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1米深的养殖鱼塘设计图养裸鲤怎样

鱼塘养殖鱼技术?_百度知道
鱼塘养殖鱼技术?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  (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  (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大比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三、鱼种放养时间和注意事项   1.放养时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采取冬放(12月初-1月底),也可以春放(3月中、上旬),在水温6-10℃的时候进行放养。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能力差,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冬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鱼种并塘越冬的手续,使鱼种较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条件,延长生长时间。春放的好处是可将成鱼塘的池水排干进行冬休。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池塘条件灵活掌握。   2.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  ②选择晴天放养,以便操作和运输;  ③为防止传染鱼病,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④鱼种放养工作要列表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成鱼饲养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施肥与投饵 实行混养密放的精养鱼塘,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因此,施肥与投饵就成为池塘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 。   (一)施肥   鱼种放养以后,在整个成鱼养殖阶段,都要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施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为鲢、鳙等肥水鱼繁殖天然饵料。 施追肥应按照三看施肥的办法,掌握适时、均匀和少量、多次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培育中的方法。要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对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狠抓两头(即春、秋两个季节)培水。6月份以前池水透明度可达到25厘米左右。因为春、秋两季的水温较低,适宜浮游生物繁殖,也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故可大量施用各种有机肥。各种粪肥在晴天中午泼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避开食场。在肥源不足的单位,可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各种绿肥沤肥,这是解决商品鱼基地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在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7-9月),由于水温较高,投饲量又大,水质一般都较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此时水中含氮量较高,含磷量很低,氮、磷比例严重失调。若要施追肥,则以晴天泼洒磷肥效果较好,不仅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又不易败坏水质,对池鱼有利。一般每隔15天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次施鱼特灵3.3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先将磷肥用水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施肥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等胶体的吸附和固定。   (二)投饵   1.全年投饵量和各月投饵计划   (1)全年的饲料用量 已经养过几年鱼的单位,如果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可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来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初次养鱼或虽已养过几年鱼而条件有较大变动的单位,就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全年饲料的用量。计算公式; Q=PrKA 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公斤) P--池塘的投饵鱼产量(公斤/亩) r--该种饲料的搭配比数(%)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 A--鱼池总面积(亩)   (2)各月投饵计划和每日投饵量的确定 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根据各月份的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摄食量显著地受水温变动的影响。同样体重的鱼,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因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所喂鱼体重的百分数)是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而在同样的水温下,一种鱼的适宜投饵率又有随着个体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根据实践的经验,一年之中的投饵工作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将全年的各种饲料主要集中在6-9月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6月份以前9月份以后投喂饲料的比例则较小。  每日的实际投饵量,则主要根据季节、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可根据以下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增减。 池鱼摄食情况:颗粒饲料的投喂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内吃完为适度;糊状饲料以每次投饵后1小时内吃完为适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贝类饲料以下次投饵前吃完为适度。 