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可不可以无限制印货币性资产购买别国资产

国际金融论述题与简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际金融论述题与简答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终于有人讲清楚了!面对泡沫,该持有资产还是持有货币?(深度好文)
终于有人讲清楚了!面对泡沫,该持有资产还是持有货币?(深度好文)
金融五道口导读:思路决定出路,本文精选两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分析文章,彼此并无关联,仅供读者参考。一、终于有人讲清楚了!面对泡沫,该持有资产还是持有货币?前言显然,因错失太多机会,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困难境地,繁华背后是风声鹤唳,摆在政府面前的三个最大问题就是:资产价格过高、人民币估值过高、债务负担过重!每一个问题爆发,都能引发系统性的危机!都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百姓不愿意面对的!政府会怎么做?我们该怎么办?作者:米公子,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授权金融五道口发布1、三大泡沫之资产泡沫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模式一直都是以政府主导投资驱动为引擎的经济模式,在以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的模型中,如今能主要关注的只有投资了,谈投资,主要的也就只有房地产经济了,所以,当下在中国谈资产价格,主要就是指房价。北京近10年的房价变化↓↓↓深圳近10年的房价变化↓↓↓合肥近10年房价变化↓↓↓兰州近10年房价变化↓↓↓郑州数据较全,我们来看近15年郑州房价变化↓↓↓可以看出,在近几年,房价涨幅加快,这是中国资产价格的基本面。来看均价在3万以上的区排行↓↓↓动则均价5万以上的小区比比皆是,已经成了全球最贵的区域。中国房价TOP10城市和全球典型城市房价对比↓↓↓显然,如果你说中国的房价还不够高,我就无语了。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问题,已经根本不需要去争论,这已经是危害到了国计民生的问题,已经是全球公认的问题。、如果政府要去除资产泡沫,会发生什么负能量的事情?1、去资产泡沫,直接说就是要降房价2、降房价,则触动的是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银行四方的核心利益3、房价降20%,首付20%的购房者则可能抛弃已购房产4、房价降,土地价格就要降,地方政府的贷款、融资平台、地方债务怎么办?5、房价降,对于买涨不买跌的中国大众来说,房地产市场会立即降温,开发商欠银行的钱怎么办?6、房价跌,势必会引发债务产业链上的大面积债务违约,购房者不还贷、开发商还不上钱、地方政府卖不了地还不了钱,最终,银行坏账大面积产生。7、中国特色的维权开始,购房者堵售楼部要求退房,处理不好就是群体事件。如果政府要去除资产泡沫,会发生什么正能量的事情?1、楼市降温,钱去哪里?会不会倒逼入实体经济?2、如果政府能给企业家信心,一个中长期的信心,在中长周期内是坚决的去除资产泡沫,扶持实体经济的话,大量资金会转向实体经济。3、只有民营经济的心转向了实体经济、只有钱流向了实体经济,中国的经济才有未来和希望,才能彻底解决当下的大多数经济问题。4、理论上,这是最好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当然,阵痛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很痛,要为以前的不理性付出代价,这也是日本模式。地产经济不死,实体经济必然难活,因为在现在的中国,地产就是金融,金融就是地产,这个现状不改变,金融就起不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如果继续保资产,让资产泡沫继续,会发生什么?1、对中国实体经济是致命摧毁,中国仅有的一点实体经济也会被摧毁。2、对民众信心的严重伤害,虽然房价高涨不跌,但百姓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不合理,全国恐慌情绪会蔓延。3、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周期继续后延,中国经济进一步下滑。4、像董潘所说,未来北京房价80万/平,这也是有可能的。2、三大泡沫之人民币泡沫什么是M2、GDP、通货膨胀、CPI?M0就是社会上的现金,M1就是M0+企业的活期存款,M2就是M1+全国的定期存款。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超市,M2的增长也就是货币总量的增长,GDP的增长可以简单看作是整个超市内货物数量增长。货物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钱的增长速度,货少钱多,货就会涨价。货涨价的幅度就是CPI的涨幅。M2是最能体现信贷情况、判断经济基本面的一个数据。中国15年以来的M2变化↓↓↓我们的M2数据在过去15年膨胀了10倍!中国与美国M2变化↓↓↓可以看出,美国M2数据在过去十多年是平稳上升,没有剧烈变化,但中国的M2自2008年开始加速上升,在2009年超过美国,并继续保持高昂的姿态在上升,截止2015年底,中国的M2数值已经是美国的1.813倍!