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师!请问一下,我图片上的是什么品种兰花花语是什么?谢谢!

如题!买到的时候记住了,现在忘了,只知道是兰花的一种!
点击显示图片器材:佳能 500D[佳能数码相机]时间: 19:49:23.63快门:1/5光圈:F/4.0焦距:50毫米感光度:8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佳能 500D[佳能数码相机]时间: 19:55:24.03快门:1/10光圈:F/4.0焦距:50毫米感光度:800点击显示图片器材:佳能 500D[佳能数码相机]时间: 19:55:43.36快门:1/10光圈:F/4.0焦距:50毫米感光度:800新人求各位前辈科普一下兰花,谢谢_兰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3,216贴子:
新人求各位前辈科普一下兰花,谢谢
本人一直很喜欢兰花,在老家也有7、8盆兰花,基本都是小时候在山上看见就挖回家的,求别喷。不过我也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没怎么去了解。看见喜欢的就喜欢去收集回家养在屋子后面。
过几天我要去花鸟市场给宠物买一点东西,所以我想顺便买兰花。 问问大神们我在广东适合养什么品种,然后价格有没有稍微便宜一点1-200左右吧,
小白求别耻笑
相关的贴子27894167175相关的图贴
广东最适合养 都很便宜 素心名品也不贵 三五十基本可以买到一盘
楼上的回答的很好了,还有,小丫头就会挖野生兰了啊,牛掰
我上个月也在花地湾买了两盆兰花,就象上面那位讲的一样,最多的就是墨兰建兰,也有春兰,都不贵,有一二十一盆的,也有一百多的,我买了一盘建兰芭蕾舞,因为正在开花,就买了,连盆75,还买了一盆山川爪,店家说过年的时候开花,我前几天看已经出花芭了,有四五个,连盆95,花盆有点贵,25一个。还有一些春兰和四季兰,不过她们的植株都好矮,感觉不是很显眼,我就没买。
带个能上网的手机,看花,问名字,上网查图片核对品种,并查询价格。差不多就可以下手了
多谢楼上各位解答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大神告诉!谢谢。-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大神告诉!谢谢。
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大神告诉!谢谢。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今天山上挖的兰花 请问找是什么品种 ?求大神告诉!谢谢。,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我感觉这是蕙兰。根据是它的根系很发达而假鳞茎(芦头)很不发达。春兰的假鳞茎是很明显的。解决方案2:谢谢 等开花的时候看看花再确认!解决方案3:谢谢!解决方案4:春兰,详见百度解决方案5:能具体点吗?第一次挖到兰花 有没有经济价值?解决方案6:你一棵肯定没啥经济价值噢,多的话可以去联系专业人士咨询...其实在南方的山间常见的,花草市场大多出售。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请教兰花梅瓣、水仙瓣、荷瓣等瓣型的特点
  (1)春蕙兰瓣型理论中“型”与“形”的的区别回答秋无际兰友的提问:(1)荷瓣和荷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儿?要弄明白“荷瓣”和“荷形”的区别,先要明白春蕙兰瓣型理论中“型”与“形”的的区别。在春蕙兰瓣型理论中,“型”是类型,“梅、荷、水仙、奇”都是有具体要求的,符合了标准才能归类于与其相符的类型之中,“型”一般用于分类,不用与具体品种,比如梅瓣、荷瓣、水仙瓣,只有说:这个花的瓣型属于“梅瓣、荷瓣、水仙瓣”等,却没有说梅型、荷型、水仙型的。那么“形”是什么呢?“形”就是“形状,形似,接近于,象”,达不到标准,但接近于“型的要求”。在瓣型理论中有“荷形水仙”、“梅形水仙”,是因为按归类标准他们都属于水仙类瓣型,但外瓣又接近于荷或水仙。那么有兰友又会问了,“兰花的瓣型,到底是以中宫为准,还是以外瓣为准?”,春蕙兰瓣型分类是一项约定俗成的标准,而非经过植物学家论证的标准,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融入中华文化在内的习惯(具体另文详述),那么这种习惯是“瓣型以中宫和外瓣并重,但归根揭底是以中宫为最终标准”,这就是外瓣为水仙的梅瓣为什么叫“长脚梅”的缘故。说到这里,应该明白“荷瓣”和“荷形”的区别了,如还有问题请提。))细花和行花的区别秋无际提问:细花和行花的区别表现在哪儿?江浙对兰花的鉴赏中把具有梅、荷、水仙、素、奇等类型的花都称之为“细花”,把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狭鸡爪形或竹叶形的花朵称为“行花”或俗称“粗花”。何为“素心花”,“素心花”具备瓣型时如何归类老龙提问:素花似乎可归于色花类?有些花既色好又有瓣型是不是既可归于色花类又可归于瓣型花?素心花是指唇瓣上不带色块的兰花。由于兰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一般唇瓣无色块,外三瓣及捧瓣都不会有色块。