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去世的外婆外婆咽气亲人跪一地好吗

现在的位置:
梦见奶奶 文/月华如练
曾在我那本诗集里,为奶奶记下唯一的祭文,十多年了,我不敢碰触这个题目,在这里敲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一滴泪,我在电脑前,泪流满面。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农历,是我永远的心痛。不是不想写,是不敢写,我怕我手里轻轻的笔,承载不了那份爱,承载不了那份重量。所以,我把她深藏在我的心底,不敢轻易地拿出来。
今天,我把她写出来,可我的文字竟这样苍白,我无法把我心中的思念表达出来,以这小小的苍白的文字纪念她,我感觉不如大海的一滴水,森林的一株草。但不管怎样,都表达了我对奶奶的那份挚爱,以此怀念她,她永远不会怪我、、、、、、
我梦见我奶
我奶在外婆家
两个老人 活着
是中立国家
不友好 也没有多少恶意
昨晚 两个老人在一起
我奶在外婆家
只剩最后一口气
我和我妈说
我要接她回家
我告诉我奶
您不能在这里
在这里 谁照顾您
不是您的家
我要接您回家
我看见了您的目光
正闪烁着明亮的光焰
那是回光的返射
您渴望生的光芒
射中我疼痛的心脏
我的心流了一堆火红的血
我看见了血的颜色
和火融合在一起
我要接您回家
可您的目光
变成了灶台上的火
燃得只剩最后一点火星
我慌了 我怕
怕那最后的一点火
那是您的生命之烛
那是您的生命之根
我手里没有柴草
来加燃您的生命
我只有一双筷子
我说 您坚持住
我把筷子投进火里
筷子起火了
燃烧了一筷子的火
一筷子的生命延续
我知道火快要熄灭
我怕 那筷子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筷子上的火熄灭了
您就不存在了
您已经化身成了那火
您要在那火光里生存
那些火燃烧了您
我哭着喊着
围着那个灶台
我冲着灶台快熄灭的火
一个劲叫奶奶
火 抖动的火
闪耀着蓝光
它变成冲天的火焰
把苍天烧红
把大地烧烫
把河水烧干
把我的思想点燃
照亮这世界
好换回您的生
好找回您的健康
好让我永世和您相伴
即使不能如此
那怕再换回一年一月一天
别让我看到你远走的背影
我在火里寻您
烧痛了我的心脏
火发出一种撕裂的声响
火星迸进了我的眼睛
刺的我睁不开眼
我的眼和心一起疼痛
我接你回家
我要把那火捧回去
不管它烧不烧到我的手
哪怕把我的手烧烂烧掉
只要您能回来
我向苍天呐喊
我向大地呐喊
用我年轻的生命
换回您的晚年
我没有别的办法
只有对着火
您也不能在这里
您也不能在这里
我的眼角真的有泪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推荐纪念馆
1989 - 2010
同分类最新文章推荐到广播
26183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已注销])
(没头脑和不高兴)
(喂你等等小朵子)
(北星散人)
第三方登录:现在的位置:
铿锵玫瑰:我的姥姥
铿锵玫瑰:我的姥姥
铿锵玫瑰:我的姥姥一位受封建社会三从四德影响的普通妇女,一生贤德勤劳,心灵手巧,忍辱负重,一副柔弱的肩膀挑起一家的重担,她的人格品德影响了子女的一生。在姥姥诞辰100周年日,大舅一位73岁的老人满含对老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崇敬之意,记录了姥姥一个打上时代烙印的老人艰辛特殊的一生,以慰亡灵,激励子孙。姥姥的坟坐落在北岳恒山南对面山上,巍巍恒山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这位老人苦难的一生。姥姥宽厚仁慈、深明大义的品格可以和恒山媲美,她的肉体已化为泥土,但她的灵魂永远净化着子孙后代,让我们在缅怀故人的同时思考人生......
