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吃掉母亲的巨人是谁》中实力强大的割喉者凯尼,为什么会为王卖命?

上篇写到,正当读者观众准备看着男主角变身巨人,立体机动装置上下翻飞,打破末日,奔向自由。谏山创再次将故事一转,把一腔热血变成了斑斑鲜血。悬疑、推理、警匪艾伦的变身揭示了人类可以变成巨人的信息,意味着有智力特征的两位破墙巨人也有着人类本体潜伏在墙内。作为作品核心象征之一的调查兵团,正式进入故事。找出破墙者的身份,成为接下来的剧情线索。《进击的巨人》悄然转入了悬疑推理,查案追凶的叙事类型。两只捕获做实验的巨人被暗杀,显然是为避免人类研究出更多巨人的信息,根据现场环境,凶手拥有高超的立体机动装置操作技术。兵团将所有士兵的装备过筛子检查,无一人有嫌疑。这一桩杀巨人案,正式推出【凶手】的概念。揪出【故乡三人组】的女巨人篇,铠超二巨的最长一日,其实都是在推理破案,抓获犯罪凶手,围绕着作案手法,证据,不在场证明,暗号,一个神秘的黑暗组织(误)……主角阵营的调查兵团扮演的就是警方和侦探的角色。推理破案的线索进展,依托于调查兵团展开的大型行动。期间诱捕,正面交火,干部牺牲,凶手越狱,追缉擒凶,卧底无间道,侦察与反侦察,绑架与营救……把调查兵团和故乡三人组换成刑警队和犯罪团伙,故事一样成立。《进击的巨人》在这一阶段,也可以看到警匪片的框架。破获【破墙巨人】案,始于进击的(始祖)巨人现身,三人组要带走艾伦。艾伦在这一阶段的剧情中,经常被当作【被绑架者】这个警匪片中常用的麦高芬使用,这一倒霉催的男主“光环”一直延续到下一阶段的王政篇。而这一篇章的起因和背景,罗塞之墙内出现巨人,兵团习惯性以为墙又被破,出动寻找破口,也受此误导排除了监视中的104期调查兵藏有铠巨和超大巨的嫌疑,然而沿墙巡逻一圈后均无发现破洞,墙内新品种的月光巨人,兽之巨人与其他巨人有巨大差别的猴子外形,让故事的悬疑诡异气氛极具上升。幽灵般游弋在墙内的兽之巨人,在这里又提供着《大白鲨》式的怪兽片特质。其实从艾伦搬石头堵门之后,《进击的巨人》就开始褪去热血漫画的外衣,进入悬疑解谜叙事的领域。女巨人篇还是连场恶战,读者观众尚未明显察觉,及至铠巨超巨篇,随着墙里都是巨型巨人,兽之巨人出现,神秘惊悚的气氛陡然上升,艾伦只变了一次巨人的剧情,就让很多奔着看【奥特曼变身作战】式单元剧的人大感诧异,直呼注水(当然这些一看文戏就烦的人,其实也看不到奥特曼套路下面的内涵)。但在揭穿【故乡三人组】之后,《进击的巨人》并没有进入正面决战,更【闷】的还在后面。政治惊悚文戏大量的王政篇,是《进击的巨人》考验受众的一个分水岭,,调查兵团调转方向,向内深入,展开与人的作战,故事在此转为政治惊悚的类型。政治惊悚片所讲述的故事特点,往往是主人公深陷困局,或被栽赃陷害,为了求生与清白,一边逃亡躲藏,一边查访反击,结果发现敌人在内部,揭开官方政府面的重大阴谋,惊天阴谋。近年来最容易理解的片子就是《美国队长2》,局长假死,美队被通缉,最后发现九头蛇已经渗透神盾局。王政府盯上艾伦和希斯托莉亚,出动中央宪兵团对人压制部队,兵长的舅舅【割喉者】凯尼.阿克曼登场,陆续有人被害,调查兵团被栽赃为凶手,牺牲数人,艾伦和希斯托莉亚被绑走,埃尔文团长入狱受刑,主角阵营面临瓦解的危机。典型的政治惊悚叙事,充斥着暗杀、逃亡、绑票、刑讯、埋伏、侦察、策反。这一阶段最大的动作场面,对人立体机动装置的宪兵特务追杀兵长的巷战,基本上也是基于自身科技树设定下的间谍动作片路数。削巨人的调查兵团,不得不把美工刀挥向自己一样的人类士兵,几位主要配角纷纷沾上杀人的鲜血。而艾伦则足足在地洞里被绑了半年,当然是漫画月更所致,实际只有几天。王政篇在政治惊悚叙事的构成上还更为复杂丰富,军队之外,还牵涉到了商业、媒体、民众,并且直指最高层的政变宫斗,更换掉了权力核心。