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跨越是谁的导演是谁

《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是谁?个人资料简介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白瀛)由汤唯、吴秀波领衔主演的爱情轻喜剧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正在全国上映,这是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薛晓路继《海洋天堂》后自编自导的第二部电影。薛晓路曾为陈凯歌电影《和你在一起》创作剧本,也和李连杰这样的巨星合作过。
  薛晓路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她没有表现多么戏剧化或天崩地裂的爱情,也没有按照常规的爱情故事去写一个人追求另一个人,而是让两个人经历了一段生活,自己就觉得对方就是让自己脸红心跳。“我写的是一个化学过程。”
  在薛晓路看来,相爱的人跨越千山万水还是会在一起,但中国人还没有开放到会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的程度,“两个人的相遇一定充满了浪漫的情景,我可以做一种融合。反正我想写的故事也涉及海外,所以就选择了西雅图。”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吴秀波扮演的弗兰克与汤唯扮演的文佳佳之间的爱情非常平静,薛晓路把这样的爱情总结为“豆浆油条”。在她看来,只有这样简单、平实、柴米油盐的生活状态,发展出的爱情戏才是正常的。
&&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微信公众号"麻辣未闻",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编辑:段莹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明星跨界当导演:要钱还是要品质|明星导演|徐峥|邓超_新浪娱乐_新浪网
明星跨界当导演:要钱还是要品质
  影视独舌第104期
  要说中国电影界这两年发生的最大变化,不是新一代导演替换老一代导演,而是演员或作家转型而来的导演,在票房上彻底压倒了科班出身的导演。其实导演们也经常客串表演,张艺谋还拿过东京电影节的影帝,导演也经常充任编剧,是剧本的最终定稿者,可是很少有人说这是“跨界”,更没有越俎代庖之说。惟有明星当导演,不管是明星演员还是明星作家执了导筒,便会被视为新闻,名为“跨界”。
(1)明星导演的成功在市场
  目下的华语电影票房榜上,前五名导演中有四位是演员出身的导演:《泰濉返佳菪灬浚段饔谓的返佳葜苄浅郏妒ぁ返佳莩闪吨虑啻骸返佳菡赞薄U庖环矫嫦允玖耸谐〉哪持秩プㄒ祷娜∠颍硪环矫嬉部梢钥闯觯菰备男械钡佳荩滓勘昃褪潜甲牌狈慷础
  徐峥是有备而来的,他做演员的时候已经留心导演在片场的职能,并且不挂名地做过实践。他拍《泰濉酚凶啪返氖谐】剂浚ㄎ晃废簿纾泳淅嘈推屑橙∮鼍绫臼本芳扑悖纳阏本统锘诵玫氖悠滴锪稀K赜谐芍竦匕阉弊饕桓霾防醋觯远缘闷鹜蹲嗜说男湃挝谝蛔非蟆5比唬谧鲎阈α系耐保幸仓罅诵牧榧μ溃Vび捌壅罚魑屡诺绞裁吹胤蕉际且徊亢细竦纳桃灯
  赵薇也是有备而来的。作为演员,她的事业早就达到顶峰,“高处不胜寒”之后面临着发展瓶颈。她早就开始修导演课程,时机一到华丽转身,《致青春》既是市场喜欢的校园喜剧片,也因为浓重的怀旧氛围而能感染观众。这部影片兼顾了个人表达和市场需求,同时也为赵薇的事业打开了新天地,回归电视剧行业演“虎妈”,身价倍增。
  邓超的情况类似,他是个好演员,但没遇到大红的角色。他不能说不红,可是也看不见明显的上升通道。《分手大师》获得票房成功之后,一个大卖导演和一个优秀演员的结合体,各方面的想象空间立刻就不一样。从影片的内容来看,邓超奔市场的目标更纯粹,手法更极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贱人”,这话未必准确,但银幕上至贱的邓超的确做到了“无敌”。
  明星当导演,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国电影现在不是原创的时代,是资源整合的时代。明星的一张家喻户晓的脸,不比张陈冯三位导演吸纳投资的能力差。徐峥一成事,专业上的疑虑也一扫而光。退一万步说,就算导演作品失败了,明星回去拍电视剧也不愁还不上亏的钱。老板愿意帮他们出钱,曾经合作过的导演、编剧、摄影、武行愿意帮他们拍戏,院线经理和营销公司愿意帮他们卖片,更重要的是观众愿意帮他们埋单。明星导演普遍年轻,知道主流观众要什么。明星导演懂得表演,在选角儿上几乎没有失手过。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他们不成功谁成功呢?
