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恺有几个子女,他的儿子是否下过乡,做过知青子女,叫什么名字?

这个厌战好笨!
你相信毛主席吗? 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成为大师的?!说起话来竟然乱用措辞。我想你最好多看看中国的历史和政治,你对当时的时局了解吗?你对下乡了解吗?——不了解就不要用随意下出评论。“W远程阻击手”观点很好,你应该仔细看看。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1972年12月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我随20几个同命运的人来到辽中县的一个村里,开始了5年多的知青生涯。去的第一天,村里在青年点摆的接风宴,为使接风宴上点儿档次,村里还杀了一头猪。参加吃饭的除了新老知青外,还有大队的官员以及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吃完后,送走了前来送行的家长和朋友。接着,老知青带来新来的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大圈,边走边介绍了村里的风土人情。当天晚上,坐在青年点的南北大炕上,村里领导召开了全点大会。会上宣布了新来知青的分队情况。全村5个生产队,我和其他3人被分配到了第5生产队。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青年点坐落在村的中央部位。房有5间,坐北朝南,红砖砌成,屋上是草顶。中间一间是厨房,厨房东西各有一个推门,西进是男爷们的居室,东入是妇女们的闺房。冬天没有暖气,只靠火炕生温。30多个男女挤在4间屋里,组成了一个新的家。  青年点人员主要由3届知青构成,一是68届的,去掉抽走回城的只剩下1男2女;二是71届的,有3男6女,其中有3女是“五七战士”回城后留下进点的子女。三是72届的,15男6女。青年点的头叫点长,由一个叫王来的爷们担任,他是68届最后剩下的一个,据说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所以才沉底的。王来人比较厚道,平时少言寡语,很受众人爱戴。
  辽中有一点点熟~
  青年点的大事小情主要由点长说了算,他就是这个青年之家的家长。其实,点里一般也没有什么大事。村里主要由一名党支部委员具体负责青年点的工作。这个支委年纪60多岁,人称张大爷,是个地道的农民,从土改时起就在村里当干部。不论村里的乡民还是点里青年,对他老人家都还认可。此人爱喝酒,一喝脸就红。脸红了,话就多了,更招人喜爱。他平时只是隔三差五到点里看看,该说的他就说说,一般也没什么大事可以管的。
  请继续
  40年前。。。。。。。
  辽中这个地方不知从哪辈子开始,留下了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习俗,不论春夏秋冬,无论农忙农闲皆是如此。从小一日三餐的我们,初来乍到,还真有点儿不习惯。早饭10点,晚饭4点。早晨起来先到生产队干活,10点回来吃饭,休息一会儿,再到生产队,每天都是如此,周而复始。直到今天,我早上吃饭都没有食欲,吃也行,不吃也可。青年点做饭的厨师,是村里派来的一个老农,他的厨艺从来没领教过,反正也没什么好做的。每天的主食就是两样,或者是苞米面饼子,或者是高粱米饭,因为这两样是辽中的特产,大米白面只有过节才能吃到。至于吃的菜吗,冬天一般是土豆、白菜,还有咸菜。夏天可能好一点,豆角、茄子比较多。青年点吃饭是随便吃,从来不定量,只要吃得下,尽管吃。有时干活累了,一个人最多一次吃了8个玉米饼子。逢年过节,伙食也有一些改善,无非就是做上大米干饭,每人一条地产鲢鱼,或者每人半斤猪肉,包上饺子。每到这时,大家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总有值得回忆的事情,也许不都很美。
  辽中是产粮区,起码饿不着。看能每人一条鲢鱼,比在家好啊。
  楼主还在介绍背景。接着将可能有各种狗血场面------
  我妈妈怎么说她下乡那时候吃饭就是高粱米饭拌咸盐呢?
