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写的书像韩寒当年明月骂金庸那种文风的?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驳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  “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对诸如韩寒等天才一类的人敬若神明,大呼“贬抑天才,就是贬抑我们自己”,大有撼山易,撼天才难之感,似乎质疑了天才的人一定会遭到天打雷劈,这个我不能理解。  各种媒体,各个参与到此事之中的有公信影响力的人,包括韩寒和方舟子本人,都在全新演绎着识破“妖魔”的“唐僧”和“菩萨”的角色,中国上海的某个法庭目前则神勇地挑战“如来佛”的角色。“方韩口水大战”这场几乎要焚烧掉中国媒体所有的帝国大厦的烈火,对中国未来关于诚信的舆论走向和道德公信力的影响不可估量。当今社会诚信度发生了严重危机,我们人类既然创造了“微”时代,那么“微”时代的舆论导向应该由谁来引领?“微”时代的公信力应该怎样建立和维护?    鲍鹏山先生是值得我尊敬的人之一,他有一些文章我很欣赏,但我对他的尊敬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质疑。鲍鹏山先生在2月8日新出版的《新民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的署名文章,我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说实话,韩寒一直是我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在我的课堂上肤浅地向我的学生阐明不要崇拜他的原因,而且这种阐明是偶然和不甚明晰的,并且几乎都是被学生逼的,也是一个应该具有基本文化判断力的教师的职责所迫。如果我不是教师,而且没有良知,我才懒得管这些。我是一个路过人世的平民,我要生活,实实在在地生活。  至于韩寒一直是我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的原因,一是他对教师的一些言论,深深地伤害了我;二是他如影随形,一直在解构着我和我的同行们的教育效果,三是我在普通学校教书,他让我身边那些不学无术、鄙视甚至践踏知识、不求上进却企图不劳而获、整天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学生一直躁动不安,甚至包括我的女儿。但“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况且,中国这林子这么大,我能赶走几只鼓噪的鸟。  鲍鹏山先生在他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是:“方舟子这次倒韩行动,由方舟子自以为的正剧变为闹剧,最终变为悲剧——它不仅暴露了国人在事实认知上科学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缺陷,还暴露出国人在价值认同上的混乱。”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在《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一文中,没有说清楚方舟子“倒韩”的事实,事实到底是什么,读后不甚了了,难道事实就是他所说的方舟子先生的一系列连篇累牍条分缕析以至于深文周纳得出的结论都不足以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在这篇长文中也没有说清楚甚至说出方舟子“倒韩”的价值。比如,鲍鹏山先生在此文中说“它不仅暴露了国人在事实认知上科学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缺陷,还暴露出国人在价值认同上的混乱。”那么国人在事实认知上科学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缺陷是什么?国人在价值认同上的混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在这篇文章里都没有明晰地说清楚。  读罢他的文章,我只读懂了一点,那就是他认为韩寒不能撼动,不可撼动,撼动韩寒就是“用管窥天,以锥指地”,换句话说,就是不自量力,甚至“井底之蛙”。而且他认为方舟子是意气用事,是在撕裂社群,他认为方舟子这样做,既无确凿事实根据,又无多少正面价值。最后结论就是方韩二人不要鹬蚌相争唇亡齿寒了,应该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  笑话!真是笑话!!天大的笑话!!!  一驳:【事实何在】  先看第一点。为了证明韩寒的那些文章不是韩寒所作,方舟子先生连篇累牍条分缕析以至于深文周纳,明眼人都明白,他是在试图说明韩寒的一些文章可能是找人“代笔”或“被人”代笔,方舟子先生是在挑动国人的思维神经,是在想找出真相,揭露他自己认为的那个可能是“被包装成文学天才”的韩寒,而不是为了想说明韩寒的文学和文史水平差。  鲍鹏山先生在《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一文中质疑说:方舟子说韩寒文学和文史水平差,没有问题,是文学和学术批评;而方舟子指责韩寒的一些的文章不是自己所写而是有人代笔,那就不是文学批评,而是方舟子自己以为的“打假”或被打者以为的“诬陷”或“抹黑”了。还说方舟子先生的分析有些地方还“自我矛盾”。  我觉得,既然方舟子不是在做文学批评,而是在用不是他首创的,文学研究、历史研究经常用到的那种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的方法来做质疑,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值得鲍鹏山先生给他戴上“诬陷”、“抹黑”的帽子么。逻辑分析、文本分析,以前大家都这么做,现在也有很多人这么做,甚至有计算机的软件专门从事这方面分析,那么这些人都是在做“诬陷”或者“抹黑”他人的事情么?  我觉得,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  鲍鹏山先生在《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一文中还说,文学批评和“打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故意混淆。这我同意。  可是谁都知道,事情发展到现在,方舟子根本就无意于文学批评,而是实实在在的打假。那么,这个目前的确不知真假、存有一些疑点的“天才文学神童”,该不该质疑呢?至于如果方舟子先生“打”错了怎么办,我想不管方舟子先生他想不想负责任,他都有无法推卸的责任。这是一个法治社会,而不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社会。  至于鲍鹏山先生所说的: “方舟子不是文学作家,是科普作家,科普要求的是绝对的真实和事实,但不能用科普文章的标准来衡量文学作品”。这个观点我同意。  但是,从头至今,方舟子先生并不是再用科普文章的标准来衡量文学作品,而是在质疑,而是用他自己所认同许多人也能接受的逻辑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在质疑,并且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自相矛盾的地方。  再说,鲍鹏山先生举苏轼为例,并且戏说苏轼科举也有可能是找人代笔,并且找了那么多例证,我个人认为不足取。  