(大舅为姥姥写)母亲百年诞辰记
(作者:穆振华)
母亲生于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八日(公立日),逝于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享年七十五岁。今逢母亲百年诞辰,念念泪湿眶睚,音容历历如在眼前。故作文以记之。
母亲娘家祖籍浑源郭家庄,她的爷爷是太医,移居浑源城。父亲曾在城里一家钱庄做当家的,当是医商之家。母亲有五个哥哥,除五哥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从政外,其余均经商。她是长女,她还有个妹妹。为当时所谓的“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之家。不过,世事变乱,“团圆”之日实属短暂,后来各奔东西。
母亲兄妹七人情深意笃。51年,二舅从天津回老家探望弟妹。以后,母亲先后去大同、天津、陕坝与兄妹聚会。母亲去世前,远在昆明的五舅妈领着儿子李京、女人李玲华,代替五舅专程回来探望母亲,我姨更是侍于母亲病榻前将近半年。血浓于水,绵厚的亲情,实在令人感动。
母亲二十岁时,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父亲(父亲小她三岁)我们家是“耕读之家”。曾祖父经营瓷窑、缸坊等,可称富足。我的祖父十七岁考中满清末科举人,变法后入京师大学堂,后公费留学日本。二十岁回国,二十七岁时应阎锡山之邀赴省城太原任职,在太原旅店染伤寒不治而亡。祖母郭氏年方二十四岁,诞有一女。我父是我二奶奶的头生男孩。出生三天头上,一家之主的曾祖父即硬行做主,把他抱到守节寡居的大媳妇炕上,雇奶养大。
父上过当时的山西省省立三中(即后来的大同一中),因战乱未能毕业。孤寡,富足,娇宠,养成了父亲踞傲懒散,不知生计的性格,后又染上大烟瘾。母亲的婚姻是不幸的。婚后丈夫不更事不说,还吃洋烟、跟戏班,整日游游逛逛,着家的日子很少。母亲常常是以泪洗面,因而经常住在娘家,外公外婆以旧的礼教训导女儿,劝她等,说等父亲岁数大一点,懂事就会多一点了。好在我的祖母和一家之主的曾祖父喜爱贤惠的媳妇,母亲能衣食无忧,这桩婚姻才得以维持下去。
二十四岁,母亲生下我哪只活了三岁的哥哥(乳名连鱼)。据母亲说,生孩子的前一夜,梦见一颗很亮的星星落在她的房顶上,举家皆认为是吉兆。连鱼活了三岁,享尽了全家人的宠爱,也给母亲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母亲后来说起他还唏嘘长叹:”姓穆的没福,存不住贵人“!后来,妈又先后生了姐姐、我、妹妹、弟弟。姐姐粗知文墨,仅能独自认信,写信。妹妹初中上了二年辍学。弟弟初中毕业,工作后自修了大专,在机关以文秘而升任宣传部长。我一直读到大专毕业,庠序舌耕至退休 .母亲有一手好针线活,村里好多人都拿着布料找她裁剪衣物。大姑娘、小媳妇偶尔有了点绸缎料子,不仅找她裁剪,还让她缝制。遇到这种事,母亲总是笑脸迎送,从不拒绝或示人一愠色。母亲给人裁剪衣料从不留下尺头、寸缕,也从不收工钱、酬谢,因此赢得了乡里的好人缘。她去世后,以前曾同院居住,后随夫去了淮南的任大香,恰好回来探亲,不忘母亲的生前情谊,前来烧纸吊唁。敖桂兰家住浑源城,闻母亲去世,专程来吊祭......