按唇瓣色泽可分为绿苔素,白苔素,黄苔素,红苔素,桃腮素(舌根两侧有红晕),刺毛素(舌苔上隐约有细微红色)等。素心瓣苔色春兰以绿色为贵,蕙兰以白色为贵;按瓣形区别可分为梅素、荷素、蝴蝶素、奇花素等,至于一般草素,因为瓣狭如鸡爪,不被列入细花之列;按花苞鞘壳色泽可分为绿壳素、白绿壳素、赤壳素等,绿壳素、白绿壳素一般为净素;按花色还可分为绿花素、红花素、黄花素、白花素等;若是瓣型素心在归类上既可归于色花类又可归于瓣型花,但习惯上会把她归类于瓣型花,把素心作为超越同类瓣型的一个要素。梅瓣和水仙瓣的区别幽谷山人问:梅瓣和水仙瓣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古谱中记述的梅瓣标准是“外三瓣结圆,捧瓣起兜有白头,舌瓣短圆舒展而不卷,形似早春寒梅。”梅瓣标准是以捧瓣雄性化来定性的,外三瓣短圆,捧心起兜,而舌硬不舒者谓之梅。外三瓣起尖,捧心有兜而舌下垂者谓水仙。水仙瓣和梅瓣一样都属于捧瓣雄性化的花艺,但水仙瓣的捧瓣雄性化要比梅瓣弱,外三瓣比梅瓣长,且瓣端稍尖,唇瓣比梅瓣大和长,大多呈下垂或后卷。水仙瓣按外瓣形态可分为“水仙瓣”、“梅型水仙瓣”和“荷型水仙瓣”。梅瓣和水仙瓣难以区分,不是难在其瓣型的认知和区别,而是难在梅和仙之间的开品变化,无论是梅还是仙,其品种常会因植株壮弱和种养等情况,开品时梅时仙,或介于两者之间,造成瓣型认定上的混乱。还有就是许多兰人在给兰花命名时,并未严格按瓣型特征加以区别,把水仙瓣起名“某某梅”,把梅瓣喊作“某某仙”的情况常见,也给区分梅瓣和水仙瓣增加了一定难度。历史上,“集圆仙”和“十圆梅”就是一例,这一争论延续了百年之后人们才给予“一只品种两个开品”的认定。所以对于梅瓣和水仙瓣的区分,是需要观察多个开品,综合多个方面的评鉴后才能最终认定的。兰花的”型”与“品”小小草问:一直以为瓣型花是外三瓣定型,内三瓣定品.请问叶老师对吗?对江浙春蕙兰的鉴赏,不仅仅是对自然属性的基础审美,更是人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思维、联想等综合艺术感知能力的体现。江浙春蕙兰的花品、骨格、风韵及神气正是建立在兰花自然属性之上,体现人性化审美的标准。中宫和外瓣一起来定花的类型, “型”是基础,“品”是基础之上的艺术感知,而”品的定级”因涉及面广,待以后另文详述。小小草以为的“瓣型花是外三瓣定型,内三瓣定品”,只是一种个人的理解。因为瓣的定型普遍是以中宫和外瓣并重,并以中宫为最终标准的,而品却是一项结合”色\香\韵\质\格”等综合的评定。荷瓣的标准秋无际提问:这花是不是荷瓣?此花是“荷形”。外三瓣“收根放角”是荷瓣之关键,因为只有瓣根细收才能达到瓣端“放角”来凸显瓣体阔大的视觉效果,如外瓣不收根也就成“袜底板”一类的大瓣子花了。需要注意的是荷瓣收根部位不宜太长(瓣根放长俗称“放脚”),因为瓣根放长便达不到荷瓣长宽比例。有见荷瓣花边开边放脚的,故有“一日荷”之说。荷瓣亦要“紧边”,这里所指的紧边与梅瓣紧边略有区别,因为荷瓣的紧边一般是由外瓣瓣端增厚(俗称“厚头”)所致;荷瓣的捧瓣和唇瓣必须短圆宽大,捧瓣一般都为蚌壳捧、短圆捧、罄口捧等,唇瓣一般为大圆舌、刘海舌等,捧舌组成的荷瓣中宫要求圆正开阔。水仙瓣的瓣型定名是象形还是会意?国色兰园问:请问叶老师:在瓣型花中,荷瓣象荷花、梅瓣象梅花,还好理解,但水仙瓣却不象水仙。有人说是洛阳神女凌波仙子的引伸,我认为此说有点强牵,如按此说那么水仙瓣花应是形意花,而非瓣型花。而实际中多数水仙瓣花都是中规中距的瓣子花,而非飘逸的武瓣花,这种现象很是疑惑,能否给予解释?问题提得好!不只是这个问题,还包括对“官种”和“巧种”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以后再论),在江浙春蕙兰瓣型理论中,荷瓣象荷花、梅瓣象梅花,都是按象形来命名的,而单单水仙瓣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是洛阳神女凌波仙子的引伸,这在古谱中确有相似记载:捧心有软有硬,世俗以巧花皆谓之水仙,不知何意,是带有仙气焉耳,何取于水哉,然捧心不过十余种,而巧花则数十、百种,以其随瓣舌得名,愈出愈巧,不能深辩矣。“不能深辩!”是因为春蕙兰瓣型分类是一项约定俗成的标准,而非经过植物学家论证的标准,大家认同了,就是了。“象形”也好,“会意”也罢,自古到今为她琢磨,其实就是兰之魅力!若真要强给她一个象形的解释的话,我想:梅是五瓣,水仙为六瓣,水仙舌大增一瓣,梅瓣小舌缺一瓣。你看这样行吗?或许这样给她定下来的话,我们也许就失去了许多乐趣了。哈哈!看来前辈古人真高明!几种舌形的区别飞若流星问:大如意舌与小如意舌有什么区别?大刘海舌与小刘海舌有什么区别?刘海舌与如意舌又是什么区别?就《兰蕙宝鉴》来说,瑞梅和万字的开品都一样,怎么会分成了“刘海舌”和“小如意舌”之别呢?别在哪里?小打梅为什么又是“圆舌”呢?一点也看不出来。《春兰》一书中小打与贺神的舌是不是很像呢?《兰蕙宝鉴》上说天兴梅为犁形大舌,刘清涌等《春兰》一书上却说是刘海舌?到底是什么舌。《春兰》一书上一点也没看出哪点“刘海”?同样《春兰》一书上西神也不象是“大刘海舌”呀?为什么不叫“大圆舌”呢?《春兰》一书中“贺神”哪里“刘海”了?还有很多,说也说不过来了,怎么想也不明白,叶军然老师可不可以为我解答一下呀?万分感谢。如意舌:舌形似玉雕工艺品如意头状,平挂,不卷。刘海舌:舌形圆正,微朝上,舌尖起微兜,由于花期干湿度或肥效关系,舌尖部亦有微垂状出现。大圆舌:舌大且圆,微微下倾。刘海舌与如意舌区别点图:刘海舌与大圆舌区别点图:我想弄清楚了如意舌和刘海舌,大如意舌与小如意舌有什么区别?