  每人一条鲢鱼的时候很少,大都是连鱼刺也没有。
  知青下乡,血泪两行
  这贴希望能持续更新
  青年点的生活是苦闷的,文化生活几乎没有。成天不是干活、吃饭就是睡觉。开始,青年点的唯一乐器就是口琴,后来连口琴也没人摆弄了。偶尔有一本小说,你争我夺抢着看。记得当时有一本《欧阳海之歌》小说,我看了好几天,直看的热血沸腾。多少年之后又看过此书,但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两个版本的同名小说。70年代初,青年点里流行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没事就哼哼。90年代流行的《沈阳之歌》,其实早在70年代初就在青年点开唱了,只不过歌词跟后来的大不相同。“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中山广场毛主席塑像,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能记住的大概也就这两句了。当时流行的还有一首叫《青年点之歌》歌,“青年点啊青年点,生活多么凄凉,一口饼子,一口菜汤...”就记住这么一句。当时把歌词几下来就好了,但那时决不会想到多少年之后,我会在网上把知青的生活告诉给现在的人们。人无远虑,是必有近忧啊。哈哈。
  喜欢伤痕文学
  新中国哪有伤痕啊。哈哈。
  文化生活中值得一说的就是村里的露天电影。露天电影在小学校的操场放映,操场就一个篮球场那么大。每年村里出钱,请公社的人来放映。一年当中一般能整个几场。当时放的电影有《春苗》《闪闪的红星》......,还有就是农业学大寨方面的。一到晚上,村民们兴高采烈地云集到操场,一边站着看电影,一边抬头看星星。在那个年代,可看的电影实在是少的可怜,所以,究竟看过哪些电影,现在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当时,青年中怀念的还是文大前的那些老片。这些老片当时是禁放的,只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有生活的故事都是精彩的!
  知青的生活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痛苦的,苦和乐有时很难分开。所谓苦可能来自的方面有,一是劳动的苦,这种苦主要是不适应,从小没见过,长大没干过,而且要和久经风霜的农民一起干同样的活,确实比不过他们,所以,剷地的时候,农民一根垄到头了,知青还在地当间晃呢。农活的劳动强度,没下过乡的人,一般很难想象。有人说,那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农活的劳动,使人感受到的不是劳动的快乐,而是痛苦。所以,农活的苦,深深印在了知青的记忆,而且永生挥之不去。二是精神的苦,这种苦主要是不知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标,不知自己究竟要走向哪里。按毛的说法,知青到农村去很有必要,但到了农村以后干什么,要干多长时间,这些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接受农民的再教育,总不能叫人在农村呆上一辈子吧。最可气的是,1976年的时候,刮起了“扎根农村六十年,广阔天地干革命”风潮,而且让每个青年表态,你想不想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这成了判定一个人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的分水岭。有人违心的做了表态。实际是鼓励人们说假话。如何评价知青下乡运动。基本是否定的。如果它是正确的,为什么把它送进历史博物馆。其实,它真的该否定。因为它不得人心。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究竟搞了几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最少有8届中学毕业生走上了这条路。68、70、71、72、74、75、76、77届。青年点68年建点,78年以后撤点。刚建点时,10几个人,撤点时有百人左右。知青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随着文革的结束、否定,知青运动也就寿终正寝了。如果毛再多活10年,知青的命运将是怎样一种结局,真是不敢设想,总之不会太好。最起码大男大女会比现在要多得多。文革的罪恶,知青是受害者之一。
  如果你问知青你做知青的几年中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他肯定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能回城。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在农村扎根。为了能够早日回城,脱了苦海,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转点就是一种方法。转点就是通过各种关系由一个青年点转到另一个。我所在的点里,从外面转来的最少有8人之多,68届的有4人,72届之后的有4人。68届的多是从盘锦、开源等地转来的。据说,他们那的青年抽回城的更少。转点的效果如何,因人而异,有的借力了,有的也没借到多少力。不是一转点就可以回城了。
  辽中的青年点,属于近郊,各个方面比较而言不算是最苦的。后期能吃上大米饭,比西丰,铁岭,昭乌达盟,阜新一带强。
  楼主辛苦了。我是六八届最小的一个年级,也有过下乡的经历。
  苦中作乐
  下乡易,回城难。知青逃离农村的途径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城里的企业招工。二是部队招兵。三是大学招生。建点之后,我在青年点里先后有5人从军,2人保送上了工农兵大学,30多人抽调回城到工厂或商店、饭店。到1978年10月,下乡5年10个月的至少还有9人。其实,抽调走的并没有都回到沈阳,他们有的去了本溪、有的去了苏家屯的煤矿、有的去了辽中县的县城。但大部分还是回到了沈阳。其实,在那个年代即使回了城也是那么回事,城里的生活也是很苦的,唯一可能得到解脱的还是精神上的,即不用老是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啊。
  当年我在辽中读书了几年,印象深刻。那几年可能是我成长最多的几年。    只说一件事。    有一次从县城去六间房的同学家过周末,同学家紧靠着辽中到朱家房的公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是个水稻产区,公路两边都是一言望不到边的水田,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农村好。房子宽敞,院子很大,晚饭也比较丰盛。喝了点酒就睡觉了,那时候酒量不行,哈哈……    我一般早上赖床,他们家人天亮就起了,我就强迫自己继续睡,可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总觉得身上痒痒。实在忍不住了就眯眼看了一下,就这一下就把我吓醒了,只见眼前的手腕子上,爬着一个黑鼓鼓的虱子,很巨大,很强壮,正在顽强地拨开我的汗毛,义无反顾地前进。    我抓住了它,一下子居然没有捏死,它太硬了。    回县城以后,条件不允许,身上一直有虱子,直到暑假回家,在家门外边就全部脱光,所有衣服进锅蒸。    想想就起鸡皮疙瘩。
  我们青年点在六间房北,辽河边上。那里也不缺虱子。呵呵。
  飘过.........