母亲重友情,时光荏苒,日久不衰。与儿时住过同院的郭秀容(敏语)、锦容姊妹,亲密交往一生。母亲残年郭敏语老师从我姨口中得知她失明卧床后,还通过邮局寄去点心。母亲病痛缠身不能远行期间,年近八十的四舅妈多次去村里探望,甚至提出要妈跟她去城里她家住,侍候妈。一年下大雨,官沟的洪水冲进我们院。外院东西房都被冲垮,里院东西房也水进了家,人们惶惶然往高处逃。我的堂妹夫(鳏)守金,急匆匆跑到我妈家,背起妈就往窑神庙跑,嘴里说:”别人不管她,先把大姥姥背走。
“邻里情。亲朋情。姑嫂情。生前的,死后的。如一面多棱镜,无不折射出母亲的为人,没有日久弥坚的亲善,诚笃、宽容,是收获不了这许多令人感动的浓浓情谊的。
母亲做女儿时没有受过村里人的苦(家乡人称做体力活儿为苦),为了我们几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母亲受尽了山村女人所受的苦:做下饭,要生火,灶膛没煤了。母亲背起篓子去最近处的黄鼬子沟背回了煤。村里肥皂厂倒出了料碳,大家抢着拾,母亲往往天不亮就去了。有几次还碰上了就在附近徘徊的野狼,她领着我和姐姐到磺窑碴坡上拾磺砂换钱,挑苦菜充饥。
她打短工,春播时点山药,夏锄时耨田,秋收时摘山药、割莜麦......赚那一斤半碗莜面。她领着我和姐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背石头、背土,修整哪毁坏了的房子住。母亲不信她有学不会的苦力活儿,中年时她会糊仰尘、垒灶火、打炕。我结婚时,在城里租了人家一间小耳房,又是夏天,为了做饭方便,她三下五除二,麻麻利利在院子里垒了一个灶台。房东、院邻的女人都甚为惊叹。
1950年,父亲在离家二十里外的刁窝村教书。妈妈在二婶的帮助下,生下了弟弟。哪时全家六口人,只凭父亲每月不足百斤小米的薪水过活。加上父亲虽然戒了大烟,却还时不时的偷着买点烟土过毒瘾,月子里的妈妈根本谈不上什么增加营养。没有奶水,弟弟抱起来连头颈都直不正。邻里们都说这个孩子养不成,更有人劝妈妈把孩子给人。妈说:“听说过有剩茶剩饭,没听说过有剩儿剩女。我不死,孩子就能活。”就凭着妈妈这股硬气,弟弟得以成活,长大、成人。
母亲受苦受累,只为儿女活得好。姐姐妹妹到了婚嫁的年龄,村里人愿出颇重的彩礼聘问,妈说:“穷死也不拿孩子换钱。”就这样,姐姐、妹妹都没要人家一分钱聘嫁远方,找了吃皇粮的男人。弟弟外出工作时,母亲已年近古稀,又近乎双目失明,身边也只有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生米煮不成熟饭的父亲,可她还是高高兴兴的让小儿子远走高飞了,她不愿为了自己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母亲自己不挣钱,父亲不挣钱,家里没钱。可我结婚时她给了我30元钱,说是那年去天津二舅给她的。“史无前例”初期,我因政治上的先天不足被“看管”起来,好长时间没能回家探望母亲。聪明的妈妈意识到我有事了,特意打发弟弟到三十里外我任教的学校看望我。弟弟说:“妈让我告诉你,凡事想开点。咱不惹事,也不要怕事。大不了顶个没念过书,在村里受苦,村里那么多受苦人不都还活着?”我“自由”后,妈妈多次对我说“我不信我的孩子就永世不得翻身。当年有人说你五个舅舅一个一个都是讨吃鬼,可你舅舅们有骨气,硬是挣出一份大家业。咒人的反过来咒了自己,事势不会一成不变,就怕你没心没劲儿,没志气”。
妈的话在我心里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熬过了哪政治风暴的几番冲击,得以活下来,见到晴朗的天空,享受安详的晚年。
母亲不怎么打孩子。在我的记忆里,只真正挨过一次妈妈的打,大概我八九岁时,一天在大河槽和孩子们玩耍,过午了还没回家,妈把我寻回家,面色平静的把我领到后面无人居住的缸坊院(曾祖父时做酒的作坊院),从地上拾起一根细棍子,狠狠的在我屁股上抽打。一边打一边说:“叫你不长心,叫你不长心”!“咱穷不怕,不能不长心。你大舅、二舅十几岁就挎着篮子,端上浅笸箩,沿街叫卖了,十三四肩膀上就压出了当廊。你五舅上中学,五更起来就念英文。别人家的孩子拿干粮是白面馍馍,他拿的是高粱面、山药丝握羊子,还念成了书。那是有心,你只长岁数不长心,耍,耍,耍的连家也不着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已经念书了,还只知道耍,我还有啥盼头“。
妈真的生气了。
妈哭了......
