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交流微信群要交个人所得税

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要交个税吗 相关的站内帖子
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要交个税吗
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要交个税吗
怎么做账比较好.
如果公司有工会的,把钱打到工会账户,做工会经费,然后从工会经费中支出这笔旅游费用,这样就跟税务没有关系了。而且工会经费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的。.
回复 2#joanna25_3 的帖子
是私企,没有工会.
回复 3#pp021 的帖子
如果是私企,那肯定不缴,先做在账里面,反正也没有审计。
万一以后查了,查到了,再补缴。查不到,额过头。
当然我这是打混的做法。
你准备做在什么科目?管理费用-福利费?
如果是私企,完全可以把这笔钱从账外处理。。。干么一定要从公司账里面走啊?做福利费么,又不属于福利费范围,做业务费么还要调出来,私企么,想怎么处理还不是随便搞搞啊~
[ 本帖最后由 joanna25_3 于
14:12 编辑 ].
直接做培训费不是很好么, 列个培训计划。既不占福利费, 有不用叫个人所得税.
请旅游公司开发票时注明是培训拓展费用,人事部给你个计划,拓展培训,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沟通技巧之类的一个文档做附件再发票,入培训费!现在培训费是全额列支不怕税局的!.
回复 7#雪球妈 的帖子
全额列支的是职工教育经费,特别是涉及软件开发行业的,职工教育经费的比例相当高。这个教育经费指的是员工教育培训的费用,不是这个拓展费用,更何况是旅游公司开的发票?.
回复 8#joanna25_3 的帖子
旅游公司应该也可以开拓展的票,只要他们有这个范围。教育培训费当年若按比例不能全额扣除,剩余的部分在下年可以全额扣除。.
回复 9#贝贝2002 的帖子
不是的,我的意思是,拓展费用并不属于职工教育经费的范畴。而且教育经费只有1.5%,如果不是软件开发企业,教育经费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回复 10#joanna25_3 的帖子
干嘛一定要做培训费呢?
私企,本来就是很灵活的。开个差旅费、会务费,全搞定了。.
回复 11#贝贝2002 的帖子
请看我在4楼的回复。.
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要交个税吗 相关的站内帖子还未开通?
解读北欧福利国家 一般家庭也去国外旅游
北欧指的是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这五个国家,这些国家实行了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这些国家发展策略,因此被称为&典型的福利国家&。 它们既没有富可敌国的富豪,也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这些国家占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中产阶级。以瑞典为例,瑞典中产阶级占人口的比重55%,是世界 上中产阶级队伍最庞大的国家之一。在瑞典,由于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高,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正式就业,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从社会的层面来 说,北欧各国普遍通过征税实行转移支付。瑞典的纳税人所交纳的平均所得税,达到其收入的31%,而雇主税的税率为33%,大公司的经理,几乎要交60%到 70%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达到85%。正是由于较高的税率,为各种福利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瑞典的福利可谓五花八门,有病人津贴、父母津贴、寡妇抚恤金、妻子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住房补助、未成年人补助,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交学费,中小学 生免费午餐等等,这些措施的结果使瑞典的家庭,都成为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一个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一双子女构成,人均收入不低于15万瑞典克朗,人均居住面 的不少于80平方米。随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步完善,人们无需再为生老病死担忧,无需再为上学、看病、养老攒钱,即使是收入一般的家庭, 也都能置办得起轿车和房产,也能到国外旅游、度假,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经过60年的发展,北欧诸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北欧国家福利是社会平等,和民主的公民权利的理想体现。《2005年至 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结果是,北欧五国全部进入了前十位,第一位是芬兰,第三是瑞典,第四是丹麦,第三是冰岛,第九是挪威,而芬兰则是连续三年排 名居首。&但是美欧福利国家也暴露的很多矛盾和问题,而且是积重难返,高税收、高福利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愿意工作的懒汉越来越多,造成了一批寄生于该 制度的&食利者&阶层。这批&食利者&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福利制度建设的初衷,而且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大额的公共开支,也在面对经济危机时难以为 继。从上世纪80年代起,北欧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包括改革税制,消减社会福利,减少国家补贴等。但这一时期的改革力度不大, 效果甚微。&
类型:转载
责任编辑:
24小时热点推荐:
关注车系的还关注
看报价及图片,百度“”更方便
Powered by ,All Right Reserved . 京ICP备号-1多少钱要交个人所得税_百度知道
多少钱要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很高兴为您解答.baidu.jpg" esrc="/zhidao/wh%3D450%2C600/sign=/zhidao/wh%3D600%2C800/sign=dca35255cbfcc3ceb495c135a275fab0/ddded81a4efce1b9d16613f,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您好.hiphotos.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ddded81a4efce1b9d16613f:个人计算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扣除标准3500元/月(日起正式执行)(工资://d、薪金所得适用)<a href="http.baidu://d.baidu.hiphotos://d
人力资源中心总监
其他1条回答
比如交通费、招待费等冲抵一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3500元、电话费、差旅费。但是可以用其他方法冲抵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出国旅游要交个人所得税_百度知道
出国旅游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国旅游基本上是花钱,顾名思义个人所得税,有所得才交税,哪来的个人所得税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不交,如果你有超过限额的境外收入需要交
没听说过。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境外派遣员工 在境内取得报酬是否缴个税
  某新加坡公司和境内公司签订了技术咨询服务协议,按照该协议规定,新加坡公司将派其新加坡藉员工到境内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受派来华人员在境内的停留时间为3个月,境内公司也已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号)的规定,为新加坡公司的该项业务申请了享受税收协定在华不构成常设机构的备案。但是,新加坡公司仍担心由于该服务费由境内公司支付并承担,中新税收协定中关于非独立劳务所得的3个免税条件不能完全符合,因此受派人员需要在华缴纳个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议定书条文解释》的通知》(国税发〔2010〕75号)规定,缔约国一方居民因受雇取得的薪金、工资和其他类似报酬,除在缔约国另一方从事受雇的活动以外,应仅在该缔约国一方征税。在该缔约国另一方从事受雇的活动取得的报酬,可以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征税。缔约国一方居民因在缔约国另一方从事受雇的活动取得的报酬,同时具有以下3个条件的,应仅在该缔约国一方征税:    (一)收款人在任何十二个月中在该缔约国另一方停留连续或累计不超过183天;    (二)该项报酬由并非该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该雇主支付;    (三)该项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该缔约国另一方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    即新加坡的居民因雇佣关系取得的工资、薪金报酬,应在新加坡纳税,但在中国境内从事受雇活动取得的报酬,中国也有征税权,除非新加坡居民在中国从事受雇活动取得的报酬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    新加坡公司所派员工在华停留时间为3个月,未超过183天;同时,新加坡公司也已委托境内公司向税务机关申请在华不构成常设机构的备案。上述3个条件中的(一)和(三)项已经符合。对于第(二)项,虽然境内公司支付并承担了相应的服务费,且该服务费可能是按派遣员工的工资、薪金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成本加成计算,在形式上,境内公司确实是支付或转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但是,该条件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即境内公司是否为派遣员工的雇主,是否作为派遣员工雇主向其支付报酬。本案例中,派遣人员只是在其雇主和境内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下来华提供劳务,来华期间和新加坡公司的雇佣关系并未改变,因此,第(二)项规定也是满足的。    综上所述,新加坡公司派遣来华提供服务的员工,同时符合协定中免税的三个条件,无需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 21:04:06) ( 09:31:46) ( 09:46:17) ( 10:14: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游 个人所得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