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霁雪的旅游冰雪奇缘宣传语语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福建旅游之莆田莆田,旅行,旅游..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福建旅游之莆田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莆田二十四景
莆田二十四景指辖区内的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
第一次给莆田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优美风光,就遍览莆田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三景。、、、、、、、、、、、、、、、、、、、、、、塔江渔唱、。
宁海初日:“之一”,地处莆田市涵江区至公路的中段,也就是两区的交界线上,正当木兰溪下游出海处,有一座横空飞架的,势如长虹,格外雄伟。这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桥建于统二年(1334)。因所在的宁海渡,系溪海汇集之处,潮大流急,建桥工程十分艰巨。自元至清,三百多年间六建六圮。第七次修建是在清雍正十年(1732),历时15年始成。
宁海桥为式,仿形制。全长225.7米,面宽5.8米,有船形墩14座,高10米,两墩之间的净跨径
8.8米~11.8米,比福建著名的五里桥和的跨径还大。桥面用75块长13米,宽、厚各1.2米的巨石架设而成,每一块石梁上均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桥面两旁有石扶栏,望柱头立雕着姿态各异、线条简朴的。桥的两端,立着高约3米、戴盔披甲、手执长剑的护桥将军石像各二,系明代雕造。此桥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建造质量很高,向为研究福建继承宋代传统建筑石桥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每年端午节在桥上观日出,一丸红日,倒映桥下,万道金光直射,犹如金龙逐波,仪态万千,蔚为奇观,故有“宁海初日”之誉。前人有咏“宁海初日”诗云:“朝唏朗映吉祥前,影射长虹破晓烟。紫曜高悬初出海,红轮几跳始经天。三千浪涌金光烁,十五门通彩色连。岂是烛龙含远照,羲和命驾浴。”
紫霄山位于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海拔550米。山上常年有紫雾飘逸,景物多奇。山腰处,有一座释道两教相容并立的千年古刹——紫霄迎福寺,俗称“紫霄寺”。有关资料载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祖师所鼎建”,距今有1200多年。紫霄寺四周苍松翠柏、丹枫古樟、榕桐桂荔比比皆是,且枇杷连片成林,龙眼桃柚点缀,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紫霄怪石”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从路盘旋而上至中段,改向东行约1公里来到一座凉亭下,抬头望去,一片绿荫遮天盖地,只闻鸟啼不见人影。亭旁有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沿着此路拾级而上数十米,方得见紫霄真面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内供玄天上帝及天罡、地煞等。天台殿东门有一块高一丈八尺多的岩石,酷似昂首而立的雄狮,人称“”。旁有状似花瓶的巨石一块,上面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盘石而生,只见根须婆娑,浓荫蔽日,十分壮观。这就是紫霄的“石上榕”花斗石景点。“石上榕”下横躺着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人称“石鼓”。另有一石,从不同的部位轮番击打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声调,世人称之为“琴石”,也叫“十音石”。天台殿西门外有一只巨大的石龟,守着一个石门。石门上首的石壁上有榜书摩刻“高山仰止”四字,苍劲有力;两旁分刻着“岩前松挂千峰月,云外寺传午夜钟”的对联。
石门东首有两棵古榕,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两者枝干相连,亲密无间,被人们称为“连理树”。不少青年男女从远道慕名而来,到这里或拍照留影,或烧香膜拜,祈求像连理树那样风雨,相亲相爱,厮守到老,永不分离。石门西边有一座秀丽的小山峰,峰上林木茂盛,鸟啼嘤嘤,藤萝夹道,怪石嵯峨,有顶天立地的罗汉石,端庄肃穆的观音石,形状逼真的马鞍石等,更有风月无边的观日台。小山峰下有两块矗立着的石壁,往上看是“”,往下看则像一条峡谷。这就是“琉璃峡”。琉璃峡末端有一个石洞,幽深神秘。洞前有石船、.石帆等奇石。
