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怎么连接耳机耳机怎么样 评测贝斯怎么连接耳机耳机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了解到不少烧友都希望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头戴式耳机,相比入耳式和耳挂式的耳机而言,头戴式耳机的选购难度相对最高,因为有很多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实际听感。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头戴式耳机种类繁多,很多烧友在选购头戴式耳机的时候难免头痛,所以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整理了这篇头戴式耳机实测文,希望能够给烧友们带来选购上的帮助。以下测评的所有头戴式耳机皆为自费买入或是实体店实测,为保证测评的公正性,测评的头戴式耳机中不存在任何厂商送测,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厂商优等品的说法,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自己买到的机子和我测评的耳机在品控上是没有任何出入的,由于这次测评的耳机较多,正文部分长达1.5w字,后续还会持续更新,建议大家先Mark后看以防迷路,觉得测评人不易的话也可以给个小赞支持一下。我个人是比较崇尚于用参数配合实际体验来评价头戴式耳机的,而不是光靠自己一张嘴在那儿叭叭的,而且我作为一名入坑十年之久的老音频消费者,十年血泪史告诉我头戴式耳机很多的硬件参数和软件配置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一定的选购误导性,但是经过我推敲过的数据且上耳试听过的体验是绝对不会欺骗大家的。以下部分皆为个人对于这些头戴式耳机的测评感受,比较主观,初衷还是为了帮助大家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头戴式耳机,如果在耳机的音质和佩戴舒适感上存在主观差异,那么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为了方便大家精准找到自己需求的头戴式耳机,以下测评按每五百元为一个价位分成五个部分,大家可以按需查看,主要的评测参数为品控做工,音频体验,降噪功力,佩戴舒适度四个维度为大家展开,保证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在开始正文前,先满足部分懒癌患者的需求,作为一个合格的种草选手先给大家种草一款当下对于学生党来说最值得购买的头戴式耳机,方便大家作为选购参考。学生党性价比首选:声阔Q20+头戴降噪耳机耳机特色:40mm大动圈单元,双馈式主动降噪作为声阔的老粉,我在Q20+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就入手来给大家做个测评,收到耳机的时候还是有点小惊喜的,,实物比官网的效果图要好看不少,做工用料还是比较扎实的,耳机的细节方面做得还算不错,采用了可折叠式的设计并且做了轻量化处理,非常的小巧,还附赠了耳机收纳袋,对比399的首发价不可谓不良心。Q20+在硬件方面搭载了40mm的驱动单元,并且采用了高强度聚酯纤维加天然蚕丝复合振膜,虽然是基础版本但是软硬件面面俱到,该有的都有,耳机的声音环绕效果非常棒,方位感也特别强,音质在这个价位也属上乘了,看电影的时候人物声音清晰有层次场景内生效入耳感非常真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Q20+的声染色,音域很宽,中音清晰,高音也称得上透亮,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足够了,看电影代入感会很强。其次是双馈式主动降噪,Q20+采用了目前市面上降噪效果的方案之一,结合了前馈式和反馈式的结构,前馈式降噪把握第一层降噪,反馈式则是对第一层降噪遗漏的噪音在进行拾音处理,达到一个高效的降噪目的,并且降噪有三种模式可选,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通勤,都有一个更优处理方案,使用过程中基本感受不到主动降噪功能带来的底噪,对底噪控制的也不错,在厨房打开油烟机都基本听不到噪音。除此之外,Q20+的续航能力也是这个价位的佼佼者,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可以做到40小时的超高续航,关闭时更是强悍到60小时续航!整体来说,Q20+的音质和降噪效果对于非发烧友来说足够用了,这样耐听的耳机首发价才400元不到,尤其是对于学生党来说确实是物超所值。一,五百元内入门级头戴式耳机实用性测评1.钛度THS201星耀 游戏耳机品控做工:收到耳机的时候有点小惊喜,实物比官网的效果图要好看不少,做工用料显得还是比较扎实的,虽然整体的材料仍然以塑料为主,但是细节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毕竟价格摆在这里,说的过去。音频体验:全系标配的50mm驱动单元,采用的是金属材质的动圈,实际使用过程中声音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比同样50mm动圈单元的设备来说,我确实听不出这款耳机的动圈实力,声音倒是挺大的,也没有电流声和其他的底噪,自带一个usb和typeC的接口还是很方便使用的,至于7.1声道的环绕音我在吃鸡的过程中觉得听声辨位的能力确实对比普通耳机来说是有提升的,但是这个配置多少有点虚标,总体还算对得起价格。降噪功力:通话降噪,无主动降噪,被动隔音一般。