埃尔文团长没有想当然的武力造反,也没有主角光环的嘴炮。文艺作品里,这样兵不血刃的政变成功,在一个人口不多的社会里,已经做到了充分的合理。政治惊悚的黑幕环节,王政篇爆出的猛料也足够多,王政府的傀儡,雷伊斯家族的操控,艾伦父亲消失的真相,智慧巨人是寄宿人体,传承只能吃宿主,【始祖巨人】会控制每一代王族的思想,还有记忆篡改功能,均在此揭开。墙内社会百年来伪造的末日幸存者历史,是依靠篡改记忆的超能力。在此基础上,宪兵队严控思想教育,封锁交通和武器的技术研发,解释了墙内奇怪的科技树。当历史老师的埃尔文团长父亲,做了热气球想飞过高墙的阿尔敏父母(疑似),都因此遇害。参考《进击的巨人》的德系背景,【墙】的设定,墙内人研究翻墙技术,自然容易让人想到东德人为了越过柏林墙,造潜艇,做飞艇,挖地道,跳楼……花式上演真实版肖申克。宪兵团的所作所为,俨然秘密警察史塔西的翻版。冷战历史是政治惊悚片的经典背景,东德的既视感,让王政篇的这种类型气质更为厚重。青少年反乌托邦安内之后,调查兵团终于可以放手攘外。惊天地泣鬼神的玛利亚之墙夺还战,这一篇章相对来说比较纯粹,综合此前的设定概念,叙事铺垫,进行一次集中大爆发,可以说是展示巨人世界观魅力的华彩高潮。作战成功之后,巨人围城的局面在一年后彻底破解,艾伦终于走出墙外,和三笠、阿尔敏,调查兵团一起看到了大海。如果稍作修改,将破墙组定为最终BOSS,整部《进击的巨人》其实可以在此完结。就像《大剑》那样,停在岛上,没有往大陆那边发展。这就是一个少年追求自由的故事,尽管经过复杂的类型叙事包装,剧情发展极为现实残酷,但最终,少年还是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结局足够美好,足够漫画。15岁的主角和一批伙伴战胜怪物,战胜洗脑的统治者,冲破高墙封锁的世界,《进击的巨人》的主线框架,其实很符合欧美近年流行的青少年反乌托邦小说。譬如从表面上看,《移动迷宫》就有那么点像《进巨》,当然差了好几档水平线。如果到此为止,《进击的巨人》已经是一部经典漫画,青少年反乌托邦作品的佼佼者。从完成度的成熟上,甚至堪称完美。民族、战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在看海之前,艾伦去了自家的地下室,翻开了父亲的三本书,看到了海对岸的大陆历史。巨人的往事,竟然是民族战争。此前已经揭露,巨人是人类变的。人和怪物作战,结果发现怪物是人变的,这种设定并不算稀奇,从最古老的勇者变恶龙,到《大剑》、《魔法少女小圆》。但是《进击的巨人》把变怪物的人类范围缩小了,只有一种特定血统的民族,才能变成巨人,这一下,整个故事都变了。随着艾尔迪亚与马莱的设定出现,《进击的巨人》从人类大战怪物的热血战斗,变成了民族之间的战争苦难史。很多人觉得这样格局变小了,故事从拯救全人类变成民族的矛盾。但就像漫威电影宇宙拯救地球拯救银河系,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用一座哥谭市探讨社会政治,后者才是真正的大格局大气象。民族的真相揭露,恰恰让《进击的巨人》更加大气,深沉,史诗,这根本不是少年漫,甚至还在超出青年漫的身位,向着严肃文学靠拢。谏山创选在这个阶段才点题,揭开【进击的巨人】的真正含义,想必也是有所用意。格里沙进墙之前,生活在马莱的艾尔迪亚收容区。艾尔迪亚人被当作肮脏的劣等民族隔离圈养,接受着对马莱绝对忠诚的思想灌输,必须佩戴臂章,稍有忤逆,就会被变成无脑巨人流放帕拉迪岛,或者当作战争武器。即使作品没有德系背景,二战犹太人的历史影子也很强烈。而格里沙在记述的开头写道:【当我思索该从哪里开始讲述这一切时,便想起那一天,尚且年幼的我,直面这世界真相的那一天】。即格里沙带着妹妹看飞艇,结果妹妹被马莱军官放狗咬死的悲剧。这个墙外故事的开篇,莫名地让我想到《百年孤独》那个【多年以后……】的经典开场白。