走进石门,迎面不远有一块表面光滑平坦的石壁,上面刻着明代学政、邑人俞钊题紫霄岩诗:“昔日天外看飞雕,平步青云上紫霄。今日重来山更好,岁寒松柏展。”石壁后有一条杂草葳蕤的小溪,溪中清泉淙淙,声若玉佩;流水潺谖,奏如。溪上游一落差处横有一石,其形如舟,流水激石,声似雷鸣,故名“雷鸣石”。溪里生长着世所罕见的一种小虾,浑身赤色,像煮熟的一样,还有一种似已剪去尾巴的小螺,赏者无不叹为观止。小溪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小桥,它就是闻名的“天台桥”。站在桥上会使人顿感清风扑面,淑气萦怀,心旷神怡。过了天台桥,可分别由东、西拾级进紫霄寺。
紫霄寺有前后两座宝殿。前为大雄宝殿,内供三清佛、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是佛教诵经之地。后为祥云殿,内奉至尊,是道教传道之所。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生日和五月十六天地交泰日,紫霄寺更是热闹非凡,香客从各地纷至沓来,祥云殿上香篆弥漫,瑞霭缭绕,通宵达旦。两殿之间有个放生池,池水有,放上硬币,能浮于水面。放生池东边有口“仙井”深三尺许,水位一直保持在一尺左右,具有“尽汲不涸,不汲不溢,大旱不竭,大雨不涨”及“不浑不浊”的特点。
出祥云殿西门,沿着一小道而上,有一个石洞。洞顶是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上面一只朝下趴着的石龟,与一条自上而下又翘首回望的石蛇相对峙,形成一幅“龟蛇锁仙洞”的生动画面。洞顶刻着“紫霄岩”三个大字,洞穴宽敞明亮,内中供奉着无依祖师的石像。石像下有清泉一泓,雅称“玉壶池”。游客若持松枝点蘸池中泉水不断轻拂石像之脸,石像便会朝着你微笑,神态自然,祥和可恭,真是妙趣横生。 洞后悬崖峭壁如嶂似屏。近峰巅处还有一个更大的天然石洞,俗称“太府厝”,掩藏在一片松林之中,厝里石壁藤牵路,门窗云作扉,绿茵满地。在太府厝东首的紫霄山近绝顶处竖立着一平面约百来平方米的巨石,状如古时皇帝的帽子,叫做“皇帝帽”,也叫“万岁石”。石上有一片映山红,在盛开时灿若云锦红胜火。“万岁石上一点红”是紫霄山风光别具特色的一个景观。
三紫山位于莆田县华亭镇境内,是紫霞山、紫微山、山的总称,海拔分别为558.4米、685.2米、767.4米。紫霞山附着于、其山顶圆如帽,俨然如灵龟昂首向南高视之状,龟山之名由此而来。相传古代三紫山成了精,变成三兄弟,自高自大、非凡超俗,抱负清高地装成三书生,入京应试,考中三及第,在外怕出破绽,即回莆田三紫山。此后列岫争耸,骈峙云际,快伸到天上了,玉帝知道后,派下来把三紫山头用天剑劈掉,三个山头都掉落华亭境内三个地方,后人就把这三处的地名称为湖头、圳头、园头,至今这三处还沿用三头为村名,称:、圳头村、园头村。由于三个山头被劈掉、山峰成为平台。宋代时称为。
三紫山峰岩石裸露,多奇岩怪石,皆呈紫色映得云雾多彩。故四时皆紫。由于山陡坡急峰高。尤其紫云山高767.4米。比北面龟山还高11.4米,若在木兰溪畔观望山峰,高临云际,故名“三紫凌云”,为莆田著名24景之一。
三紫山脉自游洋山延伸入莆田县,经常太至华亭境,趋木兰溪北岸,崛成三座山峰,它位于莆田城西南约十公里许,北面过龟山与莒溪及东圳水库相连,东南面为木兰溪环抱。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树木茂盛,到处植被郁郁苍苍。 三紫山的紫色,是因为这里岩石是灰紫色的和凝灰石构成的,它们约在一亿年以前由火山喷发堆积起来的,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铁质,低价铁呈蓝灰色,高价铁呈红色,由于铁的作用,使这里的矿物把岩石“染成”灰紫色了。县志中曾记载过,天空发现五色云后地震发生。相传“三紫凌云”的命名,是由于经常看到山上有五色云才定下来的。其实是因为这里的山峰为木兰溪所环抱,山上树木茂盛,水蒸气十分丰富。另外距沿海又不远,东风一吹,兴化湾上的水蒸气就顺着木兰溪峡地进来,至此受到三紫山的阻挡,集中大量水蒸气,因阳光斜射,极容易形成早霞、晚霞的美丽景色。
湄屿潮音,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湄屿,即莆田湄洲岛,因其岛形如眉而得名,居于海中,港岸深澳。岛上有一座宋朝始建的妈祖祖庙,如今世人尊称妈祖为“世界和平女神”,香火鼎盛。祖庙前面海岸岩石错列,有大片,受风涛冲蚀,年长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宽一、二米,长数百米。随着潮汐吞吐,产生共振,便发出奇妙而有节奉的音响:初如管弦细奏,继如钟鼓齐鸣,再如龙吟虎啸,声音奇妙,最后似巨雷震天,骤雨泻地,组成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自然交响乐,远送海天,“如撞万石钟,经沧海者,叹观止焉”。是为“湄屿潮音”。
九华册位于西天尾镇下垞村,山高747.5米,因有九座小山攒簇如九朵,常年长青挂绿,相倚并发,峰恋秀挺如瓣,倒景绶溪,濯莲滴荷。故雅称:“九华叠翠”。
九华山主峰称“”。据伟,古有姓陈的仙人,居九华,故九华山古称“陈岩山”。登高远望,莆城及历历在目,风景如画。
