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俯察这个成语用英语怎么说是怎么得来的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是根据什么故事得来的?_百度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得来的啊.
意思是:多指不对身边人下手,尤其指男女关系方面,不去追求身边(如同班同学、邻居、朋友、青梅竹马等)的异性.自然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兔子不吃自己窝边的草,偏要跑的老远的地方去吃,而老远处的兔子又跑到这里来,吃了这里的草,这真让人费解,莫非兔子也觉得“家草不如野草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简介/仰观俯察
词 目 仰观俯察
yǎng guān fǔ chá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出 处
:“仰以观于,俯以察于,是故知幽明之故。”
相关链接/仰观俯察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江西社会科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23:41
贡献光荣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意思_出处 - 成语词典
成语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 &
描写心情的成语
描写季节的成语
描写人物的成语
描写其它的成语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tàpòtiě xié wú mì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fu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成语接龙: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上一个成语 : &&&下一个成语 :
一双脚踏两只船-? &踏破的皮球-? &脚踏蒺藜-?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相关信息
【词目】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读音】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释义】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示例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正是:~。(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八)...成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详细解释,拼音:tàpòtiě xié wú mì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fu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它很闪亮,小区就在古城地铁北边,距离地铁仅需几分钟,周边交通都特别方便设施完善,环境不错,生活舒适室内装修不错,家具家电全齐...这就是所谓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见到爷爷,搞的自己还在纠结要怎样说父亲才会带自己去见爷爷。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页提供成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详细解释、发音、出处和示例王阳明心学讲座&&&&&转&&杨学思博客_静净_新浪博客
王阳明心学讲座&&&&&转&&杨学思博客
第一讲 心学就是孔孟之道
中华古有圣人,从伏羲到黄帝,尧舜禹文王,孔孟以中道圣圣相传,这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易》文化的传承。
然圣人之只提经济不谈性理,给后世带来种种迷团,让大家争论不休,相互攻击,宋儒理学到阳明心学大家开宗立派,有存诚派,有守中派,有主敬派,有主一派,让后人们无所识从,,《大学》,《中庸》之深奥和《道德经》一样令人挖空心思,解释的人和研究的论文著作,汗牛充栋,举个例子今人大师级别的南怀瑾解释《大学》首章48字就用了几十万字,看了还是云里雾里,可就修法还是没有下落。近代憨山大师的,萧天石的,牟宗三的。。。
道学大师萧天石说:儒门中千圣不传之道与修道之心法,存于易学与散在经籍中者,不知凡几,惜乎二千余年来,历代大儒,未能如道佛二家然,在内养内炼功夫上,深切修持锻炼之,而有所体证,并厘订一入圣之圣修方法与体系,以为后世人修持之本据;俾有一定之途径可循,方法可守。自汉唐宋明以来历代大儒。只是教人要做圣人,对于如何完成其为圣人之内修功夫,与内证境界及其圣脉诀法,则未能如道佛二家然,有其具体而严密的修证方法,可资循率。致使道统圣脉,即不得其传,良深浩叹!间有传其一二者,亦仅圣学中自尧舜而后之德目而已矣!
没有过去的文明就没有现在的文明,我们不重视自己的文明是一种错误。从来没有那个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化会有好下场!儒家实践功夫来自上古,据传为轩辕圣祖所传,尧舜禹下来的圣圣相传,孔孟之后有子思,秦时焚书坑儒,圣脉断绝。
儒学直到宋朝儒学复兴然而,但在修法上并没能继承下来,受禅宗影响,儒家功实际上已经成了佛家观心法,到朱熹修改古本大学,更是让儒家子弟成了只会摇头晃脑的书呆子,王阳明研修古本《大学》在龙场悟道终于明白格物之内涵,王阳明光复了圣学大道!世人对儒家静坐不了解,讥讽为“阳明禅”,阳明一派在当时用现在的话讲叫“非主流文化”,所传不广。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十六字心传这是儒学的来源,也是心学的来源。为什么要讲阳明学,不讲理学呢?白天已经说过:古文经《大学》——古文经是后人在孔子家的夹墙里面被发现的!和西汉戴胜版本一模一样。这样我们可以断定王阳明用原版《大学》来解读是完全正确的!朱熹解《大学》是要加上格物一章的,王阳明认为没有必要。谁能把《大学》、《中庸》彻底解读?谁就是正宗的。程朱理学从考古学的角度,已经被淘汰。
一些小的学派深度和理论体系缺乏,比如:阳明先生的反对者以慎独、知止为学的、这些学路不足以解释人学,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是关于做仁人的学问,这样哲学又被淘汰。剩下只能是做人的学问了。
王阳明“良知”是神来之笔,最关键的就是解决了“正心”这个问题,彻上可以语天道、彻下可以修身做人的问题,这是其它学派做不到的。更神奇的是处处符合《中庸》一书,能做到大中至正一以贯之的学问只有阳明心学了、、、
有人认为阳明学习了道家、佛家的很多东西,其实这是早年、早年没有自己独门路数的时候是广泛学习,谁没有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可能独树一帜的!晚年的独门功夫——致良知这才是真正的阳明学问。
如同王阳明先生说的,一切有利于生的就是善,不利于生的就是恶!这不就是圣人之道吗?儒家以道德著称,其实就是为了改变人性的恶,发扬光明的品德,这部分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命就是改变命运,摆脱宿命,于丹教授讲的《于丹品读论语》是世俗儒学,还没有真正的解读儒学的修身文化,这才是真正的修学。试问儒门那家学派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良知是什么?人人都有一颗心中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言之本心,本心就是仁爱之心本心之用为良知、良知其实就是孟子所言之集义,孔夫子说“义者宜也”集义其实就是适宜的、恰当的,也就是用心中的不被欲望、恐惧所动摇,如果动摇就要克制,强韧的坚持正道这就是王阳明以事为修的意思,择善固执也是这个意思,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是。又有谁能说阳明先生引用了佛家、道家的东西?看起来阳明学落落寡合、细思之其味无穷。因为意境高远、故此阳明千载难有抗手,永远不会过时!
今晚开个头,有时间会继续。有兴趣于圣人之道者不妨关注。
第二讲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自从阳明学产生后诟病为禅者、道者不绝于耳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学未精、好高骛远。
阳明后反对者的代表有《明道编》的作者黄绾,他是阳明门下后来成为反对者,他的学术要在“知止”为要,以知止为学的可乎?中华民族的道统心传会是“知止”吗?知止是道德吗?主要还是立言的毛病,黄绾学在实修中主要还是阳明学。
明末刘宗周言:“《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日慎独而已矣。那么什么是“独”?刘宗周的学生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独”即是本心,即是良知,是人具有的一种主观道德能力,“慎独”则是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搞半天还是阳明先生的学路!
问:太冲先生在此页中对阳明四句教提出了质疑,不知心学诸君对此有何回应、评论?谢谢。
答:儒家做实践功夫的少,在文义上转来转去的多,南雷先生也是个学者非实修派。修阳明学主要是以事为修、在事上修其实非在于事、也不在于物而在于感应,太冲先生不明“一”即太极,未发在以发之中,舍以发求未发那就是有二。
问:对于南雷先生所认为的阳明四句与八目相扞格,如何看呢?