包括第1话那个至今是谜的标题《致两千年后的你》,也很《百年孤独》。巨人的奇幻设定下,架空的民族历史,大时代的血泪,《进击的巨人》的故事在展开墙外世界之后,隐隐冒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气息。看海之后,故事转进马莱篇,讲述墙外的战局证据,人情生活。墙外的科技树,大致已经接近一次世界大战。更加现实的背景下,故事进入战争片的叙事类型。同样揭示着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异化,诸如莱纳濒临自杀的精神状态,种种透着反战悲悯的笔触。少年兵以及收容艾尔迪亚人对待战争的众生相,很有经典反战片《西区无战事》的味道。然而《进击的巨人》并没有像大多数反战电影那样,落位在乡愿式的【爱与和平,放下仇恨】。19岁的长发艾伦登场,变身巨人血洗祭奠。愈加混沌的善恶下,故事出现的是【以战应战】,这种现实历史中一直在重演的展开。民族之间的仇恨如何能轻易地放下,哪一个国家的和平不是打出来的。正如拍出众多反战经典的美国,明明是靠发动各种战争称霸全球,顺手塑造了自由民主的灯塔形象。谏山创敢把故事讲到这一层,《进击的巨人》绝对配得上神作、伟大的称呼。这一步迈得非常危险,隐隐在突破通常文艺作品的默认界线,最终的表述该落在何处,对于创作者、读者观众都是极大的考验。民族冲突和战争悲剧之下,《进击的巨人》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我已经完全摸不着。艾伦现在的行动,一方面,对待存亡问题有着直面态度,发动战争的马莱人,并没有那么可怜。另一面,那一层淡淡的军国嫌疑也在徘徊。但艾尔迪亚民族的问题,放在全世界的民族纷争都能看到影子,不能因为作者是日本人,就妄下结论是在说二战后的日本。The end and to be continued现在整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天地不仁】的残酷悲怆,似乎是要讲述某种更普世的东西,只不过这个【普世】可不是美国宣扬的那种概念。真正的答案与定论,恐怕只能等到《进击的巨人》宣告完结的那一页。末日、丧尸、特摄、机甲、悬疑推理、政治惊悚,民族、战争,经历了如此复杂严密的故事包装,叙事转换,谏山创一次次地令人担忧,又一次次稳如狗地没有令人失望,最终会亮出什么样的底牌,相信这个漫画家吧。虽然月更的进度,依然让结局漫长得望不到头,但至少比起某麻将玩家的读者们还是很有盼头的。更多《进击的巨人》专题文章,综合解读分析,动画漫画评述,请点此传送门摘自我的公众号【电影忍者的幕府】,ID:gbs8850,欢迎关注《进击的巨人》故事包装.末日丧尸、特摄机甲、悬疑推理、政治惊悚、民族战争}
我先说我的结论:《进击的巨人》的成功是源于它的设定、剧情和作者的讲故事功底。以下回答涉及到严重的剧透,虽然我会尽量透得很少,但也请动画观众谨慎观看。===================================================谏山创,1986年生,学漫画出身。2006年,19岁,他第一次把一个叫《进击的巨人》的短篇投稿到《周刊少年JUMP》的编辑部,但却被编辑以“风格不适合jump请改风格再投”为理由拒绝了(据说拒绝的那位编辑是海贼王的第六代责任编辑服部哲,看过食梦者的应该会认识此人)。谏山创继而把短篇改投到《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这部短篇的设定和现在的正式版本大不一样,而且画风真是难看到惨不忍睹。虽然magazine的评委只给“绘画”评了两分,但“故事”和“独创性”都评了很高的分数,最终还把30万日元的大赏颁给了这部短篇。