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女主角怀孕的科幻片魔幻科幻片基本死不了

求几部好看的魔幻或科幻电影_百度知道  要让人说说中国的科幻电影,估计鲜有人能够张口就喊出来。  前些年刘镇伟倒是重金打造了一部《机器侠》  不过这货明显粗制滥造,《大话西游》和《东成西就》虽然经典,但是到了新世纪,刘导演明显疲于应付女演员,作品差劲。    不过这个机器人倒是很有中国特色。  接下来说一下中国没有好科幻的根本原因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坐等。留名。  火了的话,哥也就火了。
  归根结底中国没有好科幻,是因为中国的大背景不好,大家都不嗨科幻,怎么会有好的科幻作品。  在中国,要说中国的科幻文学,大家能说出几个人的名字?  
  好前面喔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电影真的没部能看的…某些算奇幻不是科幻吧………我现在在补大刘的《三体》…真心好看!!!  
  中国还有科幻片?
别胡言乱语了  玄幻倒是一大把
  估计有人会拿出刘慈欣。  一般读者都喊他大刘。  他写出的科幻技术性很强,很是令人钦佩,看过他作品的人大多都会朝他竖大拇指。  他最新的长篇《三体》据说卖出了40万测,但是相信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中国人目前十分浮躁,根本出不了好作品,但是在上个世纪,中国的科幻氛围却很浓厚,那时也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个不容置喙。  比如《霹雳贝贝》    这虽然是一部儿童作品,但是其内涵与想象已经完爆《机器侠》之流。
  我擦来,好牛逼!楼主能看看我这个是哪个电影的吗?  
  还有一部《大气层消失》,这部电影也很优秀,是冯小宁导演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当年冯小宁还是挺靠谱的,不像现在,意淫出《举起手来》这样的烂作品。葛优葛大爷当年也在其中青涩出演。    百度上的电影简介:人类进入了1990年,距1999年那个世界大灾难的预言越来越近。一起列车劫持案,造成三节黄色罐车的剧毒品泄漏,烧穿了某地区上空的大气臭氧层,使全球的生命危在旦夕。大气卫星临测站发现此情况,紧急组织专家调查污染源,提出控制措施,并严格封锁消息。某住宅楼的一个男孩忽然发现自己能听懂动物语言,他的大白猫告诉他这个可怕的消息,但当男孩告诉人们时,却没人相信。  这能够看得出来,在上个世纪,中国还是挺重视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的,但是为什么到了新世纪,科幻作品越来越少了呢?
  @江湖夜月
16:05:05  我擦来,好牛逼!楼主能看看我这个是哪个电影的吗?    -----------------------------  难道是大名鼎鼎《巨乳娘站僵尸》?
  说起中国的科幻,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倪匡。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卫斯理》和《原振侠》,倪匡作品的想象力很奇特,不过同样,他也是上个世纪的宗师。  而且他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想象虽然奇崛,但是往往缺乏事实依据,他很少能像刘慈欣一样对一项技术做详细地阐述。  这也算是倪匡作品的一个不足。  
  科幻是小孩读物吧?
  窃以为以上科幻除了大刘和大气层消失外外都是软科幻,软得像稀饭一样  另外lz觉得哪种科幻算是好科幻,太空歌剧那种吗?
  留名  
  中国特效不行,现在的中国电影大多是韩国人做的,而科幻更是最需要特效的,所以中国主要是差技术。美国科幻也越来越不行了,再也没有黑客帝国这种好片了,有的只是超级战舰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  
  试问,有多少人有种花的心情?
  何夕,刘慈欣,王晋康...
  楼上几位说的都对,在中国的科幻文学上,刘慈欣、韩松、王晋康都有可谓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刘慈欣,有人称:大刘一人就撑起了中国科幻的那啥啥(忘了原话)。  而且个人很欣赏大刘那种硬硬的科幻,这可能与他工程师的身份有关。  
  科幻不景气,有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对科技的理解和认知不够,像美国,他们的生活似乎每时每刻都跟科技挂钩。  中国近几年有几部所谓的科幻电影,如开头所提的《机器侠》《未来警察》《××》(隐约记得还有那么一两部),都是披着科幻的外衣在讲故事,实际上没有科学技术做内核,是粗制滥造,sb横行。  
  大家知道,科幻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大刘的作品属于硬科幻,而像美国大片《X战警》《变形金刚》实际上都是软科幻。  但是在中国,连一部像样的软科幻都没有,这就不能不让人心寒。  
  画面效果真是以假乱真啊。
  纠正一下 ,我仔细查看了百科上的词条,发觉实际上软硬科幻的分界其实很模糊,大家似乎多软硬科幻的认知很不相同。  在我的感觉里,硬科幻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科学技术支持的作品,每一项科学发明都有其对应的科技。  有人说儒勒凡尔纳是硬科幻的鼻祖,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中大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根据,而且大多数都在后来出了实物。像大型潜水艇、飞机、直升机,通信用到的电报、电话甚至视像电话,还有像日光灯、电视机这些东西。在《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人类还实现了登录月球。  
  说起有技术支持的科幻,最进楼主在新华书店看到一套新书,作者是一名美籍华人。该作者第一次提出了“技术惊疑”科幻的定义。  楼主去网上搜了一下,似乎这套作品还不错。  于是果断买了,现在正在阅读中,前期阅读快感还不错。    他还有一个系列的其他作品《上海,最后时刻》《南极:金乌之战》
  在中国,有一本杂志,相信很多读者都见过。《科幻世界》,当时号称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刘慈欣王晋康等人也是从这么杂志里边出来的。  只可惜自从一个2B主编上任后,导致杂志内讧,现在杂志社虽然重组,但是人走茶凉,作品已经大不如前。  
  支持下,期待后续。
  我看看,是什么科幻
  科幻世界也是中学生读物,不是么?