山巅有石洞,名“仙公洞”。据载,唐会昌时(841年—846年),有名僧惠能来莆,曾在洞中。现洞中奉“七宝如来”。洞后有一石穴,深2尺许,内有泉水涌出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传说它是汉代的“陈仙淘金井”。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盘”,传为仙人聚泡茶、下棋之处。还有、燕子洞若观火、罗汉石及山后的苦竹院皆为九华胜迹。
山上有琉璃院,院旁有一巨石,上刻“仙篆石”三字,石上粘有蠔壳。镌刻宋进士方翥诗:“何人登眺睨绝顶,一树一石探幽厅,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购嵝神禹碑。累累蠔山附石面,非此所有能无奇?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探篙迹犹遗。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茫。蛟龙鱼瞥占窟穴,不省造化能密移”。其此诗对研究地壳变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于城厢区的田尾地段,左为,右为下磨居委会,背靠,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乡景色,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一抹,城中楼厦栉比鳞次,炊烟袅袅四起;城郊四野碧绿一片,染满了晚照的余晖;新建的高楼大厦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烟暮霭里。西山上,夕阳返照,千里流丹,万里生辉,风光如画,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有建于明代的西岩,坐东朝西,寺分前、中、后三座。前座为张琴书的“西岩广福寺”石匾的山门、金刚殿、;中座为正中祀释迦牟尼佛,两旁为侍者,左边为韦陀,右边为伽蓝,两侧为十八罗汉的大雄宝殿;后座中为观音殿,左为地藏王菩萨殿,右为极乐清凉,左室为祀无了和月中、体玄禅师的祖师堂,右室为祀国师、()的功德堂。两厢以走廊相连,有祖师堂和极恩堂以及僧舍斋房等,其规模不大,然结构严谨,布局匀称,又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它原是陈经邦的别墅,其孙,万历间以荫授户部郎中,居此“西岩别墅”。明亡清立,清兵入关,南驱直抵福建,莆田沦陷,他与莆田诸名卿公子响应,举兵复明,收复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举反攻,起义失败,朱继祚被捕殉国,钟岱毅然削发出家为僧,法号体玄。他先以别墅供奉清修,迎僧驻锡同参,并以祖父陈经邦与月中禅师的特殊关系,常与龟山福清寺僧人切磋问道,往来频繁,又令其妻妾与婢女,欲改嫁不留,愿修行者尽居于岩下另建一座西隐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离去,在西隐寺事佛终身。他一进沙门,自守清规,昼夜精勤,梵修无漏。他九十余岁时,把别墅改建为寺,立名“西岩广福寺”,为龟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无了祖师和月中祖师的塑像,体玄禅师为本寺的开山祖师。
改寺名后,这里不仅犹存奇石、清籁、林壑、峰峦等自然胜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园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岩诗僧赵嵩有《偶成》诗曰:“客来何物可调羹,豆熟园中瓜满棚,剪取归厨营一饱,同过竹院听啼莺。”
“西湖水镜”是之一,如今是名存实亡,成为历史的遗憾。
十二年(1379)指挥程升,以增设军士,城隘难容,奏请辟城,乃越东北宁真门旧濠(即今观桥头之南)跨山(东岩山),再东下前后埭与旧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二千八百三十丈;门四:东西仍旧不变,南改望仙门曰迎仙门,后又改迎和门;北改门为拱辰门,东改望为门;西门原名肃清门,后更改为门。四城门各建观敌楼,巍峨雄伟,极具气势。城墙基广丈六,基石深六尺,高二丈四,分二千九百六十二堞垛,水濠阔二丈,深一丈,因之原北门旧河,其位反在城里中央,河带已经历几百年,湮塞几可旱波。
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左知兴化,城中州峰乌石诸山之水滥流缺道,遂瀣河取土,填雷坛之堑,并筑一闸三堰,引注堰流,在明宗书院前曰上堰,在城隆庙边曰中堰,在附近曰下堰,再下为兼济河,水出水关入新濠流入股沟矣。
三堰以中大,腹圆成湖,广可十五丈,取名水镜湖,功满之后,荷花盛开,出尘滴露,嫩茎戏麟,风闲翠扇,娇艳竞争。岳正太守邀宾泛舟其中曰:“此乃小西湖也”。并咏诗云:“性癖耽山水,莆阳不负吾,林峦清似滴,城郭隐如无,天险关形势,神灵效画图,全功些子欠,我设小西湖”。自书小西湖三字并诗,将湖滨。时有书生林召者,路经石铺,观岳诗后,戒石工莫刻诗“林峦清似滴”之“似”字,石工遂以召言告岳正知府,岳正亲诣问故,召逊谢而徐曰“似与如未免合掌,更似字为‘欲’字如何?”公拍掌大喜,再拜谢字,并赠束帛,遂改“林峦清欲滴”,立石时士林诵岳知府之贤及召之雅,至今传为佳话。