比如:“致知在格物”,按照王阳明先生的解释是致知是格物的实功,在王阳明心学格物和致知其实就是知和行的关系,格物是行、在行中求知,故致知在格物,但从本体上演化反向来看,致知(求本体)是格物的实在功夫,也就是落在心上,儒学功夫最后还是要在本体上来解决,绕开致知(本体)从格物就变成了强忍硬克。不明此理、不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意思,所以就强忍硬克,结果知行为二、落于意而不在知(本体),这样王阳明先生“彻上彻下一以贯之的原理”就变味了,王阳明心学没有三五年实修是明白不了的
孟子“必有事”就是王阳明先生以事为修的出处,本源在事上求,离开事求本源就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就和朱熹走一路了,这也是心学和理学的分歧所在。孟子之学是内圣之学、能够接得上内圣的也只有陆九渊和王阳明了,而王阳明之后所有学派或多或少的还是走“阳明路”,后阳明时代只能沉寂或走道家的道路另辟蹊径。
对了就不要再改而是要坚持,创新有时只是一个口号而没有多少实在的内容,后世的老师没有一个超过孔子的,在中国没有那个老师的教学脱离“启发”这一核心,因为无论怎么创新核心还是“启发”,规律是永恒的谁又能创新什么?法常变而道不变、否则就会无所适从。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三讲 王阳明不是哲学家
到底这篇博文发不发?我沉思了一会最后决定发,因为我愿意被批评却不愿意违背良知、学心学之人良知可是做人的准绳。要把心学当哲学讲那是半路出家,只见其流、不知其源,如同盲人摸象,见头就说是象条蛇,见尾就说像梭镖,只有看懂宋明理学才知道王阳明在解答什么问题。如果只看王阳明不懂宋明理学,那是孤立的看待王阳明了,王阳明的心学本来就来自于理学,这一点不知道,实践一辈子,也不得其门而入,变成了盲修瞎练,需知阳明学的背后是宋明理学,理学的背后是中国传统道统心传。
道统心传是什么?也就是尧、舜、禹禅让时候相传的心法,《尚书·卷一·虞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朝人把这四句话称为“十六字真传”。整个儒家文化,仍至中国文化就建立在“允执厥中”一句上面,儒家圣经《大学》《中庸》只是在解释“允执厥中”,尧舜禹帝王之位相传的时候都要把这个“中”的心法传给接班人,孔子的学问来自文王、他一辈子的学问只在这个“中”字。我们中国的中就来自这里,这个“中”就是易经文化,扯远点老子道教修炼的也就是个“中'字,你知道这个才能和你谈王阳明。
学习王阳明先要从唐代韩愈反对迎接佛骨讲起,他上表唐宪宗说: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由于韩愈在文坛的影响力很大,北宋的儒学复兴并开始排佛,北宋以来由于排斥佛学的需要(就像现在保护传统文化、反对全盘西化一样,是当时的一个时代潮流,儒生见面都要声讨一下佛学的入侵。)宋儒们开始对《大学》、《中庸》二书从修道的角度开始研究,你要排斥佛教总要拿出儒家的修身养性功夫吧?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把儒家的功夫“秀”一下,所以宋儒们一个个在研究道家、佛家修身养性功夫二十余年之后,往往自己开宗立派来讲儒学,这个光荣传统在明朝时被发扬光大,这个“复教保种”的运动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明朝灭亡,黄宗羲反对只谈性理、不研究经世学问,这种修身养性的功夫才算有所收敛,但是这种修身养性的学问还是被曾国藩等人实践一生。
宋儒研究率性修道之大道学问,所以后来很多时候程颐先生又被称为道学先生,后来在修炼过程中他长期道德实践体验出来一个心得叫“天理”后人又开始把这一门修炼圣人的学问称为“理学”,朱熹把儒家的修炼圣人的功夫总结为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朱熹的修养圣人功夫心法。
长话短说、程颐的学问叫“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出现了修身的时候的问题“敬义夹持,明诚两进”,朱熹不喜静坐认为是佛学和道家的东西,朱熹时代有一个进步就是想要把这套修法改进,他接受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用“敬”通阴阳,企图把“敬”当作唯一的修养功夫,然而对《大学》“格物”的解释却又说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最后能够豁然开朗。显然朱熹的格物说不是心性学说,而是把个人的修身养性和读书做学问当两回事了!以至于王阳明格竹子弄到吐血。
到了王阳明这里王阳明用一个“诚”字解决了功夫论里面的敬、义两截的功夫修养问题,王阳明在解说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知行合一”一念知时既是行,来解决了这个知、行两截的“公案”。在修身养性方面又打出“破心中贼”的旗号,把孟子的本心学说在生活中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其实这就是孔子“守礼”的学问的创新,王阳明认为“礼者理也!”这也是儒门最重视的道德功夫。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王阳明晚年独提“致良知”,仔细的研读《传习录》会发现书中对“格物”这段公案的解释有很多,随着功夫体会的进步、王阳明对“格物”的解读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后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格物就是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实王阳明晚年的这一套修养功夫已经把宋明理学的诸多争议打归一处,“敬义夹持,明诚两进”,在王阳明这里已经是一回事,他用“良知”沟通了知和行之间的分裂,他的“致良知”把“敬”“和”义内外给打通了,他认为良知就是一个宋儒讲的“天理”、就是《大学》所讲的“未发之中”,由良知发出的行为就是“发之而中节之和”,把内“中”外“和”给联系到一处,所以后人称他是孔孟之后打通内外的第一人,王阳明把内圣之学和外王之学联系和打通了,在建功立业上超过了孔子、孟子,把传统的儒家存心养性的修养功夫和经世致用的济世学完美和谐,使儒学回到经济之学的轨道上来,不再踏虚捣空搞静坐。
王阳明晚年不再像龙场悟道时的收敛静养,在功夫论上他认为“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使儒家功夫回归自然之道,平平淡淡、不必去静坐,已经“默不假坐,思不待澄”完全去知良知一意本源。然而这打通内外的良知学问,其是我等庸碌之辈所能参透?
一提儒学,大家便都想到要学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既有圣人的修养,又有英雄的事业,更有高超的变通才能,什么东西都一学便会一玩就精、的确是全能的楷模,学王阳明、你知道其中有多少曲折艰辛吗?