大刘海舌与小刘海舌有什么区别应该搞的清了吧,只不过大小不同罢了。书上的描述一般以一个品种通常的舌形进行记载,然一个品种开的舌形会偶有变化,我们要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当然不加实践,乱抄一通,或根本就是乱写一气,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不负责。如何区别“花捧”和“蕊蝶”?无论是外蝶还是蕊蝶,只有在其蝶化的瓣上有唇瓣常有的腺毛、褶片及中裂片和两侧各一侧裂片才算完全唇化,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蝶花,否则便成 “花捧”了。秋无际兰友作业中“兰溪蕊蝶”是“花捧”而非“蕊蝶”。“蕊蝶”的要求如图:6楼  蕙荷难求独孤求兰问:请问叶老师:春兰与蕙兰在瓣形说上是否有区别?蕙兰的梅,仙好认,但荷不好定.据了解现有的蕙兰荷个人认为皆只能算荷形.不知对否?基本是这种情况,“一荷无处求”,对于蕙兰更是如此。春兰与蕙兰在欣赏中的则重点不尽相同(另文详述),蕙兰对瓣形的要求确实没有春兰那样严格,但一荷难求不等于没有,更不能为此对瓣型要求大放水,作自欺欺人之事。蕙兰中正荷瓣还是有的。方缺舌、大卷舌、大铺舌、柿子舌的图片。秋无际在38楼“作业中”问:有些舌头不懂,能不能说明一下并发张图片?方缺舌: 舌尖端部中央呈内凹或微缺状。也叫“双歧舌”。图:大卷舌: 这种舌形大都发生蕙兰中间,舌长而后卷宗。图:大铺舌: 舌形比大圆舌稍大而长,且呈下拖状。图:柿子舌: 舌似柿子形。图:什么是春蕙兰“色花”秋无际兰友第 43 楼问:请问叶老师:什么叫色花?虽然在整个花卉世界里,绿色花极为少见,可是绿色花在春蕙兰中却很是普遍,我们常见的粗花大多为绿底缀紫筋,所以以纯净的绿色花方为上品。而除这普遍的绿色系花外,其他色系和缟花、镶边花以及复色花均被称为色花。需要区别的是绿底上混有其他杂色,色彩浑浊暗淡的花不列为色花。色花亦以色彩纯净为好。春蕙兰“色花”的品定。秋无际第 67 楼问:谢谢叶老师.请问色花有它自己的评判标准吗?就好比瓣型花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一样.色花的含义,我想是不能把它解释为有颜色的花,而是"色得有特色"的花. 但有些行花也"色得挺好看",所以请问叶老师色花的标准在哪里?(也就是色花与行花的区别在哪里)花都有颜色,是花色,这里特别提出的“色花”是狭义的,指除绿色系花外,其他色系的花和缟花、镶边花以及复色花。在实践中,春蕙兰“色花”的品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看瓣根和瓣稍,瓣根和瓣稍的颜色要与瓣色一致,或呈白色,如呈绿色恐会逃色,非真色;2,要注意看瓣面和瓣背,瓣面和瓣背颜色要一致,若色无穿透力,为浮色,一如水面飘油,非质色,不足取;3,要注意看舌面,看叶脉,看叶甲,主要是为了排除假色花,因为人造假色花有很多特征会在这里体现(具体在如何识别假色花中详述);江浙对春蕙兰花色的鉴赏注重色与质的相配,讲究色俏质糯,素静高雅。“色的纯净度”是花色优劣的品评标准。江浙春蕙兰中的素心花算不算色花呢,因为江浙传统鉴赏中,对春蕙兰素心花尤其重视,甚至把素心单列,就象“素心花具备瓣型时如何归类”一样,在素心花具它色时,可称素亦可称色。春蕙兰“形”和“意”。国色兰园在第 70 楼问:叶老师:经您昨天的讲解我是乎明白了些,看我是否真的理解到了。俗话说,兰花是人格化的花,我们不防把三种瓣型花都人格化:那么梅瓣就是学者、智者,具有深厚的内涵,严谨的作风,执着的精神;水仙瓣就是名士,崇尚的是自由奔放,潇洒飘逸而具仙气;荷瓣象徵君子,雍容大度,具王者之气慨。这样水仙瓣的说法,是乎说的通?当然说的通,这就是兰花形之上的意,是兰花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你所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对兰花 “形”和“意”的理解问题。下面我就这个方面着重地谈谈:“指物说法”是宗教的常用语,在兰花鉴赏中常会说到“以物言志”,道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有形的物件说明无形的道理,这就是江浙兰欣赏中的核心-----兰花的“形和意”。“意”是兰花美的核心,也是中国兰花文化的灵魂。对江浙春蕙兰的鉴赏,不仅仅是对自然属性的基础审美,更是人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思维、联想等综合艺术感知能力的体现。人们在观赏兰花外形之美时,把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与鉴赏要求结合起来。历经数千年的不断提炼,她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社会伦理、道德、哲学、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的精髓。达到了这个境界,兰人也就从“手艺”进入到了“心艺”,就能领略到兰花“形”之上的“神之美”。什么是春蕙兰“色花”秋无际兰友第 43 楼问:请问叶老师:什么叫色花?虽然在整个花卉世界里,绿色花极为少见,可是绿色花在春蕙兰中却很是普遍,我们常见的粗花大多为绿底缀紫筋,所以以纯净的绿色花方为上品。