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进红邮筒餐厅的贺卡要去哪收

“街头邮筒”在遗忘中坚守 我们不会拆除只会保护 来源:华龙网   9月6日,记者找到了网友所说的邮筒,在附近路口执勤的交通协管员方阿姨介绍,她曾看到有市民将纸屑等塞进邮筒,“太不懂得珍惜了”。  邮筒内发现银行卡  昨日,记者跟随重庆市邮政公司大坪投递公司的十名投递员一道,打开了渝中区的10个街边邮筒。在大黄路的一个邮筒内,记者发现里面有两张银行卡。投递员吴崇贞介绍,这一般都是小偷扔的,因为他们把这些卡偷去也没用。随后,吴崇贞将两张银行卡交回了公司。不仅如此,街边邮筒内还有身份证、驾照等证件,以及纸屑等垃圾。大坪投递公司投递员刘小波负责肖家湾附近一个邮筒,他经常在邮筒里发现这些物品,“这些人都把邮筒当啥子了”。  对于拾得的证件,大坪投递公司经理宋红说,投递员捡到的证件会送到附近派出所或交巡警平台,如果是身份证的话,将会由投递公司按身份证上的地址,邮寄给失主本人。  小孩往邮筒内扔鞭炮  “以前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联络都靠信件,每次把信放进邮筒,总有种幸福的感觉。”吴崇贞说,现在使用邮筒的人少了,有的市民便不爱惜邮筒,说到这里,她直摇头。她介绍,曾经有市民往邮筒内扔烟头,把信件烧出个洞,“幸好是到了我打开邮筒的时间,发现后就把烧着的信件取了出来并灭掉了火星。”吴崇贞后来抽空,按信封上的地址把这封信交回到了投递人手中。 (0)(0)(0)相关搜索:.. 星空热点热点频道......您当前的位置: -> 贺年卡的故事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贺年卡里的秘密 灵宝&&●梁朝阳 &&&&&&&&这些年我早已与贺年卡无缘了,前几天女儿放学回家拿出同学送的贺年卡,打开时那优美的音乐立即把我带回了大学时贺年卡满天飞的美好时光。 &&&&&&&&那时带音乐的贺年卡不多且很贵,所以同学们大多钟情于普通的贺年卡。记得那是一个下雪天的下午,放学后我和好友没来得及吃晚饭就直奔距离学校三四公里远的书店买贺年卡。那时贺卡上流行席慕容的诗,我翻了一张又一张,爱不释手,最终选择了《心情故事》,内容是:“生活中每多牵挂,让我们难舍的是,其间深藏的爱。唯有祝福满怀,寄语万千。”画面上有远山、有近树,有农舍和小河。那一款我一下子买了3张,其中有一张被我当作书签用至现在。记得当时我回头看别人买的款式时,只见小梅把一张红色的贺卡紧紧地捏在手里,脸色绯红。我走过去说:“哇,这么好看啊,让我瞧瞧。”她示意我别让其他人发现了。我翻过来一看,画面上火红的枫叶非常迷人。一看题词才恍然大悟:“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羞成了这般模样!” &&&&&&&&回宿舍后,开朗活泼的胡娜问:“我喜欢某某,大家帮我选一张送他。”我连忙说:“我刚才看到一张贺卡,是一只孤零零的小鸟站在一叶芦苇上。上边有字好像是‘等也不是,不等又不能……’,哈哈,这张最合适了!”没想到第二天胡娜真得把它买了回来。胡娜在贺卡背面写了:“愿你像太阳温暖着万物——还有我。”很快,那男生回了一张贺卡:“不!太阳照耀着所有的人,我只需做你的手电筒。”这分明是修改了《海水下面是泥土》里的经典对白!我们笑痛了肚子。 &&&&&&&&那一年,我也收到了一张贺年卡,除了落款,背面全是字母。我怎么读也读不懂,正诧异地想去请教英语老师,突然收到一封信:“那些字母不是英文,是汉语拼音。你试着倒读……”原来如此!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拼了出来:“你的明眸似含笑的星星,看着它我惊奇地擦亮眼睛,不知我是否读得懂?天上有星星……” &&&&&&&&贺年卡里那些幸福甜蜜的往事一直珍藏在我的心底,一经打开,如陈年老酒,香气扑鼻! 珍贵的贺年卡 灵宝&&●雷媛媛 &&&&&&&&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9张贺年卡。10多年过去了,贺年卡已经发黄。贺年卡的正面有风景、花卉以及明星头像,背面写着一些祝福的话。看着这些稚嫩的字体,眼前浮现出9个孩子的笑脸。他们从我记忆深处走出来,或调皮或文静,唤醒我一段尘封的往事。 &&&&&&&&那年我刚从师范毕业,到一个山村去教学。那个小学连校长在内一共5个老师,全校5个年级总共不到60人。每个老师教一个班级,我教四年级的语文、数学、美术、地理以及体育。原先的危房教室刚拆不久,新教室还没有建好。孩子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宿舍暂时设在村里的舞台上。