天气情况: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腐败快,容易使水质变坏,应少投或不投。 池塘水质情况: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更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群已浮头时,应禁止投喂。现将无锡河埒乡按月平均投饵量和日投饵百分数列于表6-14,以供参考。   2.各种投饵养殖鱼类的饲料及调配   (1)草鱼和鲂鱼 是草食性鱼类,湖、广等南方地区普遍养殖。成鱼阶段应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实行冬放鱼种的单位,1-2月份因气温和水温较低,鱼的食量较小,且水、旱草等各种青饲料还未长起来,应投喂一些植物性的精饲料。实行春放鱼种的单位,如在年底前种了黑麦草等青饲料。从3月份鱼种下池以后,就可酌情投喂一些黑麦草等青饲料。到了4-5月份,随着水温逐步回升到15℃以上时,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从6月份开始,直到9月份,水温达到25-30℃时,是水、旱草的旺长季节,也是草、舫鱼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的季节,应狠抓草、舫鱼的投喂,大量投喂青饲料,让它们吃饱、吃好,务必使大部份草、鲂鱼在这段时间长到商品鱼规格捕捞上市。这样既降低了草、舫鱼的密度,又有利于留塘的小规格草、鲂鱼继续成长。入秋以后(10月份),陆草已逐渐衰退、粗老,可多投水草。到了秋末、初冬(11-12月),水温又逐渐下降,鱼类摄食减少,可再转喂一些精饲料,直到年终捕捞。   (2)青鱼 是肉食性鱼类,江、浙地区养殖较普遍,湖、广地区少量养殖。在成鱼阶段,应以贝类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2-3月份,因水温较低,鱼的摄食量较小,且螺、蚬等贝类饲料尚未大量繁殖,全长13-16厘米的小青鱼,应投喂磨碎的青饲料。全长达到1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一些蚬秧或轧碎的螺蚌,并补充一些磨碎的精料。到了7月份全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除喂一些轧碎的螺、蚌外,可适当投喂小螺、蚬。到了7月中旬,可加大螺、蚬的投喂量。9月上旬以后,螺、蚬资源丰富,且大部份青鱼已长到0.5公斤左右,螺、蚬可不必筛选投喂,应狠抓青鱼吃食,以促使青鱼快速生长。10下旬以后,水温又日渐下降,仍应适量投喂螺、蚬,并补充投喂一些精饲料。   (3)鲤、鲫、鲮、罗非鱼 是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各种动、植物饲料均可摄食。它们在成鱼塘中,一般都作为配养鱼类,在放养量较少的情况下,只要饲料、肥料充足,就可不必专门给它们投喂饲料。若作为主养鱼类进行养殖,则要相应加大施肥、投饵数量,具体做法可参照鲢、鳙、草、青鱼类的投喂。   3.饲料的投喂方法   投喂各种饲料的方法,均应实行四定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和鱼种培育部分。每日坚持巡塘,观察池鱼动态 每天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日间观察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看看有无浮头预兆。到了夏、秋高温季节或天气突变时,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便及时防止严重浮头。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容易被人忽视,而许多鱼病都是因为池塘环境卫生不好,恶化了水质而引起的。因此,在平日巡塘中应随时捞除残草、剩饵、死鱼和其他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每隔10-15天就要对食场和饲料台清理消毒一次,并采用漂白粉挂篓和结合泼洒生石灰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先做水质化验。有电力供应吗?南方还是北方?多开加氧泵
湖南。。山上有非常少流动水。。多开氧泵不划算,而且水质不会很好。有没有别的好办法?
放进活水和开泵是最简单的办法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养鳙鱼的鱼塘,与其他鱼苗搭配放养的比例鱼塘水质较肥,打算主养鳙鱼,应该套养些什么鱼,十五亩左右的鱼塘鱼苗投放的比例是多少?请说得更详细些
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饵料的丰歉,池水的深浅等条件来确定.1、村前屋后的池塘,有大量生活污水和有机物流入池内,水质较肥,天然饵料丰富.以鲢、鳙鱼为主养鱼类,每亩可放养长12厘米以上的鱼种400-600尾.具体搭配比例:鲢鱼250-300尾占50%,鳙鱼50-60尾占10%,草鱼100-150尾占25%,鲤鱼50-60尾占10%,鲫、鳊、鲴鱼等占5%.如池水很肥,还可放养300尾左右罗非鱼.2、田间塘,每亩放养长12厘米以上鱼种350-400尾.搭配比例:草鱼175-200尾占50%,鲢鱼100-120尾占30%,鳙鱼35-40尾占10%,鲤、鲫、鳊等35-40尾占10%.3、山塘,一般水温较低,水质清瘦,亩放鱼种300尾左右.搭配比例:草鱼180尾占60%,鲢鱼75尾占25%,鳙鱼15尾占5%,鲤、鲫、鳊等30尾占10%.4、多水草的塘,放养草鱼、鳊鱼为主,亩放200尾左右,其中草鱼、鳊鱼100尾左右占50%,鲤、鲫、鲴等鱼60尾左右占30%,鲢、鳙鱼40尾左右占2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脚本,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中国海洋食品网。启用JavaScript,您将拥有更好的浏览器体验。查看这里来启用脚本
& & 氮、磷是鱼塘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养殖水体中的氮、磷主要是通过施入无机肥和发酵的有机肥来补充的。
& &&6-9月鱼虾塘中的氮素成分是不易缺乏的。夏季水温较高,鱼虾摄食活跃,饲料中过多的蛋白质通过鱼体的代谢转化为氮,通过粪便排于水体中,此时水体中的氮是充足甚至是过量的。
& &&磷元素在6-9月却很容易缺乏。有效磷在弱酸性条件下活跃较高,而养殖水体常要求呈弱碱性,且主要通过泼洒生石灰来实现。水体中的有效磷会与生石灰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钙沉淀,使原有的磷发挥不了作用,导致水体缺磷,因此,鱼虾池施用磷肥前5~7天不得施用生石灰。
& &&有关资料显示,夏天池水中的有效磷浓度常低于0.01毫克/升、缺磷会影响浮游藻类的生长,进而影响水体溶氧。所以,6-9月应及时向水体中补磷。补充磷肥时应选用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施用,少量多次,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磷肥1.5公斤~2.5公斤,15~20天使用1次,或者将磷肥挂袋于增氧机处,慢慢溶解以发挥肥效。
相关阅读: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中国海洋食品网()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冬季养殖黄鳝用怎么方法使鱼塘水升温?_百度知道
冬季养殖黄鳝用怎么方法使鱼塘水升温?