  楼主你还更新不?
  楼主你看这些朋友是非常期待啊,相当期待啊
  耐心等待。呵呵。
  什么时候回城的问题时刻纠结每个知青的心,也纠结每个家里人的心。一天不回城,人心老是悬在半空。这是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多少年之后,每当梦里神游,还梦见自己在农村插队,回城还遥遥无期。这种心灵的阴影和伤痛,永生难以磨灭。不知与我同命运的人是否都有过同样的经历。
  小芳呢?
  家里父辈均有下乡插队的经历,耳濡目染的对此段历史还算懵懂。  对前辈的帖子,个人斗胆感觉:  苦是有的,乐也是有的。高尚是有的,卑鄙是有的。    总之是种经历,既然留下烙印了,那就从中汲取力量,如果将其当成自怜自艾的借口,那就有点英俊了。      
  作为未亲历的小辈青年,了解文革,知青,大多是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还有就是经历者父辈的只言片语。他们青年点的同学到现在还经常聚会喝酒。    我了解的途径大概是这些:80-90年代初期的《收获》,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另类的叙述),电影《天浴》,连续剧《孽债》,梁晓声的《年轮》,老鬼的《血色黄昏》。。。。    最后总体感觉作为未亲历者,没有资格去评价其中的人和事。    希望通过楼主此帖,能让坛子里的小年轻们充分了解那段历史,那段经历。      那个狼说的“小芳”,这事儿未必都像李春波歌中所唱那么浪漫,狗血的事情太多。。。。  
  小芳还是有的。青年点里从来不缺男女之间的浪漫。几十个20多岁的男女成天吃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多少也会碰出一些激情的火花,但单相思的往往多于双相恋的,所以,成就好事的凤毛麟角。
  我所知道的青年点情事:  我的父亲母亲,下乡之前是同学,下乡还在同一个青年点,后来,母亲回城,父亲在青年点参军入伍,最后两人终成眷属。  家里一远方亲戚A,女性,在青年点的时候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后来回城。因回城需要,A与丈商量假离婚,待回城稳定后再行复婚。但A回城后便断绝与其丈的联系,自己再婚,生子。。。。。。  若干年后,其前夫再婚又生子,后来亡故。A与前夫的儿子到城里找了上来。A呢,拒绝相见,不承认,对现在的丈夫隐瞒了下乡时所发生的一切。A的哥哥,看不过去,便接过去抚养,送其子当兵,复员后找工作,直至其子结婚。  最后,A与后夫的孩子知道此事,恰逢动迁,便逼其母将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目前,A与其夫租房子过活。A与前夫的孩子呢,时时的惦记舅舅家的财产,理由是:当初要不是你,我就回乡下去了,既然你帮我留在城里,那就帮到底。搞的其舅舅与家人,孩子矛盾重重,不胜其烦。。。    综上,那个十年,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的生活。。。。它的影响在某些层面还在继续。。。。。
  在我们青年点里真正谈恋爱的不多,乱扯的也少。青年点里谈了朋友回城后结为法律夫妻的也就那么几个,68届的1对,71届的没有,72届的1对,75届的3对,76届以后的就不清楚了。青年点里美女不多,男生一般都不来电。有的虽撞出了一点火花,但很快就熄灭了,原因当然很多。农村艰苦的环境,每天繁重的劳动,未定的返城日期,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影响了人们谈情说爱的心情。79年清点返城后,女的无论美丑,都把自己嫁了出去。男的无论有没有本事,也都没打光棍。有的虽在农村扯了感情,但回城后却分道扬镳。  青年点的男女之事说来也是故事。双方感情燃烧到一定程度,往往把持不住,以致做出浪漫之事。有一对鸳鸯,夜里睡到了一起,被发现后,成为村里的笑谈。村里的姑娘不乏美女,但没有与下乡知青搞的。因为彼此都知道双方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很小。