晚上,我蜷伏在床上,听山风把窗户吹得“哗哗”作响。 &&&&&&&&上学那会儿,我曾意气风发地想当一名优秀教师。毕业后没想到山村的教学条件如此落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我的情绪低到了极点。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上课时,看着下面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恨不能把我所学的知识全部教给他们。放学时,他们在我的宿舍做功课,听我弹琴、听我讲故事,很晚了也舍不得回家。我的办公桌上经常出现几枚煮鸡蛋、一把青菜甚至一个泡泡糖,那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孩子们的善良却留不住我离开的脚步,那段时间我总想设法离开那个小学校。 &&&&&&&&那年元旦前几天,我终于有了新工作。孩子们听说我要走,围在我身边哭成一团,他们恳求我留下来,我也泪流满面。但最后我还是离开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临走,9名孩子一人送了我一张贺年卡。 &&&&&&&&我内心很惭愧,一直认真地收藏着这9张贺年卡。 10张贺年卡 新疆&&●赵文茹 &&&&&&&&20年前,我家很穷,可父母依然送我到县城读高中,为了节约路费,我只能放假才回家。 &&&&&&&&元旦前夕,同学们纷纷买贺年卡赠送老师和同学,而我根本就买不起贺年卡。 &&&&&&&&一天,我在课桌上发现了10张贺年卡,我问是哪个同学丢的,始终没有人承认,我只好把贺年卡用书夹好,等待失主。一个星期过去了,贺年卡仍夹在我的书里,我忍不住悄悄翻出贺年卡看,突然发现多了一张贺年卡,上边写着:祝你新年快乐!&& &&&&&&&&手捧着同学送给我的贺年卡,我实在忍不住了,开始用“捡”到的贺年卡给老师、同学填写。还好,送出去了9个人,还剩最后一张贺年卡。这张给谁呢?寻思了半天,我想起了日夜在田间劳作,辛苦供我读书的父母。 &&&&&&&&我根据贺卡的画面意境,仔细斟酌着祝福词,最后把它寄回了老家…… &&&&&&&&寒假回到家,父亲微笑着问我:“那些贺年卡是让你和老师、同学沟通的,你怎么也给我寄了一张啊?”&& &&&&&&&&啊?原来那10张贺年卡是父亲买给我的!“哪天我去县城办事,顺便到学校看你,你恰巧不在。等你时看到同学们都在写贺年卡,我就问有啥用处,他们说能与人沟通感情。我觉得你也应该与老师、同学沟通沟通,就到商店里给你买了10张。后来,我发现我坐车的钱不够了,为了赶路,我把贺年卡留在你桌上,自己先走了……” &&&&&&&&只因帮我买了贺年卡,父亲步行着回了家。至今想起这件事我还热泪盈眶。 画贺年卡 山东&&●徐培学 &&&&&&&&十几年前,我给一位我敬重的老师寄去一张贺年卡。贺年卡寄出后不久,就收到老师的回信。信中,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顿:我不稀罕那些格式化的东西(成品的贺卡),不稀罕那些格式化的祝福!你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语言呢? &&&&&&&&读罢信我一头冷汗。也怪自己图省事,买了一张贺年卡,写上几句流行的祝福语就给老师寄了过去。 &&&&&&&&再次给老师寄贺年卡,我自己制作了一张,用钢笔速写了老师的肖像画,又写了一首诗附在一边。然后,我忐忑不安地把这张自制的贺年卡放进了邮筒。 &&&&&&&&好在那时的贺卡不像现在这般正规。拿信封来说吧,你可以买或大或小的信封,也可以自己糊一个,甚至可以把用过的信封重新拆开再糊住使用无字的那一面。 &&&&&&&&过了几天,我收到老师的回信。老师说,他很喜欢我寄去的贺年卡,在他收到的祝福中,那是最好的。据说老师现在还收藏着那张贺年卡。 &&&&&&&&灵宝&&●杨蓓蓓:学生时代,每逢佳节来临,便兴师动众地购置各种各样的贺卡,再根据不同人的具体情况,仔细写祝福语,然后再偷偷地寄出去。当然了,收到朋友寄给我的贺年卡也很开心。随着手机短信的出现,贺年卡便被冷落了。如今,再收到贺年卡感动之余平添几分惊喜。而此时此刻,我正通过网络给网友们发送网络贺年卡…… &&&&&&&&渑池&&●刘军锋:1995年,我给一位叫李明的同学寄贺年卡。由于写错了班级,且恰巧错寄的那个班也有个“李明”。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拆开了信封,但很快给我来信说明了情况。