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去比较真实的电视剧剧很真实?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一起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作伊始,就将主要内容锁定在了1976年到1984年的八年间。而这八年也正是处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历史时期。决策恢复高考、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冤假错案、知青返城、农村改革、解决香港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等等,如何将这八年的鲜活历史浓缩在48集的电视剧当中,做到既尽可能地还原史实,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自始至终便是该剧所努力解决的难题。为此,该剧编剧们定下一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将还原真实的历史摆在第一位,并通过少量的艺术加工,尽可能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首次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即在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等一批真实的历史人物之外,虚构了田志远、夏默、田源、夏建国等一批人物,而串联起虚实线人物的便是一个个对当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决策。

  对“决策恢复高考”的质疑不符合史实

  “决策恢复高考”就是其中一件。在网络上,有人质疑电视剧中涉及的在1977年当年决策恢复高考一事并非是邓小平的决策,并称“恢复高考的决定是1977年10月5日由华国锋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批准的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意见》”。这实在是对史实了解不清。

  事实上,早在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座谈会最后一天发表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就对恢复高考作出明确表态:“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科教座谈会结束后,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教育部很快报送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指出:原计划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8月开始招生,11月中旬新生开学。现根据邓副主席最近的指示,我们将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作较大的改进,招生时间拟推迟到第四季度,1977年新生于明年2月底前入学,推迟三个月(包括寒假)。这就确定了在1977年当年即恢复高考。

  虽恢复高考一事已经确定,但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再研究:高考考生一般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但是“文革”十年中积压下来的上千万社会知识青年怎么办?如果这些已经工作的青年想要报考,单位不批准又怎么办?

  在电视剧中,这几个问题是由一个警卫团的“老三届”战士提出来的。当他被邓小平问及是否想报名参加高考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第一,我今年二十八了,已经超龄了;第二个,即便可以报名,也要单位批准,我是刚被部队提拔上来的干部,我想部队是不会放我的。”

  这段对话当然是经过了一定的艺术虚构与创作。但事实上,允许社会青年报考、放宽政审条件这几个问题的解决确实都与邓小平直接相关。

  9月6日,邓小平在将教育部的一份书面报告批送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时,亲笔附信:“招生问题很复杂。据调查,现在北京最好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有过去初中一年级的水平,所以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须在社会上招考,才能保证质量。”

  根据邓小平的这份批示,教育部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均可报考。

  同时,邓小平对招生中“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十六字方针也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比如考生很好,要报考,队里不同意,或者领导脾气坏一些,不同意报考怎么办?我取四分之三,不要这一句。”

  重新确定高考招生比例,允许社会青年报考,使得上千万还在农村劳动的知识青年重新燃起了希望;而邓小平拿掉的这一句“单位同意”,则为更多青年通过平等竞争上大学创造了条件。

  高考招生政策虽然定下来了,但在推进过程中却遭遇了不少阻力。在关键时刻,又是邓小平及时站了出来。9月19日,邓小平在与教育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你们起草的招生文件写得很难懂,太繁琐。”讲话中邓小平还提出:招生中要放宽政审条件。“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的这一举动,使得无数因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所累的青年看到了希望,使他们获得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在此背景下,1977年冬和1978年夏,全国1000余万考生又重新走进了中断了十年的高考考场,获得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电视剧中,当陕西知青夏建国几经周折,终于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黄土高原的梁上奋力奔跑、呐喊之时,多少电视机前由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知青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历史证明,1977年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更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恢复高考不仅是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也是中国人民走向改革开放的伟大起点。

  邓小平最早提出解决知青问题新思路

  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使得部分下放知青得以回到城市,跨入大学校门。但更多的知青仍旧滞留当地。电视剧中的云南知青田源就被设定为这样的角色。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中国共有1700万青年被输送至农村、国营农场。下乡知青人数的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了各地的安置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容纳程度。对此,李先念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文革”以来,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有1000多万人,而国家又从农村招工进城1000多万人,先后花了60多亿元,买了“四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熟悉知青返城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知识青年返城过程中,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田源就被设定为这批云南知青中的骨干分子。

  有人认为正是由于云南知青的上书请愿才使得中央决策知青返城一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云南知青的群体事件只能说是知青返城的催化剂。现有资料表明,早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中央就已经在着手考虑解决知青问题。邓小平则最早提出了解决知青问题新思路。