只有无知的人才敢说学王阳明,像我这样研究历七年,懂一点反倒是不敢大言不惭了,大气也不敢出了、阳明心学背后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道,说是只是哲学岂不辜负了道统心传?中国不崇尚西方那样的思辨学问,孔子说“君子不器”岂能把“道”当一门具体的学问、缩小中华文化,说是哲学那是遗落中华文化修身养性的道德文明,罪过不小。
恢复中华文明的本来面目任重道远,我辈当努力为之!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四讲 阳明心学的源头
主讲:杨学思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理学和心学儒学是修身的学问(做圣人的学问),此学来自上古圣王的明心之学,尧舜禹传道以“允执厥中”,周文王到孔子一脉相承在孟子以后就失传了,相传《大学》格物一章毁灭于秦时的大火(这是程朱理学的说法),当然王阳明认为格物一章本来没有、无所谓失传。宋明理学和心学都是对修身学的研究,汉朝儒家一家独大,但是修身之法没有几个人研究,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始反对佛家虚无的思想治世,唐代李翱《复性书》提出怎样成为圣人的修养方法,于是儒学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这就是宋明的理学和心学。
宋朝儒家思想开始复兴,代表就是程朱理学和九渊心学。
程朱理学强调“天理”这是程颐在悟道中体贴出来的,认为修道就是“格物穷理”,格物既是求理。内养功夫主要强调“守喜怒哀乐未发之中”,“诚敬”。认为“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大学中的“至善”,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
朱熹认为修炼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这在儒家修炼上是划时代的进步,摆脱了唐朝以来剽窃佛家的修法的,儒家修法已近完善。其由北宋程颐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涵养须用敬(程颢)、进学在致知(程颐加上的),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这是不变的法则,后人即使象王阳明这样的天才也不得不表示伊川(程颐)天赋极高,程氏兄弟在儒学的复兴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此,儒、道、佛三教并立。
但朱熹对外功(生活)比较死板,迂腐刻板的用“理”来格物,要一物一物的求理,只是对内功太极之理的刻板的应用,因为核心问题“格物”还没有解决,要一物一物的读书求理,显然是不现实的。
朱熹在继承二程“《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和“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思想的基础上,把《中庸》与《古文尚书·大禹谟》相结合,从中阐发“十六字心传”,完善和发展了二程确立的道统论,使之成为道统思想的重要内容。陆九渊却不同意程朱对“十六字传心诀”的解释,并对心分为二,割裂天人的倾向提出批评。他说:《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自人而言,则曰惟危;自道而言,则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圣,非危乎?无声无臭,无形无体,非微乎?因言庄子云:“眇乎小哉!以属诸人;謷乎大哉!独游于天。”又曰:“天道之与人道也相远矣。”是分明裂天人而为二也。(引用)
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主张“不立文字”,反对学人埋沉于书册间,他的格物主要是格本心、一切兼在心内、不必外求,但对打通内外之间的隔阂“格物”的理解和朱熹一样是不了了之,直到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的出现。
王阳明综合和发展了朱陆的学说他认为“心,即理。”他认为,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
具体的修养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树:道德修养先是反省思诚,识得病根所在,接着要做真实切己的“克己”工夫,克除人欲,这也就是“破心中贼”。其次,是事上磨炼。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还必须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和体认,例如在事亲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孝,在事兄上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悌。其三,把格物讲清楚了,(参看本版《儒家浩然正气修法入门》第二章《格物的千古之谜》)
从传统文化上来研究。《大学》这部儒家经典传承的是上古文化,传统的文化上修身包括进学的方法,还有品德的修养不注意品德的修养就不是华夏儒家文明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么重要的东西在儒家的核心文化中应该体现出来!儒门学派虽多、然只有“致良知”王阳明的解释符合道德这一核心。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易经》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孔子儒家文化的来源,《易经》贯穿了一
个核心思想,或者叫精髓是“中正之道”,王阳明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致者、至也,至极其良知,使无亏缺障蔽。”以格物作为核心(头脑)符合《易经》,并且不正归于正,就是儒家的复性功夫,反对者认为前面讲正,和正心冲突了,实际上恰恰是前面的“王阳明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和后面的相互呼应,格物是使其归正,而不是心正,所以没有冲突。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五讲 什么是圣人之学?
主讲:杨学思
圣人之学到底是什么?读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这才明白王阳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真谛果然不同一般,为圣人心传。
下面看故事:《荀子·宥坐》中讲了孔子往南方到楚国去,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生火做饭了,野菜汤里连碎米都没有,弟子们都面带饥色。子路进房间来问孔子:“我听说,做善事的人上天会回报他幸福的,做恶事的人上天会回报他灾祸的。如今先生积累人生规律积累最佳行为方式心怀美好的愿望,而且坚持行为很久了,为什么你的处境还是这么疾苦呢?”
孔子说:“子由你不懂。我告诉你,你以为有智慧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王子比干不是被剖腹挖心了吗?你以为忠诚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关龙逢不是被刑杀了吗?你以为进谏言的人必然就要被任用吗?吴国的伍子胥不就是被碎尸在姑苏东门外吗?这相遇不相遇的事,要等时机。贤能和不屑之徒,是人的本质。君子博学而深谋远虑但不遇时机的人太多了。由此看来,生不逢时的人是很多的!怎么只有我孔丘一个人呢?而且,白芷、兰草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并不因为没有人欣赏它就不芬芳。君子对于学问,并不是为了通达显赫,是为了在穷苦时不被环境困住,在忧愁时意志不衰,知道灾祸和幸福的开始和终结而心中不疑惑。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我们一会再说。
《大学》中“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样的学问?为什么千百年来有那么多达74种的注释?直到王阳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暗室为之一炬。
我为什么认定王阳明先生之学是圣人之学呢?看我的日记:
听闻芦山地震有美国专家说云南会地震而感到恐惧、领导开会一拿老生常谈的不聘用相威胁,还是不免于我心有戚戚焉,从此真信服王阳明也!
干嘛要讲前文中这个故事呢?因为:“君子对于学问,并不是为了通达显赫,是为了在穷苦时不被环境困住,在忧愁时意志不衰,知道灾祸和幸福的开始和终结而心中不疑惑。”所以王阳明先生所谓百死千难中得来的学问就是这样一个学问,在阳明先生打败宁王之后说他造反的人很多,王先生的日子要比在龙场那一段困难多了,大臣们的妒忌诽谤,王阳明出征死前还被桂鄂参了一本可见王阳明先生的日子有多难了!皇帝也不相信王阳明,阳明先生干脆辞职不干回家讲学,王阳明先生是怎样度过这段困难的日子的?阳明先生自谓、良知足以解忧,从此王阳明先生独提“致良知“三字以为这是千古圣贤留下的一点血脉。
这个懂了就好理解《大学》正心了!正心、修身是关于身体的、心理的,《大学》对此有详细的阐明。“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
心不正能说是圣人之学吗?那么“格物”也就有下落了,格其不正以归于正,。《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心才能不偏不倚归于正,不偏不倚就是中庸之道,用中庸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中庸既是道,孔子曰“白刃可蹈,中庸难得”,没有一番动心忍性的功夫那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圣人之学!难怪作家当年明月说修圣人这是天下最难的事了。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六讲 读书只为明道
修炼儒家必须要一定的文化功底,这就使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大众的儒家只是道德而已,儒家修炼传承困难的原因也在于此,我是道家修炼到一定程度、有静坐经验再看《大学》《中庸》的,我体会到圣人之道是真实的人生大道,是一个真理之道,读书为什么?明理。
如果读书可以得道,那专家、博士不是成仙人了?读《大学》、《中庸》只因为里面有人生大道——中庸为心法。不要以为很简单浅尝辄止就能够明白阳明学,王阳明参悟费了多少时间?一辈子!你要学会悟透找到门路,几个月、甚至几年总要的吧?
儒家之所以有今天的萧条,你知道“诚”就去实践,自己试试,知道格物就去实践,儒家实践就是功夫,慢慢的努力。一切就都有了!这就是自己证得!儒家称这个叫“学”,可是儒家做学问的人太多了,就好似我朋友jerry1011所写的一样:
“有一个游泳教练写了个游泳教学的文章。有人看了,开始研究,研究完便说我会游泳了,然后到处去教人游泳。又有另一个人也看了,然后也开始去教人游泳。这时问题来了,这两个家伙对这篇文章某些地方理解不一样,于是争论开始了。那到底谁对谁错呢?没法实际证明,因为这两个家伙都没下过水。于是就开始扣字眼,开始查字典,看看那个字字典是怎么解释的,各种之前的书籍是怎么解释的。然后大写评论、心得、解释、翻译。然后学生就倒霉了,学个游泳还得穷其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各种学说,各种理论、各种解释。久为久之,大家都忘了要下水试试,因为没人下过水,师傅也不教下水。似乎这个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都被大家忘了。”
我记得学驾驶第一天学,刚找到大概部件的位置就被教练给逼上路,搞得我手脚混乱,教练告诉我“打火!”“踩离合!”“油门!”一阵阵窒息的恐惧过后,就越来越轻松爱上开车了,实修是近道的唯一法门,概莫能外!
