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岛滚装是什么意思加个什么字顺?

(1)日本;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资本主义
(2)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信息化和全球化
(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勇于创新;学习先进;立足国情,制定适当的政策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懸淮绷芽?姆孔邮钦玖⒉蛔〉摹?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在演讲
材料二 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房子”“一幢裂开的房子”及“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指什么?为什么美国会出现上述这种状况?
(2)以上材料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内战中林肯的哪些作为体现了这一主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林肯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面貌,伴随工业革命的不断开展,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快。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来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上个世纪近乎残酷的空气治理法案随之而来,让伦敦走上了铁腕治污的救赎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苏州吴中区初三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美两个大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彼此之间合则两利。回首20世纪,在40年代和7、80年代,两国关系出现过两个比较友好顺畅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关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关关系》
材料三 下图为中关贸易情况统计图(部分年份)
材料四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
——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并概括当时中美合作的表现。(2分)
(2)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材料三说明中美贸易情况有何特点?(2分)
(3)据材料三、四,你认为中美两国在7、80年代的关系比较比较顺畅和稳定的原因是什么?(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些启蒙思想家,他们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二:《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回答:(1)写出一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材料一、二、三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美国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阅读下列材料,回顾美国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
材料二: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北方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领导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的“母邦”和“宗主国”是哪一国家?(2分)
(2)材料二中的“伟大的总统”是谁?材料中的“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当时美国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材料中的“新政”有何特点?(2分)
(4)把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二战后,美国主导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了冷战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秩序?(2分)
(5)“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个时代总有大国。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美国由殖民地走向超级大国的强国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1)菲律宾&南(2)湄公河 (3)中南&&热带季风气候 (4)C试题分析:读图可得,A是菲律宾,B是柬埔寨,C是苏门答腊岛,D是泰国。根据地理事物的轮廓及地理位置可知国家A是菲律宾,它西与越南隔南海相望。(2)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河流,发源于我国境内,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流经图中的B国。(3)由图可知,国家D即泰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位于亚洲的中南半岛,该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主要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4)中国国境线漫长,在东南亚地区,与我们陆地相邻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是“东南亚地区山河分布、海陆分布略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6分)(1)将下列事物用相应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位置A.马来半岛 B.湄公河(2)将图中代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及其相关内容填在下面横线上D_______市,属_______气候。E_______海峡,F_______岛,按纬度划分,该岛位于_______半球。东南亚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河,最后注入_______海。(4)马来群岛位于_______板块、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附近,所以多火山、地震。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探究程序,请与他们一道完成探究过程。(6分)探究主题: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探究资料:图1尝试探究:(1)读图1完成下表: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河&内红河________湄公河万&象湄公河曼&谷________仰&光伊洛瓦底江综合归纳:中南半岛城市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附近。(2)这种城市分布特点的有利条件是:A.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C.&&&&&&&&&&&&&&&&&&&&&&&&&&&。(3)这种城市分布特点的弊端是:&&&&&&&&&&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央电视台2008年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据此回答1~2题。小题1:湄公河和其它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的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小题2: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B.玉米C.稻米D.小米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1~2题。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小题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东南亚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A.天然橡胶、椰子、甘蔗、棉花B.天然橡胶、椰子、蕉麻、油棕C.天然橡胶、可可、咖啡、油棕D.油棕、天然橡胶、黄麻、椰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东南亚地处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之间、_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载有239人的波音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随后,20多个国家参与了这次失联客机的“国际大搜索”。读马航失联客机可能航线和疑似碎片发现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1)马航失联客机从吉隆坡(8日00:42)飞往失联地点(8日01:20)的方向是&&&&&&&&&&&。(2)14日,我国舰船已赶赴A&&&&&&&海峡搜索马航失联客机,搜救人员看到海峡中过往的船只非常繁忙。(3)21日,澳大利亚最早在&&&&&&&&洋发现失联客机疑似碎片。(4)B半岛的地表形态特征是&&&&&&&&&&&&&&&&&&&&&&&&&&&&&&。(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吉隆坡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B.马来西亚物产富饶,其中锡、天然橡胶、棕油、长绒棉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C.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也是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D.澳大利亚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东南亚地图”,回答下列各题:(17分)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东南亚地处亚洲与&&&&洲,太平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图中A处为著名的&&&&&&&&&&&&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⑵图中的航线,从中国沿海航线①出发,经过(A处)该海峡后,向西航线①航行,经过红海,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处)&&&&&&&&&&&&&&运河,到达地中海,再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此线路是向西到达西欧和北美最短的海上航线。⑶图中航线③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西航线①,只能绕道非洲最南端&&&&&&&&到西欧和北美各国。⑷A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 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矿产)要从&&&&&&&&&&湾沿岸国家沿航线②向东,经A海峡运送。⑸东南亚所处纬度较低,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气候以&&&&&&&&&&&&&&气候和&&&&&&&&&&&气候为主,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及&&&&&&&&&&&&&&&&&。当前位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材料二&识别下列图标材料三&&&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发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上述“趋势”的影响。(3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分)(4)材料一所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这一趋势,今天的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3分)(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共同体是由哪几个机构合并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趋势:经济全球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2)影响:加强了各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5)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意义: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主要考查你对&&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开辟新航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开辟新航路
商业革命:
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的表现:
1、世界市场扩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许多农产品传播到欧亚大陆。像玉米这一美洲的特产,新航路开辟后很快传到中国、非洲和东南欧。马铃薯(土豆)、烟草、可可等也从美洲传到亚、欧、非各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越来越占据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新航路开辟以后,人类的视野大大开阔了。15世纪初期以前,欧洲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得不多。新航路开辟以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改变了。由于船队的远航和探测,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海岸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摸清了。在某些地区,欧洲人也开始了解那里的内陆部分,如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侵略,欧洲人对这些地区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它们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物价猛涨对欧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致被称为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保护雇主的利益,一再颁布限制提高工资的法令,致使工资的增长幅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幅度。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他们既能够更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同时,对英法等国家来说,价格革命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初步理顺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时期的价格体系。因此,在英法等国内经济体系能够较顺利地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国家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但是,价格革命对西班牙所起的作用却不同。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内社会经济虽一度呈现出繁荣局面,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有所滋长,但封建结构仍相当顽强。面对农产品的价格猛涨,封建贵族只是一味加强封建剥削,城市中的行会继续控制着手工业生产。这就造成西班牙国内工农业生产难以发展,所产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国居民,所产羊毛仍然大量输往尼德兰和意大利,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加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这都造成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的局面。因此,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它所开辟的殖民地市场,很快被英法等国的商品占领;它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被自己国内的工农商业所吸收,而是辗转流入英法等国后才转化为资本。据统计,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必要性: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2、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传统商路受阻——直接原因3、宗教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4、社会根源:到亚洲寻找黄金、香料等——经济根源可能性:1、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条件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学说4、西、葡王室的支持——物质条件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地理位置: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他们向海外发展。
2、航海技术: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3、政治: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
4、宗教信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时期,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
新大陆: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的群岛後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在发现新大陆前,美洲大陆对欧洲人来讲是陌生的,他们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而没有其他大陆的存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特点:
1、以海上交通为核心; 2、受到西、葡两国王室支持; 3、新航路的开辟以到达东方为目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同时,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 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 4、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5、新航路的开辟给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43612113772708342133782517382738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岛之恋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