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音第一个字是空为空怎么表达

如今工作、旅行、社交、家居都变得方便了,我们却更忙了。

推到眼前的各种咨询,手机里跳出的未读信息,下载了50个APP,书店里书海字潮,鸡汤文学创下销量神话,音乐网站海量下载,朋友圈每天一个霸屏八卦,还有韩剧、英剧、舞剧、戏剧,各种排行榜、音乐节、艺术节、戏剧节。

选哪个好呢?一般我们会去看评论,或者咨询有经验的朋友。

因此职业的书评人、乐评人变得重要起来。他们从海量的信息、书和音乐中筛选有价值的知识推荐给大家,往往都是有用的或体现最好品位的经典作品。大家的时间有限,所以读经典,听名曲。 

经典就是最有用的作品么?

不一定。你说《红楼梦》有用么?《战争与和平》有用么?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有用么?它不能教你如何赚钱,如何处理职场关系,如何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它不可能让我们变得富有,甚至不可能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资料。

因为人生仅有有用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精神世界的激励。那些经典名著可以唤起生命激情,唤起人的灵性,实用的书却做不到。我记得大学时代,给我最多鼓励的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独自坐在图书馆里埋头读《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时刻。读到“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读到音乐家第一次遇见音乐:

忽然有阵瀑布似的声音:管风琴响了。一个寒噤沿着他的脊梁直流下去。”“它只是发光,漩涡似的打转,什么都分辨不清……他悬在半空中,像只鸟;长江大河般的音乐在教堂里奔流,充塞着穹窿,冲击着四壁,他就跟着它一齐奋发,振翼翱翔,飘到东,飘到西,只要听其自然就行。自由了,快乐了,到处是阳光……”

这部1300页的著作里,有一两处是我毕生难忘的,那些文字开辟了我人生的篇幅。 

我们现在都讲刻意练习,讲10000小时定律,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术需要练习10000小时,讲一位专家需要经过二三十年的训练,凡称得上事业的,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激励,没有生命激情,没有理想和情怀,诗和远方,头顶的星空,没有使命感,怎么可能会坚持一份事业几十年不懈怠不厌倦?经典名著可以给予我们的深沉的精神激励,是那些实用的书或鸡汤做不到的。

经典一定是高雅的庙堂的?

有不少经典名著,在它诞生的时代都是流行读物,像我们古代的《诗经》,其中的“国风”就是古代的乡村民谣。日本的世情小说《源氏物语》,在平安时代几乎就是人手一册的通俗小说,而且内容也不太高雅,里面写了5次乱伦。

这样的例子,古典音乐里面也有不少,像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相当于当时的娱乐大片,整个维也纳、布拉格,大街小巷,人人爱唱费加罗的咏叹调。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如今是我们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听的高雅音乐,但在作曲家生活的时代,那就是江南stlye,是流行舞曲,在此之前欧洲人跳小鸡小鸟一样缩手缩脚的小步舞,而圆舞曲把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万人空巷都跑出来广场舞。所以说,经典未必是高雅的严肃的。

那么经典一定是几百年前的么?也未必。

我们年代的流行歌曲,像披头士和猫王的歌,很可能以后会成为20世纪经典,约翰·列侬和猫王的传记已经被列入了古典音乐名家系列。况且我们发现,眼下流行的音乐未必比百年前的经典作品逊色。今年5月底,我去听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仲夏夜音乐会,音乐会上把约翰·威廉姆斯写的《哈利·波特》主题曲“海德薇”和1891年的作品、洪佩尔丁克的儿童歌剧《亨赛尔和格莱泰尔》序曲放在前后演奏,一比较,显然哈利·波特主题曲比100年前的儿童剧更生动优美,更引人入胜。所以说,未必我们年代的作品就不如100年前的经典。音乐不分流派,只有好音乐和不好的音乐之分,经典也不分时代,只有好作品和坏作品的差别。

那么经典一定是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么?

经典是精华,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读的,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小时候读,看到是故事,可能故事也不能理解周全,更不用说背后的含义。后来的重读很重要,经典是值得反复重读的,如今我们重读《红楼梦》,重读《悲惨世界》,常常觉得十分感激这一重逢的缘分,因为发现如今才能读懂背后的线索、内涵和时代的背景。

