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柏子塔白子塔的来由

东山老米酒_百度百科
东山老米酒
东山老米酒主要产于麻城市东部山区的木子店、东西城等地,故又叫麻城老米酒。东山老米酒系用糯米和特制酒曲酿造而成,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胃营养价值丰富,还具有健脾胃,舒筋络,消痛化瘀的功能。配以中草药,还能祛治风湿,医治瘫痪。因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东山老米酒来由
因东山老米酒主要产于麻城市东部山区的木子店、东西城等地,故又叫麻城老米酒,其中的品牌产品有木子店老米酒。麻城东山老米酒,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麻城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千百年来,麻城山民以烤篼子火、饮老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在民间,流传着“老米酒、篼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东山老米酒是麻城市东部山区的木子店、东古城等地用糯米酿造的一种特殊醇酒,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胃,淡而不乏后劲。经有关部门化验,该酒含有多糖及还原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以及钙、钠、镁、锌、锰、铁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相当丰富。老米酒与人们的生活非常密切,当地素有“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数我”的说法。东木山区年产老米酒六、七千吨,品种也由头酒”、“壶子”发展到桂花酒”、“桃春酒”等十余种,远销、、等地。
东山老米酒制作方法
东山米酒是精选上等糯米,以纯净的山泉水质,独特的绿色植物酒曲,经自然发酵而成,酒色似海棠香如蜜。东山人酿酒的用料都很普通,曲药,采自山中;糯米,自家出产;水,山中清泉;木馔、缸翁、酒坛也都是用山木和黄土制造出来的。但东山米酒比邻近其它地方酿出的米酒不一样。它的香没有任何造作感,十分自然。东山人常以陈酒勾新酒,将米酒放在酒糟里酝酿,然后窖藏,三年,五年。只有贵客来了,主人才舍得端出拳头大的一小壶来。[1]
.中国特产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一位农村低保户的感谢信_麻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6,128贴子:
一位农村低保户的感谢信收藏
在此寒冬腊月之际,麻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武汉长江大学的领导一行,给我们送来钱、粮、衣、物,我们倍感温暧!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感激之情!在此我作为农村低保户说说心里话,虽然我们目前有些困难,但那是暂时的,我们有新一界的市委、市政府好的领导班了,好的领导集体,他们抓发展、重民生,真抓实干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还有我们背靠党的基层保垒--村委会、村支部,以及全市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一定能突破难关,战胜困难,过一个美满和祥和的春节,在此我代表全市城镇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祝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
闫家河镇白子塔村 郑荣花
我觉得送钱最实际,送粮、衣、物这些东西,他们采购的时候还要吃回扣呢
有心、有情最重要!!!
2楼; 真是实诚人啊, 那爱心总要领导号召吧. 不然各部门行业捐爱心款哪来?
回复:4楼爱心无衡量,真情无价高
说的好, 要的就是这感觉.
写的不好,错了一个字,掉了一个“!”号
回复:2楼你真实际&&&&
什么都能扯上回扣
贪污什么的&&
用的着这样么&&
回复:8楼无聊的人不要理,无心的人不要回!
应该是感谢纳税人吧
雪中有人送碳,不是人人都有体会的吧!我们首先要感谢那些雪中送碳的人!
回复:8楼回复:9楼我只是表达下自己的观点,我不是个反社会反政府的人,只是觉得“领导一行”的慰问不要总是在过节的时候进行一系列的作秀演出。关爱人民,重视民生要表现在平时。
人民的党,人民的政府,只有党才会体惜民情,为民办实事,感谢党,感谢政府!
好事,不错现在的政策都是好啊!过年过节都有钱发感谢共产党啊!比之前的那邓什么的好好多了。
我也是共产党。
回复:12楼可以理解,呵呵。说的没什么不妥,送钱的确是最实际的,意思也是要表表的,秀秀更健康。O(∩_∩)O哈哈~
回复:12楼关爱人民,重视民生要表现在平时。&&&&&&&&&&&&&&&&&&&&
尤其是你这句话说的蛮好,所以再顶一下。
你们看这个低保对象家里还有电脑、装有网线,生活水平不错啊!!麻城的村镇每年扶贫慰问对象都是什麼人啊????