  (2)大卖导演的短板是品质
  说完温酒斩华雄,再说说风雪走麦城。明星导演的成功都是市场的成功,真论影片的品质,不是一塌糊涂,就是平平无奇。徐峥的《泰濉肥且徊吭彩熘鳎梢步涣司涔菲牡钐谩U赞薄吨虑啻骸返幕尘筛凶鲎懔斯し颍故怯兄Ю肫扑楦小5顺摹斗质执笫Α分挥杏槔郑挥械紫撸谩岸袼住倍掷葱稳莶⒉晃
  如果凭空这么说,他们和他们的粉丝可能不服气,那就与演员转导演的前辈比,高下立见:周星驰的喜剧进入了笑中带泪的境界,成龙的搏命杂技当世第一,姜文的天才调度和思考深度,尔冬升的绵密针脚和社会洞察力,都非他们可比。原先的演员导演都是老汤,在漫长的岁月中修炼成精,现在这几位,除了高票房还有什么?所剩无几。
  是的,这只是处女作,说不定将来能出经典。但做不成的可能更大些,没有人会放弃风光的明星身份,一心修炼导演的功法。有的人原本就是为开拓发展空间,现在有了发展空间,名利滚滚而来,还会回到操心受累掉体重的导演岗位上去吗?就算有心回去,还得看知识积累和才华天赋。能成为伊斯特伍德、本-阿弗莱克、梅尔-吉布森这样演导双修的没几个。正如海外效力过的球星们感叹:第二个赛季才是最难的,第一个赛季打了人家一个冷不防,第二个赛季成了熟张,没有实力再难立得住脚。对于明星导演来说,第二部作品也是最难的,最想说的和最擅长的已经玩过,是否还有足够的后劲,这是个问题。
  (3)作家导演的卖点是话题
  作家出身的郭敬明和韩寒,也是票房榜上的热门人物。郭敬明是精明的商人,他跨界拍电影就是奔着票房而来。韩寒的情况复杂些,有人说他为票房,也有人说他为表达。但从《后会无期》的票房来看,他比郭敬明势头还猛。
  明星们打江山靠的是铁杆粉丝捧场,以及话题效应带入第三方观众,郭敬明和韩寒也是一样。他们都是销量以百万计的畅销书作家,他们的读者已经为买书掏过钱,不在乎为看电影再掏一次钱。粉丝与作家结缘本就是从消费开始的,而粉丝与明星结缘,也许是从免费的电视剧开始的。所以,畅销书作家当导演,其票仓在起点上就比明星更扎实。
  说到话题效应,这两人更是毫不逊色。郭敬明既是奢靡教的教主,也是媒体人常批的靶子。他在以己身为草人借箭的同时,不知道把多少好奇观众勾进了影院。韩寒作为郭敬明的反面,左手“公知”范儿,右手“国民岳父”,虽然经历了“方韩大战”,在杂文之路上走不下去,却迅速走上了娱乐之路,人气不降反升。郭敬明的《小时代》不能算是正常的电影,韩寒的《后会无期》也不能算优秀的电影,但他们两人多年经营的品牌在影院中成功套现。
  与明星当导演有一搭没一搭不一样,郭、韩二人的导演之路会很长。郭敬明有那么多的小说要改编,韩寒则正在兴头上:嘲讽了世界,还赚了世界的钱,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么?而且,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头脑也足以应对一部接一部的创作。
  韩寒和郭敬明的票房成功,会刺激越来越多的作家进入导演行列。投资方的顾虑少多了,郭敬明为韩寒开辟了道路,韩寒也会为后来者增加说服力。不过,其他作家想复制票房神化并不容易,因为有些人比郭韩的书还畅销,可是他们的影响力出不了粉丝群,他们不是符号型人物和新闻热点,他们也造不出那么多争议话题供大众磨牙消遣看热闹。下一个作家导演是李承鹏?保不齐。
  (4)文艺导演的强项是动人
  也有一些明星当导演,不是为了票房,只是为了表达。商业片服务大众,文艺片抚慰导演。他们选择的是文艺片之路,在当下市场里没有高票房,但并非雁过无声。
  蒋雯丽导演了《我们天上见》,把关于外公的深情回忆写进了电影里,像童话,像美文,像诗歌。这部影片当年只做了六个拷贝,直接放弃了商业放映,但看过的人,都被其中真挚的情感打动。这部片子之后,蒋雯丽宣布不再执导电影,仍然做回大明星。她的理由是不胜繁巨,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她告慰了外公的在天之灵,此生无憾了。