对方的真诚打动了我,我也发现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于是便成了好朋友。如今,我俩仍以手机短信联络着感情。 &&&&&&&&周口&&●郑洪:说到贺年卡,我就想起了《郑州晚报》的陈泽来老师。前些年初学写作的时候,经常给报刊投稿,却每每如石沉大海。但没想到给《郑州晚报》投稿后,竟然收到了陈老师写给我的回信。陈老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让我很感动。后来,我的一篇文章终于发表了。元旦时,我竟然收到陈老师寄来的贺年卡,祝福我新年快乐,希望我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陈老师的那张贺年卡我一直精心保存着。 作者:本报综合报道 网络编辑: && 主办:三门峡日报社主办 版权所有 & 运营维护:三门峡日报社网络技术部 && 技术支持:( &&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路中段17号 && 建议您使用IE6以上版本,或以上屏幕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西部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书信时代渐行渐远 绿色邮筒“饥肠辘辘”几成“垃圾箱” _民生新闻_新闻_宿迁新闻网 新闻热线:3 书信时代渐行渐远 绿色邮筒“饥肠辘辘”几成“垃圾箱”  关键词:绿色邮筒“饥肠辘辘” 核心提示: 时下,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动笔写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宿迁街头的邮筒因而受到了冷落。 宿迁新闻网讯(见习记者 刘瑶)时下,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动笔写信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宿迁街头的邮筒因而受到了冷落。采访中,有人觉得它是多余的,立在路边是浪费资源,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多少年来人们鸿雁传书的一种&感情驿站&,应该让它永远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还在寄信的人,多数集中在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市邮政局工作人员30日告诉记者,相比上个世纪,现在传统书信数量越来越少。他还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每天投递的信件里80%都是传统书信,现在这一比例正急剧下降。 &九几年应该算是邮筒最风光的时候。&据市民黎先生回忆,那个时候,自己正在宿迁学院上大学,常见到一个学生拿着十几封信邮寄的场面,写给家人的,写给同学的,写给朋友的,有时候去晚了还担心信箱装不下,而投递员每次来开箱取信,都是提着几个大口袋。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回了,只有到过年过节时才能回想起街边的邮筒。 &以前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联络都靠信件,每次把信放进邮筒,总有种幸福的感觉。&年过六十的张老太说,现在使用邮筒的人少了,有的市民还不爱惜邮筒,经常看见有人把广告单投入邮筒内。说到这里,她直摇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递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居民邮寄信件的幅度明显下降,他的工作重心已从最初的收信取信,转到现在为用户送报刊、杂志以及一些商务信函。除逢年过节的贺卡、明信片会让邮筒爆满外,平时一天能收到100封信就不错了,不少街边邮筒常常几天都收不到一封信。 走访中,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不少市民表示,现在通讯太发达了,写信完全没必要,打电话发短信更快捷。有的居民表示,以前爱写信,但后来觉得寄信太麻烦了,只是到后来,写信这种传统的联络方式就渐渐少了起来。