首先,没有人质疑苏轼,苏轼也没有吼着出资2000万求人找出他文章是找人捉刀或者被人捉刀的壮举,鲍鹏山先生著文《“天才”苏轼原是“代笔”“代考”》招纳各路英豪找苏轼的作弊证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无聊的倡议,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给苏轼抹黑,在诬陷苏轼,完全违背了一个有成就的学人的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其次,鲍鹏山先生在《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一文中的举证,只能说明苏轼到底那一年中举,各种书文说法不一而已,并不能证明苏轼就是找人代笔或者提前背好文章默写冒充过关。当时肯定有监考人,韩愈也许就能证明。而且苏轼以后的诗文成就也足以证明苏轼天才的身份。如果韩寒今时今日有苏轼中举13年后的文采和修养,我估计也就没有现在的这场口水大战。  其实,当年策划并成功举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知情人,至少完全可以证明韩寒那篇夺冠文章是韩寒自己亲笔所写或者不是亲笔所写。这些人为什么至今无一露面,我不知道,鲍鹏山先生也许也不知道,我们都不要做任何猜测,因为猜测出来的结果如果诉诸大众的视听,那是要负责任的。中国的举证制度是谁起诉谁举证,这是韩寒应该考虑的事情,他既然敢把方舟子告上法庭,他就有他的制胜法宝。谁也不要在这个时候提方仲永,那是王安石笔下的寓言,宋朝的地方志似乎无一记载这个人或者这件事。  另外,不要为了力挺韩寒而惊扰先辈,特别是受人尊敬的仙逝已久的先辈,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人,那么不负责任振振有辞地著文质疑苏轼,难道这不是一种对中国大众、中国文化和自己人格的亵渎吗?今年的春节晚会,有一个节目我特别欣赏,就是黄宏等人表演的那个小品《荆柯刺秦》。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小品很有现实性,对目前演艺界什么都敢戏说的现象给予了深刻的讽刺,有些台词的确触及到了我心灵的深处。  大家一定都记得《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那个精彩的故事,我觉得,各种媒体,各个参与到此事之中的有公信影响力的人,包括韩寒和方舟子本人,都在全新演绎着识破“妖魔”的“唐僧”和“菩萨”的角色,中国上海的某个法庭目前则神勇地挑战“如来佛”的角色。“唐僧”和“菩萨”识破“妖魔”的本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至于这个法庭最终有没有“如来佛”的本事和公信力,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二驳:【相信天才】  我也是老师,但没有忝列“大作家”的行列,也因为职业的缘故,常常也能看到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我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还真是有一些孩子,他们的文字太有天赋了,无论遣词造句,运思谋篇,都才华横溢,议论风发,触处皆春。我也常常为他们的才华惊叹,”但我没有常常觉得他们不亚于韩寒,更没有遗憾他们没有韩寒那样的机遇。反而我觉得,如果他们写出了韩寒新浪博客首页认可的介绍他的139则经典语录的其中某些语录,我会为自己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感到耻辱。  至于鲍鹏山先生在文中提到的“1979年出生的当年明月,二十多岁就开始创作《明朝那些事儿》系列,无论史学、史识,还是文字上的谋篇布局、删裁详略,叙纷繁史实而条理清晰,论复杂人物而切中肯綮,都远超不少积学多年的学者专家,我们是否也要质疑?“  我个人觉得不需要质疑,因为截至目前诸如麦田或者任何一个其他人没有披露当年明月的什么细节,当年明月也没有天价悬赏,他也没有遭到诸如方舟子等一类人的逻辑分析和文本分析,更没有引起中国广大公众的如此关注,最为重要的,他和韩寒无法相比,用新三国里徐庶的话来说,当年明月和韩寒相比,简直就是驽马比麒麟、寒鸦比凤凰。说实话,不怕大家笑话,我的确才疏学浅,如果不是鲍鹏山先生提及,我还真不知道当年明月是何方神圣。  我认同鲍鹏山先生所说的,在学院派的一般路径之外,一些人有他们自己做学问的路径。我们绝对不能要求别人和我们走一样的成功之路。我也认同鲍鹏山先生所说的我们都不能用经验(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一般经验)来判断事情的真伪。但我不认同鲍鹏山先生认为方舟子的口气,不是“科学的口气”,事情发展到现在,大家都明白方舟子绝不是意气之争了。韩寒要大家继续信任他、拥戴他,他的确必须要令人信服的说明一些方舟子和许多人分析出来或者心中存在的一些疑点,否则,难服天下人心,会让众人心寒。再说,他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给许多年轻人的误导的确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其中的危害了。  但是鲍鹏山先生在文中把韩寒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至于对天才一类的人敬若神明,大呼“贬抑天才,就是贬抑我们自己”,大有撼山易,撼天才难之感,似乎质疑了天才的人一定会遭到天打雷劈,这我就不能理解了,我觉得许多读者也不能理解,这也不符合一些基本的哲学准则。  再说,鲍鹏山先生作为一个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人,在此文中对上帝大加赞赏,其虔诚和佩服的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基督徒,认为上帝全能而调皮,幽默而不苛刻,从爱全人类的角度,爱每一个人,似乎我们当年同仇敌忾“逼死”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法西斯分子似乎是犯了一个上帝都不可饶恕的错误,这种态度我无法理解,我不便于也不能猜测个中原因,更不知道其他读者读罢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一文中此一节会做何种感想。  三驳:【韩寒是“人话”,不是“神话”】  鲍鹏山先生如果说韩寒是人不是神,这话我信,但他说韩寒是“人话”,不是“神话”,这话不光我不信,我估计信的人也不多。  谁也无法否认,韩寒的成功的确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神话”,要不然,他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捧,尤其是年轻人。因为他太神奇了。  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我能用三支笔一起握抄班规并练就一手好字;语文,“秘诀”有二,一是不看语文书,二是不看作文书;我的小说主人公基本上没干什么事,就这么混混沌沌过着(但似乎过得都不错);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摘自韩寒新浪博客首页百度介绍)  但是,他很成功,成功到每一个人尤其是想成功的年轻人难以置信盲目模仿不可自拔,这些难道还不足以构成当代神话么?  我们的确要学学宋人,学学欧阳修,学会欣赏天才,注目天才,乐观其成呢。  可是,韩寒到底是不是天才,是不是也象汉代张良一样得了类似黄石老人的什么秘而不宣的神书,不日间就可学力大增,能力光耀古今,让方舟子证明一下有何不可呢?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只要他是天才,方舟子先生“八卦炉”的“三昧真火”只能“炼”出他的“火眼金睛”“铜头铁背”“三头六臂”而不是把他“炼”成“灰烬”。  所有人对韩寒或者方舟子的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其实我们都不用担心,只要我们大家学会欣赏,学会注目,乐观其成就行。  我模糊的还记得韩寒说过另外一句话:什么东西被神化以后下一步必然是说很多胡话。  