而除这普遍的绿色系花外,其他色系和缟花、镶边花以及复色花均被称为色花。需要区别的是绿底上混有其他杂色,色彩浑浊暗淡的花不列为色花。色花亦以色彩纯净为好。春蕙兰“色花”的品定。秋无际第 67 楼问:谢谢叶老师.请问色花有它自己的评判标准吗?就好比瓣型花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一样.色花的含义,我想是不能把它解释为有颜色的花,而是"色得有特色"的花. 但有些行花也"色得挺好看",所以请问叶老师色花的标准在哪里?(也就是色花与行花的区别在哪里)花都有颜色,是花色,这里特别提出的“色花”是狭义的,指除绿色系花外,其他色系的花和缟花、镶边花以及复色花。在实践中,春蕙兰“色花”的品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看瓣根和瓣稍,瓣根和瓣稍的颜色要与瓣色一致,或呈白色,如呈绿色恐会逃色,非真色;2,要注意看瓣面和瓣背,瓣面和瓣背颜色要一致,若色无穿透力,为浮色,一如水面飘油,非质色,不足取;3,要注意看舌面,看叶脉,看叶甲,主要是为了排除假色花,因为人造假色花有很多特征会在这里体现(具体在如何识别假色花中详述);江浙对春蕙兰花色的鉴赏注重色与质的相配,讲究色俏质糯,素静高雅。“色的纯净度”是花色优劣的品评标准。江浙春蕙兰中的素心花算不算色花呢,因为江浙传统鉴赏中,对春蕙兰素心花尤其重视,甚至把素心单列,就象“素心花具备瓣型时如何归类”一样,在素心花具它色时,可称素亦可称色。春蕙兰“形”和“意”。国色兰园在第 70 楼问:叶老师:经您昨天的讲解我是乎明白了些,看我是否真的理解到了。俗话说,兰花是人格化的花,我们不防把三种瓣型花都人格化:那么梅瓣就是学者、智者,具有深厚的内涵,严谨的作风,执着的精神;水仙瓣就是名士,崇尚的是自由奔放,潇洒飘逸而具仙气;荷瓣象徵君子,雍容大度,具王者之气慨。这样水仙瓣的说法,是乎说的通?当然说的通,这就是兰花形之上的意,是兰花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你所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对兰花 “形”和“意”的理解问题。下面我就这个方面着重地谈谈:“指物说法”是宗教的常用语,在兰花鉴赏中常会说到“以物言志”,道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有形的物件说明无形的道理,这就是江浙兰欣赏中的核心-----兰花的“形和意”。“意”是兰花美的核心,也是中国兰花文化的灵魂。对江浙春蕙兰的鉴赏,不仅仅是对自然属性的基础审美,更是人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思维、联想等综合艺术感知能力的体现。人们在观赏兰花外形之美时,把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与鉴赏要求结合起来。历经数千年的不断提炼,她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社会伦理、道德、哲学、文化艺术和思想观念的精髓。达到了这个境界,兰人也就从“手艺”进入到了“心艺”,就能领略到兰花“形”之上的“神之美”。古人品兰有曰:赏兰之道,宜静坐参禅,孤芳自流,鼻观参空,万缘都寂,兰以自在色身得无言智慧,经锋触处经偈俱空;宜究名理,尘垢满囊,但逐康成车后,风云累牍,终惭正则衙官岂与夫国香静赏,孤寻幽讨者乎,惟平原辅嗣隔世清谈支遁宏微游力析滞素心相对;宜穷律算,天地五其数,图书五居中,故花以五出为正,而兰不圆不方,独以三角为体,是又叁三才而立人为极者也。卷舌无言,敛心内照,沉思渊映,窈悟通灵,周髀之术,邱建之经,即叁以三,复伍以五,无难通之胜义不澈之幽元矣。等等无不以物抒意。这种“寓意于形”的欣赏涵盖赏兰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提到兰香,我们想到的是一种能“与之具化”的“善之香”,一种“不因无人而不香”的“德之香”,一种不与众草为伍的“志气之香”。兰花那种洁净而微妙的香味,似乎并不故意要去取悦任何人,可是当人们欣赏它的时候,却又是幽香清远,馥郁袭衣,一花在室,满屋飘香。而这样的香气竟是无法复制和伪造的,即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让人更有“兰有国香,人服媚之”的感慨,折服于大自然的奥妙。国人对兰香的欣赏是一种超越兰花本身的“形”直接触及灵魂的欣赏,这是一种极致的意之美。在欣赏兰花花色时,江浙兰人讲究色彩的柔和度与质感,这是要求一种富有内涵的色彩,而非直白妖艳之色,寓意做人要讲修养,由内而外之美才是真美。古人赏色称“黄为贵,红为稀,素为珍,绿为上”,黄色要的是蜜蜡黄,取其富贵之意;红色要的是绯红,犹如少女娇羞;素色要的是净素,喻人纯洁明净;绿色要的是嫩绿,贵在那份不与草争艳的含蓄、素净和高雅.所以古人才会有“有品而色不佳,是窈窕其身而滓秽其面。”的感慨。