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这个短篇的画风,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搞笑漫画日和:*图片来源:cha研 这个短篇的在线观看,我个人觉得这个短篇剧情还是很不错的,可以看到日后的大量雏形:http://www.dmzj.com/jingjidejuren/23379.shtml距离第一次投稿已经过去了八年。2013年4月,在《别刊少年magazine》连载了四年之久的《进击的巨人》动画化,同时漫画销量已经上升到奇迹般的位置,在10卷单行本的情况下,每卷平均销量已经达到195万本(2013年5月数据),马上就迈入卷均200万的殿堂俱乐部。卷均200万是什么水平呢?日本历史上共有15部漫画达到卷均200万的水平,巨人是马上到来的第16部,和龙珠,海贼王,灌篮高手,touch这些大头排在了同一条线上,而且——他只用了10卷就完成了这个成绩;在动画方面,截至上周,巨人的碟片第一卷已累计销售7万枚,第二卷初动4.3万枚,只要目前壁外调查章保持良好作画,超越日本动画销量“神作之壁”《化物语》(卷均10万枚)——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巨人的动画销量就成为一人之下(《EVA》卷均17万)万人之上的作品,而且这个位置是一部少年漫画来担当,确实是前无古人的,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明星作品。虽然动画化给宣传帮了很大的忙,但这样的成绩绝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轻易获得的。到底日本的读者和观众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为这么一本画风草稿,人物辨识度极低的漫画去前仆后继地埋单?毫无疑问是它的设定和故事。《进击的巨人》的设定有两个与生俱来的优点——“巨人”和”立体机动“。庞然大物更容易传递力量的差距,同样是被一个无脑生物杀掉,被巨人用手掰成两截带来的恐惧感就远远比丧尸咬死要强,漫画渲染出来的绝望感多半要归功于这些弱智巨人——因为他们每一只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捏成肉酱;而空中飞翔的装置使作者更容易将战斗场面画得流畅而爽快,在巨树森林里的各种马匹奔跑和空中飞翔的分镜真是让人记忆难忘。无论后面漫画的剧情变得怎么样,只要这两个设定仍然大行其道,那么作品天生的优势就会依然存在。然后是剧情。巨人的漫画少有的是完成度高得出奇的作品。所谓的完成度,就是谏山创在画第一话第一笔的时候,就已经把整个故事框架想得非常完整了,哪里放伏笔,谁是内奸,巨人之谜,甚至我等会要说到的一个高次元的谜,通通都已经包含在我们看过的剧情当中。而且整个大故事起承转合相当明显(日本人说的话就是序、破、急了),每个篇章有其自有的气氛,看起来就像一场话剧的不同幕:【王道、残酷、牺牲与战争】特洛斯特防御战之章 漫画1-18话+番外1 (共19话)= 1-4卷 = 动画 1- 13集 【谍战、悬疑、猜疑与斗智】壁外调查章 漫画 19- 34话 + 番外2 (共17话) = 5-8卷 = 动画 14 集至今【冲突、矛盾、迷惘与冲破】“破壁”之章 35话 - 48话 (连载中目前有14话),大概也会是 20话不到的样子,估计=9-12卷估计再来个最终幕大约30-40话,巨人就会在100话内完结。全剧看起来一气呵成,连着看的话无比爽快,优秀的漫画就应该是这样——让人按耐不住想马上翻到下一页——巨人做得甚至比主打悬疑的推理漫画还好。