  1978年2月1日,邓小平就曾指出:真正解决下乡知识青年问题,归根到底是城市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以后,是不是开辟一些就业门路,比如轻工业、服务行业,都可以用一些人。

  3月28日,他在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谈到如何使城市容纳更多的劳动力问题时说:现在搞上山下乡,这不是长期的办法。他还说:四川平均一个人不到一亩地,城市人下去以后,实际上同农民抢饭吃。我们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开辟新的工业领域,做到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其他领域也要这样做。

  可以说,早在知青问题集中爆发之前,邓小平就已经着手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考虑知青返城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了。

  “让孩子们回来吧”,所有知青得以返城

  1978年10月18日,云南景洪农场的几位知青起草了《给邓副总理的公开联名信》,表达了要求返城的愿望。但联名信寄出后即被省主管知青工作的领导扣压。

  11月25日,《中国青年报》社就此情况致信邓小平,并附上了《知青给邓副主席写联名信受到压制》一文和景洪农场知青的《联名信》。12月2日,邓小平作出批示:“转云南省委注意,应做工作,不应压制。”

  1979年1月10日,知青代表在北京见到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为了解决知青问题,中央派出以农垦总局局长赵凡为首的调查组南下。

  在电视剧中,以上事件均被一一呈现,真实再现了云南知青回城的曲折过程。

  知识青年急切渴望回到城市,但城市容纳力有限。就在众说纷纭之时,邓小平又拍板作出决策,让所有知青全部返城。电视剧中邓小平淡淡的一句“让孩子们回来吧”,最后终结了长达1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回首1976年到1984年这八年的时光,其中攸关中国命运的每一次关键抉择都凝聚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智慧与勇气。如实地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展现在银幕上,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愿这段辉煌的历程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风吹半夏》,一开始就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在豆瓣上也是好评如潮;剧中,赵丽颖饰演的许半夏坚强、勇敢,虽然是一个 小小的女性角色,但是却以自己小小的身板支撑着这个庞大的公司,成为了陈宇宙、童骁骑三个人的精神支柱,三个人野蛮地捆绑在了一起,不分离。

不管多么艰难,许半夏依然从不放弃,而且分配工作、拉拢人心、她所有的想法只有好好赚钱,养着自己手底下的这帮人这么简单,这就是许半夏的老大风范。

《风吹半夏》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女主从来就不放弃

电视剧中的许半夏是一个特别好的角色;许半夏才读小学的时候,许友仁就对他说了她名字的含义...一个小学生怎么能承受这样的杀人诛心之词呢?

许半夏的名字笔画虽然简单,但却是学中医的许友仁特意选择的一种中草药的名字,熟半夏可以入药,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许友仁觉得妻子的难产都是因为许半夏,所以才给许半夏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许半夏的人生,从来都是依靠自己去争取的,父亲对于许半夏的任务是放任不管,爷爷奶奶爱莫能助...婚姻上还遇到了一个不忠诚的老公...好在还有两个好兄弟一直陪伴着自己。

那么许半夏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呢?

自己的生意靠自己去争取:

对于许半夏来说,自己的人生没有退路;在做生意的时候,许半夏也是敢想敢做,大刀阔斧,看到了这么好的废钢的生意,许半夏直接三下五除二去修建堆场,而且借下了自己这辈子都换不下的债务;

她先是借了自己的父亲50万,又借了裘毕正100万,还借了郭副总的100万,借了赵总的2750万...这前前后后,许半夏一旦因为被骗回去的话,许半夏将背上无尽的债务,而且终生都还不起。

在这样的时候,许半夏非常冷静,她知道自己不能回去,要留在国外寻找生机,所以许半夏一不做二不休,不仅留在国外寻找着废钢的生意,还最终给她抓到了小偷;而且在最新更新的第八集中,许半夏已经找到了新的废钢生意,而且是跟国外的军方合作。

许半夏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去争取的,许半夏小时候没人管,就自己照顾自己;许半夏长大了没人帮衬,还是依靠自己去赚很多钱,而且对不离不弃的发小们从来都是照顾着的,对于这样的许半夏, 她就是野蛮生长、努力前行的人。

在三个大男人之间周转的时候,许半夏也是从来不放弃,许半夏能发家,“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许半夏的字典里面就没有放弃两个字;在伍建设、冯遇、裘毕正三家鼎立的局面下站稳脚跟,许半夏需要尽心经营,苦心筹谋。