佩戴舒适度:RGB的灯光确实很炫,但是我个人不喜欢顶个blingbling亮晶晶的东西在头上,试戴的过程一共持续了四个小时左右,刚开始觉得还是比较舒适的,类皮质的耳罩的贴合度总体过关,在佩戴超过两小时之后,压耳感就开始出现了,三个小时之后右耳明显有疼痛感,四个小时我就戴不下去了,对我个人而言这款头戴式耳机不适合长时间佩戴,但是持续戴个一两个小时完全没问题。点评:综合来看,这款钛度THS201还是比较适用于预算不足的游戏党,立体声和环绕声做的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聊胜于无嘛,一百出头的价格其实就是听个响,毕竟清晰度还是在线的。2.索尼(SONY) MDR-ZX310品控做工:外观是工程塑料pp料,柔韧性很好,没有注塑瑕疵,质感上不像是款200不到定价的头戴式耳机,都说大厂的低端产品做工方面会偷工减料,至少在ZX310身上我倒是没看出有什么大的瑕疵。音频体验:30mm的驱动单元搭配CCAW材质的音圈材料,从纸面数据上来看肯定是不如钛度THS201的,但是试听过程中ZX 310的音质方面可以明显地分辨出3D立体声和重低音,声场相比于前者来说要宽宏得多,质优价廉说的应该就是这款耳机了,音质同价位无与伦比,低音强劲,中音宏厚,高音清晰通透,配上高解析度无损黑胶唱片处理器音乐播放器之后听感更佳,这也侧面说明钛度THS201的硬件配置有虚标的情况存在。降噪功力:无降噪配备,物理隔音效果一般。佩戴舒适度:塑料pp料的柔韧性相比于普通塑料的质感要好了不少,横梁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压头感,耳罩部分还算比较松软,佩戴三四个小时之后会有轻微的压耳感,并且感受到了一丝耳压升高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体佩戴感受还算不错,这款耳机的配色也比较多,佩戴外观更加大气上档次一些。点评:Z310对于非发烧友来说,足够用了,音质上听不出什么大的瑕疵,音场很正,人声不是很近,这样耐听的耳机才200元不到,确实是物超所值。3.雷蛇 Razer 北海巨妖标准版X品控做工:耳包的外圈都是钢琴烤漆,非常亮丽耐看,说实话雷蛇的耳机从外观上根本分辨不出中低端的区别,我也经常把北海巨妖的版本给搞混,标准版作为北海巨妖系列的基础版本,整体的做工不粗糙,处处透出雷蛇对于外设产品的专业和用心。音频体验:40mm的动圈单元,搭配雷蛇专属7.1虚拟环绕音和THX空间音效,虽然是基础版本但是软硬件面面俱到,该有的都有,耳机的声音环绕效果非常棒,方位感也特别强,音质在这个价位也属上乘了,看电影的时候人物声音清晰有层次场景内生效入耳感非常真实。7.1环绕声非常棒,THX空间音效确实能听出很多细节,声音层次感丰富。优点就是可玩性很高,耳机的音效可以根据场景切换,根据游戏类型提升特定音效,对于爆裂的声效优化的超级赞,一点都不会有轰耳感,并且能感知到非常细微的脚步声,沉浸感十足的一款头戴式耳机,游戏党的福音。降噪功力:无降噪配备,物理隔音效果尚可。佩戴舒适度:虽然可以调节头梁,但是由于我的头比较大,北海巨妖标准版在我的头上戴不过两小时,在一个小时之后我的耳朵就隐隐作痛了,佩戴方面也是北海巨妖系列最被消费者诟病的一点,建议大头玩家就不要尝试了,久戴就是种折磨。点评:佩戴方面的问题比较致命,作为一款游戏定位的头戴式耳机却不能长期佩戴,对大头玩家可谓是一点都不友好,虽然做工和音频体验都还算不错,但是我个人并不太推荐,小头和女孩子倒是可以尝试一下。4.JBL TUNE 510BT品控做工:500BT的升级版,做工方面没有太多提升,JBL的中低端耳机在品控方面还算不错,外观属于成熟稳重类型的青春风,作为入门级的无线头戴款,JBL510BT还是比较适合带出街的。音频体验:32mm的动圈单元配合JBL纯正低频音效,JBL的耳机就是突出一个低频方面的充沛量感,下潜度也十分深,听嘻哈摇滚是比较带劲的,这款头戴配备了比较大的动态范围,在保证低频量感的同时并不会觉得轰头,失真率在可控范围内,弹性十足,在其它频段也都能清晰表现,音域很宽,中音清晰,高音算不上透亮但也交代得比较清楚,但是中高频一向都是JBL的弱项,听人声啥的表现一般。降噪功力:没有主动降噪,但是被动降噪也是真的很好用,降噪效果明显,大部分低频声音都能过滤掉。佩戴舒适度:老款500BT可是没少让我吃苦头,十分的压头夹耳,同样是个大头杀手,但是510BT在佩戴方面就浩太多了,头梁处可以自由伸缩耳廓海绵柔软贴耳,重量上也比较轻,总体还是过关的,像我这种大头选手戴个三四小时也不会觉得很累,可能510BT的升级主要就是在改善老款的佩戴舒适度。点评:作为入门级的无线头戴式耳机,JBL510BT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相比于老款可以说是多方面都提升了,我也只能直呼真香了。5.漫步者W820NB品控做工:漫步者家的耳机一般都是走平价高性价比路线,这款头戴式也不例外,820NB的颜值很讨喜,耳罩和横梁部分都采用了皮质包裹,这确实是太过于良心了。音频体验:40mm镀钛符合振膜大单元搭配BES2300蓝牙芯片,有Hi-Res认证的头戴式耳机,镀钛复合振膜大单元保证了音质的丰富细节,音效细节处理很到位,低中高频的过度也不会突兀,听歌现场还原感十足,但是820NB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的,作为一款入门级主动降噪的头戴式耳机来说,在开启主动降噪后很多音乐细节就都显现不出来了,音质衰减比较严重。降噪功力:入门级的主动降噪,-38dB的降噪深度,我戴着820NB去地铁站试了一下,发现这种封闭式的头戴式耳机在降噪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其实降噪是没有入耳式的蓝牙耳机来的好的,但是比较定价也就摆在这里了,可以说用30%的价格达到索尼XM3差不多60%-70%的降噪功力。佩戴舒适度:820NB耳机本体比较轻,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并且具有可调节的伸缩杆设计,保障了佩戴舒适度的同时让这款耳机不易滑落,我儿子是非常喜欢这款耳机的,没事就往头上戴,也侧面说明这款耳机的佩戴舒适度是比较在线的。点评:活动价才不到350软妹币,无线款加上入门级别的主动降噪,虽然耳机的定位比较模糊,看似全能但样样都没有做精,但是并不妨碍它的高性价比。