湖之左右两边,园林甚多,以上堰方主事成郁之,林知府鸣盛之渔隐水榭,又有西源亭、绿天阁,皆称名胜;下堰林尚书云同之读书园,尤为妙境。湖滨有宋公祠,郡人报其浚湖功也。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城陷祠毁湖壅,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分守徐良彦再浚小西湖,重建岳公祠,并在南北堤岸偏栽桃李,以示扶植斯文之意,其后徐公亦因之并配祀岳公祠。清代湖堤多被附近居民侵用,水中瓦砾废物,随时可见,逐渐堆积成山,一泓衣带,数里镜湖,将又无涓滴而已。
邑人,字奋斯,号古愚,初任知县,景擢任巡抚,以治行卓越,操行导廉,治粤极有政声,曾获高宗纶绍奖荣,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元日劳殉广东任所,因爱桑梓,故遗命罄其多年积俸二千金,嘱彭姓族人再加人力
莆田二十四景
二十四景白塘秋月[1]
助疏之,镜湖再露清波,迄今三百余年,亦时有修建,始有之“水纹晴外涨,镜镜晓来清。桃李争去放,诗景沁游人。”这些都是旧话。
梅峰原名梅子岗,山上广植梅树,宋初建有观音亭。李泮夫妇中祈子生李富,即于元丰八年(1085)舍地百余亩扩亭为寺。崇宁二年(1103),徽宗赐额“梅林佛国”,次年赐名崇宁禅寺,元年(1111)敕改天宁,七年(1137)改名报恩,十二年更改为梅峰光孝寺,沿用至今。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寺毁于倭患,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几座。1979年以来,在侨僧支持下,梅峰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使得这座“”更加气派。梅峰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历史上的梅峰,梅花布满了山头,花开之日,重雾弥漫了半座城池。如今梅花少了,代之以一大片龙眼林。春夏之交,龙眼花开,带有淡淡甜香的气味引来了成千上万只蜜蜂,旋舞之际,嘤嘤嗡嗡,也别有一番情趣。及至秋日,那一树树金黄色的龙眼,则是兴化大地最具特色的“正果”了
木兰陂象一架巨大的钢琴,横亘在木兰溪中游。从木兰陂上溯200米,东圳水库主渠道的双虹吸管,象一对硕大无朋的长笛越溪凌空。木兰陂是北宋时期的杰作,双虹吸管则是“大跃进”时期的产物。钢琴长
笛交响齐鸣的是《春之声》圆舞曲,以澎湃激越的旋律弘扬古人今人气壮山河的兴修水利大业绩。今人的业绩暂且不说,古人的业绩委实可歌可泣。
钟潭位于荔城西南郊的水磨坑,离莆田市中心约5公里。“钟潭噌响”系“”之一。
钟潭以瀑布著称,其水源出龟山,经朱坑注入锦亭南的沟壑之中。溪床蜿蜒曲折,溪里奇石错杂,夹岸杂树飞花。俯视清流中群鱼逐浪,聆听绿丛中众鸟叫春,你会由衷赞叹,想不到离市嚣这么近的地方还有如此清幽绝尘的所在!你会不期然而然地想起的《小石潭记》、荔轼的《石钟山记》。“钟潭噌响”就是前人采撷《石钟山记》“噌吆如钟鼓不绝”一语,重组而成。
溪水经过了1公里多的坎坷历程,突然从一处近30米高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注入深潭。这里处处是“钟”。崖壁上凸下凹,象半个钟;潭形也象钟,深不见底;瀑布撞击深潭,发出洪钟般的巨响。如果身临其境,不但会耳目一新,而且有福消受从天而降的亿万珠玑。钟潭的奇妙还在于:满潭的水翻空出奇,分出各具情态的三支瀑布,古人分别命名为:飞瀑、挂练、曳帛。瀑布下泻的地方又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称“三酒盅”。笔者曾经涉足其间,面对大自然的奇妙,似乎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钟潭几个瀑布或串联或并联,在山谷间各呈其妙,最妙的还在音响之美。置身其间,如闻八音齐奏、万籁齐鸣,堪称世间绝唱。
,古称柳塘,位于城厢区的顶墩村,距市区约1公里,三面,沿岸植柳,间栽荔枝。冬去春来,一棵棵柳树呈嫩绿的颜色,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数不清的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放眼望去,全是碧绿的海洋。荔树也一棵连着一棵,每棵的叶子都是新绿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阳光明媚,鸟儿在树上唱着婉转的曲子。澄清的木兰溪水缓缓地流着,鱼儿在柳树的倒影里自由地遨游,成群的鸭鹅也在水中尽情地嬉戏。船行舟走,货来物往,如水上的闹市。偶尔下起毛毛的细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桥春晓”之称,为莆田廿四景之一。
智泉在城厢区龙桥街道北磨西山上,自石室岩北行一公里便是。
