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叶能吃吗炒茶吗有什么好处

“支书一个点子,百姓一把票子”
&&& “你尝尝这是什么茶?”5月14日,记者去上佛羊村采访,刚一落座,张俊业就把一杯碧绿的新茶递给记者。闻着清香,呷一口很酽。“什么茶?从没喝过。”“这就是俺村的酸枣叶茶。”“就是漫山遍野的酸枣树叶吗?”记者疑惑。“是。你可别小看这酸枣叶,今年给老百姓带来二三十万元的收入。”&&& 今年春天,酸枣树发出嫩芽的时候,一大早,上佛羊村的妇女就挎着篮子、提着“蛇皮袋”上山了。干什么?摘酸枣叶。&&& 赵莲英是众多采茶妇女中的一员,最多一天采了14斤,七八天下来,挣了1400多元。“就是下点力气,像白捡的一样。”赵莲英说。“今年收了近两万斤酸枣叶,最高18元一斤,最低是12元,现金支付老百姓25万多元,上佛羊村人均800多元。”村文书说。“老支书一个点子,老百姓一把票子。”和庄镇党委书记亓军杰说,“张俊业把牛不吃、羊不啃、没人要的酸枣叶变废为宝,酸枣树成了老百姓的摇钱树。”&&& 漫山遍野的酸枣树自然生、自然长,不用化肥农药,没有任何污染。当天采来,连夜炒完。5斤鲜叶炒一斤茶叶,光成本每斤就是100多元。“卖多少钱一斤?”“零售五六百,批发二百元。今年总共炒了3000多斤,目前已经卖出一大半。”有多年经营经验的张俊业对茶的销路充满信心。“祖祖辈辈看着酸枣树没用处,为什么你能想到炒茶呢?”记者问。“近几年我搞经营自己脱贫了,我总是在想,作为一个老书记,怎么样让老百姓也富起来?所以,不论走到哪里,都留心怎么发挥山村优势发展经济。听说酸枣叶能炒茶,我和镇领导去日照请来师傅,并立即注册了茶叶商标。”张俊业娓娓道来。&&& 上佛羊村是个只有300口人的小山村,山场面积有2700多亩,加上周围村,有几十万亩山场,酸枣叶可谓资源丰富,张俊业为老百姓找到了一条挣钱的好门路。&&& 由酸枣茶,想到日照茶。“日照能种茶,我们和庄能不能种?”张俊业和日照来的炒茶师傅一起考察,科学论证,去年试栽了100亩日照茶,今年扩大到400亩。&&& 今年新发展的300亩茶园,采取“飞地经济”的做法,一亩山岭地一年租赁费600元,然后“返聘”农民管理茶园,月收入1400多元,老百姓乐得合不拢嘴。&&& 张俊业还牵头成立了玉佛山茶叶种植合作社,目前发展社员150多户,他计划三五年内,发展茶园2000亩以上。
莱芜新闻网新浪微博:
莱芜新闻网腾讯微博:
[责任编辑:laiwunews]
如果你对莱芜新闻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 1、莱芜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莱芜新闻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莱芜新闻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莱芜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莱芜新闻网、莱芜日报、鲁中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橘子叶能泡茶吗? 买的橘子带的叶子 吃掉后晒橘子皮 叶子也一块晒了 我当茶泡 橘子叶子对人身体有好处 酸苦_百度知道
橘子叶能泡茶吗? 买的橘子带的叶子 吃掉后晒橘子皮 叶子也一块晒了 我当茶泡 橘子叶子对人身体有好处 酸苦
提问者采纳
听过橘子皮的,不要一说健康啥也能用来泡茶喝?茶是以好喝也重要,那能好喝,没听过橘子叶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橘子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乡手工炒茶:学艺艰辛 手艺面临失传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资讯摘录
从鲜叶到干茶,全靠一双手控制,这是沿袭数百年的炒茶传统,伴随着机器的出现,茶叶生产走向了生产线。只是,有一部分人,他们会选择自己炒茶,回味属于哪个时代的记忆。老人炒茶31年对每个过程都了如指掌机器制茶时代的来临,除了采茶需要人工参与外,所以都过程均可实行机器流水线操作。在南郑一家现代化的大型茶叶公司,一天可生产上200公斤鲜叶,按照每2.5公斤鲜叶生产一斤成茶计算,这家公司一天可生产100公斤干茶,而整个过程只需要3个小时。在百公里外的西乡县柳树镇小丰村,每年的这个时候,杨莲英老人都会炒制手工茶,供自己品尝。老人炒得一手好茶,是村里妇女都会引以为傲的手艺。