6.Beats EP品控做工:作为Beats的入门级头戴式耳机,EP的包装着实简陋,没有一点大厂的风范,说好听点是扁平化简约风格设计,说难听点这个包装着实有点敷衍,外观上还是比较好看的,耳机做工也没有大的瑕疵。音频体验:作为一款500元定价的头戴式耳机,我在实体店试听的时候问客服这款耳机的动圈单元是多大的,他居然用含糊不清的说辞来搪塞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懂还是装不知道,查找了商品详情页也没找出动圈尺寸的端倪,在试听过程中音质还算清澈,音场还是比较宽广的,但是在音色方面就显得比较干燥,一点都不圆润,到了高频部分甚至会有点尖锐刺耳,着实对不起它的价格。降噪功力:没有主动降噪,但是被动降噪尚可,大部分低频声音都能过滤掉。佩戴舒适度:可能是为了让中低端耳机更耐造一些,EP的整体框架采用的是不锈钢打造,刚戴上就觉得这款耳机比普通的头戴式耳机要更重一些,耳机的滑杆倒是可以上下调节,对于大头还算贴心,上头的颜值还是比较不错的,由于是在实体店试听,也没好意思戴太久,总体佩戴上还不错。点评:我个人一直觉得Beats的头戴式耳机调音风格虽然偏向于低频一些,整体音频表现力是不如同级别其他品牌的,但是它的优势在于颜值和佩戴,但是这款EP确是一款线控版本,的确有点尴尬,我个人不太喜欢。二,千元内头戴式耳机实用性测评1.飞利浦SHP9600品控做工:9500的热度有多高大家都懂的,9600是9500的升级款,作为当年千元的飞利浦耳机旗舰型号,做工上还是相当细腻的,用料比较扎实,两侧长短调节都有明确的刻度,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做工很严谨,做工上金属与塑料没有任何的毛脚,哑光的塑料看起来也有很棒的档次感。音频体验:50mm的定制钕动圈单元配合24K镀金无氧铜的母座,9600可以说是入门Hifi的硬件顶配,音质上能听到k44听不到的细节,中音浑厚有力,高音很稳,低音下浅略显不足,但是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足够了,看电影代入感会很强,无愧于直推机皇的称号,这款耳机的漏音的情况确实有,开40音量电脑直推离两米外都能听到了,但是不妨碍它性价比超群,毕竟也是红极一时的旗舰款。降噪功力:没有主动降噪,作为一款开放式耳麦,被动降噪也几乎没有。佩戴舒适度:双层钢制的头梁,耳垫是26mm加厚的高密度材质,采用了15度预倾角设计,佩戴方面十分贴合耳部,由于是一款开放式耳麦,丝毫没有捂汗的感觉,加厚的内衬设计让整个耳机十分的柔软,我经常戴着9600听歌一整天,除了稍微有点重以外,佩戴上没有其他的缺点。点评:作为一款定位为监听级音乐耳机的头戴,9600在音频表现方面可以说是同价位无与伦比的存在,佩戴方面也十分过关,漏音是开放式耳麦无法避免的问题,适合喜欢一个人在家High的朋友。2.声阔Life Q35品控做工:包装方面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送的耳机收纳盒手感都非常棒,开箱封印很漂亮,便携盒绒面材质我个人十分喜欢,确实是业内良心之作。音频体验:我对声阔的头戴式耳机期待已久,在产品发布的第一时间就下单入手了,这款声阔Life Q35 搭载了LDAC和LHDC蓝牙编码,同时获得了Hi-res Audio和Hi-res Audio无线双音标认证,这在千元大耳的领域实属难得,搭配上40mm的超大动圈单元和蚕丝复合振膜,在听古典乐时低频下潜自然且不轰头,听流行歌曲时候中频的人声清晰透彻,高频声音柔润清亮,并且三频的衔接非常自然,超出了我对千元价位头戴音质的预估。降噪功力:前馈式和反馈式两种结构,采用了双馈式主动降噪,这种降噪模式是目前降噪方案中的顶尖方案之一,前馈式降噪把握第一层降噪,反馈式则是对第一层降噪遗漏的噪音在进行拾音处理,达到一个高效的降噪目的,并且降噪有三种模式可选,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通勤,都有一个更优处理方案,使用过程中基本感受不到主动降噪功能带来的底噪,对底噪控制的也不错,在厨房打开油烟机都基本听不到噪音。佩戴舒适度:Life Q35用了超精密编织和含浸工艺制作的高阻尼头梁,刚性方面肯定是不用担心的,耳罩及头粱处采用类似于鹅卵皮的亲肤材质,透气性非常好,久戴不闷汗也不夹头,舒适度十分棒。点评:声阔确实是业内典范,千元内的头戴式耳机可以做到如此水准,比国外大厂的用心程度要好不少,音质降噪双开花没说的,对于预算是这个价位的同学来说是炒鸡棒的选择。3.森海塞尔(Sennheiser)HD458BT品控做工:森海的做工依然的优秀,羊皮头梁耳罩,上乘做工,质感很棒像艺术品,有羊皮有不锈钢看起来都更有诱惑力,配送的收纳盒小巧漂亮,但是这款耳机看起来就不太容易保护,胡乱摆放容易刮花。音频体验:森海塞尔的耳机音色透明、细腻、平衡,尤其低音表现很出色,特别是古典音乐声音的展现极为准确,这款耳机最棒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是人声表现,没有过多的花哨表现,还原了声音的本质美,声音表现很干净,很纯粹,配合耳放使用音场宽广,细节表现丰富,在听音乐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人声和乐器声的分离度,声音柔和,低音丰满有弹性。 降噪功力:作为森海家千元内唯一一款带主动降噪的头戴,458BT的主动降噪一般般,降噪深度在-38dB,只能隔绝掉大部分的低频噪音以及中频人声,在室内用用足够,如果是户外场景比较嘈杂的环境下,降噪效果还是差点意思的。佩戴舒适度:耳罩还算舒服,头大的会觉得稍有点紧,带插入自锁的卡扣还是设计得比较任性化的,羊皮皮质确实不比普通的皮质,佩戴上显得更加柔软舒适,并且和耳朵的贴合度非常棒,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觉得压头夹耳,舒适度满分。