当然读书也是必要的,方法必须要研究。《儒门修证法要》有一段话给我深刻印象:
“聽著身邊一大堆自命為嚮導的人在胡吹亂蓋,騙人錢財、導人歧路,更是羞與為伍,懶得開口。來問修證方法的人,又往往在「道問學」上沒辦法。學問都做不好,便奢想以「尊德性」自飾,天下哪有如此美事?緣斯種種,故皆默爾。”
道问学就是做学问,是入手儒家的基本功夫,非以学问为道,以为学习目的、就错了。儒学研究我们可以从王阳明上下手,因为他是儒学的一座高峰。
怎么研究?第一手资料当然是《王阳明全集》,最主要的是《传习录》,其次有两种间接研究方法。
1 横向研究:
同时代的人,他们相互是有学问网络联系的,虽然相互在学术上观点不一样,但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很多观点是一样的,更不要说他们是好朋友,湛若水和黄绾也要同时研究。
2 纵向研究:
A 王阳明评判和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有《孟子》,陆九渊,批评的有朱熹可以做比较研究。
B 王阳明的弟子的著作,虽然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后面不是还有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他的弟子总有参考的价值。
前辈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经验:“不落于文字纠结,不落于虚见虚说,便能自然洞悟到,那坦然明白之事实”。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七讲 圣人心法难求
主讲:杨学思
读王阳明的书,好些人最多读一两遍就以为可以收工大吉了,没读出什么东西来,又却怪被人欺骗了,实在愚蠢之极!
我读其他几个理学家的东西费了的时间不是很多,唯独王阳明的学问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搞定,越研究越是心惊,才明白王学实在远胜其他几位同时的理学家。
理学家如阳明先生那么聪慧的也不多,明朝第一牛人的头衔不是白给的!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有了知行合一才能落实,难怪明朝以来,王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他确信:“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义譬诸操舟得舵,平阔浅濑,无不如意。”
王阳明的功夫其实用他自己的话:吾道大中至正,砌上砌下,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出自孔子,一就是太极感应,那么王阳明的另外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大中至正”四个字,把这四个字理解了,就明白《传习录》的入手处了。
“良知”就是“中”也就是“大中至正”,“大中至正”是王学的头脑之处。圣圣相传不过“中”字而已,其功夫就是“知行合一”这个可不是,理论联系实际,也不是要实处践行,而是心于物的感应!
心于物的感应,王阳明则用“岩中花树”的比喻来说明相似的道理。  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这就是儒学的精微之处。非禅也!正如有人说的:“學術式的教育體制與內容,並不能處理人的生命問題,許多安頓身心的方法,必須透過宗教式的問學與修煉而來。”天地间万物通体,意在则物在,意无则无物,所以儒家之物是心于事物的感应,天人合一只在此处,儒家“中”(道家玄窍)就是此物,此理不明杀了多少英雄好汉!
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心学并不主张一味静坐,而是要在人情事变上用功,比如儒家强调要“慎独”也就是,谨慎独处,静坐也不是要像佛道两家一样要入静,而是要克省察治,排除己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日常生活中儒家强调要使心保持中正,对自己的私欲,所有阴邪:贪财好色之心进行纠正,这一门功夫叫
“ 慎独功夫” 对心性进行磨砺,对我们的'人心‘要做到
戒除谨慎恐惧。王阳明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四十岁时,他与黄绾论学,说了一段颇富禅意的话:“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玄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以识得仁体矣。若驳蚀未去,其间固有一点明处,尘垢之渃,固亦见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勿以为难而疑之。”而修善去恶,尤须在起心动念处,认真省察,笃实扩充而克除之。战兢惕厉,毋或怠忽,是为善人。
有同学会问,王阳明先生强调省察,什么是省察?省察者,反省與查察己心,省察在內或在外,如能常以此心學道,才能有著力處,否則免談「學道」二字。省察就是覺照,克制就是改過。
学问之道有三,曰:省察也,克治也,存养也。 ——清&张伯行
一个人骄奢淫逸,为邪气所主,为声色所迷,又能做成什么事业?这是人生的悲剧。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煎销恶习,正气自然滋养。人生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读书,经商,人生各种事业有此何事不成?这是人生的大根本,本立则道生。
功夫的上乘境界不是功法而是心法,心法只能自觉,自省,自悟,只能跟你讲些道理,直奔主题行不行?为什么要饶舌?好我告诉你儒家的修法——“格物”完了。你只有自觉的去学习《大学》《中庸》你才会明白,这种自省自悟的事情谁又能够教你?
道理讲完了也就结束了?错了!剩下的是你的参悟,圣人不是教出来的。谁能参悟?拈花一笑,各得其心,言语之间以落下乘,圣人心法难求!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八讲 修儒就是修道
主讲人:杨学思
请教先生如何修身?你为什么不直接给个修法得了,写这么多文字干什么?直接给答案有用么?没有破茧而出的磨砺,道是不可能得到的!修道在于自证。我写了很多文章,说实话,没有兴趣的人读了也没有用,证道是千难万险的事情,无志于此的人,读了也读不懂。
圣人能做的就是启发我们,越是苦苦婆心,越是没人理睬,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传道渡人是好人,但是在做人做事的时候,每一事情都要说我是善良的,最后会成为嘲笑的对象。
个体的觉醒是永恒的,整体的觉醒却永远不可能,比如:大家都说“以史为鉴”这就是觉醒,满以为可以改变历史了,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做到。所以,以史为鉴只是一个假命题。
程颐,程颢是亲兄弟,也是儒学毁废四,五百年以后,重新兴起,并可以和佛道相提并论的能人,程家后代分布极广,除了当地的程家村之外,每年高考之前,据说这里是香火不断啊,我为什么要提起他们呢?因为他们是儒家修法的继承人,我要提的就是程颢的心法“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儒家和后来搞哲学的人都不太注意以“敬”为他们的学问,其实大错特错了,“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自《周易&系辞》,这个系辞大家都不太注意,他是大儒周文王写的啊!孔子的修法来自文王。其实这背后是一个字“中”,这就是程门心法,你去“敬”试试?是跪拜还差不多,怎么修炼?外方而内直就是这个字“中”。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程颐真是道不轻传啊!只想个简单的就去跑步吧!因为悟道实在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轻言大道只有失败一途。自古大道少人希,修上去的稀稀拉拉,掉下去的噼里啪啦。天不变,道亦不变,变的是人。说天道已经变就是不懂得什么是道,不变的永恒的才叫“道”否则我们还修什么?有志于道的人看到被隐藏了,知道——道不轻传,于是用心揣摩抱虔诚的心态用心领会,学习阳明心学应做如是观。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九讲 阳明禅非禅
主讲人杨学思
提起儒家修法就大骂剽窃佛家,道家。甚至王阳明也被侮辱为“阳明禅”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还得先说一下宋儒程颢的心法“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儒家和后来搞哲学的人都不太注意以“敬”为他们的学问,其实大错特错了,“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自《周易&系辞》,这个系辞大家都不太注意,他是大儒周文王写的啊!孔子的修法来自文王。其实这背后是一个字“中”这就是程门心法,你去“敬”试试?是跪拜还差不多,怎么修炼?外方而内直就是这个字“中”。
有些人居然就认为是剽窃道家“守中”的果实了,其实不然。儒家来源于《易经》和道家同根同源,然则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修法也不尽相同。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主要在理论体系方面。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邵子是这么说的: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是知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之於天矣。天之道,尽之於地矣。天地之道,尽之於万物矣。天地万物之道,尽之於人矣。人能知其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於人者,然後能尽民也。
儒家的道在于尽天地万物之道,性则指天之性,命则指处理性也就是天道,儒家崇天,一切以法天道为核心谓之“天理”。所以,理论有别于道家,“中”和道家的也有区别,儒家的“中”还指生活化的中正之道。
和佛家的理论就不用讲了,没有共同之处。但在修法上类似,没有实证经验很难分清。儒家和佛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理论,却又有修法上的共同点:观心。所以儒家近禅的说法有一定原因。
前面说到儒家和佛家都有观心的手法。先说佛家,佛家是以心观心,心性合一,“明心见性”。《金刚经》已将之分成三段告诉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说:“一切有为法兼为泡影”。我们可以看出佛家的修行在于清净空寂,是一种出世的心态,不回忆,不追逐,本性原来在此。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当体即空;空不是没有,本来清净,不要另外求个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最好的写照。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所以佛法就是解脱法!