中国与美国M2同比增速比较↓↓↓如图,我们的M2扩张数据在过去10多年间,一直远超美国!中国与世界四大经济体的M2与GDP数据比较↓↓↓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货币可以出去买下整个美国和多半个欧盟,到2016年底,我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和整个欧盟了!中国目前的M2增速是13%左右,全球M2增速是7%左右,照此速度不变、人民币不贬值的话,不出10年,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当然,这是理论上,你问问你自己,这可能吗?这背后的问题有多大?如果你是上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所以,人民币贬值,已经是全球公认的事实,只是贬值速度、何时贬值的问题。如果人民币直接大幅贬值,会发生什么负能量的事情?1、国内的资金恐慌,争相跑出中国寻求安全的庇护所,中国外汇储备必将很快耗干,人民币贬值就变得不可遏制。2、如果中国强行管制,违背的就是全球经济公约和一系列合作协议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直接停止,国际指责如何应对?3、主权债务问题也会发生,主权评级也会下调,对中国在国际形象影响较大。4、人民币贬值后,我们大量对外依存的进口商品(如大豆、石油、矿石、农产品、精密仪器、药品 等)将成本大大提升,势必加重国内人民负担,提高国内生活成本,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5、人民币贬值,出国旅游、海外投资就降温了,影响的是企业或有钱人。6、人民币贬值,外汇出逃时,通常政府都会加息来对冲,反过来,加息会加重危机中的国内经济,加重企业负担和债务负担,处理不当,也会引发连锁危机。如果人民币直接大幅贬值,会发生什么正能量的事情?1、人民币贬值影响最多的是有钱人,是老板,是外企,是外资,是热钱,这些人毕竟是少数。2、基本上,老百姓不会闹事,因为,对于没有大多数没有存款的老百姓来说,只要房价不跌,抱着房子睡觉最安心,那怕人民币贬值80%呢,和百姓没啥关系。3、对出口企业利好,可以改变近几年出口贸易一直不振的现状。4、对国家和政府最好的是,基本上不会有群体事件发生。如果保人民币,不贬值,会发生什么?1、在全球公认的估值过高之下,大多数的钱会选择趁高位离开中国,要不出去购买资产,要不出去寻求安全。2、在钱逐步离开中国之时,外汇耗干之时,人民币不想贬值也要贬值。3、目前人民币民以每月400-500亿的速度外流,不出意外,2018年中,外汇储备就会耗干。都没外汇储备了,还说不贬值?打脸吗?4、亲,也许你们也只有两年的时间,两年后,想换外汇,也没有了。3、三大泡沫之债务泡沫不容忽视的债务数据:1、中国企业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1.9倍2、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50%,达30多万亿3、法兴银行在一份研报中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贷款率达15%左右4、企业债务(包括国企)违约状况已经接连到来如图,信贷在扩张,但增速在下降↓↓↓20年以来,我们一直得以生存的投资式经济发展模式,突然行不通了!突然走不动了!信贷在扩张,经济却没有增长,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从去年的股灾、今年的房灾、以及中间发生的螺纹钢事件,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农产品动荡事件,都与此有关,因为,M2在扩张,钱太多,却无处可去,就流向可炒作的资源,所到之处,无不造成重大动荡和伤害。深层次影响的就是整个中国企业界的投资信心↓↓↓我们看到,从2016年初开始,民间投资信心锐减,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这个情绪的蔓延,很可怕,最终导致的就是大面积的债务违约,就是经济危机。一张100元的钞票,我相信你,这就是100块钱,我不再相信你时,这就是一张废纸。债务泡沫根本上还是资产泡沫的延伸1、过去10年以来的房价上涨,就是一直靠债务扩张来维持的,房价涨、地价涨、信贷扩张、债务扩大。2、债务泡沫破裂会影响并刺破资产泡沫,资产泡沫破裂也会影响并刺破债务泡沫,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骨肉兄弟。3、而债务大面积违约,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会形成群体事件,这是国家和政府不愿意看到的。4、为什么房价和汇率不可兼得?如果想保房价?就是让所有人都认为房价还要上涨,于是购房者继续买、开发商继续拿地,不管是因为恐慌还是因为期待,反正就是认为房价还要涨,怎么玩?就只能靠继续信贷扩张、继续增加M2投放、给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继续加杠杆、继续借新还旧维持房价上涨,钱越来越多,钱继续往房地产市场上涌,泡沫继续拱,大家争相购买,房价自然就降不下来,地价也是一路涨,资产价格一路升,如同你在2016年上半年看到的一样。