原本已经三足鼎立的局面,5万吨废钢,伍建设都愿意分给许半夏5000吨,充分展示了他们对于许半夏的认可;一个女人要在男人中立稳脚跟,一定要有比男人还坚定的信念,否则一定不能成事。

许半夏深知这一点,她看准了每个人,知道郭副总不敢屈居裘毕正之下,所以伸出”按运输费的百分之十“给回扣这件事情拿下了裘毕正公司的运输业务;而且见到了伍建设、冯遇等人的时候,挨家挨户地去送礼...就是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让人对自己心生厌烦。

未雨绸缪,永不放弃,这就是许半夏的人生格言。

自己的爱情也要及时止损:

因为缺少关爱,所以许半夏大学一毕业就结了婚,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从不放弃...可是电视剧一开头,就让我们看到了许半夏拿着真心对待的男人,背着许半夏出了轨,而且堂而皇之地说许半夏是一个没有时尚的人...

所以许半夏及时止损,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再也不跟这个男人拉扯。

就算是爱情,许半夏也很清醒。

后来的时候,许半夏又遇到了赵磊,赵磊这个大老板对许半夏也太甜了....赵磊给许半夏赚钱,2450万...听到裘毕正说许半夏一个人在国外,冲上去就要走裘毕正“她一个女孩子,你把他丢在那么远的地方...”

男友力Max,希望我们许半夏这条线路能走成一条坦途,勇往直前。

《风吹半夏》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全员无滤镜,黑眼圈真实

在这部电视剧中,每个人脸庞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赵总脸庞上的痘坑都还在呢。但是就像最近热播的《卿卿日常》,都让我感觉...有毛孔是我的错。

虽然赵总的脸庞上全部都是痘坑痘印,但是在1996年那个年代里面,拿着2450万甩在我的脸上,就?我愿意赵总,你多甩点。

除了赵总之外,许半夏脸庞上面的毛孔都是清晰可见的,而且黑眼圈也非常真实;原本故事里面的角色是遥不可及的,但是许半夏的脸庞让我觉得,这个角色距离我好近好近,在这个大家都在野蛮生长的年代里面,许总带我们一起领会当时的风土人情,一起领会当年的爱恨情仇,做着我们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一群老戏骨飙戏实在是太好看了,许总的爸爸标准性动作就是刮自己的头发,”两下”,一着急就是这个动作,非常经典;而且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愁苦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一个被生活摧残的男人,这辈子苦出来的只有许半夏,没有别人。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了,许友仁做错什么事情了吗?好像也没有啊...但是许半夏就是生活得这么艰难,不仅要体会父亲带来的艰难,也要体会生命带来的艰难,就?一切都好难啊。

年轻演员孙千和欧豪,也是一样的角色,看起来脸庞上面都不是没有毛孔没有法令纹的,每个人都特别真实,把我们和剧中人物的距离拉的很近很近,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真实的人们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当中绽放自己生命的光彩,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敢闯敢拼的人,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脉搏。

就是这样一部滤镜真实,一个大女主的电视剧中带着我们勇往直前,带着我们前行。

《风吹半夏》为什么这么火?因为服装搭配在线,许总每套衣服都好好看啊

赵姐的这套服装搭配真的是神了,蓝色配上黄色,非常抢眼,虽然颜色很亮,但是大耳环一带,赵姐谁都不爱,配上白色的小包包,配上蓝色的牛仔裤,许总走出了霸气的姿势,走出了唯我独尊的姿势,整套搭配非常亮眼。

而且冲过去的时候,许总直接拽着童骁骑的头发, 一顿殴打。

许总这套衣服穿的,大红外套,小红唇一抹,不管喝了多少酒,色彩都不掉;红唇一抹,赵姐疑惑地说:“ 我实在吗?”

赵姐,你很实在,你也很可爱,明明喝不了那么多的酒,还喝那么多的酒,你不可爱谁可爱呢?

许总的全部衣品都很在线,每套衣服都很好看,里面的白衬衣映衬着外面的红外套,精气神满满,就算是在昨天的活动中,许总也是霸气外露,可可爱爱的,发量也巨大。

总而言之,这部电视剧一出场就让我狂追不止,实在是太好看了。

剧情好看,非常连贯,而且全员演技在线,剧情衔接十分紧密,预祝赵姐的事业更上一层有一层楼。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真实的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