再说儒家,儒家的修法叫“贞观”出自《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里告诉我们“天地之道,贞观者也”那么何为天地之道呢?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也就是“因物付物”之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华儒家道统是出《易经》,《易经》的本质是太极之道。这是和佛家最大的不同!
其次,儒家的修行是在事上磨,儒家的弟子好像一天到晚想做官,儒家的理想是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当然得道官位后蜕化变质的也不少,但也有的儒家弟子还是坚持了下去,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王阳明一生为恢宏正道而付出,章炳麟《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宋贤程伯淳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敢为天下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儒家的修行方式知之者甚少,全国加起来都也只有区区之数,的确儒家修法具有复杂性,是一种物我统一的关系,所以被称为格物,只在格物上那叫逐物,不在物上那是佛老之学。所以祖师王阳明在龙场搞懂格物的内涵高兴得手舞足蹈,不是没有缘由的。
格物就是在每一事一物上用功,在一事一物求一太极,为其本质,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此也。阳明祖师,何为格物,阳明先生讲“格物就是致良知”。在论良知时,讲:“此学全在悟,悟门不开,无以为学。”又说:“此件事无气魄可淡泊,无才能可以依靠,亦无道理可以商量。只从一念入微,神感神应。所谓讲以身心,非徒口耳传述而已也。”可见格物的难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云致知在格物,如何格?
《傳習錄》卷上:「澄嘗問象山在人情事變上做工夫之說。先生曰:除了人情事變,則無事矣。喜怒哀樂非人情乎?自視聽言動以至富貴貧賤患難死生,皆事變也。事變亦只在人情裏。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謹獨」。
卷中:「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卷下:有一屬官,因久聽講先生之學,曰:「此學甚好,只是簿書訟獄繁難,不得為學。」先生聞之,曰:我何嘗教爾離了簿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才是真格物。如問一詞訟,不可因其應對無狀,起個怒心:不可因他言語圓轉,生個喜心:不可惡其囑託,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請求,屈意從之:不可因自己事務煩冗,隨意苟且斷之;不可因旁人譖毀羅織,隨人意思處之。這許多意思皆私,只爾自知,須精細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這便是格物致知。簿書訟獄之閑,無非實學。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
以上为儒家修行概括,儒家自有真常在,何必学做禅?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十讲 不能说破的格物
如果说程氏明道,伊川兄弟光复了儒教,是使儒道佛并立的强悍人物,是儒家“执中”心法的继承者的话,根本上不足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因为他们将求理当作格物。在心法上大不同于道家﹑佛家,但三教最大分野之处,还没有体现出来。
陆九渊基本上继承了孟子心传,把静坐发挥到了物我不二的境界,他的功夫主要在人情物理世事上做功夫,能读懂他人的内心,每每能切中他人心事。他武艺娴熟,精通音乐,擅长棋艺。九渊教人静坐,然后看书,认为静坐比看书更重要,在和朱熹辩论时他认为朱熹的学说支离破碎,搞得朱熹很不爽。他说“尧舜禹之前何书可读?”和朱熹唱反调太伤朱熹的心,朱熹到老年都在骂陆九渊。陆九渊认为:为学只是尽人道学为人,并没有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直到王阳明的出现“入世的心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格物是王阳明的独特之处,是王学的精华,更是找到了儒家的大宗旨“明明德”(发扬光明的品德)的途径,世称“龙场悟道”。宋儒好静而近禅为世所痼弊,兼因为没有解决“入世的心法”这个问题,虽然佛家是以心观心儒家是贞观法(来自易经),宋儒和禅有区别,如何打通内外呢,没有了下文直到王阳明的出现。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
周文王演64卦,“太极”一词就是孔子写《易传》时发明的,大儒周敦颐作后天太极图,大儒邵康节通过修炼重排64卦。儒家入定后脑海中只感觉到自己即是旋转太极图漩涡的中心点,整个宇宙就是个大的太极图。
世间以一切在进行“质量互变的不规则交换”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绝对好事,于是太极循环就开始了,这就是格物、格物就是阴阳互易生生不息,一切都在变道不变,这个不变的点就是“永远的中点”也就是“道”也就是“中”。
“格物”是一个传统文化中高度敏感的话题,因为和儒家修身直接相关,不知道的想知道,知道的不想说或不愿说,在没有知识产权或师徒关系的情况下,在没有在百家讲坛那样的场合谁都是难免有保留的。
一开始,我看的都是百家的解说,看完之后不满意。我研究了一年多,最后有了自己的看法,我的思路是考古,考据,历史文化几条线齐头并进,最后的答案居然是这样。
第一步思路(考据学的思路):在《中庸》这本孔子的心法中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诚”。我为什么选择从这里下手呢?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样就明白儒家格物的真实意思了,儒是要和上天沟通的,沟通的方式为“存诚”,后来儒家提倡天人感应是有来源的。
《中庸》有言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之所自。或天而圣,或人而圣,及其至也则一!
《中庸》又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示人以守体以致用,明体以达用之道,单提一诚字,以为天人物我一体之不二法门。格物就应该是体万物而不移,怎么体呢?何为物呢?