回复:17楼好长时间冒看到你活跃咧
回复:18楼有电脑、装有网线算什么,还有奔驰骄车、冰箱、彩电、千万巨资、豪华别墅一套,在一周前用“火”车送给一位远行的朋友。
楼主:长江大学是在荆州好不好,什么时候跑到武汉去了克?
让人民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领导追求的目标,祝领导节日快乐,阖家团圆,步步高升。
杯水车薪,望再接再厉
回复:13楼你真是一条狗 本性难改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热门政府机构品牌黄州和黄冈县地名的历史来由
黄州和黄冈县地名的历史来由
 关于黄州  ①隋开皇开皇5年(公元585年),废齐安郡改为黄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南安县为黄冈县,县治黄州城(今武汉新洲区邾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改黄州为永安郡,设黄冈县。  ②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年),改永安郡为黄州,置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统黄、蕲、亭、南司四州,仍设黄冈县,州、府、县并治于新洲。唐僖宗中和时移今治所在的禹王城,至此一直为历代郡、府、州治所。  ③天宝元年(742年)改黄州为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黄州,领黄冈、黄陂、麻城3县。  ④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黄州路,治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市),属河南江北行省。  黄州和黄冈县地名的历史来由  新洲现元末时期天完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新洲文物所人员现场考证。通讯员 王东升 摄  ⑤元末为徐寿辉红巾军根据地,新洲境内邾城龙桥村发现了天完国驸马汪贤行与公主徐寿辉女儿徐氏合葬墓[新闻来源]。徐寿辉为罗田人,带领红巾军攻克蕲水后,建立了天完政权,被拥举为帝,后遭部将陈友谅杀害。陈友谅相继杀害天完大将赵普胜、领军元帅倪文俊和天完皇帝徐寿辉后,自立为帝,一面抗元、一面与朱元璋作战,邾城便成了战时陈友谅政权的陪都[详情]。  ⑥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攻占武昌及湖北各地;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改为府,治黄冈县(辖区为今黄州区、团风县和武汉市新洲区),属湖广行省。  ⑦清属湖北省,下辖黄冈县、黄安县(今红安县)、麻城县(今麻城市)、罗田县、蕲水县(今浠水县)、广济县(今武穴市)、黄梅县和蕲州(今蕲春县),至1912年废。  关于黄冈县  ①1929年:黄冈县城迁往团风(今团风县团风镇)。  ②1932年:县城回迁黄州。  ③1949年:隶属于黄冈专署(后改为黄冈专区、黄冈地区),专署驻黄州镇,县城则再迁团风镇。  ④1951年:县境西部划出,分设新洲县(今武汉市新洲区)。  ⑤1955年:县城复迁黄州镇。  ⑥1983年:黄州镇划归新设立的地级鄂州市,改设鄂州市黄州区;同年,新洲县由黄冈地区划归武汉市。  ⑦1987年:撤消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  ⑧1990年:撤消黄冈县,改设县级黄州市,「黄冈县」遂成为历史名词。  ⑨1996年:撤消黄冈地区和县级黄州市。黄冈地区改设地级黄冈市,市政府驻黄州;原县级黄州市则一分为二,南部设黄州区,北部设团风县,均隶属于新的地级黄冈市。  北周始设黄州、蕲州两州。唐天宝元年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乾元元年,复改两郡为两州。明洪武十一年,蕲州归属黄州府管辖,与黄州合称黄州府,属湖广布政司,治所即今之黄州区。嘉靖四十二年,划黄冈、麻城、黄陂三县各一部,置黄安县。由于历代沿革变迁,是以黄冈别有齐安、黄郡、蕲黄、楚黄诸多称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湖北各县市地名的来由 - 今日头条()
湖北简称鄂。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宋初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元代江南部分属湖广行中书省,设有荆湖道宣慰司,简称“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命名,因省会武昌在唐、宋时称鄂州,故亦简称“鄂”。武汉市: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合流处。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置武汉市,取三镇首字为名。黄陂县(现黄陂区)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北,滠水流域。据唐代《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驻,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来由也”。一说源于三国时期,“黄”指黄祖兴建的城垣“黄城”,“陂”指武湖。黄陂为黄城和武湖的合称。北周置黄陂县。新洲县(现新洲区)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东北,长江北岸。1951年由黄冈县析置。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洲,又名旧州。”唐末因地处举水冲积平原,在“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襄阳市在湖北省北部,汉置襄阳县,1950年以襄阳、樊城两镇合并置襄樊市,取二镇首字为名“襄樊”。