智泉源出林桥村附近的弥陀岩,岩上有千年古寺弥陀寺,寺内有千年铁树。寺周围山高林密,飞禽走兽甚多,富有野趣。智泉发源处流量很小,在弥陀岩下分为两支,铮铮作响,其声细微。到桥尾自然村桥头合二而一,流量变大,因受山岩逼迫,急转而下。泉水在陡峭的岩石上奔突,顺山势成了奇特的“玉涧三悬”。三级瀑布首尾相连,每级长约70米,坡度在30度至70度之间,像锅灶,像墙壁,像囤缸,各具情态,各异其声。
瀑布受山势约束,溪涧或窄或宽,流速时急时缓,水石相激,飞珠溅玉,雾气弥漫,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泉流石上,跌宕有声,其声随流量、石质、处所不同,在山崖间各呈异响,如儿女呢喃,如琴瑟奏鸣,如鼓响雷鸣,与松涛鸟语交相呼应,形成八音繁会的自然交响乐。涧底怪石磊磊,似骆驼,似乌龟,似青蛙,、似雄狮,似大象,似小鸡,不一而足。瀑布跌落之处,形成’一个个深潭,潭里不知名的游鱼甚多,有一种鹅黄色的胡子鲶,当地人叫它“黄枝鱼”,可算智泉一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精编】莆田百科系列——【旅游篇】
  初春天气正宜晴,风送轻车过荔城。
  麦子平铺青似涌,果园错落绿如棚。(谢觉哉) 
  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
  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
  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
  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郭沫若)
  这是两首题咏“荔城”的诗作,分别出自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二位诗人之手,皆作于20世纪60年代,它所赞美的,就是今日中国东南沿海新崛起的城市莆田。
  莆田市的旅游景点多,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有250多处,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97处。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市级20处,县(区)级167处,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遐迩闻名,四海共仰;三教祖祠是唯我独有;湄洲妈祖祖庙和三教祖祠在全国、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重要的影响;九鲤湖风景区以湖、洞、瀑、石四奇称著,是“福建三绝”之一;距离市区5千米的大型古堰木兰坡,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化寺为福建省四大禅林和“十佳风景游览区”之一;玄妙观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观建筑群之一;有现已论证的南少林寺遗址,还有宋代的古谯楼及蔡襄墓、瓷窑古遗址及明代的抗倭名城莆禧城等一大批古建筑遗址,也有千年荔枝古树“宋家香”,龙华的古樟等树木。
  莆田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遍布山区、沿海和平原,自古就有莆田“四季景”、“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景”、“沿海十二景的说法”——
  莆田四季景(四大祈梦胜地):
  春莆禧(山亭莆禧古城)
  夏天云(埭头天云洞)
  秋仙女(北高仙女洞)
  冬九鲤(仙游九鲤湖)
  莆田二十四景:  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
  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
  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峢巘、谷城梅雪、
  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漈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
  所谓莆田二十四景,是指位于旧莆田县境内(今莆田市境内、但不含仙游县的地区)的二十四个景点。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壶山致雨】
在市区南面10公里的新度镇境内,壶公山海拔710.5米,山势雄伟高峻,濒临湄洲湾。每当天气骤变时,山顶便有云雾缭绕,预兆大雨即将来临,故有“壶山致雨”之说。
  【九华叠翠】
九华山又名笔架山,位于西天尾镇下宅村。离市区20公里,海拔800米,因有9座小山组成九朵莲花,常年长青挂绿,相倚并发,故有“九华叠翠”之雅称。
  【湄屿潮音】
湄洲岛离市区40多公里,四周海天相接。岛上有妈祖祖祠,潮汐日夜相搏啸腾澎湃,忽远忽近,声若撞钟,动人心魄,因而称之为“湄屿潮音”。
  【南山松柏】
南山就是现在的凤凰山,位于市区南郊2公里处,相传千年前,东汉西晋年间,滔滔海水直淹至南山脚下,山上苍松翠柏,老松参天,景色美丽,山青水秀,郁郁葱葱,风景迷人,故有“南山松柏”之称。