  杨采妮导演了《圣诞玫瑰》,一部略显沉闷的法庭戏。性侵的题材本可以做得很商业,但她选择了节制的表达,既不渲染情色,也不制造辩论噱头,只冷冷地直指真相,看完影片能感觉到十二月的寒气。杨采妮这个并非个人表达,票房也不太高。她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并不明晰,但她倒是体现出了做职业导演的潜质,够冷静,懂取舍。她现在只是不够火候,假以时日,必能成熟。
  在郭敬明和韩寒这两位光环作家之外,还有一位作家权玲触电拍了《忘了去懂你》。这部电影由陶虹和郭晓冬主演,是一部标准的艺术片。它真切地描写市井情状,再现底层民众的内心世界,带着作家的尖锐和罡风,有力地干预生活。这样的电影现在只有贾樟柯和王小帅他们在拍,现在又多了一个作家导演。文艺片不是电影的显学,不是市场的宠儿,但文艺片粘连着世界的真相,多年以后仍能动人心魂。
  (5)中国电影的隐忧是“合流”
  我们身处电影的创富时代。上至电影官员,下至电影发烧友,都言必称票房。既然票房是电影的中心话题,跨界捞金就不稀奇。以产业发展论,明星演员和作家的加入,绝对是好事,它能成倍地放大影片的吸金力。以艺术建树论,这种现象深埋隐忧:粉丝经济取代观影文化,明星效应盖住导演艺术,营销得力胜过片场耕耘,这肯定不利于出精品佳作大手笔。
  有人说了,职业导演有本事来竞争啊,连业余导演都干不过,还有脸说什么。话不是这么说的。当资源配置向明星倾斜时,职业导演在起跑线上就输了。当观众只重噱头和笑料时,镜头艺术在WORD、PPT面前毫无优势。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导演队伍。照现在的道路发展下去,电影和不健康的二人转、极尽奢靡的时装秀、挖空心思的冷笑话合流,是很有可能的。而原本被称为电影的那个艺术形式,将沦为小众艺术。世界电影肯定不会向这个方向走,但中国电影,一切皆有可能。
  说回跨界现象。原本跨界是艺术路径的选择,多才多艺者不受原始身份的限制,跑到隔壁去干另一份差使,干得好就留下了。现在跨界是市场行为,为利来,为利往,乐而忘返。好在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大浪淘沙,跨界终会入轨。
  文/李星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跨界范儿老友代表:导演贾樟柯与作家谢有顺
谢有顺:贾樟柯属于自己能找到梯子的导演记者:两位老师一位是著名的大导演,另外一位是著名的作家,两位相识是怎么样的情况,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贾樟柯:第一次相识应该是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时候,我一直是谢老师的读者,他的书,他的一直看。谢有顺:更早。贾樟柯:更早吗?谢有顺:我们中大那次对话。贾樟柯:那次比亚运会还要早。谢有顺:其实从作品来讲我很早认识贾导,但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刚好邀请他到中大,我们俩有一个对话。贾樟柯:那个对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记者:是不是《二十四城记》?谢有顺:对,《二十四城记》刚拍的时候,真的拍好了没有上?贾樟柯:上影了,应该是泛记录的,然后上映时间很短,市场不是太接受这种电影。记& 者:在你心目中,贾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大概形容一下?谢有顺: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儒雅、很有思考力的一个导演,我特别看重他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观察,包括对艺术的那种自己独特的一种思考,我也接触过一些导演,有一些导演是你给他一个梯子,他可以爬到天上去,但是首先你要给他这个梯子,贾导是自己能够找到梯子,自己能够走出这条路的人,所以我举个例子,我们第二次后来见是在亚运会,我们都被聘为亚运会开闭幕式的创意顾问,当时贾导就提出,我们开幕式能不能有一个创意,就是不要在一个封闭的场所,比如说从外面走进来或者从水上过来,其实后面亚运会在海心沙的那个创意,我觉得最原初的创意就是贾导,后来基本上是用了贾导这样一个开放的概念。