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ol丧尸codol游骑兵套装简介,要详细一点的,网上都找不到,网址有的话也可以,谢谢了

收藏的论坛
CODOL僵尸围城模式初级玩家必备求生手册
  准备这篇僵尸围城模式的求生心得主要是给刚刚接触这个模式的玩家们看的,前车之鉴,希望新人玩家们能通过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和指导让自己更快的提高技术。如果你是玩过一段时间僵尸围城模式的玩家并且有一定经验的话也可以看看,有任何意见都可以在下方讨论区给小编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想必熟知使命召唤系列的玩家都知道,COD系列从5代开始有打丧尸的模式,当时得到了众多玩家的好感!如今丧尸模式出现在了CODOL中同样受到了诸多玩家的热捧,小编我也是从COD5开始玩丧尸模式的,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  1、尽可能爆头。不要一味的用枪去扫射丧尸,通常这样只会消耗掉你大量的弹药而却只能解决掉少量的丧尸。建议在中远距离的时候用枪点射或者短连射丧尸,尽可能瞄准丧尸头部射击,要知道前期爆头击杀能比普通击杀获得到更多的分数,后期阶段丧尸数量增多,虽然这个时候爆头不如打身上获得的分数多,但是更重要的是爆头能节省更多弹药,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干掉丧尸!要沉住气,不要看到丧尸涌上来了就一通乱射。  2、懂得合作。首先你要知道,这是合作模式,不是比赛,首要目的是生存,是活下去,光靠你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一定要多帮助队友,保证团队不会垮掉。也不要去抢队友的目标,不需要太注重自己得分是否比队友多,配合很重要,抢僵尸的话只能使大家失衡,到后面更难坚守。  3、学会攒钱。要有存钱的意识,并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要知道没有红汽水的话给僵尸连续攻击两下就倒地了。所以说,新人玩家们要学会留钱喝汽水,而不是把钱都花在抽武器上,毕竟一次就能从箱子里抽到喜欢的武器的人不多,倒霉的人很可能把钱全花光也未必抽到想要的武器。  4、学会留僵尸。相信不少玩家会吐槽每一波中间留给玩家修整的时间太少了,的有时候要抽武器或是要喝别的汽水时会担心时间不够,这时就需要在本关结束前留下几只僵尸,以拖延本关结束的时间。留僵尸有两个方法:一是用手雷炸断僵尸的腿,但要注意让它别碰到地雷。二、把窗里的僵尸的腿炸断,它拆你就补,直到队友抽中满意的武器或者把钱花完,然后来替补你。这时你便可以去喝汽水或抽武器了。  5、学会补窗。记得以前玩COD5的丧尸模式时有一个所谓&安全距离&,也就是你能补到窗,但僵尸从窗子里伸手出来却抓不到你。但是在CODOL中这个&安全距离&变的更短了,但凡你能补到窗,丧尸也很有可能伤害到你。所以,你要学会不要整天贴着窗户,有僵尸时就开枪,没有时(或只剩下断腿的僵尸时)再去补,如果僵尸多,窗又快被拆完了,那么就要赶紧靠近补一、两下窗,接着立即退后,以免被抓。   6、人员的合理安排。譬如使用固守战术时,那就待在分配到你守的位置,不要因为没僵尸或少僵尸就跑去别人那&热心地帮助人家打&,要懂得把控局面,队友那边能控制的住局面时,你不需要去帮忙,这样只会让整个防线变的混乱!  7、分清优先级。当遭到大量丧尸围攻的时候,会有队友倒下需要救助,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先分清楚优先级别,如果僵尸大量涌上来的时候你还去救的话就意味着有可能失去更多的队友,在人力不足情况下,就别去救了。只要坚守住进攻,确保顺利通过这波进攻,牺牲的队友会自动复活的。
近期游戏热闻【整理重发】CODOL那些必须出现的枪械_codol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71,739贴子:
【整理重发】CODOL那些必须出现的枪械
转转转~ 一楼不放图~ 枪...
会发生什么事
1,spbc,不管你们见过...
萌新求解,如图,我杀敌...
今天刚看了侏罗纪世界,...
没错,楼下傻逼,3楼开始
二楼放图 ,一定要买AA1...
相信使命召唤online中...