  【古囊峢巘】
位于江口镇境内的囊山,其巅峰峦复迭,怪石颇多,堆如莲瓣,故有“古囊峢巘”之称。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刹“囊山寺”,是福建佛教大丛林之一,为唐名僧妙应祖师所创建。
  【梅寺晨钟】
梅峰寺位于市区城内雷山之麓,宋代山上遍植树,寺内建有三层四方形钟楼,每当晨曦欲露,钟声频响,十分悦耳,有口宋代铸造的铜钟,声音可传至20公里的江口镇,故素有“梅寺晨钟”称赞。
  【石室藏烟】
石室岩在市区2公里的山上,石洞多处,深不可测,唐名僧妙应,在此建石室岩佛寺,并在伏虎岩伏虎,故石室岩也叫伏虎岩,妙应也被称为伏虎祖师。每当晨昏间,烟浮绿树,云雾缥缈云山洞间,游人置身于此,好像凌云御空,好比乘坐仙舟遨游宇宙一样,别有一番情趣,故有“石室藏烟”之美誉。
  【寿溪钓艇】
延寿溪,发源于仙游九鲤湖,唐吴兴在此建陂,李富在使华陂下建桥,桥旁有宋邑人陈宓书写的“延寿桥”3个大字。这里风光优美,古时名人、学者常来这里游艇垂钓,赋诗取乐,故有“寿溪钓艇”之雅称。
  【木兰春涨】
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山脉,入仙游再流经莆田华亭、城郊、渠桥、涵江等地注入兴化湾。木兰溪是一座引、蓄、灌、排、挡等多功能水利工程。每逢春水初涨,溪面宽广,水平如镜,山青树绿映入水中,风光美如画,溪水越坝直流下来,汇成瀑布,发出雷鸣声响,构成木兰春涨胜景。
  【夹漈草堂】
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夹漈山上,是南宋史学家郑樵著书立说之处,后人称之“夹漈草堂”。
  【锦江春色】
锦江称江口,高楼大厦比比皆是,有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锦江春色”4个字,刻于锦江中学附近,屹立在锦江中学高处,可眺望江口全境,共有10个景观,个个风光迷人。日、11日出现过“海市蜃楼”佳景。
  【东山晓旭】
东山即东岩山,位于市区西北角,半山腰有座丛林“报恩东岩教寺”,寺的右下方有一座明代建的“三教祠”,奉祀“三一教主”创始人林兆恩。祠后有一古樟,高15米,树围13.8米,植于东晋,距今已有1650年。每当凌晨,登高眺望,盛阳初露,云披五色,霞光灿烂,旭日初升,奇幻莫测,气象万千,所以有“东山晓旭”之称。
  【紫霄怪石】
紫霄岩在西天尾镇渭阳村境内,满山遍野奇石嶙峋,千姿百态,引人注目。山涧间有“红虾”、“无尾螺”这一奇观,引起地质学家的极端兴趣,另有石船、石犬、石鼓……怪石繁多,故有“紫霄怪石”之称。
  【宁海初日】
位于市区15公里的黄石镇桥兜村,桥梁为清雍正十年(1733年)重建,长22.5米,宽5.8米,桥墩14座,工程浩大,是木兰溪水入海处,当今,是通往沿海各地的重要交通要道。每当拂晓,站在桥上看日出,会看到“海曙长天一色红”万道霞光直射桥下,金光灿灿,波光粼粼,犹如金龙逐波,仪态万千,蔚为壮观,故被称为“宁海初日”。
  【西湖水镜】
西湖景区原在市区的水关头、观桥、庙前一带。因基建,湖被填平,仅存石碑一块,西湖景区原址现建有“西湖电影院”一座。
  【西岩晚眺】
西岩寺建筑群原是陈经邦的别墅,清改为西岩寺,站在山门前,城乡景色尽收眼底。黄昏时节,城中房屋鳞次栉比,炊烟四起,夕阳西照,千里流丹,风光如画。
  【白塘秋月】
位于涵江区洋尾村,风光秀丽,每年中秋之夜,万人聚集,热闹非常,平时也是旅游者向往的好地方。
  【三紫凌云】
位于华亭镇北部,山脉发于仙游,由尖山经濑溪西北走入华亭。由紫微山、紫云山、紫霞山三座山峰相依托,山上奇峰怪石,山石皆成紫色,故称“三紫”。
  【柳桥春晓】
位于市郊顶墩村。柳桥是宋代李富所建,沿岸植柳,间栽荔枝,春夏之交,风景如画,柳绿垂垂,引人入迷,故有“柳桥春晓”之雅称。
  【天马晴岚】
天马,即天马山,坐落于笏石、北高和黄石三镇的交界处,位于黄石镇天马村,为南北走向,如一匹昂首挺胸的天马,故称天马山。每逢天晴景清,山岚蒸腾,水气氤氲,山腰处处缠云绕雾,远观山似天马,若隐若现,犹如奋蹄腾空之势,因而有“天马晴岚”之雅称。
  【谷城梅雪】
位于黄石镇七境村,此处明代种梅很多,开花时期,茫茫一片,腊月梅林积雪,浑然一色,引人入胜,观者赞不绝口。故有“谷城梅雪”之称。
  【八濑飞泉】
此景在常太岭头尾,有条溪叫八濑,早期两岩群石,泉水湍流,似蟠龙争闹其中,蔚为奇观,所以称“八濑飞泉”。
  【钟潭噌响】
位于城厢区城郊乡下林水磨坑,水源出龟山,有1000米的溪床几经阻挡,下泻悬崖石壁,直流下来,蔚为壮观。由于水力的冲击而成三潭,三潭流水交响,其声如冰弦弹拔,玉磐敲击,非常动听,令人陶醉,所以有“钟潭噌响”之称。
  【智泉珠瀑】
位于城郊乡下磨村,发源于弥陀岩,泛滥于三溪口,旧名梅花祭,轰流激石,喷出如珠。明正德提学陈伯献居住这里,把它改为智泉。万历年间,知县何南金在这里建“来苏亭”,并常来游览。&&&&&&&&
*特注:如今,莆田二十四景中已经消失的景点有:北濑飞泉、西湖水镜、谷城梅雪、三紫凌云、柳桥春晓、天马晴岚、西岩晚眺共七景,如今只剩下十七景,不免令人扼腕叹息。这其中: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据说已沉没于东圳水库底;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尽管近年来莆田市政府又评选出了莆田市新二十四景,不过目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远不及传统二十四景。)