点评:除了稍许有点拉胯的降噪以外,森海塞尔458BT的其他性能都比较符合我的预期,在千元内的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低音量大是森海一贯的调音风格,在音质方面森海塞尔的平衡度更棒一些,分离度更好,人声解析度也更高,信仰退烧型的头戴式耳机。三,千元级别头戴式耳机实用性测评1.进阶款音质降噪双开花:声阔 Space Q45耳机特色:双声坛声学架构,三重动态滤噪系统声阔家的头戴式耳机可以说是业内良心之作,作为全球销量前10的中国专业高端音频品牌,这次新推出的Space Q45我在产品发布的第一时间就下单入手了,首先在包装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用心,送的耳机收纳盒手感都非常棒,开箱封印漂亮,便携盒绒面材质我个人特别喜欢,耳机用了超精密编织和含浸工艺制作的高阻尼头梁,刚性方面肯定是不用担心的,耳罩及头粱处采用类似于鹅卵皮的亲肤材质,透气性非常好,久戴不闷汗也不夹头,舒适度十分棒。Q45这次创新应用了汽车音响的双振膜架构(对汽车音响有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这个架构在专业汽车音响上是比较成熟使用的)利用40mm蚕丝复合振膜和金属陶瓷振膜组成了双振膜架构,搭配LDAC蓝牙编码,蚕丝复合振膜打造的低音表现让你在听古典乐时低频下潜自然且不轰头,金属陶瓷振膜在听流行歌曲时候中频的人声清晰透彻,高频声音柔润清亮,并且三频的衔接非常自然,超出了我对千元价位头戴音质的预估,这也让Q45同时获得了Hi-res Audio和Hi-res Audio无线双音标认证,这在千元大耳的领域实属难得。降噪方面也采用了超宽频的三重降噪系统,这种降噪模式是目前降噪方案中的顶尖方案之一,第一重降噪把握高频噪音,第二重过滤中频噪音,反第三重则是对第一、二层降噪遗漏的噪音在进行拾音处理,达到一个高效的降噪目的,并且降噪有四种模式可选,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通勤,都有一个更优处理方案,使用过程中基本感受不到主动降噪功能带来的底噪,对底噪控制的也不错,对不同场景都有着不错的舒适降噪,还搭载了行业前沿的自适应主动降噪。除此之外,续航可谓是天花板级的存在,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可以做到50小时的超高续航,关闭时更是强悍到65小时续航!声阔确实是业内典范,千元级别的头戴式耳机可以做到如此水准,相比于Bose和索尼对于产品的用心程度要好不少,在音质和降噪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大厂的同价位产品,对于预算是这个价位的同学来说是炒鸡棒的选择,目前Q45首发立减200元价。另外去年的旗舰款Life Q35也在新品发布后有了价格下调,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对比起来,只需要多100元就能买到新款Q45,值得入手。2.Bose QuietComfort 35 II品控做工:耳机采用了非常简洁低调的设计,表面采用磨砂材质,非常有质感,视觉上与市面上其他设计妖艳的耳机瞬间拉开等级差距,毕竟也是一款经历了多次价格跳水的耳机,在目前的定价下来看只能用精致来形容它。音频体验:这款耳机低频的量异常充沛,同时中高频兼具了不错的力量感和冲击感,Bass Line异常分明,更优秀的点在于,在重低音强悍的背景下,这款耳机对男声的表现也炒鸡优秀,在特色音效加持下,音效低音深有力且有弹性,中音稳,高音清晰,有一种空灵的感觉,总体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三频均衡的好耳机。降噪功力:降噪是Bose的的强项,之前QC35II对标的是索尼XM4,现在XM4的价格依然是达到1500左右,而QC35II已经掉到1000元了,两者相差一半的价格,但是降噪方面的差距真的不大,但是对于人声的过滤还是差点意思的,属于去除环境杂音,至少比森海家的458BT要良心很多。佩戴舒适度:不得不说bose的人机工程做的绝对业界一流,戴上之后头部和耳朵不会有丝毫的挤压感,跟我的头型完美适配,海绵耳罩内测有一圈小孔,很透气不至于闷耳朵,全包耳式的耳罩不压耳朵,戴久了也不会累。点评:大厂出品,几经价格跳水性价比可见一斑,适合喜欢带出街对于主动降噪有需求的朋友。3.索尼(SONY)WH-1000XM3品控做工:耳机的外形和音质都继承了索尼一向的风格,日本制造做工上是不会马虎的,金属的质感非常强,手感细腻,索尼的细节处理令人动容,顶级的工艺品。音频体验:40mm驱动单元,试听的时候感受到了索尼的解析力,两个字:透彻,果断地听了一首加州旅馆,鼓点声确实棒,在音染方面索尼绝对比森海更胜一筹,初听就已经如此惊艳了,声音柔顺平滑,开启蓝牙降噪,没有失真现象,XM3的音质调校还是偏软了一些,在听电音摇滚之类的时候会觉得有些许的松软,但是挺久了之后会觉得十分的耐听,属于不寻刺激的耐听型头戴式耳机。降噪功力:大法家的降噪绝对给力,我在商场试了Bose和森海以及其他几个品牌型号的耳机,在同样比较嘈杂的环境中,索尼这款头戴式耳机的降噪表现是独一档的,在1500元内的降噪体验无可出其右。佩戴舒适度:用料很讲究,贴耳地方的材质非常亲肤,耳罩海绵很软,回弹较快,且有一定支撑性,这支撑性是有利有弊的,有不少朋友反馈说XM3戴久了会觉得很硬,我在佩戴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这个缺点。点评:同样是经过了几次价格跳水的耳机,追求顶级降噪体验的朋友还是值得入手的,毕竟XM4的价格依旧坚挺,拿大厂的耳机和其他耳机比性价比是没有意义的,相当推荐。4.Beats Studio3 Wireless品控做工:对Beats家的耳机好感度不高,而且这款录音师3的价格不菲,所以没有购买,是去到实体店做了一番体验,这个价位的耳机品控方面是不用怀疑的,Beats的颜值确实够劲,配色也足够多,微弱的呼吸灯很优雅,所有操作按键都隐藏的很好,浑然一体,整个耳机完全就是一件艺术品。设计上让人有一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即视感,逼格是真的高,颜粉党标配!