不过,大多年长者有他们的看法,家住府苑小区的徐先生认为,街边邮筒尽管使用不多,但还是有人会使用,传统的书信联系方式不能丢。而年轻人则觉得,邮筒早已成了街头的摆设,有的邮筒被贴上了各种小广告,有些地段的邮筒已经破损严重,完全可以拆除了。 &&本文来源: 宿迁晚报—宿迁新闻网 &&&&责任编辑:许珊珊&& 版权声明&&&&&&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宿迁日报、宿迁晚报、 宿迁新闻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宿迁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  |  |  |  苏B2- 苏新网备2006023 苏ICP备号 版权为 宿迁新闻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宿迁新闻网  联系方式:0主管:宿迁市委宣传部 主办:宿迁日报社 法律顾问: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宿迁分所 胡剑桥 电话:
西安小伙同城寄浪漫贺卡未果 怀疑街头邮筒不能邮递 西安小伙同城寄浪漫贺卡未果 怀疑街头邮筒不能邮递 大家都在看 西安小伙同城寄浪漫贺卡未果 怀疑街头邮筒不能邮递 来源:华商网 编辑:张丹 作者:张丹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邮局工作人员称,因平邮的各个环节都不进行记录,所以没有办法去核查信件的具体情况。  邮政:平邮信件没办法跟踪信件  3月9日下午,华商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陕西省邮政公司的投诉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若寄件人寄出去的是给寄邮件,那寄件人可以根据运单号码查询到邮件目前的具体下落。  但明信片跟平常的信件一样,不需要收件人本人签收,收寄时也不用做登记,直接放在邮筒里就可以。因各个环节都不进行记录,没有办法去核查信件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称,一般明信片的邮寄时间是7到10天,若遇到长时间收不到的情况只能建议用户根据填写的收寄人地址,到小区的收件箱或物业进行核查。目前,对于平邮信件长时间收不到的情况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陕网文许字[7号 本网法律顾问 陕西赢弘律师事务所 王正兴 律师 联系方式: 华商应用:贺卡寄出两周后还在邮筒 误投可能较大   “两个星期前给桐乡市区的几个朋友寄出了贺年卡,可是临近元旦,他们都没有收到。跑到路边的邮筒去查看时,竟然发现贺年卡还躺在邮筒里……”桐乡市民曹女士为此很郁闷,向记者投诉此事。   昨天(5日)下午,桐乡市邮政局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市区的邮筒每天要开两次,而乡下的邮筒除了星期天之外,每天都要开一次,按理说不会发生过了两周邮件还躺在邮筒里的事情。&   在邮筒里睡觉?   12月中旬,曹女士单位发了贺年卡,于是她写好了新年祝福,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邮筒时,就将这些贺年卡一股脑地投了进去。“这些贺年卡都是寄给桐乡市区一些朋友的,可是12月30日那天,和朋友聊天时得知,他们都没有收到自己寄出的贺年卡。”这让曹女士很郁闷。   曹女士说,当天下班之后,路过自己投递贺年卡的邮筒,她就停下来隔着投信孔看了看,竟然发现她投递的贺年卡还躺在里面。“本来我想拿出来的,但是邮筒打不开,只好作罢。”曹女士想不明白,贺年卡投进去两个星期了,怎么还没有被取走呢?这路边的邮筒不是形同虚设了吗?   无独有偶,一市民在桐乡一论坛上发帖称,自己也曾遭遇过这样的事情,贺年卡投进邮筒两个星期之后,朋友们还是没有收到。该市民说,他询问了附近的几个居民,他们居然说从没有见过邮政部门的人来开过邮筒。   曹女士说,按理说贺年卡也是付了邮资的,付了邮资邮政部门没提供服务,到最后连东西都没了,这算什么呢?   市区邮筒   每天开两次   昨天下午,桐乡市邮政局市场部主任沈志琪听了记者的讲述之后表示,贺年卡没有收到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投进邮筒两个星期还没有被取走是不可能的。   