在欣赏兰花瓣型时,人们常说到主瓣要“上挺盖帽”,上挺说的是主瓣根部至中段要直立寓意做人要挺起胸膛,盖帽说的是主瓣头部要向花心内折呈盖帽状寓意为人要虚心谦卑;说到副瓣要“拱抱”,是指两副瓣端部要向花心内折呈拱抱状寓意待人接物要热情大方,反之三瓣翻翘则被喻为趾高气扬,放荡不羁;说到“一字肩为上大落肩为下”时,寓意为人处世要有责任感,要能“挑担子”;说到“看花要看中宫,看中宫要看口舌”,寓意看人要看心,看心要看言行的道理;说到“两捧起兜抱紧”,一如行“抱拳礼”,反之“两捧开了天窗”,就象“衣冠不整”毫无礼节,非常不雅;说到“舌瓣放宕要适度”,过之便“张了大口”说话把不住口,紧了“三瓣一鼻头”,没了口舌即使肚子里再有学识也不能表达出来;遇到唇瓣边缘有不整齐的毛刺和凹陷,便说“舌头毛了”,亦称“烂舌头”;遇到蕊柱有晕色不纯正时,便说此花有“酒糟鼻”,寓意品第不正;遇有药帽有异色,便称“花有鼻屎”,亦指品第不正。此外,人们在艺兰生活中,常会说到“形、质、色、香、格都好还须花守好”, 寓意做人要有操守和骨格。在看花苞“头形”择兰时,人们会说到“头形太凶难出好品,头形圆正文气方出上品”,寓意外型凶而心不善;在看胞衣择花时会说到“外胞衣色形虽好,可越是向里其胞衣越色淡无彩,一般难出好品,反之越向里其胞衣色彩越好,方出上品”,说的是做人要有内才,有内才才是有真才。在看蕙花大排玲时人们会说到“排玲疏朗,转身转尽”,因为排玲疏朗、转身转尽后蕙花花朵才会在花杆四周侧面平展,才可以使人与花平视,甚至微向上看,可观花之正容,反之花朵“朝天开”或“俯开”都会导致不雅的赏花姿势,也不是君子与人交往之态。平时,常见兰友赠人以“荷瓣花”,谓之“和为贵”,赠人以“梅瓣花”,谓之“团团圆圆”,赠人以“水仙瓣花”,谓之“清心修好”。以上种种无不是江浙兰人以“真、善、美”为标准的独特的兰花审美观。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看到的是兰花的形,想到的是兰花的意,并使之成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定向的语码。每个爱兰者在兰花这枚镜子前都能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春蕙兰的“捧心”秋无际在第 77 楼问:谢谢叶老师!除了舌头以外,也请叶老师讲讲"捧"的专题讲座.我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春蕙兰“捧”是指两枚侧生的内轮花被片,俗称“捧心”、“捧”。花瓣与萼片相似,其形状差异是传统瓣型理论中评价鉴赏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有无雄性化特征被视作是否是梅瓣或水仙瓣的关键判别标志。捧瓣尖端部瓣肉组织的内卷形态称“兜”,按照其形状的厚薄又可分成“软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浅兜”。兰花花瓣3枚,唇瓣亦是花瓣,俗称“舌”。它是由内轮花被片中央的叶片变态所成。唇瓣常有鲜艳的色泽和种种附属物,如腺毛、褶片、胼胝体等,借以引诱昆虫传粉。唇瓣上部常分三裂,即中间的中裂片和两侧各一侧裂片,俗称“腮”。舌上附着绒状物俗称“苔”。缀在舌上红点俗称“朱点”,春兰舌上的红点有一点、二点或品字形亦有块形或元宝形,蕙兰舌上红点大都是散布点块,密集度大,并且颜色较深。唇瓣在传统兰花瓣型鉴赏理论中被作为重要的鉴别依据和评价标准。在艺兰生活中,兰人们还把捧、舌、鼻合称为“中宫”,而把捧舌间形成的空叫“口”,因“口”的形成与舌的形态有直接的关系,一般都合称“口舌”。蕙兰“端梅”绵江逸士在第 98 楼问:叶老师,我提个问题:(6)题中的“端梅”没有“端”的内涵和韵致,03年《中国兰花》对端梅的身份进行过讨论。我的问题是:您认为端梅仍存世吗?端梅仍存世。《续兰蕙同心录》:“端梅 清光绪二十四年出富阳双溪山。绍人金小龙所掘。杭州粲花室主邵芝岩先生手植,九峰阁主得之粲花室主者。三瓣圆紧,短脚收根,色俏肩平,满舌大赤。蕙上品。”,《佚名兰蕙图谱》中说:“端梅 光绪念四年出富阳双溪山。为杭州粲花室主邵芝岩先生手植。三瓣圆紧,短脚收根,色俏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赤蕙上品。”,《兰蕙小史》:“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蚕蛾兜捧心舌大红鲜。民国二年落山,受伤未开,至八年开花十萼,形式端整,故名之曰‘端梅’。杭州卢长寿出,九峰阁植。” ,从记载来看,“端梅”是吴恩元起的名称,资料记载了,吴拿端梅与新种赤蕙‘涵碧’相比较,她们外三瓣差不多,而捧舌“端梅”更觉端正,所以将其 即以‘端梅’命之。端梅叶性挺拔,叶片半垂,叶片宽阔,起勾到顶。花苞外苞壳绿,内胞衣有赤味,小包衣钝头肉质赤味重,花梗绿底,有微紫红云,花柄淡紫。花柄短,花序紧挤。外三瓣收根放角、紧边,瓣端增厚,俗称“有厚头”。分窠半硬蚕蛾捧端圆光洁,大如意舌放宕,但不出捧头。花形端正,赤转绿转尽,花色翠绿。目前流传极少,去年江苏兰家陈学祥家的“端梅”花苞不幸夭折,所幸今年又来花了,估计再等几个月就有花看了。馨源轩对“真假色花的识别”的思考馨源轩在第 99 楼回答对“真假色花的识别”的思考非常有益,所以收集到档案库,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开动脑筋,“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兰花面前大家都是兰学生,在这里兰友间都是相互的老师。1:真假色花的识别?素花的制假手法有:酒精浸泡法;漂白粉,脱色剂点涂法以及硫磺熏蒸法。这种假色花很容易识别的,其花色不艳,无光泽,水渍状。 颜料染或花苞期用针注射药水使其增加或减少某种色素。这种假色花,花色鲜艳,但感觉很不自然,花瓣无一点杂色,但舌瓣上有红点。