楼下开水,不对,楼下开更
吕布战三英,却并非天下无敌。
M4A1作为从CS到现在几乎个个设计游戏都有出现的,大家M4A1的熟悉程度绝对比我还高。制造M4A1是为研制的,但陆军在1998年宣布,计划在常规部队中用带RAS护木的M4A1取代作为制式步枪,而原来的M16A2则转交预备役部队和海岸防卫队(注:另一些资料指出换装计划是从1997年11月起进行,打算至1999年底全部换装完毕)。为什么陆军会打算用一种卡宾枪来取代标准的呢?陆军的解释是M4A1比M16A2轻,而且足以有效对付200米射程内的目标;有另一种解释是当“陆地勇士”系统装备部队时,M4A1能够减轻系统总重量。但其实还有另一个传言,说陆军内部有一些高级将领仍然对FNMI在1988年凭价格优势击败柯尔特获得M16A2的供应合同而耿耿于怀,因为FNMI是外国背景公司。假如陆军决定采用一种不同型号的步枪,这样就有理由不继续履行与FNMI的采购合同了。不过事实上陆军最终向柯尔特大量采购的是只能三发点射的M4 MWS而不是M4A1。除了在美军装备外,M4系列也出口到其他国家,而柯尔特也向执法机构提供RO777、779、977和979这4种型号的M4/M4A1。 型号 机匣类型 射击方式 RO777 固定提把 半自动/全自动 RO779 固定提把 半自动/点射 RO977 平顶 半自动/全自动 RO979 平顶 半自动/点射
AK47经典的老武器,更经典的是人家老卡仍然健在制造,到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生产,包括(当初天朝AK名字叫做,现在的81被誉为改造最好的AK步枪)的枪管与机匣螺接在一起,膛线部分长369mm,枪管;弹匣用钢制成;AK-47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实现单发和连发射击;发射机构主要由机框、不到位保险、阻铁、、、单发、击锤、不到位保险阻铁等组成。 采用,并配有夜视瞄准具。柱形准星和表尺U形缺口照门都有可翻转附件,内装荧光材料镭221。表尺分划为100~800m,一个分划为100m,战斗表尺装定300m。但使用瞄准具瞄准时,只能上下拧动准星作高低校正,无法进行风偏修正,而且夜间射击时往往将准星护翼误认为是准星。 的表尺射程为800m,为400m,但实际上300m以外都打不准了,连发精度更是低,按现代军队的要求已经是不能满足了,这是AK-47的一个缺点。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也是连发精度低的原因之一,而且还会很容易震松瞄准具。
沙漠之鹰同样是经典的老武器,但是与名气相反的是这玩意除了打猎外没什么实际用途(杀人不如用其他手枪),美国二手货300多美元。沙漠之鹰,于1980年由MRI发布;原型枪则在1981年完成;而最终定型则是在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在经过数以千计的射击试验之后,第一把具有完全功能的0.357口径沙漠之鹰终于面世。一出现,这款0.357就成为了收藏家和枪械爱好者疯狂追逐的对象。在1986年一年内,MRI特别生产了1000把珍藏版0.357沙漠之鹰;包括100把金版、400把银版、500把铜版,均标号为0.357。每把珍藏版的0.357沙漠之鹰都由一个桃木盒包装。 性能数据  口径---- 0.50in(12.7mm)   初速----402m/s   枪口动能----1570J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管回转式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7发  全枪长----267mm
枪管长----152.4mm   空枪质量----2050g   有效射程----200m   瞄准装置----   准星----片状  照门----缺口式  瞄准基线长----217mm   配用弹种----0.50in快枪弹
伯奈利M4超级90霰弹枪最初是为美军研制的三军战斗霰弹枪(Joint Service Combat Shotgun,简称JSCS),这种霰弹枪的需求最初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随后被修订为包括整个美国军队的采购项目。JSCS提出的技术指标中要求采用半自动射击方式、折叠式枪托、与3英寸弹(长约76mm)以内所有类型的弹药相容,获得生产合同的优胜者将会在几年内向美国军方提供约4万支霰弹枪,因此几乎每个能生产战术霰弹枪的枪械制造商都参与了JSCS的竞争,参与竞争的样枪超过14种。 经过美国AARDEC(陆军军械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的对比试验,伯奈利公司和HK美国公司联合提交的样枪脱颖而出,在1999年4月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命名为XM1014,并签定合同预生产20支样枪以进行更严格的试验,当通过全部试验后把名称中的“X”取消,M1014新枪开始代替莫斯伯格M590霰弹枪及其他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泵动霰弹枪。 XM1014的枪本身由伯奈利公司研制,但与美军采购计划的协商处理由HK美国公司负责,虽然在1995年贝内利公司不再由HK美国公司在美国代理他们的产品,但由于HK美国公司对美国军用轻武器的采购规划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伯奈利公司在XM1014投标项目中与HK美国公司合作,有关美军XM1014生产的军事合同由HK公司处理,而面向执法机构和民用市场的伯奈利M4超级90的销售由伯奈利公司自己负责。2000年,HK美国公司与美国AARDEC签订合同,正式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提供20000支M1014霰弹枪。 XM1014
M1911一战时期就有的枪械,同样是柯尔特公司制造1911式手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为枪管偏移式(枪管绕绞链上下摆动),也称为枪管摆动式或枪管起落式。枪弹发射后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或手动上膛时用手拉动套筒),套筒和枪管一起后坐,由于绞链的下端固定在套筒座上,因此其上端向后转动,越过死点(起延迟开锁作用)后便逐渐拉枪管尾端向下摆而开锁。当套筒复进推弹入膛时,推动枪管复进到位,因为枪管后下端与套筒座为绞链连接,所以枪管向前运动时,使绞链向前回转,顶起枪管尾端,使枪管后上方的两条闭锁凸筋正好进入套筒内壁相应的闭锁槽中。军用型M1911A1诸元 全枪长 216 mm (8,5") 枪管长 127 mm (5") 空枪重 1,1 kg (39 oz) 膛线缠距 6条,右旋 弹匣容量 7 rds 初速 253 m/s 枪口动能 502 J 瞄准基线长 164.6 mm
USP.45经典的,喜闻乐见的0.45手枪USP一开始只有9mm和.40S&W两种口径,虽然这两种型号相当受欢迎,但许多美国人始终对.45口径情有独钟,当年在美国军方选择发射9mm的伯莱达92F手枪作为制式手枪后,发射.45ACP(Automatic Colt Pistol )弹的M1911手枪系列仍在民间或各个军事部门和执法机构中广泛使用。所以HK公司便设计了发射.45ACP弹的USP,并于1995年5月推出市面。 由于发射的枪弹尺寸和威力都变大了,一些部件需要强化,而外形尺寸也有一些改变。为了不使握把变得过大导致难以握持,USP原来的塑料制弹匣改为钢制弹匣,容量12发,民用型的弹匣则为10发。许多原来USP的零件和附件仍可通用,如UTL等。,无视图片的水印吧...
