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星王宝强的出生地地

《爱新觉罗家族现状》
爱新觉罗家族现状
范文一:爱新觉罗氏家族世系谱爱新觉罗氏家族世系谱作者:王振林录自并整理按《满洲氏族通谱》,努尔哈赤原本姓觉罗。 宋朝徽钦二帝及其从亡的宗室大臣等后裔,基本上
都转化为赫哲族,也有的融合于斡朵怜、胡里改两万户部落中,南迁辗转落脚地方(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后称董鄂部。但他们都以“觉罗”~赵为姓。又因其为中原贵姓,故女真人中也有随之姓觉罗~赵者。后又因诸觉罗氏的居地或处境不同,乃演化为:伊尔根觉罗、阿颜觉罗、舒舒觉罗、葛籣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扈伦(呼伦)觉罗、嘉木瑚觉罗、阿哈觉罗、伊拉拉觉罗、察拉觉罗等等。诸觉罗的前两(三)个字是地名或身份,后两个字是姓。这些觉罗~赵姓都是在“爱新觉罗”之前就有的。 明朝建州女真大首领锁罗骨,以赵为姓。又称伊尔根觉罗,相对伊尔根觉罗的民觉罗,爱新觉罗意思是官觉罗,其实就是官赵。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间才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康熙初年,几名皇子曾先后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康熙二十年才固定划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爱新觉罗氏正宗辈份: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不是道光之子,则是“力”部。阅读详情:
范文二:爱新觉罗族谱爱新觉罗族谱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 年号:16 子: 1、长子,褚英,广略贝勒; 长子,褚英,广略贝勒; 2、次子,代善,礼烈亲王(铁帽子); 次子,代善,礼烈亲王(铁帽子); 3、三子,阿拜,镇国勤敏公; 三子,阿拜,镇国勤敏公; 4、四子,汤古代,镇国克洁将军; 四子,汤古代,镇国克洁将军; 5、五子,莽古尔泰; 五子,莽古尔泰; 6、六子,塔拜,辅国悫厚公; 六子,塔拜,辅国悫厚公; 7、七子,阿巴泰,饶馀敏郡王; 七子,阿巴泰,饶馀敏郡王; 8、八子,皇太极,清太宗; 八子,皇太极,清太宗; 9、九子,巴布泰,镇国恪僖公; 九子,巴布泰,镇国恪僖公; 10、十子,德格类,和硕贝勒; 10、十子,德格类,和硕贝勒; 11、十一子,巴布海; 11、十一子,巴布海; 12、十二子,阿济格,英亲王; 12、十二子,阿济格,英亲王; 13、十三子,赖慕布,辅国介直公; 13、十三子,赖慕布,辅国介直公; 14、十四子,多尔衮, 忠亲王(铁帽子); 14、十四子,多尔衮,睿忠亲王(铁帽子); 15、十五子,多铎,豫通亲王(铁帽子); 15、十五子,多铎,豫通亲王(铁帽子); 16、十六子,费扬果。 16、十六子,费扬果。8 女:()1、长女,固伦公主(东果格格亦称东果公主); 长女,固伦公主(东果格格亦称东果公主); 2、次女,和硕公主(嫩哲格格亦称沾河公主); 次女,和硕公主(嫩哲格格亦称沾河公主); 3、三女莽古济(哈达格格,亦称哈达公主); 三女莽古济(哈达格格,亦称哈达公主); 4、四女穆库什,和硕公主; 四女穆库什,和硕公主; 5、五女,名不详; 五女,名不详; 6、六女,名不详; 六女,名不详; 7、七女,名不详,乡君品级; 七女,名不详,乡君品级; 8、八女聪古伦,和硕公主。 八女聪古伦,和硕公主。 年号:天聪、 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年号:天聪、崇德11 子: 1、皇长子,豪格,肃武亲王(铁帽子); 皇长子,豪格,肃武亲王(铁帽子); 2、皇次子,洛格; 皇次子,洛格; 3、皇三子,格博会; 皇三子,格博会; 4、皇四子,叶布舒,辅国公; 皇四子,叶布舒,辅国公; 5、皇五子,硕塞,承泽亲王(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 皇五子,硕塞,承泽亲王(后改号庄亲王,铁帽子); 6、皇六子,高塞,镇国公; 皇六子,高塞,镇国公; 7、皇七子,常舒,辅国公; 皇七子,常舒,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 皇八子,未命名; 9、皇九子,福临,清世祖; 皇九子,福临,清世祖; 10、皇十子,韬塞,辅国公; 10、皇十子,韬塞,辅国公; 11、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襄亲王。 11、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襄亲王。()14 女: 1、皇长女,敖汉公主,固伦公主; 皇长女,敖汉公主,固伦公主; 2、皇次女,马喀塔,固伦温庄长公主; 皇次女,马喀塔,固伦温庄长公主; 3、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 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 4、皇四女,雅图,固伦雍穆长公主; 皇四女,雅图,固伦雍穆长公主; 5、皇五女,阿图,固伦淑慧长公主; 皇五女,阿图,固伦淑慧长公主; 6、皇六女,固伦公主; 皇六女,固伦公主; 7、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8、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 皇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 9、皇九女,名不详; 皇九女,名不详; 10、皇十女,县君; 10、皇十女,县君; 11、皇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 11、皇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 12、皇十二女,乡君; 12、皇十二女,乡君; 13、皇十三女,名不详; 13、皇十三女,名不详; 14、皇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封和硕恪纯长公主)。 14、皇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封和硕恪纯长公主)。 清世祖章皇帝福临 年号:顺治 年号:8 子: 1、皇长子,牛钮; 皇长子,牛钮; 2、皇次子,福全,裕亲王; 皇次子,福全,裕亲王; 3、皇三子,玄烨,清圣祖; 皇三子,玄烨,清圣祖;()4、皇四子,未命名,荣亲王; 皇四子,未命名,荣亲王; 5、皇五子,常宁,恭亲王; 皇五子,常宁,恭亲王; 6、皇六子,奇授; 皇六子,奇授; 7、皇七子,隆禧,纯亲王; 皇七子,隆禧,纯亲王; 8、皇八子,永干。 皇八子,永干。6 女: 1、皇长女,名不详; 皇长女,名不详; 2、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 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 3、皇三女,名不详; 皇三女,名不详; 4、皇四女,名不详; 皇四女,名不详; 5、皇五女,名不详; 皇五女,名不详; 6、皇六女,名不详。 皇六女,名不详。 年号: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 年号:康熙35 子: 1、承瑞,未叙齿; 承瑞,未叙齿; 2、承祜,未叙齿; 承祜,未叙齿; 3、承庆,未叙齿; 承庆,未叙齿; 4、赛音察浑,未叙齿; 赛音察浑,未叙齿; 5、皇长子,允禔,直郡王; 皇长子, 直郡王; 6、长华,未叙齿; 长华,未叙齿;()7、皇次子,允礽,理亲王; 皇次子, 理亲王; 8、长生,未叙齿; 长生,未叙齿; 9、万黼,未叙齿; 万黼,未叙齿; 10、皇三子,允祉,诚隐亲王; 10、皇三子,允祉,诚隐亲王; 11、皇四子, 11、皇四子,胤禛,清世宗(初封雍亲王) 清世宗(初封雍亲王 12、 12、允禶,未叙齿; 未叙齿; 13、皇五子,允祺,恒温亲王; 13、皇五子,允祺,恒温亲王; 14、皇六子,允祚; 14、皇六子,允祚; 15、皇七子,允佑,淳度亲王; 15、皇七子,允佑,淳度亲王; 16、皇八子, 16、皇八子,允禩,廉亲王; 廉亲王; 17、皇九子, 17、皇九子,允禟,贝子; 贝子; 18、皇十子,允礻我,敦郡王; 18、皇十子,允礻我,敦郡王; 19、允礻禹,未叙齿; 19、允礻禹,未叙齿; 20、皇十一子, 20、皇十一子,允禌; 21、皇十二子, 21、皇十二子,允祹,履懿亲王; 履懿亲王; 22、皇十三子,胤祥,怡贤亲王(铁帽子) 22、皇十三子,胤祥,怡贤亲王(铁帽子) 23、皇十四子,允礻题,恂郡王; 23、皇十四子,允礻题,恂郡王; 24、 24、允禨,未叙齿; 未叙齿; 25、皇十五子, 25、皇十五子,允禑,愉恪郡王; 愉恪郡王; 26、皇十六子,允禄,庄恪亲王; 26、皇十六子,允禄,庄恪亲王; 27、皇十七子,允礼,果毅亲王 27、皇十七子,允礼,果毅亲王; 28、皇十八子,允祄; 28、皇十八子,()29、皇十九子, 29、皇十九子,允禝; 30、皇二十子,允祎,简靖贝勒; 30、皇二十子, 简靖贝勒; 31、皇二十一子,允禧,慎郡王; 31、皇二十一子,允禧,慎郡王; 32、皇二十二子,允祜,恭勤贝勒; 32、皇二十二子,允祜,恭勤贝勒; 33、 33、允禐,未叙齿; 未叙齿; 34、皇二十三子,允祁,诚贝勒; 34、皇二十三子,允祁,诚贝勒; 34、皇二十四子,允秘,諴烙亲王。 34、皇二十四子,允秘, 烙亲王。20 女: 1、皇长女,名不详; 皇长女,名不详; 2、皇次女,名不详; 皇次女,名不详; 3、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 4、皇四女,名不详; 皇四女,名不详; 5、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 6、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7、皇七女,名不详; 皇七女,名不详; 8、皇八女,名不详; 皇八女,名不详; 9、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 10、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10、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11、皇十一女,名不详; 11、皇十一女,名不详; 12、皇十二女,名不详; 12、皇十二女,名不详; 13、皇十三女,和硕公主; 13、皇十三女,和硕公主;()14、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 14、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 15、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 15、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 16、皇十六女,名不详; 16、皇十六女,名不详; 17、皇十七女,名不详; 17、皇十七女,名不详; 18、皇十八女,名不详; 18、皇十八女,名不详; 19、皇十九女,名不详; 19、皇十九女,名不详; 20、皇二十女,名不详。 20、皇二十女,名不详。 清世宗宪皇帝胤禛 年号: 清世宗宪皇帝胤禛 年号:雍正10 子: 1、皇长子,弘晖,端亲王; 皇长子,弘晖,端亲王; 2、弘昐,未叙齿; 未叙齿; 3、皇次子,弘昀; 皇次子,弘昀; 4、皇三子,弘时; 皇三子,弘时; 5、皇四子,弘历,清高宗(初封宝亲王); 皇四子,弘历,清高宗(初封宝亲王); 6、皇五子,弘昼,和恭亲王; 皇五子,弘昼,和恭亲王; 7、皇六子,福宜; 皇六子,福宜; 8、皇七子,福惠,怀亲王; 皇七子,福惠,怀亲王; 9、皇八子,福沛; 皇八子,福沛; 10、皇九子, 10、皇九子,弘曕。