贾樟柯:开放的跟市民接触的。谢有顺:从水上过来的概念,外面进来的概念,就是说你从这样一个细节上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有自己非常独特思考,能够自己找到一条路的人,很难得。贾樟柯:坐老谢旁边听他演讲好享受记& 者:贾老师呢,在你心目中谢老师又是一个怎样子的?贾樟柯:我觉得谢老师我觉得他是一个演讲家,因为特别享受跟他一起做演讲,或者是讲座的时候,我在旁边,因为我们俩对谈嘛,我在旁边听他都入迷了,因为他特别,知识也特别渊博,对文学作品如数家珍的这种了解,我记得有一个观点还是挺影响了我,他那时候说到这种时空的变化,说古人相约来年七八月来看你,或者秋天来看你等等,但是现在网络时代了,可能这样的感受就在我们的生活方法跟诗意里面就逐渐少了,他的这个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阅读上,对我们都很有启发。记& 者:对两位来说,你们怎么看文学跟电影之间的关系呢?对两者有什么看法?贾樟柯:因为中国电影,在我接受电影教育的时候是九十年代初,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国电影有过一个很长的时间,就是提到过两次电影的觉醒,一次就是说要丢掉戏剧拐棍,最后是要丢掉文学拐棍,当时这个语境是因为中国电影的确是不够电影化,电影语言的理解,电影语言的使用都不够现代化,而且大多数电影都是有很强的戏剧性跟文学性,但是电影性不够,所以在那时候就比较极端的提出来说,要去掉电影的戏剧性跟丢掉文学的拐棍,但是这个就从一个极端又跑到另一个极端,电影综合了各个门类的艺术,文学性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对电影来说,我觉得它是一个,如果我们说有一个母体的话,我觉得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因为语言是天赋嘛,就是说是妈妈给的,是传承过来的,我觉得的确也,就是说在很长时间里面,文学的文学家,对这个社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是,这个传统没有被中断,而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电影很长时间内都借鉴文学,比如文学的改编,在八十年代左右是特别盛行,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家的小说,我们熟知的像余华、苏童,他们被更广泛的观众了解,都是因为改编电影。反过来,这些电影作品之所以有好的艺术品质,是跟文学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哲学层面的思考和叙事的思考是有关系的,所以我觉得时过境迁,到今天来说,我还是,我是一个非常强调电影性的人,但是我觉得文学性还是一切艺术的母体,而且它也是自由的、信手拈来的,你有这个笔,有这张纸就可以展开文学生活,电影可不一样,你不能一天在拍电影,那是不可能的。谢有顺:这个是概括性的我觉得,文学是电影的母体,就是所谓的剧本剧本,它是一剧之本,我觉得贾导有这个认识,所以他对文学性的重视,使得他的电影性我觉得不完全是技术层面的一些变化,他有深度,有对人性的那种细微的东西,对一个时代的侧面有特别独特的那些角度,我觉得这些都是文学可能提供给他的,所以很多人理解电影性的时候把它理解成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他的电影性我觉得最内在的还是关于精神和人性的一个主题的追问,这肯定是一个文学的强项。