我估计方舟子先生这样做,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被神化以后继续说胡话。  大家试想一下,一个把胡话奉为经典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把胡话奉为经典的民族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一个不阻止胡话成为经典的国家将会多么可怕!!!  因此,我挺韩寒的这一句话!!!!我也挺方舟子先生!!!!!  四驳:【价值何在】  鲍鹏山先生在此文中认为:第一,方舟子此次倒韩,只有“疑似打假”的价值。第二,不可否认,韩寒的作品整体上具有正面价值,他自身的形象,也是健康的,活泼的。这两点我都不认同。  其一,方舟子“倒韩”的价值,我觉得最起码有一点:无论方舟子是鲍鹏山先生所说的“疑似打假“,还是“涉嫌预设立场深文周纳以求自证”,“方韩口水大战”这场几乎要焚烧掉中国媒体所有的帝国大厦的烈火,对中国未来关于诚信的舆论走向和道德公信力的影响不可估量。  方舟子和韩寒,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在新时期中国舆论导向和公信力问题上敲响了警钟。他们都站在中国舆论的最前沿,他们作为公信人物都担当有常人不能担当的社会责任。这场“大战“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会让人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当今社会诚信度发生了严重危机,我们人类既然创造了微时代,那么微时代的舆论导向应该由谁来引领?微时代的公信力应该怎样建立和维护?  其二:韩寒并不是鲍鹏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  从韩寒作品的整体评价来说,到底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的比例怎么分配,这还是个未知数。从常识上来说,一个公众人物,包括领袖人物,他的价值的正负比例怎么开,那不是某个人甚至是某个时代信口雌黄的事情。别的人,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他们的价值正负比例怎么开,我预测不了。但我绝对可以确信,鲍鹏山先生对韩寒价值正负比例的结论言之过早,带有严重的和他身份十分不相符的浓厚的个人色彩。  至于韩寒他自身的形象到底是健康的、活泼的,还是别的什么,鲍鹏山先生他一个人描述了不算。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鲍先生描述的仅仅也只是他自己心目中的韩寒形象。  鲍鹏山先生对韩寒形象的描述最起码代表不了我对韩寒的印象。我个人觉得,方舟子先生的质疑,对我而言,是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因为从1999年韩寒出道,我一直都是在以怀疑和否定的目光等待他成长,可惜,他13年来一直未打消我对他的怀疑和否定,他辜负了我对中国年青一代一部人的信任和期待。  五驳:【可怕暗流】  鲍鹏山先生在此文中说:方舟子此次“打假”,与他以前的一些打假,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前的打假,他有着价值追求,此次“打假”似乎只是出于“意气”;以前打假,是争是非,这次“打假”,是争意气。  我个人觉得鲍鹏山先生他错了。  方舟子以前的打假,我了解甚浅,不好给出结论。但方舟子此次打假,最初有可能的确是出于意气,争意气,可事情发展到现在,尽管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但他争得的的确确是是非曲直了,而且我觉得有价值追求。至于价值,我前文已经提及到了一点,在此无需赘述。  其次,方舟子对韩寒的“打假”或“质疑”绝对没有失去他的正当性。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这点我前文已经阐明,在这里我有必要再重复一下。同时我也在此申明一下,这个观点也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郑戈先生日发表在《新世纪周刊》的一篇名为《香港法律专家谈方韩之争:法律如何规制名利场》一文中的观点之一。  至于“一下子韩寒几乎十恶不赦,是今日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和肇祸者,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个观点是鲍先生他自己的观点,最起码我在别的地方还没有看到如此清晰言辞这么激烈的表述。  对韩寒本人以及其作品的道德和政治质疑,其实一直都存在,我觉得这不是暗流。这些声音的存在,包括韩寒在高处呼喊的声音的存在,恰恰反映和证明了我们国家这些年在人权和言论自由等方面的努力和进步。这是民族之幸,中国之幸,有这么多声音,我觉得民族幸甚,中国幸甚,最起码,我自己觉得很幸福。因为毕竟我们国家有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能发展到今天,的确很不容易。难道鲍先生他自己没有感觉到,如果在若干年前,他的有些文章和言论能象今天这样堂而皇之地见之于众吗?  鲍鹏山先生的文章在快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我担心的是,方舟子可能没有意识到,他和韩寒实际上是一类人,都是这个社会中不断发出有价值声音的人。”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冒然把韩寒和方舟子归为一类,似乎不妥。  因为这样,韩寒恐怕觉得那是对他的侮辱,方舟子恐怕也觉得同样是对他的践踏,其实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他们都发飙了,他们两个人已经势同水火了。  至少在目前看来,他们两个人中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相逢一笑泯“恩仇”、推杯换盏、握手言欢的迹象,鲍鹏山先生自称“挺韩派”,难道韩寒私下里给你流露过,他有这个意思?  还有,方舟子和韩寒,到底谁的声音是中国乃至世界有价值的声音,也不是鲍先生说了就能算的,鲍先生最好别这样说,省得有人质问他:你算哪根葱?都是有一定的学术成就的人了,都一大把年纪了,在中国,鲍鹏山先生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我觉得绝对不容易,让人这样说他,我都替他觉得不值当!  我觉得,“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而且,方舟子也不是鲍先生所认为的韩寒的“齿”,韩寒也未必就是鲍先生所认定的方舟子的“唇”!的确,网上已经出现对方舟子的攻击性言论,但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大量”。同时,“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因为“鹬”“蚌”相争,争得的是“鱼”,“鱼”在哪里?“鱼”是什么?再说“鹬蚌相争”还得有“渔人”,谁又是“渔人”,“渔人”又在哪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鲍文,算是维护韩寒者中间,比较象样的文章了。但其中观点的错误确实太多。  这一篇文章的评论很到位。
  放你娘的屁
  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天才与常识之间,我愿意相信常识。  鲍先生作为一个这么有影响力的公知,应该慎言。
  韩寒现在写的东西越来越差了,他高中时的文笔算他的巅峰时代了            过后就每况愈下
  楼主文章写得很好,现在的舆论已被一些无良的公知协持了。
  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到《新民周刊》,就在鲍鹏山文章的后面!