第二步思路(传统文化):古代的“物”到底指的是什么?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应该有蛛丝马迹可寻
再翻清朝最后真正懂中国文化的王国维的认识,以物观物和以我观物,佛家是以心观心(以我观物)是单向的,而以物观物则是双向的。以物观物是中国特色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以物观物,那里还有我,还有功名富贵,七情六欲?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去情去欲,不为情累。这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观!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太极文化永远考虑双向性。
以物观物,这才符合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易》曰:“吉凶悔吝,生于动者也。”有动则必有善恶、是非、祸福、得失,无动则凡百俱泯,心自然也就动了。佛家是以主观的心灵为万物的尺度,儒家则不然,格物之物,不是具体的事物。是指主体无言而物化后的精神景界,就是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精神,这就是儒家的”中正之道“。说简单点就是以物观物,因物付物,不为情动不为物累。
第三步思路:《易经》的依据,儒家之道认知的方式不出易经,孔子晚年韦编三绝就是在看《易经》,《易经·系辞》就是孔子的杰作。
《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孔颖达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这是一句重要的话和《中庸》中有这么一句————“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遥相呼应,这是观天地万物,顺便说一句,这就是格物。个人认为格物的方法就是易经中的贞观法,伏羲作太极的时候就是通过观天地而悟道的,格物法也不出此传统——天人感应。
那么其他的解释呢?其实格物的理解也没错,他是在文化方面说的,他说格为来也,至也,我们修行只有“物化”没有了私欲,才能天人合一完成天人感应。程子是朱熹的老师:“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复性书》(唐:李翱)曰:「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 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有物来格,这实际反应了格物的文化内涵,修养的体验。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十一讲 静坐与不静坐两难
主讲人杨学思
儒家静坐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反对者以孔夫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主张切己自修加强道德涵养,而孔子之后的孟子却把儒家之学演变成心性之学,直到清末静坐之风俗依然存在,曾国藩就每天早上都静坐一个时辰,静观一阳来复。静坐说你是禅,不静坐说不立本心是无根的学问!修儒者静坐不静坐都两难,对宋明理学的这个纠结往往很无语。
到底静坐还是不静坐颇有争议,唐宋两代儒家静坐之风俗愈演愈烈出现了“狂禅之弊”儒生们束书不读整天静坐、代表有程颐每当看到有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干什么呢?守未发之中。儒家静坐的方法还很多、去掉前面的未发之中、还有邵康节先生用以物观物的法门,艮背法、思诚法、知止法门路颇多,理论也引经据典各有胜场。
守未发之中的如《高子遗书》证明这一点有一古诗为凭:
《静坐吟》
静坐非玄非是禅,须知吾道本天心。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玄妙可穷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不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修身要不要静坐?看《易经》看到孔子写的《易·系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如遭电击,是啊!性为何物?先天带来的人本质才能叫性,修道德的确不能解释这句话:“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人身上哪里有天设地造的性,除了静坐别无他法,所以说静坐是必须的!性都不隐匿不见,还“率性修道”只能是个笑话。周日静坐不行,不静坐如何践行“性”,更不要说践行。
儒家讲求“率性修道”率性之性在哪里?不是修道儒家天然的“中”之一窍,道家静坐之后会出现一个精神焦点称之为道胎,在中黄部位,这个大概是道家身中之中的位置。儒家的“道不可须臾离也!”其实说的是心,儒家讲正心、这样《大学》《中庸》二书就能联系上了!中既是性、否则《大学》《中庸》二书很难找到共同点。
《易·系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在系词里面已经把中之一窍解释清楚了,天地设位就是天然之中、万物兼备于我,我之中和天地之中等同相通。前面我们谈到儒家一切自有天然之则,其实儒家修身容易放一个刻意求索之弊,存心养性则窍存,中黄丹田都不是,中黄是气发之窍,儒家妙就在一个存字,举心则性存,举性则心在。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一窍是培养、保存天然之性的地方,是我学说和主张的宗旨所在。你说要不要命?这就是《大学》天下之大本。下面我们从字义去分析:
“成性”之“成”该是同意,就是成全、成就之意,另外成还有满足、培养的意义,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性”呢?《大学》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孟子·告子》:“生之谓性”。“性”也就是天赋予人的本质特点。存存,保存。
天地设位就是天然之中,越找越找不到,不找它、它却出现了。儒门之道明矣!
王阳明先生有静坐的经验,说要“勿忘勿助长”以养之,这个出自《孟子》的浩然正气篇,可以看出静坐修身有理有据,反对静坐没有必要,没有静坐积累能量,克制人欲未必凑效,做错事情搞点道德反思只能是亡羊补牢而已!佛老之学提高修养搞静坐,未必没有道理。
儒门阳明子正是在心性的打磨过程中悟道的,常人把习静观空当悟道,得来太过容易、太容易的往往是大伪,不经过人世沧桑那里知道,红尘不易看破,年轻人往往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懂什么是修道,修道修什么?好好做一个磨心人,功夫不在吃斋念佛和静坐参禅上,而在心上。
当然磨砺人心还是有必要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很有必要。如果你在下棋那就把棋下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耐力,而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下完;如果你在痛苦,那就好好品味一番痛苦的味道,儒家是真正的大禅宗、人生就是个修炼场,定力二字就是试金石!万丈红尘喜怒哀乐、贪嗔痴疑就是修道地,名利场就是练功场。
《王阳明心学修证》 第十二讲 一心修道即立志
主讲人杨学思
阳明心学讲究的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立志也是如此,立志其实就是发明本心,也就是致良知!
心学中的立志和现在生活中的立志(立下长远志向)是不一样的。文中提到“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此处立好志向只是做一个比喻!并非要立个远大理想。阳明心学中什么是立志?王阳明先生解释说“念念体天理既是立志”,天理是啥?天理就是未发之中,就是良知!良知是虚的功夫却是实的,所以文中举例说明功夫的下手处。
什么是功夫的下手处呢?知善知恶之处就是良知。良知的外用就是个义(宜也),这就是告诉我们纠结于普通人的“知善知恶”是不够的!还要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做到明了独知之知(天理),要在独知上下功夫,不在后天的意识上下功夫。如何下功夫?去人欲存天理,能够去人欲存天理就是立志了。
实修儒家很久了,越来越发现做学问除了入道之外没神马作用,自己写了一大堆文字有点精研文学的倾下向,随手百度一搜一大些专家学者跳出眼帘,不由感叹,做学问的不差我一个、、、从今后不再捣鼓文字,一心修道。
阳明之学中最难的不是良知、不是知行合一、而是下手的地方!阳明先生用存养、省查、克制的老一套示所学,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新变化!朱熹先生的存养即是主敬、省察即是觉照、集义即是改过,这种说法,问题多多、评论最多的是那四个字:其学支离。其学支离意思是存养、省查、克制三者没有关系、纯属拚奏而成,省察、克制就是克已服礼、这是孔子心授,当然没问题!问题是存养!
什么是存养?这是孟子所言“存心养性以事天”,显然是对孔子克己复礼的补充说明,孟子言浩然正气等也更非闲话,而是有的放矢、显然是说儒门心法!直养无害、集义而生、必有事等等看起来就像神话,但是熟悉儒学的人,看过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人知道这是儒门修身养性方法的关键。
《易经》中孔子写的系辞“道义之门、其性存存”,这句就是讲心法的,孟子“存心养性”一个的“存”字,使我如获至宝,一系列线索就从此处开始。这不是偶然,中间肯定有发现!关键在存养的方法和省察要能合拍!不能东拼西凑的,凑泊。
只有和孔子的克己复礼(省察克制)合拍才可能是正宗的圣人之学,王阳明先生当然不傻!他的脑袋之聪明是不用怀疑的。王阳明先生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把存养、省察打归一处,至此、王阳明先生之学和圣人之学就相差无几了。
关键还是存养的问题、、、
存养的问题不是王阳明先生解决的,早在先生之前就有人解决了存养的本质,王阳明在圣学修养方法并没有什么发明,而是批判继承了先儒正确的思想,因此而成为集大成者。
能和省察合拍的只有“反求诸己”,反切、反己。省察时心和存养时心是一致的,这是阳明先生的说法,所以这个存养很有价值,无事时省察有没有效果?有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到存养?
存养就是诚之一字,省察是制外以养“中”,以辅得主,也就是说省察是个“和”而非“中”所以儒门心法以“执中”二字相传,而非以省察二字。王阳明先生的“执中”不离事但也不在事上求,而是“观物理以察己”,察己才是关键。
观物理以察己,这才是根本。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他就是通过观象而悟道的!事情做不好,就要从自己反面找原因,而不是去其它地方找。这是儒家的一贯风格!反切是一个、观物理以察己是一个、自反而缩是一个,守约是一个,一念自反是一个、、、宗旨在一个反求诸身而自得。“反切就是正观”儒家用观像法不要搞成守中了,正观就是贞观,也就是以贞正得一、孔子的元亨利贞就这个意思,王阳明六经只此一语“思无邪”,看阳明先生的解释“思”其实就是事上修,无邪既是“格物”,王阳明先生的功夫是在事上修的。
十四讲 儒家功夫论的基础
早上起来,谈谈儒家功夫的事情吧!
长话短说、程颐的学问叫“涵养需用敬,进学在致知”,出现了修身的时候的问题“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这显然有问题;朱熹不喜静坐认为静坐是佛学、和道家的东西,朱熹时代有一个进步就是想要把这套改进,后来他用“敬”通内外,企图把“敬”当作唯一的修养功夫,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内外夹持的问题,一会要存养,一会又要省察!
王阳明解决了这个问题.