沈主任说,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方式的普及,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邮筒,渐渐地受到人们的冷落。但是作为邮政基础设施,它又不能被撤销。去年,桐乡市邮政局还将全市的邮筒进行了更新换代,在一些单位门口和路边设置了新邮筒。目前,桐乡全市范围内共有180个邮筒,其中市区就有68个邮筒,而市中心区域则有20多个。   沈主任介绍说,由于市区面积扩大,现在市区每天开邮筒两次收集信件,分别在早晨7点30分和中午12点30分。而乡镇的邮筒,除星期天之外,每天必须开一次。为此,他们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没有发现不开邮筒的情况发生。   被误投的可能性   元旦春节期间,一些市民都会向亲朋好友寄送贺年卡,昔日饱受冷落的邮筒也就“繁忙”起来了。沈主任说,进入12月份之后,贺年卡的数量骤增,仅桐乡发行的贺年卡就有60万张,加上外地邮寄到桐乡的贺年卡,总数达到80万张左右。   数量骤增,使得投递工作发生错误的情况成为可能。之前也有市民反映,自己邮寄给亲戚朋友的贺年卡没有收到。为此,桐乡市邮政局市场部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由于工作量大,投递员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发生失误,使得收件人收不到信件。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递员一般是将信件送到各单位的传达室,而某些单位的传达室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将贺卡之类的东西搁置在一边,不给收件人送过去。在目前很少有书信往来的情况下,去传达室过问信件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沈主任表示,对邮政部门来说,今后将加强内部管理,使投递工作更加细致,确保邮件准确及时送到收件人手里。   街头邮筒   不会说“再见”   如今,写信的人越来越少,曾经受宠的街头邮筒遇冷严重。昨日,记者在桐乡市庆丰路上的一个邮筒前观察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一位市民前来寄信。   采访期间,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市民。绝大多数市民表示,现在几乎不写信;只有个别人表示,平时不写信,只有在新年时寄贺年卡。   记者在一些学校采访了解到,虽然现在电话很方便,可还是有不少人喜欢书信来往,而且有不少学生以书信向报社或者杂志社投稿。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表示,虽然现在不怎么写信,但是,如果有一天书信这种方式被完全淘汰的话还是十分可惜的。他们觉得,虽然现在通信很发达,但是这种问候总觉得少了那种浓浓的人情味。   “虽然街边邮筒失宠,但邮筒作为基础服务设施,它所起的沟通与桥梁作用仍必不可少,所以邮筒不会减少,更不会取消。”沈主任说,随着业务的增加,邮政部门还会设置新的邮筒、邮箱。 所属专题: 记者 赵旭升 通讯员 周建明 漫画 张利昌 && 相 关 稿 件 桐乡新闻网版权声明: ① 本网(桐乡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桐乡新闻网”、“嘉兴日报-桐乡版”、“桐乡电台”、“桐乡电视台”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桐乡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桐乡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6。 大锅羊肉 香飘古镇 法律咨询服务上街 乌镇湖羊美食节 妈妈的拥抱 桐乡市新闻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第三版) 电话:(86)6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振东新区环园路578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邮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