  农村对四季变化感知最深,春种秋收,年复一年。春天,在风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夏天,头顶烈日剷除地里的野草,秋天,挥舞镰刀收获一年的果实,冬天,冒着刺骨的严寒修渠整地。天下谁最苦,农民最苦,天下什么活最累,农活最累。下乡几年,除了扶犁没干过,几乎所有农活都做过。如今我要承包一块地,保证会侍弄的不错,可惜,现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下乡纯粹是受教育去了,没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我常想,如果用5年学一门外语,肯定能学的倍儿精,可学了5年农活,又有什么用啊。下乡劳动几年,在一定程度上荒废了青春,没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所谓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根本谈不到的。确切的说,不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是接受农村苦难生活的再教育。  农村四季分明,农业产生季节性强。什么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什么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还有就是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不来。你还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  农村田野广阔。深秋的晚上站在场院里深深的吸一口清爽的空气,那真是一种享受。再抬头看着天上的北斗勺星,体验着斗转星移的奥妙。所有这些,都是城里人所无法品尝到的快乐。
  知青是个历史性词汇。它代表了一个时代,它与苦难、思念、盼望、迷茫紧紧连在一起。30多年过去,每当想起当年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场梦。离开当年下乡的地方已有33年,以后再未踏上这块热土。可能是不想勾起痛苦的回忆,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希望再见到的朋友。总有一天,我可能还要重新看看那里的一切,毕竟我在那生存了几年。
  楼主的回忆,让我想起了两位辽沈知青中的名人:  吴献忠和柴春泽。小时候听过这两个人的报告。  对于这场浩劫的始作俑者,我想说一句:草泥马!          
  当年为什么会出现大规模的知青下乡运动,现在可能看的更清楚了。一是文革中学校停办,广大青年无学可上,也无业可就,把他们留在城市,只能是无业游民,因此,广阔的农村就成为他们的理想去处;二是毛主张知识青年应当到实践的风浪中去锻炼,比城市艰苦的农村,理应成为最好的锻炼场所。当年,人们知道的更多的是第二种说法。  应当说,知青运动在那个年代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产物。人口的盲目发展,经济多年的缓慢前行,社会容纳就业的有限能力,学校教育的前所未有的摧毁,反修防修的杞人担忧,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知青命运的背景。
  知青下乡,源于老毛的愚民政策。
  吴献忠和柴春泽都是当年的红人,都出自咱可爱的辽宁。吴是个女的,柴是下乡到昭盟的。他们当时喊出在农村扎根的口号。毛要把几千万知青永远留在农村。当然,他们只是被上面有目的树立的所谓典型,其实,他们想的不过是自己往上爬。历史无情的嘲笑了这些小丑,时势也造就了这些所谓的英雄。应当说,吴献忠和柴春泽不能代表知青,广大知青的愿望是尽早结束农村生活,重新开始真正的人生。
  算起来,当年的知青如今已不在年轻,这批人如今大都年纪超过五十。有的还做了爷爷或奶奶,真是岁月荏苒,时光如歌。据我所知,我们当年在一个锅里喝过汤的人中,已有5人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走时大都在50多岁。每当想起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岁月,那种既充满快乐又充满忧伤的岁月。人都有走的那一天,然而,他们走的似乎早了一点儿。
  老毛把数以千万的知青赶到农村,可能也是出于无奈。其错在隐瞒问题的真相,没有把自己的苦衷告诉人们。安置那么多青年在城市就业,谈何容易。搞政治是毛的强项,搞经济是他的弱项。他搞政治时,不考虑经济,出了问题,只能手忙脚乱。就业问题,现在来说,也是一大难题。好在今天政策灵活,解决起来还是好得多。
  在农村生活了几年,吃了不少苦头,受了很多煎熬,也学了一些知识,长了一些见识。最起码知道农村是怎么回事。不在一地生存,就很难了解一地的风土。什么参观考察、领导视察啊,只能是走马观花。所以,从基层选拔管理人才,还是有道理的。
  知青其实不是有知识的青年,而是一群无知识的青年。知青,青是真的,知是假的。
  楼主比我年长一岁。同年同月下乡。地点不同。感触嘛,也有不同。
  俺是农村的,好多知青在俺家那疙瘩过得不是正常生活…