  现在真相比什么都重要
  @绿心树
07:34:05  鲍文,算是维护韩寒者中间,比较象样的文章了。但其中观点的错误确实太多。  这一篇文章的评论很到位。  -----------------------------  谢谢认可
  有理有据。  
  @随兴所至ABC
07:50:44  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天才与常识之间,我愿意相信常识。  鲍先生作为一个这么有影响力的公知,应该慎言。  -----------------------------  谢谢认可!
  @快乐初蝶
08:54:31  韩寒现在写的东西越来越差了,他高中时的文笔算他的巅峰时代了            过后就每况愈下   --------------------------  我近日开始正在“刻苦”“研读”韩天才的作品,目前不好做评价!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
09:38:58  楼主文章写得很好,现在的舆论已被一些无良的公知协持了。   -----------------------------  我也觉得现在的一些舆论的确已被有些无良的公知协持了,赞赏你的观点!
  @虚渡一船人
09:41:12  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到《新民周刊》,就在鲍鹏山文章的后面!   -----------------------------  咱人微言轻,估计《新民周刊》不敢,呵呵!不过,你这么说,我先自己偷着乐一下。
09:57:48  现在真相比什么都重要   -----------------------------  现在,我觉得重要的是我们都别成了别人耍的猴子!
  这位老师说得好,这真是一场迟到13年的质疑。我参加小孩家长会时,班主任老师不无忧虑地要求我们家长不要让我们的孩子看青年“作家”hh之流的书。
10:21:25  @虚渡一船人
09:41:12  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到《新民周刊》,就在鲍鹏山文章的后面!  -----------------------------  咱人微言轻,估计《新民周刊》不敢,呵呵!不过,你这么说,我先自己偷着乐一下。  -----------------------------  交流一下感想:/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5089.shtml
  支持老师!  
  鲍鹏山也跳出来为韩吹喇叭,真是中国知识界的悲哀!  楼主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秋江00
10:31:07  鲍鹏山也跳出来为韩吹喇叭,真是中国知识界的悲哀!  楼主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  +1
  @mohaiqine  10:24:11  这位老师说得好,这真是一场迟到13年的质疑。我参加小孩家长会时,班主任老师不无忧虑地要求我们家长不要让我们的孩子看青年“作家”hh之流的书。   -----------------------------  今天真是好日子,一出门就不断碰见被“打散”的“自己人”,激动啊!
  @东厢月影  10:13:37  有理有据。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又是“亲人”,激动!
  @虚渡一船人  10:25:46  @柏相
10:21:25  @虚渡一船人
09:41:12  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到《新民周刊》,就在鲍鹏山文章的后面!  -----------------------------  咱人微言轻,估计《新民周刊》不敢,呵呵!不过,你这么说,我先自己偷着乐一下。......  -----------------------------  我今晚一定悉心拜读!
  @zkb-12 10:25:52  支持老师!  -------------------------  谢谢支持!
    从问责韩寒这件事,可以看出现在中国公知都是些什么样的货色。
  支持楼主,写得好!抵制爆棚山,大吹牛!      
  笑死人了,http://t.cn/zOwGTRK鲍鹏山大师终于撕破斯文,在他的新浪博客爆粗口了,好可怜,好好笑,好笑之后,有点恶心! .cn/s/blog_a1axoue.html
  柏相先生,  很欣赏你的辩驳和分析。谢谢你为中国坚守或重建诚信价值所做出的努力。  感觉有些人因为吴德之为已被揭露,因而恼羞成怒、竭死狄利、狼狈为奸,在网络上乱扣帽子、混淆视线、百方收买,竭尽全力试图掩盖其丑行,也有可能‘图穷匕首现’。  望君再发好文,并注意安全。
  你们就别掐了。
  支持老师,鲍鹏山是什么来头我不知道,但我真切的知道目前很多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傻货,还有一些是别有用心,丧失良心的,鲍可能属于前者吧。  
7:11:00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驳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  “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对诸如韩寒...........  -----------------------------  楼猪写得很到位!如果鲍不是利益卷入之中的人,同时又不是什么下一盘很大棋主张什么大局观的人的话,鲍还是会回到正常思维当中的。