  回复第9楼(作者:@南山三叔 于
16:06)  还有一部《大气层消失》,这部电影也很优秀,是冯小宁导演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当年冯小宁还是挺靠谱的,……  ==========  这部印象很深啊  主角无奈地把鱼放到一条污染严重的河里,狼犬为救人自我牺牲,这两个情节到现在都还记得。  还有发人深省的开放式结局,当时还是小屁孩的我看完之后心理堵的慌。  
  @银月流华
16:03:41  回复第9楼(作者:@南山三叔 于
16:06)  还有一部《大气层消失》,这部电影也很优秀,是冯小宁导演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当年冯小宁还是挺靠谱的,……  ==========  这部印象很深啊  主角无奈地把鱼放到一条污染严重的河里,狼犬为救人自我牺牲,这两个情节到现在都还记得。......  -----------------------------  不错,童年的记忆。。
  对了,在这里插一下我一直在看的一部美剧。  《危机边缘》,说实话我不知道这部美剧到底算是科幻还是算是悬疑剧。  剧情是两个平行世界的斗争,其中包含了很多高科技的玩意,剧中的主人公还能给出好像很合乎情理的解释。  但是总觉得有些玄。  喜欢这部剧的童鞋可以一起来讨论。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硬科幻。  
  美国本土的侠侠侠侠侠文化我本来就不待见,更何况我们自己还拍这种东西真觉得无聊得很,记得以前电视上看过的蝙蝠侠的一个片段里面有句台词:一个大男人穿成个蜥蜴自以为很cool?真恶心。
  支持,继续
  作为文科生,表示《三体》很好看,但是真难懂。一边读一边恶补各种天文地理基础物理知识……  
  马  
  《三体》难懂的确,这就是硬科幻的杰出代表,但是同时,硬科幻又能带给读者很强的震撼感。比如在三体1里边的“人列计算机”,就生动地模仿了计算机的一些属性。  “冯·诺伊曼双手过顶,庄严地喊道:“奉圣上御旨,计算机启动!系统自检!”  在金字塔的中部,一排旗手用旗语发出指令,一时间,下面大地上三千万人构成的巨型主板仿佛液化了,充满了细密的粼粼波光,那是几千万面小旗在挥动。在靠近金字塔底部的显示阵列中,一条由无数面绿色大旗构成的进度条在延伸着,标示着自检的进度。十分钟后,进度条走到了头。  “自检完成!引导程序运行!操作系统加载!!"  下面,贯穿人列计算机的系统总线上的轻转兵快速运动起来,总线立刻变成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这河流沿途又分成无数条细小的支流,渗入到各个模块阵列之中。很快,黑白旗的涟漪演化成汹涌的浪潮,激荡在整块主板上。中央的CPU区激荡最为剧烈,像一片燃烧的火药。突然,仿佛火药燃尽,CPU区的扰动渐渐平静下来,最后竟完全静止了,以它为圆心,这静止向各个方向飞快扩散开来,像快速封冻的海面,最后整块主板大部分静止了,其间只有一些零星的死循环在以不变的节奏没有生气地闪动着,显示阵列中出现了闪动的红色。”  这样的描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再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刘慈欣其人。  刘慈欣,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曾于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近几天有传言说《三体》的影视版权已经被好莱坞买走,不知道真假。  
  再举硬科幻的一个例子,比如拿上面提到过的钟拓奇的《黄金:48小时》一书,书中就提到过中国的神秘组织“墨龙”在野外发现冠状病毒并进行现场离心研究的过程。实验过程详尽,不可谓不专业。  关凯再看高雅妮,只见她脸上沉静如水,仿佛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手下的是一具同类的尸体。她快速地剔除附在胸骨上的胸大肌,并在第一肋间隙剪开肋间组织,取过刚才放在一边的胸钳,经开口处插入,剪断了第一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各个余下的肋骨,一只镊子伸进胸腔,提起胸前壁,露出略发黑色的肺组织。她用一把钳子小心翼翼地割出几块肺组织,放入无菌托盘,剪碎,然后把它们夹到两个带有红色#1 同样标号的玻璃瓶。  盖上以后,她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说:“你看清楚了吗?就这样操作。”  “行,没有问题。”关凯深知这次事关重大,丝毫不敢马虎。  “我先回去准备,你帮我再取十四个这样的样本回来。”  看到了吗?这就是典型硬科幻的代表。    刘慈欣的《三体》和钟拓奇的《黄金:48小时》一套都可以在当当上买到。
  在硬科幻的影视作品中,《阳光计划》无疑是最硬的一部。其中详细地解释了1号的船长是怎么进入2号的。/1号是怎么毁灭的。/坠入太阳之后的情节。/宇航服的颜色。  
  微博上说大刘的《三体》不是好莱坞买去的,好像有猜测是宝莱坞买的版权。
  被宝莱坞买走?