我们同时又会发现,经典作品的细节部分其实非常通俗,都是来自民间,简单朴素亲切直接有力。我觉得最典型的是贝多芬,他写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九交响曲“合唱”》,里面的音乐核心都很简单,简单到群众大合唱水平,比如命运在敲门动机,“灯灯灯等”,“灯灯灯等”,两个音,一个三连音的音型,这样两个不到一小节的素材,居然给他建造成了一座粗犷而结构精密的宏伟的宫殿,调性的变化,和声的新颖、结构的说服力,都令人叹为观止。 贝九《合唱》也一样,里面的主题曲《欢乐颂》,一共两句,非常方整简洁,第一句,上半句322,四小节,一拍一音,谁都会唱的,下半句就像下联,211,只有最后三个音不同,第二句的上半句,做点变化,32125,往下走,最后半句和上一句完全一样,211。这就是音乐最基本的结构, AABA,一二四几乎一样,只有第三句有变化。不只是贝多芬的交响曲里面用群众大合唱,马勒这样风格复杂庞大到颓废的后期浪漫派也很喜欢,马勒的第一交响曲里面,出现我们最熟悉的童谣“两只老虎”,而且把它改成温柔的小调版。这种审美追求代表了德奥音乐的健康质朴特征。

所以说经典作品的主题都是来自日常生活,带着街头的活力和世俗百态,让每个人读来都看到自己的生活,在人生的不同时分读来也都能受益。

那么经典到底有哪些品质呢?

我们可以试着总结一下。

一个是时间的检验,经典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们不要总是觉得这届听众不行了,越来越不行了,其实每个年代的大众都一样,都喜欢通俗的娱乐化的作品。但同样是娱乐化的作品,莫扎特的歌剧流传了下来,当年比巴赫更著名的泰勒曼却几乎不再有人听了。为什么?抱着这个问题,我认真听了一些泰勒曼的乐曲,好听,简短,但是相比巴赫和莫扎特,他的音乐除了优美好听之外,没有其他可以令人印象深刻,没有新颖的情感表达,也没有深刻的想法,表面的优美很容易沦为轻浮。但是巴赫和莫扎特的乐曲,在情感表达,结构组织,音乐审美、时代感各种角度都经得起反复解读,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品质。

那么每个年代的代表作就是经典作品么?

我想也未必吧。每个年代的代表作,往往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特征而引起共鸣。但有一些会跟随年代消逝而被遗忘。在音乐史上,有一度正歌剧非常流行,场面铺张奢华,唱段冗长炫嗓,剧情千篇一律,讲的都是帝王将相的伟大功绩。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歌剧呢,因为当时的音乐家是被宫廷贵族雇佣的,歌剧院建在皇宫里面,歌剧演给帝王将相们看,自然都为了歌颂他们。后来到了莫扎特时代,歌剧院开始建到了城市里面,人们都可以买票去看歌剧了。受众群体变了,歌剧的题材和音乐风格自然都跟着改变,莫扎特也写过正歌剧,而且他的正歌剧并不逊于他那些喜闻乐见讲街头巷尾故事的喜歌剧,但是正歌剧的时代过去了,即使莫扎特也无力回天。

正歌剧为了歌功颂德,内容千篇一律,假大空,自然不能源远流长。而莫扎特的喜歌剧,讲的都是一些调情游戏,吵架斗嘴,发生在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敏锐聪慧,妙趣横生,即使没有史诗级的大制作,也能够成为歌剧史上的巅峰作品。所以说,经典,不仅仅是记录时代的,有些作品湮灭了,有些流传了下来。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不是那么讲究形式感,而是感人至深的,走心的,触碰了日常生活中最朴素脆弱的部分,关怀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它提出的人性考验,生命困境,价值观,经历了数百年之后依旧成立,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巨变,无论你坐马车乘飞机,还是读纸书kindle,面对的人生难题是永恒的:生老病死,恩怨情仇。

我现在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小时候看更感动。尘封的莎士比亚,精彩到令人心酸。因为爱,美丽高雅的朱丽叶,忽然间变成了大哭大叫的小野猫,而罗密欧,他还是街头跟人打架不要命的傻小子。相爱的人是赤裸的,软弱的,野兽一样的。他们不完美。和如今的偶像剧完全不一样,没有那样完美的男神女神、王子公主,太完美的人不需要恋爱,太完美的人只爱自己。正是因为不完美,所以要抱团成一个整体,分不开,罗密欧没有朱丽叶就会一直是个傻小子,朱丽叶没有罗密欧,就会一直是个高雅空洞的女人,她被这傻小子唤醒了,热血涌到双颊,变成了一个好看的女人。结局全世界都知道。朱丽叶醒来,发现罗密欧已经自杀,于是她抽出他的匕首义无反顾刺向自己的心,终于幸福地死在他身旁。爱不长久,只有死亡可以给它永远。我们每个人,都要这样在青春里死一遍,可是我们又不会真的死掉,那就只能让爱情死吧

