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凡女修仙传易言九鼎鼎的成语么?

关于诚信意思的成语,比如一言九鼎什么的还有什么_百度知道
关于诚信意思的成语,比如一言九鼎什么的还有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金口玉言一诺千金一字千钧、说一不二、一言为定
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言九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言九鼎的故事_成语一言九鼎的典故
一言九鼎的故事
【注音】yī y&n jiǔ dǐng 【成语故事】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的食客毛遂执剑上殿,为楚王分析时局,楚王这才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称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典故】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史记&平原君列传》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重信用
【相近词】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相反词】人微言轻
【成语例句】
◎ 新闻媒介具有强大的宣传性和舆论导向作用,记者一言九鼎,一但出现误导,其恶劣影响是可以想见的。
【相关成语故事】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州大地”“一言九鼎”这些成语。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的人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历史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州大地”“一言九鼎”这些成语。相传把全国划分为..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5:30:00
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州大地”“一言九鼎”这些成语。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的人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试题来源:同步题
&&试题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偏易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同学们一定知道“九州大地”“一言九鼎”这些成语。相传把全国划分为..”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华夏之祖(炎帝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大禹治水”。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辨形]&&“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结构]&&主谓式。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
[成语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与“一言九鼎”相关的成语:
o 基本信息
o 成语典故形容力量的成语_描写力量的成语(10)
片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齐镳并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齐轨连辔——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齐驱并驾——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齐驱并骤——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齐趋并驾——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启聩振聋——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千金之裘,非——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人数多的不欺负人数少的。
强不凌弱——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
强不凌弱,众不暴寡——指力量强大的不欺侮弱小的,人数多的不欺负人数少的。
强而示弱——示:示形,伪装。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强弩末矢——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同“”。
强弩之极——犹强弩之末。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强弩之末——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强弱异势——异势:形势悬殊。比喻双方力量相关极远。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女修仙传易言九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