  马克  
  印象比较深的是流浪地球和六道众生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fero-11 09:09:11  印象比较深的是流浪地球和六道众生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  六道众生是何夕的。。。。
  三体啊,刘磁心,炒得很火。。。。。。。。
  @江湖夜月
09:30:03  三体啊,刘磁心,炒得很火。。。。。。。。   -----------------------------  拜托
  楼上打错的名字笑死我了……  高中时期就一直每期跟同学一起合伙买科幻世界,那时候手头拮据,自己买一本都不舍得,跟同学一人出一半钱然后大家都看,也不错。大学之后就没再看了,听说换了主编,各种斗争各种质量下滑……  大刘的作品从早年的鲸歌开始看到现在的三体,几乎所有作品都看过。最喜欢的有三体、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他的书有些人批有硬伤,不过我那点物理知识也看不出什么硬伤,还有人说人物形象塑造太单薄,人家本来就不是文科出身么,我觉得就凭他那个想象力,宏观的架构,就够我佩服了,人家是什么脑子我是什么脑子啊……  另外还喜欢当年一些经典文,六道众生、一日囚、水星播种、朝闻道等等,还有银河奖的那些得奖作品,记得一篇是写韩信的,真心好看啊……  我反而不希望这些作品被拍成电影。现在国内的电影那叫什么玩意,还是不要破坏这些好作品了,就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自己想象好了。
  @点燃的dj
11:12:12  楼上打错的名字笑死我了……  高中时期就一直每期跟同学一起合伙买科幻世界,那时候手头拮据,自己买一本都不舍得,跟同学一人出一半钱然后大家都看,也不错。大学之后就没再看了,听说换了主编,各种斗争各种质量下滑……  大刘的作品从早年的鲸歌开始看到现在的三体,几乎所有作品都看过。最喜欢的有三体、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他的书有些人批有硬伤,不过我那点物理知识也看不出什么硬伤,还有人说人物形象塑.....  -----------------------------  楼上真科幻迷。。
  求推荐好作品  
  说起来,忘了提一个人,这人叫钱莉芳,她也是从《科幻世界》出来的,代表作是《天意》,去年磨铁又出了她的一本《天命》。  不过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她的这种历史科幻,总感觉有穿越剧的嫌疑。但是也不排除有好这口的读者。  
  @钢铁小猫
11:18:36  求推荐好作品  -----------------------------  楼上发的都不错其实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我怎么觉得都是小学自然课本上的东西啊(全频带阻塞干扰小说自然课本可能没有)但是难道你们都没学过物理吗?还是你们都是学文的?  如果是这样,我还能说什么呢?  当然大刘的成就也肯定有他的独特之处,不然也不会火起来。  我想说的就这些。  呜呼哀哉。。。。。。。。。。。。。。
  我不算科幻迷啦,国外的科幻我都看不下去的,不过,还是很佩服他们那种一科幻就把整个世界都构建出来的气势,甚至还能专门创造一门外星语言。  楼主列的这本天意正是我刚才说的韩信的那篇科幻诶,个人很喜欢!
  @点燃的dj
11:24:34  我不算科幻迷啦,国外的科幻我都看不下去的,不过,还是很佩服他们那种一科幻就把整个世界都构建出来的气势,甚至还能专门创造一门外星语言。  楼主列的这本天意正是我刚才说的韩信的那篇科幻诶,个人很喜欢!  -----------------------------  你可以看下她最新的《天命》,这次是讲苏武的。
  @江湖夜月 54楼
11:22:43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我怎么觉得都是小学自然课本上的东西啊(全频......  -----------------------------  说是小学太夸张了吧,什么小学教育会涉及弦论和量子物理啊?