千百年来的爱情是一样的,青春是一样的。可见作为经典,光走心还是不够,它还必须有所升华,它直取物质和精神世界里面最本质、最有戏剧力的部分,洞察了其中奥秘,启发心智,给人有益的教义。

这就是经典,最经读也最值得读。每一遍都会给你新发现。这是经典作品穿越时代的秘密。像《荷马史诗》、《悲惨世界》,《包法利夫人》,《战争与和平》,常读常新,第一次读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生命体验原来古人早已说过了,初读如故,如今重读,依旧如新,依旧可以指点迷津。像贝多芬的交响曲,可以在漫长人生里面不断赋予我们与命运战斗的勇气。巴赫的对位曲呼应了欧洲大教堂的宏伟精密的结构,给躁动的灵魂一个着落,一个庇护所。初遇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都没想到,它们会成为漫漫人生中最有力的精神武器。

经典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逐渐经典化的过程,前面我们讲到了它们流传几百年,其实流传的过程也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千差万别,有机遇,有时代潮流,有贵人相助,甚至还有误会。但最后,是真金,即使蒙尘,也阻挡不了它绽放光芒。

为什么说是误会,这让我想到梁文道老师讲过的一些书籍的故事。我们现在都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面世之后,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是我们翻一下这些著作就会发现,读起来可不太容易,难道当时法国的群众文化素质这么高,都可以读懂《社会契约论》?道长说,真相是,书店里面卖的都是皇家风流故事集,为了遮人耳目,给它包上卢梭孟德斯鸠著作的封皮,所以说其实是那些皇家的腐朽堕落激起了革命情绪,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倒因此流行起来。

像贝多芬,从事业角度他是非常幸运的,30岁左右就成了大师,他的交响曲、奏鸣曲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看作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经典作品。贝多芬就是那个年代艺术思潮的创始者和领路人。

巴赫就没那么幸运了,这可能与性格有关,巴赫活着的时候写了一千多首作品,他生前并不是一位显赫人物,很多作品没有被好好保存,遗失了不少,像如今最著名的《哥德堡变奏曲》,直到20世纪才开始演奏和流传。如今被看作圣经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6首》也是在20世纪初被发现,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在古董店里面发现了一堆旧乐谱,发现就是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6首》,如获至宝地抱回家,对于一位学习大提琴的少年,它就像命运的启示,后来他把一生都用来演奏和推广这部巴赫的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后来被当废纸卖掉,幸好被巴赫的学生买去送给一位公主,得以在宫廷保存下来。在巴赫去世之后的100多年里面,他一直都是音乐家的音乐家,音乐家的老师,只有莫扎特、贝多芬和门德尔松这样的大师在学习研究他,后来因为门德尔松的大力推广,巴赫重见天日,成为如今的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本人,也是一位把巴洛克风格经典化的作曲家。

音乐史上,有一个时期被称作巴洛克,紧跟着文艺复兴之后出现,文艺复兴的风格是明朗、强健的,追求和肯定人的价值,相比之下,巴洛克风格显得有些怪诞,巴洛克是激情的、过火的、畸形的,它的原文来自葡萄牙文,意思是“畸变的珍珠”,也就是长坏的珍珠,说明巴洛克艺术有胡闹的实验成分。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巴洛克艺术品上面,有层层叠叠的装饰,繁复的花纹,各种花里胡哨的色彩,各种花枝藤曼各种撩。这样的风格要如何发展呢。对于巴洛克艺术的审美追求,有两种方式是我最欣赏的,一种是看到了繁华深处的颓废,过度繁华容易催生虚无感,这种颓废深得现当代艺术美学的欢心。有一部讲述巴洛克阉人歌手法里内利故事的电影,叫做《绝代妖姬》,就体现了这一美学追求;另一种方式来自巴赫,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终结者,集大成者,以他的1000多首作品,大量的练习,把这种风格梳理、斟酌出了一种非常经典的样式,让它体现一种庄严、沉着的华美。这大概就是巴赫对于巴洛克繁华艺术的改造,他修整枝条,抑制了装饰音的无节制运用,加强多声部的思辨性,他手中的巴洛克艺术一点也不凌乱,每个音都不可取代,不得增减,这样的音乐自然不容忽视。这就是巴赫把巴洛克风格经典化的过程。

还有一个例子是歌剧《卡门》,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写的。比才是一位音乐天才,9岁考上音乐学院,19岁获得罗马大奖。像很多音乐天才一样,比才早慧,也早逝,37岁就去世了,他的去世和《卡门》有关,当时《卡门》首演惨败,比才这样一个从小顺利的神童,接受不了自己失败,不久旧病复发去世。