  大批知青奔赴农村,几乎每个村里都建立了青年点,每个青年点少则几十人,多则过百人。知青的到来,给农村带来了压力,也给农村带来了城市文化,促进里城乡文化的交流。  中国农民自古以土地为生,土地是个常数,人口是个变数。按土地来说,农村其实不缺劳动力,只是旧的生产队管理体制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知青的到来,每个生产队增加了十多个挣工分的,这无异于抢了农民的饭碗,稀释了他们碗里的粥。从这点上说,农民也是不高兴的。但毛说了,农村的同志要欢迎知青。这样,有苦也是难言。否则,就是对伟大的不敬。  交通不便以及户口制度,使城乡一直处在分割状态。农村贫困,农民自卑。知青的到来,给古老农村吹进了一股新风。不论知青的举止,还是他们的着装,都深深感染了淳朴的乡村人。特别是村里的青年人,他们都喜欢和知青交朋友,模仿他们的举止,羡慕他们的着装。时间长了,外人甚至很难分清谁是知青,谁是农青。从这个角度说,知青到农村,可能是最早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
  在传统观念中,农民是纯朴、厚道、无知的形象,其实,根本就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农村人,各色人等皆有,有的确实老实厚道,但也有的不那么淳朴麻木。村里那些不淳朴的人,各个头脑灵活,见多识广,能言善辩,对世愤愤不平。他们不是学点手艺,就是暗中参加赌博。都有发财致富梦想。  村里有头脑的人,都喜好学点手艺,最多的有木匠、瓦匠,还有什么棚匠、搧房匠、席匠等。有些手艺我是从未听说过的。  村里有个怪现象,大龄男光棍特别多。30多岁,找不到老婆。尤其是些出身不好的地富子弟,更是居多。其实小伙各个蛮是机灵的。  村里光棍多,也曾发生过偷鸡摸狗之事,但毕竟凤毛麟角。  农村几年,村里很少有婚丧嫁娶之事。倒是有几个不错的村姑,嫁到了外地。几年下来,我竟没参加一个村里人的婚礼。好郁闷啊。          
  跟现在的80后、90后讲当年的知青岁月,  就有如我们儿时听老师讲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什么是代沟,这就是。  知青岁月也已远离我们而去。  知青岁月,是迷茫痛苦的岁月,  是幻想与梦想交织的岁月。  它磨练了一代人,它埋没了一批人,它也成就了一些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语言。农民淳朴,他们称村里的干部不叫干部,而叫官,什么张官李官王官,其实,被叫成官的人,不过是生产队长以上的那些人。村里最大的官是书记,副书记基本没太大的权。生产队队长是有实权的官,这些官是不能小看的。即使是书记,也得对他们刮目相看。  村里人抽烟,多是地产土烟,自给自足。他们管代销点卖的香烟叫洋烟,或叫两头一边粗的。村民一般买不起洋烟,村里的官们一般也是习惯抽土烟。  辽中农村盛产玉米和高粱,高粱米做出的饭,圆圆的,硬硬的。吃到肚里不是那么舒服的。村民管过水高粱米饭不叫过水高粱米饭,而是戏称为过水小馒头。他们称大米是长长粒的。见面问,吃饭没,吃了,吃的什么,长长粒的。这些话,外人还真有点听不懂。    
  本人所说全是实言,如假愿负法律后果.  本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南京.2000年前后在沈阳荷兰村工作过.2010年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沈阳沈河区法院一审判决.原来有人在沈阳告我欠他钱.于是法院就判我还.2011年3月本人上诉到沈阳中级法院.上诉理由如下:一审原告没有本人签字的任何字据(借条或是借据).没有任何证明人证明一审原告给过我这个钱.庭审结束后,审判长和我及我的同事说;我们一看一审判决书就知道你很冤,你如果相信我,我以人格担保,法院人员都是吃共产党饭,上面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判.荷兰村工作组只是要个结果.你不要这么认真.你给我写个撤诉申请书,不要上诉.我保证事情结束了,你不会有任何事.听她当这么多人面这么说,我相信了,当场写了.哪知5月25日,沈阳法院竟然从银行将钱强行扣划.再打电话去法院,他们竟说没办法.  天涯的网友们,你们说天下竟有这种事!别人说你欠钱,你真的没欠过钱,但法院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判你还.你不还他们一审和二审联合起来骗你还.然后强行执行.这样他们对上完成了任务,饭碗保住了.他们不管你能不能活下去,他们只管他们活的好,哪怕他们昧了良心.我是一介小网民,活命的钱被你们这样骗了去.求法院你们不要这样干,把我的活命钱还给我.前面我上当我认了.为了报答你们,我可以给你们强奸,让你们天天强奸我!我向天发誓我的手机号是真的,求你们了,来吧!  