以上几种假色花俗称药水花,识别时除看叶甲,花葶,包壳筋脉外,还要看花瓣正反面的色泽,一般背面色深正面色淡,正背面色泽基本一致的色花是非常少的,可以说还没有发现过。另外还可以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来鉴别,假的总会有异味,有沉积物,手感粘,遇水会脱色等。艺术色花:就是笼罩花蕾,让花蕾在无光条件下生长,过虑了光色,使花色得到充分表现。这种花蕾开花后,会呈现色彩异常润泽的现象。这种艺术花的苞衣,筋脉及花葶的颜色不但近似白色,而且筋脉的颜色无深浅变化,花葶弯曲,苞衣翻转,无兰花的正常状态,无花姿可言。开花后,随时间的推延,花色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色花的识别可以从新芽的色泽,苞壳的色彩,对比花瓣正背面的色泽,花瓣根部是否泛绿等各方面来鉴别。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制假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多看,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才能真正掌握识别假花的方法,等到真正掌握之后就较容易断定其色花的真假。馨源轩对“图片色花的识别”的思考馨源轩第 100 楼关于对“图片色花的识别”的思考对兰友有益。收入“档案库”。目前有些兰花图片,不知花主出于何种目的,通过高科技手段,把花的色彩弄得非常鲜艳夺目,因此凭图片选购兰花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一定要选购的话,必须通过对此花不同角度的多张图片进行对比,寻找可疑之处,如有疑点(那怕只有一处),千万别出手。玩兰之理与“典故”思想者在第 108 楼问:请教老师,以下这段古语用白话翻译出来是什么意思? 宜究名理,尘垢满囊,但逐康成车后,风云累牍,终惭正则衙官岂与夫国香静赏,孤寻幽讨者乎,惟平原辅嗣隔世清谈支遁宏微游力析滞素心相对。这是一段来自《兴兰谱略》的“兰之玩”,讲的是如何赏兰的道理。这一段话引用了许多“典故”和“历史人物”,所以我们看起来较难理解。我想要是把这些“典故”和“历史人物”告诉你,理解起来就不难了。(1)“尘垢满囊,逐康成车后”出自《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轻诋》二十六/21)王中郎与林公绝不相得。王谓林公诡辩,林公道王云:“箸腻颜帢,纟翕 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名儒王中郎(坦之)在林公(支遁,刘义庆十分崇敬的高僧)眼中成了“戴着污腻便帽,套着粗布单衣,腋下夹着《春秋左氏传》,紧随在经学家郑康成车后”的漫画式人物,甚至被说成是“尘垢囊”(垃圾袋)。《词典》云:“装满尘土和污垢的囊袋。讥笑人没有真正有用的学问,就像装满废物的垃圾袋子。”。(2)“平原辅嗣”和“支遁”以及《支遁集》、《祈滞论》:1、平原辅嗣,魏晋名士。名:王弼(226--249) 字辅嗣,山阳高平(今邹城)人。魏晋玄学的主要开创者。才学出众,善于论辩。少时已学有所成,形成了“以无为本”的玄学思想体系,并超越了何晏这样的玄学大师。但“事功非其所长”。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着重阐发哲理。他的《周易注》《老子注》均被后世当作标准注释。其他作品还有《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2、支遁与《支遁集》,是晋朝名僧,号道林,俗姓关,陈留人。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极盛行,佛教僧侣有的也加入了清淡的行列,佛经也成了名士们的清淡之资,而支遁几乎是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因而支遁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名士也喜欢和他来往,并且非常推崇他。在以记载清谈家言行为主的《世说新语》中,关于支遁的记载就有四十多条。支遁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清谈家条件杂揉老释的僧人,他对于清谈家最为宗奉的典籍《庄子》更有独到的见解。对于《庄子》的《逍遥游》篇尤能独抒己见,曾为当时名士王羲之等所欣赏。支遁在内典之中,对《般若经》下的功夫最深。他在出家以前,就曾研究过《般若》。后来又经常辩论、讲诵《般若》。他所著的论文中可视为支遁般若义的代表作是《即色游玄论》。在慧达《肇论疏》中有所证引:“吾以为即色是空,非绝灭空,此斯言至矣。何者,夫色之性,色虽色而空。如知不自知,虽知而恒寂也。”《中论疏记》引《山门玄义》,文字上稍有不同:“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虽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而寂。”其义又见于《支遁集·妙观章》:“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有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他这些话的大意是:所谓色不自色者,即明色法无有自性。