王阳明先生说: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省察是有事时存养。为什么这样讲呢?
《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天地之道就是圣人之道。
天地之道在于不断的变化,儒学的最后层次在于变通,修身之道也是如此!不变那和意守丹田有什么区别?
儒家思维——太极思维,总是体用不分,如同光和火,合起来就是一个太极,七证也分内外,在外为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下学(也是儒学,供人使用)而本则是道德本体。七证内修上其实是致中和的方式,也就是发之而中节的功夫,非修行次第那么简单!
七证的低层是儒门思考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进一层则是悟道的基石,
实修进一步则有一步体验,非笔墨所能形容,奇妙之处在于认识的不断变化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讲学也可以分为三变
神无体、《易》无方,死守那是不可能的!心体变化万千,你如何守?
有没有办法?有的。“存天理,灭人欲”
宋明理学的修身养性功夫不出这一句!
那么何为“理”呢?理就是——中正之心《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带有成见偏见,带有过分情绪化的自我情感,当然就不能保证中正之心。
四种不正分别是:“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于正其心。正心如何正呢?先诚其意。
诚意之前是什么?格物致知,所以《大学》有格、致、诚、正直说修身养性的真谛。
儒家各门各派别的问题就出现了,光是明朝之前大约就有72种解答方法。
这可如何是好?只有《中庸》才能解决这个悬案!
《大学》是儒家的纲领,《中庸》为心法《大学》就不多说了,在层次和方法里提过很多。《中庸》子思唯恐儒家修炼之心法失传,又当心误传故留下了本书。原话已经很明白了: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什么东西能让人受用有不能尽者?道业才能这样,很多人怀疑我的儒学另搞一套,儒家没有“道”早就完蛋了,连佛家、道家都不如,不可能二千年屹立不倒!
“诚”实是中庸一书的核心,大家先消化一下,明早再讲诚的问题。
今天探讨“诚”的问题,有人认为王阳明自己穿凿附会,离经叛道我们就从这里讲起!
读过《传习录》的朋友知道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诚”,《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最后还是落在诚意上。王阳明心学完全来自《大学》《中庸》二书,并不像有些朋友认为的王阳明自己穿凿附会,离经叛道。
对《大学》《中庸》最权威的解释是朱熹先生的,上文我们提到他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朱熹说:“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样解释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请问:自有人类以来,有谁能达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的境地?别忘了,这还只是八目中的第一步,做不到这一步的要求,后面还有什么希望?明朝王阳明在努力格竹子以致生病之后,终于觉悟朱熹所言不切实际。
阳明先生对格物的解释为“格其不正归于正”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探讨《大学》的基本观点。他的策略是把八目中的前三项“格物、致知、诚意”合在一起说。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亦即“去恶为善”。“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物就是诚意的功夫。
“诚”到底指的是什么?格、致、诚、正这一修身纲领,和中庸一书有什么样的联系?“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在《大学》原文中,有这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时喜欢做不好的事情,当他见到慎独的人后,却试图伪装自己,“掩其不善,而着其善。”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这就是诚意。
王阳明对诚意的解释传习录中讲的很清楚: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乃自录《大学》旧本读之,觉朱子格物之说非是;然亦疑先生以意之所在为物,物字未明。己卯归自京师,再见先生于洪都。先生兵务倥偬,乘隙讲授,首问:“近年用功何如?”九川曰:“近年体验得‘明明德’功夫只是‘诚意’。自‘明明德于天下’,步步推入根源,到‘诚意’上,再去不得,如何以前又有格致工夫?后又体验,觉得意之诚伪,必先知觉乃可,以颜子有不善未尝知之,知之未尝复行为证,豁然若无疑;却又多了格物功夫。又思来吾心之灵,何有不知意之善恶,只是物欲蔽了,须格去物欲,始能如颜子未尝不知耳。又自疑功夫颠倒,与诚意不成片段。后问希颜。希颜曰:‘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工夫。”
从上文中我们看清了:‘先生谓格物致知是诚意功夫,极好。’九川曰:‘如何是诚意功夫?’希颜令再思体看,九川终不悟,请问。”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濬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对学生的不明白,先由希颜开导,还是不明白,这时候王老师讲了:
“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工夫。”
他把身、心、知、意、物归到一处来讲诚意。接着又讲以事为修的妙谛: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
如果《大学》里面的“格物致知”有70多种解法!分歧太多简单研究是搞不定!那就看《中庸》心法,王阳明先生可不是老学究,他没有去研究甲骨文,他在大学格物有争议的地方采取以经解经的办法,无疑是无话可说的。
王阳明的学生黄绾晚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王阳明的说法,他解释“致知“是“格物”的功夫,格物是致知的功效,那么格、致、诚、正这一修身纲领,前两个字就要掉位置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文顺序。此公如同朱熹写《大学补传》自己修改经典显然是不行的!
今天的内容就这么多,以后有时间我会继续,谢谢大家!
在《中庸》这本孔子的心法中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诚”。我为什么选择从这里下手呢?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说文》:儒,术士之称。《法言·君子》:通天地之人曰儒。这样就明白儒家格物的真实意思了,儒是要和上天沟通的,沟通的方式为“存诚”,后来儒家提倡天人感应是有来源的。
“诚”之一字伤透了很多人的脑筋,程子、朱熹、王阳明都在试图解释这个字,程子用“敬”和“义”来解释诚,也就是用《易经》一个“中”字来解释”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行上体现为“敬义夹持明诚两进'。朱熹对这个不满意、在这个的基础上加深了解释的力度说“敬”通内外、能合内外,动静兼可。
王阳明用旧本《大学》(注:朱熹的编订的为新本)来解释,认为一个“诚”字足够了!王阳明心学有关"功夫"说的核心在"诚"一字上。"诚"要求把握内的心态,并以此作为生命的本体;其与关联外在世界的"敬"侧重不同。
阳明又指出“格物致知”就是 “诚意正心”, 两者是二而一, 一而二的: “夫正心丶诚意丶致知丶格物, 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
其所用力实可见之地。故格物者, 格其心之物也, 格其意之物也, 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 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
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 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 ”
阳明不同意朱子把“格物”置于“诚意”之先的修身工夫程序,提倡将“诚意”置于“格物”同等的地位。阳明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将“意”的感应视为人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也是他强调修身以诚意为主的理论根据之一。阳明在批评朱学“务外遗内”和禅学“是内遗外”的同时整合心与物的“合内外”作为自己新的立场,这个本是《中庸》的归案点。
阳明的方法是符合《中庸》这本书的我们研究一下就知道“诚意”的重要。荀子也把“诚”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何为诚意?孔子老早就说了“思无邪”,王阳明先生认为六经只此一语“思无邪”,所以在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有大量强调要省察克制的话语,省察克制就是为善去恶就是格物!邵雍认为,如果能够没有私心杂念,不考虑个人利益,这种人的精神状态就是诚。我们在修身的过程中就是要省察克制以去其私,使思想做到“精一”的状态,“中”者不偏不倚,“中”者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阳明先生认为“舍以发如何求未发?”。这个数学上等同于——要求未知数,就必须要在已知条件里面去求解答,所以要在人情事变上用功!