  韩寒有点儿表演天赋,尤其“装逼”的本事,着实唬了不少人;连陈丹青、王朔这样的慧眼都没想到去怀疑真假。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开策划会、剧本讨论会,导演是笔者的好朋友,总是嘱咐说,你对人太谦逊了,跟他们说话太客气了,你端着点儿(架子),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吃敬。事实果然如此,客气的时候常被否定;反过来严肃了几回,倒被人拉着手点头哈腰地称才子。这种现象源自人们骨子里缺乏平等待人的概念,要么眼珠子往上翻,要么往下瞪;平和视人,谦虚待人的太少了。一些胸无点墨、大脑空白的混子摸透了这样的心思,便索性装起深沉来。不说话或少说话,板着脸,倒显得一肚子本事。  骗术被揭穿了,韩家不敢正面应对;一边骂街,一边上访,混淆人们的视听,做出一幅蛮有道理却受尽委屈的可怜样子。几天来,笔者再没兴趣评论他,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临终”时对这个他曾经拥有的花花世界的眷恋挣扎。像超市水箱里的鱼,被人抄了出来,扔在地上,嘴再怎么动,身子再怎么蹦,也是一会儿不如一会儿,没几分钟活头了。(这么说感觉有点儿对不起鱼,阿弥陀佛。)  韩寒是靠欺骗发迹的,投机是韩寒团队的制胜法宝。到了此时,韩家集合起这些狗头军师,数一数博客里的跟贴数量,找出那些一只只、一群群呆若木鸡、有头没脑的韩粉们,算一算,觉得还可以组织起这只脑残大军再掀起点风云来。  机会来了,重庆好像出大事了。经过一晚上侦查摸排,韩家得出结论,认为重庆的薄都督要倒大霉。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一篇《重庆美剧》的半吊子博文拼凑出台,也不知要说什么,反正韩家打算要在即将发生的政治格局变化中,占个舆论先机,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是韩家,很多人都热闹了一阵,摆出要墙倒众人推的架势,韩家干脆先拍一块砖,妄图在这一票压准了的时候,再享受一回“领袖”的感觉——“看看,是我先往井里面扔了一块石头,是我先推下了墙上的一块砖头,看看我的勇气!”  投机分子挨巴掌向来都是自己扇自己。又过一天,哎呀妈呀,不对头,薄都督不但没事,还喂海鸥,还要接见加拿大友人!老爷天啊老爷地,吓死人了,赶紧删博客吧,免得被薄都督请去喝麻辣烫。于是那篇《重庆美剧》就不见踪影了。韩寒出来说是系统删的,什么系统前脚加荐,后脚就删除?投机分子的嘴脸充分体现。其实依着笔者的意思,根本不用删,你薄大爷绝不会抓你去渣滓洞吃火锅;《重庆美剧》这样的文字,根本就是不知所云,要抓这种水平的作者,全重庆中小学校都得关门。  方舟子以为韩寒是看见别人指出错别字和自造的成语感到羞愧,删了博;其实这是误会。他是感觉重庆的形式有变化才删的,他原本是要赌薄都督倒霉的。不信大家看着,薄都督要是再有个风吹草动,他还得跳出来装先知。  一计失足,心惊肉跳。为了挽回面子和转移粉丝视线,韩寒又弄出一篇《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点名要方舟子“叫对”!  仔细分析“叫对”这两个字,可以发现韩寒这孙子真是倒霉催的——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倒知道了。他知道“校对”里的“校”念“jiao”,而不念 “xiao”,可又不知道是哪个字,于是出了这个大笑话。悄悄的也就罢了,点着名向方舟子来叫板。这简直就是把登山杖扔给方舟子,然后脱光裤子往桌子边一趴,撅着屁股喊:姓方的,老子这里是铜墙铁壁实芯的,有本事你来插啊!——“噗哧”……“哎呀”……  至于文中的其他丢人现眼的地方,笔者就懒得一一指出了,方舟子真是好战,还仔细看了,并指出其中的不通的许多地方。比如原文中“改革开放二十年”,不但语言混乱,连算数也出问题了,真是笑破肚子。无奈忙不迭地又删又改,把叫板那句话也去掉了。这样的垃圾文字被新浪反复推荐,也不知道管理员觉不觉得累。  韩寒已经由文盲变成小丑了,向大家奉献了一场接一场的喜剧,从这一点来看,他倒是成了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想提醒大家的是,看喜剧就要有看喜剧的心态,当乐儿别当真。如果一旦大家把这样的小丑表演又当真了,那再一次上当的机会就又来了。  作者:韩寒是奴狗
    搞民主自由首先要注重道德。离开了道德制高点,一切民主自由都是空谈。我们还记得民国的时候,我国的某些人士,吃喝嫖赌,不讲气节,最后果然出现了曹锟贿选这样大丑闻!如果还讲点气节,这些人应该自杀!  韩氏父子这样道德败坏的文化骗子、政治骗子,混杂在中国人追求民主自由的队伍中,这只能给我们的未来蒙上阴影。2007年6月,韩寒在《凤凰卫视非常道》节目中说自己“本身没有什么信仰”,“反正我底线挺低的”,“我完全是个叛徒”!  朋友们,认清骗子、认清骗子的危害。听其言,观其行。韩寒说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他在空谈民主,发着民主财,却没有做一分钱的实事。  因此,“倒韩”是一场史诗性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不是在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民主,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是在告诉中国人,民主需要道德,民主运动会有大量骗子混杂其中。而认清谁是骗子,这是我们走上正道的必由之路!  可惜可怜的是,中国还有一大批人把韩寒当他们民主自由的代言人,把一个中华文坛史上最大的骗子封为“时代偶像”。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这样一个白痴、骗子身上。  一个乡下郊区的白痴父子把全中国的一批知名文人、教授、学者、政要们都耍了,特别是王朔、陈丹青、何东,在访谈中,一本正经地跟那个沉默的、很酷的稻草人交谈,简直像被耍猴了。  看韩寒那些视频,韩寒别说是个“文学天才”,连“文学蠢才”都算不上。他根本就和文学、文字毫无关系!而这样一个人,居然成了中国最红的作家。  看了韩寒最新的博文《让一部分人先选起来》,诗人小郑感到很愤怒。韩寒韩仁均这两个骗子再一次故技重施,妄图把自己打扮成“逗士”。可问题是谁见过你们父子这样的斗士,主流媒体上着,商业广告接着,香车美女泡着。  此情此景,让我们想起一句话“民主自由成了流氓的最后避难所”。  是的,韩寒父子是两个流氓,造假、说谎、误导大众、耍弄知识分子。就这样两个人,在其罪行已经败露后,不去认真反思自己的罪行,却在那做最后的投机。你们就不怕玩火自焚吗?你们的良心何在?你们还有没有廉耻心?