在此情况之下,国内实体经济肯定是继续下滑,消费也是不振的,国内的钱会越来越多,M2余额越来越大,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对未来充满恐慌,人民币预期估值肯定就会再被下调,加重人民币贬值压力。如果想保汇率?想保汇率,就要遏制资金外流,如何不让资金外流?就是让钱自己知道,出不出去差别不大,比如国内资产已经贬值了,钱出去还不如在中国呢,反正国内资产已经贬值这么低了,出去再回来也赚不到钱,还不如在国内呆着看那个企业顶不住资产贬值带来的压力要破产,抄底收购优质资产更重要,其实就是要增加钱呆在国内的预期,减小钱出去之后的预期。钱不再外流了,汇率自然也就保住了。所以,保房价、保汇率是两条不一样的经济思路,不可兼得,不可同行!政府只能选择一条路去走!5、政府会怎么做?政府会怎么做,也就是选择东京泡沫破裂模式还是莫斯科泡沫破裂模式的区别。日本模式:刺破资产泡沫日本房地产也是在经历了疯狂的泡沫式增长,最终,日本选择的是去除资产泡沫的解决方式,日本房价下降50%,但日元和美元汇率变化不大,最终,也教育了整个日本,从此20多年,日本房价再也没有起来过,所有的企业都在乖乖的从事着以前的实体制造业。当然,那次经济危机也给日本经济造成了重伤,房价下跌下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购房者跳楼、开发商破产、企业破产、银行破产。。。。那些在高位接盘的购房者不得不面对现实,用余生来偿还高额的房贷。而,很多日本企业,又不得不出售很多的国外资产,回国救灾。好的是,伤害了日本人民,也最终挽救了日本经济。莫斯科模式:保资产、弃汇率缘于乌克兰事件,2014年,世界原油价格开始暴跌,从年初的100美元跌至年底的53美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并且不断加码,严重干扰了俄罗斯的金融形势乃至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中断了俄罗斯在西方的融资通道,而且还促使俄罗斯国内资本(包括外来投资和境内资本)大量外逃,外汇需求猛增,卢布遭遇集中抛售。2014年上半年1美元还可以兑换35卢布,到12月中旬的时候不但腰斩过半,还曾下探1美元兑换80卢布的历史低位,贬值幅度超过50%。日卢布曾一夜暴跌13%,创近16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为应对外汇锐减,数次加息后,基准利率从5.5%提高到17%,提高幅度高达惊人的209%。如此频繁地调整基准利率,并且提高幅度如此之大,利率绝对值如此之高,均为同期世界各经济体所罕见,也是俄罗斯本国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货币贬值通常与通货膨胀伴随而行。据俄官方公布的数据,俄罗斯2015年1月通胀率达到15%,创7年新高。2015年俄罗斯食品价格涨幅达14.3%,通胀率达12.9%,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第三位。卢布贬值》加息》国内严重通胀,这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发展轨迹,而在莫斯科,以卢布计价的房价,没有跌。中国会怎么选择?1、国家稳定是最大的根本,所以,从理性上分析,因为80%以上的人除了房子就没有存款,也没有什么国际视野和全球视野,只要房子不贬值,搂着房价就不闹事,管你人民币在国际上贬不贬呢,关我毛事?而我也不买进口东西也不出国旅游,贬就贬呗,于我何干?而维护社会稳定是最大的原则,所以,会选择国内保资产不贬值,在国际上牺牲人民币,让人民币贬值。2、这是我们的判断,但让人民币贬值牺牲的是金字塔上层精英阶会的利益,而目前的绝大多数权力又还在他们手上,他们会愿意选择牺牲自己利益吗?这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3、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我想,大势不可违。中国要选择的,俄罗斯模式是大概率事件。4、在保资产价格、弃汇率的大趋势面前,人民币国内贬值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北京房价涨到15万/平以上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郑州涨到1.5-2万/平以上也是大概率事件,我知道很多人不愿意听到这句话,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我也一样,但这就是现实,不得不面对的现实。5、在弃外汇的政策前提之下,不会走目前这样温水煮青蛙的慢跌模式,这样会增加恐慌情绪、加速资金外流,让问题累积加重,政府可能会选择快速贬值、然后企稳的模式,比如:在某一天突然政策性贬值10-20%,然后通过媒体、政策集中释放信息,告诉大家:贬值到位了,都不用跑了,跑也没啥意思了,目前的中国更安全。6、所以,在汇率快速断崖式贬值之前,看到的人请不要犹豫、要快速行动,能帮到一个是一个。如果你愿意相信并认同,记得转给你的朋友!目前美联储6月不打算加息,我们还有时间!6、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们的预判准确,我们该怎么应对?建议如下:1、在海外有账户的,可以把部分存款兑换成美元汇到海外,这是最佳的选择,只要到了海外就是自由了,然后想买房、买土地就随便了,但首先是要汇出去,而且要快。而且时间已经不多了,管制会越来越严格。以后待事态稳定,再汇回来也不晚。2、在海外没有账户的,也可以考虑在国内兑换一部分美金,但也不建议买太多,因为只能是持有,不能增值,也不能作别的投资。