在这个网络时代,连载作品的人气来源于讨论热度。进击的巨人有着无数的可以讨论的伏笔和线索:为什么”高铠女“三名巨人没有皮肤、肌肉外露,而艾伦和普通巨人一样有皮肤?为什么明明艾伦的爸爸已经失踪,但艾伦老家的钥匙却在他的脖子上?动画第二集艾伦接过三笠给他吃的面包,此时手上有个特写,上面诡异的伤痕意味着什么?在堵洞作战中马可因为不明原因死掉,尸体的身上为什么没有立体机动装置?为什么三笠一共在数次次奇怪的场合出现头痛现象,而动画又为什么把这些剧情都删掉?谏山创努力营造出一种气氛——这些伏笔我都有意地放给你们看,意味着这些谜题的谜底最后会全部连起来,因为我一早就想好了为什么。正是这种放包袱和抖包袱的技术,令漫画虽然是月刊,但却一直在粉丝中留下热烈的讨论。对于已经看过漫画的读者来看,动画是可以从头观看而不觉得乏味的,那是因为有大量的细节的和剧情必须要第二次看才恍然大悟,和初次观看感觉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赞叹谏山创放包袱的技巧吧。作者在安排故事的叙述方式上也是花过心思的。看过漫画的同学应该会知道,第一章“特洛斯特防御战之章”的叙述顺序和动画版的叙述顺序是不同的。原著的顺序是“①845年超大型第一次踢门,玛利亚之墙被毁→②850年超大型第二次踢门,特洛斯特攻防战→③847年主角们加入104期训练兵团”,而动画的顺序是“①→③→②”,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来叙述。为什么原著要采用回忆插叙的方法来叙述军营训练的内容,那就要从进击的巨人漫画的连载状况开始说起。《别刊少年magazine》是一本月刊,那就意味着连载在上面的漫画是一个月才一话,一年才12话。就算一话大约有50页,加起来一个月的内容还是比周刊漫画四个星期的要少。月刊的好处是对于作家的赶稿要求、助手数量要求会降低,但劣势就是——相邻两话相隔太远了。回到巨人剧情的编排上,假如按照时间顺序来描述,那么意味着在漫画刚开始连载的几个月内,观众们都要长期忍受沉闷的“练级戏”。但是通过改变顺序,从艾伦踌躇满志昂首挺胸到第一卷末尾艾伦小队全体被吃这段剧情就让人掉足下巴,把绝望的气氛推到最高点。同样的剧情编排也发生在壁外调查篇。在巨树之森内,女巨人紧追利威尔班不放,这时艾伦萌生变身巨人与其战斗的念头。剧情突然闪回到回忆当中,详细描述了艾伦和利威尔班建立信任的一场戏。加上最后佩特拉的一个蒙太奇镜头,配上激昂的音乐,人类的希望仿佛就在眼前——偏偏翻到下一话,正是艾伦对队员们的信任,让他们全部惨死。走投无路的绝望感再次扑面而来。但是,假如仅仅是上述这样子,《进击的巨人》还不至于像它现在这么火,他的剧情看起来说到头不过是一个用残酷包装过的王道少年漫画。无数的人有一个故事的好点子,但只有很少的人能把这个点子说成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一部带有悬疑成分的少年漫画,埋好一个伏笔对提高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想通过详细描述作者为一个伏笔所花的心思来好好地向大家传递这一点。从这里开始帖子将会涉及漫画后期内容,请动画观众谨慎观看。虽然如此,我仍然会尽量去探讨作者的伏笔而不把精力放在已有的漫画内容上。=====================剧透注意====================关于本作品最大谜题的放出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画的第一集片头曲播放完之后的那一分钟剧情(也就是漫画第一话的第15-20页),我们从这里开始说起。首先是题目:《致两千年后的你》。