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不敢与诸葛亮对阵什么就不再攻打蜀国了呢

长期以来,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的形象被神化了:呼风唤雨、出奇制胜、力挽狂澜、舌战群儒……似乎是无所不能。然而,如果翻开史书,我们就会发现,有关诸葛亮的这些“事迹”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特别是在军事上。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关于诸葛亮是不是一个军事家的问题就曾展开过争论。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给诸葛亮立传的陈寿,他在《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不可否认,诸葛亮的确是有着过人之处,刘备能够在鼎足三分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这块地方小的可怜),诸葛亮功不可没。然而,刘备定鼎蜀中后,诸葛亮却似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从建安十六年(211年)以后到章武三年(223年)这12年中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一句“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而已。直到白帝城托孤之后,才真正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大显身手。从诸葛亮一生的事迹来看,他的长处在于治国理政和军事谋略,而他的短处,恰恰也在于此。

首先,从治国理政来看:诸葛亮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这是被当时所公认的。曹操的谋士刘晔就说过:“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谋士贾诩也说“诸葛亮善治国”。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说诸葛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把诸葛亮比作为管仲、萧何之流,也正体现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才干。刘备在攻占西川后,在法正等人的辅佐之下,一举夺取汉中,同诸葛亮为他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足食足兵”有着很大的关系。刘备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不负所托,正如陈寿所言:“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保证了蜀汉政权的稳定。作为当时最为弱小的国家,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政治清明,法制严谨,也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才干。

其次,从军事谋略来看: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似乎也不为过。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就为刘备未来的发展战略作出了详尽的规划,并且在后来实践了这一规划,才有了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而在军事战略上,面对强大的曹操集团,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并在东吴鲁肃等人的帮助下,努力推进了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也为刘备集团之后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虽然由于刘备和关羽的战略失误,导致荆州丢失并招致了夷陵之战的失败,但诸葛亮还是及时修复了同东吴的联盟关系,使得联吴抗曹的战略格局得以维系下去。而在执掌蜀国政权之后,面对强大的曹魏,蜀国虽“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但诸葛亮采取了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的策略,以对曹魏的主动进攻抑制了曹魏对蜀国的威胁。从战略上说,这一策略是成功的,基本上遏制了曹魏对蜀国的军事威胁。

然而,诸葛亮的这些“长处”,恰恰也正是他的“短处”所在。就以被后人最为称道的军事谋略而言,虽然对曹魏的主动进攻,遏制了曹魏对蜀国的军事威胁,但劳师动众,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五出祁山),却未得寸土。特别是第一次北伐,曹魏毫无防备,“朝野恐惧”,“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但诸葛亮却出于谨慎,拒绝了魏延从子午谷出奇兵,分兵合击长安的建议,采取了绕道祁山、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的战术。尽管后人对此有不同的争议,但这一战术的破绽连魏明帝曹睿都看得清清楚楚:“(诸葛)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不仅如此,还弃魏延、吴懿等久经战阵的宿将不用,将大军交给从未经阵战、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去指挥。结果街亭一战,被魏军打得大败。诸葛亮虽然“挥泪斩马谡”,但却并没有改变既定的战术,坚持走出祁山这一条道。诸葛亮败回汉中,曹魏大将曹真收复了南安等三郡后,判断诸葛亮再次出兵必定会从陈仓走,预先派将军郝昭驻守。诸葛亮二出祁山,以数万之众围攻陈仓,面对仅千余人的曹魏守军,攻打了二十多天,依然一无所获,自身却死伤惨重。而不久曹魏援军赶到,蜀军则粮草不济,被迫退兵。在退兵过程中伏兵斩杀了追赶的曹魏将军王双,总算挽回了一点面子。

对于诸葛亮的这一弱点,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看得清清楚楚,他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说法,这简直就等于说诸葛亮志大才疏,不是打仗的料!

而在治国理政方面,诸葛亮虽然厉行法治,整肃吏治,营造了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但一方面,在管理上大权独揽、一人独断,所谓“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甚至连校对公文这样的事也要亲自来做。主簿杨颙对此曾婉转提出批评:“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司马懿在五丈原同诸葛亮对峙时,也针对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的行为,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于五丈原。

而另一方面,诸葛亮严于吏治,注重官吏的选拔任用,却忽视了人才的培养。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为此也评价说他“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以至于蜀国后继乏人。这个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

}

诸葛亮应该是司马懿一生的死敌,但其实他们也是真正的知己,他们都很优秀,都有济世的才能,在很多方面也很相像,在多年的对阵之中,司马懿一直处于弱势,因为在军事才能上司马懿还是斗不过诸葛亮的,但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反而不再伐蜀了,这到底是为何呢?