  七十年代的辽中农村,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人力加畜力,拖拉机只是秋翻时才使用。不论春种秋收全靠人海战术。那时,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干一天农活,挣不了几个钱。一般农家,一年的队里收入,扣掉口粮款,就所剩无几了。农民花钱,主要靠养猪卖俩钱,其他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当时,不许农民外出打工。好在农民生活欲望不高,容易满足。但有些农民对现实是不满的,他们怀念1949年前给地主扛活的日子,说那时的东家对他们怎么怎么好,每年给他们很多粮食,过节还给他们好吃的。当然,这只是少数从民国时期过来的人才有的体会的。  农民不爱参加集体生产,即使参加,也是出工不愿出力。春天种地时,人很多,但一到夏天剷地的时候,人就少了。秋天打场的时候,更是见不到几个人,有时知青到成了主力军。  
  辽河,是辽宁的一条最大的河。我所在的村子里辽河很近,就在河堤的东边。  村里的地横跨大堤两侧,河滩地占一半以上。河滩地土质肥沃,但一遇水大之年,就可能绝收。所幸的是,水大之年毕竟很少。  春天,风很大,河风卷起沙土,足可把人的五孔填满。今天才有的沙尘暴这个词,其实在多年以前,早已作为现实存在了。  站在河堤之上,放眼望去,那真叫视野开阔。  辽河大堤,很少决口。只是在1975年8月被河水冲开了一个口子。其实,那次决口,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那年公社在河堤处修了个排水站,排水站的管道从河堤中穿过,结果,河水从管道的外面渗过。漏点被水冲的越来越大,以致几小时后,河水最终撕开了大堤,冲毁了排水站。为了堵住决口,调动了部队和民工,奋战多日,终于堵住了决口。应当说,这次堵口会战,得不偿失。后来所以堵住了决口,是因为水势亦到了强弩之末。如果水势不减,那是很难堵上的。
  辽河是辽中人的母亲河,但它发起脾气可是不得了。  辽河的水永远是黄色的,跟黄河水绝无两样。  其实,辽河对辽中的农业生产无关紧要,因为,辽中基本是旱田,辽河的水基本不用来灌溉。辽河主要是起到了排涝作用。  冬季里,辽河冰冻,上面可以通行,但冰层下面,河水仍在流动。  辽河的西面是台安县,红庙子就在河的对面。再往西就是西佛。再再往西,就是台安县城了。红庙子看不到庙,西佛也看不到佛。  辽中与台安虽只隔了一条河,但给人的感觉区别还是很大的。好像河西更像农村。  辽河大堤很高大,很雄伟。它号称国堤。1977年夏季,公社对河堤进行了加固。人们用独轮车把土推到堤上,      
  辽河大堤很高大,很雄伟。它号称国堤。  1977年夏季,公社对河堤进行了加固。人们用独轮车把土推到堤上,那是一件很艰苦的劳动。农民的付出与他们的获得,永远是不成比例的。    
  青年点离县城18里,但不是直线距离。  通往县城的路是土路,而且凸凹不平。  去趟县城,如果没有马车可坐,只能靠步量。  那时的县城,最高的建筑好像是三层,其余,都是平房。  每次去县城,总要到一家面条馆腐败一下。那家的面条五角钱一碗,肉卤做的特别好吃,至今记忆犹新。  20多年后,重返县城,变化可谓大矣。几乎面目全非。  没有了当年的景象,好不失落。  辽中没有什么特产,当年最有名的地产白酒叫十里香。2元钱一瓶。但不好买。  县城有一座电影院,好像只在那里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卖花姑娘,朝鲜大片。    
  @真事儿隐
16:51:00    楼主的回忆,让我想起了两位辽沈知青中的名人:  吴献忠和柴春泽。小时候听过这两个人的报告。  对于这场浩劫的始作俑者,我想说一句:草泥马!      .....  -----------------------------  吴献忠是抚顺人,粉碎四人帮后被抓起来了。1976年末我到抚顺新抚钢厂出差,住在新抚钢厂招待所,招待所食堂门口有一老太太坐在板凳上把门,不让把饭菜端回房间。但见不时有人驻足朝老太太看上几眼,还交头接耳的说些什么,又一次听到了老太太反驳道:她做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后来 才知道那老太太就是吴献忠的妈。