换成现金放家里也不是个事儿,把美元存在银行也还会受到管制,不让你用你也没办法。3、可以考虑在国内购买人民币黄金资产,比如人民币黄金ETF等,记得,一定是人民币黄金,当人民币贬值时,人民币黄金一定会涨,但现在人民币黄金已经在涨的路上了,最好的入场时机(2015年下半年)已经过去了,但为时还不算太晚。4、不懂外汇、也不懂黄金的,建议在核心城市、成熟区域购买房子,不要去购买郊区房,但这一条只能算是中下策吧,虽然我们判断房价不会跌,核心城市房价还要继续涨,政府会在国内保资产,在国际上牺牲人民币,但毕竟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到时控制不好,国内恐慌时,也不好说,但整体上,这是相对安全靠谱的。比如2015年的股灾,虽然这事过去了,但当时过程中政府的束手无策、笨拙应对也是很明显的,而且,危机越大、问题越深,政府会越来越无策。5、没有了。适当的核心城市成熟区域房产持有+适当的人民币黄金持有+适当的家庭资产海外储备=是当下最佳的对冲选择!考虑到国内高通涨的预期,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能贷款就贷款,然后配置成上述资产。记住要多元化配置,不要把资产都放一个蓝子里!结语:有人会说,把人民币和房价全圈在国内,那岂不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吗?这不一样会造成社会动荡吗?当然,我知道的,只是,这些事又是靠后的事,问题是,当下的这两大难题,在资产泡沫和人民币泡沫面前,政府有得选择吗?民众、企业都已经很恐慌了,只能二选一,刺破一个,稳定人心,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关键。延伸阅读:二、人民币奉旨小幅贬值,金银涨过美元,世界在这样变天这两天,中国央行让人连续惊讶。首先,是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文章称,为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存在一定贬值要求。然后是今天,央行公布的6月的中国外储,为32051.6亿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100多亿美元。比国内外机构预期的31670亿美元,多出380亿美元。与此同时,金银这段时间的涨幅,强过美元很多。在这些起伏的K线背后,世界正在慢慢变天。 & & & &1、并非一般偶然可以解释市场总是出人意料。& & & &&而马后炮总能为意外找到理由。&断定中国外储正在流失的空头,6月又一次懵圈,对于,这比预料中多出的近400亿美元外储,他们立即找来几个原因:1,上个月日元涨了,所以,持有的日元外储,算成美元多了。2、贸易顺差多了。3、中国企业到国外发债了。& & &&这样的马后炮,等于是认为那班跟踪中国外储的机构们,完全是门外汉。因为,如果预测中国外储规模,连这些因素都不考虑进去,那就是儿戏了。所以,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 & & &外储多了,就是多了。不管什么原因,结论只有一个:上个月资本流入大于流出。& & & &这就够了。其实,上个月说起来,表面形势对中国并不利。据政经纵横谈的数据,中国持有的日元资产,早就清得差不多了。相反,中国持有不少英镑与欧元相关资产。英国脱欧导致的英镑贬值了10%以上,欧元也贬值幅度不小,上个月几大货币的汇率走势,对中国外储的美元计算存量,影响是极大负面的。所以,上个月外储的意外增加,并非一般偶然可以解释。& & & &&它意味着,资本逐渐意识到,与动荡的欧元与英镑相比,人民币可能是一个值得保有的避险资产。& & & &&2、最终谁胜谁负,恐怕只有等潮水退去这其实是英国脱欧之后的一个新的趋势。英国脱欧,将加速中美双核时代的到来:英国脱欧冲击最大的顺序,是英国、欧盟、美国;之所以美国也位列其中,是因为美国这些年,并没有撤离在欧洲的资产,相反却在欧债危机后,进行了加仓。美国削减的是亚洲以及在中国持有的资产。这是美国的对外战略的要求。次贷危机后,美国实际上将中国锁定为下一轮金融危机的主攻方向,因此,过去8年来,美国在将人民币推至高位之后,不断抛售中国资产,美国公司已经将其所持有的中国银行等大公司的股份,几乎清零。这个清零,几乎是在美联储的指导下进行的。举一个列子。花旗银行过去几年来大幅度削减亚洲的资产规模,主要原因,就是美联储在银行压力测试中,告诉花旗银行,它的亚洲资产风险太大。其实,日本也在配合美国的撤离之举。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公司对日本在华家电业的收购,频频得手,看起来是中资在攻城略略地,其实,日本也在偷笑,因为它认为这是在暗渡陈仓,轻而易举地抛售了在华资产。就如同股市上的买卖,空头多头相向而过,都认为自己占了对方的便宜。最终谁胜谁负,恐怕只有等潮水退去。英国脱欧公投,就是这样一次意外的退潮。& & & &&美国不少资产,这一次被套在了欧洲与英国。& & & &&所以,在6月29日、30日,美国几大银行,面对股市的大幅度下跌,纷纷公告了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美股这才反弹上去了。相比之下,A股只需要一个放量低开,就有抄底的资金杀入。一边是用来吃奶的力气,才能反弹,一边是给点风,就要浪。& & & &&虽然A股大底,并没有探明。但是,从趋势角度而言,未来全球向上弹性最大的资产,恐怕就只有A股了。& & & &&& & & & &这有利于强化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的能力。