  而且我补充说明一下,既然是科幻,不是科普,那么技术方面肯定是会有想象和不现实的东西加进去。可能楼上是研究物理的,会看出很多毛病,这个我承认我水平不高,物理就当初高中学的那点,也都还给老师了。我觉得好,是因为我认为大刘有一种很宏观的意识。比如球状闪电,我确实不懂他写的那些量子物理的东东,但是看他的书,感觉就是从一个点出发,条分缕析地展开,铺陈,最终把一个很宏观很庞大的世界展示给我们。很大气,我就是喜欢他这种大气。
  @点燃的dj
11:32:43  @江湖夜月 54楼
11:22:43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  -----------------------------  嗯,是的,小学自然课本没有涉及弦论和量子物理,我指的是小学自然课本已经将球状闪电等很多物理知识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指在引起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就是引申。  为什么接受相同的教育而有些学生聪明,就是因为有极少数的人会看到现象追求本质的存在,也就是追根究底。而有些人,只是看到表面而已。当然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并没有学多少,只是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慢慢理解,同时也懂得了小学为什么会有自然这本书的用意。  我在想,大刘的作品,阅读群肯定不会是小学生,至少是初中生吧。所以我从这个方面考虑,感觉这种理论并不新鲜而已。
  真有意思 在娱乐八卦开八科幻..............这违和感...
  大气层消失当时看的挺带感的
  能说外国科幻不?  国内的实在是料不多 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  最近有个三体 小火一把
希望这个种子能在10年后开花结果 目前依然不看好中国科幻事业的未来  还有软硬科幻分解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魔幻科幻其实是归于一类的.   参考这句话:魔法只是人类还不能解释的高科技罢了. 就好理解了.  上古的各种神话传说 你要是从科技的角度也能解释个一二 当然是不严谨的 但是正好是科幻文学大有用武之地啊 LZ提到的钱立方就是典型代表啊 国外的就更多了 圣经各种各样的演绎和解释 都挺带感的  我感觉这帖子难火 板块不对啊  哎 作为自封的资深科幻迷 出点儿力吧~
  膜拜大刘!!!!
  [发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科幻,连黑猫警长都拍不下去的地方。。。。。。。。。。。。。  看动画片都觉得伤害他们幼小心灵的地方。。。。。。。。。。。。。
  当年真心喜欢《科幻世界》啊……但是后来,你懂的……o(╯□╰)o  
  作者:南山三叔 回复日期: 11:19:34  回复
  说起来,忘了提一个人,这人叫钱莉芳,她也是从《科幻世界》出来的,代表作是《天意》,去年磨铁又出了她的一本《天命》。  不过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她的这种历史科幻,总感觉有穿越剧的嫌疑。但是也不排除有好这口的读者。  ======================  我买了这本书,然后非常可惜我的钱钱啊。  感觉是穿越言情!!还YY韩信喜欢自己!!我靠啊!!!
  @星宇星雨
12:18:24  当年真心喜欢《科幻世界》啊……但是后来,你懂的……o(╯□╰)o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看《科幻世界》看了十多年……现在啊,咱俩握个手……  大刘的《三体》真是太棒了,到第三部的时候简直看到要流泪,怎么会有人把科幻写的这么硬,还不乏文学色彩的。  中国的教育太不承认科幻了,上学的时候老师不让看,上班了一说起科幻,好多人脑海里的公式就是科幻=玄幻=穿越,拜托,你们是多没有童年啊……
  @江湖夜月
11:22:43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我怎么觉得都是小学自然课本上的东西啊(全频带阻塞干扰小说自然课本可能没...........  -----------------------------  真心觉得您别看科幻了……  另外麻烦打成刘慈欣行么,搜狗都能自动生成这个名字
  @2-06-11 12:05:36  大气层消失当时看的挺带感的  能说外国科幻不?  国内的实在是料不多 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  最近有个三体 小火一把 希望这个种子能在10年后开花结果 目前依然不看好中国科幻事业的未来  还有软硬科幻分解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魔幻科幻其实是归于一类的.......  -----------------------------  主要是觉得天涯没板块是专门发科幻的吧,那些板块都门可罗雀。。
  @mi_piaci
13:12:41  @江湖夜月
11:22:43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我...........  -----------------------------  这里还有蛮多的大刘粉丝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搜狗打出来的就是刘磁心,我打名字一般不一次性打出来,都是先打出来姓,古人讲究,姓和名,于是我就先打了刘,然后是磁心,搜狗出来的就是第一个是磁心,最后是慈心,如果伤害到大刘粉丝们,还请你们体谅我打字的方式。没有恶意,之前我也是对大刘所做出的成就予以肯定的。虽然不是他的粉丝,也不是水军。我只是站在中国科幻的角度上评判而已,我觉得真正的科幻应该是软科幻,而不是硬科幻。  不知你们懂否?