亦即谓其色虽有,而自性无有,亦即是空。无体,故曰:“色复异空”。非别有空,故曰:“色即是空”。既主色无体,无自性,则非色象灭坏之后,乃发现空无之本体,故曰:“非色灭空”。后人对即色义虽有不同的看法,但支公所论要不失为一家之言。他又是主张顿悟的一个人,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论顿悟说:“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支法师传》:“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由于他主张到第七地生起顿悟,七地以上尚须进修,因此又称为“小顿悟”。如慧达《肇论疏》说:“第二小顿悟者,支道林师云,‘七地始见无生’。”3、卢藏用与《祈滞论》,卢藏用(约656-713年)唐幽州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以词学著称,工篆隶,好琴棋,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初举进士,不调。寻隐居终南山,时称“随驾隐士”。武则天时,征拜左拾遗,累官至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转工部侍郎,尚书丞。唐玄宗先天中,因附随太平公主,配流岭南。开元初,起为黔州都督府长史、兼判都督事,未赴任而卒。他针对当时迷信思想,撰《祈滞论》,征引儒家经典和历史事实予以批判。指出:国家得丧兴亡,凶吉祸福,与人事的努力有关,同天时无关。如果“刑狱不滥”,人民就长寿;“赋敛蠲省”,百姓就会富足;“法令有常”,国家就能安宁;“赏罚得中”,则兵力强盛。治国要靠礼与赏,“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重礼勤赏,则贤臣、将士争先努力。反之,虽占小时辰行刑,择选日期出令,也不能成功。但今世则俗多侥幸,争传诡言;放弃政教、信义、赏罚,而迷信占卜。他们还“附会前史”,变改旧经。对把依据占卜出师而战败的事,避而不说;偶然巧合的事,就夸大宣扬。这纯属欺骗。昔时巫书言甲子曰兴师,必打败仗。实则不然,若兵强将智,积粟充足,城池坚固,虽不择吉日,也不会战败。只要“任贤使能”,不择时日也会事利;法令严明,不占卜也能事吉;养劳赏功,不祷词也必得福。此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武王伐纣,甲子日兴兵,但人事努力,一战克殷。并指出,应把根据事实的预见和迷信加以区别。秦国攻郑,甲亡过周王城北门,一跃上车,王孙满见秦兵骄傲,言必败,后秦军果然战败,这是有根据的预言。裨灶预言郑国将有火灾,后没应验,是迷信。但有人提出“焚蓍龟”时,又认为未免过分。政治上主张,明君不恶切直之言,克制欲念,博放仁恕。大禹卑宫宝,菲饮食,汉文帝惜中人十家之产而罢露台,故能名垂千载。忠良应不避死亡之患,杀身成仁。卢藏用的无神论思想,强调人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对后世的反佛斗争有一定影响。传有文集二十卷,已佚。《析滞论》收入《两唐书》本传,《全唐诗》辑存其诗八首,《全唐文》有其《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一篇。《兴兰谱略》“兰之玩”中的这一段话,著者正是以许多“典故”和“历史人物”来说明兰蕙是宜“国香静赏,孤寻幽讨”的,正是睹物思古,人世道理尽在其中也。至于这段话具体如何翻译成白话文,就作为作业请您在理解后翻译,好吗?春蕙兰瓣型分类实例之西神馨源轩在第 126 楼第回答问题:一:这位台湾兰友将西神梅称为仙形梅瓣,学生以为有些不妥。西神梅是梅形水仙最典型的代表,其外瓣短圆,收根,质厚(紧边稍欠缺)完全符合梅瓣花外瓣的要求。但是西神的中宫不符合梅瓣要求,捧瓣为蒲扇式浅兜捧心,有白边但缺少白头,雄性化程度不够,此捧不象梅瓣捧那样兜得厉害,这是将西神归入水仙瓣的主要依据。另外西神的舌瓣在开久后微卷,似乎也不符合梅瓣要求。要定一个花的瓣型,本人理解为:首先应该看此花的中宫是否达到其相对应瓣型的要求,其次再看外瓣,西神梅的中宫完全符合水仙瓣的要求但是达不到梅瓣要求,外瓣又符合梅瓣要求,因此将西神梅定为梅型水仙是最恰当不过了。------回答非常正确。看来这位台湾著名兰友是该好好学学了,“瓣型以中宫和外瓣并重,但归根揭底是以中宫为最终标准”。那么请兰友们继续思考:为什么以中宫为最终标准。春蕙兰瓣型分类实例之汪字馨源轩在第 128 楼回答问题:二:这位台湾兰友将汪字定位于梅形水仙,本人认为也是不妥的。汪字的外三瓣长脚圆头,收根紧边,其外瓣的“长脚”就已经不符合梅瓣的“短圆”要求,因此只能归入水仙瓣类。汪字的中宫为捧瓣起兜且白头重,符合梅瓣要求,但其小圆舌有些舒,不符合梅瓣之“舌硬不舒”的要求。由此可见,汪字的中宫和外瓣都不能符合梅瓣的要求,因此将汪字定为梅形水仙是不妥的,汪字其实是最标准的水仙瓣型。-------汪字其实是最标准的水仙瓣型。“汪字的中宫为捧瓣起兜且白头重,符合梅瓣要求”,应该是汪字的中捧瓣软兜雄性化不够,也不符合梅瓣要求。春蕙兰瓣型分类实例之起名与瓣型分类馨源轩在129 楼回答问题:三:这位台湾兰友认为不应该把水仙瓣摆在梅瓣和荷瓣位阶之下和不应该把水仙瓣硬挤进梅瓣之列的观点我认为是准确的,但把梅瓣排挤到水仙瓣里,那是不可取的。