这个能力,未来将会因为英国退欧,所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而逐渐强化。因为最后,若欧元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话,那么,全世界最终会意识到,欧元总有一天会不复存在,届时,投资者会更加看重政治统一的价值,人民币将很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 & &&& & & &&3、美元的自弹自唱& & & &&而这恐怕也是6月,在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不增反减的真正原因了。& & & &&随着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这一趋势恐怕将会更加明显。& & & &&大家知道,人民币纳入SDR,让出最大份额的就是欧元。未来若欧元分崩离析,其占全球25%左右的储备货币空间,恐怕至少有10%会让渡给人民币。& & & &&而这也许才是央行,昨天破天荒地主动谈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存在着贬值的要求的底气所在了。& & & &&有人要问了,这么说,央行认怂了?& & & &&谈到这里,有必要说说,货币战争的胜负标准了。货币战争的胜负,并不是以货币强弱来界定的,不是说,你的货币强,你就是赢家。而是你需要强的时候强,弱的时候弱。 & & &简单看美元,它脱离金本位后,目前进入了第三个弱强周期。一般都是弱10年,强5年。弱的时候,美元资本全球买买买,吹起各国的资产价格;强的时候,美元资本撤离,全球出现美元荒,美国之外的各国资产价格跌得稀里哗啦,然后各国的资本被吸到美国给美国拖市,这反过来打击该国资产,最后,是美国的资本前来收购便宜筹码。& & & &40多年来,就是在这样一轮一轮强弱转换之中,美国以汇率强弱+资本市场的高抛低吸,获得了至少10万美元的纯利润。 & & &&说白了,汇率是大国操纵各国资产价格的工具,这和股市里的主力是一个道理。美国是汇率战的决定高手,美元强弱,运乎一心,凌波微步,妙手天成。& & & & &相比之下,中国就是个鲁男子,力量是有,但没有技巧,只能踏实地一招一式比划。& & & &&对中国而言,目前这一招式的最低要求就是:人民币可以小幅度贬值,只要不带来资本外逃的恐慌,从而挤破国内资产价格,这就算成功。 & & &政经纵横谈依然认为,虽然人民币是短期是奉旨贬值,但是,长期则是看涨的。在这种情况下,强势美元对中国,就没有多大破坏力了。& & & &&来源:政经纵横谈(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场)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什么?_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牛bb文章网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什么?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所属栏目: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什么?【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吗?是指退出流通的货币吗? 增加是否会减少【货币发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主要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吗?这项有没有退出流通?增加是否会减少【货币发行】?下面就看看www.niubb.net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网友蒙面大侠对[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什么?给出的答复:@qezh 的答案很赞,这里搬运盛司长的专著,作为补充~~~----------------------------------------------------------------------------------------------本文内容节选自人民银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的新著《中央银行与货币供应》。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介绍(一)资产项目外汇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国外资产,以外汇为主。2014年6月末,外汇资产规模达到2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82.5%(见图3-12)。1993年这一比例仅为10.5%,二十年来该比例持续上升,近年来上升态势有所缓和。这反映出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点,即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出现“双顺差”,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人民银行不得不购入大量外汇,外汇资产的比重随之持续上升。