音频体验:音乐无损音质的音乐再加上DTS沉浸式立体声效果,那音效真的太享受了,音质可以用细节突出,对音乐诠释得恰到好处。为了进一步测试我还用自己的索尼XM3做了对比,很明显studios3在无损+dts加持下包围感、解析力、低音表现都明显好于索尼XM3,缺点就在于低频量感有点爆棚,调大音量之后有轰头感,当然了这是听电音的标配。降噪功力:由于是在商场里进行试听的,周边环境不算安静但也不是过分嘈杂,录音师3的降噪在这样的环境下降噪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开启降噪后已经听不到柜员的声音了。佩戴舒适度:作为一款需要带出街的头戴式耳机来说,录音师3的佩戴舒适度绝对是ok的,耳机整体很轻便,挂在脖子上也不会酸,标配可伸缩的横梁加上类肤质的耳罩设计,整体包裹性非常棒,但是稍许会有点闷汗,这一点还是有待改进的。点评:Beats音质,拥有精准调校的音响系统,音质流畅,没有杂音,喜欢听电音的朋友首选。5.赛睿Arctis 寒冰Pro品控做工:从去年赛睿在发布会上公布arctis我就一直关注着寒冰系列的耳机,它是赛睿出品的一款真正属于玩家的产品,从耳机的性能到炫目的外观,再到一系列的构造细节,无处不彰显赛睿对于游戏耳机的设计用心程度,相对于16年的西伯利亚350,整机的品控都完善了许多。音频体验:作为一款高端游戏定位的耳机,Arctis 寒冰Pro搭载了新一代的DTS环绕声Headphone,提供了出众的环绕立体声,在听声辨位的能力方面比罗技要强不少,平时用来影音娱乐也会增加代入感,当然了一款优秀的游戏头戴是肯定少不了优质麦克风的,Arctis 寒冰Pro搭配了clearcast的指向性麦克风,对于背景噪音的消除和音质保真程度都有超高的保障,并且Chatmix功能还可以调整自己的语音通话声音,对于游戏主播来说甚至可以省个声卡了 ,有需要的同学还可以增配一个Game DAC,谁用谁知道。降噪功力:使用场景多为室内,为了保障耳机的高解码保证程度,并不具备降噪功能。佩戴舒适度:RGB呼吸灯很炫,对比低端头戴机型的土气呼吸灯,赛睿的呼吸灯设计只能用绝了来形容,其实我个人一向不喜欢游戏耳机用类肤质的材质,因为会比较沾灰,Arctis 寒冰Pro采用的是针织面料,一方面增加了透气性,另一方面也更耐脏一些,毕竟是要长时间戴在头上的物件,能保持整洁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我的吃鸡伴侣,这款头戴的佩戴舒适度是我目前接触到的耳机中第一梯队的表现。点评:全景立体声,信仰灯加成,预算充足游戏发烧友的必备耳机。6.铁三角(Audio-technica)ATH-M50X BT品控做工:用的是我老款的的存图,红色款现在已经买不到了,配件相对来说有点简单,没有收纳盒,只送了一个皮质的收纳袋,袋子手感不错但是确实没有盒子实用已经被我闲置了许久,同样的日本制造,耳机的做工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也是千元大的商品了。音频体验:45mm大直径驱动单元,拒绝渲染忠于原声的代表性耳机,铁三角的监听耳机各种乐器的声音都能交代的很清楚,色染少,编曲混音经典神器,铁三角和索尼的音色调教有差别,说不好哪个更优秀,看个人喜好吧。但是这款M50X BT听贝斯这类乐器的时候,调教很有特色,可以做个参考,三频均衡,高音结像非常好,中音很宽,低音部分也不会轰头,声音有弹性但是下潜还是略显有点不足,所以对低音要求比较苛刻的发烧友们不适合这款耳机。降噪功力:由于这是一款专业监听的耳机,使用场景多在安静的地方,所以并不具备降噪功能。佩戴舒适度:虽为全封闭式设计的头戴式耳机,但是即便是戴上几个小时一点也不会觉得闷热,铁三角好歹也是顶级音频设备制造商,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点评:50x是全球监听使用最多的一款经典监听耳机,个人不喜欢某些发烧机某些频段过度渲染的那种感觉,如果喜欢听原声类的歌曲,这款铁三角M50监听耳机可以满足所有追求。四,两千元以上头戴式耳机实用性测评1.索尼(SONY)WH-1000XM4品控做工:大法家的旗舰款没啥好说的,品控稳定,做工一流,打开包装就感受到了顶级产品的细节与细腻,相比于XM3来说,从照片上来看会觉得两款耳机的造型如出一辙,但在我拿到实物之后还是可以感觉到XM4更强的质感体现的,贵有贵的道理。音频体验:360临场音效,XM4开声就给了耳朵一个大大的惊喜 ,低音下潜有力且回弹迅速,声场的分离度也很好,音乐的细节更是不用说的清晰,索尼的音质调校一直非常令人感动,这款耳机不是很挑前端,用了手机和苹果的Nano推了下,音质也一样很棒,尾音特别的细腻,音质就是标准的索尼低音,声音特别耐听,是典型的欧美系低音,细腻舒服,浑厚饱满,有一种感受现场音乐会的逼真音质,如果真要说缺点的话还是价格的问题,比XM3贵了600左右,其实音质上的提升并没有那么大的幅度。降噪功力:20级环境声可控降噪,相比于XM3来说XM4再次升级了降噪芯片,开启降噪后声效的层次感依旧拉满,是顶级降噪耳机该有的水准,震撼的开机声,然后一片寂静,开启主动降噪之后给我带来一种深度沉浸感。佩戴舒适度:这是XM4升级最突出的一点,横梁的加固和耳罩材料的变化让XM4更加的轻量化,上耳的感觉确实有够舒服,耳机的贴耳密封材料很细腻,不会对耳朵有压迫感,在材质上其他家的完全不能比。点评:虽然XM4很香,但是对比XM3的提升在各方面都不算突出,目前价格仍然是居高不下的姿态,我个人会更推荐入手XM3,当然土豪可以直接无视。2.森海塞尔(Sennheiser)木馒头品控做工:复古和现代设计结合的最好的耳机,木馒头材质上有羊皮有不锈钢让耳机看起来都更有诱惑力,但是在做工方面是没有XM4来的出彩的。音频体验:42mm的动圈换能器技术,虽然没有超重低音震撼的颤动,但是有非常饱满的音色,让耳朵在自然舒适中享受着音乐的熏陶。,比我手上现有的ie80声场宽,细节更突出,高音如果能再通透一点这款耳机就更完美了,低音可以说是这个价位的顶级存在,低频的下潜回弹速度都表现得极其优秀,而且各个频段的表现都兼顾了森海风格的三频均衡大声场,把耳机摘下来,用耳朵凑近耳机去听音乐,就好像这个耳机的声源设计反了,设计者是要给周围的人听的一样,这也是这款耳机调大音量也不伤耳膜的原因。