7:11:00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驳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  “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对诸如韩寒...........  -----------------------------  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年轻艺人
17:26:41  韩寒有点儿表演天赋,尤其“装逼”的本事,着实唬了不少人;连陈丹青、王朔这样的慧眼都没想到去怀疑真假。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开策划会、剧本讨论会,导演是笔者的好朋友,总是嘱咐说,你对人太谦逊了,跟他们说话太客气了,你端着点儿(架子),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吃敬。事实果然如此,客气的时候常被否定;反过来严肃了几回,倒被人拉着手点头哈腰地称才子。这种现象源自人们骨子里缺乏平等待人的概念,要么眼珠子往上翻,要么...........  -----------------------------  文字功底能当饭吃不?嘻嘻,姚文元康生文字功底相当好哪,一出手不止把吴晗,还把全中国给弄得乌烟瘴气的,你有没有这本事?再怎么好,怎么不见哪位弄个诺贝尔回来玩玩?就把好都弄到同胞上了啊?!王八,文字再好,功底再深,没了良心顶个屁用?汪精卫文笔更好,胆气更豪,不一样卖国贼,所以说,把良心从狗嘴里抢回来吧,别整这套恶心人了,文革群人的下场如何,你要重演一次啊?!再说谁能说谁的文笔都好到没有破绽了呢?!良心才是大大滴重要,老百姓看的是良心哪,都好到专家叫兽又如何,孔三妈著作等身才华横溢,最后还不是个三妈泄了底,说到三妈,再次复习一下哈,滚你妈X,去你妈X,X,嘿嘿,别那么乖跟哥念出来,默念就好,操你二大爷。。。
  鲍鹏山的那个文字,之看了开头。  中国作家都瞎了眼
  楼主写的好,这才是冷静的分析  
  文章很长,但值得一看。
    “倒韩”是一场史诗性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不是在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民主,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是在告诉中国人,民主需要道德,民主运动会有大量骗子混杂其中。而认清谁是骗子,这是我们走上正道的必由之路!  =======================================  有理。民主需要道德,需要诚信。如果中国的未来落在这样一些白痴、骗子手里,不知有多可怕。
  柏相(在线)  的个人门户  性别:  注册日期: 20:20:00  最新上站: 13:20:00  出生年月:  所在省份:  所在城市:  上站次数:5  发表主题:1  发表回复:0  社区积分:163  用户状态:在线  社区职务:-----------------------------  呵呵!原来楼主是方先生团队的啊。  
  好文,顶!
  韩寒事件是中国文学的滑铁卢 丝毫不为过, 其负面影响难以估计。
  草包韩骗子忽悠了这么多脑残这么多年 这绝对不是小事情 真相至上 不把这件事搞清楚 脑残还会执迷下去 骗子还会如鱼得水 在骗子和脑残遍地开花的群体里 文明是很难渗入的 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很难提高的
  作者:秋皮丁 回复日期: 18:26:55   回复   @江苏王五  17:15:44  每次 韩粉转韩寒的帖子时 都满是阿谀之词 然后从未见韩寒的文章写的多优秀  我个人坚信 韩寒和李宇春一样 都是有背景 炒作起来的  -----------------------------  神仙啊  ===========================================  谢谢夸奖~~嘿嘿 而且貌似更早我就这么认定了 不过那时候只是针对韩寒的文章不是针对他个人 现在这个草包骗子侮辱了大伙这么久 不痛打他简直是没天理~~
  写得很好,挺柏老师
  他伤过老师,伤过教育机构。所以作为老师,作为教育机构的一分子,你的神经绝对会有反应。我也不相信韩寒全是真的,但我不会先设立场。
  写的很好。
  鲍鹏山,回头是岸。
11:09:46  从问责韩寒这件事,可以看出现在中国公知都是些什么样的货色。   -----------------------------  韩寒有一句话说得对啊:“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xml666_-12 13:58:53  柏相先生,  很欣赏你的辩驳和分析。谢谢你为中国坚守或重建诚信价值所做出的努力。  感觉有些人因为吴德之为已被揭露,因而恼羞成怒、竭死狄利、狼狈为奸,在网络上乱扣帽子、混淆视线、百方收买,竭尽全力试图掩盖其丑行,也有可能‘图穷匕首现’。  望君再发好文,并注意安全。  --------------------------  首先谢谢你的欣赏!  我无名小卒一个,安全能有什么问题,呵呵,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提醒!  同时郁闷,水这么深??????
  @zkb-12 10:25:52  支持老师!  -------------------------  谢谢支持!
  @我我寺  10:25:59    -----------------------------  这幅漫画挺有意思
  @秋江00  10:31:07  鲍鹏山也跳出来为韩吹喇叭,真是中国知识界的悲哀!  楼主的文章很有说服力。  -----------------------------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代表不了知识界,他只代表他自己。
  @周丕东
11:11:47  关注   -----------------------------  谢谢关注
  柏相老师的文章很讲道理,天涯阿郎的诗歌很讲情理,我们都要独立思考独立发言,不要当随声附和的粉丝。在人人都有麦克的自媒体时代,何必要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权,还跟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两派那样打派仗呢?
  看了鲍文,对于其中的“公理”式语言,也是颇为不平。  不想楼主来了,谢谢!
  @临时特战队员
11:20:08  支持楼主,写得好!抵制爆棚山,大吹牛!      ...........  -----------------------------  我觉得鲍鹏山先生,算不得吹牛,只是所言有失学者风范。
  好文!  
  @飞程雾扰
18:59:24  他伤过老师,伤过教育机构。所以作为老师,作为教育机构的一分子,你的神经绝对会有反应。我也不相信韩寒全是真的,但我不会先设立场。   -----------------------------  我在这篇文章里对韩寒没有任何立场,只是就鲍鹏山先生的观点做了一些质疑,同时也在尽力避免对任何人预设立场,谢谢提醒!
  回复楼主,@柏相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驳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  “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对诸如韩寒等天才一类的人敬若神明,大呼“贬抑天才,就是贬抑我们自己”,大有撼山易,撼天才难之感,似乎质疑了天才的人一定会遭到天打雷劈,这个我不能理解。  各种媒体,各个参与到此事之中的有公信影响力的人,包括韩寒和方舟子本人,都在全新演绎着识破“妖魔”的“唐僧”和“菩萨”的角色,中国上海的某个法庭目前则神勇地挑战“如来佛”的角色。“方韩口水大战”这场几乎要焚烧掉中国媒体所有的帝国大厦的烈火,对中国未来关于...  -----------------------------  呵呵,呵呵呵  
  @江苏王五
18:43:18  作者:秋皮丁 回复日期: 18:26:55   回复  @江苏王五  17:15:44  每次 韩粉转韩寒的帖子时 都满是阿谀之词 然后从未见韩寒的文章写的多优秀  我个人坚信 韩寒和李宇春一样 都是有背景 炒作起来的......  -----------------------------  对韩寒的作品,我才准备开始读,准备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不好评价。  至于李宇春,我不会关心,因为她还没有走进我思想的草原。  “方韩之争”这件事我开始也只是围观,我觉得这件事的走向及其结果可能对中国未来的一些方面有很大影响,所以才不吐不快!