那一次挨妈的打,让我开始长了心,在以后十多年的求学期间,不敢因贪玩耽误学业。
儿女是妈的心头肉,疼了这个,放不下那个,不管哪家家里有了大事、急事,母亲总是先从紧处来。两个女儿生了九个孩子,母亲三次去侍候月子。姐姐二十几岁就得了精神病,时不时犯病。每次收到姐夫的报病信,她都抛下家,立即起身去包头。1968年秋,我妻剖腹生兆林,母亲到医院看望过媳妇刚回村,收到姐夫报告姐姐犯病的信,当即进城准备买汽车票先上大同,在坐火车去包头。放心不下媳妇,顺路到我家探望并告知。不曾想,我的岳母不知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存下了”亲家积怨“,在街上瞅见了我妈的影子,前脚跟后脚进了我家门,不问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就往我妈身上撒气。我一看阵势不对,赶忙说”妈,我送您到汽车站吧“。在去车站的路上,我妈见我气的喷鼻儿,劝我:守寡的人可怜,冲打几句,妈不计较。你一个大男人,当女婿的更不能计较。回去好好安抚文桂梅,她刚做完大手术,又是月子里,生不得气,生气孩子没奶,大人落下病根,你一辈子还有个好?”我亲爱的妈妈以如此宽仁的心胸,轻轻几句话,就化去了儿子心中几乎扼制不住的怒气。我可怜的妈妈,就这样带着对儿子一家的不放心,带着因儿子无能赖气招来的气苦,踏上了侍候女儿的旅程。记不清多少年,数不清多少次,母亲为姐姐犯病,往返奔波于浑源山村于包头之间,从来没有人接送过。一次姐姐病稍好,母亲就近去陕坝探望一别十年的姨姨,因没听清列车播音员的报站广播,一直在火车上坐到该次列车的终点站。那次,我可怜的妈妈几乎走失。
在“横扫一切”的红色风暴中,我的孩子书娟、兆林诞生了。生兆林后,五十六天产假刚满,妻带着两个婴儿上班,雇不起看孩子的,妈带上口粮往返二十里,去青磁窑给我看孩子,照顾剖腹产后还要上班的妻子。妻性率真,贫困病痛,政治气候不好,难免心情烦躁,撒撒怨气、苦气。妈以宽仁之心忍受着晚辈的口角冲撞,却从未对我和妻子有过抱怨。妈知道,做儿的在妻儿和父母中间做人难啊,更何况在那种情势下如果家里人不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母亲深明大义啊!涌侄出生后,弟媳在村里学校当村民办教师。上班后,孩子留给失明的妈妈照看。一次下班回家,发现满家满屋子的烟,孩子大人都在浓烟中而不知不觉。要不是弟媳回来的及时,哪次几乎酿成大祸。以后,弟媳上班一走,家里就不敢生火。
母亲在风烛残年仍然为儿孙尽力!
母亲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什么东西放了什么地方,哪件衣服放在哪个包袱的哪一层,都记得清清楚楚,取的时候抹黑也能拿到,根本不用用去“寻“。打衣服补丁,也是直接从铺尺包里取出,颜色、质地和要补的衣服相差甚小。终其一生,很少看见过为寻东西翻腾半天。记性好还表现在她能把家里人(包括众小叔、妯娌、侄男女以及娘家哥嫂子侄,男男女女上白口人的生辰时日如数家珍一一说出。我总想,如果母亲生在男女平权的现代社会,上学读书一定是个优等生。母亲心灵手巧。记得小时候,一次父亲硬要她照着书上印的老外头像做上衣。她比划来比划去,硬是做成了一件前胸翻开的不伦不类的”西服“褂子。哪时坛盖帽刚时兴,我们想戴买不起,母亲就照着书本上头像的样子给我们做。