4 女:()1、皇长女,名不详; 皇长女,名不详; 2、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 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 3、皇三女,名不详; 皇三女,名不详; 4、皇四女,名不详。 皇四女,名不详。 年号: 清高宗纯皇帝弘历 年号:乾隆17 子: 1、皇长子,永璜,定亲王; 皇长子,永璜,定亲王; 2、皇次子,永琏,端慧太子; 皇次子,永琏,端慧太子; 3、皇三子,永璋,循郡王; 皇三子,永璋,循郡王; 4、皇四子,永瑊; 皇四子, 5、皇五子,永琪,荣亲王; 皇五子,永琪,荣亲王; 6、皇六子,永瑢; 皇六子, 7、皇七子,永琮,哲亲王; 皇七子,永琮,哲亲王; 8、皇八子,永璇,仪亲王; 皇八子,永璇,仪亲王; 9、皇九子,未命名; 皇九子,未命名; 10、皇十子,未命名; 10、皇十子,未命名; 11、皇十一子, 11、皇十一子,永瑆,成亲王; 成亲王; 12、皇十二子, 12、皇十二子,永璂,贝勒; 贝勒; 13、皇十三子, 13、皇十三子,永璟; 14、皇十四子,永璐; 14、皇十四子,永璐; 15、皇十五子,颙琰,清仁宗(初封嘉亲王); 15、皇十五子, 清仁宗(初封嘉亲王);()16、皇十六子,未命名; 16、皇十六子,未命名; 17、皇十七子,永璘,庆亲王。 17、皇十七子, 庆亲王。10 女: 1、皇长女,名不详; 皇长女,名不详; 2、皇次女,名不详; 皇次女,名不详;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5、皇五女,名不详; 皇五女,名不详; 6、皇六女,名不详; 皇六女,名不详;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 8、皇八女,名不详; 皇八女,名不详;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清仁宗睿皇帝颙 年号: 清仁宗睿皇帝颙琰 年号:嘉庆5 子: 1、皇长子,未命名,穆郡王; 皇长子,未命名,穆郡王; 2、皇次子,旻宁,清宣宗(初封智亲王); 皇次子, 清宣宗(初封智亲王); 3、皇三子,绵恺,敦亲王; 皇三子,绵恺,敦亲王; 4、皇四子,绵忻,瑞亲王; 皇四子,绵忻,瑞亲王; 5、皇五子,绵愉,惠亲王。 皇五子,绵愉,惠亲王。()9 女: 1、皇长女,名不详; 皇长女,名不详; 2、皇次女,名不详; 皇次女,名不详; 3、皇三女,庄敬和硕公主; 皇三女,庄敬和硕公主; 4、皇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皇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5、皇五女,和硕慧安公主; 皇五女,和硕慧安公主; 6、皇六女,名不详; 皇六女,名不详; 7、皇七女,名不详; 皇七女,名不详; 8、皇八女,名不详; 皇八女,名不详; 9、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 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 清宣宗成皇帝旻宁 年号:道光 清宣宗成皇帝旻 年号:9 子: 1、皇长子,奕纬,隐郡王; 皇长子,奕纬,隐郡王; 2、皇二子,奕纲,顺和郡王; 皇二子,奕纲,顺和郡王; 3、皇三子,奕继,慧质郡王; 皇三子,奕继,慧质郡王; 4、皇四子,奕詝,清文宗; 皇四子, 清文宗; 5、皇五子,奕誴;淳亲王; 皇五子, 淳亲王; 6、皇六子,奕欣,恭忠亲王; 皇六子,奕欣,恭忠亲王; 7、皇七子,奕譞,醇贤亲王(铁帽子); 皇七子, 醇贤亲王(铁帽子); 8、皇八子,奕詥,钟郡王; 皇八子, 钟郡王;()9、皇九子,奕譓,孚郡王。 皇九子, 孚郡王。10 女: 1、皇长女,固伦端悯公主; 皇长女,固伦端悯公主; 2、皇次女,名不详; 皇次女,名不详; 3、皇三女,固伦端顺公主; 皇三女,固伦端顺公主; 4、皇四女,固伦寿安公主; 皇四女,固伦寿安公主; 5、皇五女,和硕寿臧公主; 皇五女,和硕寿臧公主 6、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 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 7、皇七女,名不详; 皇七女,名不详; 8、皇八女,和硕寿禧公主; 皇八女,和硕寿禧公主; 9、皇九女,固伦寿庄公主; 皇九女,固伦寿庄公主; 10、皇十女,名不详。 10、皇十女,名不详。 清文宗显皇帝奕詝 年号: 清文宗显皇帝奕詝 年号:咸丰2 子: 1、皇长子,未命名,悯郡王; 皇长子,未命名,悯郡王; 2、皇次子,载淳,清穆宗。 皇次子,载淳,清穆宗。1 女: 1、皇长女,荣安固伦公主。 皇长女,荣安固伦公主。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 年号:同治 年号:()无嗣清德宗景皇帝载湉 年号: 清德宗景皇帝载湉 年号:光绪 无嗣年号: 清末帝溥仪 年号:宣统 无嗣阅读详情:
范文三:爱新觉罗家谱景祖五子:翼皇后生显祖;诸子,武功郡王礼敦,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斋堪,恪恭贝勒塔察篇古,皆不详其母氏。显祖(塔克世)五子:宣皇后生太祖、庄亲王舒尔哈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继妃纳喇氏生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庶妃李佳氏生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我记得雅尔哈齐早死,无后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太宗十一子:孝庄文皇后生世祖,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生第八子,懿靖大贵妃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元妃钮祜禄氏生洛博会,继妃乌喇纳喇氏生肃亲王豪格、洛格,侧妃叶赫纳喇氏生承泽亲王硕塞,庶妃颜扎氏生辅国公叶布舒,庶妃纳喇氏生镇国公高塞,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辅国公品级常舒,庶妃生辅国公韬塞。洛格、洛博会及第八子,皆殇,无封。顺治儿子(共8个有记载)皇太子(顺治14年立)荣亲王(顺治18年立)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康熙一共有35个皇子,其中序齿的有24位皇子,康熙诸子序 名 出生年、月、日 封爵 卒年、月 生母承瑞 康熙06年09月20日 ------ 康熙09年05月 荣妃马佳氏承祜 康熙08年12月13日 ------ 康熙11年02月 孝诚仁皇后承庆 康熙09年02月01日 ------ 康熙10年04日 惠妃纳喇氏赛音察浑 康熙10年12月25日 ------ 康熙13年正月 荣妃马佳氏01 胤禔 康熙11年02月14日 直郡王 雍正12年 惠妃纳喇氏长华 康熙13年04月06日 ------ 出生日即殇 荣妃马佳氏02 胤礽 康熙13年05月03日 理密亲王 雍正02年12月 孝诚仁皇后长生 康熙14年06月21日 ------ 康熙16年03月 荣妃马佳氏万黼 康熙14年10月08日 ------ 康熙18年正月 贵人纳喇氏03 胤祉 康熙16年02月19日 诚隐郡王 雍正10年 荣妃马佳氏04 胤禛 康熙17年10月30日 清世宗 雍正13年08月 孝恭仁皇后胤禶 康熙18年02月20日 ------ 康熙19年02月 贵人纳喇氏05 胤祺 康熙18年12月04日 恒温亲王 雍正10年05月 宜妃郭络罗氏06 胤祚 康熙19年02月05日 ------ 康熙24年 孝恭仁皇后07 胤佑 康熙19年07月25日 淳度亲王 雍正08年 成妃戴佳氏08 胤(示异) 康熙20年02月10日 (复)廉亲王 雍正04年09月 良妃卫氏09 胤(示唐) 康熙22年08月27日 (复)贝子 雍正04年08月 宜妃郭络罗氏10 胤(示我) 康熙22年10月11日 (复)敦郡王 乾隆06年09月 温禧贵妃钮祜禄氏胤(示禹) 康熙22年11月23日 ------ 康熙23年06月 贵人郭络罗氏11 胤(示兹) 康熙24年05月07日 ------ 康熙35年07月 宜妃郭络罗氏12 胤祹 康熙24年12月04日 履懿亲王 乾隆28年07月 定嫔万流哈氏13 胤祥 康熙2513 胤祥 康熙25年10月01日 怡贤亲王 雍正08年05月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4 胤(示题) 康熙27年正月09日 恂勤郡王 乾隆20年正月 孝恭仁皇后胤禨 康熙30年正月26日 ------ 康熙30年03月 平妃赫舍里氏15 胤(示禺) 康熙32年11月28日 愉恪郡王 雍正09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16 胤禄 康熙34年06月18日 庄恪亲王 乾隆32年02月 顺懿密妃王氏17 胤礼 康熙36年03月02日 果毅亲王 乾隆03年02月 纯裕勤妃陈氏18 胤祄 康熙40年08月08日 ------ 康熙47年09月 顺懿密妃王氏19 胤(示畟) 康熙41年09月05日 ------ 康熙43年02月 襄嫔高氏20 胤祎 康熙45年07月25日 简靖贝勒 乾隆20年正月 襄嫔高氏21 胤禧 康熙50年01月11日 慎靖郡王 乾隆23年05月 熙嫔陈氏22 胤祜 康熙50年12月03日 恭勤贝勒 乾隆08年12月 谨嫔色赫图氏胤禐 康熙52年02月 ------ 出生日即殇 贵人陈氏23 胤祁 康熙52年11月28日 镇国公 乾隆50年07月 静嫔石氏24 胤秘 康熙55年05月16日 (言咸)烙亲王 乾隆38年10月 穆嫔陈氏雍正儿子共10位即弘晖(只活10岁)、弘昐(2岁)、弘昀(10岁)、弘时(24岁)弘历(乾隆)、弘昼(和亲王)、福宜(1岁)、福惠(7岁)、福沛(出生当日死)、弘曕(果郡王)。女儿有4个三个没活下来,一个20来岁就死了,没看见她爹当皇帝。雍正当皇帝后分别收养了废太子、怡亲王和庄亲王的女儿。乾隆的儿子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皇长子永璜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生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纯惠皇贵妃苏佳氏生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生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皇九子、皇十一子永瑆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生皇五子永琪舒妃叶赫那拉氏生皇十子继后乌拉那拉氏生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皇十七子永璘仁宗五子:孝淑睿皇后生宣宗,孝和睿皇后生敦恪亲王绵恺、瑞怀亲王绵忻,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生惠端亲王绵愉,和裕皇贵妃刘氏生穆郡王。穆郡王,未命名,仁宗第一子。二岁,殇。宣宗即位,追封。宣宗九子:孝全成皇后生文宗,孝静成皇后生顺和郡王奕纲、慧质郡王奕继、恭忠亲王奕?,庄顺皇贵妃生醇贤亲王奕枻、锺端郡王奕硉、孚敬郡王奕譓,和妃纳喇氏生隐志郡王奕纬,祥妃钮祜禄氏生敦勤亲王奕脤。奕脤出为敦恪亲王绵恺后。奕譞子七:德宗,其第二子也;载洸,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进镇国公;载沣,袭醇亲王,宣统皇帝即位,命为监国摄政王;载洵,出为瑞郡王奕志后;载涛,出为锺郡王奕硉后。宣统间,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载涛为军谘府大臣,主军政。三年十月,并罢。简介爱新觉罗(Aisin 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清亡以後族人多取汉姓, 如金,、肇等,也有一定赵姓为爱新觉罗,但多为伊尔根觉罗后代。家族世系谱在他们进入中原前,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後来他们参考了汉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辈份排行。最初的几名儿子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後来固定用「胤」,孙辈用「弘」,曾孙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後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旂」。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字辈是第7代,绵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闾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937年,溥仪又增:“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阅读详情:
