趣。BBC 的纪录片体裁所涉之广,是任何电视台所无法企及的,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从宇宙到地球深处,人文风俗到科学理论&&它用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理解的方式,精美的画面为大家展现出世界的奇妙。
  在这里,我想去浅析一下,为什么 BBC 的纪录片会在全球引起关注,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刚刚有起色的国内纪录片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有哪些方面是我们所要避免的。
  一、画面精美
  BBC 纪录片制作优良是公认的,画面精美是大家都所认同的,无论是哪一秒,你按下暂停键,它所呈现出的画面都很精美的不可思议,当然了,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我认为画面精美确实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这一点我想,国内纪录片已经可以说是学习到了这一点。在国内红极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很能体现出这一点。BBC 也曾拍摄过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ExploringChina A Culinary Adventure》(译作《中国美食之旅》),虽然有些类似于旅游节目的形式,但其拍摄出的画面确实很精美,透过镜头好像可以真切体会到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过,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其画面还是不算完美,在这点上,国内的纪录片确实略胜一筹,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话题吸引人
  BBC 纪录片一向是很吸引人的,并不仅仅是说它拍摄出的画面引人入胜,最关键的是它的话题很吸引人,它的话题是与时俱进的,在马航 MH370事件发生不久。BBC 纪录片地平线系列就推出了纪录片《Where is Flight MH370》(译作《马航去哪里了?》),纪录片中有众所周知的信息,也有公众所不了解的情况,在整个世界都还没弄清楚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时候,BBC 整合了他们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将整个事件在纪录片中为大家理顺了事件发生的经过,飞机从起飞到消失的整个时间线,纪录片中,除了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的搜索结果没明确说明外,整个事件解释得很详尽。这对关心 MH370事件的全世界的民众来说,即满足了他们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好奇心,也帮助他们了解了一些他们所不熟知的科普知识,一举两得,同时在当时,马航MH370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一举数得。
  在大家都还在热烈探讨马航事件时,在这个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还没冷却之际,BBC 却能很快做出响应,推出了这部纪录片,不能不令人佩服其制作者的果决,大胆,片中有理有据,给出了好几个飞机会消失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当下全世界都在猜测的那些原因,BBC 将这些原因一一列举出来,找出人和物来支持这些原因,但同时也找出另一些人来否认这些原因。说实话,看这部纪录片就像是在看一场辩论赛,提出同意,接着有提出反对,唇枪舌剑,最后由主席做总结,BBC 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只是将话题引到了 MH370可能坠毁的地点这个所有遇难者家属急切想要了解的信息。
  整部纪录片紧紧相扣,环环相接,话题引人,这大概是BBC 纪录片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三、独特的视角
  BBC 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其选择视角方面是很独特的。这一点在《A PICTURE OF LONDON》(译作《伦敦一览》)就有很明显的体现,在片头一开始就这样说&:Imagine London in ruins.&(想象废墟之中的伦敦),随后通过特效,现代伦敦就变成了残破不堪的鬼城。在纪录片的开始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与注意力。使得观众就会有往下看的欲望,同时也契合了伦敦多次遭到毁灭的历史。我想就算是不喜欢纪录片的观众,在看到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分钟就会想看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说白了就是一部城市介绍纪录片。但是,影片从小的平民视角,又从艺术角度切入讲述伦敦城从古至今的历史、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伦敦在普通人眼中的印象。
  但是对比中国专门关于城市介绍的纪录片,就少之又少,但是有不少涉及中国城市的特别节目有不少《边疆行》《北纬30&&中国行》《走遍中国》等等。一样是画面精美,制作精良,但是话题却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大多是从地理、美食、风俗来吸引观众,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因为文化差异不是很大,吸引力就很大,但是对于国外的,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地理差异、宗教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等因素,导致这些纪录片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说完 BBC 纪录片的优点,就来说说其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问题吧!