  其实我还一直在追一部英剧,叫《神秘博士》。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它是英国著名长寿剧,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播至今。  这部剧是我最喜欢的,并且没有之一。  大家如果看过,可以来跟楼主讨论。  
  @南山三叔
15:49:35  在中国,有一本杂志,相信很多读者都见过。《科幻世界》,当时号称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刘慈欣王晋康等人也是从这么杂志里边出来的。  只可惜自从一个2B主编上任后,导致杂志内讧,现在杂志社虽然重组,但是人走茶凉,作品已经大不如前。    .....  -----------------------------  初中最爱看的杂志~~  好久没看了,很怀念啊
  @点燃的dj
11:12:12  楼上打错的名字笑死我了……  高中时期就一直每期跟同学一起合伙买科幻世界,那时候手头拮据,自己买一本都不舍得,跟同学一人出一半钱然后大家都看,也不错。大学之后就没再看了,听说换了主编,各种斗争各种质量下滑……  大刘的作品从早年的鲸歌开始看到现在的三体,几乎所有作品都看过。最喜欢的有三体、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他的书有些人批有硬伤,不过我那点物理知识也看不出什么硬伤,还有人说人物形象塑.....  -----------------------------  对对,是钱莉芳的天意,爆好看。
  @尼玛改毛密码啊
12:44:07  @星宇星雨
12:18:24  当年真心喜欢《科幻世界》啊……但是后来,你懂的……o(╯□╰)o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看《科幻世界》看了十多年……现在啊,咱俩握个手……......  -----------------------------  对对对,上初中爱死科幻了,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玄幻之类的书就泛滥了,什么穿越,盗墓。  哎,科幻世界就那么没落了
  中午把钱莉芳的新作《天命》下载来看了一遍,感觉不太好。没有当时看天意的那种惊艳。这本书的设想还是可以的,但是那个叙事方式非常没有代入感,好像是几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人身上似的,说话方式也太现代了。整本书是古代背景,但是完全没有古风。另外,对于整个设想的推理,关于商代真相的描写,也让人觉得相当生硬,牵强,没有说服力。要评论,只能说:想象比较大胆吧……
  @江湖夜月 70楼
14:00:28   这里还有蛮多的大刘粉丝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搜狗打出来的就是刘磁心,我打名字一般不一次性打出来,都是先打出来姓,古人讲究,姓和名,于是我就先打了刘,然后是磁心,搜狗出来的就是第一个是磁心,最后是慈心,如果伤害到大刘粉丝们,还请你们体谅我打字的方式。没有恶意,之前我也是对大刘所做出的成就予以肯定的。虽然不是他的粉丝,也不是水军。我只是站在中国科幻的角度上评判而已,我觉得真正的科幻应......  -----------------------------  那能不能说的更具体点,为什么你觉得软科幻比硬科幻好呢?纯探讨的~
  @ztqxyz
16:32:24  科幻是小孩读物吧?   -----------------------------  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终结者,阿凡达都是儿童片。
  @点燃的dj
14:18:51  中午把钱莉芳的新作《天命》下载来看了一遍,感觉不太好。没有当时看天意的那种惊艳。这本书的设想还是可以的,但是那个叙事方式非常没有代入感,好像是几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人身上似的,说话方式也太现代了。整本书是古代背景,但是完全没有古风。另外,对于整个设想的推理,关于商代真相的描写,也让人觉得相当生硬,牵强,没有说服力。要评论,只能说:想象比较大胆吧……   -----------------------------  实话告诉你,这本书我买了,但是到现在还没看。。。
  @南山三叔 79楼
14:26:05   实话告诉你,这本书我买了,但是到现在还没看。。。  -----------------------------  那我脚着你买书的钱可有点亏……  p.s 天涯其实有一个版块是最适合楼主你发这个科幻帖子的,但是呢,也是最不适合的。。。那个版块叫做:科幻奥秘~是不是很合适?但是那个版块滴人实在是太少啦,都不在主版,在天涯别院。。。我知道那个版块是因为他们的版主峻舞涛SAMA,有一次跑到娱乐八卦来开了个帖:人类怎样能不被动物吃掉~还占据了八卦头条呢……
  @点燃的dj
14:31:05  @南山三叔 79楼
14:26:05  实话告诉你,这本书我买了,但是到现在还没看。。。  -----------------------------  那我脚着你买书的钱可有点亏……  p.s 天涯其实有一个版块是最适合楼主你发这个科幻帖子的,但是呢,也是最不适合的。。。那个版块叫做:科幻奥秘~是不是很合适?但是那个版块滴人实在是太少啦,都不在主版,在天涯别院。.....  -----------------------------  我这帖子应该起名叫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外星人吃掉。。
  楼主你这就不继续八了嘛?不如再给我们科普一下国外科幻的流派啊,发展,代表人物和名作呗~~~  我看的国外科幻很少,那种魔幻的指环王之类应该不算在内吧~话说老外就是西方思维,写个科幻,方方面面都设想了,连语言都给创造了。。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从外面书摊租了一本破书,里面有一篇我至今还记得,写的是在一个外星球上,一个依附于笛子而延续生命的种族,要有人来吹笛子才会复活,同时会剥夺吹笛人的精神力,这个种族的生命非常绚丽而短促,时间流极快,吹一晚上笛子他们就活一辈子了,有很强的能力,没有什么实体,主要就是精神力的形态吧。但是这个种族很没有道德,他们的生存建立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因为吹笛时间过久就会导致变成白痴,力竭而死……而且吹笛的人往往都会沉溺在那个世界里不能自拔……这部小说我后来一直想找来再看一遍,但是死活也不记得名字和作者了……
  @点燃的dj
14:19:54  @江湖夜月 70楼