2002年开始,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转变。这一过程中,意愿结售汇的比例要求从最初的20%逐步提高至80%,直至2007年8月完全实现自主。近四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大。图3-12 年6月人民银行主要资产项目比重 对政府债权2014年6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年,对政府债权的规模在资产项目中仅居第四位,小于外汇资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2007年人民银行间接买入财政部当年发行的巨额特别国债,使该项目规模大幅提升到第二位,比重一度高达9.6%。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融资形成的债权。2014年6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4%。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1993年该比重为70.3%,年平均为53%。本世纪以来,该比重大幅下降,2014年6月降至4.4%。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银行更多从市场融资,而非依赖于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主要是人民银行向其他金融性公司发放的再贷款。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一度高达2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大量证券公司、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风险爆发,人民银行向这些被救助和处置的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了数额巨大的再贷款。2007年以后随着这些再贷款的逐步到期偿还,该比重显著下降,2014年6月末仅为2.7%。(二)负债项目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人民银行负债项目中,最主要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年6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从36.9%提高到65.7%(见图3-13)。随着经济发展,存款类金融资产和银行体系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的增长。图3-13 年6月人民银行主要负债项目比重 货币发行年(除个别年份外),货币发行占总负债的比重维持在35%以上的高位波动,均值达到39.3%。2002年以后该比重持续下滑,2008年降至17.9%的低点。2009年以后该比重小幅回升,稳定在20%左右。政府存款政府存款的规模在负债项目中居第三位。1993年来政府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持续小幅上升,从1993年的3.5%提高到2014年6月的10.1%。发行债券人民银行发行的债券,也叫央行票据。2002年以前,人民银行发行债券的规模非常小,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到1%。2002年以后,该比重逐步上升。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大量央票回收市场流动性,发行债券占总负债的比重连续三年高于20%。2011年以来,流动性供需形势发生变化,人民银行则通过回收央票调节市场流动性,发行债券的规模和比重都明显下滑。2014年6月末,该比重降至2.2%。我国基础货币来源结构的变化1、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1993年再贴现和再贷款 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达到了86.8%(见图3-14),而同期外汇资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仅为12.6%。年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平均为70.2%。人行主要资产项目占基础货币的比率/ 再贴现和再贷款、外汇资产规模2、本世纪以来,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由再贴现和再贷款转变为外汇占款。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规模迅速增长(见图3-15),占基础货币的比率迅速上升,而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基础货币的比率迅速下降。2002年外汇占款规模首次超过再贴现和再贷款。之后,外汇占款规模的扩大与再贴现和再贷款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2007年以后再贴现和再贷款占同期基础货币的比率降至20%以下。