巴雷特M82(鬼知道要出A几?)灰常霸气的0.50狙击步枪,one shot.one kill的梦想不再是梦(扎卡耶夫除外!)朗尼·巴雷特在1982年设计了一支半自动的.50BMG口径步枪,因此命名为M82,并开始在民用市场上销售。后来又在1986年改进出M82A1步枪。虽然精度不高,但性能可靠价格便宜,而且在.50口径半自动步枪的市场营销上也占了先机,因此巴雷特M82A1成为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之一,几乎占领了.50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目前至少已装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芬兰、希腊、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兰、沙特阿拉伯、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的军队或**部队。M82A1也被广泛用作民间的.50口径射击比赛,用于1000码甚至更远距离上的射击比赛。不过这枪能用于射击比赛并不是因为它的精度高,事实上该枪精度一般只能保证在2 MOA以内,而是因为在.50步枪百花齐放前玩家可靠选择的并不多,再加上被军队采用,因此占了市场的先机和名气。 M82A1半自动狙击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半自动发射方式。枪管短后座原理是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John M. Browning)开发的,而巴雷特将这种原理改进使之适合作为肩射武器的自动原理。 M82A1自带机械瞄具,也可以安装光学瞄具。原枪配用巴雷特公司的10倍瞄准镜,而海军陆战队所用的则是与M40A1相同的10倍Unertl瞄准镜
MP5至于详细型号就不知道了1970年,HK公司推出了MP5的新改型MP5A2和MP5A3。外形上,MP5A2和A3与MP5和MP5A1一样,只是在枪管的安装方法作了改良,采用了浮置式枪管,即枪管不再用前后两点固定的方式,仅安装在机匣前端而形成浮置状态。枪管长225毫米,6条右旋膛线,枪口动能为650焦耳。表尺射程为200米、300米和400米。MP5A2和A3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两者的区别只在于MP5A2安装固定式塑料枪托,MP5A3则为伸缩式金属枪托。最初的MP5A2、A3使用直型弹匣,到1977年全部改为弧型弹匣。在1985年HK公司推出MP5A4和A5以后,由于其大型塑料护木使用起来相当舒适,所以新生产的MP5A2、A3都配用这种塑料护木,另外也有些客户购买这种护木换掉原来的金属护木。20世纪80年代,突击步枪开始流行3发点射的功能。于是在1985年,HK公司也推出了有3发点射功能的MP5新改型——MP5A4和MP5A5。与MP5A2和A3相比,MP5A4、A5主要的改进是内装3发点射机构和塑料制的护木。MP5A4和A5的区别与A2和A3一样,分别为固定式枪托和伸缩式枪托。由于MP5零部件的通用化,现在有不少MP5A2和A3把原有的金属护木更换为塑料护木,如果不是下订单时有特别要求,现在HK公司所提供的MP5A2和MP5A3也全部都采用塑料护木,所以要区分MP5A2、A3和A4、A5就只能看快慢机有没有3发点射的选择了。
M9COD里大美利坚部队经常装配的手枪美国人.45念念不忘的心态,但9mm口径的杀伤效果并非真的那么差劲。英国SAS是世界上实战经验最丰富的特种部队之一,但SAS一直在使用FN、HK、SIG等9mm口径的半自动手枪作为辅助武器,SAS有自已选择武器的权力,但却从来没有抱怨过9mm的杀伤效果或改用更大口径的手枪,因为如果你能够在敌人开火前就先把两颗子弹打到对方的脑袋里,那么9mm或.45口径又有什么区别呢?而9mm显然可以携带更多弹药。另外在可靠性方面,伯莱塔92系列的确很少出故障,甚至不需要依靠频繁的保养,因此很适合“懒惰”的射手使用欢迎。但上述观点也并非完全不公正,因此伯莱塔92系列的握把过粗倒的确是一个遭人诟病的缺点,而这个问题直到伯莱塔公司推出Vertec型才算是解决了。 全枪长
空枪重(含弹匣)
全枪重(满弹匣)
瞄准基线长
6条,右旋,缠距250mm
弹匣容弹量
最大有效射程
扳机扣力(单动)
扳机扣力(双动)
原来这游戏不止能玩还有后宫!