相信我,就算你把漫画追到了最新话,你也完全不知道这个第一集题目说的究竟是什么,和作品的剧情完全没有关系。假如你觉得困惑,那么接下来的镜头会马上给你一点提示,这些镜头是关于少年艾伦的一个梦。这些......都是些什么鬼镜头啊!假如你把漫画追到最新话再回来看这一段梦,你也会依然满头大汗莫名其妙。特别是那一堆娃娃和那一件军服让人相当在意,最重要的是,为啥艾伦会梦到他妈妈被吃的一幕啊。这段诡异的梦其实是动画原创的,漫画原著并没有。漫画对梦的描写只有一个镜头:三笠对艾伦告别,并说一路小心。但与之相反,漫画却在这个位置有一个突兀的描写,而这个描写被动画删掉了——艾伦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三笠你的头发怎么长了。无独有偶,在第四卷中间,就是让对三笠第一次表示爱意的时候,又再次出现了一次很突兀的对于三笠头发长度的描写(这一段动画并没有删)。重新回到第一集的开头部分。完全在梦中醒来的艾伦,开始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到此为止,在往后的剧情中(包括到漫画最新话),都再也没有出现好像第一集开头几分钟这样诡异的剧情了。再回头看这里的时候,这一分钟暗含的信息量仿佛直接指向这部作品的最核心之谜。这段剧情的奇怪之处在于,它仿佛充满很突兀的伏笔暗示,而且这些伏笔指向的谜底看起来并不是漫画的主要谜题巨人之谜——巨人其实是一部轮回系作品啊!曾经有人说,在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把谜题的答案写在第一句话出乎意料地有效果——因为通常读者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并没有进入状态,你获得的信息量是这么的少,根本不可能在那个地方开始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巨人的开篇有非常浓烈的轮回系作品味道(即使原著漫画并没有艾伦妈妈被吃的镜头),他和《魔法少女小圆》的开头基本上长得一模一样。那么究竟轮回者是谁呢?“给两千年后的你”这句话的主语和“你”又指的分别是谁呢?当你带着这个问题再去看一次剧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个角色,她的人物设定和古手梨花、我妻由乃、晓美焰极其相似——强烈的感情表现,不顾一切的抛弃现世感,和执着的行动力。这个人毫无疑问就是三笠阿克曼。假如让三笠作为轮回者作为前提重看漫画的话,感觉就有很多细节多多少少带点味道了:奇特的东洋人血统(害死了自己父母)、莫名其妙的头痛、特洛斯特攻防战中艾伦第二次变巨人时为什么首先给了三笠一拳等。-----------------------------------------------------------------------9月6日插入一个大家很喜欢提到的细节。就是艾伦妈妈刚被吃掉,汉尼斯叔叔哭着说“我没有对抗巨人是因为没有勇气啊”的时候,三笠有个貌似头痛捂着头的动作,然后自言自语地说:“又是这样么...”,这一段台词穿越者的感觉很浓。-----------------------------------------------------------------------然后是谜题放出的第二部分。这是一个大大方方摆在很显眼的位置的无法让人不在意的描写点,那就是漫画单行本的封面。这些封面上有大量正篇没有的剧情,描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应该说是上一个世界)的故事。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分歧出在第六卷。