好些朋友问我:“阳明先生的学问等同于佛家,佛家是以心观心,好像《传习录》中讲格物就是要观念头的。”有的说王阳明的功夫是阳明禅,那是完全没搞明白王阳明先生在说什么,如果你站在《大学》《中庸》研究就会发现、阳明先生对经典理解的圆融贯通。
这是不一样的王阳明的格物正念头是要去私欲,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离不开事,所以《传习录》王阳明先生唠叨孔子的原话“执事敬”“必有事”有事情你还怎么去观心?王阳明先生这里是要我们割除物欲之心,摒除喜怒哀乐所带来的不正,以归于正这才是先生的真意,并不是要像佛家一样去观心,更不是心理学所以称为心学,王阳明先生所交代我们的是圣人之学。
今天讲知行合一的真实内涵。
在本体上知行本是合一的,只不过为私欲所隔断。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理论根源,并非现代人所解释理论联系实际。
生活中我也讲知行合一来激励自己积极向上,那是其用、而王阳明所讲的儒学是体用不分的。
我们还是从心学角度来解释更符合王阳明先生的教导。在本体上知行本是合一的,只不过为私欲所隔断。这句话道破了玄机!
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是在讲一个传统:儒家修养功夫讲究的是人心与道心的合一,合一之处便是纯呼天理没有半丝人欲。这就是儒家十六字真传的“允执厥中”的内涵。宋儒明儒都遵循这一个比道家,佛家要早
一千多年的真传。儒家十六字真传非孔子所产,而是再比孔子还要早一千多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载《尚书--大禹谟》,是我国上古
时期有道明君大舜传禹王的修心之法,也是中华文化经典中记载的最早的心法,早于老子
与释迦心法一千多年,被历代明师高贤称作十六字心法。
人心对声色货利的欲望追求而产生贪嗔痴爱的念头,极大地危害着至善本性(道心),昧天
良于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道心的明度逐渐微小,如乌云蔽日,暗淡无光,从而丧失理智,
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引用)
王阳明立言的宗旨就是要我们通过,把“知”和“行”合起来,克制私欲达到——人心与道心
的合一,俗称“天人合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追求。
“天人合一”来源于伏羲观像法,也就是观察和学习上天之道。以人心合天心工夫——天人合一为此为儒家之道最高之综合原理与最高之相应原理,王阳明“知行合一”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克制私欲以人应天,知行合一和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和“知行合一”是互为表里的,不可分割的,本质上是一回事,王阳明的立志的解释也体现了这一点(《传习录》中说:念念天理就是立志)。
这也就是《大学》所谓“正心修身”的真谛,由此可见王阳明所传承的是一个精神大传统,而不是从佛家道家那里搞来的什么东西。今天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答疑问:大禹谟是东晋梅氏伪作的吗?
答:《大禹谟》十六字那种精神传统不是那个菜鸟都能说出来的,有些人考证来考证去,其实十六字真传的深刻精神内涵并不是那个人能伪造的。
我们天天学圣人之道,可所说的哪有本事像孔子一样深刻?
十六字真传的深刻来自易经文化,后来大师不少,可是那个有那个本事?
直白一点:孔子、孟子这样的中华文化集大成者,状态不好都很难说出“允执厥中”这样的文化精髓,后人才薄,贤能不及圣人远矣!
放假就不再写了,今天为大家接着讲以事为修的真谛。
王阳明的心学离不开一个“以事为修”,动静兼有事,以事为修不神秘、以事为修只在正心。
何为正心?如何才算正心?正心一词出自《大学》,起源应该还是前一讲提到的那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又是这句?是的!《大禹谟》是东晋梅氏伪作的吗?不是,这句话太深、要作假真的太难。
为什么这样说?《易经》中心在哪里?在于一个“中”字,这个中字就是薪火相传的“允执厥中”四个字的核心,整本《易经》的理论基础在这里,你怎么想推翻都是枉然,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从伏羲氏开始这个文化传统历时几千年,那里是某人能够作弊的!这是整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孔子勤奋的学习《易经》,韦编三绝这个典故就来自这里,连孔子都要学习的东西又有谁能杜撰?“允执厥中”是杜撰出来连鬼都不相信,所谓考证只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当多条证据共同成立时这种考证才立得住脚,我从民族文化一条线就足够推翻那种所谓考证了,只要有一方面说不过去、考证的结论便都是错的。
整本《易经》就讲一个字“正”,由正而讲“元亨利贞”,贞则吉。贞就是正,何为正?中就是正,中正其实就是一回事,中正之道既是中庸之道!《易经》之道就是中正之道,《易经》核心就是求真求吉、趋吉避凶,在应事物上求“道”为《大学》“格物致知”,大学就是大道之学,有什么比道还大?中正就是不偏不倚使心无偏私,在应事接物上的要求其实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要做到中正,这就和宋明理学、王阳明扯上关系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并不难理解,这是儒家的修炼理论——人心与道心,日间行事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远离道心,这个根据《易经》贞正则吉的原则那就是很危险的,心不正容易发生不测的危险,所以说人心惟危;于是《大学》这本书我们就要“格物”使道心恢复,朱熹所谓“去人欲存天理”就是从功夫修养这个角度来说的,道家、佛家都要去人欲的,儒家这样也不是特立独行,后人缺乏这方面传统文化修养所以误解朱熹了。
儒家正心不是要“心”静止不动,或四大皆空,王阳明云:“念如何可息,只是正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儒家的以事为修的真谛不是要去念头,而是要正念头,不正心安能入世?
现代人讲解《传习录》很多人讲错了、、、误人匪浅,以自己现代人的见闻来解释《传习录》纯属瞎折腾,原因就是不了解传统文化,因为不了解传统文化所以阳明圣人心学在现代人的手中变成了哲学、心理学、生命之学,王阳明也就变成了伟大的哲学家,心里研究专家,和伟大的生命导师。
我为什么说他们错了?因为现代人读书很少深究文化源头、而只注意说文解字,这也是我在儒教修习群和阳明心学爱好者群,搞这个讲座的原因。他们错在什么地方?例如:
讲王阳明心学中的“立志”,讲阳明心学离不开一个“立志”,这个立志并不是立下一个雄心壮志而是立一个“天理”,曰:“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何为“天理”?在《传习录》中阳明先生解释“天理就是一个未发之中!”何为“未发之中”,“中”前面加个未发这个限定条件是什么意思?和道家那个中是一样的吗?
又得转回到《中庸》一书了,“喜怒哀乐未未发谓之中,发之而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未未发谓之中”,这是儒家的“中”儒家的“中”是一个中正之道!道家中一般分两种:念头不起处即为“中”或道家中派“念头发动处即为中”,有些人以为道家那个“中”就是儒家的“中”那是一个误会,是读书不精的表现。
那么,儒家的中正之道有什么特色呢?《易经》中正之道和《中庸》一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理解阳明先生所谓立志就是立一个天理,天理就是一个未发之中呢?未发之中出自《中庸》一书“喜怒哀乐未未发谓之中”一语,在“未发”前面街上“喜怒哀乐”一语,这就是暗示两点:
A、我们有喜怒哀乐那不是未发之中;
支持的依据:《大学》有云: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未发之中和喜怒哀乐是有很大关系的,是针对喜怒哀乐而言的!我们喜怒哀乐那是情感情感是有偏倚的,而未发则是不偏不倚。《中庸》第十章:子路问强就是最好的证据。
支持的依据: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两则材料都证明,修身在于正心由修身而治国平天下,推己及人就是大学、中庸二书核心,哲学、心理学并不是这两本书的本质,正心在于生命中的不偏不倚的心态,而这一种心态在于格物去欲,回复“本心”(王阳明所谓良知),就是儒家修之道。
具体儒家修习方法如何,实践要到宋儒理学、明朝心学中去吸取营养,体正的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被人告诉只能停留于表面,干脆不说了,阳明心学的几个难点都在这里了,这个讲座不是代替读书而是避免同好走歪路,路当然只能自己走,整个讲座完毕。谢谢儒教修习群的各位朋友和阳明心学爱好者们的支持!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83,12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成语接龙怎么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