  首先,就是在涉及政治问题时,BBC 纪录片会很明显地体现出制作者的政治倾向,在片中也会很主观的表达出制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消极信息。这一点有时会引起我的反感,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我认为纪录片的首要特点就是客观真实,即使做不到绝对的客观,但至少要做到真实,但是有时,BBC 纪录片就很严重的逝去了它所应有的客观的态度。
  不说别的,BBC 有不少涉华体裁的纪录片,2001年《战栗东方》、2005年《成吉思汗》、2007年《今日中国》、2008年《中国学校》、2008年《西藏一年》、2008年《美丽中国》、2008年《雪域谋杀》、2011年《中国人来了》、2012年《驾车游中国》、2012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饮食。除了初期两部描写中历史的纪录片外,BBC 涉华纪录片比较客观的有《今日中国》《中国学校》《西藏一年》《发现中国:美食之旅》和《驾车游中国》。另外两部纪录片《雪域谋杀》和《中国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有&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的程度,尤其是《雪域谋杀》。英国 BBC 在就中央政府与达赖喇嘛私人代表接触商谈召开新闻发布会之际,播出了一部纪录片&Murderin the Snow&(雪域谋杀),很让人怀疑这是故意之作。
  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来了》时,说实话,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主持人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中国人在非洲搞势力扩张,还对当地人进行洗脑,让当地人认为中国人是在帮他们,事实上,中国人在威胁非洲。他那种似是救世主的态度、语气,高高在上,断章取义的做法,让我很生厌。在主持人跟当地人相处时那种主观认定,让我感觉他是有意而为之,尤其是在讲象牙的问题时,当主持人问当地人&:你认为这些筷子会出口到哪些国家呢?&当地人回答:&大概是中国吧!&随后主持人就认定,那些象牙制品就是要出口到中国,就是因为需要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象牙,才引起了当地野生象的生存危机。这样荒谬的逻辑关系,我觉得实在是可笑至极,全世界使用筷子吃饭的不止中国一个国家,使用印章的也不只是只有中国,非洲的象牙更不会只出口到中国。这样明显带有政治倾向的纪录片我觉得是很不可取的,BBC 纪录片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可靠的纪录片,当 BBC利用其传播优势,将自己的主观政治倾向明显清晰地向世界人民传达出来,本就对中国不甚了解的西方民众就会更加认定自己主观认为的中国形象。
  其次,BBC 纪录片有运用大量的情景再现的手法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是,以我的观点来看,大量地运用情景再现,会使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增加制作者的主观意识,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这就会违背拍摄纪录片的真正意义,使观众的认知产生严重的偏差。不是说不可以用情景再现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是要适当地运用,无论是再怎么客观的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夹杂自己的主观能动,谁都不可能绝对地还原当时的情形。使用越多的情景再现,制作者的主观能动就表达得越多,这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分析过 BBC 的优缺点了,当然是希望能够对国内的人文纪录片有所启示。我认为,其一,市场是纪录片发展的真正动力。唯有市场才能激发纪录片产业的蓬勃动力,合理地配备资源,建构完整的产业链。其二,品质是纪录片的生命,而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支撑了纪录片的品质。英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说明,纪录片不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是联结一个社会族群的文化共同体。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在慢慢学习,《美丽中国》就是很好的证明,这部中英合作共同制作的纪录片不仅仅在国际上获得荣誉,在国内也受到国人的好评,国内国外双丰收,我们学习了其优点,提高了自己的制作能力,以会摈弃其缺点,努力实现纪录片的真正意义,这对我国的纪录片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我国的纪录片水平会步步紧追,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应启明 . 新世纪美英纪录片发展趋势与启示[J]. 纪录,第40-44页 .
  [2]吉婕 . 中国纪录片市场化发展中的途径选择[J].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下):250-252.
  [3]张杰 . BBC 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之新闻偏见[J]. 海外媒体印象,2013(12):49-50.
  [4]陈晓夏 . 提升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 现代传播,2011(3):66-68.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一直是这几年全球经济的焦点,伴随危机的,是中国的崛起,中国企业的..
改变风格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 不同的电视媒体都有着不同的报道风格,有的是比较..
县( 区) 级电视是媒体的最基层,是与本区域的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县( 区) 级媒..
时政新闻,爱国主义教育活教材 人是社会性动物,政治则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政..
1 广电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广电在成本、网络覆盖面、电视用户..
2014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江苏广电总台..
广播电视论文标签
返回上级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bc纪录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