  (本节转自莆田旅游网:)
  仙游四大景:
  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
  莆田沿海十二景:
  新桥夜泊(涵西新桥头)、美澜晨眺(北高)、冲沁晓烟(北高)、
  黄崎夕照(埭头黄岐)、青山叠翠(埭头石城)、南啸归帆(平海)、
  门夹风涛(山亭文甲)、鯑江烟雨(湄洲)、螺港秋潮(山亭港里)、
  蓼城蜃气(东埔吉城)、塔林渔唱(东埔塔林)、小屿长桥(秀屿港区)。
  莆田景点典故介绍(节选)
  南少林寺  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据考古认为“林泉院至迟在唐代或唐末即已存在”,但具体创建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林泉院的习武之风,缘起于唐初,它的经磨历劫,也与武风有关。
  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誉“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而位于莆田县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唐太宗贞观年间,辅公祏部将路得才聚众东南沿海为非作歹,闹得民不聊生。歹徒行踪不定,聚散无常,如果派大军围剿,无异用拳头打跳蚤,劳民伤财,且难奏效。唐太宗只好把已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找来,请他派武艺高强的僧兵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一的道广带领五百僧兵入闽平暴,不远千里来到九莲山,居住在林泉院。暴乱平息后,沿海人民挽留这些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道广也感到盛情难却,就回到嵩山少林寺禀告昙宗方丈。方丈当即道出一偈:“傍海平盗日月久,九莲山下有宿头。南北千里同一寺,大乘禅在心中留。”道广根据北少林方丈的偈语,找到了当时就有名气,且地形酷似嵩山的林泉院扩寺定居。林泉院也就成为江南的少林分寺。该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围有九座山围成一圈,形如九瓣莲花,寺院坐落在花心的位置上,便将林泉院易名为九莲山少林寺,俗称南少林。北宋时,寺庙更加兴旺,僧人500多名,武风极盛,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而发源于此的南少林拳,则与北少林的腿功一起,在武林界并称“南拳北腿”。
  南宋时,寺院仍保留兴旺趋势。当时著名的莆田诗人刘克庄南宋时,寺院仍保留兴旺趋势。当时的莆田著名诗人刘克庄也盛赞南少林寺为“邑之嵩山少林”。清朝初年,各地抗清志士、武林俊彦纷纷来到具有习武传统的南少林,把它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由于叛徒的出卖,南少林被官军攻陷,僧众多被杀戮,寺院被夷为平地。冲出火海的武僧流落江湖,传徒授艺,坚持抗清斗争。据传,南拳的不少套路出自南少林。由于清廷的舆论封锁,这一段悲壮的历史鲜为人知,只是在民间悄悄流传。1987年,南少林寺的遗址被发现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北部层峦叠嶂的九莲山上。它是唐太宗后,历代在全国建立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嵩山少林寺的10座分寺之一。1991年9月经来自全国武术、历史、宗教、考古界著名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后得出结论,并于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少林遗址论证会暨重建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日,九莲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开始向海内外开放。  
  梅寺晨钟  梅峰寺位于市区内胜利路中段。因宋时山上遍植梅树,宋徽宗赐额“梅林佛国”,故称“梅峰寺”。&&
  梅峰寺的前身原是一座观音亭。宋元丰八年(1085年),地方名士李富之母黄氏舍地百余亩,将亭扩建为寺。绍兴七年(1137年),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在寺内设官讲。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莆,寺被焚毁。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多座,傍山而起,错落有致。山门内两侧,耸立着四角、三层的钟、鼓楼。钟楼的第三层,原悬有一口宋代名匠蔡通铸的铜钟,声音可卜阴晴,能传及四十里外至涵江区江口镇。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新钟刚铸好挂上去后,老和尚想测算一下钟声能传播多远,于是决定北上,临行前吩咐小和尚,要等到一天以后才能敲钟。可是小和尚性急,没过太久就敲钟,而这时老和尚才刚走到江口桥北福清县境内的翁山脚下,听到钟声后只好折返。后来老和尚闻钟的地方就被命名为“钟前村”,村子离梅峰寺五十里远。要是小和尚听话,这口钟或许能传至百里之远。