14:00:28  这里还有蛮多的大刘粉丝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搜狗打出来的就是刘磁心,我打名字一般不一次性打出来,都是先打出来姓,古人讲究,姓和名,于是我就先打了刘,然后是磁心,搜狗出来的就是第一个是磁心,最后是慈心,如果伤害到大刘粉丝们,还请你们体谅我打字的方式。没有恶意,之前我也是对大刘所做出的成就予以肯定的。虽然不是他的粉丝,也不是水军.....  -----------------------------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Hard SF)而软科幻(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则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  从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硬科幻属于教科书式的科幻小说,而软科幻视角则更广阔。  每一种东西的内核都存在于其生命力,每一部经典的软科幻都有持久的生命力供人们去挖掘,而硬科幻相对则狭隘。  当然硬科幻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比较有生命力的,比如《海底两万里》《从地球到月球》但是纵观现在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十之八九都是软科幻作品,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软科幻较硬科幻是更具人文特性。
  @点燃的dj
14:43:10  楼主你这就不继续八了嘛?不如再给我们科普一下国外科幻的流派啊,发展,代表人物和名作呗~~~  我看的国外科幻很少,那种魔幻的指环王之类应该不算在内吧~话说老外就是西方思维,写个科幻,方方面面都设想了,连语言都给创造了。。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从外面书摊租了一本破书,里面有一篇我至今还记得,写的是在一个外星球上,一个依附于笛子而延续生命的种族,要有人来吹笛子才会复活,同时会剥夺吹笛人的精神力,这个.....  -----------------------------  我×,你这个简介看的我也好感兴趣啊,弄得我也想看了。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上面我说的《神秘博士》,这部剧很神奇的。  里边也有各种各样的种族。  我举个例子,其中有一集,描述了这样一种物种,当你看着它的时候,它会变成雕像,当你眼睛挪开的时候,它就有了生命,只要让它一触碰到你,你的时间就会被他夺走。所以面对它唯一的办法,盯着它别眨眼,因为只要你一眨眼,你就消失了……  牛不?
  神秘博士我看过几集的~不过你说的这个我没看过,有空再追一追!
  好吧,现在光在纯文字了,不好。  《星球大战》是科幻史上的经典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物,很多东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一样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星战》的诞生,绝对在科幻电影史上有这划时代的意义。以至于现在这部电影还为科幻迷们所津津乐道。  不过给LZ留下影像最深的还是那把激光剑。据说现在美国已经有和这玩意非常近似的产物了。  
  @江湖夜月 83楼
14:48:26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Hard SF)而软科幻(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则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  从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硬科幻属于教科书式的科幻小说,而软科幻视角则更广阔。  每......  -----------------------------  这样啊,那我明白了。那软科幻显然是比硬科幻好写,情节好展开,对于人物啊,环境啊、心理什么的也会有更多的着笔与挖掘。如果要拍成电影,肯定也好拍一些,会有很炫的特技,很炫的画面。但是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喜欢硬科幻,因为硬科幻给人的感觉会很踏实,实在,而且对于我这种物理菜鸟读者,会觉得很高杆啊,高科技,自然会很有兴趣,感觉作者特牛,能写出硬科幻的作者一定也是理工学科水平很高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薄弱点,文笔没那么华丽,但是思维会很严谨,哪怕情节会出现科技上的硬伤。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软科幻就好像是小夜曲,浪漫曲,而硬科幻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
  @茶茶是个好姑娘
14:11:22  @尼玛改毛密码啊
12:44:07  @星宇星雨
12:18:24  当年真心喜欢《科幻世界》啊……但是后来,你懂的……o(╯□╰)o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  我也是《科幻世界》从初中陪到高中,后来就慢慢地放弃了————
  @南山三叔
15:11:28  好吧,现在光在纯文字了,不好。  《星球大战》是科幻史上的经典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物,很多东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一样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星战》的诞生,绝对在科幻电影史上有这划时代的意义。以至于现在这部电影还为科幻迷们所津津乐道。  不过给LZ留下影像最深的还是那把激光剑。据说现在美国已经有和这玩意非常近似的产物了。    .....  -----------------------------  楼主~告诉你个好消息哈,我刚找到我说的那本笛子生命的小说了。以前没有好好找,刚才仔细搜了一下,搜到了。叫做《死亡曲》或者《死亡之曲》,作者是西德尼.范.西奥克。链接贴在下面:  /read/book/10/70377?vip=0
  @点燃的dj
15:58:44  @南山三叔
15:11:28  好吧,现在光在纯文字了,不好。  《星球大战》是科幻史上的经典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作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物,很多东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都不一样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星战》的诞生,绝对在科幻电影史上有这划时代的意义。以至于现在这部电影还为科幻迷们所津津乐道。  不过给LZ留下影像最深的还是那把激光剑。据说现在美国已经有和这玩意非常近...........  -----------------------------  一定会看的!