正篇中阿尔敏是在所在班成员全体丧生下独自面对女巨人的,女巨人踩地导致阿尔敏翻马,弄伤前额。这里不仅马不在,而且让和莱纳都在,而且看起来受伤的不像前额。第七卷封面。巨人化后的艾伦和利威尔班一起与女巨人战斗。看过动画最新集的同学可以知道,正正是因为艾伦相信同伴没有参与战斗才导致利威尔班全体牺牲。封面所画的场景不可能出现在剧情当中。第八卷封面,巨人化的艾伦在城中和女巨人战斗。本应出现在这里的阿尔敏并没有出现在镜头中。我猜想阿尔敏在第六卷封面处已死亡。第九卷封面。看过漫画的就知道,艾伦、三笠并没有遇见过猿之巨人,更别提艾伦巨人化和其战斗了,而且这里阿尔敏也没有在场。这里的剧情和正篇分岔相当严重。第十卷封面。第二次艾伦夺取战的主要人物们。应该在场的阿尔敏依然没有出现在封面当中。斗胆作出猜想,按照轮回系故事发展的尿性,单行本封面里的世界最后多半是走进了bad end,而且bad end结局最重要的分歧点就是阿尔敏究竟有没有死。在正篇故事中,阿尔敏没死是因为女巨人的真身对其手软,而手软的原因是因为104班训练兵的时候培养出来的感情。所以本质上,世界线重要的分歧点应该在训练兵时期的生活,有没有好好和别人打好关系(这真的不是在打galgame吗!)--------------------------------------9月5日插入楼下评论@杨米娅 所说,虽然思路很天马行空,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分歧点可以继续细化到“艾伦的立体机动训练装置有没有发生故障”这里。因为正是艾伦第一次训练出丑,才导致后面的受打击、四处求助、和大家打成一片这样的剧情,并获得“那个急着送死的混蛋”这样的花名,不然的话很可能他就会一直只和三笠和阿尔敏在一起了。装置毫无疑问是三笠破坏的,原著和动画均有提到“训练装置一直都有维护没理由坏的啊”这样的疑点。虽然我觉得三笠想得没这么远,她只是不想艾伦加入调查兵团而已。---------------------------------------谜题放出的第三个部分,是动画的第二首主题曲《自由之翼》的片头动画,动画里有三个情节让人相当在意:1、某个地方正在喷血和沐浴在血海中的阿尔敏。这段场景让人想起了单行本第六卷中的“阿尔敏之死”。2、眼镜中弹的韩吉分队长。众所周知巨人的世界里主要战斗武器是剑刃,貌似只有宪兵团和王族会有枪?证明韩吉中弹的地方是城内?3、歌曲高潮时,在巨树之森一同使用立体机动的利威尔兵长和利威尔班成员,还有歌曲高潮过后韩吉分队长满嘴是血的一个咬手镜头。这里就不截图了,和第七卷封面的分歧一样,在正篇当中,利威尔兵长并没有和他的成员一起使用立体机动的剧情,韩吉的剧情就更不用说了。巨人的动画制作虽然有时候会掉链子,但我相信这些细节都是经过谏山创同意才放上去的。事实上关于第二集艾伦接过面包的手上的特殊伤痕、特洛斯特攻防战中马可死前的一段剧情、还有新片尾曲中墙上画的战争涂鸦,这些都是漫画没有的,而且是对剧情之谜至关重要的细节。=============================================================其实为了谏山创一个伏笔就写了这么多,也只是想对巨人隐含剧情量和谏山创沉得住气的埋伏笔胸襟出尽全力地赞一个而已。其实总的来说不管上面写的这么多,起码在中国大陆范围内,这部漫画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死的人多啊!就凭这个残酷的亮点就足以给那些被jump系小强作品宠惯的读者的心脏狠狠送上一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击的巨人吃掉母亲的巨人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