2010年又更名为襄阳市。老河口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清康熙年间称新镇,因地当汉江故道之口,也称老河口镇。1951年以老河口镇设市。枣阳市在湖北省北部,滚河上游。与河南省相邻。据《元和郡县志》:“后周改襄乡县曰广昌县。隋初郡废,寻避太子讳,改广昌县曰枣阳县,因枣阳村以为名也。”1988年设市。襄阳县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与河南省为邻。据《今县释名》:“应劭曰,在襄水之阳,襄水今名疏水,为汉水之流。”后因襄樊市更名为襄阳,故襄阳县为如今的襄州区。南漳县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南漳县。据乾隆《襄阳府志》:“漳水,县南一百里,源出荆山。县之立名以此。”又据《明史》:“南有漳河,流入当阳县,合于沮水。”谷城县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据《水经注》:“谷城县因古谷国而得名,……春秋谷伯绥之邑也。”宜城市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据《今县释名》:“本鄢,为楚之别都,有鄢城汉惠帝改今名,有鄢水,一曰夷水,桓愠父名彝,改曰蛮水。”宜城似由夷水得名。1994年设市。保康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侧。北周置永清县。据《保康县志新纂》:“赵宋太祖时置保康军,邑名始此。”明因以置保康县。保康,永保安康之意。十堰市在湖北省西北部。清置十堰堡。保北有牛头山,为百二河发源地,北流入江汉。居民利用百二河拦水筑堰,共有头、二、三、四、五、六个堰,另外还有四堰。在头堰符近设了一个管理水利的机构,驻地名为十堰,意在标示管理范围。十堰以此得名。1969年设十堰市,1973年改为省辖市。丹江口市在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水库南岸。1983年设丹江口市,均县撤销并入。因临丹江下游的丹江口水库,得名。郧县在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河南省相邻。古郧子国地,汉为郧关,属长利县,蜀先主封申躭为郧乡侯即此,晋因置郧乡县,因郧乡得名。元改郧县。竹山县在湖北省西北部,邻接陕西省。据《今县释名》:“西魏置,有黄竹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黄山岭,山上竹色皆黄,县以此名。房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以四川省(即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为邻。古房国地。隋置房州,据《元和郡县志》:“县西南有房山,有石室如房,因名”,明置房县。郧西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据《郧西县志):明成化十二年,设郧西县.郧西因在郧县之西而得名.竹溪县在湖北省西北部,与四川(今重庆,天津四注)、陕西省为邻。明置竹溪县。据《竹溪县志》:“竹溪因城西五里竹溪河得名。荆州市在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唐代始称沙头、沙头市,简称沙市。其意为沙洲顶端的集市。1949年设市,故在沙市之后又加“市”字。1994年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1996年荆沙市改名为荆州市,取古荆州为名。石首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与湖南省为邻。晋置石首山。据《今县释名》:“石首山在县东,江滨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洪湖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1951年成立洪湖县,以境内最大湖泊洪湖得名。1987年县改市。监利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监利县。据《湖广总志》:“地富鱼稻”,于是东吴便“邻官监办”,以图鱼、稻之“利”。公安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左将军刘备号称“左公”,立营油河口,领荆州牧,“邑赖以安”,置公安县,晋改江安县,南北朝复置。松滋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长江南岸。据《今县释名》:“汉置松兹县,在庐江郡,此县地为汉南郡之高成县,东晋咸康中,以庐江郡松兹县流民,避兵至此,乃侨置此,古今地名云,荆州松滋县,古鸠兹地,按古鸠兹邑,在今芜湖县。”1995年设市。宜昌市在湖北省中部,武汉市西。据《今县释名》:“春秋时楚夷陵,汉为夷陵县,夷山在西北,因为名。”隋称宜昌,清为宜昌府,1912年改为县。宜昌系由夷陵雅化而来,并附昌盛新意。枝城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西部。汉置夷道县。南朝陈置宜都县。隋改宜昌县。唐复置宜都县。1987年改为枝城市。因枝城镇得名。枝城,原为枝江县城,名枝江镇。长江流至百里洲,河分两道,因大江分枝而得名枝江。当阳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侧。汉置当阳县,“谓天子南而治天下也”。当阳,地处京都长安以南,又在荆山之南,故名。1988年设。宜昌县(后改名为夷陵区)在湖北省西部。春秋时为楚夷陵地,汉置夷陵县,夷山在西北,因以为名。隋改宜昌县。“宜”取“夷”之谐音,为“宜于昌盛”之意。秭归县在湖北省西部,汉置秭归县。素有“屈原故里”之称。据《水经注》引袁山□《宜都山川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远安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部,沮水之畔。