  知青史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可能还处于空白阶段。  知青的历史值得总结,需要保存。  知青精神需要概括和弘扬。  知青学应当成为历史学或青年学的学科研究方向。  知青学的建立发展,无疑对众多学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知青历史博物馆的建立,应当提到日程。  知青文化是文革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知青文学、戏剧、影视,是有待开发的处女地。  健在的知青是还原历史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好这种资源,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知青博物馆的建立迫在眉睫。  知青的历史,知青的文物,每天都在流失,令人痛心疾首。  政府应当投资兴建知青博物馆。  如果政府对建博物馆不感兴趣,民间可以运作,成为民营企业家的知青,应当在创建知青博物馆的事业中有所作为。  不论何地创建知青博物馆,都将成为中国的重大新闻。  沈阳应当成为中国第一个知青博物馆的诞生地。  我们期待着。
  稻田抽穗了
  羡慕那时候的生活
  小学教师在村里就算知识分子了。他们大多数是民办教师,就是农民编制,挣的是工分。他们是站在讲台上的农民。教师中最高学历是师范学校毕业的。知青中陆续有四人在村里做过教师。  当教师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面朝黑土背朝天。  村里老乡的子女上中学,要到很远的公社中学,往返20余里。中学毕业,就回家务农。村里很多农家子弟,小学读完就开始做农民了。  
  农村生产队时代,生产队是最基层的经济组织。生产队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  生产队里最有权的是队长,队长一般都是党员。队长不是选出来的,而是由大队任命的。除了队长之外,生产队的干部还有会计和保管员。会计负责生产队账目管理和上工分,一般不参加劳动;保管员负责生产队实物管理,生产队的仓库由保管员掌握。保管员很少参加劳动。  生产中实际带领村民劳动的是组长,也叫打头的。组长负责派活,每天谁干什么,由组长来分配。夏天剷地的时候,组长在前面领着干,队长在后面检查质量,谁的活干的不好,队长就会发出警告。  组长这活不好干,经常换人,一般干个一年两年,就没有人愿意干了。知青里,有当生产队长、保管员的,但没有当会计和组长的。
  前几天坐高铁去北京路过辽中的城郊乡,也就是当年下乡的地方,本想看看当地的景色,但由于车速太快,尽管是白天,还是没有看出哪是哪。  火车窗外,满眼尽是绿色,庄稼长的不错,看来今年丰收在望。  这条铁路当年是没有的,后来没有了知青才有了它。
  知青  楼主继续
  我觉得我也是知青啊
  知青不是觉得是才是,觉得是的可能不是。知青是一个时代的符号,知青是一群血气方刚的男女。
  哈哈 是啊是啊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知青已陆续加入中老年的行列,他们有的退休,有的离开人世。健在的,也都白发苍苍,身体变形,少有了当年的风采。有的人儿孙满堂,成为了爷爷奶奶。曾经的那片热土是否还是那么滚烫,曾经的那腔热血是否还在熊熊燃烧,曾经的那群父老乡亲是否还象当年那么纯朴,曾经的难忘岁月是否已随时光的打磨失去了记忆。问苍天,苍天无语;问日月,日月低眉。问自己,自己灰飞。
  上山下乡毁了一代人的青春  
  这代知情上网的人多不多呢,那段岁月留给每个当时亲历的人,都是不一样的感受吧。父母一辈的青春热血爱情都融在那段时光里,回首相望,多少唏嘘美好啊。
  知青岁月说艰难,众望所归把城还,四十年后忆往事,噩梦醒来待凯旋。
  曾经的那片热土是否还是那么滚烫,  曾经的那腔热血是否还在熊熊燃烧,  曾经的那群父老乡亲是否还象当年那么纯朴,  曾经的难忘岁月是否已随时光的打磨失去了记忆。
  说啥泥,撕开疮疤说伤口;先定个性吧!