G18,格洛克18,COD6有段时间双持G18是神器...在1983年,当格斯通·格洛克设计最初的GLOCK17时,他就想到要面对一个比奥地利军队更宽广的市场。结果,他为靶枪射手设计了GLOCK17L(基本上是加长套筒的17型),而全自动的18型是为**和军队市场的需求的。GLOCK18的销售大多数是**部队,例如意大利机场**就使用它们。
由于是受限制的全自动武器,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很小,因此世界各地都很少见GLOCK18与半自动的GLOCK17最大的外观差别是套筒后部有快慢机。当快慢机在向上时为半自动射击,向下时为全自动射击。GLOCK18的射击控制机构极其简单。在板机拉杆上有一块向上突起的金属片(下图左)。当快慢机在全自动位置时,有另一片金属块从套筒后方向下凸出(下图右)。当套筒在射击循环中向前移动把下一发弹推进弹膛时,只要扳机仍被扣压,套筒下突出的这个零件就会与扳机拉杆上突起的金属片接触,从而把扳机拉杆向下推,使扳机拉杆自动拉动压簧杆,解脱击针打击下一发弹。由于设计如此简单甚至没有增加减速机构,因此GLOCK18的理论射速极高,为每分钟1,300发。由于GLOCK18的射速太高,很快就会打光子弹,因此GLOCK公司生产了一种31发容量的弹匣,在更换了“加号底座”后可增加到34发。不过由于31发弹匣太长,有些射手为了便于携事,是使用更换了“加号底座”的标准17发弹匣(增容后为20发)。我没发错图,这真的是G18哦,不过是稍微改装过的
spas12一把可以当成泵动式又可以当做全自动的霰弹.. = =SPAS-12多功能霰弹枪是弗兰齐公司在1970年代后期设计的一种特种用途、军队和**的近战武器,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选择半自动装填或传统的泵动装填方式操作,以适合不同的任务需求和弹药类型。例如在战斗中有时需要较快的射击速度,但有时又必须射击一些无法产生足够气体压力让半自动霰弹枪完成自动循环的弹药(例如沙袋弹或催泪弹等),所以SPAS-12提供了两种射击形式:它能在半自动模式下迅速发射全威力弹例如鹿弹,又能转换成泵动装填方式以便可靠地发射低压弹。SPAS-12(英语:Special Purpose Automatic Shotgun,意为“特殊用途自动型霰弹枪”)是一枝由意大利路易吉.弗兰基在1979年至2000年期间设计和生产的霰弹枪(战斗霰弹枪),发射12号口径霰弹。SPAS-12是一种双模式操作的霰弹枪,这是因为它同时具有半自动和泵动两种发射模式。与竞争对手的设计相比以下,虽然其枪身较沉重和控制方式复杂,但是SPAS-12亦曾经短时间于世界各地的军队和执法机关之中畅销。SPAS-12于1979年10月首次投产,由于它的通用、可靠和火力,在推出后很快就成为很流行的供**和特种部队使用的武器,另一方面,它比其他大多数类似的霰弹枪都要沉重和复杂,相对地价格也较高。
AA-12COD的大杀器,这玩意甚至能装上小型榴弹在1972年,美国枪械设计师麦斯威尔·艾奇逊(Maxwell Atchisson)研制了一种12号口径的全自动霰弹枪。当时他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认为诸如在东南亚所常见的那种丛林环境中,渗透巡逻队的尖兵急需一种近程自卫武器,其火力和停止作用应比普通步枪大得多,又要瞄准迅速。当时许多渗透巡逻队的尖兵是使用泵动霰弹枪的,但射速慢,容弹量低。而艾奇逊自动霰弹枪适合在像城市街道或丛林一样的近战环境,它能在伏击、房间清除和其他类似战斗情形下提供强大的近程火力。 艾奇逊自动霰弹枪的第一个原型设计非常简单,并利用了现有武器的一些零件,机匣是用钢管做的,枪托和护木是M16式的,击发机构直接采用M1918 BAR自动步枪上的。艾奇逊采用了在霰弹枪中很少应用的自由式枪机,但为了抵消射击时的后坐力,枪机本身很重(1.4kg),且采用开锁待击的方式。艾奇逊还采用了特别长的后坐行程,也有助于降低后坐力和射速。该枪可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射击方式,用可拆卸的5发单排盒形弹匣或20发弹鼓供弹。为了把沉重的弹鼓挂牢不至于在后坐期间震掉下来,在握把前有一个大型的护圈作为弹匣支撑体,护圈前与弹匣后有配对的定位槽。 在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艾奇逊重新设计了枪机、后坐系统和保险机构。为了能发射威力更大的强装鹿弹或那时候刚推出的军用钢矛霰弹,他改用导气式操作系统,导气装置在枪管上方,闭锁装置为机头上一块上下摆动的闭锁卡铁。