穷,买不起新衣料,全家大小的冬棉夏单都是母亲用旧衣服改制。长改短,大改小,大的穿完小的穿,却从来没有褴褛不堪过。夜深了,母亲还在幽幽灯盏下做着没完没了的针线活,连过年正月也不例外。母亲不到四十岁就戴上老花镜。晚年因青光眼不治双目失明,四舅妈说:“她是正月不忌针的过”。弟媳带着涌侄去乌海后,母亲四个孩子只剩我一个算是在家。我工作、住家在城里,不能服侍母亲于病榻前。我基本上是两周回一次家,送点生食、熟饭、蔬菜什么的,料理一些必须料理的事,和妈住一个晚上。每次约摸我要回去,妈总是梳洗的干干净净、利利落落,端坐在炕上迎候。妈说:“我不能让孩子看见我病病呀呀,邋里邋遢,走了也不放心。他还有他的工作,还有他的家。”母亲生性要强。失明后不想让人看见她少眼没瞅的样子,更不想听到人们:“瞎老人”长“瞎老人‘短的闲言碎语,因此,从未迈出家门一步。缺少运动,饮食不佳,身体日渐衰败,腰弯背缩,浑身上下没一处不疼。外院王姓媳妇四十几岁就死了,妈说:”怎么不让我死,让人家孩子死。“母亲是挣扎着活的。她说:”我不能给孩子们带红胡子。“(家乡把不堪忍受疾病贫困而自寻短见说成是给儿孙带红胡子),她坚持着活,她坚强的活——为了她的儿女。
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我等到太原上学的书娟、兆林放寒假回了家(那年我搬到了学校盖的家属院新房),草草安顿了自己哪个家的过年事宜,回村里妈的家,打算打扫打扫房子,准备准备过年的事。一进门,见妈没像以往一样干净利落的坐在炕上,而是在炕头上躺着,听到我进家喊妈,才挣扎着坐起。中午本来有我拿回来的年饭,妈说只想喝点稀粥。我给熬了点稀粥往小碗里盛了一点,妈端起碗,肘靠着身子也抖个不停,里一半外一半喝不进嘴里。我陡然意识到妈气力已经竭尽,她,要离我而去了!
我问妈想吃点什么,妈说就想吃梨。当时守金在旁,他立即起身去城里买梨,往返四十里路,傍晚回来也没用买到梨。下午,二婶子进来嗅出屋内异味。一检查,妈大便失禁,裤子上,身上有少许乌黑乌黑的屎迹。我和二婶给她擦洗干净身体。晚上,妈躺在炕上对我说:”那个放衣服的小木箱子最底下,有你妹上次走时留下的五十元钱,你取出来用吧。“
她不停的摸摸索索。我问”您寻什么“,妈说”啥也不寻“。还在摸索。(家乡人称这种现象就是人死前的摸边)。 后来,妈挣扎起来要下地小便,我说”我给您取盆接吧“,妈说什么也不让,硬是挣扎着下了地。我扶她上炕躺下,妈还是摸索,我和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妈说,”那么好的棺材没个覆面 ”。我说,“明天让大顺做一个”
。我在睡意朦胧中听到母亲很响很响的呼噜声,哪声音是从腹腔最下面发出的。(家乡把这叫做人咽气前的响膛风)。
——就这样,睡在我身边的妈妈再也没有醒过来。她没吃上梨,却永远地“离”我而去了。妈生育成人四个孩子,临走时 总算有一个真正陪在身边。我知道,那是妈在特意等着我,她爱我,疼我,不想让我留下更多的遗憾!她走的安然,走的坦然。
逝后第三天,弟妹从外地赶回来。掀开被盖告别遗容,她躺在馆内是那样安详。入殓时我放在手上的糕点和小手绢也抛在一边。她不贪恋人世间的钱财物品,她只稀罕人世间的“情”。
母亲一生的苦戚悯情,外人怎会知晓?出殡时,我摔碎的灵前瓦盆,顷刻被抢拾一空。(乡俗福寿之人死后灵前的瓦盆,碎片磨制成锁,佩戴者可以从死者那里得到福泽)
母亲生前福寿安康吗?