为什么首演惨败呢?那些乐评人,保守的观众,那些所谓的正派人,纷纷质疑卡门,怎么可以让一个荡妇出现在舞台上,还有那么多流浪汉,走私犯,这些人还是主角,这个简直伤风败俗没节操,让高贵的舞台和剧院蒙羞。

但是音乐家们非常喜欢这部歌剧,勃拉姆斯喜欢,像瓦格纳那么清高的人居然去看了两遍,还有柴可夫斯基,看完很激动,给梅克夫人写信说:“十年之后,卡门将会是最大众化的歌剧”,他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很快,卡门开始了四处巡演。威尼斯,意大利,欧洲演完了,去美洲,全部引起轰动。在音乐史上这种情况非常多,首演失败,作者去世之后爆红。这也说明音乐的接受、流传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卡门》的剧情有不少可供玩味、解读的地方,有不少暗示,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必然会有这样一个缓慢的接受过程,但反过来,它的复杂与逻辑严密的特点,让它在一百多年间值得反复聆听,经得起反复聆听。

除了我们的四书五经,每个国家都有经典,像日本有《源氏物语》,印度有《罗摩衍那》,每门专业也都有经典,法学经典,经济学经典,还有经典音乐、经典电影、经典歌舞剧。每个年代的经典叠加起来,就是一座高峰,而每个年代的巨大成就都是建立在集体智慧之上。巴赫总结了巴洛克时代150多年的音乐探索,才有了《哥德堡变奏曲》《赋格的艺术》那样的经典作品,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当时几乎没人能演奏,如今却成为小提琴界十大协奏曲,可见演奏技术也是前赴后继日积月累。

正因为经典太多,我们要学会挑选,并不是所有经典都适合你,也不是所有经典都必须学习。马克思不需要读四书五经,千年前的古琴家也不知道巴赫如何记谱,但不妨碍他们都留下经典作品。在价值标准混乱的年代,物质成为唯一的共同追求,我们很容易迷失在财富和耀眼的成功里面。经典作品塑造的价值观就像指南针,给予定力和根性,叫人思考反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在外面讲课,常被问到,你们做学问的,眼下都是博士专家了,为什么不再出现大师?从前有孔子20岁成大师,苏东坡21岁中进士,徐悲鸿23岁当画法研究会导师,胡适27岁当教授了。我们现在硕博连读,最快也要读到28周岁。为什么要读那么多呢?为什么古代的大师不用读硕士博士?曹雪芹不用知道“小说的艺术”也可以写出《红楼梦》,海顿不用读音乐学院也可以成为交响曲之父。

所以我们要想一想,这些古代的大师,读的都是什么书?

《论语》《孟子》《庄子》,四书五经,加起来也就5、6万字。从小开始,摇头晃脑背诵,随着成年一遍遍咀嚼消化。据说古老的诵经是最科学的儿童教学法,可以把儿童的学习机能充分调动起来,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五到俱全,提升人的聪明。孩子不懂古文,但背诵多了就得了中文的语感。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课本里面也有《论语》《庄子》作课文,但都是节选,这些碎片对于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未必有帮助。成体系地读四书五经,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而碎片阅读可能会让年轻人的价值观混乱。

微信时代,文风煽动宣泄,简单粗暴,古书里还保存着中文的雅致幽静,给我们一方丰美水土,祛烦躁养静气。等到孩童成年,壮年听雨客舟时分,自然懂得以孔孟的智慧来审视世界、自然与自己的人生。

所以说,读经典也就够了,读太多书上太多课,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能越读越混乱越茫然,觉得哪套都有理,不知道自己真正所求。经典著作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提供方法论,给你成体系的知识,塑造你认知和逻辑的能力。我们总是说心安理得,只有理得,才能心安,经典作品教你的理,就是真理,是生活的真相。 

}

TA获得超过145个赞

琵琶超过八度怎么按音D调的中音26和高音的2,三连音左手怎么按音?

亲,您好!琵琶超过八度怎么按音D调的中音26和高音的2,三连音左手怎么按音?调好第一根弦的音这个是最重要的(其实主要是4根的和谐)第一根弦(最细的)调高调低都不影响弹曲子最多只会把整首歌调高或者调低几度音 所以在家练习第一根弦大致音差不多就可以了琵琶分“相”(木质的品以上都为相)和“品”(木质的 从上到下分为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左手食指按第一品第一根弦并依次弹第一根和第二根弦(第二根弹空音) 使之弹出相同的音“2”来调第二根弦左手无名指按第四品第二根弦弹二三弦 音“1”调第三根弦左手食指按第一品第三根弦弹三四弦 音“5”(比前面的“1”“2”第一个八度的“5”)希望能帮助的到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个字是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