“四五年前,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忙着把白天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炒成干茶。现在,村里没人手工炒茶了,鲜叶采摘下来直接卖掉,省时省力。”4月10日下午,66岁的杨莲英一边炒茶一边感慨地说。小丰村茶园面积大,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地,饮茶是村上延绵数百年的传统,从8岁孩童到耄耋老人,饮茶,成为一种传统,世代传承。伴随着饮茶的传统,是祖传的制茶的手艺,世代相传。杨莲英老人家里有两亩茶地。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包产到户,茶地就分摊到了各家各户,那时炒茶全靠手工。“那时候不会炒,就跟着大人学习,慢慢地就会了。”老人已经炒了31年茶了,对每个过程都了如指掌。近年来,茶厂如春笋般增加,机器代替了人力,村民将茶叶交给茶厂,只需要交一些手工费,便能喝上新茶。只是,在杨莲英老人看来,虽然不如机器炒的好,每年的这个时候,她还是会自己动手炒一点新茶。采茶讲究手巧否则会影响茶叶的形态新茶如酒易醉人,春茶,是由过冬后的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在惊蛰和春分节气,早发品种茶就开始萌芽了,清明前就可采摘。好茶还需要好“手功”。茶树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山高水清,云雾缭绕,生态环境优美。采茶一定要起很早,顶着晨露采出的茶最好。“采茶讲究手巧、手快,特别是仙毫,对时间要求极紧,芽头长出来,外面刚刚冒出一片嫩叶,就必须飞快地掐下来,否则会影响茶叶形态与营养。”天刚蒙蒙亮,杨莲英老人背着竹制的背篓出发,老道的手法,瞬间将芽头捻下,放入竹笼。茶叶采摘下来后,茶叶极易吸异味,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盛放茶叶的都是没有异味的竹篾筐。在竹篾筐中把茶叶薄薄一层摊开,叶上不能叠叶,将水汽晾干,便可下锅炒制。因为学艺艰辛手工炒茶手艺面临失传手工炒茶用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使用农村的传统土灶、大铁锅和木柴,大火使铁锅受热,杨莲英有31年炒茶经验,用手掌感受铁锅的温度达到适宜,迅速倒入簸箕中选好的茶叶,一次放入5—8两茶叶为宜,双手迅速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水分大量蒸发,颜色变暗,有茶香飘出,是第一次杀青。第二次做形,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簸箕中摊凉,改用小火复炒,双手展平拍打,紧压茶叶,使茶叶固定成型。既要搓成卷曲型,又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揉烂。第三步烘培至干,用铁锅的余热,翻炒后将茶叶摊平在锅中,茶叶散发出沁人的清香。最后,茶叶完全失去了水分,外形扁平挺直,色泽黄绿明亮,茶香清新,及时出锅并封存。一锅鲜叶炒干平均用时30分钟,一次能制得100克干茶左右,2.5公斤鲜叶能制出0.5公斤干茶。手工炒茶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火候对炒茶至关重要,双手的力道和速度等,全凭个人经验,每道工序都不得有半点马虎,关系着茶叶的外形、颜色、滋味、和汤色。“那个时候全靠手工,晚上炒茶到凌晨两点,腰都直不起来。”杨莲英老人,如今,这种原生态的炒茶手艺传到了子辈,因为学艺艰辛、又是个体力活,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个,在孙辈出现了断层,很少有人再动手炒手工茶了。手工炒茶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即将面临失传。华商记者 王亮/文 王警/图
[责任编辑:DD21]
文章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更方便、赶快行动吧!
在这里说说您分享的原因吧 !
还可以输入99个字
2016 Daidaichuanch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2
每日:9:00-2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炒酸枣仁的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