  脚下踩着松软,心里想着遥远,耳边听着风吼,鼻中尽是沙土。上世纪70年代辽河东岸在辽中县城郊公社务农时,春天种地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
  @cxh楼
21:22:00  青年点的生活是苦闷的,文化生活几乎没有。成天不是干活、吃饭就是睡觉。开始,青年点的唯一乐器就是口琴,后来连口琴也没人摆弄了。偶尔有一本小说,你争我夺抢着看。记得当时有一本《欧阳海之歌》小说,我看了好几天,直看的热血沸腾。多少年之后又看过此书,但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两个版本的同名小说。70年代初,青年点里流行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没事就哼哼。90年代流行的《沈阳......  -----------------------------  那时候都喜欢唱所谓的黄歌,其实就是一些爱情歌曲。如:喀秋莎、灯光、三套车、小路,最为流行的还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食人美人鱼cxh1954916抱抱:嗯~抱抱:张开双臂,彼此用力、用力、再用力,(数量 2,加198分)留言:美人鱼奖励基金感谢你对沈版的支持.。。  天涯社区商店   20:14:00
  赞  
  虽然我是80末,但我能感受到当时国家的决策,同时也能感受到青年下乡的那么热情,远大志向…向你们致敬  
  站在路旁热烈欢送过大哥哥大姐姐上山下乡的飘过~~~~
  t他妈的、我是75年下乡的、04年企业裁员
、就给4608元人民币 、根本就没有工龄补偿、我下乡3年、铁西信访局还支持这样的企业呢、这是啥政府啊????不执行政府的文件、沈政办发【2001】25号、大家说说;这是啥政府啊、就知道骗老百姓、该死的东西、
  回复第85楼,@说不出的温柔11  虽然我是80末,但我能感受到当时国家的决策,同时也能感受到青年下乡的那么热情,远大志向…向你们致敬   --------------------------  傻  
  把我的一幅字送给浏览的朋友。想写好字,跟我联系。加QQ:  
  时来运转。1976年8月,公社成立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地点设在大帮牛村。首批学员来自各个大队的青年点,约30多人。校长是公社副书记,副校长是敖司牛的一个干部。共大学员都是选拔出了的佼佼者。在共大的日子,住在老乡的家里,每天不是学习,就是讨论,或者参观考察。在共大期间,我负责编写了一本诗集,自己刻钢板,再油印。此诗集是共大的一个重大成果。在共大期间,9月9日,毛逝世,在村里设了灵堂,我在黑布上写挽词。县里的悼念大会我们也去了。这个共大很是短命,只办了一期就停了。因为,政治气候变了。
  共大毕业前夕,我们到县照相馆照了一张集体照,这张照片,一直保留在现在,大概快成文物了。
  共大结束后,回到村里。后来参加了县委工作队,这可能是对共大学员的有意安排。  10月,随着四人帮的垮台,工作队的日子就结束了。
  青年点的生活又重新开始。  到了1977年秋季,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  点里至少有6人报名参加高考。但最后金榜题名的很少。2人考上了中专。一个是海运学校,一个是护校。
  我当年报考的是文科,不敢报理科,因为离开中学5年,当年学的数理化基本都忘的差不多了。后来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复习高考的日子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准备高考,全靠自学。没有老师,资料有限。我有个中学同学,他也报了文科,我们成天捆在一起。有时,我们冒着小雪,从家里走到沈阳南站。边走边背。来回20多里,回到家已经半夜了。
  好像是在年底或1977年1月,大队派了一辆马车把参加高考的青年送到了公社中学考场。有意思的是,马车走的路上,有农民在远处向我们高喊,什么是生产力,我们回答,你就是生产力。引来一阵笑声。
  那会儿的下乡…貌似不是纯粹的自愿原则…我计划今年年底争取签个几个月的支教~本来是来寻经验的…看来走错地儿了、、、  
  文科考生主要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学。数学对于我们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不答零分就不错了。高考之后,经历漫长等待,成绩终于出来了,208分,成绩不高不低,当时抱有很大希望。录取结果出来以后,大失所望。所报考的辽宁财经学院录取分数段要高出我的分数30——40分。郁闷,郁闷,真是郁闷。就在失落之时,传来辽大招走读生的消息,并得到了参加体检的通知。然而,可悲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也挽救不了命运,连所谓的走读也没走成。
  回城无望,只得再考。从77年3月至7月,进入了新的备考阶段。人是不停在城乡穿梭。此阶段,拜访过中学的语文老师。村里有个在县城中学教地理的老师,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办一件事,有好多人会支持你。俗话说,天助我也,其实,所谓的天,就是你身边的善良的人们。  夏季的一天,究竟是哪一天也记不得了。又一次走进了设在公社中学的考场。文科生有两个考场,每个考场30人。考试结果出来后,一个考场考上了一个,30里取1啊。那年全公社录取了19人,我是其中之一。我们村就只我一人。
  高考结束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有人问我,你能考多少分,我说300分吧。成绩出来之后,比我估计的多出来20分,319.6分。这真是令人高兴的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也算是苍天有眼吧。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沪知青子女动迁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