在枪机在闭锁位置时,闭锁卡铁向上摆动进入枪管内闭锁。发射后,导气活塞压迫机框后坐、旋转,使闭锁卡铁向下摆动打开枪机,然后枪机组件进行后坐和供弹的射击循环。枪托和机匣也重新设计,现在机匣、枪托和护木被做成一个整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装配起来。新的设计保留了长后坐行程,而且依然开锁待击。艾奇逊用自己的名字把这种自动霰弹枪命名为“艾奇逊突击-12”(Atchisson Assault-12),简称AA-12。 多年来艾奇逊一直在推销他的AA-12,但始终没有人要,到了1987年底,麦斯威尔·艾奇逊面临破产的边缘,为了生计只得把AA-12的专利权及全部图纸都卖给了田纳西州宪兵系统公司的杰里·巴伯儿(Jerry Baber),后者最终研制出新一代的AA-12自动霰弹枪,不过此时的AA-12是表示“自动突击12”(Auto Assault 12)。另外由吉尔伯特器材公司(Gilbert Equipment Co)设计和南韩大宇公司生产的USAS-12在设计上也是明显受到AA-12的影响,虽然结构和性能上有所不同,而USAS-12在军用民用两方面的也是没什么销路。
感谢精品!
M14 EBR这么好的枪不出现太没人性了美国海军的Mark 14 Mod 0增强型战斗步枪(Enhanced Battle Rifle——EBR)是M14步枪的变型枪,最初是由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根据海豹突击队的要求,在2000年向枪械厂商招标设计的一种用于CQB的战斗步枪,之所以考虑用M14,一方面是因为7.62 NATO的侵彻能力在城市战中对付车辆、普通墙壁等掩体非常有效,另一方面是因为M14的性能久经考验,海豹多年来一直使用M14,他们甚至把M14改成扳叠式枪托以方便在狭窄环境中使用。经过试验后,他们采用了塞奇国际有限公司的方案。 塞奇国际公司(Sage International Ltd.)位于密苏里Oscoda,在休伦湖的西岸,该公司生产多种步枪和霰弹枪的配件、汽车枪架和校枪镜。塞奇公司最初的方案是对现有的玻璃纤维枪托进行修改,其做法就是切掉原来的枪托并在扳机护圈后装上一个手枪形握把,然后把塞奇公司原本为海军的雷明顿870霰弹枪所生产的伸缩枪托装上去。 经过这种改装的步枪送到NSWC(美国海军地面武器中心)试用,然后得到的反馈意见是希望能前托上安装皮卡汀尼导轨。这时,塞奇公司的设计师有两个方案:①用注模技术把导轨和前托生产在一起;②把导轨用螺钉铆在机加的铝合金前托上。最后他们选择了机加这条路,并在2003年在奥兰多枪展上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塞奇公司把这种连护木带伸缩式枪托的系统命名为EBR底盘型枪托,之所以称之为底盘(Chassis)是因为这只是个金属护木和枪托组成的枪身,把M14的机匣、枪管、动作机构一起装上去组成完整的EBR步枪。美国陆军也装备了一些EBR,但美国陆军的EBR是由罗恩-史密斯和史密斯企业公司(Ron Smith and Smith Enterprises Inc.)所提供的,用标准22英寸枪管的M14改装,所以陆军的EBR和海军的Mk14 Mod0定位不一样,陆军的EBR不是用于CQB,而是提供给班组狙击手(时髦叫法是“精确射手”)使用的。史密斯企业生产的M14 EBR有时也被称为MK14 SEI Mod 0,而塞奇国际生产的卡宾枪型也被称为Chop-Mod EBR。
AKS74U差点就忘了这玩意了,相比AK47,估计人气就比较少了AKS-74U是由前苏联枪械设计师在AK系列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前苏联国家兵工厂制造,1974年定型生产,1977年列装。该枪采用小口径,发射专门研制的5.45毫米枪弹,对枪管的长度和膛线缠度及弹膛形状、自动机和供弹机构均作了改进,其中一部分零件仍能与AK-74互相通用。因枪管短、导气孔位置又太靠近枪口,因此AKS-74U枪口装有另一种结构的消焰/气体膨胀室装置。这种枪口装置为单室结构,无泄气孔,大型膨胀室的作用是使未充分燃烧的火药燃气得以充分膨胀,以减少枪口焰。但因这种枪口装置无制退作用,加上该枪射速较高,从AK-74的600发/分升至700-1000发/分,因此后坐力有所增加。另外,其消焰器的喇叭形扩口上加工有2个槽口,用来卡在金属丝上以子弹冲断金属丝。该枪表尺射程虽有500米,但实际使用射程通常在200米内,所以该枪在战术用途上相当于冲锋枪,只是步枪弹的威力和有效射程比手枪弹大而已,有意思的是,美军同类型武器XM177系列的枪身标记上就写着是“冲锋枪”,两者的角色定位相同,只是名称不同。