北周改高安县为远安县。据清同治年间《远安县志》:“以其近猺而远”之意;即此地邻近少数民族,又距京城较远,但愿永远安宁相处之意。兴山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香溪上游。三国吴置兴山县。据《兴山县治》:“兴山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郡山之中,故名兴山。”枝江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长江之畔。据《枝江县志》:“蜀江自此分为诸洲,自江陵而九十九洲起,自此间如乔木之有条枝焉,故曰枝江。”1996年设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侧。清置长乐县,因与福建省长乐县同名,1914年改为五峰县,因县城西南二公里处的五峰山得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隋置长杨县。唐武德元年,因“唐忌隋姓”,改长杨为长阳。荆门市在湖北省中部,汉江与漳水之间。唐置荆门县,以境内荆门山得名。据《荆门直隶州志》:“荆门山即虎牙关,唐尉迟恭筑。在州南五里,东西两山对峙如门”故名。1979年设市。钟祥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汉江中游。明嘉靖十年(1531年)设钟祥县。钟祥,以明世宗(嘉靖皇帝)发迹于此,有聚集祥瑞的意思,故赐名钟祥。1992年设市。京山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大洪山南麓。隋置京山县。京山县城东7.5公里处有京山,又称京源山。鄂州市在湖北省武汉市东。秦置鄂县,以古邑和古国为县名。三国为武昌县。1913年改为寿昌县,1914年改为鄂城县,因有古鄂王城,故名。1979年设市,1983年改为鄂州市。孝感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南北朝孝建元年(454年)以汉孝子董永故析安陆东境置孝昌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为避皇祖国昌名讳改孝昌为孝感,意为董永“孝感动天”。应城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南朝宋置应城县。据《今县释名》:“县近应山,故名。”据《水经注》:似因古殷时应国而得名。安陆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据《今县释名》:“汉置,县西有大安山,县在大安之陆,以与“江夏”相对取名。1987年改市。广水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梁以随州北界应浓山戌,置应州,并置永阳县,隋改应山。”又据《水经注》:“鲁阳县有应山。应城,……此之名应,或殷时应国所在欤。”1988年改广水市,以广水河命名。汉川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侧。唐分汉阳地置氵义川县,因汉水为名。宋初改为义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因避赵光义讳,改为汉川县,因汉水流经县境,故名。云梦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北。云梦一名似以古云梦泽省“泽”字而得名。《国语》、《左传》或单称“云”,或单称“梦”。《梦辞》、《国策》等称“云梦”。一说梦人曰“泽”为“梦”,云梦就是“云泽”,一说江北为“云”,江南为梦。一说江南,江北随处都可称“云”或“梦”。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置云梦县。大悟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北。1933年置礼山县,1952年改为大悟县,因有大悟山得名。黄冈市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黄冈县。据《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1990年设黄州市。1995年在黄冈地区所辖范围内改黄州市为黄冈市,沿用地区名为市名。麻城市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北。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信安县为麻城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县本石勒将麻秋所筑,因名麻城。1987年改市。武穴市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长江北岸,邻接江西省。唐置广济县。1987年改为武穴市,因武穴镇得名。据《康熙丁未志》:武穴“或云汉以前为邬家阅,人极悍,有精兵,唐号武家阅。”据何绍基《长江图说》:“武穴古为大江九穴之一。”明代更名为武家穴,后演变为“武穴”。红安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北,大别山南侧。明置黄安县。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战役”奇取县城后,12月改黄安为红安县,以庆祝红四方面军的胜利。罗田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北。大别山南麓。据《今县释名》:“梁置、县西北有同罗关,《舆地纪胜》,崄石河在浠水县东北,罗石三溪之水会焉,盖县居兹水之陆而名。”一说罗田系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助其灭叛将有功,设县时盖取二人名姓称罗田。浠水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长江北岸。南朝宋置浠水左县,唐改为蕲水县。1933年改为烯水县。