  @江苏王五
18:41:47  草包韩骗子忽悠了这么多脑残这么多年 这绝对不是小事情 真相至上 不把这件事搞清楚 脑残还会执迷下去 骗子还会如鱼得水 在骗子和脑残遍地开花的群体里 文明是很难渗入的 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很难提高的   -----------------------------  其实公众要求知道真相,这绝对没有错!  韩寒应该拿出有力的令全国大多数民众信服的理由。  我建议,有些网站可以试着做一个投票的介入。
  新浪旧的WB: @路金波:要说成熟,还差5天才满29岁的韩寒让人赞叹。他曾婉拒与奥巴马的会面;光今年就推辞总价三千万的商业活动(自己还背着几百万房贷);坚持不开微博(“驻场费”己有网站开岀千万价码)。他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一个29岁就超越名利的人,可以走得更远  ---------------------------  大家别为难人家韩少了,他是个高尚的人啊,可怜的,月底还要还房贷的啊!
  @火热信念
18:11:49  柏相(在线)  的个人门户  性别:  注册日期: 20:20:00  最新上站: 13:20:00......  -----------------------------  大错特错,我不是谁的团队,我这一世都是我自己!
  支持楼主!难得还耐得住气去一条条辩驳,顶起来,希望更多人看见楼主的文章
  @hgd99
18:10:03  “倒韩”是一场史诗性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不是在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民主,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是在告诉中国人,民主需要道德,民主运动会有大量骗子混杂其中。而认清谁是骗子,这是我们走上正道的必由之路!  =======================================  有理。民主需要道德,需要诚信。如果中国的未来落在这样一些白痴、骗子手里,不知有多可怕。  -----------------------------  这位先生或者女士比我看得深远,值得我思考。
  @新好男人05
17:33:12  @年轻艺人
17:26:41  韩寒有点儿表演天赋,尤其“装逼”的本事,着实唬了不少人;连陈丹青、王朔这样的慧眼都没想到去怀疑真假。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开策划会、剧本讨论会,导演是笔者的好朋友,总是嘱咐说,你对人太谦逊了,跟他们说话太客气了,你端着点儿(架子),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吃敬。事实果然如此,客气的时候常被否定;反过来严肃了几回,倒被人拉着手点头哈腰地称才子。这种现象.....  -----------------------------  首先想给楼上的楼主说,我没有康生、姚文元的本事。康生姚文元到底该怎么评价,与我无关!  再一个,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人,包括写文字,谁也不要用“玩”的态度,玩什么都等同于玩火,最后会自焚。  还有,我的文字功底没有你夸赞的那么高,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奉承,听起来舒服啊。  最后,我理解你爆粗口,爆粗口不丢人,因为大多数人爆粗口都是被逼的,也许我胡搅蛮缠了,惹怒了你,而你口笨,又不会讲你的理由,爆粗口我能理解。  顺便告知一下,我没有二大爷,你别白费力气了!
  @adtsin
17:53:46  文章很长,但值得一看。   -----------------------------  谢谢肯定!
  我先吃饭去,一会儿再回复,谢谢大家!
  顶上去。  
  还是外国人看得清楚。英国人福尔摩斯说得太棒了!  ====================  “福尔摩斯,如果韩寒并不是一个作家,而你说的道理又不是很高深,那十年来为什么他一直没有被怀疑?中国也有很多学者专家。”  “华生,你不了解中国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他们对常识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非常低级的水平上。甚至农民也会相信亩产10万斤,甚至科学家也会相信水能变油。每个帝王都相信人会长生不老,他们会相信绿豆能治癌症,相信一切荒诞不经的东西,你很难理解他们。他们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也很奇怪,他们都非常自私,没有信仰,缺乏常识。我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韩寒这个偶像,也是出于非常自私的目的,他们认为能利用韩寒说一些他们不敢说不便说的话,至于是否欺骗公众,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也认为公众都是傻瓜,有时候他们也互相欺骗。中国人只相信奇迹不相信常识,所以这个骗局就成功了。”  华生沉默了一会,说:“这个事情结局会如何呢?”  福尔摩斯打了个哈欠,说:“很难解决,因为不会有人出来承认代笔这回事,靠韩寒赚钱的那些人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会为私利保全他。  在中国,没有真相,只有博弈。他们不喜欢真相,一谈真相,他们就歇斯底里。华生,虽然大英帝国衰落了,虽然唐宁街的那些白痴把英国搞得一团糟,但我还是庆幸自己是个英国人。别撇嘴呀,华生,瞧,我一说实话你就开始撇嘴,你是中国人么?”
  @年轻艺人
17:26:41  韩寒有点儿表演天赋,尤其“装逼”的本事,着实唬了不少人;连陈丹青、王朔这样的慧眼都没想到去怀疑真假。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开策划会、剧本讨论会,导演是笔者的好朋友,总是嘱咐说,你对人太谦逊了,跟他们说话太客气了,你端着点儿(架子),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吃敬。事实果然如此,客气的时候常被否定;反过来严肃了几回,倒被人拉着手点头哈腰地称才子。这种现象源自人们骨子里缺乏平等待人的概念,要么眼珠子往上翻,要么...........  -----------------------------  精彩,看着过瘾哪
7:11:00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驳鲍鹏山先生《方舟子“倒韩“:事实和价值》  “方韩之争”绝不是鲍先生所认定的“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方韩之争”也不是鲍先生所说的“唇亡齿寒”、“鹬蚌相争”!当韩寒的名字具有符号意义和榜样偶像力量之后,他便因为他的公共影响力而成为一个“公共人物”,而对他那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之路”进行逻辑分析、文本分析甚至质疑,就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对诸如韩寒...........  -----------------------------  @挣脱枷锁的囚徒
17:31:22  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  嗨,哥们,上班了啊?!