  我来说一说吧,科幻,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合理的不合理的,都算,其中,对未来社会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欧美科幻小说一般还是以议会为主体,三权分立比较清晰。但放到中国就不太好办了,还是几个常委说了算吗?或者共产主义社会?关键老马也不知道哪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或者是具有地球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银河系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以,未来的事不好说啊,你可以看看,中国现在哪有描述未来的小说,猜想。全是穿越,回古代找存在感,是小说家的想象力不够吗?肯定不是,在中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点燃的dj 87楼
15:22:01   这样啊,那我明白了。那软科幻显然是比硬科幻好写,情节好展开,对于人物啊,环境啊、心理什么的也会有更多的着笔与挖掘。如果要拍成电影,肯定也好拍一些,会有很炫的特技,很炫的画面。但是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喜欢硬科幻,因为硬科幻给人的感觉会很踏实,实在,而且对于我这种物理菜鸟读者,会觉得很高杆啊,高科技,自然会很有兴趣,感觉作者特牛,能写出硬科幻的作者一定也是理工学科水平很高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塑......  -----------------------------  呵呵,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软科幻比硬科幻好写,这句话我不同意。怎么说呢,软科幻无乱是整体结构还是人物形象以及场景,到最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我是说好的软科幻。楼主前面提到一本钟拓奇的书南极:金乌之战和黄金:48小时。这两本算是软科幻,我之前读过,整体感觉不错,不论是观点,还是整体的结构等等,处理的都相当不错,算得上是精品。  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比较一下软科幻和硬科幻。
  @南山三叔
15:47:06  归根结底中国没有好科幻,是因为中国的大背景不好,大家都不嗨科幻,怎么会有好的科幻作品。  在中国,要说中国的科幻文学,大家能说出几个人的名字?    -----------------------------  倪匡
  最近那个电影《李献计历险记》能算科幻吗?  还有本书叫《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应该也能算科幻,特别有意思。
  @点燃的dj
11:32:43  @江湖夜月 54楼
11:22:43  哦,是打错了,不过我觉得刘磁心这个名字还真不错。  话说大家直呼大刘作品如何如何好的时候,我先到网上看了看,心想好的话就去书店买本,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好书一定要捧在手中阅读,不然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算不读,拿着本书摩挲几下也是不错的享受。  不过我对刘磁心不是很感冒啊,他的书读起来像是读教科书,楼上说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  -----------------------------  @江湖夜月
11:40:38  嗯,是的,小学自然课本没有涉及弦论和量子物理,我指的是小学自然课本已经将球状闪电等很多物理知识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指在引起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就是引申。  为什么接受相同的教育而有些学生聪明,就是因为有极少数的人会看到现象追求本质的存在,也就是追根究底。而有些人,只是看到表面而已。当然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并没有学多少,只是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大学,慢慢理解,同时也懂得了小学为什么会有自然这本书.....  -----------------------------  这是欣赏角度的问题,我对那些相爱相杀的肥皂剧中的感情纠结也没什么兴趣。  的确球形闪电本身没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可是在此之前没人在科幻小说中详细描写球形闪电的性质,选择性能量放射,也没有人“发现”球形闪电是一个漂浮在宇宙中的宏电子。  通常来说,欣赏科幻小说仿佛欣赏一辆跑车,对于很多人可能只是外形和价格或者车震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有的人却对其内部结构引擎感兴趣。精密的构造本身就是美,不需要其外观上符合流线型或者有很靓丽的颜色。  也可以说科幻和科学研究有类似的地方,都有观察研究的必要。只是科幻的观察对象是超现实的,更加梦幻一些。
  @点燃的dj 87楼
15:22:01   这样啊,那我明白了。那软科幻显然是比硬科幻好写,情节好展开,对于人物啊,环境啊、心理什么的也会有更多的着笔与挖掘。如果要拍成电影,肯定也好拍一些,会有很炫的特技,很炫的画面。但是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喜欢硬科幻,因为硬科幻给人的感觉会很踏实,实在,而且对于我这种物理菜鸟读者,会觉得很高杆啊,高科技,自然会很有兴趣,感觉作者特牛,能写出硬科幻的作者一定也是理工学科水平很高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塑......  -----------------------------  @江湖夜月