其一、诸葛亮虽然病死了,但蜀国的根基还在,因为吴蜀的军事联盟还在,然而魏国在多年的征战中消耗巨大,因此不想两面受敌,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队得以有效的撤退,后来姜维执掌军权,力挽狂澜,加之文臣武将对刘禅都很忠心,蜀汉一时之间依旧兵精将足,再加上道路崎岖,蜀汉更是易守难攻,最后有吴国的军事联盟,如果魏国进攻蜀国,那么吴国毕定援助蜀汉,如此一来,两面夹击,腹背受敌,所以伐蜀就是痴人说梦,不可能的事情,司马懿自然知道这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在此时如果进攻蜀汉,则必败无疑,因为天时不具备,地利也不具备,所以此时的司马懿不会伐蜀。

其二、诸葛亮刚刚病逝五丈原,司马懿就接到了圣旨,圣旨中写道:“恭贺司马懿旗开得胜,战功卓著,削除司马懿大都督职位,回洛阳复命,令有重要安排。”也就是说司马懿刚刚在军事上有点起色,就被剥夺了兵权,回到洛阳之后,更是被严加看管了起来,此时的司马懿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说此时的皇帝不担心蜀国,也不担心吴国,唯独担心的就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的功劳太大了,这样曹睿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加之司马懿统领大军多年,深得军心,由此曹睿常常因此睡不着觉,他担心司马懿会谋反,所以不会再给司马懿兵权,所以从皇帝的角度考虑,也不会让司马懿再次伐蜀,因为如此下去,司马懿的羽翼再度丰满,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再想到曹操当年那个梦“三马同时其槽”,曹睿更是不放心司马懿,所以也不会让司马懿伐蜀。

其三、中国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司马懿对其更是了解其中的深意,诸葛亮一死,蜀国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进攻曹魏的,此时的司马懿知道自己有危险了,因为多年领兵在外,难免会遭到他人的妒忌,尤其是曹魏的亲贵们,更是对其虎视眈眈,如果此时出兵伐蜀,势必会让人看出他的野心,所以此时的司马懿只能隐忍潜藏,让全有人都低估自己,才能真正的自保,所以司马懿不会再做出头鸟,只会做井中鳖,在那里偷偷藏着,等待着时机,此时的司马懿知道,如果一再冒进,必将遭受恶果,留下蜀国,就等于保全了自己,因为只要对手存在,就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不会主张伐蜀。

其四、曹睿不久就病逝了,托孤司马懿,魏国的朝政从此陷入了混乱,司马懿与曹爽开始了长达多年的明争暗斗,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去伐蜀,此时的司马懿被曹爽盯的死死的,有一群人围绕在司马懿的身边,天天监视着司马懿,司马懿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此时的他自身都难保,更何谈伐蜀呢?最后司马懿忍无可忍,发动了高平陵政变,诛杀了曹爽,算是保全了自己,不久后东吴再次伐魏,司马师率军抵挡,司马懿不久后就病逝了,所以根本没有机会伐蜀国了。

这大概就是司马懿不伐蜀的原因,伐蜀必将给自己带来灾难,或者让自己难以自保,所以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断无伐蜀之念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标志着历时七年的蜀汉北伐至此结束,由于失去了诸葛亮这个主心骨,蜀军随即撤退。与此同时,蜀军内部发生内讧,大将魏延死在了杨仪手中,起因是因为争夺兵权。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蜀汉由于诸葛亮的死和高级将领的夺权,使其处在了极为危险的境地。如果这个时候,司马懿一鼓作气,率领大军追击蜀军的话,就有极大可能会将其一举击溃,甚至,还有机会杀进成都也说不定。但事实上,自打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在余生里,始终没有再对蜀汉发动过攻击,难道司马懿不想消灭蜀汉吗?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之所以不打,一来是他不敢,二来则是他不能打。

实际上,在诸葛亮刚去世的时候,司马懿曾提出过乘胜追击的计划。当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紧接着魏延被马岱所杀,蜀军上下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司马懿果断提出乘机攻打蜀汉。只不过,司马懿的这个提议,被魏明帝曹叡给驳回了。所以,这才让蜀军得以撤回,而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当时曹魏的决策权,尚且掌握在曹叡的手里,并非是司马懿完全说了算。换而言之,当时伐蜀与否,不在司马懿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而是要看曹叡同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司马懿有心乘胜追击,也意识到当时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因为决策权不在他的手里,只能是望”蜀“兴叹。

那么,魏明帝曹叡因何不同意司马懿的提议呢?他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个灭蜀的好机会吗?曹叡当然意识到了这个机会,但是在他心里,灭蜀是可以的,但是让司马懿灭蜀,则是万万不可以的。为什么呢?这就要说一说曹叡的”平衡之术“了。曹叡这个人,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有天分地成为一代明主的领袖,在他继位初期,勤政、睿智都是他当时给别人的印象。但在后期,准确说是在诸葛亮死后,曹叡就开始自我“放纵”了。比如大兴宫殿、犬马声色。总之,曹叡如同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从励精图治开始变得堕落起来。