贾樟柯:跨界使得我脑子一直保持新鲜记者:现在比较流行一个词叫跨界,贾樟柯老师不仅仅是导演,您还是主持人,也跨界摄影,不知道贾老师怎么看跨界这个事情?贾樟柯:实际上我最大的跨界可能是我也是一个作者,我也坚持写文章,之前也有些连续的专栏,后来因为拍片就中断了,但是写作一直是一个习惯,我不知道别的人跨界的原因,因为电影不是一个常态性的表达方法,电影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想法想拍,从筹备到拍完,一般来说是两年的时间,但是你在这么活跃的社会里面,你想表达的频率会很高,你想表达怎么办,你不可能说我去拍电影,我觉得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写作是很即兴的,很即时的,现在有一个感想,我马上就可以把它写出来,一周后我就可以发表,它让我觉得,就是这种跨界让我觉得我能够有一个比较活泼的思维的方法、表达的一个习惯,如果只是唯一的表达习惯,只是电影的话,我觉得那它会让我变得迟钝。写作这个跨界让我保持思想新鲜,思想习惯的一个很好的帮助。记者:谢老师,你除了是文学家之外,据说也写书法,对谢老师来说,您觉得跨界是怎么看的呢?谢有顺: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其实这种界与界之间的壁垒分明是这些年造成的,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界与界,不同的界之间的交流是非常普遍的,这种交流给各种艺术门类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滋养,所以我觉得现在这种专业的细分,把艺术的门类分得如此的细,而且互相不来往,这大大的影响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中国古代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比如他不会说这个人是书法家,或者是画家,或者是诗人,他往往说他是文人,文是一个通的概念,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文这个概念里找到一个相通的东西,因为你通了嘛,你通了,艺术的东西就表示你这个通,所谓的通识,甚至贯通天地,包括通艺术的门类,我觉得这个通是一种,我觉得人的一种悟性也好,人的精神上的某一种的觉悟也好,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跨界交流不完全是艺术门类之间的一个交流,更多的是一种,某种精神共性的一个认知,或者精神共性在不同的层面上的显现方式,在这个高度上来讲,这种交流很有必要。记者:对贾老师来说,像刚才说的,您不仅仅是导演,还有作家,还是主持人,还有其他的,您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贾樟柯:我最喜欢的当然还是电影,还是导演,因为它跟我自己一直以来自我培养的思维模式是有关系,因为视觉化的呈现,我觉得这个是我觉得非常直观、直接,同时这个电影这个媒介本身也随着科技,一直保持这种很容易进入到大众的这样一个进入感,所以综合来说,还是…记者:电影还是最爱。谢有顺:电影是个综合的艺术,我估计贾导肯定会有这种困境,有时候文字表达的时候发现有力不从心的地方。贾樟柯:对。谢有顺:或者说文字有很多的局限性,电影可以调动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贾樟柯:对,你比如说我们用文字,比如我们写一个很疲倦的人,他可能是一个工人,我们用文字可能要把他的衣着、相貌、职业讲半天,然后说他现在很疲倦,但是电影只要一个镜头,他坐在那儿,我们全理解了,他的衣着,他的处境,这是电影独特的一种优势。记& 者:就是视觉、听觉一起。