县治南有浠水,故名。蕲春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南。汉置蕲春县。据《太平寰宇记》:蕲春县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蕲菜即楚菜,俗称水芹菜。春,取生机勃勃之意。黄梅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南临长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据《今县释名》:“黄梅山在西北,山多黄梅,以此名县。”英山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大别山南侧。宋置英山县。据《英山县志》:“九江王英国公墓在英山尖下,茔碑尚存。”因山为名。咸宁市在湖北省武汉市南。唐置永安镇,南唐为永安县,宋避永安陵名,因改咸宁县,其意近。1983年设市。蒲圻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三国黄武二年(283年)置蒲圻县。据《元和郡县志》:“蒲圻湖在县东北,湖多蒲草,吴帝立蒲圻县,因蒲圻湖为名。”1986年设市。嘉鱼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隋代以其地多生鲇鱼置鲇渎镇,南店升为县,取南有嘉鱼之意。通山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南,富水上游。宋乾德二年(964年)置通山县,取通羊、青山二镇各一字,置县。崇阳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南,陆水流域。据《今县释名》:“五代杨氏置,县北有大集山,自龙窖山发脉,历方山龙头岩而东,至此崇山崇聚,县在其阳,故名。”通城县在湖北省武汉市南,陆水上游。唐元和五年置通城镇,宋熙宁五年(1072年)升镇为县。据传“通城”,意为四通八达之城。恩施州恩施市在湖北省西南。东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城。后周因置施州。据《水经注》:“施水出施山,北流会于沅。”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施县,七年改为恩施县。取皇帝恩赐于施县之意。利川市在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清置利川县,固革井溪为名。1986年设市。建始县在湖北省武汉市西侧。晋泰始元年(265年)设建始县。据《今县释名》,因建始溪得名。来凤县在湖北省西南部,沅江支流酉水上游。清置来凤县。据《来凤县志》:“翔凤山地,土司时,传说有凤集于此,邑因之得名。”巴东县在湖北省西部,与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相邻。隋置巴东县,以县在巴山之东,故名。鹤峰县在湖北省西南部。清置鹤峰州,以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得名。1912年改县。宣恩县在湖北省西南部。清置宣恩县,为“传布恩德”之意。咸丰县在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与四川省(今重庆市,天津四注)为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咸丰县,取“咸庆丰收”之意。黄石市在湖北省东部,在武汉市东南。1950年设黄石市,因大治县的黄石港得名。一说因黄石山得名。大冶市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宋乾德五年(967年)设大冶县,因县境矿藏丰富,不少朝代在此大兴炉冶,故取名大冶县。1994年设市。阳新县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面。三国吴置阳新县,隋改永兴县,1914年复改阳新县。省直辖县级单位随州市在湖北省北部,武汉市西北。春秋为随国地,据《水经注》:“楚灭随以为县”,以国为名。汉置随县。1979年设市。仙桃市在湖北省中部,汉江南岸。据《今县释名》:“粱置郡,隋改县,在沔水之阳。”又“汉有沔阳,属汉中郡,如淳曰,此方人谓汉水为沔水,颜师古曰,汉上曰沔。”1986年改设仙桃市,因镇得名。天门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据《大清一统志》:雍正四年(1726年)因避康熙皇帝陵寝名之讳,遂改景陵县为天门县。因县城西北三十公里处有天门山而得名。1987年县改市。潜江市在湖北省武汉市西,汉江南岸。宋置潜江县,汉水自石城北分流为潜江,一名芦洑河。据《水经注》:“潜水盖汉水枝分潜出,故受其称耳”。1988年设市。神农架林区在湖北省西北边境,大巴山区。因神农架山峰而得名。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在此遍尝百草,为民除害。为省辖林区,1981年曾设神农架县,后废。
沙漠多在无人区啊,再说汽车运输成本高昂。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断,且水运成本低廉。
来这里!共同分享竹溪美!
关注互联网与互联网影响的行业,为创投人士提供有料、有用、有感的内容;商业巨变中,我们一直是你的伙伴!
高级营养讲师、多台电视节目嘉宾。我已委托“维权骑士”维权。
每天教你学做饭(微信号:cook8002)每天分享营养菜谱,教你怎样炒菜做饭,马上关注,你会发现原来做饭真的很简单!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总顾问、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将定期更新散文及旅游资讯,与同好分享,请大家多多支持。
精选关于创新、科技、资本、管理的最新资讯与观点。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怕只怕这些苦没来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