击发机构中取消了AK-74的击锤减速器,在AKS-74U的扳机组件上,把AKM和AK-74步枪上的击锤减速器上半部分去掉了,只留有下半部分,仅作为缓冲件以防枪机框后推击锤时,击锤出现回打现象,损坏扳机组件。AK-74步枪的扳机/阻铁是靠一个圆销来固定,AKS-74U的简单固定结构也与其类似。该枪机匣盖的设计有所变化,该结构最早出现在AKMSU上,它较早提出了AK潜在的机匣盖难于正确装配的问题。当向前推压机匣盖后部的机匣盖卡笋时,和往常一样,机匣盖后部会向上抬起,但此时机匣盖不能独立取出,其前端铰接在表尺座上。随后复进簧导杆、枪机框也可和往常一样取出。此时,前护木/导气筒也可简单取下,因为当机匣盖升起时,一个定位导气筒的小杆被同时抽回,这就相当于AK-74步枪分解时向上扳动表尺座右边的小卡柄一样。武器的结合动作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
RPG-7好吧这玩意不算枪械....全称应该是—火箭助推型榴弹随着世界各国主战坦克装甲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前苏军装备的РПГ-2式火箭筒的威力已明显不足,而且射程近、后喷火焰大、只能右肩射击。因此,在50年代末,苏联研制了РПГ-7式40mm火箭筒,能发射超口径火箭弹。这是一种在РПГ-2式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其发射原理、口径、瞄准具、发射和击发机构等,都与РПГ-2式相同,但是改善了筒身结构,增加了主用光学瞄准镜和火箭增程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战斗部。配用的ПГ-7В式和ПГ-7ВМ式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350mm和400mm,直射距离300m。此外,还配用ОГ-7式杀伤榴弹,以增强作战功能。  该火箭筒于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产,到1966年为止,全部取代了РПГ-2式,成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除装备苏军外,还大量装备华约国军队以及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和中东、亚洲等不少国家的军队。1968年,苏空降兵部队还装备了一种可折叠的РПГ-7A式40mm火箭筒。  РПГ-7A式40mm火箭筒  ~10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七届防御武器博览会上,还展出了供РПГ-7В用的两种新型弹药:一种是攻坚爆破榴弹;另一种是弹径为105mm的串联战斗部火箭增程破甲弹,质量4.5kg,有效射程200m,据称能摧毁各种类型的现代坦克,包括装有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并可穿透1.5m厚的钢筋混凝土,对土木结构的野战工事,穿透厚度2.7m以上。
uzi黑帮拼火神器!UZI9mm冲锋枪  该枪结构紧凑,动作可靠,勤务性好,且造价低,使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有木托和折叠托两种型号,木托为早期产品,折叠托为标准型。采用相同结构的变型枪有:UZI9mm轻型冲锋枪、UZI9mm微型冲锋枪、UZI9mm半自动卡宾枪和UZI9mm手枪。  50年代初定型,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生产,并作为以色列军队的制式冲锋枪,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军队也装备此枪,现已成为当前西方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冲锋枪。来由  1948年阿以战争中,以色列人发现他们自己缺乏一支有效的冲锋枪。为此,1949年由以色列陆军中尉Uziel Gal(乌兹.盖尔)参照捷克斯洛伐克Vz23系列冲锋枪和ZK476式冲锋枪的结构特点,并充分考虑到中东地区的沙漠环境条件,设计成功了一支冲锋枪——UZI9mm冲锋枪。该枪有木托和折叠托两种型号,木托为早期产品,折叠托为标准型。采用相同结构的变型枪有:UZI9mm轻型冲锋枪、UZI9mm微型冲锋枪、UZI9mm半自动卡宾枪和UZI9mm手枪
吃饭中,吃完继续更新!