贾樟柯:对,同时我觉得刚才也谈到了它的文学性,因为电影毕竟是跟,比如说跟绘画、摄影不一样的是,电影有时间性,有时间性,我们就有机会来进行很文学性的叙述,那么处理时间也是电影的一个魅力,所以我为什么选择了电影,而不是选择了绘画,因为我以前学绘画的,就因为绘画本身是一个瞬间,是一个平面,它缺少时间性来把人的命运,把人的故事展开,文学本身又是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文字来转,想象成每个受众不一样,我觉得对我来说我又喜欢影像的直接感,所以最后就选了那个,我徘徊在很多行业里,一开始我学美术学了好几年。谢有顺:现在都可以为你所用。贾樟柯:然后学美术的时候,我又是文学青年,写诗写很多,我很苦恼,因为那时候很实际嘛,你应应试教育,要考大学嘛,这边学美术,那边还在写小说,然后就会觉得,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那为什么不踏踏实实先把大学考上?后来我喜欢上电影就觉得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直观的感觉跟时间性都有。记者:其实我觉得贾老师刚才说的那种感觉,应该很多现在的学生都会有这种感觉,就迷茫,不知道该选择兴趣呢,还是先读好大学,就是这种感觉。贾樟柯:青春嘛,大家都是无知的在摸索。记者:我觉得电影一个挺难的地方在于,比如文学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刻画可以很细腻,但是电影你作为影像来说,可能表达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可能还是比较难的。贾樟柯:所以电影就是要用电影的方法,比如说对人物心理的重视、描写跟文学是一样的,它是它的文学性,但是怎么呈现,可能要更多的考虑电影性,怎么用电影性呈现。谢有顺:贾樟柯就是一文人记者:两位老师,你们第一次做跨界的实际实践是怎样的,能不能简单说一下。贾樟柯:跨界,比如做写作这个也不能说是第一次,因为写作是伴随我从,应该从初中偷偷写诗。谢有顺:他到文学界来就不叫跨界,他就是文学界的。贾樟柯:对,所以我觉得跨得比较大的是有一次,我们在深圳做这个深圳建筑双年展的开幕式的导演,因为它是一个艺术展的开幕式,又是舞台性的、装置性的、空间性的,我觉得做得很high,我们做了一个声音艺术,我们跟几个声音艺术家在全国各地采集了拆迁的各种声音,各种机械的声音,最后我们做了一个声音艺术,把那个晚会推向高潮,就是用声音来呈现,各种挖掘机、人工手拆的,推墙的,把它混合到一起之后,因为所谓建,都通过当代建筑的建是建立在大量的拆除上面的,在讨论建筑的时候,我们提示这个背景,我觉得那次的那个,我觉得就是的确很多是我初次来实现,按剧场艺术的那种,但是还是特别,印象特别深。记& 者:对谢老师来说呢?
谢有顺:我印象深的是我认识一个有名的画家,他是一个现代画家,偶然聊天的时候他对我的观点非常的认同,非要让我为他一本这么厚的画集写一篇评论,我是第一次对现代绘画作品,我那个朋友是个交往面很广的,他同时请了七、八个国内艺术界和美术界最权威的教授也帮他写,最后他告诉我,你的写得最好,至少是最符合我对绘画的想法,而且甚至把我的文章放在他的画最前面,其他人的有的没放,有的放在后面,当时我就是评这种直觉来说,但是我还是强调,艺术有它的相通性,或者说我们正是因为贴着艺术本身来理解,反而可能能够让艺术家有一种认同感,相反的那些艺术学教授可能有很多先在的观念、概念,套进去反而不一定合身了,如果这也算跨界的话,也是这种,也算是我的一个实践吧。谢有顺:作为一个观众,我第一印象对这个艺术的理解,但这个理解我也从我们自身的一个理论背景出发,当然因为我们所借用的理论资源和可能艺术学本身会有点差异,带来那种新鲜感觉得好奇,后来我还写过一些书法评论什么的,都觉得角度跟人家不一样,当然跟我的背景,我的文学背景可能也会帮助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本文来源:网易