22:24:55  呵呵,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软科幻比硬科幻好写,这句话我不同意。怎么说呢,软科幻无乱是整体结构还是人物形象以及场景,到最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我是说好的软科幻。楼主前面提到一本钟拓奇的书南极:金乌之战和黄金:48小时。这两本算是软科幻,我之前读过,整体感觉不错,不论是观点,还是整体的结构等等,处理的都相当不错,算得上是精品。  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比较一下软科幻和硬科幻。  -----------------------------  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来说,如果不能把科学的幻想作为核心的话,那么就根本称不上科幻。很多人还是在以传统文学的观点来看科幻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软科幻”在中国这么吃香,中国的科幻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并且除了银河系漫游指南,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品(包括大刘的)没有一篇是软的!  对于传统文学来说,人物可能是主要需要描写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是道具。然而对于科幻小说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由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矛盾等等才是主要描写对象。人物纯粹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道具,同时如果过于注重描写个体而忽视了整体就会丧失观察和描写的客观性,矛盾由整体缩小到个体也就丧失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美。所以一般科幻小说中的人物看起来个性过于鲜明,并且很少有令人难忘感慨万千的形象--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所谓的软科幻在我来看就好像杀马特族一样,明明蹲在马路牙子上非说自己在布拉格广场。软科幻就是用传统文学的方法来写类型小说,结果科幻就成了外衣而不是灵魂,这样,无论中国出了多少“软科幻作家”,中国的科幻都没有发展。同时你可以注意到,那些写软科幻的小说家其实也经常写奇幻言情之类的东西,所谓“软”只是因为他们无法写出科幻的内涵而已。没有一个优秀的,正常的科幻作家会那样做。  可能写得你不爱看,不过我想真心喜欢科幻小说的人会明白的。
  @点燃的dj 87楼
15:22:01   这样啊,那我明白了。那软科幻显然是比硬科幻好写,情节好展开,对于人物啊,环境啊、心理什么的也会有更多的着笔与挖掘。如果要拍成电影,肯定也好拍一些,会有很炫的特技,很炫的画面。但是一定还会有很多人喜欢硬科幻,因为硬科幻给人的感觉会很踏实,实在,而且对于我这种物理菜鸟读者,会觉得很高杆啊,高科技,自然会很有兴趣,感觉作者特牛,能写出硬科幻的作者一定也是理工学科水平很高的人,这样的人有可能塑......  -----------------------------  @江湖夜月
22:24:55  呵呵,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软科幻比硬科幻好写,这句话我不同意。怎么说呢,软科幻无乱是整体结构还是人物形象以及场景,到最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我是说好的软科幻。楼主前面提到一本钟拓奇的书南极:金乌之战和黄金:48小时。这两本算是软科幻,我之前读过,整体感觉不错,不论是观点,还是整体的结构等等,处理的都相当不错,算得上是精品。  有时间你可以去看看,比较一下软科幻和硬科幻。  -----------------------------  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来说,如果不能把科学的幻想作为核心的话,那么就根本称不上科幻。很多人还是在以传统文学的观点来看科幻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软科幻”在中国这么吃香,中国的科幻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并且除了银河系漫游指南,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品(包括大刘的)没有一篇是软的!  对于传统文学来说,人物可能是主要需要描写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是道具。然而对于科幻小说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由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矛盾等等才是主要描写对象。人物纯粹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道具,同时如果过于注重描写个体而忽视了整体就会丧失观察和描写的客观性,矛盾由整体缩小到个体也就丧失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美。所以一般科幻小说中的人物看起来个性过于鲜明,并且很少有令人难忘感慨万千的形象--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所谓的软科幻在我来看就好像杀马特族一样,明明蹲在马路牙子上非说自己在布拉格广场。软科幻就是用传统文学的方法来写类型小说,结果科幻就成了外衣而不是灵魂,这样,无论中国出了多少“软科幻作家”,中国的科幻都没有发展。同时你可以注意到,那些写软科幻的小说家其实也经常写奇幻言情之类的东西,所谓“软”只是因为他们无法写出科幻的内涵而已。没有一个优秀的,正常的科幻作家会那样做。  可能写得你不爱看,不过我想真心喜欢科幻小说的人会明白的。
  不清楚怎么归类一部作品,在我看来硬的部分是基础,软的部分是灵魂,软也好硬也好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看作者故事构架决定比例。偏软一点的作品可以是描述奇幻、探讨特定环境下的人和生命,偏硬的作品可以是完整构建另一种理论、创造另一种世界、或者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可能性  无论哪种都不会妨碍创作出好的作品,成功的片子里不乏各种类型,反而,脱离一方或者比例失衡才是问题。  比如天意那个我几乎已经不记得情节,只得当时的印象是在仅有的一点科技背景下的长篇古装剧,这个问题和国内拍恐怖片、动漫的水平问题有些类似  而以前科幻世界上看到的一些技术性科幻,又似乎过度追求尖端理论的拓展,以至于后来我看到老是弦啊量子啊就两分钟跳过,而且有些理论性过强的文章并不适合拍成影视作品  不好意思的说三体还有球状闪电的情节我也没记住多少。。。可能看太快了。不过我还记得家里箱底翻出来的一本“飞向人马座”,小时候看了好几遍
  @ztqxyz
16:32:24  科幻是小孩读物吧?  -----------------------------  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终结者,阿凡达都是儿童片。  这么说,中国的科幻都是小孩读物,不是么?举个例子说中国成年人喜欢的科幻故事?南派三叔写的不是科幻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幻天使男主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