  不知道拿你的文章和一个上海电大的小教授比,楼主你不会介意吧。你这个文章要强很多
  @快乐初蝶  08:54:31  韩寒现在写的东西越来越差了,他高中时的文笔算他的巅峰时代了            过后就每况愈下   -----------------------------  这句话我看了不止上百遍了,你不觉得无聊啊???  看似为韩寒抱憾,实际上是混淆视听,意图传达的意识就是:  那时的韩寒的确是韩天才。。。。只不过现在成了庸才。。。是技术问题,不是人品问题
  "这真是一场迟到13年的质疑" --写得好!  其实早有人质疑HH了。我现在才知道麦田早在2010年就有篇“警惕韩寒”,可惜没人理会。倒是感谢韩寒,这次又是悬赏又是诅咒。演出了一场“掘墓”闹剧。墓不仅是给自己的,还拉了些陪葬的。  有高手,编一本正式的书吧!--纠错鲁迅转世灵童?这次天涯网评高手云集,素材不会少。作为中学生家长的我,先预订这书了!
  @天会老  19:30:48  好文!  -----------------------------  谢谢支持!
  写的好,一个作品那都是作家呕心沥血搞出来的,一个人自己写的文章谈不出内容,那文章还火了,象韩寒那样,他可真生对地方了  有人举例说10年前,一起谈话的的人都出国了,或嫁给外国人了,就韩寒还在国内坚守着,现在有新的认识了  你知道国家引进的长江,百人,千人之类都什么价吗,你知道在外面混的好的都在干什么吗,不管回来的是什么,比如陈进,人家毕竟还是有过真本事的。  现在看,韩寒貌似开车外,就是一骗子吗,话又说回来,如果车象外国那样普及,那选手是什么样,我敢说,也就是高中退学生的水平
  理不辩不明。想有理,拿证据。  继续。
  @hgd99
18:10:03  “倒韩”是一场史诗性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不是在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民主,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是在告诉中国人,民主需要道德,民主运动会有大量骗子混杂其中。而认清谁是骗子,这是我们走上正道的必由之路!  =======================================  有理。民主需要道德,需要诚信。如果中国的未来落在这样一些白痴、骗子手里,不知有多可怕。  -----------------------------  好
  写的太好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只是局部明史的诙谐通俗改编而已,文笔上并没有值得特别提到的地方,只是一本明史通俗提要的普及读物,而且他也没有被吹成思想家误导他人。说实话,我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的写作都不需要读明史,因为关于明史的通俗版本太多了。只要有些文字和史学常识的人都可以写,所以不要吹毛求疵,更不要把当年明月神话了,人家当年明月绝不像韩寒那么无知草包,常识都不具备,还厚颜无耻地说自己从来不看书
  @天_涯_阿_郎  19:54:47    -----------------------------  现摘发一句天涯微博::曹宗国的评论:柏相老师的文章很讲道理,天涯阿郎的诗歌很讲情理,... || @柏相: “文学天才韩寒”:一场迟到了13年的质疑 /7sM2co   谢谢曹先生的抬举,同时我也是诗歌爱好者,一定拜读一下天涯阿狼的诗歌。  顺便问一下:楼主,是曹先生提到的天涯阿狼吗?
  @东厢月影  10:13:37  有理有据。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谢谢认可!
  @高空飞鸟深海之鱼
20:22:21  @hgd99
18:10:03  “倒韩”是一场史诗性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不是在告诉中国人什么是民主,这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而是在告诉中国人,民主需要道德,民主运动会有大量骗子混杂其中。而认清谁是骗子,这是我们走上正道的必由之路!  =======================================  有理。民主需要道德,需要诚信。如果中国的未来落在这...........  -----------------------------  深刻,拜服!
  正常质疑很正常,可是现在已经脱离正常文学质疑了,已经发展成一个声势浩大的运动,是要质其于死地,让其永世不得翻身啊!不得不让人质疑质疑者的动机啊!  
  @老熊之父
20:27:17  写的太好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只是局部明史的诙谐通俗改编而已,文笔上并没有值得特别提到的地方,只是一本明史通俗提要的普及读物,而且他也没有被吹成思想家误导他人。说实话,我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的写作都不需要读明史,因为关于明史的通俗版本太多了。只要有些文字和史学常识的人都可以写,所以不要吹毛求疵,更不要把当年明月神话了,人家当年明月绝不像韩寒那么无知草包,常识都不具备,还厚颜无耻地......  -----------------------------  我只是实话实说,我的确没有看过当年明月的作品,本来写完这篇,准备看一下的,楼主这样一说,节省了我的时间,谢谢楼主!不过,有时间我还是会去看的!
  楼主故作深沉,其实受人之托。
  @沉思的土豆
20:16:14  理不辩不明。想有理,拿证据。  继续。  -----------------------------  我不想自己有理,我只是读了鲍鹏山先生的那篇文章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不知道楼主叫我拿什么证据,你这么一说,貌似我的文章有无理之处,什么地方无理,请明示。  该继续时我会继续,谢谢!  如果楼主能像鲍先生那样写一篇文章叫我不吐不快,我感谢你!!
  他赚公众的钱→公众质疑他→他砸2000w悬赏公众→公众应征而上→结果他反悔申诉公众。。。
  @猪猪娘喜洋洋
20:10:41  "这真是一场迟到13年的质疑" --写得好!  其实早有人质疑HH了。我现在才知道麦田早在2010年就有篇“警惕韩寒”,可惜没人理会。倒是感谢韩寒,这次又是悬赏又是诅咒。演出了一场“掘墓”闹剧。墓不仅是给自己的,还拉了些陪葬的。  有高手,编一本正式的书吧!--纠错鲁迅转世灵童?这次天涯网评高手云集,素材不会少。作为中学生家长的我,先预订这书了!  -----------------------------  估计有些出版社已经在做了,楼主静等吧,这年代,都猴精猴精的,学生能有你这样的家长,这个学生真幸福!
  @胖尊者
20:02:19  不知道拿你的文章和一个上海电大的小教授比,楼主你不会介意吧。你这个文章要强很多   -----------------------------  谢谢错爱!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年明月博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