楼主,善意的提醒:那把黄金沙鹰亮了
希望楼主不是在百度百科上搜的介绍,祸害小学生。。。
M16A4M16A4的前身其实是1994年开始试验的M16A2E4,但当时的M16A2E4只是平顶机匣式的M16A2,其外观和柯尔特的商业型M16A3(910型)相同,但不能连发。在1997年M16A2E4开始配上KAC公司生产的XM5 RAS导轨护木。其后,装配上RAS的M16A2E4被正式定型为M16A4,而XM5 RAS也正式改称为M5 RAS。 尽管M4/M4A1在步兵战斗的射程内已经有足够的精确,但海军陆战队还是决定选择射程更远的M16A4。为什么海军陆战队会走回头路,重新选择20英寸长的枪管呢?来自阿富汗的一些报道似乎说明了海军陆战队的选择:SS109/M885弹在阿富汗战场上表现出缺乏杀伤力,特别是在使用M4或C8卡宾枪发射时。SS109/M885要达到有效杀伤,命中目标时的弹头速度必须在732m/s以上,弹头以这个速度穿过一段距离后开始偏转,偏转时造成较大的创伤。而M4/M4A1的初速较低,创伤效果不理想,致使有些部队采用比较重的商业用比赛弹头,以提高终点弹道性能,更有些部队建议采用新的枪弹,在《美军在阿富汗的步兵装备使用调查报告节选》一文中就有提及到这一点。 然而,海军陆战队仍然是以M16A2为主要武器,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战前,才紧急运送了31,000把M16A4到伊拉克,开战后,有更多的M16A4送到科威特,但由于部队已经开拨前线,结果直到正面战斗结束前一直留在科威特。由于数量不足,主要是作为SAM步枪,而陆军的第三机步师早已全面换装M16A4,看来陆军虽然也意识到14英寸枪管不可能全面代替20英寸枪管。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的M16A4由两家供应商提供,供应陆军的是柯尔特,而供应海军陆战队的是FNMI,看来陆军是铁了心不向FNMI订购制式步枪了。其实最初试用时,也只是向柯尔特极少量订购M16A4,而一开始的大宗订单,都是向FNMI下的。图片上的枪械从上往下是M16A1M16A2M4M16A4
M240机枪类的经典吧1976年美军经过试验、评审、招标竞争,决定把FN MAG定型为M240以取代M60系列机枪、M73/M219 7.62mm坦克机枪和M85 .50口径坦克机枪。按照美国人一贯的做法,FN公司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哥伦比亚市建立了分公司FNMI,招聘美国工人来生产M240。 M240机枪最初作为并列机枪(炮塔同轴机枪)安装在M60坦克和M1主战坦克上,定名为M240。后来又将左侧供弹的M240改为右侧供弹,安装在“布雷德利”战车上,被称为M240C。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坚决要求并追加了资金的情况下,加装了肩托及其它配件而成为通用机枪,在1991年正式定型为M240G,并于年完成全海军陆战队的装备工作。后来M240G又经过改进,成为M240E4,1995年被陆军定型为M240B并开始装备部队。美国陆军在1999年继续改进M240B,采用一种液压缓冲器,使弹着散布面减小约40%。 M240在600米射击距离上的弹道相当平直,弹头飞行稳定,据说弹道最高点从来没有超过1.2米。在平坦地面上射击,1100米距离上的杀伤区大约为70米。虽然射速可调,但一般使用中是用最低射速使用,用低射速主要是为防止枪管太快过热而设定的,但实战中有时不能考虑那么多。比如在2000年“科尔”号遭爆炸袭击后,美国海军的海上射击训练中M240通常是以长点射的形式来射击海上小型目标,因为船上架设的M240都是固定在架座上,比轻机枪状态要稳定,而且小型快艇速度快目标小,必须在远处就阻止其靠近,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最低理论射速不间歇地射击,打完一条100发弹链时枪管已经热得很历害了。 M240系列一共有以下型号: M240——1975年时选用的M240是作为坦克机枪使用,因此没有握把和枪托,后来改进为M240C。 M240C——由M240改进而成,用于M2/M3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的并列机枪,弹链供弹方向改为右侧。 M240E1——在1987年设计,用于LAV系列轮式装甲车,取消枪托,安装D形握把。 M240D——M240E1的改进型,是一种通用的车载机枪,广泛用于各种车辆、直升机的枪架上。 M240H——最初称为M240E5,是M240D的进一步改进型,消焰器有所不同。 M240G——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步兵型机枪,而在美国陆军决定装备M240B之前,第75游骑兵团也在1990年代初率先购买M240G取代M60。 M240B——美国陆军所装备的步兵型机枪,是M240G的改进型,外观上的区别是增加了枪管隔热罩。 枪重
27.6 lbs (12.52 kg)
M122A1三脚架重
20lbs (9.07 kg)
49" (1225 mm)
4条、右旋,缠距305 mm
600~1000 rpm
6~9发点射,间隔4~5秒
100 rpm,枪管10分钟一换
10~13发点射,间隔2~3秒
200 rpm,枪管2分钟一换
曳光弹燃烧射程
M240忘了放图了,补上!