阎王沟畔西坡顶,黄土五杯簇成坟
新松疏疏常年绿,宿草密密枯复荣
草木虽是无情物,肯代痴翁守亲灵
岳峰巍巍慈母德,平湖深深慈母情
故居虽在易他姓,昭华环兴各西东
可怜一片拳拳意,欲求一聚在梦中
块垒郁胸无处释,拙笔强为记母文
文成自知不堪读,炷香仰天觅亲魂
路边一堆焚稿灰,权当诞日祭母程
旧历:辛卯年十一月十四日
公历:二0一 一年十二月八日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推荐纪念馆
1989 - 2010
同分类最新文章网葬文化 >>
类别:&& 时间: 10:38:23&&
  1、送终尽孝。所谓送终尽孝就是说,在病人垂危之际,应及时通知其所有子女等直系亲属,让他(她)们尽可能多抽点空闲,守护在病人身旁,直到病人咽气仙逝为止。其一,可使孝子(儿子、儿媳、闺女、孙子、孙女)多尽一点孝心,尽可能让他(她)们多伺候病人几天,使病人多活几天,以免日后后悔。其二,可以在病人临终前听取遗言,日后按照遗嘱处理好病人生前未能处理的事宜。如办什么事谁欠多少钱、欠谁多少钱、家中财产如何处置、丧事如何处理等等。其三,在病人垂危之际,能有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其侧,对病人在心理上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即使离开人世,也能死而瞑目,故此称作送终尽孝。
  2、破窗遮红。病人咽气仙逝后,所有直系亲属要暂时节哀,应及时破窗遮红。所谓破窗,就是将窗户纸捅破,说是病人归西的那一刹那间要放病、泄晦气,如果不捅破窗户,容易留在家里祸及别人。同时还要将室内所有的红色东西用白纸贴住,说是鬼魂怕见红。有的还要将镜子用白纸贴住,说是鬼魂怕见阳光,镜子容易反光。
  3、装老整容。一阵小心活之后,所有直第亲属还要一起动手,为亡者装老整容。首先要空好装老衣裳,也叫寿衣。一般情况下是四季衣裳(单衣裳、夹衣裳、棉衣裳和鞋帽等)。所有衣服不系扣子,不系裤带,民间认为如果用扣子扣死了,裤带勒死了,亡者难逃生(方言:转世的意思)。有的还要在寿鞋鞋底上钉十六个布钉子,前面七个,后面九个,传说阴间路滑,死者到了阴间人生地不熟,鞋上有了防滑钉子,行走较为便利。装老时忌穿毛衣和带毛的皮衣裳,怕亡者来世变成动物,忌穿缎子(断子)布料制作的衣裳。穿好装老衣裳后,应简单为亡者整容(剃头、刮脸、盘头发),一切操作完毕,才用白布或黄布掩住亡者面部,也叫&衫单&。
  4、披麻戴孝。装老整容之后,守候在亡者身边的直系亲属才跪在地上放声泣哭尽衷肠,烧倒头纸,并由他人为孝男(儿子)披麻戴孝,遵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在男子后肩旁上披一条白麻;孝女(儿媳、闺女)披头戴孝,也遵照男左女右的规矩,用白线捆一束头发。然后把烧尽的倒头纸灰用一张白麻纸包好放在亡者怀里,说是亡者到了阴间,尽是一些不惯熟的鬼神,如果遇到叼难的鬼神,可以用钱通融通融,以免在阴间受欺负。同时还要给亡者袖口里放一个白面馍馍,传说阴间多恶狗,亡者到了阴间遇到狗,掰点馍馍喂它吃,狗就不咬了,可以顺利到阎王殿报到,最后在亡者头顶处放一碗&倒头饭&,意思是亡者阳寿已尽,再也不吃饭了,然后再摆上三盘馍馍供奉在头起,香炉钵仙上三柱香,点两盏常明灯,也叫照路灯。
  5、移尸入殓。&&&&&&&&&
入殓时,先将棺材移至堂屋地上,棺材下面倒放两个长木凳,棺材内要装好所有镇物。镇物分别是:干草(谷草)、五谷(谷、黍、麻、麦、豆)、柏木、小灰(炭灰)、生铁、乱丝(马尾箩底)、木炭、朱砂、神曲(一种药材,如果没有,用酒曲子代替也可)、雄黄、七个红枣(早逃生)、七个硬币或铜字钱(俗称垫背钱,与怀里的倒头纸包合起来,便说是前后有钱花,现今亦有按亡者岁数放垫背钱的。比如亡者是六十岁而死,垫背钱放六二个,一岁一个,天一个,地一个)、七条黄纸条、七条白纸条(合起来统称阴阳纸)。
  棺材内的镇物置放齐全后,由亲朋好友将亡者尸体抬入棺材内。移尸时,不让亡者尸体挨着门框,说是亡者挨着门框(也叫尸首刮门框),子孙后代难发旺,所以抬尸时要有专人用黄纸、笤帚(专门用来妇炕和床的工具)或排子挡住辛酸.将亡者尸体放入棺材内,孝子们要将亡者身前所喜爱的生活用品、衣物等,依次放入棺材内,并将亡者的头、脚、身子摆正,手指捋展,说是如果亡者入棺后手指未伸展,还攥着人哩,所以要边祷告,边捋手.所有程序进行完毕,将垫在棺材下面的木凳立起来,并在木凳上面再垫四块砖,以便发丧移(方言念yu)材时用,然后将棺材盖盖上,并让帮忙人响三个花炮,以示亡者魂归西天.