我有一块1亩多的鱼塘用网箱养殖黄鳝,在冬季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把鱼塘水升温,不影响黄鳝摄食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修建鳝池:选择向阳空地、田块、旧水沟建池。为了便于换水,最好在有水源保障的地方建池,采用水泥池、砖砌池、乱石池和三合土池均再用水泥经或三合土勾缝,要求池底和四周不漏水和不易跑鳝。鳝池大小根据饲养规模决定,可大可小,从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都行。一般池大小20—30平方米,池深1米左池形因地而定。水深春夏秋三季一般保持在10—15厘米上下,冬季放干留一雨水,为便于换水放水,鳝池底部及上方各开一水口或置进排水管。并安装拦鱼肉。池底在建成不漏水后,要铺放3—5寸深的泥土,可用河泥和青草沤制成的泥土垫池底(有的地方池底垫厚达60厘米),池中心或四角上放乱石堆,以利黄鳝保暖或乘凉,适应黄鳝的定居习性。池水温度以10—25℃最适宜。池的四中栽树、种瓜、栽竹搭棚,或栽茨菰若干棵,以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黄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浏览文章
[科技苑]怎样把鱼塘静水变成活水?
日 来源:cctv7中央七套官网 作者:科技苑 &
内容摘要:本期节目介绍了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让鱼塘静水变活水:在鱼塘的边上建个藕塘或稻田,让废水进入藕塘或稻田净化,在回流到鱼塘,做到了鱼塘的流动净化,鱼塘废水对鱼来说是垃圾,但对莲藕来说,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可正是它们生长所需要的。。不具备藕塘或稻田的鱼塘,可以建立了人工湿地来净化鱼塘。(科技苑 2010年 第241期)
[]鱼塘静水变活水()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科技苑官网
&随着鱼塘养殖密度逐步增加,优化水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新近在湖北荆州,人们找到了一种好方法来调控池塘水质,既经济有效又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秘诀就是让自古以来静止的池塘水流动起来。
这被放进藕塘的黑水,来自藕塘旁边的鱼塘,通过地下管道流过来。沉淀一段时间以后,又在另一端用水泵抽回到鱼塘里。也就是说,水在鱼塘和藕塘之间循环流动着,水还是那些水,但是经过这么一趟旅行,回到鱼塘的时候就变了个样。
在藕塘里,大面积栽种的莲藕就担当起了湿地植物的职责,起到了李谷所说的鱼塘水草对水的净化作用。李谷设想中的新鱼塘系统成功构筑完成。
跟换水等传统方法相比,循环水养鱼技术的确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鱼塘水的维护问题,鱼塘是实实在在地受益了。那么藕塘是不是就成了垃圾桶,成了受害者了?当然不是,鱼塘废水对鱼来说是垃圾,但对莲藕来说,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可正是它们生长所需要的。
(采访)采取鱼藕结合的办法,这样鱼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进,藕也得到了丰产。我们种一亩田的藕,效益也在4000块钱左右。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
(主持人)千百年来,从我们的老祖宗开始,人们就通过人工开挖池塘来养鱼。俗话说&好水出好鱼&,要想鱼健康美味,鱼塘水质的优化就是关键。以前,养殖密度不高的时候,水质优化还不是个难题,但是近年来,随着鱼塘养殖密度逐步增加,优化水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新近在湖北荆州,人们找到了一种好方法来调控池塘水质,既经济有效又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秘诀就是让自古以来静止的池塘水流动起来。那么这水是怎么个流动法呢?
原文: > :[科技苑]怎样把鱼塘静水变成活水?
网址:/yangyujishu/.html
扩展阅读:
(栏目:)  夏秋季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暴雨季节,有时会普降大到暴雨,导致部分鱼塘漫水和塘埂倒塌、拦鱼栅冲毁,发生逃鱼现象。这些受灾鱼塘应在晴好天气清除塘中杂物,引进新水人塘,有条件最好进行一次拉网估算鱼塘现存量,及时投放大规格夏花鱼种,强化饲养,年终可捕部分达商品鱼规格成鱼和为翌年培育部分大规格...
(栏目:)  夏季既是鱼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夏季可引起鱼发病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以采用分类防治的方法。大水面鱼塘养鱼必须控制人工施肥的数量,为了保证水域生态平衡,一般不提...
(栏目:)  如果水中氧气降到不能满足龟生理上最低需要限度时,便可使鱼窒息死亡。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鱼大批死亡。针对此情况要适当掌握放养密度,遇到天气闷热时要适当减少投饵和施肥。冬季清塘时挖去塘底部分淤泥,以防止塘底淤泥过多而影响水质。高产鱼池应安装增氧机,定时进行增氧。投饲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
图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塘养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