范文四:爱新觉罗家族聚散离合的百年往事清末以来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爱新觉罗家族,这个中国曾经最显赫的家族从皇族人家变为普通家庭,这个家族的主要家庭成员都经历了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在这种变迁中聚散离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各自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有人问我:如果清朝没有灭亡,你现在很可能就是第四代醇亲王,也有可能继承皇位当了皇上,你会不会觉得遗憾?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生活中没有假设,而且我也根本没有遗憾可言,我一点儿都不羡慕皇宫里那种钩心斗角、战战兢兢、担惊受怕的生活,我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比祖辈们的生活幸福得多……”金毓嶂(1942-),中国清朝皇室爱新觉罗的后裔,醇亲王载沣的长孙,金友之(爱新觉罗?溥任)的长子。根据家族架设和其长子身份,金毓嶂应为大清帝国皇帝的继承人。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皇帝无儿子,应该从其家族内的兄弟的下一代里选继承人。他就读于北京地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工作。1985年调回北京崇文区环保局做技术工作。1999年开始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崇文区政协副主席,兼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我的曾祖父爱新觉罗?奕■是清道光帝的第七子、清王朝第一代醇亲王(俗称七王,现海淀区妙高峰保存完整的七王坟是我曾祖父的园寝),光绪帝爱新觉罗?载?为曾祖父奕■的第二子,我的祖父爱新觉罗?载沣是奕■的第五子、清王朝第二代醇亲王、清末监国摄政王。祖父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我的父亲溥任是祖父载沣的第四子。醇亲王一门中出现了两朝天子,这在清代历史上是唯一的特例。曾祖父奕讠?1840年10月(道光二十年九月),我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奕■出生,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所生,是道光帝第七子。道光帝?宁共有九子,第四子奕■为咸丰帝。曾祖父早年居于宫内“阿哥所”,在上书房读书,四皇兄咸丰帝即位时,封他为醇郡王。1859年(咸丰九年),经咸丰帝的懿贵妃(后来的慈禧太后)做主,十九岁的曾祖父奉旨与懿贵妃的胞妹叶赫那拉氏成婚,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姻亲关系,在以后的政治斗争中,曾祖父始终坚定地站在妻子的姐姐慈禧太后一方。同治帝即位后,曾祖父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同治帝去世后,因无子嗣,慈禧太后为继续把持朝政,立曾祖父与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胞妹)所生次子载?为光绪帝(载?与同治帝载淳为堂兄弟)。之后,曾祖父得到更高的礼节优待,赏坐杏黄轿,并特赐世袭罔替亲王。慈禧太后垂帘听政,需要关系亲近的强有力的皇室宗亲的支持,所以,慈禧对我的曾祖父奕■予以重用,但同时,她对曾祖父也深怀戒心。曾祖父历经三朝,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他对慈禧的为人甚为了解,在面对慈禧太后给予的权利与恩宠时表现得极为小心谨慎,遇事退让,处处迎合慈禧。但当他得知载?被立为皇帝时,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对儿子当上皇帝,他不但没有觉得是福,遇事反而更加如履薄冰。光绪帝即位那年,他主动请求辞去担任的朝廷要职,之后只承担在毓庆宫照料皇帝读书及光绪十二年督办海军事务,并尽心竭力为慈禧太后修建了颐和园。正是因为曾祖父采取了退让隐忍的策略,在清末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他终其一生,恩荣不衰。日,我的曾祖父醇亲王奕■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谥曰“贤”,追封醇贤亲王。曾祖父共有四位福晋,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胞妹)生四子一女,除次子光绪帝载?外,其余子女早夭。第一侧福晋颜札氏无子女,早故。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三子一女:长子载沣(后来的监国摄政王,宣统帝溥仪之父),次子载洵,三子载涛,一女早夭。第三侧福晋李佳氏生一女。曾祖父曾经在自身政治生活中为儿孙总结了一套处世存生的哲学,并亲笔手书为治家格言,悬挂在墙上,要求子孙背诵熟记、身体力行。治家格言全文为:“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这样的家训,在清朝其他王公大臣家是不多见的,这也是祖辈们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祖父载沣日,我祖父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醇贤亲王府清荫斋西厢房。其生母是曾祖父奕■的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祖父一岁被封辅国公,六岁晋封为镇国公。1891年1月,曾祖父奕■病故,七岁的祖父承袭醇亲王爵位。1894年(光绪二十年),祖父全家自太平湖醇贤亲王府移居什刹海后海北河沿新修的醇亲王府。由于曾祖父奕■的关系,祖父很早就步入政坛,位列朝班。1900年,义和团运动席卷京津大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后,因涉及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案,德国要求清廷派亲王做专使到德国“谢罪”。1901年,清廷派醇亲王、我的祖父载沣为钦差头等专使大臣出使德国,是年,祖父十八岁。对于专使一行到德国“谢罪”,德国本打算要求参随人员见德皇行跪拜礼,这在清朝的对外交往中没有先例,是难以接受的。祖父一行到达德国后,就面见德皇的礼节进行了多方交涉和斡旋,最终使德皇放弃了这一要求。祖父顺利地完成了外交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使国人深受鼓舞,并使德方对其颇为赞许,也赢得了德方的尊重,受到很好的款待。德国之行使祖父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眼界,认识到了世界各国飞速发展形势下清廷的没落,也深刻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含义。祖父深受其父奕■的影响,他为人谦和,做事谨慎,老成持重。他在官场多年,看惯了权力背后错综复杂的斗争,对政治、权力一向淡漠,没有政治野心。长子溥仪被推上皇位之时他再三推辞。
  1908年,祖父奉慈禧太后遗命为监国摄政王入朝理政。辛亥革命爆发后,政治形势极其复杂,主张动用武力抵制革命的王公亲贵大有人在,在是战是和、决定清廷前途的多次御前会议上,祖父要么缺席会议,要么一言不发,没有主张武装抵抗革命,后来干脆辞职归藩回到家中,轻松地对家人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至此,开始了新的生活。祖父就是这样一个很实际的人,他头脑清醒,忍让谦和,承认现实,承认失败。这在当时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一个人能平静地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清帝退位后,祖父在醇亲王府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安于现状,不留恋过去高官显贵的生活,不逆历史潮流而动。当端康太妃、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及许多前清旧臣从事复辟活动时,他置身事外,并未参与。日本人利用他的儿子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他非常反对,并再三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不参与伪满洲国的公事,不到伪满洲国任职,只是短时间以父亲的身份去东北看望过溥仪几次。除在天津租界住过几年外,他长期居住在北京,直到去世。这就是作为历史人物的我的祖父载沣。在我的记忆中,祖父更是一个智慧、简朴、慈祥、疼爱子女的居家老者。祖父精通满文,曾经用满文和汉文记日记。祖父的日记有很多本,我少年时常常见到祖父的三本日记散放在家中抽屉里,其中一本叫《公私琐记》,用汉字和满文记录,凡祖父不愿意他人看到的内容便用满文记录。记录的内容很简单,比如“今日见某某”,通常只录一句话,内容和用语都非常简洁精练。这些日记后来捐献给了国家。祖父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天文、地理、绘图等,醇亲王府里就有一个他向别的王公借来安放在府里的日晷。当夏夜乘凉的时候,祖父常指着浩渺的天空教孩子们认识天上的星座。不少人认为,如果不是出生于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家庭,祖父可以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家。祖父喜欢看书,每天大部分时间在书房度过,祖父看书之余写下了“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一联,表达了他的淡泊之志。由于民国时期我家长期无人在外做事,没有其他收入,家计主要依赖祖上的积蓄维持,天长日久,我家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祖父也安于这种日渐贫困的生活,吃穿用度很简朴。