但不管他如何堕落,有一点他十分清楚,那就是不能让司马懿继续做大。司马懿一家,在当时已经占据了朝堂上的诸多席位。而且,由于司马懿成功抵抗了诸葛亮的北伐,因此更让司马懿家族的地位再次有所提升。要是让司马懿继续攻打蜀汉,并成功灭蜀的话,势必会让司马懿一家在曹魏的朝堂上,拥有更加超然的地位,甚至直接威胁到曹叡的统治。所以,无论如何,曹叡都不会同意司马懿的提议,他不想也不愿看到司马懿威胁到自己。以至于,在蜀将马岱侵扰曹魏边境时,曹叡虽说依然安排了司马懿调兵遣将应对,但实际上真正和马岱对阵的,是忠心于曹魏的大将牛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司马懿的实力继续上升。说完了曹叡的小心思,就可以明白,至少在曹叡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是没有机会,更不可能继续攻打蜀汉的。曹魏皇帝不同意他攻打蜀汉,作为臣子的司马懿只能放弃。除此之外,在曹叡去世之前,司马懿”很忙“,也是他不能攻打的原因之一。

让司马懿忙碌的,主要是因为辽东。当时,辽东的公孙渊继仗着地势和实力,对曹魏十分不敬,并且还自立为燕王,这就让魏明帝曹叡很是恼火。因此,在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曹叡命大军前去讨伐辽东的公孙渊。而此次讨伐辽东的主帅,正是司马懿。平定辽东一战,前后持续了大约有一年有余。在此期间,司马懿不管情不情愿,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辽东战事上。所以,他也就没有时间去考虑继续攻打蜀汉。也就是魏明帝曹叡在世的日子里,司马懿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攻打蜀汉的。那么,在曹叡去世,曹芳继位后,司马懿为什么仍然不攻蜀呢?很简单,他同样很忙,忙着打东吴,忙着”诈病赚曹爽“。

曹叡临终前,曾将司马懿和大将曹爽定为托孤大臣,让这两人共同辅佐继任的曹芳。就在曹芳登基两年后,东吴的孙权就开始”不消停“起来。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孙权兵分四路大举攻魏,司马懿再次作为主帅迎战,而这次与东吴开战,一打就又打了将近三年。直到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吴将诸葛恪丢弃舒城,司马懿征讨东吴才算是告一段落。与征讨辽东相似,在这期间,司马懿同样得全身心地对付东吴。而在东吴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司马懿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从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开始,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就展开了夺权之战。前期司马懿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毕竟曹爽的地位和实力更加强大。为此,司马懿不得不开始装病,以骗过曹爽。既然都开始装病了,那么这个时候攻打蜀汉也成了不现实和不可能的事情。当然,之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夺取了曹魏的大权。

除了迎战东吴和除掉曹爽之外,当时司马懿不攻打蜀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前车之鉴。在正始五年春,曹爽提出攻打蜀汉,当时司马懿极力阻止,但曹爽一心要建功立业,根本不听劝阻,最终执意出兵。出兵的结果,是大败而归,据史料记载。曹爽此战死伤甚多,不仅大受虚耗,就连羌、胡等地也对曹魏怨声载道。这里需要说下司马懿为何要阻止曹爽伐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司马懿的小心思,他不想让这个不世之功被曹爽夺了去;二是司马懿清楚,伐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当时蜀汉还占据着汉中等军事要地,并且蜀汉方面仍然在沿用着诸葛亮留下的防守政策,就是利用天险和地势来聚首,再加上当时的蜀汉朝堂上尚且清明,这几项因素综合起来,就让伐蜀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其次,伐蜀对于曹魏而言,是一个消耗巨大的拉锯战,尤其是粮草供应方面,如果强行伐蜀,至少在当时会引起极大的负面连锁反应。总之就是,当时伐蜀不是合适的时机,这也是司马懿不同意伐蜀的根本原因。如果说,此前司马懿在伐蜀的问题上不能自己做主。那么,等他彻底掌权后,为何还是按兵不动呢?很简单,这个时候,留给司马懿的时间不多了。司马懿真正架空曹魏和彻底掌权,是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也就是在“高平陵之变”发生之后。此时,司马懿所面临的局面,相较于曹爽被除掉之前虽说轻松了点,但同样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当时他刚夺权成功,朝堂上的形势并不算铁板一块,各种暗流涌动,他同样有失去权力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司马懿最需要做的,是巩固手中的权力,而不是带着大军远行。毕竟他知道当年曹操是怎样”挟天子令诸侯“的,更清楚自己的”高平陵之变“是如何成功的。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带着大军攻打蜀汉,那么无疑就会让自己远离皇帝。到时候,保不齐自己就会是第二个曹爽,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因此,他只能在这个时候稳定局势,坐镇朝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也更稳妥地将权力交接给司马家的下一代人。同样,伐蜀这样的功绩,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懿为何不敢与诸葛亮对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