降噪功力:都说索尼和Bose的降噪好,其实森海也不赖,在人声降噪方面的表现甚至略优于Bose,缺点在于处于十分嘈杂的环境下,拿飞机高铁举例,确实有影响到听感,尖锐的噪音是明显可以感知到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屏蔽效果也要比XM4弱不少,但是这样的降噪在日常生活中是够用了。佩戴舒适度:闷汗,及其的闷汗,在夏天的时候木馒头只能在室内戴,带出去半个小时我就受不了了,虽然森海的耳机的外形很大,佩戴者的耳朵不会被耳机压到,但是整个耳朵被囚禁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加上皮质的透气性比较差,实在不适合在炎热天气带出街。点评:佩戴和降噪方面还是略显掉链子,音质确实是顶级的存在,比较适合不太喜欢戴大耳出街的朋友选择,自己一个人在家High还是很棒的,听古典乐器是一流的。3.B&O beoplay HX品控做工:B&O的颜值真的没话说,耳机中的贵族,小羊皮的做工吊打一众友商,大面积采用了类肤材质,摸上去手感更加细腻一些,其他品牌的头戴两侧头梁部分基本都是塑料材质,在选材用料上B&O比森海和索尼会更加的扎实,用料质感满满,无论是皮质还是金属质感都给人一种用料很足的感觉,当然了价格也摆在这儿。音频体验:有独立解码芯片,在无线蓝牙耳机里面,音质的表现绝对顶尖,突显人声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声音细节方面表现得非常细腻,歌者演唱时的气息都能听得到,音乐的层次分明,解析清晰准确,刚开声就非常好,清澈,解析度非常高,是我听过的声音最通透的耳机,高频华丽,低频带感回弹快,音乐氛围强了,中频特别是女生部分的掌握丝毫不输给女毒铁三角,高频靓丽而不刺耳,三频分布得相当自然。降噪功力:自适应主动降噪,实测降噪效果是要比索尼、Bose以及森海都要逊色不少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降噪深度方面,不管是中频还是高频的噪音,只要音量大一点就很难过滤掉,降噪确实对不起售价。佩戴舒适度:耳机的贴耳密封材料很细腻,不会对耳朵有压迫感,横梁可以左右拉伸的设计对眼镜党十分的友好,佩戴上完全不会产生压耳的感觉,为了有效降低耳机总重量,又兼顾到刚性,头戴的调整部分采用双骨架结构,但是耳机整体的重量还是会比普通头戴重一些,发型容易压乱~~点评:对于这个价位的头戴来说,降噪可以用拉胯来形容,虽然音质方面确实有B&O独特的感觉,但也都是满满软妹币的味道。4.Airpods Max品控做工:AirPods Max是发力过猛的外观设计?AirPods Max的质感属实一流,大量使用金属的策略把设计感和高级感做到了极致,所以也造就了目前的高昂售价,同时耳机的重量也是增加了不少,所以表现得有点发力过猛。音频体验:苹果多年来搭建的硬件生态让AirPods Max和其他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处于不同维度,传统耳机还在宣扬扬声器振膜、线材以及厂家针对性的调音,但是对于AirPods Max来说,强大的H1芯片和传感器以及核心算法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每个Apple H1芯片都有10个音频核心,可以理解为计算音频对 HiFi 开战。降噪功力:降噪耳机的好坏程度,一看硬件,二看算法。从数据上来说,Airpods MAX的降噪能力和Bose 700和索尼XM4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测试中,特别是类似于飞机上,高铁上,AirPods Max的降噪能力更胜一筹。苹果计算音频技术的能力确实超群,无论是在优化音质方面还是降噪模式通透模式,表现都可以称之为开了挂。佩戴舒适度: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Airpods Max可以拿个95分,剩下的5分败给了发力过猛的高级感,由于用了太多的金属材质,我试戴过程中最大的感觉就是有点重,其他方面堪称完美。点评:对于苹果的产品,个人认为它就是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AirPods Max也不例外,作为苹果生态的一员,AirPods Max的价格确实显得高了一点,但是对于苹果的信仰党,产生了消费惯性的朋友自然会去购买。总结测评的头戴式耳机这里面有很多是我自己烧过的耳机,也有不少是我去实体店拿了实物测评的,毕竟我也没有能力把所有耳机都一顿爆买,这篇文章算不上什么特别专业的选购文,但文中的一字一句都是经过我的实际听感并仔细斟酌之后写下来的,可以保证客观公正性。因为耳机调音的不同,每一款耳机的风格是迥异的,要根据自己偏重于低音还是人声亦或是喜欢摇滚电音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定位耳机也非常关键,最后为大家做个总结。游戏入门选择:钛度THS201/雷蛇北海巨妖初烧入门选择:飞利浦SHP9600进阶音质降噪选择:声阔Life Q35/索尼XM3高端用户选择:索尼XM4/森海塞尔木馒头/Airpods Max对于烧耳机这件事情,个人认为最大的乐趣不在于设备的优劣,真正快乐的点是在选购耳机的时候不断学习和挑选的过程。很多老烧们喜欢说:xx元以下的耳机够不上烧友的级别,建议增加预算多少多少直接上xx设备。我想说的是,类似于耳机这种音频设备上的冲动消费是会给消费者带来持续性的升级欲望的,一入烧路深似海,我一直秉承的一个观点是HiFi发烧烧的是音乐本身,而不应该是器材,因为耳机只是载具,本身并不提供音乐输出。}

2019-12-25 17:17:41
4点赞
6收藏
2评论