祖父共有两位福晋,嫡福晋瓜尔佳氏生二男三女:溥仪、溥杰、韫?、韫?、韫颖;另一位福晋邓佳氏生二男四女:溥?(三岁殇)、溥任、韫娴、韫馨、韫娱、韫欢。在我的记忆中,每天早晚,父母请安时都要把我抱到祖父的跟前,他有时抱我坐在他的膝上,和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我并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只感受到眼前这个老人对我有着浓浓的爱意。当年,除了我们一家和没有出嫁的姑姑们,在醇亲王府居住的还有四姑、五姑等家人。新中国即将成立前,祖父让女儿们从王府的其他院落搬到王府花园和他一起居住。祖父可能是寂寞,所以特别喜欢孩子们在他跟前玩。祖父思想开明,接受新生事物快。民国时他较早地剪掉了辫子,不穿长袍马褂,改穿新式服装。新中国刚成立,祖父就废除了王府里沿袭多年的请安制,他告诉家人“以后不用请安了,互相之间叫同志吧”。我们以后真的不用请安了,但称呼却没有改变,我们和家人之间并没有就此称“同志”,祖父还叫爷爷,父亲还叫爸爸,母亲还叫奶奶。祖父有其思想开明的一面,但同时,祖父也有为人刻板、墨守陈规的一面,比如七祖父载涛到家中拜访,如果提前没有约好,即便是亲弟弟,到中午12点也要请他回去,不留吃饭。虽说祖父在别的方面比较开明,但他讳疾忌医,始终不相信西医,甚至有时中医也不相信,不愿意看病吃药。他相信命运,认为人的生死都由天注定,他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信条。日,祖父在利薄营的家中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祖父的丧事由父亲操办,当时天气特别冷,那时我不到八岁,对祖父的葬礼记忆不是很深刻,只知道祖父去世了,并不知道死亡的真正含义,在以后的生活中才慢慢知道,祖父去世了,就是我再也见不到那个疼爱我们的慈祥老人了……直到祖父去世,他都惦记着溥仪、溥杰两个儿子,那时,溥仪、溥杰正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大伯父溥仪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祖父载沣的长子,我父亲的大哥,我的大伯父。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大伯父出生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其母瓜尔佳氏,荣禄之女。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年仅三岁的大伯父承慈禧太后懿旨入宫登基,自此,作为清朝末代皇帝的大伯父开始了他极为不平静的人生。我对大伯父的记忆始于他特赦回京之后。1959年12月,他从抚顺坐火车回北京,我父亲、五姑等人去火车站接他,他穿着一身抚顺战犯管理所发的棉袄棉裤下了火车。那年我十六岁,正在上高中,父母告诉我家中有客人到,让我们放学后在家里等着。那天大伯父来我家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大伯父,觉得他傻乎乎的,感觉挺新鲜。他个儿挺高挺瘦,跟见面的每个人包括小孩都握手,握手时感到他的手很有力量,仿佛是个很有生命力的人,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就去世了。记得那天家里来了不少客人,有很多长辈在场。吃的东西也很丰盛,有鸭子、胡萝卜、菠菜豆腐汤、玉米面和白面混合蒸的丝糕等,摆了大小两张圆桌,长辈坐大桌,晚辈坐小桌。当时处于困难时期,所有出席的人每人都自带了二两粮票。大伯父初回北京时住在位于前井胡同六号的五姑家。日,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厂桥派出所户籍办公室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将自己的户口报入前井胡同六号五姑家。在文化程度登记栏他填写的是私塾十一年,籍贯和出生地填写的是北京,在婚姻状况栏填写的是离婚。他说:“我的妻子死的死,离的离,最后一个妻子是离婚的,我就填离婚吧。”
  后来,大伯父住在全国政协的宿舍,其间常常到兄弟姐妹家走动。由于长期改造形成的习惯,他不管和谁见面都说:“我有罪,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见到我们孩子也这样说,时间长了就不说了。特赦回京的大伯父已经五十多岁了,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他的生活经验极其缺乏,尤其不认识路。他常常迷路,在亲戚中逐渐形成了他去谁家就由谁负责把他一路护送回家的惯例。他经常到我家来,我是家中最大的孩子,所以每次回去都是我送他。我和他一起坐十三路公共汽车,一直把他送到全国政协他的住地后自己再原路坐车回家。一般情况下,送完大伯父我就直接回家了,有几次,他一再挽留我吃饭,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和他一起在全国政协的公共食堂和小食堂吃过两次饭。当时他还是单身,没有成家,那个时候,我感觉他和我这个晚辈一起用餐是发自内心地高兴的,要是在清朝,这种平等用餐的场景是很难想象的。有一次,大伯父上四姑家,顺便到鼓楼附近的百货商场买东西,因为大伯父不认识路,表姐赵丽瑛便陪他一起去。大伯父到商场选好了东西,付款时却不知道自己的布票放在哪里了,当时买纺织品除了交钱还需要交布票,他只记得将布票带在身边了,却不记得具体放在了什么地方。他在柜台前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兜,把兜里的东西全翻出来摆在柜台上找,也没有找到要找的布票,最终他没有买到想买的东西。每次大伯父到我家来,主要和我父亲交谈,我们小孩子都要过去和他打一下招呼,他对我们很和善。他来我家,母亲会特别加做几个菜,出于这份改善生活的私心,我们都很喜欢他到家里来,这样我们也可以跟着美餐一顿了。而他,每次离开前都会说:“真是酒足饭饱啊!”很满意。大伯父再婚后,我送他回去经常能见到他的妻子李淑贤(我们称她大娘),结婚后,她和大伯父两人也一起来过我家几次。因为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大伯父到兄弟姐妹家的次数逐渐减少了。由于大伯父前半生始终生活在特定的小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他和社会几乎没有接触或者接触很少,对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不理解,回到北京之后,他的一些行为和方式总是显得很特别,与众不同。比如他排队等候公共汽车时,公共汽车进站了,为了礼让,他把所有等车的人以及售票员都让上了车,自己站在最后,售票员以为他不上车便让车开走了,结果车开走了他还在原地。他看到有人拿着笤帚扫大街,认为应该维护道路环境卫生,就帮助他们扫地,从熟悉的地方开始扫出去,等扫完了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他扫地把自己给扫丢了。他出门还常把钱包随手落在别处,还经常穿错衣服。他任全国政协委员时,有一次去“红都”定制西装,试穿衬衫时把有扣子的那面穿在了后面。他对新生活、新社会怀着极大的热情,但因为缺乏生活常识,闹了不少笑话。在他眼里,很多平常的事情对他都是头一次,正是在这些以前他从来不曾做过甚至不曾想过的很多“头一次”的实践中,他逐渐和新生活、新社会融合。他认真对待国家分配给他的工作。刚回到北京时,他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学习、劳动,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亲手种植花草。之后,他成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做了一名文史工作者,主要鉴别处理文史资料以及写作《我的前半生》一书。他努力工作,为自己能够做一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而自豪。国家给予大伯父的待遇也很好,他的工资很高,刚特赦回京时月薪约一百元,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后,月薪约二百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收入。日,大伯父因患肾癌医治无效去世,终年六十一岁。最初,他的遗体火化后放置在老山骨灰堂,1980年5月,国家为他和其他人一起补开了追悼会。追悼会后,他的骨灰改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后来,大娘李淑贤将其移出迁至清西陵的一个陵园中。在我看来,大伯父的一生极具悲剧性。孩童时期,他身不由己地被慈禧太后指定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小皇帝,虽然在故宫的生活还算平静,但过早地失去了父疼母爱,孤独地成长,并经历了从登基到退位的大起大落。他十八岁被驱逐出故宫。那时的旧中国,国内外形势云谲波诡,他经常被各方势力包围利用,身边齐聚各色人等,这些人心怀不同目的,打着各自算盘,现实社会的复杂与势利,使他难以分清好人和坏人,不能明辨真伪和是非。他在居心不良之人的唆使下,一心复辟大清,投靠日本人,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这是他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这一点他应该负责。他可以不对三四岁在皇宫的历史负责,但要对成年后投敌复辟分裂国家的行为负责。吉林长春的伪皇宫,貌似奢华,但居住在里面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大伯父每天生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过着忐忑不安、狐疑猜忌的生活,远不如一个平常百姓生活自由,他无可奈何地做着傀儡皇帝,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极其痛苦。而且他在当伪满皇帝期间,做了很多对不起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他对这些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已表达了深深的忏悔。大伯父的悲剧是时代和他个人的悲剧,这一悲剧很值得人们总结和警醒。二伯父溥杰爱新觉罗?溥杰是祖父载沣的次子,我父亲的二哥,我的二伯父。二伯父溥杰是宣统帝溥仪的胞弟,日,二伯父出生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母亲瓜尔佳氏。二伯父十五岁进毓庆宫伴大伯父溥仪读书,从此,他的命运与大伯父的命运紧密相连。1929年至1935年,二伯父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毕业后在伪满政府任军官,专门保卫“满洲帝国”皇帝溥仪。1937年,经日本关东军策划安排,二伯父与日本皇族亲戚嵯峨浩缔结政治婚姻,但这一政治婚姻却传为佳话,婚后两人感情和睦,历尽磨难,相依相伴,育有女儿慧生和?生。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伪满洲国灭亡。二伯父与我大伯父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军队俘虏,1950年由苏联遣返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获特赦回到北京。其间长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岛的天城山自杀。