作者:晓雯,康仔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封神》导演跨越“三重门”
青春偶像神话巨制《封神》正在横店热拍。该剧汇聚王丽坤、罗晋、张博、于和伟、邹兆龙、邓伦、何杜鹃、胡静等实力雄厚的高颜值主演,引人注目。而导演辛宇哲与编剧朱苏进这两位顶级高手的韩中配,加上中国顶级“服化道”等优秀团队协作,瞬间吊起了行业对《封神》的极大兴趣。当然,辛宇哲想要从韩国偶像登上神话巅峰,还有三重门需要跨越。
清新韩流融入中式浪漫
“主打年轻化,讲述青春传奇”
初闻韩国人执导《封神》,大家都会下意识地犹疑:他弄得懂中国神话吗?作为韩国殿堂级的导演,辛宇哲显然不愿轻易毁损自己的江湖声望。他静静地花了两年时间研读原著和查找资料,决定打造一部全新的《封神》。对于中国观众的担心,他很坦然:中国人可以读懂莎士比亚,韩国人当然也可以领会封神演义。
辛宇哲告诉记者,“我最开始对封神这个题材也不是特别熟悉,为此思考和苦恼了很久,不过经过两年多与中国伙伴的交流,我认为我们会驾驭好这个神奇的故事。”很快,韩国导演从鬼神志怪和玄幻离奇中看到了中国古典浪漫的特有魅力,如何把自己擅长的韩式清新,融入到充满想象力的中式浪漫,成为辛宇哲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他表示,自己与中国投资方心真意切达成共识,有意用年轻化、浪漫风的韩剧特点,将《封神》打造成为励志正能量的青春传奇,“在遵循原著精神的前提下,以中国观众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再加入一些自己比较擅长的浪漫爱情元素”。
思密达转换普通话
“翻译为主,肢体语言为辅,彼此信任”
弄懂了中国神话,却未必能搞得定中国话。《封神》作为中国经典神话著作,奇峰迭起、角色众多,还融入了相当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如殷商时期的传统服饰、音乐,君臣之礼,民间习俗,道教传说等,辛宇哲要想把自己的要求准确传达给演员和摄制人员,实在是比姜太公直钩钓鱼还要难。即使是有贴身翻译,由于太强的专业性,也难免产生笑话。比如有一次辛导正在“手语+韩语”兴致勃勃地讲戏,一位群众演员突然进入表演状态,卖力呕吐哭泣,让导演和演员目瞪口呆。原来是群演误解翻译的话,把导演的演示理解成正式表演的信号,无意中抢戏成功,全场笑翻。据说诸如此类的翻译笑话在剧组可以编成一部“封神番外”。
虽然语言不通让片场经常上演“鸡同鸭讲”的搞笑场景,但辛宇哲表示:“初期和翻译们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随着工作的进展,我认为翻译们都良好的完成了信息传递的任务,演员们也都能充分地理解我想要表达的东西。”随着拍摄磨合改善,思密达与普通话的转化也开始游刃有余。
趣味中心,新老并存
“历时2年,倾注心血独家解读杨戬成长史”
《封神》在中国拍了很多版本,包括动画片,整个戏的规格也非常大,故事复杂、登场人物众多,又有神话特效等,创新翻拍并不容易。如何做到与众不同,重塑经典,辛宇哲导演一面做足案头工作,一面与中方编剧和制作人紧密沟通交流,决定加重对杨戬青春无敌的渲染,“三眼帅哥”成为“封神一哥”,与传统的中心人物姜子牙等一起演绎全新封神。
辛宇哲认为,《封神》在重新诠释好家喻户晓的姜子牙这一角色的同时,为了给观众另一个新的视角,他放大了杨戬这个角色。加上杨戬角色定位比较年轻,半人半仙,不管是表现浪漫爱情戏份,还是诠释人性,都没有“违和感”。他坦言:“杨戬是我们倾注了最多心血的角色。”
年轻即是未来,或许一个看似简单的主角迁移,就暗示着新《封神》的卓然气质。而成功跨越创作三重门的辛宇哲,也将带给中国观众一个不一样的神话故事。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越式发展是谁提出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