一、前言龙哥做为一名自我标榜的爱运动人士,这些年也一直享受着音乐带给运动的快乐加成,音乐的陪伴让运动不再无聊。得益于近期十分火爆的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近一年来也体验过几款TWS耳机,尤其是JEET家的两款Air Plus和MARS真无线耳机给龙哥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看到JEET Air Bass无线运动耳机发售,清新的配色更适合女士使用,赶紧入手一款送给家里领导使用。二、产品细节JEET Air Bass的包装设计非常有特色,一改以往单纯的配色,用多彩的色块衬托出“JEET”的标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包装背后则是产品的名称和设备型号,还附上了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侧面标明了这是一款动圈单元、续航24小时以上、可双击操作、高通QCC3020芯片、开盖即连的无线耳机。包装盒为上下开合结构,打开包装盒,淡绿色的电池仓稳稳地固定在包装盒内,清爽的配色非常适合女士使用。这么漂亮的包装拿来送亲朋好友也是很不错的,JEET Air Bass在一些细节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取出耳机仓和配件,来一张“全家福”吧,淡绿色的充电仓十分抢眼,仓内储备了400毫安时容量电池,可以为耳机续航充电3次以上,将续航提升至24小时以上。JEET Air Bass另外附赠了3对硅胶套。耳塞材质为高活性纳米硅胶耳塞,柔软贴耳,兼具稳固耳机的作用。JEET Air Bass具有定制钛金动圈振膜,倾尽400余天反复调音。JEET Air Bass作为入耳式耳机,采用了水滴造型,钢琴同级高光封釉工艺,与马卡龙治愈色的结合,类宝石镶嵌的别致质感,流畅线条设计,获IDEA国际设计大奖, 不用担心撞“机,既体现年轻的个性,又具有鲜明的科技未来感。JEET Air Bass采用超轻聚合物分子材料,官宣耳机单只4.9g,只有一张A4纸的重量,在佩戴时几乎感受不到重量的负担。龙哥进行了全方位实测,看图如下。由于每个测量者水平的差异和所用设备精准度的差异方面问题,和官方数据可能会有所出入,所以图片数据仅供产考。JEET Air Bass的充电仓采用开合设计,手感光滑,仓体外壳打磨得十分规整,而且表面做了阳极氧化喷漆工艺处理,坚固耐用且轻量化,很有些艺术品的味道。JEET Air Bass拿出电池仓即可自动连接,实现拿起即配对,自动记忆,自动连接手机的功能。JEET Air Bass电池仓采用type-c快充,充电速度更快。另外JEET Air Bass每只耳机上有智能触摸按键,实现轻触即可触摸控制,告别传统按键按压控制方式。通过轻触就可以完成音乐播放和来电接听的相关操作,它适用于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手机或平板等设备,可以方便的完成唤醒siri、暂停、播放、接听等诸多功能。无需长时间学习,戴上便立马开始音质盛宴。耳机口处,JEET Air Bass音管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倾斜式设计,这样佩戴时更加贴合耳朵,有效防止声音从侧边流出,隔音和防滑脱的效果都还不错的。JEET Air Bass配置了金属滤网,滤网较为平整,粘贴也没有明显溢胶问题,滤网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腔体影响听感和使用寿命。另外,每只耳机上三个磁吸式触点,可以用于在充电仓内为AIR BASS充电。耳机的真无线设计,有效解决了耳机线在反复使用时由于缠绕拉扯下而造成的线材损坏情况,并可以在运动时有效减少“听诊器效应”。三、使用体验JEET Air Bass耳机的优势在于一副耳机可以两个人分开使用,JEET Air Bass具备双耳分离独立模式,单耳双耳自由切换,两个耳机都可以单独连接手机独立使用,也可以双耳互联实现环绕立体声效果。做为一款颜值超高的无线耳机,女士用来逛街和出行通勤都是非常合适的,清新的配色,轻盈的重量,对女士来言也是一种装饰,另外接打电话也不用掏出手机,在北方的冬天太合适了。JEET Air Bass采用常应用于3000元以上手机的楼氏麦克风,搭载CVC 8.0 降噪技术,通话更清晰,环境噪音更小。龙哥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分时段、随时都有可能接打电话,之前特别怕在公共交通或者健身房里接打电话,嘈杂的环境使得对方经常听不清楚龙哥在说什么。这段时间使用了JEET Air Bass,即使在环境音非常吵闹的早高峰地铁上,对方也能清楚听清我在表达的内容,再也没出现让对方着急,说过会再联系,最后再也没联系从而损失客户的情况,可以说JEET Air Bass帮了我的大忙。音质方面,JEET Air Bass采用高通QCC3020结合钛金振膜,支持aptx、aac,传输更远,音质更无损。JEET Air Bass在处理音乐上更加精准到位,带来浑厚的低音和细腻的高音。个人常听节奏鼓点很强劲的歌曲,JEET Air Bass对环境降噪效果非常明显,使用时有比较强的沉浸感,尤其是听高音女声,比如Little Mix的《Power》,沉浸感更为明显。经过一周左右的使用,总体听歌音质表现还是不错的,性价比良心之选。四、使用总结文末要感谢领导的出镜配合,最后总结一下JEET Air Bass的优点和建议:优点:1.宝石镶嵌设计的外观极具少女心,钢琴同级封釉工艺材质很高档,轻至单边4.9克,不易掉落,佩戴多天下来无负重感,不影响日常办公。2.开盖即连,减少了按键操作,另外接打电话完全没有杂音干扰,很棒。3.采用高通QCC3020结合钛金振膜,具有沉浸感的高保真音质,JEET一直以来的品质保证,很完美。4.24小时续航,只要随身带着充电仓,一周不充电都没问题。
建议:1.略微还是一点听诊器效应,入耳式耳机多少都会有些听诊器效应。2.电池仓没有电量显示,不是很要紧,充一次电我可以用一周以上。JEET Air Bass真无线蓝牙耳机戴好了不容易脱落,入耳后比较舒服,播放音乐整个沉浸感较好,做工质量比较用心,而且蓝牙信号稳定,通话降噪效果明显,连接配对快、小清新的外观很加分,所以它不仅仅是一款商务耳机,爱音乐的运动爱好者也是值得入手的!