  获释后二伯父与妻子在北京重逢团聚,1994年在北京逝世。二伯父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二伯父个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身材瘦小,八十多岁时体重只有八十多斤。我和二伯父接触较多,在我调回北京之前,只要回京,我就去看望他。1985年我调回北京后,我们接触就更多了。二伯父擅长书法,自幼受到严格的书法基础训练,工行书,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后受其业师赵世骏影响而自成一体,所作隽秀爽健。二伯父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很注意个人卫生和仪表整洁,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每天洗漱都要用四十多分钟。每次外出住旅馆,他总是早早起来,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因自己洗漱太久耽误大家的时间。二伯父夫妇团聚后一直居住在护国寺五十二号。护国寺五十二号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是祖父载沣购买的产业,分家时分给二伯父,那时他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二伯父家的家务不用他和二大娘嵯峨浩亲自料理,国家安排了一个照顾他们生活的保姆,另有我们家族中的一人做他的生活秘书。“文革”期间,周总理曾经给二伯父夫妇特批了日本护照,让其可以自由回日本,但他们始终居住在中国。“文革”结束后,二伯父夫妇多次回日本省亲,看望亲戚朋友,并为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努力。日本亲友也多次来中国看望他们。1987年初,二大娘的身体状况恶化,长期在北京友谊医院外宾病房住院治疗。二伯父当时正在参加全国人大的常委会会议,工作很繁忙,但他仍坚持自己在医院陪护妻子。在二大娘病重后期,尿毒症病情非常严重,住院天天做透析,最后,全身功能衰竭,医治无效,于日去世,终年七十三岁。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二大娘嵯峨浩逝世的消息:“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夫人爱新觉罗?浩女士,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二大娘的去世使二伯父悲痛欲绝,给他带来巨大打击。由于长时间在医院陪护二大娘,体力不支加上极度悲痛,二大娘去世不久,他也不得不住院观察、休养,我们这些子侄轮班在医院照顾护理他。二大娘嵯峨浩和二伯父溥杰忠贞不渝的真挚情感使我们非常感动,他们最初身不由己听从日本关东军安排结成政治婚姻,通过相处、相知,发展成为出自内心的爱慕与真情,成为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历经人生无数风雨坎坷,白头偕老,用几十年痴心不改的相濡以沫成就了一段跨越国家、跨越民族、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人间爱情佳话。有记者问二伯父和妻子嵯峨浩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二伯父回答了四个字:“相依为命。”1993年至1994年,二伯父身患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一直在协和医院住院,病情时好时坏。那时,二大娘去世已经六年,他的二女儿生活在日本,身边没有其他子女,这期间,我们家族里很多人在医院看护他。二伯父去世后,我遵照他的遗嘱把他的一半骨灰撒在北京西山上,另一半骨灰安放在日本的爱新觉罗社,和他的妻子及长女长眠在一起。遵照他的遗愿,护国寺五十二号捐献给了全国政协,后来成为全国政协一个部门的办公用房。我的父亲溥任我的父亲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日出生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是祖父载沣的四子,溥仪、溥杰的胞弟。母亲邓佳氏。在我眼中,父亲是个任劳任怨、勤劳朴实的人,他崇尚劳动,讨厌好逸恶劳。记得我小时候,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劳动者不得食”,还教育我们:“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将来学有所成,能够有所作为,才能挣钱养活自己。”他出生于帝王家,曾经有过一呼百应、锦衣玉食的优裕生活,但从他的言谈话语中从没流露过对那种生活的留恋。1947年,为避免国民党军警特机关强占王府房舍,在祖父载沣的支持下,我父亲利用王府的空房,在家里创办了北京私立竞业小学,既当校长又当老师,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那年父亲二十九岁,是位年轻的校长。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连房产带学校一并捐给了国家。之后父亲不再担任校长,调到其他学校当老师,他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三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人才。父亲从一个封建王朝的阿哥转变成了新社会一名普通劳动者――人民教师,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父亲兄弟三人中,他与溥仪、溥杰两个哥哥经历不同,他自小在祖父身边,不管是在北京醇亲王府的家中,还是客居天津,抑或是日伪时期跟随祖父到东北探望大哥、二哥,他一直与祖父相从相随,没有离开过祖父。他就这样一直守在祖父身边,直到1951年祖父去世。1988年,父亲从厂桥小学退休,年近七十,退休时是厂桥小学的高级教师。父亲一生教书育人,培养出了很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父亲莫大的成就。历史的选择让父亲留在了醇亲王府,他一生平淡、坎坷,但不平庸。他一心一意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周恩来总理四次接见爱新觉罗家族,我的父母都受到了接见。父亲鼓励子女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在他的子女及家人中,我大弟夫妇、我的爱人、我大妹和小妹夫共五人是中国共产党员。现在,父亲已年逾九旬,他血压、心脏都很正常,除年老听力下降,反应迟钝,有些糊涂外,没有其他疾病,平时生活尚能自理。现在,我感觉父亲真的老了,我希望就这样一直和父亲在一起,希望父亲就这样健健康康地安享晚年。(责任编辑/陈思)阅读详情:
范文五:清朝爱新觉罗皇室家族谱用字辈的方法起名,最常见的是字义的不同。用于排辈份的字大都由吉祥庆颂的字眼组合成文来表达某种意思,如常用的有紫气东来、龙凤呈祥、五世其昌、光耀门庭、诗礼传家、忠厚继世等。或是顺口韵文,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辈次取名传人皇室,最严格的恐怕要数清王朝。明代朱元璋规定,朱姓子孙必须由礼部起名。清朝王室自康熙开始,按字辈命名,不仅规定了必用字,而且规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祯等。雍正皇帝是第四子,正名胤真。乾隆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乾隆皇帝名弘历)。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熔绘了“岁朝图’’进呈孝圣后,乾隆就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以下,选字“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取名辈字,道光又在“载”之后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皇帝又在“启”字辈下选定“焘、屹、增、棋”四字。因此清朝皇室从雍正辈起,取名用字的顺序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溥”字辈,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以后取名是否使用这些辈字,就不得而知了。字辈起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现象,上自皇室家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和尚道士都喜用。它所固定的取名用字,具有相当稳定的因素,可以世世代代秩序井然地延续下去,而不同于有些方法变化无常,特别是它的传承性,可帮助人们推行世系序列,对于那些侨居海外的侨胞及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寻根认祖、分清乡亲邻里、长幼辈次等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又具有因袭性、保守性,它把人的名字局限在一个框定的范围内,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人的意志与独立人格,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同时它也含有浓重的封建家族观念,不利于人际往来和团结。目前,绝大多数的姓氏家族,都还有自己的排行字辈,例如广西合浦县公馆陈族的字辈:仕国明其德道英才克振继绪联芳科第永锡家世荣昌。但是不像明清时代,一定要严格按字辈起名,而是有的按,有的不按。清朝爱新觉罗皇室从康熙朝起取名的字辈为:胤, 弘, 永, 绵, 奕, 载, 溥, 毓, 恒, 启, 焘, 闓, 增, 祺.大概看清宫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雍正帝名胤祯, 乾隆帝名弘历, 末代宣统帝名溥仪,一些亲王大臣也都使用这个字辈,如奕欣, 载澧, 等...阅读详情:
范文六:金毓嶂:爱新觉罗家族百年往事金毓嶂:爱新觉罗家族百年往事清末以来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爱新觉罗家族,这个中国曾经最显赫的家族,从皇族人家变为普通家庭,其主要家庭成员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迁,他们在这种变迁中聚散离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金毓嶂,中国清朝皇室爱新觉罗的后裔,醇亲王载沣的长孙,末代皇帝溥仪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爱新觉罗·溥任之子。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皇帝无儿子,应该从其家族内的兄弟的下一代里挑选继承人。根据家族架设和其长子身份,金毓嶂应为大清帝国皇帝的继承人。以下是金毓嶂对家族往事的讲述。祖父载沣:废除王府请安制日,我祖父爱新觉罗·载沣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内太平湖醇贤亲王府清荫斋西厢房。其生母是曾祖父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清王朝第一代醇亲王)的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祖父一岁被封辅国公,六岁晋封为镇国公。1891年1月,曾祖父奕譞病故,七岁的祖父承袭醇亲王爵位。1894年(光绪二十年),祖父全家自太平湖醇贤亲王府,移居什刹海后海北河沿新修的醇亲王府。由于曾祖父奕譞的关系,祖父很早就步入政坛,位列朝班。祖父深受其父影响,为人谦和,做事谨慎,老成持重。1908年,我的大伯父、年仅三岁的溥仪被推上皇位。随后,祖父奉慈禧太后遗命为监国摄政王入朝理政。