  需要说明的是停放棺材亦有讲究.如果亡者是男性,死后即可坐正,停放棺材时应放在堂屋正中,假如是女性,死后如丈夫健在涌坐正,停放棺材时放在堂屋正中稍为偏右,如丈夫先离人世,女性死后亦可坐正.如果亡者居住的是伙堂地(方言:指堂屋与人伙住,产权属于两家),不论亡者是男是女,均不得坐正,应为对方让出尺许,以示礼貌.
  6、安置灵桌.移尸入殓结束后,马上安置灵桌.灵桌通常情况下是黑色木制高桌,俗称八仙桌,现在多数使用团桌.灵桌摆放在棺材前面,并将原来供奉在亡者头起的供品、香炉钵、灯盏移放到灵桌上,然后让孝子在灵桌前面用白麻纸砸一块掩帘,亦叫围裙(民间认为灵桌上的东西都归亡魂所有,因此灵桌前的纸围裙不用浆糊粘,怕粘连活人.所以外人也不帮着砸,必须由孝子亲自砸),丧盆放在灵桌下面,从此至出来(发丧)前不断香火.断香火就是断子绝孙,所以从入殓后至发丧期间,所有孝子要昼夜值班,轮番守灵上香烧纸尽孝.同时还要在棺材后面放一盘馍馍,供奉看材鬼神,意思是让它们给亡者看好棺材守好灵,使亡者安安生生地停尸,发丧前家中不能发生任何意外事情.
  7、搭棚报丧.入殓后的第二天,首先,应推选出殡仪(也叫总管),帮助亡者家属和孝子负责处理丧期内的所有事务.其次,由殡仪安顿(方言:安排的意思)亲朋好友,在院内搭设灵棚,以供前来吊孝者祭奠、用餐、休息、摆放纸扎、花圈、悬挂挽幛.第三,派孝子或能说会道、办事伶俐者向街房邻居、家中长辈报丧.,孝子报丧不得进入亲朋好友家中.通常情况下是站在堂门口或家门口,先打招呼,待有人出来接待后,当地跪下,双手伸直爬地,连磕三个爬头.这时出来接待之人要赶快将孝子搀起来,说“免啦!免啦!”意思是人已去了,再大的恩怨也不记了,全免啦.
  8、破土打墓.丧期进入第三天,殡仪负责联系阴阳先生准备祭奠、发丧时所需服丧用品,派孝子和光头(指上无老下无小的光棍儿,专门以抬材打墓为生者)一起到坟地上选址画穴,破土打墓.这天孝子进入坟地后,要先给土地神(如果是老坟,即给看坟神)供奉一盘馍馍,上三柱香,烧圈称为金地,老百姓一般不用金器画穴,据说只有皇上和其家族死后,才可用金器画穴;用银器画圈称为银地)圈内写上&开墓大吉&四个字,供奉三盘馍馍,烧三份白纸,并用铁锹铲三下土,之后才由光头们开始破土打墓.打墓时,如果从地下挖出蛇、蚧蛤蟆之类的野生动物,即被示为大喜.在民间蛇被示为小龙,蚧蛤蟆被示为地龙,打墓时如果挖到此物,则说明前辈祖上有德,后辈肯定有象样的人物(做官)出现.所以,打墓者要用一个盒子将挖出来的野生动物装起来,回来后与东家报喜,领取赏钱.正因民间有此习俗,所以也有个别打墓者,要事先在盒子里装一条蛇,以便骗取东家的赏钱.孝子选址画穴回来后,还要用事先准备好的七个棉花球沾上白酒给亡者洗眼、洗脸,然后将七个棉花球插在阴阳碗内,放在供桌上.
【已有0位网友进行了评论,】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没有记录…
如果您对以上解释还不满意,请点击“大师解梦”按钮;
大师会为您更深层的分析解答。
常用周公解梦
最新的周公解梦
热门的周公解梦
推荐的周公解梦帖子不存在或被隐藏.
您可以试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去世的外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