这位兰友所例的品种中,同乐梅和新春梅应为同一品种(自以为是),其舌瓣为大铺圆舌,这是将此花定为水仙瓣的所在,此花的外三瓣呈荷形,因此将此花定为荷形水仙瓣。但此花由于草的壮弱及种养环境的不同有时会开梅形水仙。 天绿梅和老代梅属于同一类型,其中宫的舌和捧都达到梅瓣的要求,应将这两个品种归入梅瓣,但由于外三瓣的长脚圆头,又将这类花俗称为“长脚梅”。翠文梅,其外三瓣长脚圆头,但不紧边;舌瓣宽大下宕,捧的雄性化程度较弱,白头不重,兜较浅。因此只能归入水仙瓣类。-------你的理解是正确的,谢谢您!但“把水仙瓣摆在梅瓣和荷瓣位阶之下”是这位台湾兰友的误解,因为在江浙没人会说梅、荷在水仙之上的,一个花的品位是综合的品定,而不是以瓣型不同来定优劣的。“不应该把水仙瓣硬挤进梅瓣之列” 也是这位台湾兰友的误解,因为他没搞懂一个花的起名与瓣型分类是两码事情,比如“西神梅”,谓以梅之名,却没有将其归为“梅瓣”是一样的。玩兰之“名理”思想者兰友在第 137 楼对“宜究名理,尘垢满囊,但逐康成车后,风云累牍,终惭正则衙官岂与夫国香静赏,孤寻幽讨者乎,惟平原辅嗣隔世清谈支遁宏微游力析滞素心相对”的理解,对兰友理解和把握兰花,兰的精神和玩兰的要义非常有益,特辑之.(原文)宜究名理,尘垢满囊,但逐康成车后,风云累牍,终惭正则衙官岂与夫国香静赏,孤寻幽讨者乎,惟平原辅嗣隔世清谈支遁宏微游力析滞素心相对。(意译)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活在世界上啊,应该明白做人的真正道理。不要辛辛苦苦,汗垢满面,狂热颠倒地跟在什么名人大家后面昏嚷,至极二三流已。应该为所当为,沉静观照,潜心明道,连庖丁皆能有得,而况学者人乎?时运不济时,面对如山案牍,与其屈原般呕心沥血,终至投河,不如放下无边烦恼,种养兰花,相将晤对,静心观赏,不如相忘于江湖,寻求个体的解脱和自如。兰花是禅花,品兰能开悟。 好比魏晋名士平原辅嗣,阐《玄》述《易》;晋朝高僧之遁法师,论《庄子》、宏《顿悟》;唐朝昭文馆学士卢藏用,著《析滞》,昭世用:“人世法理,天凡有界;子不言怪,怪难入世;念从心起,因从念起;事从因起,果从事成;善恶有报,因必酿果;造事之人,鬼神难夺。”他们多么像素心怒放的幽馨兰花啊。荷瓣花三枚萼片(外三瓣)阔大收根,花瓣(捧瓣)短圆无兜,瓣厚质糯,唇瓣(舌)大,侧萼片(副瓣)平肩或微落肩为荷瓣。真正的荷瓣要求非常严格,历史传下来的只有春兰‘绿云’、‘环球荷鼎’、‘端秀荷’、‘翠盖荷’、‘大富贵’(郑同荷)、‘宪荷’、‘大魁荷’;蕙兰更少,仅有‘郑孝荷’与‘金捧丁小荷’。正如古谚语说的:“千梅万世选,一荷无处求”。对荷花瓣的具体要求:一是整体花形似荷花,萼片长与宽的比例2:1左右,端正大方高雅有帅气;二是花形变化不大,萼片较短,侧萼片下落成大落肩;三是花瓣无“白峰”,不起兜,以蚌壳捧、短圆捧为最好,剪刀捧次之;四是唇瓣圆正舒展,有时微卷,大圆舌和刘海舌最好;五是蕊柱以小巧平整圆润为佳;六是叶形半垂半立,叶色翠绿或深绿色,植株挺拔。完全具备荷瓣花标准,又符合六条具体条件的荷瓣花,具幽香和清香者,属珍品,如果再加上素心或色花,那就是稀罕珍品。符合以上条件,整体花形优雅,仅有一项稍逊者,为精品。有两项稍逊者为上品;全部条件符合但无香气,应为佳品或上品。二、梅瓣花三枚萼片短圆,花瓣起兜而舌硬不舒,瓣端有“白头”;形似梅花者为梅瓣。传统品种留下来的梅瓣花较多,以‘宋梅’和‘集圆’为代表。近期发现的新梅瓣花也不少,当然这只是与荷瓣花相比较而言,而“千梅万世选”,道出的是选育梅瓣花的艰难。梅瓣花可分为“硬捧梅瓣”和“软捧梅瓣”两大类,是以花瓣雄性化的程度来区分。花瓣特硬且全部雄性化与蕊柱粘连者;花瓣雄性化较强,三萼片结圆,小如意舌或小圆舌。这两种均为“硬捧梅瓣”。花瓣雄性化适中,花瓣分窠,软蚕蛾捧或挖耳捧,白头白边明显,萼片结圆紧边,如意舌,则为软捧梅瓣花。最好的梅瓣花应具备整体相似梅花;萼片结圆恰到好处,花瓣软糯;唇瓣圆整坚挺不卷;蕊柱小巧美丽;红点鲜艳如元宝形成品字形。具幽香或清香,平肩、嫩绿的梅瓣兰花应为珍品。如又是素心或色花,则为稀罕珍品。稍差的、不香的应依次为上品和佳品。三、水仙瓣花三萼片长形圆头或尖头,花瓣有兜,有弱白头白边,舌下垂者为水仙瓣。历史上水仙瓣以‘龙字’和‘汪字’为代表。水仙瓣花可分为梅形水仙、荷形水仙和水仙瓣花三种。梅形水仙的萼片、花瓣等均在梅瓣和水仙瓣之间,以‘西神梅’为代表;荷形水仙花瓣软糯、起兜,有白头白边,唇瓣姿态优雅,以‘龙字’为代表;水仙瓣则以‘汪宇’为代表。水仙瓣的珍品和精品,除了必须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必须整个花形端正、大方、艳丽、平肩或飞肩,有幽香或清香等条件。如又是素心或色花,则是稀罕珍品。稍差的、不吞的则应为精品、上品或佳品。四、蝶瓣花凡萼片(主要是侧萼片)或花瓣发生唇瓣化者为蝶瓣花(蝴蝶花)。蝶瓣花分为内蝶与外蝶。外蝶为两枚侧萼片(偶有三萼片)发生唇瓣化变异,通称“外蝶”;花瓣唇瓣化变异者称为“内蝶”;花瓣全部舌化的称“蕊蝶”(三蕊蝶)。最近时期,中国兰蝶瓣花在各地均有发现,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令兰友欢欣鼓舞。蝶瓣花如果具有梅瓣、荷瓣和水仙瓣的标准,“外蝶”侧萼片唇化达到瓣幅二分之一左右,红点对称,花形端正,色彩艳丽且稳定性好者,为蝶瓣珍品,以荷瓣素蝴蝶晶位最高,是罕见珍品;“内蝶”要看其唇瓣化程度,是否对称、色彩是否鲜艳、三片唇瓣是否统一和短圆等条件,再加上对瓣形要求的基本标准,评出珍品、精品、上品和佳品。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