1911年清帝退位后,祖父在醇亲王府中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安于现状,不留恋过去高官显贵的生活,不逆历史潮流而动。后来,日本人利用大伯父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祖父非常反对,并再三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不参与伪满洲国的公事。祖父精通满文,曾经用满文和汉文记日记。凡祖父不愿意他人看到的内容,便用满文记录。这些日记后来捐献给了国家。祖父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天文、地理、绘图等,不少人认为,如果不是出生于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家庭,祖父可以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家。祖父喜欢看书,每天大部分时间在书房度过。由于民国时期我家长期无人在外做事,没有其他收入,家计主要依赖祖上的积蓄维持,天长日久,我家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祖父也安于这种日渐贫困的生活,吃穿用度很简朴。祖父共有两位福晋,嫡福晋瓜尔佳氏生二男三女:溥仪、溥杰、韫瑛、韫和、韫颖;另一位福晋邓佳氏生二男四女:溥倛(三岁殇)、溥任、韫娴、韫馨、韫娱、韫欢。祖父思想开明,接受新生事物快。民国时他较早地剪掉了辫子,不穿长袍马褂,改穿新式服装。新中国刚成立,祖父就废除了王府里沿袭多年的请安制,他告诉家人“以后不用请安了,互相之间叫同志吧”。虽说祖父在别的方面比较开明,但他讳疾忌医,始终不相信西医,甚至有时中医也不相信,不愿意看病吃药。他相信命运,认为人的生死都由天注定,他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信条。日,祖父在家中去世,终年68岁。祖父的丧事由父亲操办。直到祖父去世,他都惦记着溥仪、溥杰两个儿子。大伯父溥仪:对新生活怀着极大的热情我对大伯父溥仪的记忆始于他特赦回京之后。1945年8月伪满洲国灭亡之后,时年39岁、在伪满洲国当了十多年傀儡皇帝的大伯父溥仪与二伯父溥杰在逃往日本的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虏,1950年由苏联遣返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大伯父获特赦,从抚顺坐火车回北京,我父亲、五姑等人去火车站接他,他穿着一身抚顺战犯管理所发的棉袄棉裤下了火车。大伯父初回北京时,住在位于前井胡同六号的五姑家。这年12月9日,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厂桥派出所户籍办公室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将自己的户口报入五姑家。在文化程度登记栏,他填写的是私塾十一年,籍贯和出生地填写的是北京,在婚姻状况栏填写的是离婚。后来,大伯父住在全国政协的宿舍,其间常常到兄弟姐妹家走动。由于长期改造形成的习惯,他不管和谁见面都说:“我有罪,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见到我们孩子也这样说,时间长了就不说了。特赦回京的大伯父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常常迷路,在亲戚中逐渐形成了他去谁家就由谁负责把他一路护送回家的惯例。他经常到我家来,我是家中最大的孩子,所以每次回去都是我送他。大伯父再婚后,因为有了自己的家,他到兄弟姐妹家的次数才逐渐减少。由于大伯父前半生始终生活在特定的小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他和社会几乎没有接触或者接触很少,回到北京之后,他的一些行为和方式总是显得很特别,与众不同。比如他排队等候公共汽车时,公共汽车进站了,为了礼让,他把所有等车的人以及售票员都让上了车,自己站在最后,售票员以为他不上车便让车开走了。结果车开走了他还在原地。他看到有人拿着笤帚扫大街,认为应该维护道路环境卫生,就帮助他们扫地,从熟悉的地方开始扫出去,等扫完了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他对新生活、新社会怀着极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国家分配给他的工作。刚回到北京时,他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学习、劳动。之后,他成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主要鉴别处理文史资料以及写作《我的前半生》一书。国家给予大伯父的待遇也很好,他的工资很高,刚特赦回京时月薪约一百元,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后,月薪约二百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收入。日,大伯父因患肾癌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1岁。最初,他的遗体火化后放置在老山骨灰堂。1980年5月,国家为他和其他人一起补开了追悼会。追悼会后,他的骨灰改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后被家人移至清西陵的一个陵园中。二伯父溥杰:与日本妻子相依为命二伯父溥杰出生于日,比大伯父小一岁。二伯父十五岁进毓庆官伴大伯父读书,从此,他的命运与大伯父的命运紧密相连。1929年至1935年,二伯父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毕业后在伪满政府任军官,专门保卫“满洲帝国”皇帝溥仪。1937年,经日本关东军策划安排,二伯父与日本皇族亲戚嵯峨浩缔结政治婚姻,但这一政治婚姻却传为佳话,婚后两人感情和睦,历尽磨难,相依相伴,育有女儿慧生和嫣生。1945年8月二伯父被苏联红军俘虏后,于1950年由苏联遣返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获特赦回到北京。其间,长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岛的天城山自杀。获释后二伯父与妻子在北京重逢团聚,1994年在北京逝世。二伯父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二伯父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很注意个人卫生和仪表整洁,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每天洗漱都要用四十多分钟。每次外出住旅馆,他总是早早起来,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因自己洗漱太久耽误大家的时间。二伯父夫妇团聚后一直居住在护国寺五十二号。护国寺五十二号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是祖父购买的产业,后来分家时分给了他,那时他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二伯父家的家务不用他和二大娘浩亲自料理,国家安排了一个照顾他们生活的保姆,另有我们家族中的一人做他的生活秘书。“文革”期间,周总理曾经给二伯父夫妇特批了日本护照,让其可以自由回日本,但他们始终居住在中国。“文革”结束后,二伯父夫妇多次回日本省亲,看望亲戚朋友,并为增进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努力。日本亲友也多次来中国看望他们。日,二大娘因病去世。二大娘的去世使二伯父悲痛欲绝,给他带来巨大打击。二大娘去世不久,他也不得不住院观察、休养。1994年2月二伯父去世后,我遵照他的遗嘱,把他的一半骨灰撒在北京西山上,另一半骨灰安放在日本的爱新觉罗社,和二大娘及其长女长眠在一起。遵照他的遗愿,护国寺五十二号捐献给了全国政协,后来成为全国政协一个部门的办公用房。父亲兄弟三人中,他与溥仪、溥杰两个哥哥经历不同,他自小在祖父身边。1947年,为避免国民党军警特机关强占王府房舍,在祖父的支持下,父亲利用王府的空房,在家里创办了北京私立竞业小学,既当校长又当老师。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连房产带学校一并捐给了国家。之后父亲不再担任校长,调到其他学校当老师。1988年,父亲从厂桥小学退休,年近七十,退休时是厂桥小学高级教师。阅读详情:
范文七:王姓多是王族后裔爱新觉罗家族有一支改姓王王姓多是王族后裔 爱新觉罗家族有一支改姓王核心提示:后世很多朝代的王族,也有因各种原因改姓王的:金朝灭亡后,很多贵族改完颜为王姓;为了避免争权夺位引发的动荡,成吉思汗第六子逃到中原,也改姓王;辛亥革命以后,爱新觉罗家族里也有一支改姓王的。《很多王姓是王族后裔 爱新觉罗家族曾有一支改姓王》秦国统一天下后,六国子孙中每一国都有改姓王的,这也是保命的方法。后世很多朝代的王族也因各种原因改姓王。王姓与皇帝、君王有关?王是个大姓,其来源非常复杂。一说来自姬姓。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二说出于子姓,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后代改过很多姓,其中有些因为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王。三说出自妫姓,齐太公田和之后。齐被秦国灭了以后,齐国后人因为曾经是王,就改姓王。从妫姓改姓王的这一支里边,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王莽。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秦国统一天下后,六国子孙中每一国都有改姓王的,这也是保命的方法。后世很多朝代的王族,也有因各种原因改姓王的:金朝灭亡后,很多贵族改完颜为王姓;为了避免争权夺位引发的动荡,成吉思汗第六子逃到中原,也改姓王;辛亥革命以后,爱新觉罗家族里也有一支改姓王的。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改姓王有别的原因。燕国的太子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后代就被王莽赐姓为王。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隋末有一个王世充,他原本不姓王姓支,是西域胡人,因其母亲改嫁汉人王氏,才随继父姓王的。秦汉时期,王姓生活在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后来,子姓王氏的后裔中有一支从河南卫辉迁到了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之际,因为王莽势力庞大,妫姓王氏繁盛一时。魏晋南北朝时,又出现了琅琊王氏。晋皇室南渡以后,东晋开国丞相王导对东晋在南方扎根、开拓居功甚伟。有一句话说:“王与马,共天下。”其中“马”指的是晋朝皇室司马氏,“王”指的就是王导。大家听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有没有发现“三国”姓氏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多是单名,如张飞、刘备、赵云、吕布、董卓、曹操、孙权、孙策等等。按照中国姓氏文化的传统,单名是很少见的,因为家族起名时需要有一个排行字。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是非常讲究出身的,一个人是不是名门望族,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哪一支的、哪一辈的,名字里都带着呢。那为什么三国时出现这么多单名呢?原来,王莽当皇帝时曾经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去二名”,也就是不准用两个字的名字,还规定一旦人犯了罪,名字就得改回两个字。这样一来,没有犯过错误的人都是单名,犯了错误的都是两个字的名,这下犯没犯过错从名字上就区分出来。就这样,王莽的一条法律影响了一个时代。王莽新朝以后,居然还延续使用着这条法律,可见影响时间之长。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条法律就作废了,人们的名字又变成以两个字居多。今天,王姓人口在全国姓氏当中排行第2位,有9000万人。阅读详情:
范文八:清朝12位皇帝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清朝12位皇帝
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268年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努尔哈赤的儿子有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2.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爱新觉罗o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1609年—1647年爱新觉罗o洛格,早殇爱新觉罗o洛博会,早殇。爱新觉罗o叶布舒,四子,辅国公。天聪元年1627初封镇国将军。康熙8年,晋封辅国公。1690去世,时年64岁。爱新觉罗o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27岁亡,谥曰裕爱新觉罗o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爱新觉罗o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品级。明年,卒。 第八子,早殇。爱新觉罗o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o韬塞,十子,辅国公。爱新觉罗o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3.顺治皇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8个儿子皇长子,爱新觉罗·钮钮()只活了89天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51岁亡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皇四子 早亡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47亡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7岁亡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20岁亡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8岁亡4.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他生育35个儿子,20个女儿。皇长子胤褆
皇次子胤礽
皇后赫舍里氏 生皇三子胤祉
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
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佑
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
皇十子胤 礻我皇十一子胤禌
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
皇十四子胤禵皇十五子胤禑
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
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
皇二十子胤祎皇二十一子胤禧
皇二十二子胤祜皇二十三子胤祁5.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6子,8女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6.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乾隆共有十七个儿子,但有七人不到十岁就病逝;有三人长大成人后;却英年早逝。而旦有两个儿永*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7.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36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5子8女8.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第一子奕纬, 寿命:24岁第二子奕纲, 寿命:2岁第三子奕继, 寿命:一个月第四子奕詝, 寿命:31岁(即后来的咸丰帝)第五子奕誴, 寿命:59岁第六子奕(讠斤),寿命:67岁第七子奕譞, 寿命:51岁第八子奕(訁合),寿命:25岁第九子奕譓, 寿命:33岁9.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咸丰,他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儿子,叫同治..他20岁登基,在位只有短短的11年。虽然他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但他给整个国家并没有带来什么平安,招来了八国联军不说,就连祖宗留下的一点基业也几乎丧失殆尽。他20岁继位,年龄不算小了,但是除了声色犬马外和丧权辱国的条约外,他的政绩几乎为零。当初老祖宗顺治6岁登基,14岁亲政,亲政之后就处理了睿亲王多尔衮;康熙8岁继位,14岁亲政,不久,即智擒鳌拜。康熙18岁的时候,下了一个诏令,号召满洲王公贵族要学习骑射,学习文化;康熙20岁时候,亲自主持平定三藩之乱,战争结束时他才28岁,接着统一台湾,反击沙俄侵略,两次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且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与老祖宗相比,咸丰简直就算一个“败家子”。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考量,道光还是选择了咸丰作为继承人。有人这么说:咸丰做皇帝,错不在他自己,而是在道光。因为道光在选皇太子的时候,没有考虑德才兼备,只考虑到了德而没考虑了才。但实际上咸丰后来在德的方面做得也是不够的。其实咸丰这个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是一位很不称职的皇帝。10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一生的悲哀….11.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光绪皇帝载湉的生父是奕譞——第一代醇贤亲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奕詝的异母弟弟,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妹妹。12.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他是醇亲王奕譞之孙。光绪(溥仪的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傀儡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抗战结束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 清12帝各有几处陵墓清初三陵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的福陵(沈阳)、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永陵,统称清东陵清东陵在河北省尊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关以后营建的最大的陵墓区。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清西陵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 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八百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一九九四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位于清西陵的华龙陵园.清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段:兴、盛、衰、亡。在清朝的十二帝中,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可谓开创者,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应划为盛的阶段,嘉庆、道光和咸丰时期清朝逐渐衰落,到同治、光绪和宣统统治时期清朝走向灭亡。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古特,名布木布泰,公元日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贵族世家,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13岁那年,嫁给了后金国的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后,她被封为庄妃。顺治、康熙时,她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日病逝,享年75岁。后人称为孝庄皇后。阅读详情:
范文九:论清中晚期爱新觉罗家族文章创作之特点第 2 1 年 l第   8卷    6期  2   01 1月Junl fLann  d ct nl mns ao ntue ora o io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t nIstt    igE u a oa Ad iit i i   r iV 1 8 o6 0.  N .  2NO   1   V 20 1论清 中晚期爱新觉罗家族文章创作之特点雷  雯( 阳师范大学 , 沈 辽宁 沈阳 10 3   1 02)[ 摘一要】 清中晚期, 爱新觉罗家族的文章创作具有许 多新的特点 ,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皇 帝独 霸文坛 的局 面不复存 在 ; 其二 , 出现 了真 正 以文著 称 的作 家作 品 ; 三 , 现 出强烈 的爱  其 体国情 怀 。[ 关键词】 晚清; 爱新觉罗家族 ; 文章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 K 8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0221)601—2 6260(0  0—050  1爱新觉罗家族是 以强烈 的进取精神登上 中国历  用有文化的汉人做师傅教育其子弟。 随着文化水平的  史舞台的。因为这个家族是以武功起家的 , 并且创造  提高 , 努尔哈赤及其子弟都逐渐进入了文章创作 的活  了辉煌 的业 绩 , 以其 在文化 方 面的建树 往往 不被人  动 中。早期 的文 章创作 是 因政 治需 要 而产生 , 以大  所 所 们看好 , 的确, 在初起阶段对这个家族来讲 , 连文字尚  多为 政治 服 务 , 治 功利 性 特别 突 出 , 政 主要 是 阐述政  且没有 , 更不用说文章与专著的创作了。 然而 , 以努尔  治观点 , 表明政治主张 , 提出政治战略与策略 , 那时所  哈赤为代表的这个家族的成员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 , 谓 的文章创作 的“ 就是一种政治手段 ,   文” 当然最高统他们以极富进取与学习的精神, 不断吸纳先进的文化  治者 自 然就成了文章能手。 努尔哈赤的伐明七大恨告  营养 , 使文章创作从无到有, 水平不断提高 , 数量颇为  天之文 , 就是努尔哈赤的代表作 , 这是他公开叛明、 开  可观 , 民族特色和家族特色十分鲜明 , 他们在文章创  创一代伟业的借 口与政治宣言 , 成为清朝的一篇重要作 方 面所 取 得 的成果 也 是 中华 文化 宝 库 中不 可 或缺  历 史 文献 。皇太极 的文 章 与其 父相 比有过 之 而无 不的重要篇章 , 其意义不容小觑。 因此 , 探讨和研究该家  及 , 显示 出愈加成熟与老练。作为继位的后金最高统族 的 文化 发 展史 就成 为 笔者 撰写 本 文 的立 足 点 和 出  治者 , 他不仅熟谙政治权术 , 更留心于为文之道 , 特别发点。重视求实精神 , 强调文应为政治服务 , 他认为文贵实  爱新觉罗家族 的文章创作与其历史发展的脚步  用 , 反对空泛无用之词。清入关后, 国家大一统 , 满州是相匹配的 , 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即人关前 的创业  爱新觉罗家族真正成为中华第一家 , 其成员的文章写  时期 ; 清兵入关后统一全国至鼎盛发展 的顺康雍乾时  作水平有 了空前 的提高 , 进入了文章创作的大发展与  期; 逐渐向近代过渡 , 清朝 国势衰微的嘉道咸同光宣  大繁荣时期 , 虽然写作 队伍不断壮大 , 但皇帝居主导  时期 ( 中晚期 )清亡以来 的现 当代时期。清中晚期  地位 , 清 ; 福临、 玄烨 、 胤祯 、 弘历都是文章高手 , 执当时爱  如清世祖福临, 2 岁  仅 4 是清朝国势由盛转衰直至亡国时期 , 但文化创作活动  新觉罗家族文章创作之牛耳。 非但没有停止 , 相反却得到继续发展 , 此时期文章成  便英年早逝 ,但 留下 了大量的作品,圣训》 卷 、孝  《 6 《 果之多是前所未有 的,并且展示 出与以往不同的特  献皇后行状》 卷 , 1 并敕编《 臣做心录》 《 人 、资政要览》点。一等书; 圣祖玄烨 留下《 ))o 、御制文集) 7 卷、 圣 ̄ 6 卷 《 1 1 16   全员参与 。 结束了皇帝垄断文章创作的局面  《 康熙政要》 卷 、 8 《 御选古文渊鉴》手定《 、 数理精蕴》  、 爱新 觉罗 家族在 初起 阶段 , 成员 的文 化程 度十  《 其 历象考成》 等书 ; 世宗J 稹 留有 《 ,)3 、御制  乱 圣 ̄ 1 卷 《 J l 1、分有限 , 充其量就是记问之学。但 以努尔哈赤为代表  文集)2 以及数量极多的《 9卷 朱批谕 旨》 ; 等 清高宗弘  的爱新觉罗家族在艰苦创业的过程 中很快认识到文  历的著述更加丰富, 有《 ) 3 o 、御制文集》 共 圣i1 0 卷 《 1 )   化知识 的重要 ,在提高文化水平方面采取了很多措  9 卷 、评鉴 阐要 )2 、乐善堂全集定本)0 2 《 1卷 《 3 卷等施, 他们首先创造 了本民族 的文字——满文 , 同时聘  等 ,几位皇帝共 留下文章近 20 篇 ,创历代帝王之  00【 收稿 日期】 2 1- 9 1  0 10~6【 作者简 介】 雷 雯(90 )女 , 宁沈 阳人 , 阳师范大学教 师。   16一 , 辽 沈?l  ? 5最。到了清 中晚期 , 爱新觉罗家族留给后人 的那些闪烁 真 理光 辉 的有 社会 影 响 的名 篇佳 作 已不 再 是被 皇一批 宗族 成员 。   恭 亲王奕诉 是 同光 时期重 要 大 臣 , 务 运动 的 著  洋帝所垄断 , 而让位给该家族的其他成员 了, 主要代表  名人物 ,他在青年时代就写出许多有见解的文章, 其  人物有 : 奕沂、 宝廷 、 载泽 、 载溉 、 昭桩 、 奕赓 、 遐龄 、 作品收录在他的《 盛  乐道堂集》 而他最具代表性 的思  中, 昱等 。   想 就是 提 出了 中国当 “ 自强 ” 的政 治 主张 。 他在 给皇 帝二、 包罗万 象 , 出现 了以文著称 的作 家作 品的奏折中说 :窃臣等酌议大局章程六条 , “ 其要在于审清中晚期 的作品从 内容方面看不再象它 以前 的  敌 防边 , 以弥后 患 。然治 其标 而未探 其源 也 。探 源 之  作 品那样 内容单 一 , 多为 皇帝 的谕 、 、 、 , 浩 诏 敕 涉及 的  策 , 于 自强 。” 在 自强 的思想很 快便 成为 国人 的共识 ,主要 是 国计 民生 , 出现 了真正 的 以文 著称 的作家 的  从此振兴 民族 、 而 国家便成了时代 的主旋律 , 成为 中国作品 ,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昭裢的《 啸亭杂录》奕赓的  生 存发 展 的核 心 内容 , 种可 贵的 主张 的提 出者正 是  、 这 《 佳梦轩丛著》遐龄的《 、 醉梦录》 以及盛昱 的《 八旗经  爱新觉 罗家族成员 , 这是爱新觉罗家族 的骄傲 , 也使  文》 等。昭裢的《 啸亭杂录》 珍贵之处在于保 留了许多  全体国人感到欣慰 。   官私史乘所不载的珍贵史料及清朝典章制度的有关  宝廷是同治七年(88 进士 , 16 ) 官至礼部右侍 郎,掌故 , 尤为 出色地是作者 以生动的文学笔触 , 录了  与黄体芳 、 记 张之洞等人主持清议 , 每有大政 , 必具疏论  清政 府许 多文 武官员 的遗 闻轶事 , 无所 忌讳地 再现 了  是非。在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 中他的奏折《 慎重他们 的许多阴暗面 , 为人们全面地认识研究清代社会  洋务片》 是针对朝廷的办洋务热提 出了忠告。 晚清 ,   国 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史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遐龄的  家积 贫 积弱 , 了 富 国强 兵 , 些有 识 之 士 提 出大 办  为 一 《 醉梦录》 其 内容十分丰富 , , 既有生活实录又有 口碑  洋务 , 朝廷非常重视 , 对凡讲求洋务者皆破格录用 , 有传说 等 , 表达 了作者对 人生 、 社会 、 故事 等方方 面 面的  些善 于投机 者便 把办洋 务看做 是升 官发财 的捷径 , 利见解 , 如他写的《 坟挡炮》 一文这样写道 : 闻有某显  用 洋务 为 自己谋得 官职 ,宝廷 对这 种现 象很 担忧 , “ 建  宦 , 忘 其姓名 … …屡立 战功 。后 天津八 里桥 之役 我  议 皇帝 下 旨总理 衙 门“ 加 核查 , 其 品 其 才 皆足 胜  偶 严 必 兵屡败。一 日打仗 , 夷人枪炮甚锐 , 众兵逃之大半落  人方可优保破格录用, 其仅供职勤慎无过失者 , 只可  水, 中枪炮者十有八九。某亦潜逃 , 然则急中生智 , 例保 以酬其劳 ,浮嚣轻薄与夫贪污诡诈之人 皆不可  遇  有土坟则潜藏其下 , 盖土坟可挡枪炮故也, 由此得免。 用 ,   庶免贻误事机。” 宝廷虽然 出身宗室 , 但并不像朝  后有好事者嘲以诗云 :一声大炮面如灰 , ‘ 巧计安排土  廷 那样 因循 旧制 , 是从 江 山社 稷 的安 危 出发 , 支  而 既数堆 。 似将军偏 不死 , 谁 胜他 人 ( 指帮办 军务 大 臣胜  持 洋务 运动 , 此 又及 时帮助 朝廷 纠正洋 务运 动 中 出现 的保) 在此中埋 ’ 。 此余友方云侯 向余述之如此。文章开  弊 端 , 里行 问体 现 出强 烈 的爱 国情 怀与 崇高 的使命   ” 字 头作 者 故作 虚 笔 , 非 真忘 其 姓名 , 是 故意 不说 其  感 。文以载道是 自 以来文章创作的原则 , 并 而 古 也是爱新  姓名 , 结尾 又巧妙 地点 出其姓名 , 乃 “ 大人 ”就是  觉罗家族成员撰写文章的准则 , 此 胜 , 清中晚期其族员关心指 当时炙手 可热 的帮办 军务 大 臣胜保 。 胜保 因为在抗  时政者大有人在 , 这在他们 的文章创作 中充分显示出击英法联军入侵时负伤曾受到皇帝嘉奖 , 原来竟是临  来 。   清中晚期的衰微是朝廷闭关 自 、 守 不思进取造成  敢于揭露其丑恶 , 抨击了清朝官场的腐败。《 醉梦录》 的 , 时文章 创作 之繁盛 也是 该家族 成员 文化 进取    而此 深受同时代国人的赏识 , 在晚清满族文学园地中占有  之结 果 , 由此可 见 进取 对 于一 个人 、 个 民族乃 至一  一一阵脱逃 、 贪生怕死之徒。 作者不惧 冒犯大人物的风险 ,定的地位 , 是~部很有价值 的文学作品 , 所以此时  个国家是何等的重要 , 进取既是生存之道 、 也是民族  的文章创作较之前两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之魂 、 更是 立 国之本 。三、 关心 时政 , 现 了强 烈的爱 国情怀  体 清 中晚期 , 章创作 的又一 特点也 是最 突 出的特  文 [ 参 考 文 献]点就是关心时政。这时期 国家面临内忧外患, 所以爱  新觉罗家族的一些有识之士创作 的文章就体现出关  [  张玉星. I 】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之文集述要[ 】 M. 吉林心时政的特点 , 他们的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振兴国家的主张与办法 , 表现出强烈 的爱 国之情和崇高  的使命感 , 主要代表人物有奕 { 宝廷 、 斤、 载泽、 载沿等人 民 出版 社 ,96 19 .( 责任编辑 : 宁沈生 )?1 ? 6阅读详情:
范文十: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 在位年太宗 崇德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皇太极
1636——1643世祖 顺治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章皇帝福临
1644——1661圣祖
康熙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玄烨
1662——1722世宗 雍正 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1723——1735高宗 乾隆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弘历
1736——1795仁宗 嘉庆 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1796——1820宣宗 道光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旻宁
1821——1850文宗 咸丰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奕詝
1851——1861穆宗 同治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载淳
1862——1874德宗 光绪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载湉
1875——1908宣统
1909——1912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可的出生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