而2009年外汇资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达到121.8%的历史高点。最近四年来,外汇占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占基础货币的比率稳定在90%-100%左右。3、外汇占款大幅增长阶段,人民银行通过对冲操作部分抵消外汇占款增长对基础货币的冲击。外汇占款扩张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具有被动性。为保持基础货币适度增长,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部分对冲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即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这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方发行债券的增长。同时,负债方政府存款的增长也部分抵消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人民银行央票发行规模迅速增长。年人民银行发行债券规模从1488亿元扩张到45780亿元,增长29.8倍;与同期外汇资产的比值从6.7%提升到30.6%(见图3-16);与同期基础货币的比值从4%提升到35.5%。年发行债券加上政府存款的规模与同期外汇资产的比值从20.7%提升到41.9%;与同期基础货币的比值从12.2%提升到48.6%。这相当于(以2008年为例)41.9%的外汇占款通过央票和政府存款进行了对冲,从而减弱了外汇占款扩张对基础货币的冲击。从增速看,年6月末人民银行外汇资产年均增长29.2%,而同期基础货币仅增长16.9%。我国基础货币运用结构的变化从图可以看到,1993年以来,我国通货、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比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一)年:通货所占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总体相对稳定这期间(年除外),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和准备金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均在50%左右。年,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的比率接近60%,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在40%左右。此期间法定准备金率并没有发生变动,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的小幅提高可能与人民银行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备付金管理有关。1995年之前,金融机构备付率要求为5%-7%。1995年,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这实际上相当于小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备付金率,所以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略有提高 。1998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同时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统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这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负担,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的比率由此下滑,降至50%左右。(二)2004年之后:通货所占比率持续下降,准备金存款所占比率持续上升2004年到2011年,人民银行多次提高了法定准备金率 。2003年末,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为7%,2011年末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1%,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了19%。尽管2012年两次下调了准备金率,但目前的法定准备金率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法定准备金率总体大幅提高,同时资金清算的便捷使通货增速放缓,这些因素促使准备金存款占基础货币的比率从2003年的51%提高到2014年6月的77%,通货占基础货币的比率从2003年的49%下降到2014年6月的23%。(完)网友Ed Chen对[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是指什么?给出的答复: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