展开
收起
耳朵会怀孕
话题:耳朵会怀孕
关注
开箱晒物
话题:开箱晒物
关注
晒晒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
话题:晒晒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
关注
JEET/泰捷耳机
品牌:JEET/泰捷耳机
关注
蓝牙耳机
分类:蓝牙耳机
关注
JEET 泰捷耳机 Air 2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降噪蓝牙耳机 黑色JEET 泰捷耳机 Air 2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降噪蓝牙耳机 黑色23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JEET 泰捷耳机 ONE 升级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降噪蓝牙耳机JEET 泰捷耳机 ONE 升级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动圈降噪蓝牙耳机暂无报价
看百科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苹果接口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2 入耳式降噪蓝牙耳机 白色 苹果接口84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Apple 苹果 AirPods 3 MagSafe充电盒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Apple 苹果 AirPods 3 MagSafe充电盒版 半入耳式真无线蓝牙耳机 白色84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入耳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Apple 苹果 AirPods Pro 入耳式真无线降噪蓝牙耳机84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BWI【华强北9代Pro3顶配】Air适用苹果蓝牙耳机无线主动降噪iphone15/14/13/12/11Pro2入耳运动5代5.3 【10月原版全功能】滑动调节音量 【空间音頻+三真电量+入耳检测】BWI【华强北9代Pro3顶配】Air适用苹果蓝牙耳机无线主动降噪iphone15/14/13/12/11Pro2入耳运动5代5.3 【10月原版全功能】滑动调节音量 【空间音頻+三真电量+入耳检测】158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影巨人无线蓝牙耳机高端不入耳超薄睡眠高音质耳机苹果安卓通用影巨人无线蓝牙耳机高端不入耳超薄睡眠高音质耳机苹果安卓通用9.46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魔声(Monster)GT12 pro蓝牙耳机真无线ANC主动降噪运动跑步华为苹果小米vivo通用蓝牙耳机 黑色魔声(Monster)GT12 pro蓝牙耳机真无线ANC主动降噪运动跑步华为苹果小米vivo通用蓝牙耳机 黑色1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森海塞尔(Sennheiser) MOMENTUM 真无线木馒头三代蓝牙入耳式耳机 降噪HIFI耳机 真无线三代(白色)森海塞尔(Sennheiser) MOMENTUM 真无线木馒头三代蓝牙入耳式耳机 降噪HIFI耳机 真无线三代(白色)127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宏碁(acer)OT ONE Pro无线蓝牙耳机超长续航挂耳开放式跑步运动耳机OHR120 白色宏碁(acer)OT ONE Pro无线蓝牙耳机超长续航挂耳开放式跑步运动耳机OHR120 白色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沃乐小米有品骨传导耳机蓝牙运动不入耳真无线挂耳式骑行跑步防汗水 苹果安卓华为小米通用沃乐小米有品骨传导耳机蓝牙运动不入耳真无线挂耳式骑行跑步防汗水 苹果安卓华为小米通用13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BarbetSound Buds A65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入耳式耳机 无线耳机 音乐耳机 蓝牙5.4 超长续航 适用苹果华为手机 黑色BarbetSound Buds A65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入耳式耳机 无线耳机 音乐耳机 蓝牙5.4 超长续航 适用苹果华为手机 黑色9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JVC 杰伟世 HA-A25T 真无线降噪 入耳式耳机 蓝牙5.3 IPX4防水 长续航海绵耳塞 白色JVC 杰伟世 HA-A25T 真无线降噪 入耳式耳机 蓝牙5.3 IPX4防水 长续航海绵耳塞 白色38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beats Studio Pro 无线主动降噪头戴式蓝牙耳机 Studio4 兼容苹果安卓系统 海军蓝beats Studio Pro 无线主动降噪头戴式蓝牙耳机 Studio4 兼容苹果安卓系统 海军蓝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迪士尼(Disney)无线蓝牙耳机半入耳式旋转解压女生颜值带挂绳超长待机适用于华为小米苹果 DW-Q11闪闪卡其色迪士尼(Disney)无线蓝牙耳机半入耳式旋转解压女生颜值带挂绳超长待机适用于华为小米苹果 DW-Q11闪闪卡其色99元起
看百科
去购买
闪魔 无线蓝牙耳机5.4不入耳式耳夹式开放式音乐运动耳机低延迟长续航跑步骨传导 【墨黑】AR定向传音TPE全景音效闪魔 无线蓝牙耳机5.4不入耳式耳夹式开放式音乐运动耳机低延迟长续航跑步骨传导 【墨黑】AR定向传音TPE全景音效暂无报价
看百科
去购买
文中相关商品
相关好价推荐
JEET Air 真无线蓝牙耳机
159元包邮定制纳米碳素振膜,前后音腔设计。JEET AIR蓝牙耳机历经13次技术迭代,蓝牙稳定性良好。有着独特的前后腔体设计和定制...阅读全文
3
已打分
+1
2
已打分
+1
0
JEET Air 真无线蓝牙耳机
159元包邮定制纳米碳素振膜,前后音腔设计。JEET AIR蓝牙耳机历经13次技术迭代,蓝牙稳定性良好。有着独特的前后腔体设计和定制...阅读全文
4
已打分
+1
0
已打分
+1
1
JEET Air 真无线蓝牙耳机
159元包邮定制纳米碳素振膜,前后音腔设计。JEET AIR蓝牙耳机历经13次技术迭代,蓝牙稳定性良好。有着独特的前后腔体设计和定制...阅读全文
1
已打分
+1
0
已打分
+1
0
查看更多好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斯怎么连接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