AUG说实话这把枪还在纠结要不要算上去斯太尔AUG(德语Armee Universal Gewehr的缩写,即陆军通用步枪)是一种导气式、弹匣供弹、射击方式可选的无托结构步枪,是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的,其目的是为了替换当时奥地利军方采用的Stg.58(FN FAL)战斗步枪。当时军方提出的要求是:精度不低于比利时的FN FAL步枪;重量不大于美国的M16步枪;全长不得超过现代冲锋枪的长度;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可靠性不低于苏联的AK-47和AKM突击步枪。原打算发展步枪、卡宾枪和轻机枪这3种枪型,后来又增加了冲锋枪。 新武器的研制由奥地利斯太尔-丹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公司的子公司斯太尔-曼利彻尔有限公司(Steyr-Mannlicher GmbH, AT)负责,主设计师有三个人——霍斯特·韦斯珀(Horst Wesp,也是Glock手枪的设计者)、卡尔·韦格纳(Karl Wagner)和卡尔·摩斯(Karl MÖser),而奥地利军事技术办公室的沃尔特·斯托尔(Walter Stoll)上校则负责监督研制计划的进程。当AUG刚研制出来时,有些说法认为AUG步枪有许多独特设计都是**性,其实不然。事实上,AUG是一种把以往多种已知的设计意念聪明地组合起来,结合成一个可靠美观的整体。现在看看AUG的那一些“**性首创”的前身: 无托结构——斯太尔AUG不是第一把军用无托结构的步枪,事实上英国的恩菲尔德EM-2和苏联的Korobov TKB-408无托突击步枪要早于AUG约前25-30年。法国的FAMAS无托步枪也在同一年代公布。 塑料制的武器主体——早在1962年,苏联的一种实验无托步枪Korobov TKB-022就已经采用了塑料主体,而FAMAS步枪也同样具有这个特征。 采用望远瞄准镜为标准瞄具——1940年代后期英国的EM-2无托步枪和加拿大试验的FN FAL在1950年代初设计的原型,都配备有一个低倍率的望远瞄准镜作为基本瞄准具。 模块化设计——最先由相同机匣和动作部件为基础所组成的各种不同的武器(自动步枪、轻机枪、卡宾枪)的模块化系统,最先是由法国的Rossignol和苏俄的Fedorov分别在1920年代研制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以优良的人体工程学、高精度和良好的可靠性而闻名的AUG比起上述的那些前辈们要成功得多。
纠正错误..上面那把FMG9不是G18,我和G18某个改造模版弄混了,不好意思
masada ACR初次登场在MW2大毒蛇ACR(自适应战斗步枪——Adaptive Combat Rifle)首次推出是在SHOT Show 2008。该枪实际上是MagPul Masada。由于MagPul公司规模太小,产能太低,而且本身没有金属部件生产能力,只能生产塑料件,因此MagPul公司便把Masada步枪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卖给了大毒蛇公司。在2009年底,大毒蛇公司推出了经过改进的ACR,这是根据市场原本Masada散热不良、枪管锁扳手太脆弱等问题进行改进,此外还推出了半自动的民用型BACR。目前其官方网站上主要出售原型护木的基本型和全导轨护木的增强型两种类型。雷明顿ACR实际上就是大毒蛇代工的Masada,几年前大毒蛇被雷明顿收购后,雷明顿公司就经常卖一些外形和大毒蛇XM15差不多但打上雷明顿标记的AR式步枪,这个雷明顿ACR其实是一路货色。不过在外观上,故意让雷明顿ACR与大毒蛇ACR稍有区别。一般而言,雷明顿负责开发军警市场,大毒蛇则负责民用市场。
r700没记错的话实在cod4登场的雷明登700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自1962年推出,就以其精确性和威力受到称赞。浮置枪管、极敏感的扳机及严格制造公差下生产的优质枪管,使雷明登700如其广告词所称的那样:“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 雷明登公司借助雷明登700的优异性能开发出一系列专门的狙击步枪,而美国军方也看上了雷明登700的精确性,在雷明登700的基础上开发军用狙击步枪,如海军陆战队的M40A1和陆军的M24SWS。此外还有多家枪械生产厂在开发比赛步枪或狙击步枪时也采用了雷明登700的枪机系统。 具有多种口径的型号是雷明登700民用步枪的特点。雷明登700推出时只有ADL(A Deluxe Grade)和BDL(B Deluxe Grade)两种型号,后来又增加了DM和40X两种。 ADL为经济型,价格比较便宜,采用密封式的弹仓,表面处理和枪托材料也比较差。可以发射.270温彻斯特、7mm雷明登马格南、.30-06和.308温彻斯特等四种口径的子弹。 BDL是比较昂贵的型号,弹仓底盖可以向下打开,以卸出未射击的子弹,而不必拉机枪退弹。枪托的材料和表面处理也比ADL好。BDL有多达15种口径。 DM型即可分离弹匣型,采用插入式弹匣,其他方面与BDL相近。 40X型则是客户订造式的高精确型,由客户向雷明登公司下订单,提出他的个人要求而专门制造。40X的枪管、枪机都是经过强化处理,而且是手工装配,精度极高。许多比赛射手都是订造40X的。实在找不到现实图片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dol丧尸游骑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