&&&&&&&&只可惜,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楚军驻寺失火熔毁。民国初年才又仿宋钟重铸一口,重约一千五百公斤,外铸经咒文五百多字,钟体古朴典雅,发音极为洪亮。每当晨光熹微,钟声乍起,悠扬悦耳,人称“梅寺晨钟”。
&&&&&&&&近年,在海外侨胞热心赞助下,进行大规模整修扩建。山巅新建一座观音阁,高达数十米,是市区内最高建筑物之一。登阁俯瞰,市区内远近景物尽收眼底。
  梅妃故里
  梅妃故里,位于木兰溪下游宁海桥畔的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梅妃原名江采苹,唐玄宗时,作为秀女被选入宫,后封妃。因酷爱梅花,唐玄宗封其为“梅妃”。
  相传,梅妃原是江东村里一位牧鹅女。唐玄宗开元年间,高力士出使闽粤,大选秀女。当时江采苹正在家乡溪边的土墩上牧鹅,被高力士派来的人抓住,经过挑选,她作为美女被选进宫。采苹聪明贤淑,擅长文学,深得唐玄宗宠幸,被封为妃子。因她生性酷爱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树,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每当梅花盛开,她便成天赏梅作赋。唐玄宗就戏称她为“梅精”,甚是宠爱。只可惜当“三千宠爱集一身”的杨玉环入宫后,江采苹就被迫迁于上阳东宫。有一天,她听侍女说,有人给宫廷进贡了一箩筐荔枝,不禁勾起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她便问侍女:是不是莆田送来的荔枝?侍女回答说:是广东岭南送来的。梅妃一听,独自黯然神伤。唐玄宗不敢把荔枝分给梅妃,就偷偷封了一斛珍珠赐给她。梅妃知道了其中的原委,便写了一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抑郁之情。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绝句《一斛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真是“梅精千载有香魂”,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深深地怀念着她,称之为“祖姑皇妃”。在江东村里,有座建于北宋年间,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供奉梅妃的“浦口宫”。浦口宫保持着古建筑风貌,殿堂高大宽敞,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拦镂空的木雕花卉、翎毛、树石等,极为精美。宫内竖着郭沫若先生咏梅妃的诗碑。村边宁海桥附近海边上,有块巨石,刻着“梅妃故里”四个大字。1998年,江东村人捐资,在巨石边树起一尊高大、威仪、秀美的梅妃石雕像。
  莆禧古城
  莆禧古城位于忠门半岛南端,离市区约38公里,与湄洲岛隔海相望。莆禧古地名“浮日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福建沿海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群众建筑防倭军事城堡,拆了当年位于莆田东角、遮浪两处的“镇海堤”石料,构筑了平海城和莆禧城。莆禧城共有城垛1049个,警铺24个,城门4座;城门上还建有城楼。城内建有“千户所衙门”和粮仓等。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以前,莆禧古城一直保存较完整,1939年该城被毁,现在尚残存东、北二座城门和月城,以及古城墙,城内青石铺设的十字街和城隍庙保存尚好,隐隐透现出了莆禧古城的历史厚度。现存古城墙长1335米,东北两座城门保存完好,西南城墙地段存有古城基遗址。城内宫庙年代久远。有城隍庙、天妃宫等古迹。城外有八卦井和戚继光将军石像。1956年,莆禧城就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观看CCTV《走遍中国·莆田》电视专题片(在线播放)
&&&&&&&&*编者注:《莆田百科系列》分为【地理篇】、【历史篇】、【政治篇】、【经济篇】、【文化篇】、【人物篇】、【方言篇】、【旅游篇】、【美食篇】共9篇,现已全部发表,在我的日志列表里面即可查看到全部文章。若您喜欢,欢迎转载。愿籍此让他人更了解我们,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游振宇——汇编于2009年3月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